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为什么不养牛了?古代的马这么值钱为什么没人愿意养

战马为什么不养牛了?古代的马这么值钱为什么没人愿意养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战马为什么不养牛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战马为什么不养牛了以及古代一匹战马值多少钱,古代的马这么值钱为什么没人愿意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马需要钉马掌,而牛不需要

为什么马需要钉马掌,而牛不需要

牛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下的偶蹄目,而马则属于真兽亚纲下的奇蹄目,马之所以需要钉马掌正是因为它属于奇蹄目动物。

马掌的演化

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闯入了地球轨道,引发的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了恐龙灭绝,而哺乳动物由于食虫以及杂食天性,使得它们能量来源广泛。再加上它们体型较小,对能量的需求量小,所以哺乳动物挺过了这次大灭绝,并逐渐繁盛了起来。

由于恐龙的灭绝导致地球大部分生态位被空出,哺乳动物开始填补空缺,其中不仅出现了食肉动物,还出现了食草动物,奇蹄目的祖先就是其中之一。

在古新世-始新世时期,由于地球二氧化碳含量达到临界值,导致地球温度在短时间飙升。高温的气候使得地球水源大量蒸发,随后又以降雨的形式降落到地球。在这次高温多雨的天气里,森林逐渐繁盛了起来,甚至连极地地区都没有永久性冰川,而是一大片的雨林。

对于奇蹄目的祖先而言,雨林中的植物鲜嫩多汁,层叠交错的森林树木能够为它们提供较好的庇护,奇蹄目逐渐兴盛了起来。

然而地球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地,一场大灾变说来就来,地球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又突然降温了起来,导致原有洋流被打破,地球降雨减少,空气也变得干燥许多。

许多森林植被不再适宜生长,取而代之的是草类植物兴盛了起来。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树叶还是草,都是植物,对于奇蹄目动物而言,吃什么植物不是吃,草的兴盛也能够满足奇蹄目的生存嘛。

但事实并非如此,草本植物比较低矮,很多沙子、砂砾混为其中;再加上草本植物叶片较硬,使得奇蹄目动物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所以有大量奇蹄目动物在这个时期灭绝了。

幸存下来的奇蹄目动物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演化出了高冠齿,也就是牙齿超级长,足够一辈子磨损。另外,由于草原没有掩护体,使得食肉动物能够很容易发现它们。为了躲避食肉动物,一些奇蹄目动物开始演化出了蹄子,而马儿更为极端,它们只有一个中指,并且中指演化出了蹄子,其他脚趾退化,而这种行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马儿的抓地能力,使之奔跑得更快。

由于马只有一个马蹄,所以人类可以在它的马蹄上安装马掌,但不会影响它们走路。马儿的蹄子相当于人类的指甲,它们会随着马儿的生长而不断生长。人类之所以为马儿的马蹄安装上马掌,是因为人类驯化了马儿之后,需要依靠马儿托运重物,充当交通工具。

由于马儿长时间托运重物,对马蹄的磨损比较严重,如果不为马儿修订马掌,当马蹄磨损到马儿的脚部时,马儿就会因吃痛而无法行走,耽误人类的进行。

牛为什么不用钉牛掌?

牛虽然和马一样属于食草动物,但它们亲缘关系较远,它们属于偶蹄目动物,拥有偶数的脚趾。

牛的演化路径和马并不相同,最为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们的蹄子。牛拥有多个的蹄子,所以叫做偶蹄目,而马只有一个马蹄,所以属于奇蹄目。

牛的两个蹄子在行走时可以相互分开,也可以相互聚拢,因此人们很难为它们安装牛掌。

再者,牛在我国主要用于耕种,而不是搬运重物,所以牛的蹄子磨损较慢,即使不安装牛掌,也不会对牛造成严重的伤害。

而目前,很多地方都已经取消了牛耕种土地的方式,转而采用机器耕种,所以牛负重变得更少,现如今人们养牛不是为了耕种,而是获取肉质以及牛奶,因此牛不需要钉牛掌来保护它们的双脚。

