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养牛场带领村民致富,如何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

参观养牛场带领村民致富,如何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

大家好,参观养牛场带领村民致富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如果你负责一个乡镇,如何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参观养牛场带领村民致富和如果你负责一个乡镇,如何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如果你负责一个乡镇,如何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

如果你负责一个乡镇,如何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

如果我负责一个乡镇,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的措施是:

一、乡镇府的党政干部全部下乡到行政村去。领导和协助村干部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下去的时候有具体任务(也就是给村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完不成任务就不能升职和加薪。

二、建立健全村级领导班子,把真正有能力的人选进领导班子,确实没有人才就聘请人才。或者包村干部兼职第一书记。

三、组织村民充分讨论,调查摸清各村的各类资源,根据资源规划设计农村发展的产业。规划一定要全面的科学的规划,例如:水利建设,道路建设,村办企业建设,村民住宅建设,厕所的规划以及墓地的规划等等。然后再有序建设。

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体道路,但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共同发展。就是集体企业和农场也必须落实承包责任制。绝对不能吃大锅饭。

五、把农村进行企业化管理,制定章程。章程中对党支部、村委会、村民小组以及集体农场、村办企业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任务。在章程规划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才能,为乡村振兴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六、农村制定严格的、详细的制度,

村里全部是股份制形式,资源调查摸底后分自然资源、历史遗留资源和现代建设资源。例如:古庙、古井都是历史遗留资源。在定制度时要体现资源在股份制中的分额。制度中欢迎在外工作的本村村民退休后把户口转回来,回村参加农村建设和养老。同时可享受自然资源股和历史遗留股的分红。从而解决村里人出去不回来造成无人村现像。

七、进行土地的调整,村里规划后除村办企业,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外,剩余的地全部有村民承包责任制。不愿意种地的把地交回村委会,但是口粮田必须要种的,7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种口粮田,有村委会供应口粮。所以没个村民小组必须有一个集体农场。

八、因为是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我想肯定会有严格的制度。比如制度说:“下级连续两年完不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就要降职处理。”为了保住我的职务我绝不敢把我没有能力的亲戚搞成村支书或村主任。并且要加大给村支书下达任务。可见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本人已经70多岁的人了,负责乡镇是不可能的,谈点想法供大家参考。谢谢!

正好组织部门刚找我谈完话,让我到一个乡镇任乡镇书记。我打算这样带领乡亲们进行乡村振兴。

我先进行资源调查:我准备任职的乡镇,工业极为不发达,而农业基本上还可以,没有什么旅游资源,也没有什么农特产品。唯一有利的两个条件是:

我想,这里有教书育人的历史背景,要利用好这一资源,从教育切入,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就从教育产业开始。首先利用状元村的名誉,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教育圣地。现在的教学,都是应试教育。如果有一处以乡村野趣来作为教育切入点,小学生不是在教育里学数学,而是在广袤的大自然里与养鸡、养鸭、养牛结合起来学,学语文则与炊烟、牧羊等结合起来学,这样亲身体验式的教学,应该很有市场。

另外,这个镇有大量的红色资源,我准备在这里打造全国知名的“未来领袖训练营”,这仅是参观红色基地,而是在基地上大量开展拓展培训,开展真人CS活动,培养学生的担当、使命、沉稳、细心等未来领袖必备的心理素质。

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严重,利用他们的心理,以教育作为切入点,把人引进来。人,就是财,人财人财嘛!有了大量的学生,这个镇上的餐饮、住宿等自然而然就会起来了。

如果宣传?我想学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我打算走新媒体宣传之路,就是引入大量的自媒体人,让他们在小镇上以乡村教育、红色教育为题材,大量制作短视频,放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达到零成本、快宣传的效果。

自媒体的引入,最主要的是要规范他们的内容,使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我深知,由来新文明的诞生,必有新文艺为之先声。规范好自媒体,自然乡风文明就起来了。

关于乡村治理,我想自治是最有效的办法。只要乡村有利可图,大量在外的乡贤,在他们老年的时候,就会回归乡村。我准备把这个镇所有在外的乡贤调查清楚,然后组织人编写乡村故事,发给他们,告诉他们“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的道理。

至于生活富裕,有了教育产业打底,有乡贤带大量资金回村,乡村的青菜、土鸡、土鸭消费肯定就会发展起来,生活富裕就会有保障。

这里仅是一个初步的想法。下一步,就是行动,就是实践。

假如我是一乡镇干部或是包村干部我想这样做:

一,用一段时间,用心用行动,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听听农民朋友所求,所盼,所愿。

用一段时间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这一步十分关键,重要。

二,结合群众呼声,意见,综合上面政策精神要求,联系包点村,调研,论证,拿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实施计划与方案来。

振兴乡村经济的主体是农民,他们实干着,践行着,要尊重他们,信认他们,群众是真真的英雄,这也是毛泽东主席一生倡导的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思想,行为路线。

三,现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药方”开得人不少,打开电视,报纸,手机,几乎振兴乡村经济的信息无处不在,而接地气,且实用有效的少之又少,有涉嫌炒做之嫌,这种做法有点象形式主义,对振兴乡村经济没有利用价值。

由上:万丈高楼平地起。

干事创业到成功要接地气,合民心民意,还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离开了群众的理解,认同,支持,往往导致始得其反之果来。

四十年开放取得成就,中心是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最好的佐证。

离开了求是精神,一切均是不靠谱,坐不大的儿戏。

如果我是一个乡镇负责人,我会用一下几点来发展我们乡村振兴:

第一点认真宣传深入领会党中央的文件精神。

使人民群众弄通党的路线和政策,只有共产党的领导,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农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第二点:抓住带头富起来的各体户,用事实说话,让更多的群众学习他们的制富经验,调整好产业结构,谋划生产部局。让群众不能盲目投资,真正做到为群众所想:所急。让群众真真正正收益。

第三个搞好村容村貌,要致富先修路。

搞好群众的文化愉乐生活。

有事业心的领导,可以请我做顾问,三年内改变整个乡镇面貌,当领导要勇于担当,有全局观念,有实体技术做支柱,少左顾右盼的,紧跟政策前沿,再好的政策,等傻子都明白了就失去政策的意义了。

