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可以养牛吗(真的养过龙吗?)

大兴安岭可以养牛吗(真的养过龙吗?)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大兴安岭可以养牛吗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大兴安岭可以养牛吗的知识,包括夏朝的时候,真的养过龙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夏朝的时候,真的养过龙吗?

夏朝的时候,真的养过龙吗?

1、帝舜时有董父作豢龙氏,因而把养龙的事管理得很好。

传说古代廖国国君叔安有个后裔非常善于养龙。他知道龙的饮食爱好,便用龙喜欢吃的东西去喂养,因此龙都爱到他那里。他以驯服龙的技艺长时期地眼事帝舜。舜很欣赏他,让他做“豢龙氏”的官,并赐他姓“董”。“董”是督察管理的意思,因为他善于督察管理驯龙的事,所以赐给他这个姓。后来他的名字叫“董父”,“父”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传说古代养龙,有专门的人才,国家设立有“豢龙氏”和“御龙氏”的官职。豢龙氏是专门养龙的,御龙氏是专门驾驭龙的。

2、《史记·夏本纪》记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後。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翻译过来就是:帝孔甲继位后,迷信鬼神,干淫乱的事。夏后氏的威德日渐衰微,诸侯相继背叛了他。上天降下两条神龙,一雌一雄,孔甲喂养不了它们,也没有找到能够饲养的人。陶唐氏已经衰败,有个后代叫刘累,从会养龙的人那里学会了驯龙,就去侍奉孔甲。孔甲赐给他姓御龙氏,让他来接受豕韦氏后代的封地。后来那条雌龙死了,刘累偷偷做成肉酱拿来献给孔甲吃。夏后孔甲吃了以后,又派人去找刘累要肉酱,刘累害怕了,就迁到鲁县去。

但传说有另一个版本:据说因为孔甲天天祭祀鬼神,顺于天帝,天帝格外开恩,赐他“乘龙”。所谓“乘龙”,即驾车的龙,在黄河、汉水中各有雌雄两条。

3、《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譟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後宫。後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

翻译过来就是:从前还是夏后氏衰落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还是留住他们,就进行占卜,结果不吉利。又卜占要他们的唾液藏起来,结果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让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看了。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4、秦始皇之后,龙成为皇帝的象征,成为天子专用。始皇也被称为“祖龙”。

总结:不能把关于“龙”的这些描述一味看作是神话故事中虚构出来的形象,五帝时期及上古三代(夏商周)可能存在过“龙”,也存在专门豢养和驯服“龙”的职能部门,但那个时候的“龙”跟秦朝及以后对“龙”的认知不同,在当时,“龙”可能只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凶猛的、难以驯服的、生活中水中野兽。

养牛的利润与成本

养牛的利润与成本

养牛的成本大概260800元。

养牛利润:育肥牛出栏价格在12元每斤左右,一头1300斤重的育肥牛可售15600元,20头牛的销售总额为312000元,除去各项成本260800元,养20头牛的纯利润为51200元。

国牛的品种有黄牛、三河牛、水牛、牦牛、犏牛。以三河牛为例,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牛,而且养殖范围也比较广阔,属于奶牛品种。

三河牛的作用除了产奶还可以做肉牛食用,虽然它的原产地是内蒙古呼伦贝尔,但是它在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右旗三河处分布较多。

养牛的成本和利润

养牛的成本和利润

截止2019年12月相关资料显示,养一头育肥牛共需要17090元(含基础建设成本),若把基础建设成本除去其成本为15590元,再把人工成本除去其成本为14870元。

养牛的成本与规模,基础建设,饲料来源等有较大的关系,参考如下:

1、基础建设。以育肥牛为例,一头牛需要4平方米的圈舍,一般彩钢+红砖水泥结构的牛舍按照300元/平方米进行计算,一头牛单牛舍建设成本便需要1200元左右,然后均摊牛场整体建设费用、养殖设备等,一头牛基础建设所需成本基本上要在1500元以上。

2、购买牛犊。随着牛价行情的上涨牛犊价格更是大幅上涨,当前400斤左右的良种公犊价格已经达到8500元/头以上了,若再算上运输费用、中介费用、检疫费用等开销,到家价格至少要达到9000元/头,不要感觉小编说的价格高,这是当前牲畜交易市场的真实交易价格参考。

3、草料成本。一头400斤的良种公犊育肥至1300斤以上出栏,至少需要10个月的时间,期间需要消耗5100斤草料(干物质量)和3000斤精料。

相当一部分养牛户用青贮玉米秸秆来喂牛,其含水量大约在60%左右,至少需要12750斤青贮玉米秸秆才有5100斤干物质量,自行购买新鲜玉米秸秆加工的情况下其成本价按照0.12元/斤计算,需要1530元。

