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家可以养牛吗英语?他们的工作是养牛英语

在自家可以养牛吗英语?他们的工作是养牛英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在自家可以养牛吗英语,以及他们的工作是养牛英语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英语30字的小故事,20个,加翻译,拜托了!!!

英语30字的小故事,20个,加翻译,拜托了!!!

1、打破关住自己的门

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门,他认为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过了一段时间,门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不久又掉了一颗钉子,木匠就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有一块板坏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再后来,门闩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

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家这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扇扇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又老又破,满是补丁。木匠明白了,是自己的这种门手艺阻碍了自家“门”的发展。

【启示】: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会关住自己。面对全新变化全新的世界,要有勇气、有决心打破关住自己的这扇“无形门”,及时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手艺”,这样才能更多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

2、可怕的虚假安全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了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急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着陆前的几分钟。

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在人生的路上,也有很多“虚假安全”。当你通过重重困难,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因放松警惕而放慢你的步伐。

【启示】:可怕的“虚假安全”事实告诉我们,人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而是在人们精神最放松的时候。本来胜券在握,但精神松懈了,问题就接踵而至,甚至会导致彻底的失败。

3、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看好它

19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马克?吐温写了很多文章。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后被读者抢购一空,他萌生了发财的念头。心想与其让这些出版商、书贩子赚钱不如自己写书、自己出版、自己卖书。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两年内变成百万富翁。这个念头一出现马上就付诸行动。这位大作家摇身一变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大书商。然而,还不到两年,由于自己不具备经商的技能和素质便债台高筑,难以维持下去。不仅书商没有做好,就连自己的“主业”写作也被荒废了。眼看着放在不同篮子里的鸡蛋一个一个被打碎了,马克?吐温果断放弃了书商的生意,回头专心致志地搞起了他的文学创作,一番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

马克?吐温在回顾他走过的路时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名言在告诫人们要分散风险、实施多元化策略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这个篮子被打翻了,你就可能一无所获了,这对于某些人或事来说是对的。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而认真地看好这个篮子是再合适不过的。”

【启示】:每个人的智力、爱好、兴趣、水平各不相同。有的适合经商,有的适合于文学的创作,有的适合于从政,有的适合于科研,有的适合于做工等等。别人在这个方面可能有特长,你可能在另个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只有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得成功。不管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怎样做最好,关键是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可怕的圆周运动

毛毛虫有一种天生的习性,就是第一只到什么地方去,其余的都会依次跟着走。它们整整齐齐排成一行,后边的一只跟着前面的一只,不论前一只怎样的打转或歪歪斜斜地走,后面的都会照它的样子做无一例外。这是因为第一只毛毛虫边走边吐一条细丝,第二只毛毛虫就踏着这条细丝前进,同样也会吐一条细丝加在上面,以此类推就成了一条毛毛虫大道。每一队毛毛虫不管队伍长短总有一只做首领。为什么能做首领这完全是偶然的,不是大家选举的,也不是由谁来指定的。今天可能是这只,明天可能是那只,没有一定的规则。

有一位生物学家做了个有趣的试验。他把十几条毛毛虫放到花盆的边上,花盆的四周布满了菜叶,花盆的中央是一株枝叶茂盛正在盛开的鲜花。毛毛虫队伍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环。它们自动地等距离分布,速度相同,步调一致,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士兵绕着花盆边沿做起了匀速圆周运动。

一小时过去了,二小时过去了,三小时过去了……它们的队伍还是那样严紧,没有一只掉队的,也没有一只偏离轨道的。它们走得那样认真,那样整齐真让人称奇。八个小时过去了,它们可能是太劳累了,先进的速度有些放慢,队伍开始走走停停。晚上天气逐渐变凉,又饥又渴的毛毛虫们只好停顿下来卷作一团昏昏欲睡。

第二天气温逐渐变暖,它们慢慢地苏醒过来,又自动排好队伍开始在那里绕圈子。就这样它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如此简单的运动,竟没有一只发现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一只能离开这个可怕骗人的怪圈子而闯出一条新路。数天的奔波它们不吃不喝,这些可怜的毛毛虫最后无一幸免地累死在花盆的边沿上。

【启示】:其实很简单,只要它向里一拐就能吃到嫩绿的叶子和芬芳的鲜花;向外一拐掉在花盆下就能吃到丰盛的菜叶,应能逃脱这可悲的下场,但它们就是做不到。可能是生理原因或智商太低,这无可厚非。但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会上演如此循规蹈矩、盲目从众的闹剧,这就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残余束缚了人们的头脑,使人们从众心理严重缺乏创新意识。我们建立一个具有高度精神文明高度物质文明的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要进行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善于打破常规,克服从众心理,勇于创新。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前进,我们的祖国才能兴旺发达。

5、性格与命运

从前有三兄弟想知道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们便去找智者,智者听了他们的来意后说:“在遥远的天竺大国寺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如果叫你们去取,你们会怎么做呢?”大哥首先说:“我生性淡泊,夜明珠在我眼里只不过是一颗普通的珠子,所以我不会前往。”二弟挺着胸脯说:“不管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一定把夜明珠取回来。”三弟则愁眉苦脸地说:“去天兰国路途遥远,诸多风险,恐怕还没取到夜明珠,人就没命了。”听完他们的回答,智者微笑着说:“你们的命运很明晓了。大哥生性淡泊,不求名利,将来自难以荣华富贵。但也正由于自己的淡泊,他会在无形中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和照顾。二弟性格坚定果断,意志刚强,不惧困难,预卜你的命运前途无量,也许会成大器。三弟性格懦弱胆怯,遇事犹豫不决,恐怕你命中注定难成大事。”

