恭城三江乡养牛坪村?恭城问题

恭城三江乡养牛坪村?恭城问题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恭城三江乡养牛坪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恭城三江乡养牛坪村以及恭城问题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我国的民族有哪些传统活动如秧歌舞是哪个民族的

地理我国的民族有哪些传统活动如秧歌舞是哪个民族的

宾阳炮龙节2009年2月3~5日在宾阳县城举行。主要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炮龙展示、百家宴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2月5日19时至次日凌晨举行舞炮龙活动,主要街道100多条巨龙狂舞,震耳欲聋的鞭炮响彻夜空,40多万人参与狂欢。被誉为“中国狂欢节”的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日当天主要街道群龙劲舞,鞭炮齐鸣。被视为新年神物的每条炮龙长达三四十米,以“龙牌”、锣鼓、八音开路,花篮火把相随,众大汉赤膊上阵,沿街游舞。临街的商家住户和游客把一串串鞭炮丢往龙身炸鸣,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第七届桂林恭城桃花节2月21日至3月16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大岭山举行。期间举行“广西十大歌王唱开恭城桃花”、“桃花瑶韵”等文艺演出,同时举行“恭城油茶”瑶族饮食文化展示、书画艺术精品展和民族风情歌舞表演、“桃园许愿”、画眉鸟打斗赛等活动。

武鸣“三月三”歌圩3月27日至4月4日在武鸣县城举行。3月29日(农历三月三)举行开幕式,吸引当地群众和海内外嘉宾、游客10多万人参加。当日县城人山人海,万众欢腾,各方群众扶老携幼从十里八乡赶来,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歌圩活动除了开幕式外,还有千人竹杠阵、歌王大赛、抢花炮比赛、板鞋竞速比赛、抛绣球比赛,等等。“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自1985年起先后举办了18届,2003年后更名为“歌圩”,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使其呈现“表演活动万人空巷”的火爆场面。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4月3日在田阳敢壮山开幕。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壮民族歌圩体育运动会、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商贸活动等。布洛陀祭祀活动是整个旅游节的重点内容,有10多万人参加当天的朝拜活动。田阳敢壮山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2002年壮学专家经过考证发现,敢壮山集中留存有众多关于布洛陀传说的文化遗迹,其中包括千年歌圩、自发祭祀、民间风俗等。多数壮学研究者认同敢壮山是壮族布洛陀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右江第三届山歌节4月10~11日在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平圩村举办,主要活动有民间传统壮剧表演、山歌擂台赛、民间体育竞技比赛、跳长绳、飞绣球、双人扛甘蔗、掰玉米比赛等,吸引周边上万群众参与和观看。

凌云茶文化旅游节4月23~24日在凌云县城举办。在泗城河上安装以壮族夜婚、朝里那巴古乐壮剧、下甲汾洲渔火、西村五姐、蛋子和尚等多项民间风物(俗)为主题的花灯,展示泗城古洲府多姿多彩的民间风俗文化底蕴。同时举行茶叶贸易洽谈活动。

第三届田林·广西北路壮剧艺术节4月26~29日在田林县城举行。由开幕式、原生态壮剧会演两大部分组成。与往届相比,本届艺术节内容更丰富,规模更大,规格更高。10多支来自广西壮族地区各县、区的农村业余壮剧团队参演,云南省富宁县文山州壮剧团、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壮剧团应邀参加艺术节并与靖西、右江等业余壮剧团队同台献艺。演职员总数超过300人。所选调的节目和作品均是第二届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以来的新作,代表北路壮剧近年来创作的最高水平。

那坡白彝族跳弓节5月4日(农历四月初十)在那坡县城厢镇达腊屯举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至初十是那坡县彝族同胞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跳弓节。其间家家户户蒸糯米饭、酿米酒、杀猪(过去杀牛)宰鸡宰鸭加菜聚餐。全寨男女老少穿戴节日盛装到寨子当中的跳弓场,围着金竹丛快乐起舞。邻近十里八乡的壮、汉、瑶、苗等民族同胞也前去参加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6月28日在环江县城举办。活动内容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及工艺品展销、民族文艺晚会、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晚会上,文艺工作者表演具有浓郁毛南族民族特色的傩舞《傩舞》、《穿针舞》等。