精料可采用玉米、豆粕、麦麸等原料进行配制,其成本价格大约需要1.35元/斤,3000斤精料需要4050元。养一头育肥牛草料和精料成本共需要5570元。

4、人工成本。一个人至少可以养50头育肥牛,年薪按照3.6万元进行计算,平均一头牛需要720元的人工成本,当然养殖规模较小不找工人的情况下人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5、其他成本。水电、防疫等成本一头牛按照300元计算。

养牛的利润

1、成品牛价格。当前成品育肥牛价格基本上在13.5元/斤以上,膘情好一些的甚至可以卖到14.5元/斤以上,按照13.5元/斤计算,一头1300斤的育肥牛便可以卖出17550元。

2、聘人养牛的效益。除去购买牛犊、草料成本、人工成本、其他成本等开支,一头牛可以赚1960元。

3、自己养牛的效益。除去购买牛犊、草料成本、其他成本等开支,一头牛可以赚2678元。

扩展资料:

春季养牛注意事项

1、春阳初升,温度由寒变暖,牛各项机能在春天复苏,春季的牛也最易感染疾病。养殖户应勤打扫牛圈,定期换垫草,做好春季疫苗防疫工作,并在牛棚内撒石灰吸潮和消毒。

2、春天牛放牧的青草也是营养最充足的时期,新鲜柔软,适口性强,牛容易暴食造成肚胀,对于放牧的牛夜里应喂养一次,添加一定量的精料,饮水要足量。放牧前还应添加些草料,防止牛吃青草后拉稀。圈养牛搭配饲料可以喂养青草,让牛吃青草6成饱后,再添加混合料。

3、春季多雨潮湿,也应防止草料变质,没青贮的草料应翻晒,见见太阳。喂养时禁止直接给牛吃,应用水淘洗下去霉。

参考资料来源:广安市人民政府——春季养牛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养牛让我实现了脱贫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养牛赚钱不吹牛”

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吗可以吃手抓羊肉吗

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吗可以吃手抓羊肉吗

可以。给你草原的资料介绍看看。

地理位置

从地理地貌上看,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端的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1000多米,地势起伏微缓,有明显的季相变化。适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长,从而造就了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18张)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翦伯赞曾在其名著《内蒙访古》一文中指出,“一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可见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延伸,使得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都具有相类的地貌特征,这为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延伸奠定地质基础。

气候特征编辑

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温年际变化显著,大部分地区的气

内蒙古大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3张)

温的极差普遍为65℃-85℃,气温日较差年为13℃-16℃,为中国气温极差与日较差全国最大的地区,这非常有利于草原植物糖分的储存与物质的凝结;

内蒙古大草原昼夜温差大,海拔高以及高寒的气候,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牲畜的传染病流行。纯牧区一般冷的天气较多,进入十月份有的牧区就已经开始下雪,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有的地方干旱很严重,例如赤峰市的敖汉旗,就是干旱气候为主。

资源分布编辑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主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最著名的要数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

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是我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东西跨度最长的省区,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八省区相邻。

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广阔无垠的天然优质草原外,内蒙古大草原还延伸到周边多个省份,尤其是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近的2个蒙古族自治州、7个自治县内的广阔延伸,例如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就是著名的古老而美丽的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的皇家围猎草原;坝上草原和康西草原距北京仅有几十公里;而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拥有草原469万亩,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至少占到全国草场面积的35%以上。

经济价值编辑

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3张)

。单就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来看,从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到西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从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6818万公顷(68.18万平方公里),约占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60%,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以上。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大著名草原,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无芒雀麦、披碱草、野黑麦、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3张)

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内蒙古大草原所处纬度较高,主要位于北纬40—45度之间,世界畜牧专家确认,40—45度左右是最佳的奶源纬度带。而内蒙古大草原恰恰位于北纬40—45度左右这一天然养牛带上,与欧洲、南美、新西兰处于同一纬度;内蒙古大草原日照充分,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全年日照时数从东部的2700小时,逐步增至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的3400小时以上。充足的日照,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丰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链,尤其是独特的饲草饲料资源,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多种营养素,为奶牛提供了最优质的营养。

草原传说编辑

人们都非常向往内蒙古大草原,想象着这里的茵茵碧草,悠悠白云,湛蓝如洗的天空,还有奔驰的骏马和成群的牛羊,可是你知道大草原的故事和名字的来历吗?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名字,来自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