【启示】:的确,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人成长。印度古谚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古人也曾说过:“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些都说明了性格的重要。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培养自己性格中的特质。特别是中学生,正处在性格的形成期,就要从小处着手、从行为着手,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乐观的行为特质。无论我们属于何种性格类型,只要我们具有积极乐观的性格特质,就能够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的七彩人生。

6、妈妈的赞叹

一个全家企盼已久的孩子终于诞生了,但是孩子出生后大家都呆住了。“快!把他送进保温箱。”医生怕产妇受不了打击,匆匆忙忙地剪断脐带,包起来交给护士。之后的一个月,每天把婴儿抱给产妇喂奶时,每个“新妈妈”的怀里都有一个娃娃,只有“那个娃娃”的妈妈见不到她的孩子。“黄疸重症,现在不能看!”大家总是这样骗她,并私下商量,什么时候带她去看那个畸形的儿子。一个月过去了,不能再瞒了,医生、护士和家人都做了最坏的打算,想她会尖叫着晕倒,想她会转身离开,想她会痛哭失声,甚至为她准备了一张空着的病床。

她终于见到那个没有双臂,也没有双腿的孩子。“好可爱!”她居然笑着说。那天生重症残障的孩子,就是现在日本著名的作家,《五体不满足》的作者乙武洋匡。知道他是如何形容他的妈妈说他“好可爱”的那一刻吗?乙武洋匡说:“出生一个月,我终于诞生了。”

乙武洋匡,由于自传《五体不满足》而广为人知。他也生于日本东京,在家人与老师的帮助下(特别是母亲),克服了许多行动上的不便,一路完成学业教育,并读到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1997年出版的自传,叙述了他如何在电动轮椅上求学,和童年所接受的许多手术等等。他的事迹激励了许多日本民众,自传的销量达到380万本。之后又陆续出版了一此书籍,并接受日本电视台TBS的工作,负责“新闻的森林”节目的企划和播出。

【启示】:母爱给乙武洋匡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乙武洋匡一颗平和的心、坚忍不拔的意志。乙武洋匡取得成功,成为著名作家。他的生命反射给我们:正面、积极、乐观的思考态度是多么重要啊!

7、想像的力量

拳王阿里在一场争夺重量级冠军的决赛中,前12个回合一直被对手压制,被打得很惨,他的眼角裂了,鼻孔流出了鲜血,观众都认为阿里输定了。他的教练在休息时问他:“要不要放弃比赛?”阿里说:“这样的问题你应该在拳赛结束后再问我。”

在短暂的休息中,他反复想像着自己打倒对手时候的情景,想像千万人为自己欢呼的情景,口中念念有词,不断告诉自己:“我最强。”

奇迹在第13个回合发生了,阿里又恢复了拳王的气势,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他一记重勾拳击倒了对手而获胜。

【启示】:想像有强大的力量,许多成大事的人都首先从自己描绘具体行动形象开始,然后为实现愿望竭尽全力去工作。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他们能焕发出自己的潜能,所以成就了伟业。不断想像自己成功的场景,想像得越具体越好。成就伟大人生的最重要的法则是:人生将依照你自己的想像、所描绘的样子而实现。

8、别忘了谢谢

一位外国总统问一位活了104岁的老奶奶长寿的秘决时,老奶奶回答说,一是要幽默,二是学会感谢。从25岁结婚起,每天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她感谢丈夫、感谢父母、感谢儿女、感谢邻居、感谢大自然给予她的种种关怀和体贴,感谢每一个祥和、温暖、快乐的日子。别人每对她说一句亲切的话语,每为她做一件平凡的小事,每送她一张问候的笑脸,她都忘不了说声“谢谢”。八十年过去了,是“谢谢”二字使老奶奶快乐长大,使老奶奶幸福长久,使老奶奶生命长久。

一位教师患癌症死了。他在临死之前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谢谢”:谢谢日夜照顾他的亲人,谢谢尽心为他治疗的大夫、护士,谢谢前来看望他的学生。

一位山区农民为了感谢收留他走失的孩子并将其送上回家汽车的好心人,竟在一座小县城里挨家挨户寻找了几千家,只是为了当面向那位好心人说一声“谢谢”。

一个盲女在妈妈的生日时送给他一份礼物,那是一点一点扎在生日贺卡上的盲文。妈妈看不懂,请别人给解释,没想到那段盲文竟让她泪流满面,并视为她一生中收到的是为珍贵的礼物。那段盲文是:“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虽然您没给我眼睛,但谢谢您给了我生命;虽然我看不见您,但我永远爱您,谢谢您。”

【启示】:有人总结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十八个字,即:谢谢,您好,对不起,麻烦您,再见,我错了,请,我们。其中居首位的就是“谢谢”二字,英文中也有一个词使用率最高,人们几乎每天词不离口,那就是“THANKYOU”。有时,一千句、一万句的感谢之情,都凝聚在“谢谢”这两个字上了,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也许是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9、擦净你的“窗户”

一对年轻的夫妇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

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语。

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这样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悬挂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的呢?”

