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技术环境要怎样 地理环境要求

养牛技术环境要怎样 地理环境要求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养牛技术环境要怎样的一些知识点,和养牛 地理环境要求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放养牛的条件

放养牛的条件

养牛需要什么条件,场地、资金、技术、人员缺一不可。

一、场地

牛是一种大型动物,没有一定规模的场地肯定是没办法养牛的。现在的养牛有私人养牛也有养殖户规模化养牛。私人养牛,牛的数量不多,可以在农村的院舍内养殖。规模化养牛,应该要修建养牛场,需要注意的是,在修建养牛场之前一定要拿到修建许可证,不能乱搭乱建,以防受到强拆罚款等处罚。不管使用怎样的场地,都要注意地点要选择草料丰富,交通便捷的地方,还要有充足的水源,方便养殖活动。

二、资金

养牛需要一定的成本。不说养殖场的建立,一头小牛苗的价格就在2000元到6000元间,如果是可繁殖的母牛,价格会更贵一点。再加上放牧的饲料费、人力费、水电费还有场地费用,养牛的成本投资会达到20万左右。规模越大,投入的资金越多,所以是否选择养牛,要量力而行。

三、技术

虽然牛是耐粗放型动物,抗病力强,但养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如果想让牛养的好,获得的利润高,你要对饲料的配置、牛病的防治等方面都有了解。要是你对养牛一窍不通,应该先学习一段时间再去养牛。

养牛 地理环境要求

养牛 地理环境要求

中国水牛分布的范围一般是在东经100.以东,北纬350以南,有“水牛北不逾淮”的说法;耗牛的自然分布区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黄牛则分散在海拔低于3000米的地方。农作物的种类及某种作物栽培的面积都对牛种的分布发生影响。中国农业区划中把内蒙古自治区、甘肃西部及其以西区域划为游牧区,这些地区以南是农业区。在农业区里又以秦岭、淮河为分水岭:秦岭以南是主要的稻作区,在水稻区域役畜以水牛最重要,黄牛次之,骡马又次之;秦岭以北是麦作区,在麦作区基本没有水牛,而以黄牛为主、骡马为次。历来粮食的主产区,水稻产区的华南、华东、华中都盛产水牛,其中以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为最多;小麦产区的华北、东北都产大型黄牛,如河南、山东、陕西、东北等省区。耗牛和编牛分布地域广,头数少,在西藏、青海的大部,四川、甘肃、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因多在高原附近,被称为“高原之舟”。中国养牛历史

在殷商时代[公元前1562(?)年一前1066(?)年]“卜辞”的甲骨文上刻有“真巴御牛三百”的文字.意思说当时祭礼可用牛数百头。商部落在夏的东方河南、山东一带,畜牧业很发达,当时牛分布在蒙古和中国东北、华北的游牧地区。牛的主要用途是食用。商代已发明了种植业,周代是农业生产大发展时期,牛的利用也起了很大的变化,由肉用转向役用。据记载中国古代以牛耕田开始于周代。到了汉朝赵过时代,才有了具体的牛耕方法。

1911-1949年的养牛业按1947年中华民国农林部畜牧司估计:1947年中国牛的头数在世界各国中排第四位,以黄牛最多。约2652.3万头,水牛963.6万头,耗牛84.3万头,偏牛7.7万头。年屠宰量:黄牛309.61万头,水牛48.18万头.耗牛和偏牛18.14万头。生产水牛肉96360吨,黄牛肉460365吨,耗牛、编牛肉25020吨,总计581745吨,每年人均约1.45千克。年产牛油脂约18661.5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养牛业,1949-1973年为养牛业的缓慢发展时期,是耕牛业时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实行保护役畜的措施,于1955年实行了凭淘汰证收购的政策,黄牛于13岁以上,水牛于18岁以上为淘汰标准。1973年以后政府主管部门重视牛种改良,在大城市用荷兰黑白花牛(荷斯坦牛)对本地牛进行改良。此后从美国、加拿大、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多批引入牛种,建立了城市郊区和黑龙江农区的奶牛基地:1973-1974年两年内政府引进的肉用种牛有10个品种,共234头。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云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苏、江西、山东等19个省、市、自治区,并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在黑龙江、吉林、湖南邵阳地区、河北承德地区建立肉牛生产基地,在广大农村繁育专用的肉用牛种,改良本地黄牛。同期引入摩拉和尼里两个水牛品种,共105头,在广西水牛研究所纯繁和改良中国水牛品种。1979年农村开始经济改革,1979年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保护耕牛和调整屠宰的通知》的规定;1983年和1984年国务院先后将农区和牧区的牛羊改为议购和自由购销;1985年起基本上都实行了议购议销;养牛头数从1984年开始迅速增加.到1989年五年内增加1862.4万头。平均每年增加372.48万头;而1949-1984年的35年内共增加3829.2万头,平均每年增加109.12万头。这五年的年平均增长数相当于35年平均增长数的3.4倍。