事实上,一些用于繁殖的马,也不会钉马掌,这是因为用于繁殖的马几乎也不参与运输、载人工作,而是被饲养在马厩中,日常行走量不大,对马蹄的消耗也不大,所以这些马儿不会钉马掌。但有时长时间不修理马蹄,马蹄会生长得过长而影响走路。

铁马金戈——第十五章 战国时期的骑兵(2):马政

铁马金戈——第十五章 战国时期的骑兵(2):马政

马对于古代战争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春秋时、战国时期的战争中,车兵驾车离不开马,骑兵坐骑离不开马,运输、传令等也要依赖于马。战马的饲养管理和培训工作尤为重要,由此而形成的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就是马政。马政的重要意义在于是骑兵部队所必需的后勤一环,没有稳定的马政系统做支撑,骑兵部队是万万发展不起来的!

中国马政大约起源于西周,据《周礼·夏官》记载:“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趣马掌赞正良马”,“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牧师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廋人掌十有二闲之教”,“圉师掌教圉人养马”,“圉人掌养马刍牧之事,以役圉师”。上述中既有总掌王马事务,调教马匹,给马治病的人员,又有主管饲养马匹,看护牧场的人员。这可能是周代中央机构中,掌管马政的人员和机构。在《周礼·地官》中,有遂人、遂师、遂大夫三个官职,他们主要负责地方上的赋税的发排和征收,其中就有对六畜的管理。这三个职官可能是周代地方上掌管马政的人员和机构。

《周礼》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后世曾借周公大名出过一本书《周公解梦》,这个辨识度很高吧,为什么要借用周公的名义出书,还不是周公旦这个人物太过声名显著!)

如果这样来看的话,西周从中央到地方关于马政的机构和人员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了。当然,关于《周礼》的成书年代和反映的内容还有争议,不过该书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周代政治制度。西周时中国古代的马政应该已经存在,它对于后世战国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马政都是有影响的。

《左传》中有“圉”和“厩”为养马之处,又有“圉人”、“马正”、“乘田”和“宫厩”等养马职官,表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有一定的养马制度。到战国之时,战争规模扩大,再加上骑兵被用于战争之中,“车千乘,骑万匹”的国家对于马匹的需求量更是大幅度的增加。战马已经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力量之一,各国的马政在这一时期必然有较大的发展。在战国诸国中,马政系统最为完备的无疑是秦国(相关文献、文物出土在战国时期算是七国中比较多的),所以我们便以秦国的马政为突破口,去一览战国时期战马的管理制度。

依据郭淑珍、王关成著的《秦军事史》对于秦国马政的研究,秦国马政分为中央与地方两大系统。养马之处成为厩,即马舍。秦王室御厩名称有宫厩、大厩、中厩、外厩、小厩、左厩等。另外秦在各地亦设立厩。这样就形成了秦国从中央到地方的马政机构。秦王嬴政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采取了促进马政发展的政策,规定:“百姓有赀赎责(即债务),而有一臣若一妾,有一马若一牛,而欲居者,许。”允许百姓将马匹作为抵押物来偿还债务,无疑促进了马政的发展,使得马匹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秦一统六国后,在全国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马政机构,并颁布律法。中央九卿之一的太仆就是主管全国马政的最高官员,太仆下设丞2人为副手。在西北地区设“六牧师令”,每牧师令领若干牧场,牧养军马。

秦国不仅重视养马,还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动物检疫法律。20世纪70年代,伴随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人们发现秦朝时,秦代中央政府就已设立养马、养牛的厩苑律。按照法律规定,秦朝中央政府每年对各地养马情况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评比。如果在评比中出现“成马笃、胔及不会肤期”,三种情况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翻译过来是,谁负责饲养的马行动迟缓、生病或者不按期参加评比,涉及这三条中的任何一条都要受到“赀各一盾”的处罚。同时马在服役过程中被评为下等,则要罚“厩啬夫一甲,令、丞、佑、史各一盾”。这些负责养马的官员都要受到“赀一盾”的处罚,用现在的话来说便是追究领导者责任。可见秦律对养马官员政绩的考核、处罚极为严格。由此表明中央政府对养马业评比考核高度重视。 