她的丈夫却回答到:“我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启示】:在我们作出判断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你的“窗户”是否干净。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取决于眼前窗户的纯净度。

在我们作出任何评判之前,我们应该检查自己是否客观,是否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而不仅仅是找出问题审判对方。所以请务必擦净你的“窗户”。

10、不要和老鼠比赛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狮子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动物都会耻笑我竟然和鼬鼠打架。”

美国有一位年轻作家,早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销量不错,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好评。有一天,作家和当地一位市侩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两人谁也不让谁——较上劲了。朋友劝作家不要和市侩理论,因为作家的时间宝贵,劝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写作上。但是作家却是难以释怀,他认为那位市侩破坏了他的声誉,污辱了他的人格,他要战胜他,要让他心悦诚服。从此,作家与这位“敌人”针锋相对,两人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和摩擦。作家从此再没心思去创作,也没有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多年之后,许多人已记不得曾经有这样一位作家了。

【启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是一个真理。

11、“功夫之王”也有先天缺陷

很多人都知道“功夫之王”李小龙的功夫十分了得,但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龙本来是有先天缺陷的。

中国功夫历来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不好为练武之大忌。可李小龙从小就是近视眼。李小龙曾十分坦诚地说:“因为我从小就近视,所以我从咏春拳学起,因为它最适合做贴身战斗。”

还有,他的两脚不一样长,右脚比左脚短5厘米。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左脚专事远踢、高踢,如狂风扫叶;右脚专事短促的阻击性踢法或隐蔽性踢法,近身发脚如发炮。同时,两脚的不一致使他摆出的格斗姿势优美别致、独具特点,成为一种武术流派的典型。

【启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李小龙的人生经历说明:只要充分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不悲观、不消沉,与逆境抗争,变不利为有利,同样能够成才,甚至做出通常情况做不出来的事情来。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眼睛近视、两脚长短不一致对想要练武的来说是缺陷、劣势,是不利条件,但李小龙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不利条件反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有利条件。

该故事还启示我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李小龙正是在分析了自身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了不利条件的影响,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武术风格,成为国内外都掀起了“中国功夫热”的“功夫之王”。

12、“官财”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立刻“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见鬼,赶考卡子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考试时文思枯竭,最后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那不是既有“官”也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十分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个人都对家里人说:“棺材”真得好灵。

【启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为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有的人因为一次成功而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因为对手的强大而心生畏惧,有的人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成为巨人。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而且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看法而承担最后的结果。消极思维者,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总能为自己找到消极的借口,最终得到消极的结果。而积极思维者,从事物存在中总能找到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做出积极的反映,指导其做人、做事,从而成就其人生的巅峰。

13、迷失自我的虾

虾见到螃蟹身上有时呈现出好看的红色,很是羡慕,螃蟹告诉虾,它常常跑到陆地上晒太阳,当强烈的阳光照耀它时,身上便呈现出好看的红色。虾听后兴奋不已,一跃跳到了岸上,也学着晒起了太阳,结果却被太阳晒死了。

【启示】:虾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活动的规律和生活习性,盲目跳到岸上去晒太阳,可见,迷失自我的过程,也就是酿造悲剧的过程。存在之道其实很简单,只要不模仿别人就行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4、天堂和地狱

两只老虎路过一片肥美的草地,其中一只老虎见这里的环境优美,便留恋起来。

另一只老虎劝说道:“这里虽然景色不错,便不见一只牛羊,它根本不适合我们的生存啊。”那只老虎不听,在草地上居住了下来,结果没几天就饿死了。

【启示】: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失去了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是因为它们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才造就了生命的极致;任何事物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是最好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只饿死的老虎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割裂了自身生存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对本不属于自己的景色的留恋,对自己生存条件的漠视,带来了生存危机,决定了其生命的终结,也诠释了天堂与地狱间的逆转。这启示我们:别人的天堂也许就是自己的地狱。

15、专注是金

日本有一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是有些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哨子。可你千万别小看这小玩意儿,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原来这家企业的产品特别“专一”——只生产哨子,他们聘用了300多名科技人才专门研发哨子,最贵的哨子卖了2万美元一个。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所有的哨子都是出自于该厂。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哨子的种类达到上千种,有给美国警察生产的专用哨子,哨子让他们给做绝了。

麦当劳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了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企业家之一。

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中买下特许经营权的除了克罗克,还有一个荷兰人。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克罗克只开麦当劳店,而加工牛肉、养牛的钱任由别人去赚;荷兰人却不仅开麦当劳店,而且投资开办了牛肉加工厂,使加工牛肉的钱了流入自己的腰包,后来,他又办了一个养牛场。多年过去了,克罗克把麦当劳开遍了全世界,而那个荷兰人却窝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养着200多头牛。

【启示】:“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这执著专注坚持到最后的“善终者”,也就成为了人生事业的成功者。可见,人生要获得成功,就要明确目标,专心致志,顽强执著,不达目的决不放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专注是金”,专注的确是成功的秘决。

16、对联人生

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常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幅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自大,不知求进,又怕撕下对联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回来,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启示】: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掌握本领是无止境的,决不能轻易言满。这是因为,整个世界是无限的,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认识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浩如烟海的知识,无数事实证明,知识永无止境。即使再退一步,如果当时掌握了某个方面的“绝对真理”,他的这项知识就满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世界是在变化的,在某一时刻是真理,而在其他时候也许就不再是真理了。我们应该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继续向着更大目标前进,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更多的成绩。

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忙得没功夫看书“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激流所淘汰。也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7、你是别人的一棵树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了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自尽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的种种遭遇和挫折。崖边岩上生有一棵低矮的树,听到它的种种经历,也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泪。此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你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

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终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此人不禁与树同病相怜,就对树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于世,不如随我一同赴死吧!”