第二届灵川瑶寨六月六活动7月27日(农历六月初六)在灵川县青狮潭镇新寨、老寨村举行,400多瑶族同胞唱起山歌跳起舞,杀鸡宰猪包粽子,以清甜的竹筒水酒迎接国内外近千宾客,共度瑶族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

龙胜红瑶晒衣节7月27日(农历六月六)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金坑大寨村瑶寨举行。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以崇尚红色为美,妇女所穿衣服多为红色而得名)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千人送新娘表演等活动,吸引了金坑红瑶群众和各方亲朋好友参与,更吸引前去采风的众多艺术家的目光。入夜时分,万盏火把在梯田景区依次点燃伴着篝火晚会的场景,形成“七龙抢三宝”的美丽图景。“六月六”传说是龙王晒龙袍的日子,也是金坑一年当中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这天,红瑶群众家家户户都把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拿出来晾晒,杀毒灭菌去晦气,红衣映红半边天,因此称为“晒衣节”。红瑶群众还邀请各方亲朋好友到寨子做客,载歌载舞欢度节日。2003年以来,金坑红瑶群众已自发举办6届晒衣节活动。

东兴京族哈节7月30日在东兴金滩开幕。先后举办具有京族风情的歌圩、美食节、万人餐、民俗文化展、文艺晚会、踩高跷比赛、拉大网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到8月5日。自治区内外来宾及当地各族各界群众1万多人参加开幕式。哈节也称“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哈”是京语译音,“哈”或“唱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的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隆林彝族火把节8月14日在德峨乡举行。大型专题民族歌舞表演《风情隆林——彝山色》拉开彝族火把节的序幕,丰富多彩的彝族民俗活动表演不断掀起高潮。在活动现场,民族商品展示、民族小吃一条街活动,既让游客欣赏到绚丽的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服饰,又品尝到味道鲜美的各民族特色小吃。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日当天,彝族村民杀鸡宰鹅、祭祀祖先,送走布谷鸟,吃坨坨肉,表演彝族民歌对唱独唱、打磨秋、抹黑脸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当夜幕降临,广场上的彝族同胞与宾客手拉手排着长队,围着篝火翩翩起舞,形成万人共跳彝族舞的壮观场面。

资源第15届河灯歌节8月31日至9月2日在资江河畔举行。以“创新、发展、和谐、平安”为主题,注重民俗风情的挖掘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主要有山歌摆台赛、河灯制作大赛、红提王大赛,河灯展示、土特农产品展示、优质西红柿展示,以及以“远去的记忆——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互动周”为主题的桂北民俗风情街开街活动等。9月2日晚(农历七月十四日中元节),主办方在江面搭起祭祀台,通过将古老的漂放河灯仪式进行艺术加工,再现成为一场庄重、肃穆的祈福求安和歌颂国泰民强的别具一格的祭祀仪式。随后上演文艺表演和燃放焰火。

中国西部原生态山歌(民歌)赛歌会9月18~20日在柳州举行。参加此次赛歌会的有来自云南、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西藏等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维吾尔族、藏族、土家族、壮族、哈萨克族等20多个民族的歌手70多人。各地各民族原汁原味的山歌,让龙城市民感受到“原生态”山歌的无穷魅力,尽享一场文化大餐。

龙胜龙脊金秋梯田文化节9月底至10月上旬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金坑红瑶景区举办。活动内容主要有万盏明灯照金坑、唢呐锣鼓迎宾、山歌迎客敬进寨酒、红瑶歌舞表演、民风民俗展示、篝火晚会等。