我就是个农民,

大话咱就会说了,

一个乡镇要发展,

无非就是知道什么是农民要的,

能团结大部分力量,干最真实的事,

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才是真的好干部,

多了就不说了,

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

农民不能异想天开,

我要把该乡镇迁徙到“桃花源”。

有人说,这不是从“一穷二白”开始吗?有点,也不全是。

我们要上上下下展开大讨论,过去在“世内”有哪些问题,包括好的和差的;怎样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后者。

无论干什么事情,领导一把手,比如我,不能随便拍板,必须走群众路线,。如果是一个村庄,凡事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可实施。村级设立“村贤智囊团”,负责监督村干部的日常工作。

一个乡镇要发展,要可持续,关键在领导干部。各级干部要竞争上岗,工作终身问责制,绝不能做个绣花枕头就抹抹屁股走人,升迁了拉下马,退休了揪出来,决不手软。当然也包括我,这个“乡”一把手。

首先需要发动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发展的主动力,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大家一起规划计划讨论再讨论后,落实直干,能干和巧干,干出一个新的乡村。

如果我负责一个乡镇,带领乡亲们实施的振兴措施是:一、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势互补、循序渐进”的原则,确立主导产业和骨干产业;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节约水资源;三、建立健全供销服务体系,对接市场,拓宽流通渠道;四、组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集体收入;五、“两委”班子成立农技服务组织,推行绩效工资制。

干脆政府大楼统一办公!由政府下派到村队担任第一书记!这样村民乐见的实之有效办法!

求一篇文章

求一篇文章

为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妇女事业全面发展,我县妇联组成专门调研组,由主席带队,逐乡镇展开调研,主要采取听乡镇妇联主席汇报、召开座谈会(每个乡镇组织8—10名村妇代会主任和妇女代表参加)、看点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我们共召开座谈会20余场,与95名村妇代会主任和62名妇女代表进行了座谈,看了8个示范点。通过调研,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一、近年来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农村妇女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一)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考核评先机制,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和加强。

1、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妇代会干部素质。

从2004年起,我们在全县村妇代会主任的任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经过自愿报名、考试考核、演讲答辩、民主评议四个程序,确定村妇代会主任人选。竞聘后村妇代会干部的文化素质和年龄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妇代会主任竞聘上岗的基础上,今年又响应市妇联号召,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组织妇代会直选工作。针对我县村级班子联建、妇联无人员经费和村妇女工作与计生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承的实际,我们与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联合推进农村妇代会直选工作。联合制定并通过两办转发了《关于在村级班子联建换届中加强妇联和计生队伍建设的意见》,为确保该意见的顺利实施,又制定并下发了具体操作的《指导意见》,在杨家套乡抓了两个试点村(曹庄子、大定府)。试点村成功直选后,召开了全县妇代会换届直选动员会。之后换届直选工作全面铺开。现在已有183个村完成直选,选出妇代会主任183名,委员391名。直选后妇代会干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一做法,不仅减少了村干部指数,又确保了村妇代会主任的工资待遇,调动了全村妇女群众参与竞选的热情和村妇代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预计到6月底可完成320个村的妇代会直选,因种种情况,不能直选的继续实行竞聘。

2、建立考核评先机制,调动了妇联干部工作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乡镇妇联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我们从2003年起,在全县妇联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岗位目标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不断丰富修订竞赛内容,增强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年初对“双学双比”、“星级文明家庭”创建、“双合格”、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解,逐项确定考核目标和相应分数。年底,将各镇(乡)目标完成情况逐项汇总,全面考核,综合打分,确定档次。竞赛结果作为年终妇联系统评先和向组织部门推荐后备干部的依据,凡竞赛结果没进入“优秀”档次的本人及所在妇联组织失去在本年度评先的资格。同时,竞赛结果向全县妇联组织通报,并反馈给同级党委。这样,就实现了镇(乡)妇联的工作业绩与妇联干部评先提职挂钩,从而调动了全县乡镇妇联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为调动村妇代会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村妇代会干部工资实行绩效制,设立基础工资和奖励工资两部分。与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研究制定了考核细则,每年年底由乡镇妇联和乡镇计生办共同对村妇代会和计生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工资待遇,实现了妇代会干部的工作成绩与工资待遇挂钩,同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在下届换届选举时优先考虑。这样既规范了妇代会干部的管理和使用,又有效调动了妇代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二)创造性地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农村妇女的致富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和展现。

1.依托妇女专业技术协会,为农村妇女致富提供服务。按照“产前引优种,产中抓培训,产后促销售”的总体服务要求,我们已在全县发展了各类妇女专业技术协会56个。各专业技术协会在各级妇联的指导下,不断强化服务职能,扩大服务内容,在组织动员全县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组织和带动作用。如2003年郭家屯乡妇联与乡农技站联合组建的郭家屯乡果品专业技术协会,协会成立以来,按照时令、季节,根据果树管理的要求,不定期的编写果树管理、果品保鲜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向会员发放,举办果品套袋、果树防寒、果树修剪等技术培训班。同时在套袋忙季,协会还积极妥善的协调好妇女劳动力的流转。在南部平原无果树地区举办果树套袋技术培训班,并将培训好的劳力输送到北部山区。这样既为无果树的南部平原地区妇女在农闲时找到了活干,创了收,同时也解决了北部果农套袋人手不足问题,确保了果树适时套袋,一举两得。

2、开展“双联”活动,为农村妇女解决技术难题。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开展了“双联”(百名农业科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我们组织在特色蔬菜、园林花卉、果品、中药材、瘦肉型猪、奶牛、鸡等主导产业上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百名农业科技人员,与各镇(乡)种植养殖基地和大户签定服务协议。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认真帮助种植养殖基地和大户谋划经营管理方法和模式,引进、应用高新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比如:县畜牧水产局的高级畜牧师包永玉,与窝洛沽镇田家铺村的养猪大户郑玉敏和唐自头镇的养奶牛大户王贺荣签定了服务协议后,不仅及时诊断疫病,而且为她们按猪、牛的发病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驱虫、药物预防和消毒等程序,在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饲养、优种引进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为这两户避免了巨额经济损失,使这两户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3、组织实施典型示范工程,带动妇女增收致富。我们结合县农经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示范村、户建设标准,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先后选树了示范村3个,示范户20户,切实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如蔬菜产业示范村、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大安镇贾庄村,县妇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操作,现场示范搞指导,先后试验示范新品种20多个,应用日光温室无滴膜覆盖、越夏蔬菜生产、遮阳网等新技术5项,并在该镇2000亩棚室蔬菜中进行推广应用,辐射带动全镇乃至全县蔬菜产业在品质、效益、规模上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窝洛沽镇的陈景营是远近闻名的“服装名剪”,1993年,她发挥所长,创建了富联裁剪学校,把自己的裁剪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帮助更多的姐妹走上致富路。10余年来,富联裁剪学校培训学员3000多名,学成的学员有的开了服装店,有的进了服装厂,都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更好地开办裁剪学校,96年,投资100多万元,创办了集裁剪加工、布料经销、服装干洗一条龙服务的富联布艺商城。多年来,布艺商城与裁剪学校相辅相成,既为开办裁剪学校创造了资金基础,又为广大学员提供了实习、就业的机会。同时,陈景营凭借她的她的诚心经营和优质服务,承揽了全县中小学校服定做业务。在此基础上,她创建了“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加工业务分发给附近村中有一定缝纫基础的妇女姐妹,每年仅支付给姐妹们的加工费用就达20多万元。在陈景营的服装裁剪学校和布艺商城的辐射带动下,附近十几个村的200多名妇女从事服装加工,每年创收可达500多万元。