树说:“我死倒是极其容易,但这崖边便再无其他树了,所以不能死呀。”

此人不解。

树接着说:“你看我头上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雀所筑,一直以来,它们在这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两只喜雀可咋办呀?”

此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了悬崖边退了回去。

【启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着,一个再渺小、再卑贱的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一棵伟岸的树。

18、眼中只有野兔

一位总经理要从三个很优秀的人中选择一位做助手,他再三权衡,难下结论,最后索性带着他们去打猎。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就绪,在开始行动之前,总经理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甲说:“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还有奔跑的野兔。”乙:“我看到了经理、同事、猎枪、眼前优美的景色,还有奔跑的野兔、水中的野鸭。”丙说:“我只看到了野兔。”回到公司,总经理就确定丙为经理助手,后来丙干得很出色,不久就获得了提升。

【启示】: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职员丙与职员甲、职员乙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善于抓住中心,这也正是他取胜的关键。两恶权重取其轻,两处权重取其重。人生处处都在选择,成功或失败就在于选择的重心不同。

19、心境

朋友小王爱好写作,总是埋怨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合适的时间。别人在单位说笑,他怕别人吵闹,又怕别人笑他迂腐。在家中租来的房间里,又嫌房间太小又阴暗,让人压抑。他说:“要是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我一定能写出好作品。”结果不久他搬了家,环境一切满意,但始终没有如愿。他又说:“太安静了,缺乏灵感。”

【启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其实,更多时候当我们埋怨一切不如意时,事实上不一定是外界环境的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20、《昆虫记》的诞生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他观察研究的热情,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他有时在野外纹丝不动地伏在地上,从太阳升起一直观察到太阳下山。他为了捕捉一只昆虫,常常跟着昆虫跳来跳去。他观察雄槲蚕蛾“求婚”的过程,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当快要取得成果的时候,槲蚕蛾“新娘”却不巧被一只螳螂吞食。法布尔毫不气馁,从头再来又整整观察了三年,才得到结果。

法布尔对观察是这样的热情,这样有耐心,正因为如此,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写的《昆虫记》共十卷,这部巨著在生物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启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正是由于法布尔多年耐心细致地观察,才有了《昆虫记》这部巨著的诞生。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生道路的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的结果固然让我羡慕,赞叹,但面对成功路上的坎坷与磨难更需要我们百倍的信心和坚韧去面对。

他们的工作是养牛英语

他们的工作是养牛英语

Theirjobistoraisecattle。

cattle造句:

1、Today,Russiaimportsmuchofitsbeef.Cattleareraisedmostlyfordairy.

今天,俄罗斯大部分牛肉依靠进口,国内主要饲养奶牛。

2、Thehandleswerecarvedoutofcattlebonesandthebristlesweremadefromwildboarorhorsehair.

把手由牛骨刻成,刷子毛由野猪或马毛制成。

3、TheDefendersofWildlife,awolfishoutfit,sayscoyoteskill20timesmorecattlethanwolvesdo.

灰狼保护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者”称,土狼能杀死比灰狼多20倍的家畜;

4、Mybrotherisacattlebreeder

我的弟弟是饲养牛的饲养员。

5、Theanxiouscattleruntotheirstallsinthevillage.

惊牛奔向村里的栅棚。

6、Zebucattlearemoreresistanttoticksthanothercattle.

瘤牛对蜱虫的抵抗力比其他牛都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具体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具体是什么意思

一直以来,《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受到“刍狗”一义的左右而众说纷纭。本篇论文以解析“刍狗”为出发点,坚持以老解老的立场,提出释“刍狗”为“刍豢”的观点;并以之返回观照文本意义本身,对《老子》体系中的某些范畴做印证性探讨

《老子》,又名《道德经》,上下八十一章,在我国哲学史以及文学史上的地位均毋庸置疑。然其语义艰涩,所指抽象,其中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更是理解不一,莫衷一是。由论文题目可知,对句中“刍狗”一义寻找一个合理解析是本论文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论文分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1、2、3、4节)集中于“刍狗”一义的辨析与解释。第二板块(5、6、7节)以第一板块的释义为基础,对“刍狗”一句句义、以及所涉及《老子》体系中的某些范畴等做初步探讨。

先将通行本《老子》(非通行本的问题后面谈)第五章抄录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由于《老子》文本的特殊关系,一章中上句与下句未必有必然联系(帛书本《老子》证明早期《老子》章节与传世本不同,很可能祖本《老子》不分章);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头一句上。显然,“刍狗”是理解句意的肯綮之一。历来对“刍狗”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倾向于将“刍”、“狗”拆开,分别释义。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汉代河上公的注:“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圣人视百姓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礼意”。其后,魏晋时王弼采纳了这种说法,“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无施,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哉!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无为然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为了论述方便,以下称这种释义为河上公注。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继续阐发河上公注,“……刍(草)、狗(兽)、人都是天地间自然生长的物,兽食草,人食狗,都合乎自然规律,天地并不干预兽食草,人食狗,所以圣人也不干预百姓的各谋其生活”。