从前草原上有一名叫呼伦的美丽姑娘游走在草原上。百种鲜花都羞涩地低下头;英俊的蒙古族小伙子贝尔骑上高头大马,所有的马匹都自愿伴着他一起飞奔。两个年轻人儿相爱了,白灵鸟高唱祝福的歌。雪白的羊群叼来最美丽的花堆在他们帐房外。也是一个雨后天青架起双彩虹的傍晚,异常突如其来的灾难破坏了草原的宁静,恶魔莽古斯狞笑着吸干了草原的水,从洁白的毡房里抢走了呼伦姑娘。草原枯黄了,成群的牛羊倒地而亡。为拯救草原和心爱的姑娘,贝尔抄起弓箭长刀,跨上枣红马,冲进枯萎的草原。日夜奔波跋涉寻找莽古斯,终因疲惫不堪跌下马来,就在半梦半醒间,他看到了饱受折磨恶魔摧残的呼伦的身影,她变成一朵瘦小的“阿日愣”花,就在眼前经受着风吹日晒,奄奄一息。

贝尔猛然惊醒,用皮囊里仅有的一点水浇灌“阿日楞”花,呼伦复活了,她紧紧拥抱着贝尔。莽古斯又出现了,再次夺走呼伦。草原被沙石吞噬,天边烧起了大火。贝尔情急中想起了阿爸传给他的神弓,连向天空放出仅有的三箭。顿时大雨倾盆。草原复苏,牛马羊群又重新站立起来,妖魔带着绑在身后的呼伦,又再次杀回,企图杀死贝尔摧毁一切,这时呼伦挣托绑绳。飞快地夺下莽古斯头上的绿宝珠,一口吞下。顷刻,山崩地裂,狂风大作,呼伦倒地化作浩荡的大湖。

贝尔杀死了恶魔,然而在湖边却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呼伦姑娘了。贝尔悲痛万分,惯然地折断神弓。只听一声巨响,草原塌陷,贝尔也化做一池清湖。就这样,一对情人把炽热的爱献给草原万物,化做呼伦、贝尔两个清澈汪洋的大湖。草原有情,暗暗地拼裂开出一道乌尔逊河,把两颗年轻的心连了起来。草原兴旺了,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感谢纪念呼伦和贝尔,就把这片草原命名为呼伦贝尔大草原。

面对大自然和诸多自然现象,人历来有敬畏的心理。富有独特想象力的北方游牧民族,编织了这一神话传说,显然是出于对风沙灾害的憎恶和对水草丰美的渴望。这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环保意识。其实,呼伦、贝尔也好,风妖沙魔莽古斯也好,都是一种符号,像五线谱上的“乐符”一样,所演奏的是人与自然的乐章,这乐章自古以来就是内蒙古大草原的主旋律。摘自《草原风光秀美夜色令人陶醉》

呼伦贝尔大草原编辑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最大的草原,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

春天,冰雪融化了。小草飘动着细细的嫩芽,花儿在风中散发着无限的幽香,草原的野草野花开始盛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块漂亮的地毯铺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纱衣,春燕欢笑着归来,整个大草原春意盎然。

夏天这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避暑度假的胜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原,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点点毡房,整个草原清新宁静。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在山坡上吃草的羊群,远远望去好像是白云飘浮在山间,又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羊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挥动着鞭子,游走在美丽的草原上。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霞光的辉映下,草原与天连成一片。蒙古包里响起了委婉动听的马头琴声,这动与静相结合的草原美景,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秋天,这里是一片金黄的世界。成熟的野果挂满枝头,微风吹来,草原翻卷起层层波浪,草香扑鼻,秋风佛过,散发开一阵阵沁人心扉的清香。牧人们忙着放牧,剪羊毛。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整个草原好似一幅美丽的金色油画。

冬天,这里经常大雪纷飞,整个大地都变成了琼雕的草、玉琢的树。漫天雪花飞舞,给草原穿上了洁白的盛装。小河也覆盖了厚厚的雪白棉被,树枝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呼伦贝尔变成了白色的世界,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这片绿色净土拥有太多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景致。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草原的夜色,月光下草原虽然没有了五彩缤纷,却多了一片宁静和神秘,一直延伸在一望无际草原上的路似乎没有了尽头。

弯弯的月亮悬挂在那高远的天空中,云彩随着月光的柔曼光影变幻着她轻柔而缠绵的舞姿,夜空中缀满了繁星。河水静静流淌,在月光下依稀闪烁出点点波光。环顾四周,蒙古包闪着点点光亮,草原在夜色中舒展开她宽大的胸怀,以特有的幽静欢迎远方的客人。

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几个姑娘和小伙尽情地欢跳蒙古“舞”,酣畅淋漓地放声歌唱。微风拂人,草香袭人,月光诱人,水波撩人,鸟声动人。置身于她的怀抱,整个人就融入朦胧的梦境之中。[2]