柳州风情文化节10月1~6日在柳州市区举行。以荟萃中外民族风情,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主要活动有芦笙踩堂、拉鼓、抢花炮民俗风情活动,各种绝技绝艺表演和民族风情歌舞演出,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展,柳州艺术品鉴赏推介展等,还有人体彩绘艺术展示活动。

三江“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10月1~7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活动内容保留往年经典节目侗族“婄更”决赛、侗族百家宴、侗族大歌演唱、民俗歌舞表演、千盏油灯照耶堂、捕鱼、打南瓜仗、侗布制作全程演示、奇石精品展暨奇石交易会等,还新增超级牛王争霸赛、侗族歌舞剧《珠郎娘梅》展演、三省坡侗族文化保护实验区工作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等活动。

河池第11届铜鼓山歌艺术节11月5日在东兰县城举行开幕式。出席同时举行的河池市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大会的自治区领导参加艺术节开幕式并与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共同观看开幕式演出。艺术节期间举行专业文艺比赛、山歌比赛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体育项目表演等活动。

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11月10~17日在桂林举行。有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还开展群众艺术巡游、第四届中国广西(桂林)国际市民徒步大会暨龙胜户外旅游节、中国桂林生态文化博览会、桂林特色美食和商品展、友好城市专场文艺演出、桂剧展演以及首届中国画名家作品展暨名家画桂林活动等。本届旅游节首次注入国际元素,诸多活动均以市民参与为主。波兰的托伦市、新西兰的黑斯廷斯市、日本的熊本县以及泰国留学生均派演出团参加,科威特、立陶宛等5国驻华使节出席旅游节中的国际市民徒步大会。

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11月21~22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体育休闲中心举行。主要有苗族芦笙舞比赛和斗马比赛,还组织万民同乐芦笙夜狂欢、民族风情巡游、商品展销会、商贸洽谈会、民族服饰展示、农副产品展销、美食一条街、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

巴马甲篆民俗风情旅游节11月26日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举行。内容包括饮食文化展演、农耕文化展演、养生文化展演、民族山歌表演、敬牛仪式和百岁宴。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吸引1.2万游客到场观看。

罗城仫佬族依饭文化节11月28日在罗城民族文化广场开幕,这是仫佬族首次举行大规模依饭节庆祝活动。来自各乡镇的仫佬族民间艺人和15万多群众参加活动。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举行草龙舞、抢粽粑、仫佬竹球、台阁顶马、猫狮表演等仫佬族民族特色表演及仫佬山乡旅游文化活动、山歌“歌王”擂台赛等,让游客与仫佬族民众一同感受浓郁的仫佬族风情。仫佬族总人口约20万,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感恩还愿、庆祝丰收、驱灾祈福的隆重节日,一般以村屯或者宗族为单位每3年举行一次。新中国成立后,依饭节经过改革,成了仫佬族人民庆丰收和继承发扬民族文化艺术的节日,节日中的祭神仪式逐渐简化,增加演新戏、唱新歌、进行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的内容。2006年依饭节民俗活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越边关(凭祥)国际文化旅游节11月28~30日在凭祥举行。主题为“展示边关风情,推进跨境旅游”。通过文艺晚会、中越边关探秘游、中越边境跨国游、自行车友谊赛、中越美食嘉年华、书画摄影展等多形式的活动,向海内外游客展示边关绚丽多姿的迷人景色和韵味十足的异国情调。越南河内、谅山等地的艺术团体应邀参加旅游节文艺演出。

中国(贺州)瑶族盘王节12月4日在贺州开幕,是国内第一次由地级市举办的盘王节。来自粤、湘、桂三省(自治区)等地的瑶族同胞代表,身着盛装,手持传统乐器,唱起瑶族史诗古歌《盘王歌》,跳着瑶族特有的长鼓舞,在祭台上献歌献舞祭拜盘王,形成一幅瑶族特有的画卷。本次盘王节主要活动有瑶族歌舞专题晚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三省十三县节目展演、瑶族服饰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奇石、盆景展和书画、摄影展等。

