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牛常见寄生虫病,牛体外有虫的表现

夏季养牛常见寄生虫病,牛体外有虫的表现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夏季养牛常见寄生虫病,牛体外有虫的表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羊常见疾病

羊常见疾病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不同品种的羊均可感染,以一岁以内,膘情好的多发。发病季节多在初春和秋末。其特征是死快,真胃和十二支肠出血水肿和坏死。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一)、临床症状

突然发生,往往不出现临床症状,急性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羊离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疼痛感,排出黑色稀粪,磨牙。体温一般正常,饮食欲废绝。发病后通常数分钟至数小时痉挛而死,很少延长一天以上的病例。

(二)、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剖开有恶臭,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可视粘膜充血呈兰紫色。胸腹腔及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肿大,呈土黄色。真胃和指肠出血水肿和坏死。

(三)、诊断要点

羊快疫由于病程短,缺乏特征病状,要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解剖变化综合判定。

(四)、预防与治疗

1、由于病程短,来不及治疗,所以应注射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进行预防。对病死羊应深埋,对用具,圈舍用20%漂白粉或3%烧碱液消毒。

2、0.5%高锰酸钾溶液250毫升,灌服,每天一次。

3、非常粉针和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公斤0.2—0.5万单位,败血康10—2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

3、来一针注射液,每头每次2—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主要是B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初生羔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发生于7天以内,以2-3天发病最多。病羔是主要传染源,病源随粪便排除,污染羊圈,用具母羊体表和乳头,健康羔羊经消化道,脐带或伤口传染。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神精症状,死亡率很高,给羊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天。病初羔羊精神萎顿,垂头弓背,不吮乳。腹胀腹痛,腹泻,粪便呈粥样或水样,颜色呈灰白色,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病羔虚弱脱水,眼球下陷,皮毛粗乱,卧地不起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真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充血,发红,溃疡,肠子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或瘀血。

(三)诊断要点

7日龄以内羔羊下痢,很快死亡,即可诊断为羔羊痢疾。

(四)预防与治疗

1、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做好羔羊的防寒保暖,防止受凉。吃足初奶并合理哺乳,防止饥饱不均。圈舍和用具可用万毒杀5%来苏儿消毒。

2、神针999注射液,每头每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3、肠炎宁注射液,每头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蓝舌病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不分品种,年龄均容易感染,由各种库蠓传播,多发生于夏季和早秋季节。其特征是发热,口腔、鼻腔和胃肠粘膜发生溃疡性炎症。病程为6-14天,发病率为30-40%,死亡率2-30%,有时可高达90%,多由于并发肺炎或胃肠炎而死亡。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3-8天,体温升高40.5-41.5C。。厌食、精神萎顿,落后于羊群。口流涎,上唇水肿,口腔粘膜充血后发绀呈青紫色。口腔唇、齿龄、颊、舌粘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口腔来恶臭。鼻流粘液性分泌物,鼻腔周围结成干痂,阻寒空气流通,引起呼吸困难,和鼻干声。病畜喜卧,不愿走动,强迫行走,出现跛行或用膝行走。消瘦无力,有的便秘或腹泻,粪中带血,多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发支死亡。

(二)病理变化

主要见于口瘤胃、心、肌肉、皮肤和蹄部。口腔糜烂出现深红色区,舌齿龄、硬腭、颊粘膜和唇水肿,舌发绀,故称蓝舌病。瘤胃有暗红色区,皮下和肌肉出血,心肌、心内外膜、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粘膜有小点出血。

(三)诊断要点

根据口和唇肿胀糜烂,舌发绀,跛行以病理变化即可作出诊断。

(四)预防与治疗

1、鸡胚化弱毒疫菌和牛胎肾细胞致弱的组织苗进行预接种。对圈舍定期进行消毒,杀灭吸血虫,防止本病的传播。

2、天牧双骄粉针和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公斤体重0.5-2万单位,败血康每头每次10-4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