显而易见,主张拆词的根据主要来源于文字学。刍的古字是“刍”,甲骨文字形从手从草,故《说文》释:刍,刈草也。又,李文仲字鉴曰:“‘刍’,说文:‘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从二屮,即‘草’字也。”“刍”字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被普遍用来指代草,如《周礼?太宰》:“七曰刍粖之式”。《左传?昭公十三年》:“淫刍荛者”。《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这是当时的大语境,以“刍”为“草”实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河上公注的释义隐约将“草”放大,有相当于今天“植物”一词的外延。同理,“狗”被放大为“兽”,借指一切动物,于是有“兽食草,人食狗”之说。

另一种释义主张将“刍狗”理解成偏正式的合成词,即“用草扎成的狗”。此说最早见于《庄子?天运篇》,其中讲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由于庄子学派于老子学术体系的特殊关系,有不少后人偏信此说。宋王安石指出:“天地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有爱也,有所不爱也。爱者,仁也;不爱者,亦仁也。惟其爱,不留于爱,有如刍狗,当祭祀之用,盛之以箧函,巾之以文绣,尸祝斋戒,然后用之。及其祭祀之后,行者践其首迹,樵者焚其肢体。天地之于万物,当春生夏长,如其有仁,爱以及之;至秋冬,万物凋落,非天地之不爱。”

王雱(王安石之子)则注道:“刍狗,祭祀所用。方其用也,隆礼致敬以事之;及其已事,则弃而捐之,等于粪壤。其隆礼致敬之时,非不以至诚也,然而束刍为狗耳,实何足礼敬乎?准不足礼敬而加礼敬者,又非以为也。夫万物各得其常,生死成坏,理有适然,而天地独为之父母,故不得无爱。而原天地之心,亦何系累哉!故方其爱时,虽以至诚,而万物自遂,实无足爱者。反要其终,则粪壤同归而已,岂留情乎?”后又如元代吴澄注:“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以上两说为主流,几乎左右了从古至今整个“刍狗”释义的思维路线。有意思的是,《唐明皇道德真经注》自己无法裁夺,只好兼收并蓄,在解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时候,援河上公注:“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其报也。”而在解释“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时候,又援《庄子?天运》里的说法:“不仁者,不为仁恩也。刍狗者,结刍为狗也。犬以守御,则有弊(蔽)盖之恩。今刍狗徒有狗形,而无警吠之用,故无情于仁爱也。言天地视人,亦如人视刍狗,无责望尔!”

两种释义方式导致对句意的不同理解更是五花八门,主流也是两种。主张拆词的多认为“刍狗”乃废弃之物,无需珍惜,并引此句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等联系,认为“任由自生自灭”,一切要回复自然;援庄子说的多主张“不仁至仁”,或“至仁无亲”,如唐明皇道德真经注:……言天地视人,亦如人视刍狗,无责望尔。尝试论之曰:夫至仁无亲,孰为兼爱?爱则不至,适是偏私。不独亲其亲,则天下皆亲矣。不独子其子,则天下皆子矣。是则至仁之无亲,乃至亲也,岂兼爱乎?

到底以上说法是否真正领悟了“刍狗”一句的真实含义呢?笔者不敢妄下断论。恐怕还得回到最初的出发点“刍狗”上,仔细探究一番。

事实上,河上公注将“刍狗”简单地分成草和狗,历来不乏反对的声音。例如,马叙伦在《老子校诂》中指出,说“譬如结刍为狗以祭祀,此说是也;王弼河上注以刍草狗畜二物说之,非是。”余不一一。

而笔者亦同样认为,“刍狗”不宜简单地拆开解。理由有二:

首先,从句式上来看,句中包含另外几个关键词:天地、万物、圣人、百姓。这四个词在此均以合成词的形态出现,“天地”对“圣人”,“万物”对“百姓”,故“刍狗”在形式上宜以合成词的形态出现在句式中。

其次,从逻辑上说,如果“刍”是“草”,“狗”是“兽”的话,那么如河上公、王弼注的“将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便有偷换概念之嫌。为什么不说“狗食刍,人食狗”呢?关键就在于狗不吃草。因而与“刍”相联系时,不得不说“狗”代表了“兽”,尔后单说“狗”时,就承认“狗”就是“狗”。但是“狗”之单字意思明确,《说文》指出:大者为犬,小者为狗。《礼记?曲礼上》谓:效犬者左牵之。《尔雅》中也明确指出:(犬)未成豪,狗。郝懿行义疏:“狗,犬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今亦通名犬为狗矣。”狗没有指代兽的义项,而以狗扩大到代指所有兽类的先例,笔者尚未见到。那么,剩下来的唯一解释就是,这里的狗如果分拆开来,就不能简单地释为兽。

又,如果说“刍狗”是出于音韵上的需求,则不合道理。正如朱谦之在整理《老子》韵读24例后所说:“由上所举韵例,有前人所认为无韵者,而实皆自然协韵。如以叠字为韵,老子之例甚多也……由此知五千言以道、道为韵,名、名为韵,以仁、仁为韵,狗、狗为韵者,又何足异?”可见,此句“狗”“狗”迭韵,无论在“刍狗”的位置上换成哪一个词,总能构成韵读,不会有其它影响。同时,第五章第二句的结束词为“橐龠”,第三句的结束词为“中”,依照王力整理的古韵三十部,“狗”(侯部字)与“屈”、“出”韵(脂部字)、“中”(中部字)相去甚远,都不能构成有效韵读。因而笔者不认为以“刍狗”标榜它义是出于音韵上的考虑。

