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农民先进事迹(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养牛农民先进事迹(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养牛农民先进事迹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养牛农民先进事迹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脱贫攻坚优秀人物事迹有哪些

2020年脱贫攻坚优秀人物事迹有哪些

一、丁建华

男,回族,59岁,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旱天岭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华毅然放弃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给村民蹚出一条成熟的增收路子,他带头养鸡、养羊、养牛、养兔子,最终找到了肉牛养殖这个符合旱天岭村实际的脱贫产业。村民贷款养牛,他用自己的财产进行担保;有村民遭遇意外无力还贷,他主动帮村民偿还本息。

6年来,他累计为全村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并替贫困乡亲偿还本息200余万元,为此他耗尽家产,还背上了几十万元外债。他自己钻研兽医技术,成为村里的“牛保姆”,免费为村民养殖的肉牛看病。通过发展肉牛养殖,旱天岭村1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0元。

截至2019年底,旱天岭村536户18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

二、马金莲

女,汉族,35岁,群众,山西省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金莲原是吕梁山区一名贫困家庭妇女,2016年,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护理护工培训,结业后到北京就业,从一名保洁员干起,经过自身努力成长为家政公司的业务经理。2017年,她返乡创业,注册成立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

2018年,她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1700余人,帮助90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马金莲是农民自主创业并带人脱贫致富的杰出代表。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政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三、王文成

男,蒙古族,65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边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文成所在的太仆寺旗为国家级贫困县,他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甘于奉献,吃苦在前,立足边墙村实际谋发展,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依托产业项目支撑、财政资金支持,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到2019年全村贫困群众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达到1.7万元,271户69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8%。

他敢于啃下硬骨头,聚焦土地承包经营权矛盾突出问题,完成土地的重新分配。填废坑建大棚,动员村民迅速完成光伏项目用地征地,推动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了太仆寺旗昌祺红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入社村民114户340人,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俗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俗游示范村。成立了太仆寺旗首个中药材协会,带动50余户贫困户增收,为妇女、中老年劳动力提供季节性务工的场所,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如今的边墙村景美、人富,百姓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四、王传喜

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20多年前,代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集体负债近400万元。1999年王传喜上任,立志带领乡亲们“拔穷根,摘穷帽”。

他迎难而上,带领党员群众把代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强、村民生活富的先进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2019年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达到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万元,比20年前翻了30多倍。

王传喜坚持边发展边用发展成果扶贫,2012年以来,先后建设“印象代村”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了党建、科技、资金、人才等多种扶贫办法,帮助200多个村、10000多个贫困户稳定脱贫,扶贫总投资超过1亿元。

五、王昭权

男,苗族,50岁,群众,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

王昭权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主动脱贫的意志和助人脱贫的义举,书写了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脱贫致富传奇。他克服身体障碍,手脚并用养牛,实现年收入2万元以上。

2018年1月,他主动申请“脱贫”并牵头成立村里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乡邻共同把肉牛养殖向周边村寨辐射壮大。目前,全镇养牛专业户已达776户,其中贫困户306户,肉牛存栏2185头,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他乐于“现身说法”,向干部群众分享不等不靠、不争不要、不屈不挠的精神及养殖经验。他的事迹被制作成视频在全县365个村展播,有力鼓舞并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1

做给乡邻看,领着乡亲干,泰兴两千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成为百万农民致富路上的“灯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10月,该市农民在专业大户的辐射带动下增收4500多万元,预计占农民全年增收总额的四分之一。

农村专业大户多有效益好的项目。泰兴农民张继忠1998年租赁姚王镇的一座闲置厂房办起了种鸽养殖场,当年2000对鸽子给他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附近的林祝山、黄习生、毛幸福等13个农民看到他养鸽发了财,也大胆进厂搞起了鸽子养殖,去年,效益最好的一户纯收入达3万多元。闲置厂房中一下子冒出14个种鸽养殖大户,名声不胫而走,前来观摩的农民络绎不绝。短短一年时间,姚王又冒出了80多个养鸽户,饲养总量5万多对,年产值达600多万元。镇上为了把这块蛋糕做大,还成立了特种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专门为养鸽大户服务。

随着分工的细化,专业大户的优势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农民与其配套,使项目走向产业化。黄桥镇小二房村的.猪头加工堪称一绝,一只不起眼的猪头竟能分解成13个产品。村民张桂萍是这个村猪头加工的第一人,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涌现出60多个猪头加工户,年创产值2000余万元,每年消化猪头近10万只。围绕这一项目,在60多个大小老板的指挥下,近千个农民有条不紊地从事市场采购、猪头分割、真空包装,从事产业配套的农民一年收入最多的有2万多元。

