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常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母牛水门挂粪什么原因?

养牛常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母牛水门挂粪什么原因?

大家好,关于养牛常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母牛水门挂粪什么原因?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圈养的牛拉肚子了该怎么办?

圈养的牛拉肚子了该怎么办?

导语:牛拉稀可以说是可大可小,轻者食欲不振,重者脱水而亡。造成牛拉稀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原因对应的病症不同,相应的防治方法自然也不尽相同。因此,想要正确有效的防治牛拉稀,我们得根据不同的症状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接下来,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五种常见的牛拉稀病症以及防治方法。(一)牛白痢

牛白痢也叫“牛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新生犊牛,可随乳汁或污染物进入犊牛肠道。造成犊牛排灰白色稀便,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具有很强的酸臭气味。轻者2~4天便可恢复正常,重者衰竭而亡。

【预防】母牛怀孕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情况允许的话还应接种大肠杆菌菌苗。犊牛出生后,保证牛舍和乳水的清洁。避免新生犊牛与粪便接触,是预防牛白痢发生的主要措施。

【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犊牛,可以灌服0.5%高锰酸钾水溶液(每次4~8克,每日2~3次);或口服磺胺脒(每次10~20克,每日2~3次)。对于病情较重的犊牛,应口服硝酸铋5~10克,并且需要同时进行静脉输液。

(二)牛沙门氏菌病

牛沙门氏病菌又称“犊牛副伤寒”,常见的病原体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该病主要危害一个月左右的犊牛,通常是因为犊牛食用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感染发病。犊牛发病后,体温骤升,食欲不振,不久后排出灰黄色液状粪便,并混有血黏液,具有明显的恶臭味。该病常常引起犊牛脱水而亡,幸存犊牛常伴有关节肿胀或支气管炎等疾病。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牛舍的清洁卫生。发现病牛,应该及时隔离或淘汰。死亡病牛应该统一深埋或焚烧处理,同时对牛舍进行全范围的消毒。

【治疗】复方新诺明(70毫克/千克体重)、氟哌酸(10毫克/千克体重),两种药物交替使用,每日2~3次。拉稀较为严重时,应进行输液以防脱水。

(三)牛冬痢

牛冬痢又称牛黑痢,是牛群在秋冬季节发生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大牛小牛均会发病,且大牛病情一般较重。气候恶劣和管理不当,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发病时,病牛排出棕红色水样稀便,常混有血黏液,有腥臭味。

【预防】做好牛舍保暖措施,发现病牛应立即隔离治疗,及时清除粪尿,对牛舍进行全范围的消毒。

【治疗】将松节油和克辽林等量混合,每次灌服25~50毫升,一天2次。一般情况下,2~3天便可痊愈。病情严重时,及时补液。

(四)牛巴氏杆菌病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以高热和内脏出血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受冷、过劳、饥饿是牛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病原体可随粪便及污染物,经呼吸道感染牛群。发病时,牛表现得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常伴有流鼻涕、拉稀症状,鼻涕、粪便均带有血色泡沫,病情严重的一般在24小时内虚脱而亡。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不宜让牛群过冷、过劳、过饥。对病牛要及时隔离,对发病的牛舍要用漂白粉或石灰水消毒。每年要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菌苗1次。

【治疗】将四环素(50毫克/千克体重)溶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制成0.5%的溶液静脉注射,每天2次。或者用环丙沙星(2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每天2次。

(五)牛寄生虫病

牛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在牛体内繁殖、夺取养分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患病的牛群一般不会轻易死亡,但常常伴有拉稀症状,致使牛群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身形消瘦、发育不良。牛的寄生虫种类很多,会引起拉稀症状的有:血吸虫、肠胃线虫、绦虫、蛔虫。

【预防】虽然不同的寄生虫引起的症状稍有不同,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均是大同小异。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要定期的进行驱虫工作,每年2~3次为宜。

【治疗】对于寄生虫病的治疗,只需要在饲料中掺喂驱虫药,每天一次,一般2~3天就可见效。常用的驱虫药有:吡喹酮(30毫克/千克体重),丙硫咪唑(5毫克/千克体重),噻苯唑(30毫克/千克体重)。若病情严重,则需咨询当地兽医,以便更及时有效的驱除对应寄生虫。

总结:引起牛拉稀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仔细诊断、对症下药。平时应该加强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接种、驱虫工作。对于发病的牛群,应该及时隔离治疗,死亡牛应做统一深埋处理。当然了,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仅供大家参考。若是发现牛病,还应及时联系当地的畜牧兽医站,并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病牛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母牛水门挂粪什么原因?

母牛水门挂粪什么原因?

养牛10多年来,每天都在牛圈里观察牛,观察牛的食欲,精神状态,反刍等,仔细观察母牛水门你会发现有一部分母牛水门或多或少会有挂粪的情况。我个人观点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繁殖母牛分娩后由于多种原因感染了子宫内膜炎,母牛爬卧时不断有脓性分泌物从水门流出,因为分泌物比较合粘稠所以粘到牛粪也算是比较正常了!