(三)开展特色活动、规范信访接待、实施春蕾救助,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1、开展特色活动,为妇女的生存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深入开展法律故事员活动。为使千名法律故事员活动常抓常新常有成效,我们不断调整故事员队伍,充实故事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用讲法律故事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社会各界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减少侵权案件发生。去年以来,县妇联与县司法局、县街道办联合在全县城镇社区广泛开展了“法律进我家”活动,将农村“千名法律故事员”活动延伸到了社区。二是开展“关注女性权益”系列活动。县妇联根据妇联在维权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精心安排,多方协调,利用开展一系列“关注女性权益”活动:每年在县电视台开办“关注女性权益”专题节目5——10期,聘请法律顾问2名,进行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3期;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1次;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重点乡镇开展送法下乡,进行普法宣传等。三是对贫困女童实施有效救助。多年来,我县妇联始终把“实施春蕾”计划作为为贫困女童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措施之一,千方百计的为贫困女童寻找助学资金,联系资助对象。去年我们提出了“不让一个女童因家庭贫苦而失学”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通过开展“与贫困女童手拉手”活动、召开全县妇儿工委成员会、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在电视台策划专题节目等形式,为654名贫困女童联系到了救助者,救助款达20.42万元,实现了当时掌握在册贫困女童全部得到救助的目标。同时县妇联针对部分“春蕾”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没有升入高中或中专继续学习,只能回乡务农或滞留在家的问题,通过个别走访、组织座谈等形式,帮助、引导初中毕业的“春蕾”女童到省妇联的农家女家政培训基地学习,学一技之长,上岗就业,彻底摆脱贫困。

但是,一直以来,上报的贫困女童中残疾的和残疾人家庭的无人愿意救助,导致基层不愿上报此类女童,县妇联不能及时掌握实情,造成了救助上的空白。根据这一实际,今年我县妇联又提出了“把关爱献给特殊贫困女童”的口号,积极组织各镇乡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摸底。同时,在电视台向全县发出了“请向特殊贫困女童献上一份爱心”的倡议。为确保这些特殊的孩子得到救助,我们积极奔走,大力呼吁,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救助这些女童。我们抓住县残联在全县助残日(5月21日)要开展活动的有利时机,积极与他们联系,和他们共同谋划,最后,将43名特殊贫困女童纳入他们的救助范围。5月19日,以将10100元的助学款送到这些女童手中,并组织这些孩子参观了县特教中心孩子们的技能比赛,使她们在得到资助的同时,也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在县妇联的广泛呼吁和积极运作下,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开始关心关注特殊贫困女童。胜鑫足浴中心的毕晓伟,多年来一直资助着3个贫困女童。今年又与石臼窝孟四庄村的残疾女童孟娟结成了救助对子,并将1500元救助款送到家中,还将中国书画协会的朱金玉、王敬明请到家中指导孟娟作画。尤其是一些残疾人也纷纷向特殊孩子们伸出了热情之手,加入到救助行列。如:翔羽网吧的老板查立功(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肢体残)与潮落窝乡萝卜窝村的王静(盲)结成了救助对子,到家中看望孩子,并送去助学金1000元和一些学习用品。亮家店万发医疗器械公司经理陈百万2004年救助2名贫困女童,今年又救助2名贫困女童,并鼓励她们要有敢于战胜自我、成为有用之人的勇气和信心。到现在,已有57名残疾或残疾人家庭的贫困女童得到救助。

在“春蕾计划”实施中,妇联干部不仅要做优秀的组织者,更应是忠实的实践者。多年来,进入县妇联,就资助一名贫困女童已成为玉田县妇联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今年,玉田县妇联干部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北部山区,与唐自头镇7名贫困女童结成了救助对子。5月19日,我们一起到唐自头镇,为这7名贫困女童送去了1600元的助学款和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并与她们拉手谈心,对她们进行鼓励,使她们很受感动。对此,县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二天,很多人给我们打电话,有的受助孩子家长对我们表示感谢,有的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领导干部、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的领导说:以前只知道你们为贫困女童积极呼吁寻找救助者,不知道你们还都亲自救助孩子,很受感动。他们主动要求救助贫困女童。如:水务局主动送来救助款1500元;法院、发展计划局、公安局、老干部局等都主动送来了救助款。还有企业的老板、经理主动要救助孩子为我们分忧解难。鸦鸿桥兰天集团经理马印龙去年就救助2名贫困女童,今年,他看到县妇联发出的倡议书和我们去唐自头救助的新闻后,主动打电话找我们再救助2名并又动员另外两位老板救助6名女童。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可以说“春蕾计划”真正成为妇联的品牌工程。

(四)立足家庭,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的和谐促进村镇的和谐

我们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与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有机结合,以女性的文明引领家庭的文明,用家庭的文明带动社会的文明。