阳朔漓江渔火节12月11日在阳朔县白沙镇坪岭村开幕。当天晚上,数万中外游客及当地群众云集西街,载歌载舞,举行喝啤酒比赛,展示阳朔中西合璧、宽容豪迈的气度。独出心裁的大型渔火、篝火、焰火晚会,将滨江路段千米漓江点缀得五彩缤纷、如梦似幻。数百张点亮着渔灯的竹筏同时出动,渔夫们用划桨拍打着江面引鱼活动,一只只鱼鹰水中叼鱼,场面壮观。那盏盏渔灯,阵阵水花,犹如夜空中繁星点点,映耀着穿梭在水面上的竹筏和在水中时隐时现的鱼鹰;漓江岸边的一堆堆篝火映红整段江面;礼花闪耀天空,整个阳朔县城展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景。这一切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首届南丹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12月13日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举行。当地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唱起深情缠绵的情歌,跳起激越粗犷的铜鼓舞迎接四方游客。通过展示白裤瑶的服饰、婚恋、歌谣、丧葬以及敲铜鼓、打陀螺等民俗风情,让游客领略白裤瑶民俗文化魅力。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朵努”,因男子穿齐膝白裤而得名,人口约3万,主要分布在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马山第三届黑山羊文化旅游美食节12月25日在马山县城开幕。以“体验民族文化、游览奇山秀水、品尝生态美食、感受魅力马山”为主题,重点展示马山县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和青山秀水、独特的原生态特色美食等。活动内容有千人唱三声部民歌、千人会鼓、千人打扁担、马山民族文化艺术展演、山歌对唱等文体表演,举办美食广场、千羊宴、特色农副产品展销等。

恭城问题

恭城问题

字数限制,参考资料是百度的网址,自己看看把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辖3镇6乡,总人口27.8万人,居住着瑶、汉、壮、苗等19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4.8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恭城镇,邮编:542500。代码:450332。区号:0773。拼音:GongchengYaozuZizhixian。