专业大户不仅教会了泰兴农民赚钱的本领,更带动了农家思想大解放。闻名全省的“鸡司令”——分界乡农村专业大户曾小明,靠在苏南搞特禽批发,生意越做越大,引得四乡八邻刮目相看。一开始只有五六个农民跟在他后面做鸡贩子,在后来的两年时间里,又有100多个农民聚集在他周围,一天购销家禽数万羽。曾小明牵头的这个家禽购销联合体成功地打进沪、苏、锡市场。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2

在县南伞镇村,居住着汉族、德昂族、彝族三个村民小组140多户农户75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7%。在这48.7%的少数民族人口中,有一位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彝族共产党员,只要人们一谈到甘蔗种植,就会谈到他;只要人们一提到“三村”建设,也会提到他;只要人们一说到学校建设,同样说到他。他,就是村委会自然村第二村民小组组长。

生产责任制到户,大多数农民都把眼睛盯在好田好地上,而却把眼睛盯到了运输行业和加工行业上。他买来拖拉机、磨面机、碾米机,搞起了运输、加工,成为了村一个“不安分”的农民。其结果是,的田丰地丰,粮食有余,经济宽裕,被军区评为“民兵退伍军人成长致富先锋”。

方圆54.6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26.5亩。1994——1995年,县在南伞镇筹建南伞糖厂,这是当地农民种蔗致富的大好机遇。但很多农民不理解、不支持,县里派出一批又网一批的工作组到南伞镇组织发动种植甘蔗,农民不愿意种。省委“村建”工作队从省甘科所请来专家教授讲课,很多农民不愿意去听。不同,他不仅去听了,而且行动了。他根据省甘科所专家教授传授的经验在自家的地里试种了8亩,亩产达6吨多。他被政府评为“县甘蔗种植先进个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1995年度云南省工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随后,他种植的甘蔗发展到了150多亩,村种植的甘蔗也发展到了25000多亩。

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致富不忘教育。1998年,完小想修建学校的活动场地,但苦于没有资金。知道后,请来技术工,找来10吨水泥,发动群众凑石料、投义务工,最后建成了700多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建成了4个总长为60多米的花台。,完小计划建设一个标准篮球场,经过向上级反映,上级拨给资金1万元,但还缺1万元。再次发动群众集资1万元。,完小要建盖教学楼,资金紧缺,地基无法平整。知道后,把自家在外做工程的推土机开回来,帮助学校平整地基,使学校教学楼建设如期开工。然后,他动员社会各界向完小捐资助学,仅砖厂老板他就动员向学校捐砖2万块,折合人民币6000多元,保证了完小教学楼工程如期交付使用。

“三村”建设开始,村里规划铺设硬板路,而的转角墙是铺设硬板路的最大障碍。规划出来后,他毫不犹豫地开着推土机推掉了自家的转角墙,为村铺设硬板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响了第一枪。随后他投资22万元,种植橡胶370多亩。自筹资金16.8万元,种植优质牧草100多亩,购买繁殖母牛43头,引进摩拉水牛、西门达尔牛、短角牛、黑白花奶牛四个品种的细管冻精进行冻精改良,建起了村第一个人畜分离的牛场,成为了县“百户畜禽示范养殖户”,“南伞镇肉牛冻精改良示范点、科技示范户”,带动村发展了50多户养牛户。

;

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

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

一、丁建华

男,回族,59岁,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旱天岭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华毅然放弃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给村民蹚出一条成熟的增收路子,他带头养鸡、养羊、养牛、养兔子,最终找到了肉牛养殖这个符合旱天岭村实际的脱贫产业。村民贷款养牛,他用自己的财产进行担保;有村民遭遇意外无力还贷,他主动帮村民偿还本息。

6年来,他累计为全村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并替贫困乡亲偿还本息200余万元,为此他耗尽家产,还背上了几十万元外债。他自己钻研兽医技术,成为村里的“牛保姆”,免费为村民养殖的肉牛看病。通过发展肉牛养殖,旱天岭村1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0元。

二、马金莲

女,汉族,35岁,群众,山西省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金莲原是吕梁山区一名贫困家庭妇女,2016年,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护理护工培训,结业后到北京就业,从一名保洁员干起,经过自身努力成长为家政公司的业务经理。2017年,她返乡创业,注册成立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

2018年,她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1700余人,帮助90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马金莲是农民自主创业并带人脱贫致富的杰出代表。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政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政策调整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后来将牧区县、“三西”项目县加进来,到1988年增加到328个国家级贫困县。

第二次调整是在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经过重新调整,国家级贫困县增至592个。第三次调整发生在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时年出台,纲要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量,但总数不变,同时将国家级贫困县改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以此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下一阶段。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