1、广泛宣传。我们利用电视、广播、橱窗、文艺演出、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全县各村设立了以“知荣辱、明是非,构建文明新村;讲团结、树正气,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宣传专栏。今年“五一”期间,县妇联与县文明办联合在县文化中心广场组织开展了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文娱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开展活动。我们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以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了以家庭净、绿、美为荣,脏、乱、差为耻的“创三化庭院、争十星之家”活动;开展了以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荣,以沿袭封建迷信、生活陋习为耻的“文明新风进我家”活动;开展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犯罪为耻的“法律进我家”活动;开展了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创建节约型家庭,构建节约型社会”家庭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农村妇女群众的科技意识、守法意识、节约意识和向上意识,促进了她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有效地促进民风好转、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许多村妇代会组织全村妇女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积极参与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许多村妇代会,通过广播宣传、入户做工作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广大妇女在发家致富、建沼气池、清理街道垃圾、挖排水沟、维护街道卫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典型带动。及时发现、培养和选树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利用广播、板报、表彰等形式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利用广播等形式,不点名批评反面典型,从而促进村镇的文明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如:杨家套乡的刘家湾村有一位90多岁的孤寡老人叫王玉芝,生活不能自理,且脾气古怪。全村妇女自发为这位老人捐款3000多元,购买生活用品,治病等,并动员全村妇女轮流为老人送饭、做家务,村中的孩子也自觉加入到照顾老人的行列,直至老人去世。杨家套乡妇联、县妇联抓住这一典型,广泛宣传,推动了杨家套乡乃至全县尊老敬老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尽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批准宅基地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是当前农村妇女权益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玉田镇、鸦鸿桥镇、虹桥镇等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的村在村规民约中规定,妇女结婚后,除特殊情况(找了非农业户口对象因政策原因无法迁出的)外,村干部都要动员本人在一定时间内将户口迁出,即使不迁出户口,将来生育的子女如果想落户本村,孩子也不享有本村村民的待遇。也有一部分村规定,这种情况妇女本身也不再享有本村村民待遇。分析原因,一是村民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妇女出嫁就应落户夫家;二是出嫁女继续参与土地或收益分配,直接导致本村其他人利益受损,导致本村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减少。

如何保护妇女土地承包权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为农村妇女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关键在村。因为村规民约是经村两委会班子研究,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制定的。如果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中有一定数量的女性,就为在制定村规民约时充分考虑妇女利益奠定了基础。现在村两委成员都是经村民选举产生,竞争远比往届选举激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村民对妇女参与竞选还持有一定程度的偏见,而妇女本身参与竞争的意识也普遍弱于男性,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还低于男性,尤其是今年我县实行村级班子联建,村干部指数明显减少,在换届选举中,女性入选的比例较低,就目前情况看,我县村两委中女性比例较上届有所下降。在调研时许多村妇代会干部和妇女代表呼吁,对妇女进两委比例应作硬性规定,如在村两委中必须有一名女性,要求村民代表也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女性,更应通过各种方式,整体推进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这样就为妇女参政议政创造了条件。二是提高干群的法制观念和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重要性的认识。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宅基地分配、集体经济利益分配的规定,通过村务公开栏,举办“送法下乡”等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广泛宣传,不断增强干群的法律意识,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决策水平,强化农村妇女的维权意识,在农村逐步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进而形成强大的保护女性权益的舆论机制,自觉抵制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监督,加大制裁力度。完善对村规民约的制定和监督机制,使村规民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吻合;加大执法和制裁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惩处。

(二)部分村妇代会作用发挥的不好

从调研情况看,部分村妇女工作因得不到村两委和妇女群众的支持,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有的村妇代会主任甚至满足于工作不出差错。综合妇代会作用发挥较好村的经验,我们认为要想实现妇联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挥基层妇联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对村妇代会主任的教育和规范化管理。

我县村妇代会主任和计生专干交叉任职,如果村计生工作出了问题,就会降低妇代会主任威信,影响妇女工作的开展。因为计生工作政策性比较强,妇代会主任出问题往往是因为计生政策把握不好。所以在以后工作中,要与计生部门联合采取举办培训班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妇代会主任进行计生政策法规及妇联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妇代会主任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2、要率先垂范,树立威信。村妇代会干部是党联系农村妇女群众的直接桥梁,尤其是村妇代会主任的言行对全村正确舆论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村妇代会干部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做一名优秀女性,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引领和带动妇女,从而在妇女群众中树立威信,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3、要树立随时随地做妇女工作的意识

随着土地联产承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的组织农村妇女集中开展活动越来越困难,这样,妇代会要切实发挥作用,就要树立随时随地做工作的意识,利用妇代会干部人情熟、情况明、与妇女群众接触多的优势,随时随地做妇女工作。利用茶余饭后、劳动之余的闲谈时间,广泛听取妇女呼声,宣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妇联的各项工作,宣传优秀妇女典型,弘扬传统美德,使妇女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3、要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组织开展了“双学双比”、“星级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但如何使这些活动收到实效,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手段就是妇代会干部要随时培养和发现本村妇女在发家致富、弘扬文明新风、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好典型,利用各种有效形式随时随地地广泛宣传,适时进行表彰,调动广大妇女向典型学习,向典型看齐的积极性。比如:亮家店镇的二十里铺村妇代会,每年的重阳节期间,都要表彰10名尊老敬老好儿媳,请好儿媳介绍经验,颁发奖品和奖状,该村形成了尊老敬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良好局面。鸦鸿桥镇的高道庄村在开展“创三化庭院,争十星之家”活动中,选树了10个卫生星示范户,组织全村妇女参观,并通过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有效推动了此项活动的开展。

三、下步工作设想

(一)围绕创建经济强县,大力开展“争做农业经济主力军”系列活动,引领农村妇女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协调农业部门,继续巩固、完善科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农村妇女致富解决技术难题。二是充分发挥科技指导中心和专家服务团的作用,举办各类技术讲座,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供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持。三是选树、宣传各类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电视台开办“巾帼风采专栏”宣传各类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典型,召开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事迹报告会。四是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帮助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计划培训农村妇女劳动力2000人。

(二)围绕构建和谐玉田,开展争创和谐家庭活动,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一是开展“家家净、家家议、家家评”活动,以家庭的和谐促进村镇的和谐。二是组织“唱响八荣八耻正气歌,建设文明和谐新玉田”演讲比赛,引导全县妇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三是继续深化“创三化庭院、争十星之家”竞赛活动,推动创建和谐家庭、绿色家庭、致富家庭等特色家庭。四是召开家庭成员互夸会(主要是婆媳互夸),大力宣传各类典型。