第二:繁殖母牛妊娠以后,随着胎儿的增长,特别是5个以后,也时常会有一些比较粘稠的分泌物从水门流下,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发现水门下边悬挂一个小粪球。

总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如果是短时间妊娠分娩的母牛,或是流产的母牛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早做处理;如果是已经妊娠期的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的,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不予理会,常观察就可以了!

朋友们如果知道有其它的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给予分享!

谢谢大家!

我养的牛最近拉稀是什么原因?

我养的牛最近拉稀是什么原因?

牛拉稀,往往是消化不良,也有可能是精料喂的超量,或者是饲料霉变,引起肠胃炎,还有可能是天气突变,的应激反应,或者生产母牛吞食胎衣也会引起牛拉稀症状。

表现,排稀便,精神不振,喜卧,食欲下降。

防治:减食、或者绝食一天,再根据牛体重,用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等注射。如果只是单纯的消化不良,去兽药店买点助消化药喂就可以了。

胃肠炎,是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或坏死性炎症。

表现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机体中为特征。

病因:饲料霉变、腐败、冻冰、或者喂的精料太多,或者突然换料,药物中毒或饲料中毒。

天气突变,环境恶劣,圈内阴暗潮湿寒冷,喂饲不规律等引起。

症状,腹泻是主要症状,开始为猪便,混有未消化好的精料颗粒,随后排稀便。重者,粪便中有假膜、血液、脓液、。

后期严重的可见肛门失禁,牛表现,精神不振、反刍停止,食欲消失,腹痛呻吟,喜欢卧地。

防治:药物治疗以抗菌消炎,缓泻止泻,强心补液,解毒为主。

轻者根据体重内服磺胺脒,或者黄连素,每天根据体重灌服三次。

缓泻:粪便稀并混有大量粘液,及消化不良、消化不完全的饲料,不宜止泻,当粪便似水,频泻不止、腥臭味不大,不带或者仅带少量粘液时,再立即止泻,根据牛体重用,磺胺脒,木炭末,碳酸氢纳,混水灌服。还要补液。

根据牛体重,补百分之五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百分之五,碳酸氢化钠注射液等静脉注射。一定要找兽医治疗。

预防:注意饲料保管,不要喂发霉变质饲料。定量、定时有规律饲喂,不要突然换料,避免应激反应,圈舍内要干燥保暖卫生。注意观察争取有病早生现早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养牛有哪些技巧?

养牛有哪些技巧?

关于养牛的技巧还真不少,这里捡重要的给大家说一下。

1、购买母牛,不挑大不选小

牛犊价格越来越高,单纯育肥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高,而效益却变得越来越低,未来养牛自繁自育势必会成为一大发展方向,不过购买母牛却有讲究,首先经产成年母牛不能购买,现在牛犊价格这么高,没有人舍得卖大母牛,市场上的大母牛多是一些不能正常的母牛,而购买没有产过牛犊的青年母牛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其次太小的牛犊不能购买,养母牛自繁自育本身便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如果购买牛犊需要养大才能配种,不如购买青年母牛见利快。

2、购买牛犊,不舍近求远

养牛户在购买牛犊时不要轻信低价宣传,现在是信息社会各地牛价相差并不大,当地有牛的情况下最好在当地购买,一来可以节省考察费用、运输费用等,二来可降低运输应激和环境变化应激,三来在当地买牛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3、草料加工,无霉多铡

一定要选择无霉变的草料,因为霉变的草料中含有较多的霉菌毒素,一来会影响饲料口感降低牛的采食量,二来会影响牛的消化吸收,三来会使牛出现慢性肠炎、霉菌中毒等。另外草料一定铡的短一些,这样可以提高适口性,方便采食,减少浪费及提高消化利用率,但是需要注意是铡而不是粉,如果草料粉的过碎则可能使牛出现瓣胃阻塞等问题。

4、定时定量,一天两喂

在喂牛时一定要定时定量,不可饥一顿饱一顿,定时定量一来可以让牛形成良好的采食习惯,二来既可以满足牛的营养需求而又不会造成饲料浪费,三来可以提高牛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一般牛日采食干物质量约占体重的2.8%左右,育肥牛日粮中精粗饲料比约为4:6,日粮分早晚两次饲喂,早晨喂量约占总量的40%,晚上喂量约占总量的60%。

5、按时防疫,少发疫病

当前养牛,特别是规模化养牛,一定不能坚持老观念,该给牛做什么防疫就要做什么防疫,千万不要认为牛抗病力强而不做防疫。牛必须做的防疫有牛口蹄疫、牛巴氏杆菌病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牛引进后7~10天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先免疫牛口蹄疫疫苗,最好选择多价牛口蹄疫疫苗,然后间隔10~15天再次免疫其他疫苗,之后按照疫苗的保护期定期给牛注射疫苗即可。

6、定期驱虫,毛亮膘肥

牛买回后20天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可以给牛进行驱虫,可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内服联合驱虫,之后每年至少驱虫两次(春秋两季驱虫)。伊维菌素主要针对节肢动物、线虫等寄生虫,而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主要针对体内寄生虫,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吸收效果稳定但麻烦,内服吸收效果不稳定但省事,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在早晨牛空腹时内服效果较好。驱虫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一定要严格遵循说明或兽医师指导,且大群驱虫前需要先进行小群试验,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大群用药驱虫。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