地理气候条件恭城瑶族自治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恭城东、西、北部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地带。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18个,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县境,支流纵横密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7℃,年均降雨量1437毫米。资源丰富恭城资源丰富,物产盛多。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在广西占有重要位置,主要金属矿藏有钨、锡、钽、铌、铅、锌、锰、铁、铜等10余种,其中钽铌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铅锌矿藏量属广西第二位。主要非金属矿种有花岗岩、大理石,其中探明花岗岩藏量25亿立方米,有大红、浅红、芝麻花等品种;大理石藏量15亿立方米,有白色、黑色、木纹黄、玫瑰红等品种。水能蕴藏量11.0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6.31万千瓦。主要土特产品有驰名中外的“恭城月柿”、椪柑、沙田柚、槟榔芋、红瓜子、黄笋。水果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产量大,品质优,是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椪柑之乡”称号。恭城月柿是传统出口产品,畅销港澳台等地区及欧美多国。沙田抽多次荣获全国柚类评比金奖。全县水果种植面积已达32万多亩,总产量35万多吨,其中月柿8.9万亩10万吨,沙田柚7.7万亩7万吨,柑橙13万亩18万吨,水果总产及人均产量均居广西第一位。基础设施恭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便捷,以省道二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讯事业发村电网改造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县水电装机容量3.6万千瓦,建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现了与全区电网联网供电。目前已拥有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2家,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民风淳朴,地灵人杰。恭城各族群众民风古朴,和睦相处,治安良好,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成为广西第一个获准通过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位一体”(恭城模式)生态农业得到广泛认同和普遍推广。人民群众思想解放,整体素质较高,高考、中考上线率和重点院校录取率连年名列广西前茅。历史文化恭城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她于隋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恭城县城地貌似天然的大八卦图,茶江以"S"型绕越整个城区,更显瑶乡之神秘。恭城山清水秀,古迹众多。恭城自古处于中原进入两广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互相交融,造就了独特的瑶乡地域文化,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文庙和全国关帝庙十大理事之一的武庙相邻而建,互相辉映;周渭祠、湖南会馆、东寨瑶族古民居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境内山清水秀,自然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78%,充分展现了“观自然景观,品瑶乡风情”的旅游文化内涵,是镶嵌在桂林大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沿革19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2000年,恭城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7121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恭城镇45329、栗木镇45881、莲花镇51352、平安乡35589、三江乡13450、嘉会乡24902、西岭乡36268、观音乡8610、龙虎乡9835。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政府领导[1]县委书记:程权县长:林武民副县长:黄强副县长:俸文英副县长:陈义军副县长:黄韬副县长:段凡徐副县长:刘崇卿行政区划恭城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6个乡: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平安乡、三江乡、嘉会乡、西岭乡、观音乡、龙虎乡。2003年恭城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一览(辖3个镇、6个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100恭城镇辖:恭城镇居委会;洲塘、门楼、孟家、满塘、化育、白马、西河、江贝、同乐、乐湾、天堂、庄埠、渡雷、古城14个村委会101栗木镇辖:栗木街居委会;苔塘、上枧、马路桥、大营、石头、上宅、栗木、大合、大枧、高岭、五福、建安、六岭、良溪、常家、上灌、泉会17个村委会102莲花镇辖:莲花镇居委会;莲花、竹山、枧头、笔山、朗山、湖山、门等、东寨、岩口、崇岭、老君、坪岭、独石、风岩、势江、东科、杨梅、龙围、坪冲、黄泥岗、蒲源、桑源、兰洞23个村委会200平安乡辖:和平、大岭、下山源、陶庄、大江、北洞源、北溪、巨塘、新街、桥头、路口、三新桥、陶马坪、黄埠、土陂15个村委会201三江乡辖:大地、三联、黄坪、三寨、栗田、十八岭、对面岭、三江、安冲、洗脚岭10个村委会202嘉会乡辖:嘉会街居委会;白燕、共和、太平、嘉会、吉山、豸游、苏陂、西南、秧家、泗安、松林、大山、白羊13个村委会203西岭乡辖:西岭街居委会;新合、下宋、八岩、挖沟、虎尾、费村、西岭、三合、新安、杨溪、罗卜、龙岗、德良、岛坪、营盘、东面、椅子17个村委会204观音乡辖:观音、洋石、狮塘、水滨4个村委会205龙虎乡辖:龙虎、狮子、源头、龙岭4个村委会经济发展2009年2009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7亿元,同比增长15.6%;工业总产值32.28亿元,同比增长20.75%,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28.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1亿元,同比增长7.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2亿元,同比增长70%;财政收入达2.3亿元,同比增长14.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2亿元,同比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1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元,同比增长10.6%。二新农业和生态取得新成绩。四年来,我们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的发展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升生态农业质量,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荣获"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生态强县地位进一步巩固。能源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大改善。2002年至2005年,全县共建沼气池1.52万座,沼气池累计达5.66万座,入户率达88%,沼气入户率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得到推广,以电代柴、太阳能利用范围扩大,有效的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森林覆盖率巩固在77%以上,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柑橙、月柿、沙田柚、桃类四大类水果为代表的果业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化基地建设得到加强。2005年,水果总面积38.6万亩、年产46.2万吨,人均有果面积、人均产果、人均水果收入继续保持全区第一。实施无公害标准化水果生产32万亩,成为全区最大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被列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恭城月柿"注册商标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以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为重点,实施水果品种改良工作,橙类基地建设顺利实施,新种优质橙类水果近8万亩。黄龙病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我们以"富裕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为载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大胆探索和实践。以红岩、横山、社山、大岭山为代表的新村示范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不断壮大,经济不断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收入不断增加,成为提高生态农业质量的新起点。今年,我们启动建设的北洞源新村,开启了新村建设由自然村向中心村跨越的新篇章,该村被列为桂林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工业县域工业得到大发展。2003年,县委十届三次全会适时作出"在继续巩固提高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主攻工业"的重大决策后,全县上下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形成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的发展氛围,工业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县域工业不断壮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亿元,是2002年的1.6倍,年均增长9.5%,当年工业产值、增加值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6.5亿元,是2002年的2倍,比2004年增长72%,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实现税收3853万元,有力支持了财政的较快增长。二产占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05年,两大特色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值实现4.02亿元,比2004年增长87.7%,实现税收2868万元,比2004年增长77.9%。其中广银公司、新源钽业公司产值双双突破亿元大关,岛坪矿、矿产公司两家企业实现税收超千万元;食品饮料行业产值突破1个亿,两大行业的产值占规模工业总量的近80%。特色工业新区作用凸显。引进企业入园35家,完成投入近4亿元,园区经济成为工业经济重要的增长点。2005年茶东、燕新两个新区的生产项目、基础设施投入突破1个亿,产值突破2个亿,占规模工业总量的30%。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在抓好国企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宽企业改革面,将企业改革延伸到口外企业,把企业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经贸口13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12家,进一步盘活了国有资产,为企业重组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龙星、合力公司改制和重组后,今年可望完成产值1个亿,实交税金突破1500万,是企业改制前的近10倍。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县委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一号工程",坚持实施几年,取得了重大突破。资源型的以刘家垌为代表的水电项目,实现了多年夙愿;以翊龙傲锌化、合力氧化锌为代表的矿产品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以汇源果汁、汇坤月柿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极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东达电子为代表的"两头在外"加工型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旅游、城建、商贸等方面的项目都有重大进展,为经济的较快发展增强了后劲。五旅游生态文化旅游跃上新台阶。依托红岩、横山、社山、大岭山、潮水岩等"富裕生