作进一步观,河上公注为什么要将“刍狗”拆开来解释成这个样子呢?笔者认为这与《老子河上公章句》本身的价值判断分不开。在道家以及道教典籍的发展体系中,《老子河上公章句》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王明在《<老子河上公章句>考》中指出:“自西汉初迄三国,老学盛行三变,其宗旨各自不同……一、西汉初年,以黄老为政术,主治国经世。二、东汉中叶以下至东汉末年,以黄老为长生之道术,主治身养性。三、三国之时,习老者既不在治国经世,亦不为治身养性,大率为虚无自然之玄论。”《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成书时间尚无定论(王明认为“似当东京中叶迄末年间感染养生风尚下之制作”),但万变不离其宗,大抵上反映的是由“治国经世”向“治身养性”发展的情况。从而,书中身国兼顾的例子随处可见,如:

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治国者布施惠德,无令下知也。

用道治国则国安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无有既尽时也。

除此,《老子河上公章句》还提出了多种养气的办法,从这些可以看出,人的自我意识已经上升成为了价值判断的主体。所以,“刍狗”亦演化成了一条生物链:兽食刍,人食狗。“人”处于生物链的最高层,其地位与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所谓“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这与《老子河上公章句》明言提倡养生修身的思维模式相吻合。事实上,《老子》五千言,并没有直接论及养生、修身;《老子》只提倡“为道”,如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等。这种思路一直被后来人刻意地继承下去,便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养生方式,包括胎息吐纳、气功丹药;一直到葛洪的《抱扑子内篇》,蔚为大观,成为“金丹大药”神仙道教的集大成者。如此说来,河上公(《老子河上公章句》作者尚未有定论,姑且称之)不过借《老子》之言阐发自家论调而已。那么,把“刍狗”解释成“兽食刍,人食狗”的生物链也在情理之中了;否则便失去一个可供趁机阐发的舞台。

那么,“刍狗”既然不能循河上公注,可否就依照《庄子?天运篇》释为“草扎之狗”呢?笔者不敢苟同。

一、释“刍狗”为“草扎之狗”不见得文义畅通。

《庄子?天运篇》为述孔子守周礼不放而引“刍狗”一例,文中人物师金在解释完“刍狗”以后,更重要的还是后面一段话:

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

可以看到,庄子借师金这段话主要评述孔子守古之礼法不变,不得变通。其中:

(1)“刍狗”在此隐约含有神魔怪力之意。所谓“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也就是说,如果在祭祀完后,还有人将草扎之狗细心珍藏,形影不离地带着,那么即使不招来恶梦,也会为神魔所吓。这种天马行空略带诡异的行文色彩与庄子整部书的风格相吻合。

(2)师金指出:对待“刍狗”的一般态度是用完后践踏之,抛弃之,但有的人不是这样,对“刍狗”看得很宝贵。重点就放在后半句,换句话说,孔子将周礼看得很重,他就相当于师金讽刺的那位在祭祀完以后还悉心珍藏“刍狗”的人。那么,到底用后即弃的态度可以称为“以……为刍狗”,还是用后珍藏的态度才叫做“以……为刍狗”呢?庄子没有明说。依前者,孔子不以周礼为“刍狗”,依后者,孔子以周礼为“刍狗”。

带着以上两点,我们回到《老子》那句话,可以发现二者迥异。首先,《老子》阐述的是自己对天地、圣人的看法,没有必要染上浓厚的神力色彩。有一种意见认为,史载老子做过史官,所谓“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天图书馆的馆长)”;而在周以致更早的时候,史、卜、筮、祝这几种人每每相通。那么,老子作为巫祝文化背景下的一个言语者,他的用词遣句不可避免地会带上相应的痕迹;“刍狗”作为祭祀的物品,就是老子随口拈来的绝佳比拟。

这种意见有道理,《老子》书中也的确体现了很多史巫文化氛围的思维方式。不过,是否就能因此一锤定音呢?笔者认为不妥:一则按照通行本的分章模式,第五章第二句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众所周知,“橐龠”就是“风箱”,不但形象而且容易理解,并没有艰涩之感。“风箱”与史巫文化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关联。另外,《老子》第十一章言“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凿户牖以为室”,均是日用之常物,为大众所熟识;第六十四章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是日常之理,为大众所接受。难道这些精妙的例子都与史巫文化相关吗?可见,从词句中看出史巫文化气息是正常,但不能反过来仅凭史巫文化就硬将《老子》中的词义解释成相应的模样。二则《老子》中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只。五千言中论及神(出现“神”字的仅八处,分别在第六、二十九、三十九、六十章)的时候,多为泛指。如第三十九章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天、地、神与谷都是一个范畴,并非所指。神谷第六章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也不是某个具体神灵(具体释义有争议,不过公认体现了原始的生殖器崇拜)。进一步说,在《老子》构筑的体系下,行为规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自然以下,分别是道、天、地、人。而鬼、神或者仙在这个体系中没有相对应的地位。所以,《老子》似乎没有必要将“刍狗”越说越远,附上神力色彩。

其次,我们看一下(2)。《淮南子?齐俗训》提到“刍狗”,与《庄子?天运篇》相通:譬如刍狗土龙之始成,文以青黄,绢以绮绣,缠以朱丝,尸祝袀袨,大夫端冕,以送迎之。及其已用之后,则壤土草剟而已,夫有孰贵之?