养牛业现状

在中国提供牛肉的主要牛种是黄牛,1989年黄牛为6393.1万头,比1984年增加1556.5万头,每年平均增加311.5万头,占各类牛总数的63.4%。从1989-1994年.牛总头数增加2256.6万头,年平均增加451.3万头。其中黄牛头数增加了1963.1万头,每年平均增加392.6万头。黄牛头数占各类牛总头数的67.7%,我国现代肉牛业的主要牛种。

怎样养牛如何养牛

怎样养牛如何养牛

1品种选择

选择牛时,应选择生产性能高的牛,在实际当中,应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选择,如选择肉用品种牛,应尽可能选择纯种肉用品种,如夏洛来、兰白花、西门塔尔、皮蒙特、海福特、安格斯、南德文牛等,以及肉用杂交后代。总之,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养牛规模大小,以及当地品种进行适当合理的选择。

2规模确定

养牛规模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应根据农村家庭的综合条件,包括现有耕地,草地饲草饲料,家庭现有劳动力多少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条件来决定。一般每个劳动力饲养10~30头为最佳,但在家庭综合条件转好时尽可能多养牛,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牛群结构合理

牛群结构合理是养牛生产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保证,这对从事养牛生产的农户极为重要。首先,应确定当年的养牛头数(牛群规模),使每年的出栏头数等于或小于成牛群的50%左右为佳,再根据成年母牛以每年15%的比例淘汰,就应有相应的后备母牛,所以用后备母牛来补充淘汰母牛,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母牛都能成为后备母牛,所以后备母牛应占20%左右。这样,各年龄段的母牛应该占整个牛群的70%左右,15%的成年母牛减去15%的淘汰牛,加上15%的后备牛,再加上20%的母牛计算得来。各年龄段的公牛应该占整个牛群的30%,如将全群牛数控制在一定数量上,当年牛犊占整个牛群的40%左右,包括20%的母牛犊及公牛犊,所以,当年出栏牛也就应小于当年犊牛成活数,即出栏牛应小于整个牛群的40%,牛群结构比例适宜,有利于提高养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4加强选育及杂交

改良力度在诸多养牛户中,由于不重视引入外来血缘无选择的繁殖,造成后代牛群的品质逐年下降。对此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引入本牛群以外的同种优良公牛进入牛群,可使牛群的品质得到提高。二是在本群中选择无直系血缘关系的优良公牛和母牛进行繁殖,也可使牛群的品质得到保持。三是引入与本群不同品质的优良公牛进入本群,通过杂交使牛群的品质得到改良。四是有条件的养牛户应建立牛群系谱档案,防止近亲繁殖,有利于牛群优良性状的基因得到提高,不断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5合理降低饲料费用

在农村,有很多养牛户不注意饲料的营养是否全面,家中有什么就喂什么,饲料单一,且精饲料喂量少,粗饲料喂量多造成牛营养不足,生长发育缓慢,饲料报酬低,奶牛产奶量下降,肉牛的增重速度缓慢,使经济效益受损,为此提倡科学配制饲料,饲喂全价日粮。

5.1自配饲料

自配饲料的方法有科学的配合日粮,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通过计算得出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与阶段牛的营养需要相一致的精饲料,此方法养牛户一般不易掌握;另一种是“土方法”就是搭配饲料,即把多种饲料按同等比例均匀混合在一起的配制饲料方法。由于每种原料所含的营养物质得到互补来满足牛的营养需求,搭配饲料的原料种类越多越好,一般要求6种以上。应尽量利用本地的饲料原料。

5.2合理利用粗饲料

由于牛是反刍家畜,所以饲喂粗饲料是不可少的,用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喂牛,其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还可降低饲养成本。

5.3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

一般不作种用和繁殖用的商品牛采取人工快速育肥法,使其短时间内长成成年牛体重后出栏,饲养好牛更应注意营养价值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在日喂饲料中精饲料与粗饲料应有一定比例。育肥用壮乐康效果好,如果精饲料比例过高,营养过多,无疑是一种浪费,会导致牛生长发育缓慢,降低生产性能等弊病,一般精饲料与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为1∶1.3为宜。

5.4日粮中添适量尿素喂牛

牛的瘤胃内有能利用尿素的大量微生物存在,喂尿素,开始应少喂,待瘤胃中能利用尿素的菌群大量繁殖后,再加到适宜喂量,尿素的日喂量应按组体重的0.03%~0.05%来计算,一般1头牛尿素日喂量为50g,分2~3次(与饲喂次数同)拌在饲料中饲喂。饲喂尿素时,还可以用煮熟的玉米面糊和高梁面糊拌合尿素后饲喂,严禁将尿素单独饲喂或溶于水中饲喂,也不可在饲喂后1h内供给饮水。

6实施暖棚养牛

在农村无论是养殖肉牛、育肥牛、奶牛,冬季暖棚内饲养可人为地创造一个有利于牛生长适宜环境,减少牛体的热能消耗,使这部分能量得到利用,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7注意驱虫

牛饲养过程中,易感染内外寄生虫。感染上内外寄生虫的牛生长慢,产奶和产肉量下降,严重者造成死亡,因此,搞好牛的驱虫工作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7.1驱虫时间