态家园"示范点,以"节会"为载体,把生态田园风光与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桃花节"成为大桂林春季旅游新亮点,以红岩为代表的农家乐休闲旅游越做越红火,2005年红岩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达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68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25.93%、327.26%。今年一季度,全县旅游接待人数33.8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2500人次),同比增长59.4%,有力促进了商贸、餐饮、通讯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六基础设施坚持"项目为纲、工业强县"不动摇,狠抓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至2005年,共建设100万元以上项目193个,是"九五"期间的2倍多。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四年是我县完成投资规模、投资增量最大的时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重点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沼气池建设、富裕生态家园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峻山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刘家垌系列电站、西南电站、大地电站等项目。积极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完成人畜饮水工程31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8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个,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标准自动站建设,为准确提供天气预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达5702万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城镇建设成效突出。围绕"生态文化城市"的定位,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2.1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7512万元,增长280%。完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农村电网、县城供电线网、供水管网改造。加大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力度,拓展了县城西区、滨江区、燕新区,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完成县城民贸市场至县医院至防疫站道路和民乐路、茶北路、茶东路、滨江西区道路改造;新建县中心广场、周渭祠门前广场、滨江苑防洪堤、水果批发城等工程;启动客货运输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拱辰西路改造等项目。实施县城绿化、亮化等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县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莲花、栗木、嘉会、西岭等乡(镇)集镇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七人民生活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新提高。四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482元,同比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70元,同比增长22.3%,增幅在全区排名第一,比2002年的1864元增加了806元,增长43.2%。四年来,群众衣、食、住、行条件有较大改善,全县11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7万户,互联网用户2100多户。城乡居民存款9.89亿元,人均3532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在全区率先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以38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和产业扶贫,几年来共争取扶贫资金1400万元,帮助2万多名群众脱贫,得到了区市的肯定。2005年,全区扶贫开发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推广了我们的经验。八交通交通设施日趋完善。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2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多。全面完成全沙公路恭城段、嘉会至龙虎、县城至莲花二级公路建设和栗观油路改建,修建莲花至三江柏油公路,对莲同公路、西岭至治平公路进行了路面整治,修建了下山源、门楼等近百条乡村道路,县域路网趋于合理、完善。"十五"时期新增公路里程270公里,改造二级公路86.6公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93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汽车。2010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9.98亿元增加到48.45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收入由1.15亿元增加到3.02亿元,年均增长21.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2.46亿元增加到31.67亿元,年均增长20.5%;三次产业结构由47∶30∶23调整到31∶43∶26。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交通优先战略,成功争取到贵广铁路过境设站;莲花至同安、平安桥头至嘉会、嘉会经西岭至平乐治平、三江至大地、观音至牛眼塘等公路改扩建工程相继完工,累计改扩建县乡公路18条、农村公路100条,硬化自然村(屯)道路370处、总里程270公里。电力设施不断完善,装机1.2万千瓦的刘家洞系列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燕新、虎尾两个110千伏变电站建成送电,门楼瑶乡220千伏、嘉会220千伏和龙虎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嘉会秧家等土地整理项目、9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验收,3万亩旱片治理项目工程开工建设,峻山、兰洞等水库除险加固,峻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龙虎渠等750处小型农田水利和水毁修复相继完成。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6亿元增加到39.27亿元,累计完成103.28亿元,年均增长42.9%。2011年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19亿元,增长28.4%;工业增加值25.27亿元,增长26.8%;财政收入3.62亿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7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5755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获得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全县统筹推进重点项目65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13个,全年新开工项目39个,竣工项目20个,共完成投资28.5亿元。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龙星10万吨电锌项目试产运行灌阳经恭城至平乐高速公路列入自治区高速路网规划,启动了项目前期工作;各单位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成效显著,其中水利局争取项目资金超7000万元。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个,完成投资8.7亿元。二、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总量实现新增长重点扶强壮大矿产、建材、农产品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5%,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规模工业不断壮大。普兰德公司入笼规模企业,全县规模企业总数达2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34亿元,增长34%。