也就是说,按照上述逻辑,“刍狗”可以囊括三个含义:

a、敬而用之。所谓“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文以青黄,绢以绮绣,缠以朱丝,尸祝袀袨,大夫端冕,以送迎之”。也就是说,“刍狗土龙”在未经使用前的阶段,是深为所重的;它相当于某件贵重物品,蕴涵着相应得价值功能。

b、弃而贱之。所谓“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则壤土草剟而已”。此时,“刍狗”相当于完全无用之物。

c、先敬而后弃。也就是包括了a与b两个阶段,成为一个总体观照。此时的“刍狗”相当于一个先顺时而后背时的概念。

《庄子?天运篇》所言的“刍狗”,描述具体明晰,应该指义项c。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天运篇》并没有指出也没有迹象表明,此处“刍狗”一义引自《老子》;何况,在文本中与颜渊探讨“刍狗”问题的不是老聃,而是师金。那么,将c义项直接套用到《老子》中的“刍狗”上,即使可以解释得通,也未免差强人意。怎能证明《老子》中的“刍狗”不是a义项,不是b义项,就是c义项?

事实上,退一步来讲,c义项并不能地让人信服地释义。分析如下:《庄子?天运篇》中的文本具体含意有两个:1)师金认为,周礼就像刍狗一样,是先顺时而后背时的东西;现在它已经过时,不必再念念不忘。2)师金认为,孔子守着周礼不放,就像守着刍狗不放一样,念念不忘。

但是,以上两种行为,到底哪种可以等同于“以……为刍狗”这个句式呢?《庄子?天运篇》中没有解释这个问题。

如果1)可以说称之为“以……为刍狗”,要达到“不必念念不忘”,必须先使之价值破灭,成为废弃无用之物。那么天地是否曾经“敬”过万物,圣人是否曾经“敬”过百姓呢?或者,天地是否曾经“用”过万物,圣人是否曾经“用”过百姓呢?显然费解。有人主张在此基础引申为“任由自生自灭”,比如苏辙认为:“结刍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适时然也。既事而弃之,行者践之,夫岂恶之?亦适然也。”但是,“用过即弃”与“任由自生自灭”两个行为的主体明显不等。“用过即弃”的主体是作用于对象的事件参与者,“任由自生自灭”的主体是一名旁观者。“结刍为狗”不是自生,是人造之以生;不是自灭,是人捐之以灭。“用过即弃”与“任由自生自灭”二者相距甚远,况且,无论用过是否放弃,后者都可以笼统概之为“任由自生自灭”。从“用过即弃”推至“任由自生自灭”亦难以说服人。

如果是2)可以称之为“以……为刍狗”,释为“念念不忘”,那么顺着这个逻辑,是否说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就是天地悉心珍藏万物,爱不释手,圣人爱惜黎民,念念不放呢?既然如此爱惜,何必声称“不仁”,让多少后来者久不得其要领?

总之,以上分析表明,将“刍狗”释为“草扎之狗”,于《庄子》文本中可通,于《老子》则不通。庄子学派也有借老子之言阐发“至仁不仁”或者“至仁无亲”的嫌疑,此“刍狗”非彼“刍狗”。

那么,“刍狗”到底作如何解释呢?笔者以为,将“刍狗”释为“刍豢”较为恰当。

刍豢,当指牛羊犬豕。《说文》指出:“豢,以谷圈养豕也。”《孟子?告子上》:“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朱熹注曰:“草食曰刍,牛羊是也;谷食曰豢,犬豕是也”。又如,《史记?货殖列传》有言: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

“豢”与“犬”关系之密切历来为人所道,《礼记?月令》: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郑玄注:养牛羊曰刍,犬豕为豢。孔颖达疏:食草曰刍,食谷曰豢。又《周礼?地官?槁人》:掌豢祭祀之犬。郑玄注:养犬豕为豢。商承祚先生在《殷墟文字类编》谈到:今卜辞有字囗(上“豕”下“廾”)、囗(上“犬”下“廾”),象以手奉豕,疑即豢之初字。篆字从采,殆后世所增。牛羊曰刍,犬豕曰豢。故其字或从豕,或从犬。

可见,若以“刍豢”释“刍狗”,语义上可通。同时,刍豢还泛指祭祀用的牺牲(其实就是牛羊犬豕的另一用途),但没有“草扎之狗”的神力色彩。设“草扎之狗”之义为a,“刍豢”之义为b,比较二者可知至少有以下区别:

1、a是人造之物,依人而生。b是自然界的生物,有灵能动。

2、a与天地之关系是单向的:a作为道具祭祀天地,但天地对a没有任何既定义务。b与天地的关系是双向的,b依天地而生,天地有权干涉b,但是它不干涉。

3、a的使命只有一个,就是取悦于既定对象。b是自然之物,本无其使命可言;若非要言其之于人的功用,那么它的功用呈发散性与不确定性,可以为人所奴役,作劳力、作菜肴、作牺牲,亦可以自生自灭。

4、a是单数,b是复数。

由此分析:

据1,“草扎之狗”不能自生,为则有,不为则无。而b可以自生,与人的存在无任何关系。

据2,对于“草扎之狗”,天地作为旁观者的身份是在语境之外的,因为天地对“草扎之狗”无任何义务,如果“草扎之狗”对天地有作用、有左右,那才是稀罕的事情。对于“刍豢”,天地是成就牛羊犬豕的其中一个条件,但天地对自己的所为“麻木不仁”。同样地,圣人之于百姓,也应该遵循。这与《老子》提倡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甚至“道生之、蓄之……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此之谓玄德”等极其吻合。

据3,“草扎之狗”的用途只有一个,就是取悦于神灵,企盼得到佑护。用之于天地尚可,但用之于圣人则不当。难道万千百姓、芸芸众生需要取悦圣人,从而得到圣人的佑护吗?可惜,《老子》从未提及,老子只提倡“邻里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反,圣人可以在其能力范围内给予百姓帮助,不正像天地之于刍狗万物么?钱锺书在《管锥编?老子》谈到: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不省记”,非天地忍心“异心”而不悯惜。钱锺书不独言刍狗,独言万物,而将刍狗万物并列,实乃明智之举。

据4,因为万物、百姓皆是复数,故“刍狗”宜释为复数。否则,天地将万物看成是一个“草扎之狗”呢,还是将万物看作是一堆“草扎之狗”呢?