秦国先进的养马技术促进了养马业的发展,尤其一系列有关养马业的法律条文为养马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这些法律条文乃是我国养马史上最早的法律文献,它在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正是由于先进的养马技术及养马法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秦国养马业的发展。一批批骠肥体壮、训练有素的战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军队中,从而为秦国的统一战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相马:

古代选择战马的第一标准就是马匹的高度,《周礼·夏官·庾人》曰:“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这是根据马的形体高度来划分马的品质。古代测量马匹体高的标准是体高(测量的是马背离地距离)、还是头高(马头离地距离)?这个问题由于资料的缺失(即便有资料,按照中国古代对数据的一贯做法,也不会详细到标明是体高,还是头高这个问题的!)几乎会一直无解下去。

当然马的体高并非选拔战马的全部内容。随着对战马数量和质量的不断追求,中原各国的相马术日益完善。所谓的相马术是关于马外形的学问,相马者通过对马的口齿、颊、目、髭、尻、胸胁、唇吻、股脚等部分的观察,来识别出良马。春秋时期出现了两位善于相马的伯乐,并有《伯乐相马经》问世。战国之时中原地区的相马术已经相当成熟,《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中记载:“古之善相马者,寒风是相口齿,麻朝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髭,许鄙相尻,投伐褐相胸胁,管青相膹肳,陈悲相股脚,秦牙相前,赞君相后。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若赵之王良,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其所以相者不同,见马之一徵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之长短”。这十个人的相马术各不相同,他们通过对马匹的某一部位的观察,就可判断出马的好坏。相马可以说在当时已经成为一门很大的学问。

骟马:

选择战马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训练马匹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中原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在训练马匹上与游牧民族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地,所以古代中原文明为了更快速地训练马匹,从马匹性情上走了捷径,也为中原马匹本就先天不足的血脉上,补上了最后一柄绝命刀——骟马。

我国早在商代就产生了去势术——骟马,是通过外科手术将公马的生殖器官摘除,又名“去势”,骟过的公马,温顺活泼,同时又不失脚力,便于训练。这个看似速成地训马技术,在短时间内没有问题,但是长时间,大面积地骟马就会面临严重的问题,整个马匹种群内,马匹的各方面素质都是呈断崖式下跌的!等到马匹整体质量已经严重退化时,再想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可能了,种马数量太少,年龄又一年比一年偏大!所以骟马,这个当初中原民族自认为在训马上找到一条捷径的新方法,最终毁掉了整个中原地区马群的未来!(这个恶果最终在两宋年间大爆发,实实在在地坑了两宋一把!)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取巧的,看似取巧的解决了当下的问题,最终是透支未来的希望!

即便是掌握了骟马技术,在战国时期也不是什么马,都可以成为战马的!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的马匹从应用上大体分为四种:驮用马、挽用马、乘用马和兼用马。骑兵所骑的仅是其中的乘用马,如乘用马不足,以兼用马补之。乘用马有特殊的体型特征,系长腱肢,短躯背,体长和身高略近方形。短躯背,则腰身有力,负重物不易凹陷,并有助于后肢的推进力前移,从而增强负重能量,增加速度,增大转动、跳跃、奔驰中的灵敏性。本来马匹数量就不多,从分类上直接淘汰了两种类型的马匹,所以一匹合格的战马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要精心喂养!

(整个战国时代,适合于战马使用的乘用马数量都不多,正式因为中原乘用马数量太少,严重阻碍骑兵建设,最终迫使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下大力气决定从域外引进先进马匹,来弥补中原乘用马匹数量及质量的不足!)