(三)全面加强妇代会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强化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其有为。妇代会换届直选结束后,我们将把全县的妇代会成员尤其是主任按年龄、文化、是否连任等情况分为四个档次,然后有针对性地举办4期培训班,从业务知识、工作技巧和方法、配合与协调意识和能力、政策水平、原则性与灵活性等方面进行较系统培训,使妇代会主任真正能在组织、动员和带领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二是借鉴党建中的“三个培养”的做法,坚持“党建带妇建”原则,推行“三个培养”,促其有位。从自身来讲,有为则有位。但是,要真正有位,群众方面、领导方面也很重要。为真正提高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我们将推行“三个培养”工程,即通过民主推荐、考察确定、定向培养、鼓励参选等,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妇代会干部;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对帮扶、共同进步等把妇代会干部培养致富女能手;通过明确专人培养、有针对性地培训、提供锻炼机会、鼓励参与竞选等,把妇代会干部中的女能手培养成两委委员。这样,妇代会干部有为有位,妇女工作一定会开展得有声有色

梁希森的人物经历

梁希森的人物经历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9年入主北京玫瑰园,自此在地产界一炮走红。

梁希森幼年曾一度以讨饭为生,早年做过铁匠,并在面粉厂、装修队做过工人。1992年,他组建希森集团。1999年,梁希森以最大债权人的身份,用3.98亿元拍得了陷入困境的北京最大别墅工程玫瑰园———拖垮邓智仁利达行的项目。传说他目不识丁,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积累并运作着好几亿元的资产。

梁希森童年只上过一年小学,从小受够了最刻苦铭心的磨难:曾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曾经浪迹四乡,谋求生路;梁希森有一个梦想:造起楼房,让所有家乡村民住进去。拆了老房子,节约出宅基地面积,用于养殖业,再把农民变成工人,都在这个养殖工厂上班,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着村民的生活地产界是一个江湖,也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地方,多少成名人物光耀的背后却是不堪回首的前尘往事,一日功成,艰辛的往事反而成了让人称道的奋斗历程。起家于草根的地产界大鳄虽然许多也并无显赫的学历,但像梁希森这样的——只上过一年小学,认字不到200个的恐怕也绝无仅有。

与众多地产大鳄充满谜一般的发家史不同,梁希森的发家史显得相对简单的多,更像是无心插柳却绿柳成荫。“2005年梁希森以20亿元的身价“胡润富豪榜”排名第66位。

讨饭娃

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身价20亿元,“2005年胡润富豪榜”排名第66位;绰号“菜园子”,做过铁匠讨过饭——这似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但却同时以一个人的面目出现,此人就是梁希森。

地产界传言,梁希森从小家境贫寒,10岁讨饭,13岁打铁,17岁离家谋生,23岁闯关东,有着丰富而艰辛的人生经历。与梁希森到底有多少资产一样,梁希森到底认识多少字同样是一个谜。

关于梁希森认识多少字的问题,地产界风传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一,梁希森童年只上过一年小学,为住旅馆填一张登记卡,他要求人帮忙;办完事后需要签字,他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其二,梁希森小学一年级学历,认识字不到200个,不会读报纸,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1955年生于山东省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的梁希森的确认字不多。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梁希森透露,自己不仅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还写得相当不错。除名字之外,还能认二三百个字。至于读书看报,梁希森则表示没有时间,要是遇到一些比较重要的信件或传真,梁则交由司机和秘书念给他听。而更为关键、秘密的文字则让老婆看。

“我不能和人比认字的成功,高中生、大学生、博士生是上学,我这也是上学——社会大学我感觉更厉害。但这个厉害和他们不一样,比如高科技的东西我做不了。”梁希森表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在那个凭胆量起家的时代就造就了一个几乎是文盲的企业英雄。从1980年代开始,梁希森在家乡乐陵先后创办了面粉厂、毛巾厂、钢构公司等企业,后来又进入了建筑和房地产领域。1995年,梁希森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乐陵市希森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7亿元。1996年,梁希森带着自己的施工队来到北京,参与了玫瑰园的建设,这是梁希森人生的一次转折,也奠定了今日的富豪身份。

从讨饭娃到亿万富豪,20年梁希森的命运完成了时空转换般的跨度,在感慨人生无常,不胜唏嘘的同时,梁希森发家的过程更像是命运开的一次玩笑。

生死转折

梁希森的命运是和北京玫瑰园别墅联系在一起的,在玫瑰园可能毁了梁希森的同时,却给他了一次人生的转机,梁希森开始成为地产界的传奇人物。

1996年,梁希森已是身家过亿,希森集团的年产值达近4亿元人民币,并于当年荣登山东省十强民营企业行列。

此时,梁希森面临着影响日后的一次重大抉择——企业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最终,梁希森决定介入房地产行业,并决定到最具潜力的北京发展,选择一家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项目,从房地产最基础的建筑装饰入手,摸清底数后再伺机转入房地产开发业。

而此时,号称国内最大的利达玫瑰园因资金短缺,已陷于停工状态,接手这样的工程简直无异于自投罗网,其结果必定是血本无归。但在梁希森看来,以玫瑰园知名度之高、影响力之大,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无有能出其左右,接手这样的项目,对于自己这样刚刚涉足房地产业的外地企业来说,机会实在难得,梁希森决定介入。

但认字不多的梁希森却绝对有做商人的天分,对风险控制相当熟稔。梁希森在与利达玫瑰园签订的垫资施工协议中明确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以乙方“希森集团”的名义办理并保存产权证,待甲方在合同规定期限内付清全部工程款后,再将产权移交。

1996年2月起,梁希森先是垫资7000万元,分包玫瑰园40套别墅的建筑装饰工程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并于当年7月完工,然而,这时候的玫瑰园已根本无力支付工程款了。玫瑰园面临着两种命运:一是有雄厚资金注入,起死回生;二是彻底瘫痪,直到破产。

对于梁希森来说,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虽然猜到了风险,但却没想到风险来得是如此之快,又是如此之大。刚过不惑之年的梁希森却作出了一个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抉择:继续加大对玫瑰园的投资,直至其资不抵债,然后首先申请财产保全,继而申请玫瑰园破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竞买,直接由建筑商转变为开发商。

至1996年底,梁希森在玫瑰园共投入2.3亿元,完成了186栋别墅的建设和内外装修工程,并按协议取得了186栋别墅的房产证,成为了利达玫瑰园最大的债权人。

1997年8月,梁希森联同另一债权人向北京一中院提出玫瑰园破产申请,同时申请了财产保全。随后,法院下达受理破产案通知书,玫瑰园进入破产程序;1998年7月21日,北京一中院下达玫瑰园破产民事裁定书,宣告玫瑰园破产,并进入清查债务阶段。1999年7月16日,在玫瑰园的拍卖会上梁希森以3.98亿元竞买成功,梁希森的险棋走成了活棋。