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地理气候

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地理气候

恭城处于中国大地构造位置江南古陆南缘,次一级构造海洋山隆起、都庞岭一银殿山隆起、灌阳一恭城地槽的南端。由于地壳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层时代较多,褶皱、断裂构造发育,火成活动强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恭城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沿岸有较为平坦的小冲积平地。全县东、西、北三面为中低山环抱,中间为一条南北走向的河谷走廊,其间河谷、平地、台地、丘陵相互交错。县内最高处是银殿山顶,海拔1885米;最低处是恭城镇古城村岭尾屯,仅有130米。全县山地1570390亩,占总面积3223530亩的48.71%;丘陵709715亩,占22.02%;台地28710亩,占0.89%;平地874883亩,占27.14%;水面及其它39832亩,占1.24%。恭城工业,隋、唐已有砖瓦等制作。及至元、明,竹木器、采矿、酿造业逐步兴起。民国时期,县政府设实业科,逐步发展土机织布、印染、铁木加工、采掘和炼锡等工业,但市场金属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大都靠外地输入。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沿设实业科,后改为建设科、手工业科、轻工局、工业局等,负责管理工业生产。1950—1989年,全县工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总投资12654.6万元,其中县办工业投入5038.6万元中,县财政投入1392.8万元,自筹761.4万元,上级拨款及其它投入2884.4万元1949—1989年,工业总产值共计106488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49年为17.44%,1989年为54.44%。特别是1986年,工业生产持续发展,到198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853万元。以核算单位分,独立核算单位118个,产值8735万元,非独立核算单位14个,产值283万元,村及村以下835万元,全民所有制单位39个,产值5761万元,集体所有制单位91个,产值3245万元,集体与私人合营单位2个,产值12万元,村及村以下835万元,以规模分,中型企业2个,产值2373万元,县乡小型企业130个,产值6645万元,村及村以下835万元。118个独立核算单位,年交利税总额1734万元,其中县属工业1181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1396万元,其中县属工业5013万元。县属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49年为46.8%,1989年增至80%。2003年,全县上下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和突破口。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亿元,是2002年的1.6倍,年均增长9.5%,当年工业产值、增加值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共建设100万元以上项目193个,是九五期间的2倍多。