喂养:

如何喂养战马,也是有相应文献的《吴子》一书中对战马如何喂养有所论述:“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弛逐,闲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滇无劳马”。

这是兵书中,关于战马喂养的原则。一是要为战马选择好的饲养场所,使其良好的成长;二是保持人与马的亲近,了解马的习性,培养人与马之间的感情,使马通人性,方便使用;三是要为战马配备完好的马具;最后是注意在训练和战争中保护战马,合理地使用战马,不使其积劳成疾。做到这样就能“常令有余,备敌覆我。能明此者,横行天下”。这些原则应该是军事家们在长期战争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从中可以看出,士兵与战马关系处理融洽与否,也即人与马的关系是使用战马的关键。

(《吴子》现在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时期所成,假托吴子之名,但是由于秦朝时间很短,而西汉在马政问题上大多是承袭秦制,所以不论《吴子》是否为西汉所著,这段关于喂养马匹的记录,都是可信的!)

关于马的饲料,古代以粟、豆为精饲料,古时称为“秣”,以禾藁及苜蓿为粗饲料,称为“刍”,也即“刍秣”。不过当时中原还没有苜蓿,苜蓿是西汉以后引进的。粟、豆应该通过国家征集土地税而得,也即田租。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中有关于征收刍藁的条文:“入顷刍藁,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刍三石,藁二石。刍自黄(黍鱼即稣)及历束以上皆受之。入刍藁,相输度,可殹(也)”。农民所受田地,不管耕种与否,都要按顷缴纳刍藁。可见刍藁税也是土地税的一种,他们都是战争中战马的口粮。

(不敢说自己多专业,但是既然选择了以骑兵史作为这部作品的题材,肯定是尽力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开题到现在,文章内所有观点尽力做到有文献支撑,有实物出土,有先贤研究的有益成果,为得就是让这些很冷门的知识能够被大家所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给自己加加油!浮躁是别人的事!

欢迎大家关注,豆浆骑兵,带你领略原汁原味的骑兵史!)

马肉也是一种肉,为什么感觉几乎没人吃

马肉也是一种肉,为什么感觉几乎没人吃

马肉肉质鲜嫩,脂肪少,营养价值高,具有恢复肝脏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诸多功效。在我国多食用马肉的地区以新疆和内蒙古为主。而食用马肉又多以少数民族为主。所以你才感觉几乎没人吃,你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那这里我就给你分析以下几点原因来说明马肉为什么感觉几乎没人吃。原因一:首先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在过去,中国还是一个靠农业为主的国家,马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劳动力,人们是不舍得吃的,因为它在当时的用途很重要,也很广泛,比如马可以拉货,驮货物,可以耕地,还可以当交通工具。

家里的马,可能在当时是重要的劳动工具,所以人们是舍不得吃,把马看作是家里重要成员之一。马匹在当时生产特别落后的时候,马就是重要的资产,是可以创作更多价值的工具。所以人们不可能吃的,在人的长期思想作用下,觉得马肉不能吃,而到现在科技,生产水平都得到更大的提高,人们思想和情感上感觉马肉是不能吃的,马是人们的生产工具。原因二:马肉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普及起来比较困难,大多数人很少去购买,而商家一看购买的少了,慢慢的就不去做了,所以市场上我们很难看见销售马肉的,市场上少了,吃的人就更少了,所以你才感觉几乎没人吃。

原因三:马肉虽然和牛肉有点相似,但是马肉的更多的营养价值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存在对马肉的盲区,总觉得马肉和牛肉差不多,卖的又贵,所以人们基本上都是选择牛肉而放弃马肉。主要还是对马肉的认知匮乏,导致感觉没人吃。原因四:养马的周期时间较长,能出栏的马肉最少也要5年,而5年的时间销售马肉换回来的经济效益又低,所以越来越多人就不去养马,或者去养经济价值更高的马,比如个头高大的欧洲赛马。所以说养可食用的马就少了,可以吃的马肉自然也就少了。原因五:就是马肉本身肉质原因,马匹的养殖方式有别与其他家畜的养殖,马匹多于运动,肉质的纤维比牛羊肉要粗糙许多,吃起来比较柴。

古代一匹战马值多少钱,古代的马这么值钱为什么没人愿意养

古代一匹战马值多少钱,古代的马这么值钱为什么没人愿意养

朝代不一样,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一样,马匹的价格也不一样,但是大概价格相当于现在的五万到十万不止。有的马匹血统纯正而且耐力好,可能还会更贵。至于为什么养马的人少,一来说投入资金过大,一般人养不起,二来说养马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太多,一般人处理不了。