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异常发酵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症。其临床特征为厌食,瘤胃蠕动力减弱,反刍减少。本病主要发生牛、羊,特别是舍饲的发病率较高,占前胃疾病75%。严重影响牛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力,给养牛(羊)业带极大的危害。

(一)临床症状

急性前胃弛缓,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减少甚至停止,咀嚼无力,嗳气增多,瘤蠕动暗减弱。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正常。慢性的病畜,逐渐消瘦,全身衰弱无力,皱毛粗乱,鼻镜干燥,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最后因衰竭而死。

(二)病理变化

瘤胃和瓣胃胀满,皱胃下垂,内容物干燥。瘤胃和瓣胃粘膜有出血班。

(三)诊断要点

根据病畜食欲减退,反刍异常,前胃蠕动减易,消化功能发生障碍。病畜精神沉郁,鼻镜干燥。

(四)预防与治疗

1、加强饲营理,注意饲料保营,饲料的多样化,不要随意更换饲料。

2、食欲旺注射液,牛每头每次10-30毫升,羊每头每次5-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3、清热健胃散,牛每头每次50-100克,羊每头每次20-50克,拌入饲料中口服或灌服。

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是因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或采食了大容量易发酵的的饲料,在瘤胃内菌群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臌胀。本病多发生于牛、羊,春夏秋牧草旺盛季节,特别是放牧的家畜容易发生本病。

(一)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生在采食过程中或采食后突然发病,腹部急剧臌大,肷窝部突出,按压腹壁紧张富有弹性,叩诊呈臌畜,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嗳气停止。腹痛病畜起卧不安,后肢踢腹,拱背摇尾。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心跳加快,站立不稳,最后倒地不起,室息而死。

(二)病理变化

瘤胃粘膜有出血班,角化上皮脱落。肺充血,肝和脾脏被压迫呈贫血状态,浆膜下出血。

(三)诊断要点

采食发大量易于发酵饲料,采食中或采食后突然发病,瘤胃臌胀,呼吸困难,即可作出诊断。

(四)预防与治疗

1、注意饲草保营,防止发霉变质。饲料注意合理搭配,防止饥饿和过食。

2、为发排出气体,可将舌拉出或在口腔内含一个木棒,促进胃中气体排除。

3、用鸭血或鸡血,将杀后取血直接灌服,防止继续发酵。

4、土烟叶一斤,煎水1000毫升,灌服,阻止继续发酵。

胃肠炎

胃肠炎是畜禽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是胃肠粘膜及其层组织的炎症。由于胃和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紧密相关,胃或肠的器质性损伤和机能紊乱,容易相互影响。因此,胃和肠的炎症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

(一)临床症状

病畜精神沉郁,饮欲增加,食欲废绝。可视粘充血并发黄染。口腔干燥,气味恶臭,舌面皱缩。腹痛,喜卧回头顾腹。马、猪、犬病初出现呕吐。腹泻。腹泻,粪便呈水样,混有粘液或未消化的饲料,恶臭。肛门松弛,排粪失禁,呈现里急后重。病畜急剧脱水,眼球下陷,腹部卷缩。呼吸浅表,心博动加快。最后因脱水,心力变竭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肠内容物混有血液,恶臭。粘膜出血,水肿,组织坏死和脱落,遗留下烂班和溃疡。

(三)诊断要点

根据全身症状,食欲紊乱,腹泻和粪便中的病理性产物即可作出诊断。

(四)预防与治疗

1、加强饲养营,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注意饲料的保营和调配,防止霉变饲料饲喂家畜家禽。

2、泻痢停散,每头每次10-40克,猪5-20克,拌入饲料中饲喂或灌服。菌不怕可溶性粉每头每次牛10-50克,猪5-20克,拌入饲料中饲喂或灌服。

3、鸣牌止痢王注射液或消肿解毒王注射液,每头每次牛10-40毫升,猪5-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之一,人和其它畜禽均能感染。肝片吸虫体扁平,外呈叶片状,从胆管中取出时呈棕红色。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珠肝炎和胆囊炎,并发生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不良,尤其对幼畜危害相对严重,发育不良或引起大批死亡。