草原保护编辑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围绕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草原建设保护,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综合能力,为全区稳定饲养6500万头(只)以上牲畜,稳定生产100万吨牛羊肉、6.2万吨毛绒和5.5万吨鲜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迅速。但草畜矛盾也日趋突出,草原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全区各地加强领导,加大草原建设力度。“八五”期间,全区草原建设规模每年都达到2000万亩以上,去年突破了3000万亩。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区人工种草、飞播牧草1083万亩,改良和围栏草原1021万亩,建设五配套草库伦8370处,打贮草176亿公斤,青贮、氨化饲料达48.6亿公斤。自然环境恶劣的乌兰察布盟,大抓草业,建成5000亩以上的连片人工草场100多处。

目前,全区落实草原所有权面积已达8.2亿亩,落实使用权面积7.4亿亩,分别占全区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86%和78%,全区落实到户的草牧场承包使用面积达6.2亿亩。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农牧民生产者的主体地位,调动了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据统计,以草原畜牧业著称的锡林郭勒盟现已把打草场、种植草场和放牧场全部承包到户,划分到户的草牧场面积达2.3亿亩;有111个乡、570个村落实了草牧场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别占核准基数的100%和98%。对收取的草场使用费实行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专款使用,总额的95%作为“育草基金”,留在村一级用于草原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牧民建设和保护草原的积极性。[3]

生活方式编辑

蒙古包:适于游牧生活,便于拆卸;

马:便于草原上的行走与放牧;

蒙古袍、蒙古靴:适于骑马;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

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

草原盛会

草原盛会

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去适应自然才能不断发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另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盟的荒漠草原。

民族服饰编辑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服

装。衣领、衣襟、袖口,皆有彩色的镶边。衣扣多用绦子绣制或缀以特制的黄铜琉璃扣子。从右方开襟,左方多不开叉。男式长袍一般用深蓝色、海蓝色或天蓝色的衣料制作;女式长袍多用红色、绿色或黄色的绸缎自制成。蒙古袍按季节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年轻的牧人穿上长袍和马靴,紧扎腰带,显得魁梧、剽悍;姑娘穿上蒙古袍,腰间系红或绿绸带,能衬托出苗条身躯和青春之美。

蒙古靴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图案新颖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皮靴通常用牛皮制作,分旧式和新式两种;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罟罟冠是流行于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的头饰。在《蒙古秘史》中蒙古语称孛

黑塔,汉文史籍称固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艳丽的首饰。这种高冠,一般采用桦树皮围合缝制,成长筒形,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进入近代以后,蒙古妇女的头饰也有所演变和发展,内蒙古东部和西部,甚至各盟、各旗县的头饰都各有自己的特色。

地方特产编辑

风干牛肉、干奶酪、马奶酒、麦饭石、刀沙果、干炒米、奶片、奶茶、酥油茶、羊奶酒、蒙古袍、皮画、

蒙古皮画

蒙古皮画

画草编、银器、蓝莓。

风干牛肉

风干牛肉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蒙古奶茶

蒙古奶茶

奶豆腐: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亚麻籽油:内蒙古草原康神是亚麻油主产区。

奶豆腐

奶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

手把肉

手把肉

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奶酒:一般以马、牛、羊、骆驼的鲜奶为原料酿制而成,尤以马奶酒居多。传统的酿制方法主要采用撞击发酵法。

内蒙古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全区境内生长着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600多种,其中罗布麻、芦苇等70多种纤维植物是造纸、制绳和人造棉的重要原料;榛子、山杏、文冠果、红豆等是良好的油料植物和制酒野果;柞树的橡子、沙枣等50多种植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加工成面粉、粉条、糖稀、糖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2张)

色等。

酿酒

酿酒

内蒙古还是中国中草药生产基地之一。现已发现药用植物500多种,有誉称为中国“国老”的甘草、补气药材之最黄芪、中国地精——肉苁蓉,还有赤芍、麻黄、桔梗、知母、柴胡、苍术、远志、车前子、龙胆草等药材几十种。鸟兽类有雁鸭类和雉鸡类;紫貂、马鹿和驼鹿等。犴鼻、熊掌、鹿尾被誉为大兴安岭佳肴中的三大珍品。

内蒙古又是牛、羊、驼、马之乡,盛产驼峰

、驼掌、牛鞭、牛黄、马宝之地。还有黄河美鲤、河套蜜瓜、中华麦饭石、珍稀名贵的巴林彩石等,都是内蒙古特产。[1]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大兴安岭可以养牛吗和夏朝的时候,真的养过龙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