农户养牛一年应进行次驱虫,春秋各驱虫1次。春季为2~4月份,秋季为9~11月份,对短期育肥牛应在育肥开始时驱虫。

8疾病预防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染,应对牛舍内外一定范围以及常用设施用具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用来苏儿、生石灰、高锰酸钾、火焰等进行消毒和灭菌。但应注意奶牛舍内禁止使用来苏儿等有异味的消毒药品,以免影响奶质。同时,要按照预防免疫的要求给牛注射预防疾病的疫苗如口蹄疫疫苗等。

在牛的养殖中,购取优良的品种,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全面的疾病防治,让牛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育肥、繁育,为我们带来好效益。

养牛的养殖场地需要建设在地势较高土壤环境好的地方,为什么呢

养牛的养殖场地需要建设在地势较高土壤环境好的地方,为什么呢

中国南方洪水过后,许多养牛场正在清理泥水,一些养牛场甚至将奶牛淹死。在这种情况下,如前所述,养牛场的地理位置必须较高,以免受到洪水灾害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整个农场被淹的可能性。

当建造一个养牛场时,场地选择在高地上,这样可以排水和防止洪水。特别是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地,由于夏季多雨,经常造成洪水泛滥,所以在建设养牛场时,考虑到排水问题较为突出。牛场高处的排水也不错,还要考虑水的问题。水源是否方便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养牛场建设偏高,主要有以下原因。养牛场在较高的位置,不会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养牛场的地形不应影响养牛。另外,南方山区养牛必须考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不会对养牛场造成危害。最安全的地方是在平原较高的一侧,那里山脉不会滑动,养牛场也不会被洪水淹没。这是重要的考虑,但也有一些小细节需要考虑。

养牛场海拔较高,有许多优点。养牛场不被洪水淹没是一个先决条件。其实排水效果是好的,牛场排出的污水会排到外面,不会留在牛场内部。污水是蚊子和苍蝇的重要产卵地。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养殖场周围的污水横流,直接影响养殖场的卫生是否达标。还有往往养牛场由于污水处理差,气味特别臭,而且非常适合蚊子和苍蝇滋生,所以一到夏天就会发臭。这就是为什么不允许在居民区养牛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养牛场的污水问题处理得好,养牛实际上是没有太多气味的,所以不会影响居民的生活。

养牛场在地势较高的一侧,在做绿色储藏库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利的,绿色储藏库也需要选择地势较高的一侧。养牛场每年的绿色饲料储存量基本上就是养牛场每年的使用量,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整个养牛场都会陷入困境。因此,在绿色储藏库选址时,要选择地势高、湿度大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绿色储藏库的质量,又能保证养牛场的粗饲料供应不会受到影响。

养牛的方法和技术是怎样的

养牛的方法和技术是怎样的

1、草料加工,无霉多铡一定要选择无霉变的草料,因为霉变的草料中含有较多的霉菌毒素,一来会影响饲料口感降低牛的采食量,二来会影响牛的消化吸收,三来会使牛出现慢性肠炎、霉菌中毒等。另外草料一定铡的短一些,这样可以提高适口性,方便采食,减少浪费及提高消化利用率,但是需要注意是铡而不是粉,如果草料粉的过碎则可能使牛出现瓣胃阻塞等问题。

2、定时定量,一天两喂:在喂牛时一定要定时定量,不可饥一顿饱一顿,定时定量一来可以让牛形成良好的采食习惯,二来既可以满足牛的营养需求而又不会造成饲料浪费,三来可以提高牛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一般牛日采食干物质量约占体重的2.8%左右,育肥牛日粮中精粗饲料比约为4:6,日粮分早晚两次饲喂,早晨喂量约占总量的40%,晚上喂量约占总量的60%。

3、按时防疫,少发疫病:当前养牛,特别是规模化养牛,一定不能坚持老观念,该给牛做什么防疫就要做什么防疫,千万不要认为牛抗病力强而不做防疫。牛必须做的防疫有牛口蹄疫、牛巴氏杆菌病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牛引进后7~10天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先免疫牛口蹄疫疫苗,最好选择多价牛口蹄疫疫苗,然后间隔10~15天再次免疫其他疫苗,之后按照疫苗的保护期定期给牛注射疫苗即可。

4、定期驱虫,毛亮膘肥:牛买回后20天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可以给牛进行驱虫,可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内服联合驱虫,之后每年至少驱虫两次(春秋两季驱虫)。

扩展资料:

养牛户在购买牛犊时不要轻信低价宣传,现在是信息社会各地牛价相差并不大,当地有牛的情况下最好在当地购买,一来可以节省考察费用、运输费用等,二来可降低运输应激和环境变化应激,三来在当地买牛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喂牛饲料资本是许多的,酒槽、豆渣、秸秆、杂草、玉米粉等都是喂牛的好饲料,牛能吃的饲料固然有许多,但并不能局部都应用上,依据差别地域资源应用好才是养好牛的最好办法。

OK,关于养牛技术环境要怎样和养牛 地理环境要求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