此时,梁希森的机会来了。就在梁希森拍下了这个北京市最大的烂摊子别墅群不久之后,北京市宣布不再审批别墅,玫瑰园成为北京最后的别墅群,加之2000年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砸到梁希森手里的烂尾盘一下子奇货可居,玫瑰园再次生机盎然,梁希森由此狠狠地赚了一笔。梁希森一战成名,名字开始为地产界所熟知。然而,与梁希森做的事情相比,疯狂可能只是出自一个商人的本能,而相对于他正在山东老家实践的“农村乌托邦”之梦——疯狂之举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乌托邦

如同融创集团董事长孙宏斌,口无文采、表达甚至没有逻辑性的背后却是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思维。梁希森也会给见过其面的人留下两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表达能力很弱;二是思维能力很强。

这位富豪掌握的词汇不多,言谈中有大量俚语和省略,逻辑用语很少出现。但在思维方面,他则很擅长抓住事情的重点,思考问题的方式总是很简洁。

等梁希森在北京玫瑰园大赚一笔之后,梁的脑子里有个更大胆、更疯狂的想法——投资10亿元,把家乡乐陵市黄夹镇所有农民改造成工人。

梁希森先从自己所住的村子着手,2001年,梁希森在梁锥村附近辟出100亩地,投资4200万,盖起了多幢二层别墅和四层小楼,梁锥村的村民以新村二层小楼的居住面积280平方米减去自己家中房子的面积,剩下的每平方米面积乘以100元,由村民付给希森集团;如果村民家中房子大,则由希森集团按照同样的方式,付给该村民。费用结清之后,希森集团只收到了不到30万的资金,不到总投资的1%。

同时,村民也纷纷到希森集团的鲁西牛业公司中上班,每月拿到700元左右的薪水,并享受过节福利和养老保险等。

此后,梁希森开始向第二个村子许家村推进。在谈起他改造梁锥村乃至黄夹镇的设想的时候,梁希森说了一句很朴素的话:“我不赢利我不干。”鲁西牛业公司已经开始盈利,每个月的利润达到200万。

而按照梁希森的思路,只有这两个村子是远远不够的,他要把整个黄夹镇100多个村子全部按照梁锥村的模式进行改造,这是一个乡村的“乌托邦”梦想。梁希森表示,“凭自己的能力,能改变一个村就改变一个村,能改变一个乡就改变一个乡,能改变一个县就改变一个县”。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梦想不一定都会实现。在旁人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梦想,梁希森却把它付之于行动,虽然不排除商人的本质,但这份勇气仍值得钦佩。在中原大地星罗棋布的村庄中,山东省乐陵市西北部的梁锥村堪称鹤立鸡群。在这里,村民们家家户户住在欧式联排别墅里,村中心公园里有和城市公园一样的健身和游玩设施,几处大型雕塑活灵活现。在这里,传统印象里的农村和农民不见了,大多数劳动力在村庄旁边的企业上班,按月领取工资。

就在若干年以前,梁锥村和周围的村子没什么两样,“一穷二破”是它的形象写照。它神话般的变迁,缘于村里出了个亿万富豪,他就是北京玫瑰园别墅的老板梁希森。当年被迫离家讨饭、浪迹四方的梁希森,在发迹之后投入巨额资金把家乡改造了个“底朝天”。梁希森说,这是他从小的梦想。

衣锦还乡

梁希森1955年出生在梁锥村,早年家境贫寒,青少年时代经历坎坷。10岁那年,不堪忍受饥饿折磨的梁希森离家到河北省讨饭。13岁开始,梁希森跟着别人干了4年打铁的生计。17岁,他在河北沧州的一个锻造工厂当上了锻工,后来还被提拔为车间主任。1976年,21岁的梁希森孑然一身闯荡东北。

贫瘠的家乡和坎坷的经历,没有给梁希森留下多少快乐的记忆,但却给了他一副聪明的头脑和坚毅的性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梁希森迅速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崭露头角,他先是回到家乡创办了面粉厂、毛巾厂、钢构公司等企业,后来又进入了建筑和房地产领域。1996年,他带着自己的施工队来到北京,承揽了玫瑰园别墅项目的装修工程。

谁也没有想到,玫瑰园别墅这个当时全国知名的烂尾楼项目,在梁希森手里奇迹般地起死回生。1999年,梁希森出人意料地通过拍卖以3.98亿元入主玫瑰园。不久后出现转机,北京不再审批别墅,玫瑰园就成了北京最后的别墅。加之2000年后房地产市场回暖,玫瑰园别墅一下子炙手可热,仅三期工程销售额就有望突破20亿元。这个“大翻盘”项目,使梁希森的个人资产飙升到十六七亿元人民币。

2004年,49岁的梁希森入选全球著名的《新财富》杂志年度内地富豪榜,名列第376名。

有了钱的梁希森把目光转回家乡。2001年,梁希森投资4200万元,给梁锥村盖起了联排别墅,让全村136户村民全部入住进去,原来的村庄被夷为平地。

2002年7月,赚了钱的梁希森拿出4200万,给全村盖了136套欧式大别墅免费让村民住。2005年11月,此梁希森又拿出4000万给临村免费盖了100多套大别墅。这就是他轰动全国的“新农村计划”。

村支书梁广禄家住的是上下两层别墅,共有13个房间,客厅、卫生间、厨房一应俱全。梁广禄对记者说,村民们住的大都是这种楼,总共有280平方米,老宅那边多少平方米,新楼就白给多少面积。老宅不够抵顶的,多出的每平方米交60块钱,基本上等于白送。

循环经济

梁希森在改造旧村的同时,利用村庄改造后腾出的空地创办了鲁西牛业公司。梁希森说,全国虽然拥有9200万头黄牛资源,但与国外先进的养牛业相比,差距太大,牛肉产量少、质量差,高档牛肉的市场空间巨大。此外,我国正大力推广秸秆养牛,而乐陵正是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发展养牛业打下了基础。

梁希森说,改造就需要花钱,没有赚钱道儿不行。改造之后没有产业更不行,村民光住进好房子不行,还得有吃的,喝的。

梁希森的账算得很直白:“老百姓的秸秆比粮食值钱。二亩地的玉米一年最多能收入400元钱,但种的秸秆能养一头牛,养这一头牛一年最少纯收入四五千块。如果把全国的秸秆全部变成牛饲料,中国就成了一个畜牧大国,到那时,牛肉多了老百姓可以当馒头吃,也可以当罐头吃。那样,粮食不就省下来了?”