古代的马匹相当于现在的车辆。现如今社会买车的人多,但是开4S店的人少,这就跟古人开不起马场一个道理。甚至,古人开马场要求更苛刻。因为,开马场需要各式各样的官家手续批准,就像现在开店一样,你的去工商局开出各项证明。在古代,老百姓天然畏惧官府,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跟官府打交道。而且,如果没有什么门路或者是后台,一般人也没资格开马场,毕竟马匹关系到战场上的胜败,养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养。

养马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大。首先养马的场地就需要足够大,其次养马的人才也得专业人才。但是在古代,又没有统一的养马方面的书籍,像这样专业的养马人才本就很少。一般像军功勋贵家里,因为长期跟马打交道,手里才有这样的师傅。而且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兽医就更是如此,万一马匹生病,一般人治不了。那么由于马匹生病造成的巨大损失,一般人也承担不起呀!

所以说不是马匹值钱,大家就会都去养马,也得看清楚自己的实力,看看自己能不能做的起这个生意。

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组建骑兵游击队,专门针对游牧民族的分散部落

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组建骑兵游击队,专门针对游牧民族的分散部落

首先,战马问题。

这是个老问题了,组建骑兵队伍,战马是最重要的。游牧民族就是马背上民族,人家的马天生就是战马。

但是中原王朝就麻烦了。传统农耕文明,牲畜的最大作用是耕种,所以,养牛要比养马划算的多。

也不是说中原王朝不养马,但是好马不多。大家都知道的河套平原,那就一个良马产地。汉武帝能发展出骑兵队伍打击匈奴,和拥有这里有很大的关系。

后来到了宋朝,河套平原就成了西夏和辽的了,燕云十六州也没有了。失去了良马产地,自然对骑兵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不过也不能说中原地区没有马,比如说明朝,朱元璋早期就建立起一只庞大的骑兵队伍。元朝统治阶段,在中原地区甚至江南地区都开始办马场。朱元璋边打仗边搜罗,骑兵队伍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但是,不打仗之后,养马就成了麻烦事。开始还是官方养马,但是养着养着就觉得成本太大,常年不打仗,养着有什么用?再加上管理混乱,战马的质量就下降了。

官方养马进行战备,本来就应该是重中之重。但是对于中原和江南来说,对于朝廷中有些不打仗的文官来说,耕地最重要,产粮食养活人最重要。马场被挤压,比如说北宋也养过马,但是武备松弛,养着养着就变成了民间养马。民间养的马,拉犁种田是好手,但是上战场能行吗?

第二,发展骑兵的成本。

接着上面的说,养马就需要地,有水有草有地方跑。所以为什么河套平原重要,为什么燕云十六州也重要,因为那地方适合养马。

来到中原和江南,土地都是用来产粮食的,拿来养马成本太高了。另外,并不是说我组建一万骑兵,养一万匹马就够了。马也是会生老病死的,也会有战场损耗的,必须有大量的储备才行。

对于中原王朝发展骑兵,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成本就是训练。游牧民族的马天天撒丫子在草原上跑,拉出来就是战马。

中原王朝不行,马需要训练,人也需要训练,要想去主动出击对付游牧民族,训练量还必须很大。这样的话,养活这支骑兵部队,成本就很大了。要是遇到尚武的时代,明君的时代还好。

到了重文轻武的时代,到了昏君时代,怎么办?

最后再说一点,跟游牧民族打游击战,真的很难。

人家是逐水草而居,没有个固定的地方,你出去找一次人家,就要花费大笔的钱和大量的精力,还不一定能找到,就算找到了,一两千的骑兵队伍,打赢人家的希望很小。

想想当年的飞将军李广,奉命去包抄匈奴,竟然迷路了!李广可是跟匈奴打了一辈子仗,就这还会迷路,打匈奴的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中原王朝想不想打。有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不想打,你就没招了。

就像前面说的,遇到重文轻武、武备松弛的时代,遇到昏君权臣的时代,人家压根儿就不想打。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