201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90亿元,增长27.7%;南方水泥、龙星公司、长行公司、矿产公司等7家骨干企业总产值达45.1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4.73%,支撑作用明显。风电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批装机容量19.8万千瓦,居全市第一。新入园混凝土搅拌站等5家工业企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53.6亿元,增长29.9%,成长为50亿元园区。恭城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989年农业总产值8245万元,按可比价,比1950年增长166%,比1978年增长53.4%。种植业1989年产值502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60.9%。种植业中以粮食为基础。民国23年粮食总产52944吨。解放后,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基本未变的情况下,通过大办水利、改良水稻品种、改革耕作制度,总产量不断提高,1949年为35366吨,1983年达到111708吨,1989年104858吨。按总人口平均每人有粮:民国23年549公斤,1949年255.7公斤,1983年457.2公斤,1985年369公斤,1989年394.3公斤。林业是恭城农业经济的一大优势。1988年有林地面积174.1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54%,森林总蓄积量422.39万立方米,农业人口平均占有林地7.48亩,蓄积量18.1立方米。1989年林业产值699万元。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50年5.13%,1978年7.7%,1989年8.5%。解放后,森林资源遭到几次大的破坏,加以历年滥伐和山林火灾,致使森林资源消耗量大于生长量。1979年以来,年均减少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大量消耗,已严重影响生态平衡。畜牧业在农业中居第二位,1950年产值275.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8.38%,1978年为534万元,占13.6%。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畜牧业发展较快,1989年产值187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上升至22.7%。渔业产值1982年8万元,1983年25万元,1989年增至46万元,但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6%。

2012年农业总产值完成30.29亿元,增长4.8%。粮食产量增长3.6%。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8.4万亩,食用菌生产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流转土地1.15万亩,建立了甜柿、蜜柚、金银花、槟榔芋等10多个特色种植示范基地,新种茶叶1100亩。改扩种水果2.3万亩(其中月柿8300亩)。水果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建立示范点107个8400多亩,新增标准化生产面积2.6万亩,水果标准化生产继续走在全区前列。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恭城月柿品牌的影响力得到提升。新建规模、特色养殖场144个,出栏生猪20万头、家禽397万羽。竹鼠规模养殖户达1000多家,存栏种鼠13.6万只、出栏30万只,成为华南最大的竹鼠养殖县,竹鼠加工项目投入试产。掌握娃娃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发展养殖户50多户,养殖数量突破1万尾。2009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7亿元,同比增长15.6%;工业总产值32.28亿元,同比增长20.75%,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28.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1亿元,同比增长7.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2亿元,同比增长70%;财政收入达2.3亿元,同比增长14.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2亿元,同比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1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元,同比增长10.6%。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9.98亿元增加到48.45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收入由1.15亿元增加到3.02亿元,年均增长21.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2.46亿元增加到31.67亿元,年均增长20.5%;三次产业结构由47∶30∶23调整到31∶43∶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6亿元增加到39.27亿元,累计完成103.28亿元,年均增长42.9%。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19亿元,增长28.4%;工业增加值25.27亿元,增长26.8%;财政收入3.62亿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7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5755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获得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665762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39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工业性投资387451万元,增长55%;全部更新改造投资352483万元,增长56.3%。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92322万元,增长18.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1598万元,增长90.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56604万元,增长16.2%;更新改造投资304368万元,增长29.5%;房地产开发投资31350万元,下降14%。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323697万元,增长39.7%,其中工业技改投入290893万元,增长40.2%。

关于本次恭城三江乡养牛坪村和恭城问题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