可见,“刍豢”比“草扎之狗”更符合句意。那么为何不直接使用“刍豢”一词呢?一则“刍豢”比不上“刍狗”简单易识,求通俗而已,不然为何又不用“刍犬”以代“刍狗”呢?二则“豢”字已经发展出引申义,即收养,或曰以利收买。如《左传?哀公十一年》:是豢吴也乎。杜预注:豢,养也。又如《荀子?棨辱》:豢之而俞瘠者,交也。同时,《老子》喜言通俗之物,以平凡事平凡物作喻。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同理,“刍狗”易通俗不易延远,“牛羊犬豕”则是。

另外,《易?说卦传》说:艮为狗(稍后,汉代人以马喻乾卦,以牛喻坤卦)。由此,该章节包含有“天”(乾)、“地”(坤)、“风”(巽)、“狗”(艮)等重要的卦象,老子是否另寓深意,亦不可知。但狗素来被人所格外看重是毋庸置疑的。狗为六畜之一,除了有预兆吉凶灾异的象征作用以外,还有除灾的作用。根据《礼论》的说法,狗属于“至阳之畜”,在东方烹狗,可以使阳气勃发,从而蓄养万物。又东汉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天子所居住的城市一共有十二门,东方的三门是生气之门,为了不使死物在生门出现,所以在另外的九门前杀狗去灾。在阴阳五行学说中,狗与五行中的金相配合,又与方位中的西方对应,而与东方木相克,杀狗有毕止春天的阴湿疫气,使万物复苏成长的作用。狗能够去邪免灾,这并非是什么奇谈怪论,就连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也认可狗的这一特殊功能,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术家认为狗能够禳辟一切邪魅妖术。《史记》中指出:秦国在城池的东、南、西、北四门前披裂肢解狗以抵御灾害。同时,用白狗的血涂在门上来驱逐不祥,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风俗。可见,凭狗的地位与影响,以“狗”代“犬豕”,极有可能。

以上从词汇本身分析“刍狗”的释义,以下结合《老子》体系,阐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之含义,兼证余以上释义之可行。

由于“刍狗”一句涉及儒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仁”,更直言不讳“圣人不仁”,因此显得充满火药味,甚至一度演化成儒、道两家论战的口实之一。

首先,笔者对“仁”的传统解析无任何异议。《说文》指出:仁,亲也。儒家将之升华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并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相当于英语中的benevolence。不过,“仁”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具体的语境中其具体含义会有所变通。那么,此句的“圣人不仁”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先引一些较为经典的意见:

吴澄认为:“圣人是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

范应元认为:“圣人体此道以博爱,其仁亦至矣,而不言仁。其于百姓,亦如天地之于万物,辅其自然而不害之,使养生送死无憾,不知帝力何有于我哉!”

萧天石认为:“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故其以百姓为刍狗者,乃一任百姓之自为刍狗也。死生得丧无与焉,当如是则不得不如是也。当生即生,当杀即杀;当行即行,当止即止;当用即用,当舍即舍;当成即成,当毁即毁;此当然而然,实即自然而然,纯为一道之流行,与一气之流行。圣人之用心,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由上可以看到,以上几家释“圣人不仁”时,终究受制于“结刍之狗”这一义项的引导。其中的共同点在于:

1、“刍狗”为卑贱之物。

2、强调“天地”与“圣人”不亲近任何事物(没有任何感情)。

3、“天地”与“圣人”完全不作为,任由自生自灭(没有任何责任)。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三项放回《老子》的文本当中考察,发现矛盾重重,不能自圆其说:

对于1,《辞海》在解释“刍狗”一义时,列举了河上公注与《庄子?天运篇》释两个说法,然后指出:两说不同,皆以喻轻贱无用之的东西。也就是说,“刍狗”卑贱不堪,“天地”与“圣人”完全摆出一幅的冷面孔,对任何东西都不放在心上。但是,《老子》第四十九章指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如果圣人不把百姓放在心上,又何必以百姓之心为心?岂不是自作聪明?显然相悖。当“刍狗”被理解成“刍豢”时,无卑贱之义。万物有万物的生息,百姓有百姓的生息,仅此而已。

对于2,《老子》第二章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另外《老子》第四十五章有“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言语。又《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可见,《老子》的体系强调取消对立,不欣赏极端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仁”并非刻意强调“无所亲爱”,而是强调说,圣人对待百姓与天地对待万物的方式是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没有对其中某部分“特别亲近”;或者说,没有“偏爱袒护”。当“刍狗”释为“刍豢”时,这一点理解得更明显,而且与《老子》文本非常贴切。

对于3,《老子》第二十七章指出:“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如果“圣人”任由“百姓”自生自灭,咎由自取,何必“救人”“救物”,又何必“无弃人”“无弃物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