(一)临床症状

夏未和秋季发病率较高。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腹泻。可视粘膜苍白,严重贫血,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弛缓,病畜被毛粗乱,眼脸、胸腹下水肿。腹泻,粪便呈粥样,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畜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肠壁和肝组织损伤,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引起慢性胆襄炎,慢性肝和贫血。

(三)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粪便及剖解等综合进行判定。

(四)预防与治疗

1、注意动物饮水和饲草卫生,定期对圈舍消毒和动物进行驱虫。

2、硫双二氧酚,牛每公斤40-60毫克,猪羊每公斤80-100毫升,鸡每公斤150-200毫克

牛体外有虫的表现

牛体外有虫的表现

牛疥癣又叫牛癞,是一种牛常见的寄生虫病,特征是皮肤发炎、脱毛、奇痒;牛皮蝇幼虫病是由牛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的背部皮下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牛虱病是由牛毛虱和牛虱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这三种体外寄生虫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牛的健康。尤其是在农忙季节,因不能驶役会耽误农时。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三种体外寄生虫病的症状及诊治。

1、牛疥癣病

牛疥癣主要是由疥癣虫寄生在牛的皮肤内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牛表现为啃咬、舌舔、擦桩、磨壁。该病可以使牛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役力下降,抗病力减弱,增重和泌乳都受到影响。凶此要做好牛疥癣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购买牛时要仔细检查;饲养时,注意保持圈舍的干燥通风,对污染的圈舍、用具要彻底消毒;注意经常刷拭牛体,保持牛体清洁;定期给牛驱虫健胃。

治疗。对于治疗牛疥癣有良好效果的药方有以下几种:①雷公藤(又叫黄落根、断肠草)干品10g,硫磺210g,樟脑5~10g(冬季用20~25g),茶油500mL,桐油500mL,百草霜(锅底灰)250g,血余(人头发)适量。以上为水牛一次用量,黄牛酌减。先将硫磺、雷公藤分别研末,将头发放入茶油、桐油内混合煎熬待头发溶解,立即倒人瓶内,趁热加入樟脑、百草霜和雷公藤拌匀,待凉至35~4O℃时加入硫磺(不可加入太早,以免硫磺失效)搅匀。趁温涂擦牛体。②狼毒500g,煅硫磺90g,白胡椒45g(炒),共研细末,加入烧开的植物油750mL内,候温涂牛患处。③DDT乳剂。用1份纯DDT加入9份煤油做为A液,冉用1份来苏儿加19份水做为B液。使用时两液混合充分振荡,涂擦患部,一般1次即愈,重症牛隔5~7天涂第2次。用药前1天,患牛要剪毛,刷去皮屑和痂皮,涂药要均匀(患部都要擦到)。用药后要给牛戴上“捂嘴”以免啃舔中毒,水牛不能下水。如有中毒症状要用温水洗去药物并对症治疗。④用烟叶或烟梗1份,加水20份煎煮1h,用煎汁涂擦患处。⑤干净布条用柴油浸湿、拧干,在牛身上反复涂擦,每周1次,连续3次可愈。⑥硫磺500g,用棉子油熬成软膏涂擦患部。⑦白藓皮、硫磺各50g,椿白皮5g,川花椒50g,苦参50g,枯矾150g,共研为细末。先用花椒25g,艾叶25g煎汤洗净皮肤鳞皮,冉涂药粉。⑧乳香25g,枯矾100g,海螺玿150g,硫磺150g,研为细末。按患部面积取适量药粉,用二倍量的植物油烧热,加药稍煎。趁温热涂患部,每周1次。