在希森集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完整和周密的循环的产业链:公司组织农户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养殖鲁西黄牛,公司收购农户的架子牛进行育肥,育肥后屠宰分割,牛肉销售到市场。牛粪和屠宰的废水用来生产沼气,沼气用来发电,沼气渣用来养蘑菇,蘑菇的培养基用来养蚯蚓,蚯蚓用来制作中药和保健品,蚯蚓粪用来制造饲料和活性复合肥,肥料返回到田间又培养出环保的蔬菜和农作物,再用农作物秸秆来养牛。

在梁希森的鲁西牛业公司,繁殖、培育乳牛,青贮、精饲料加工以及育肥项目等,容易赚取的利润都让给村民了,公司则在加工过程和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贾墨池带领记者参观了他们的秸秆青贮场、屠宰场和蚯蚓养殖场。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介绍说,鲁西牛业属精细分块屠宰,每斤牛肉平均售价高达10元钱,仅肉牛屠宰净肉这一项就已经把收购肉牛的成本给捞了回来,而牛皮、牛下水、牛骨、牛血等都是超值部分。比如一张牛皮价值就达600元,如果是4万头的屠宰量,一年的毛利润就能达到8000万元。但是最大的增值点并不在屠宰,而在屠宰副产品的生物技术开发。企业已投入800万建起了一个中试实验基地,研究用牛血提取生物制品,包括凝血酶、血清蛋白、血红素、SOD等名贵药物,预计前5年的产值达到20亿。

在梁希森的企业里,最独特的项目是利用氨化的牛粪养殖蚯蚓,现已发展了300亩,计划将来达到3000亩。养殖的蚯蚓是从日本引进的“大平2号”,主要返销日本。据测算,一头牛一年产粪便5吨,1吨牛粪可以养蚯蚓30公斤,每公斤蚯蚓卖10元钱,可获利1500元;这些蚯蚓还产生粪便3吨,可以卖给高尔夫球场做草坪养料等,每吨300元,可获利900元。一头牛的牛粪一年就可以增收2400元。

农村建设

在大多数像梁希森一样成功企业家把目光瞄向高端产业领域的时候,梁希森“插足”农村建设的反常举动引起了舆论的哗然。人们对梁希森“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给予了很多的褒奖,但也有很多人表示质疑。但就在人们众说纷纭的时候,梁希森开始了实现他“梦想”的第二个步骤。梁希森放言,他要把镇里的109个村全部改造。2004年春天,梁希森的施工队开进了邻近的台张村,准备按照梁锥村的模式进行“翻版”改造,但这一次并不顺利。台张村村民对梁希森的目的产生了怀疑,已经开始的改造行动“流产”了。梁希森没有多说什么,他随后把目标定在了靠近台张村的许家村。2005年,旧的许家村像原来的梁锥村那样消失了,一个“希森许家新村”平地而起。

许家村村支书刘之平介绍说,通过村庄改造,原先占地450亩的村庄缩小到150亩,腾出了300亩地。腾出的地全部复耕成农田,与原来的绑在一块儿,村里成立了股份制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中经营,年终分红。

梁希森改造第一个村庄时,大家都认为依他的实力,即使完全没有回报也能办得到。而当他宣布要对全镇进行改造时,不少人开始怀疑:梁希森有没有这个能力拿出这么多钱,这种靠大户投资建设新农村,路子是否可行?

针对梁希森的做法,一些观察人士开始议论和猜测他是否在谋求更长远的利益,也有人质疑梁希森的用心。他们的疑虑是,按照梁希森的开发计划,全镇109个村完成改造后,将腾出3万亩土地资源,这些土地从性质上来说,都是农村宅基地,通过入股方式并入梁的企业,这3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将来的价值难以估量。另外,全乡镇农民原有耕地也将以村民入股、集体土地入股的形式进入梁希森创办的企业集团,成为企业的资产。这些,是不是梁希森的真正图谋?

一些研究新农村建设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表示了关注。专家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发挥企业家力量,特别是将产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所主任黄少安认为,梁希森搞的养牛项目肯定是有回报的,作为一个商人,谋求更长远的利益也在情理之中,关键是要把握好利益的分配。特别是通过村庄改造进行房地产长远投资,可能获得更大回报,这本身对产业资本进行村庄改造、参与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山东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庆武说,产业资本与村庄建设的结合,值得深入研究。梁希森的滚动开发改造变成一种市场行为,应该更有发展前途,也有更大的推广性和现实意义。

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丁力说,梁希森在农村进行这样一种探索,如果放大来看是体现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过去重视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都知道他们在农业发展上、在农民增收上起作用,而要看到他们在农村变化上也要起作用,要借助大企业的力量来解决“三农”问题。2005年“胡润富豪榜”,梁希森名列66位,身价20亿,然而这个传奇式的农民地产大亨却在地产行业最赚钱的时候瞄上了一个投钱多,见效慢,周期长的农业项目——脱毒马铃薯!

地位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马铃薯耐贫耐旱甚至在大多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下,也可获得一定产量。从世界范围来看,今后的二十年,预计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数字将超过一亿,其中增长的95%以上人口,将出现在土地和水已经承受巨大压力的发展中国家。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更是发布了一条惊人消息,据科学家分析,解决人类未来粮食安全的问题,只靠马铃薯了,并且颁布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予马铃薯“被埋没的宝物”的美称。