2、牛皮蝇病

每当夏季晴朗无风的白天,雌蝇会飞向牛群,在牛身上产卵。牛皮蝇幼虫病对牛健康主要有六大危害:第一,幼虫钻人牛皮肤时,引起皮肤痛痒。第二,引起牛烦躁不安,患处皮肤痛痒生痂。第三,当幼虫移行到背部皮下时,引起局部发生硬肿,随后皮肤穿孔。这时可从皮肤穿孔处,挤出幼虫。幼虫寄生在食道时可引起浆膜发炎。第四,严重感染时,患牛消瘦,肉质低劣;犊牛生长缓慢,易患贫血。第五,乳牛产奶量下降;役牛T作性能降低。第六,成蝇虽然不叮咬牛,但却引起牛惊恐不安,四处奔跑,或栖息高坡躲避,或停留河水中隐藏,日久使牛消瘦。

预防。方1:在流行地区,每逢成蝇活动的季节,可用2%~3%敌百虫水,对牛体进行喷洒,每隔10天喷洒1次,杀死成蝇或刚孵出的幼虫。方2:用倍硫磷杀虫:成年牛每头1.5mL,青年牛1~1.5mL,犊牛0.5~1mL,臀部肌肉注射。对第1、2期幼虫的杀虫率可达95%以上。注射时期应选在每年的11月。

治疗。方1:蝇毒磷杀虫,剂量为10mg/kg,臀部肌肉注射。方2:乐果杀虫。用乐果配成50%的浓度,成年牛/~5mL,育成牛2~3mL,犊牛1~2mL,肌肉注射。对皮蝇的2、3期幼虫有明显杀虫效果。用药时间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方3:用2%~3%敌百虫水溶液,涂擦牛体背部(犊牛为300mL)2~3min,经24h后,大部分幼虫即被杀死。涂擦时间从3月中旬到5月底,每隔1个月涂擦1次,共涂抹2~3次,基本达到防治日的。

3、牛虱病

牛虱可成为某些疾病如锥虫病的传播媒介。

症状。牛毛虱以毛和表皮鳞片为食,牛虱以血为食。寄生部位发痒,病牛摩擦、啃咬凶而造成损伤。大量寄生时,皮肤发炎、脱毛,严重病例形成痂皮。病牛表现为不安、疲乏、消瘦。

防治。饲养牛的管理过程中,养牛户一定要注意牛虱病,牛虱病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牛一旦患牛虱病,就会影响牛的正常生活,提高疾病发生率,因此做好牛虱病的预防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对外来牲畜隔离检疫,发现有虱寄生,立即治疗。第二,刷拭用具要固定使用,牛舍要保持干燥清洁。第三,治疗可用药物,但是同时也要对牛舍及饲养用具进行消毒。

真心帮助望采纳谢谢。

牛的伤口有蛆虫怎么处理

牛的伤口有蛆虫怎么处理

正伤口蛆病是牛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夏秋蝇类繁殖活动季节。伤口蛆病的病原较多,主要是多种蝇类的幼虫寄生在奶牛不同部位的伤口里所引起的。

正伤口蛆病是牛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夏秋蝇类繁殖活动季节。伤口蛆病的病原较多,主要是多种蝇类的幼虫寄生在牛不同部位的伤口里所引起的,其中危害较大的是华丽沃蝇。牛伤口蛆病发生部位比较广泛,通常隐蔽的部位发生较多,常见有损伤的乳房、大腿内侧的损伤部位、患腐蹄病的蹄底部和蹄冠及蹄叉、损伤的关节部位、一些没有及时发现的小伤口及护理不当的伤口。

如果是引起污物感染导致的,是需要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在使用碘伏消毒才能够好转的要进行包扎的。

建议到当地的兽医站去进行治疗,进行伤口彻底的清理,把里面的脏东西坏死的组织彻底的清除掉。用双氧水碘伏涂抹消毒,及时换药。伤口清洁之后进行缝合。还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夏季养牛常见寄生虫病和牛体外有虫的表现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