中国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徐开生说:“马铃薯是减肥食品,100克马铃薯里面的碳水化合物是16.5克,而100克大米则含有79.9克碳水化合物,100克小麦含有碳水化合物是75.1克,而且马铃薯里含有的膳食纤维,吃进去以后能够吸水,保水。吃了有饱腹感。所以马铃薯是最好的减肥食品。马铃薯维C的含量是苹果的3.5倍,马铃薯中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相当于苹果的10倍。铁是苹果的3倍。锂是苹果的两倍。一公斤马铃薯,它的营养成分相当于3.5公斤的苹果。所以把马铃薯叫做“地下苹果”。而且马铃薯里含有非常丰富的钾。100克马铃薯有342毫克的钾,可以防治中风。马铃薯中的粗纤维还有日常通便的作用。马铃薯里还含有一种类似转化霉的东西,能够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所以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炎,心内膜炎的,心血管患者,应该多吃马铃薯。印度的医学家研究,一个人要坚持每周吃上5个—6个马铃薯,患中风的危险下降40%。欧洲发达国家人均马铃薯消费量是74公斤,我国是35公斤。2007年出版的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里提出,一天要吃谷类,谷薯和大豆250克到400克,也就是半斤到八两,第二个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所以建议每周应该吃五次的薯类食品,每次吃一两到二两。”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副会长周庆峰则在马铃薯的深加工方面给大家上了一节生动的课,他说:“马铃薯变性淀粉用途非常的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比如说您身上穿的衣物,无论是棉纺、毛纺、混纺,都要用变性淀粉做浆料和精整剂。所有的纸张,越是高档纸,越要用变性淀粉。石油钻井、污水处理、日用化工产品,各种精细化工产品,比如说建材,铸造。而且化妆品里也有。食品,肉类制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酱类,汤类。所有的食品,都要用到各种类似的。就连汽车制造也都有用到变性淀粉。马铃薯淀粉,是工业上一种非常高档的,高质量的变性淀粉的原料。目前我们国家在变形淀粉的研究、生产、使用上起步比较晚,这是由于原来人多粮少的国情制约,80年代以后开始大力发展淀粉加工产业,变性淀粉是从90年代开始,从国内开始研究、发展。那么到现在虽然时间还比较短,不足20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呢,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变性淀粉有2000多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行业。而目前我国只有30多种变性淀粉,很多高级的变性淀粉我国还生产不出来。比如说一些高档的营养强化食品、高效的吸水保水剂、带血浆、制造胶片、医药的胶囊等等所用的变性淀粉还在研制过程中。”

对于马铃薯深加工的前景周会长说:“马铃薯产业一定要走工业加工的路子,加工产业发展起来以后,马铃薯就有更广泛的出路,而且有更高的经济价值,更广的应用。”

我们国家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1/5,产量占世界的1/4,都处于世界第一位,但是单产水平仅排在世界第92位,没有合格的脱毒种薯,则是我国土豆产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孙慧生教授说:感染了病毒的马铃薯,薯块变小,叶片变小,产量变低。马铃薯脱毒只能靠茎尖剥离。我国脱毒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只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二十。”

困难处境

马铃薯是一个市场巨大,潜力巨大,利国利民的产业,但是想做马铃薯却是难上加难。梁希森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缺乏人才,一次偶然,老梁知道了马铃薯产业是个潜力巨大的产业决心做脱毒马铃薯种子产业,可当时没有经验的他找了三个同样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就在一间废旧的车间里自己动手进行马铃薯脱毒实验,花了两年时间,投了600多万,可这脱毒苗是一拨接着一拨的死,越死越少,最后一株都没成功。老梁开始也想过算了还是搞房地产吧,可是心底那股不服输的心气让他最后决定继续干下去,这次他找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柯柄生,柯校长给他推荐了马铃薯育种专家孙慧生教授。为了让孙教授来自己公司,梁希森买断了中联鸿业公司。有了孙教授的帮助,技术上有了保证,这脱毒马铃薯苗很快就研制成功了,可就在他准备大规模的建脱毒马铃薯育种基地的时候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

曾经在房地产上给他贷款的四家银行,听说他不干房地产要干农业,纷纷收回了贷款。让梁希森措手不及,手上一下子没了钱,可这脱毒育苗不能脱节,梁希森卖了9辆车,卖了房子、关了四家公司,不得以拖欠工人一年半的工资,玫瑰园的房子卖一套就被他拿去一套的钱投进马铃薯基地里建车间,建大棚,买拖拉机,买收割机····那时候过年都是找朋友借钱过的年,一个身价20亿的富翁到了跟人借钱的地步,八年的时间,他投到马铃薯产业里的钱达到21亿8千万,而八年时间一分的回报都没有,第一次见了回头钱。因为马铃薯培育新品种是七年的时间,梁希森的马铃薯集团至今已经培育出了900多种脱毒马铃薯。

看到曙光

2008年6月28日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公司建立全国唯一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在山东乐陵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挂牌成立。如今在山东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脱毒苗组培中心,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微型薯繁育大棚,拥有了全国最先进的茎尖脱毒实验室、病毒检测室、全国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年可扩繁脱毒苗9000万株,繁育微型薯2.5亿粒。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是集团在北京延庆设立的又一原原种基地,总占地面积400亩,年扩繁脱毒苗5000万株,微型薯1.5亿粒。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希森集团投入22个亿建成100万亩的种薯生产基地,总经营喷灌圈达300个,每年轮作种植60万亩种薯,年可提供优质种薯130万吨,形成了以商都为依托的核心种薯种植区,每年实现产值30亿元,带动了16万农民脱贫致富。

商都县七台镇杨家地村农民崔英以前种的是自己家留的土豆,一亩地只能产1000斤,种了希森集团的脱毒马铃薯后一亩地产量翻了一番。他准备扩种到10亩。

商都县县委书记王国相说希森集团的种薯基地不仅改变了当地传统的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带动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而且希森集团在不久的将来,将在种薯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上两条12500吨的种署生产线,这个项目上去以后,每年可以为商都县增加财政税收3000万元。

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对于节约国家耕地也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孙慧生教授说:“马铃薯在国外作为第二块面包,在西欧国家。我们国家耕地年年在减少,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我们粮食确实存在着粮食安全的隐患。在南方的耕种,利用水稻的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在中原地区,马铃薯还可以作为“兼作套种”不影响粮食和棉花的产量,还能多收一点马铃薯,这样就节约了耕地。马铃薯,它有抗旱性,越贫瘠的地方越适合种植。像甘肃、青海这些,这些干旱地区,马铃薯正作为主要的作物。所以温总理说,把这个小土豆要做成大产业。因为我们国家现在马铃薯的面积是最大的,总产也是最高的,如何把马铃薯做成大产业,这对保证粮食安全,对贫困地区农民的致富,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脱毒种薯的不断推广与普及,一场马铃薯式的革命即将到来,希森集团承诺在未来提供给全国冬作区和二作区一半的种薯供应量,这样在脱毒种薯普及率增加50%的基础上,每亩就能增产1500公斤,每年马铃薯将增产6000多万吨,农民增收480多亿,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粮食安全压力,也能为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利国利民!

一个地产大亨,偶然发现小土豆是个大产业,一不小心钻到了土豆堆里,承担起一份原本不应该由他个人承担的一份大的责任,八年抗战,终见“薯”光。

关于参观养牛场带领村民致富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