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养牛电话?咱们工司在哪里

唐山养牛电话?咱们工司在哪里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山养牛电话,以及唐山宏大肉牛我想养牛,咱们工司在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唐山宏大肉牛我想养牛,咱们工司在哪里

唐山宏大肉牛我想养牛,咱们工司在哪里

1丰润丰润区犇福奶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奶牛丰润区七树庄镇太平庄村

2丰润丰润区金跃养殖场生猪丰润区白官屯镇田富庄

3丰润丰润区唐大禽类有限公司肉种鸡丰润区白官屯镇冉各庄村

4丰润丰润区金钠川种猪养殖责任有限公司生猪丰润区常庄乡甸家洼村

5丰润丰润区康乐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生猪丰润区岔河镇宋家口头村

6丰润唐山水木清华实业有限公司蛋鸡丰润区火石营镇赵庄村

7丰南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镇玉权绿色养殖场生猪钱营镇闫庄

8丰南唐山市丰南区忠义奶牛养殖中心奶牛钱营镇后南阳庄村

9丰南唐山市天鹏奶牛场奶牛唐坊镇义和庄村

10丰南唐山市丰南区宝源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奶牛小集镇康各庄村

11丰南丰南区景凤生态牧场奶牛稻地镇刘唐保东街

12丰南丰南区宏辉养殖场蛋鸡王兰庄镇将军庄村

13滦县浩华养殖公司生猪榛子镇八里王官营村

14滦县滦县纪旭农牧专业合作社生猪东安各庄镇孟家屯村

15滦县滦县盛禾畜牧有限公司生猪东安各庄镇赤峰堡村

16滦县滦县江顺种公猪站种公猪东安各庄镇赤峰堡

17滦县滦县嘉烁牧场奶牛小马庄镇宋庄村

18滦县滦县吉祥牧场生猪雷庄镇后店子村

19滦南滦南县程淑艳养猪场生猪长凝镇沙角湾村

20滦南滦南县源欣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司各庄镇左庄村

21滦南滦南县金鑫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奶牛扒齿港镇米官营村

22滦南滦南县田园奶牛养殖场奶牛扒齿港镇后于子林村

23滦南滦南县新胜奶牛养殖场奶牛扒齿港镇李庄户村

24滦南滦南县长秋家禽养殖场肉鸡宋道口镇上曹营村

25玉田玉田县京玉养殖场生猪郭家桥乡下黄庄

26玉田玉田县弘泰养殖场生猪彩亭桥镇黄土桥村

27玉田玉田县金辉养殖场生猪孤树镇香椿园村

28玉田玉田县华峰养殖有限公司生猪鸦鸿桥镇孙各庄村

29玉田恒天然(玉田)牧场有限公司杨家板桥第一分公司奶牛杨家板桥镇于家窑村

30玉田玉田县花台子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牛林头屯乡徐庄子村

31玉田玉田县硕丰养殖场猪彩亭桥镇彩河东村

32迁安六合寅养殖场生猪大五里乡水峪村

33迁安建华红旭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夏官营镇西永兴庄村南

34迁安乐园养猪场生猪夏官营镇梁庞庄村

35迁安任贵养猪场生猪五重安乡刘皮庄村

36迁安中安养殖场蛋鸡杨店子镇任官营村赵春阳

37迁安付建国养殖场蛋鸡建昌营镇塘坊村

38遵化遵化市天时生猪养殖合作社生猪平安城镇平安城三村

39遵化遵化市军民养殖场生猪西留村乡朱山庄村

40遵化遵化市春艳养猪场生猪平安城镇王家街村

41遵化遵化市印华养猪场生猪崔家庄乡东二十里铺村

42遵化遵化市玉兴养猪场生猪兴旺寨乡朝阳沟村

43迁西迁西县三屯李玉红养鸡场蛋鸡三屯营镇戏楼村

44迁西迁西县三屯福鑫生态养殖场生猪三屯营镇西贾庄子村

45迁西迁西县东荒峪宏大养鸡场蛋鸡东荒峪镇板桥村

46迁西迁西县洒河乔众养羊场肉羊洒河桥镇牛店子村

47乐亭乐亭丰沃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奶牛庞各庄乡王庄子

48乐亭乐亭咸通养殖场奶牛乐亭镇杨洼子

49乐亭乐亭国宏奶牛养殖场奶牛毛庄镇公北村

50乐亭乐亭金华肉牛场肉牛王滩镇王滩村

51曹妃甸唐山市曹妃甸区万凯丰畜牧养殖场生猪六农场曾四村

52曹妃甸曹妃甸区八农场浩鑫养殖场蛋鸡八农场南新庄

53曹妃甸曹妃甸区一农场容元蛋鸡场蛋鸡一农场虹桥村

54古冶古冶区泰合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生猪王辇庄乡北金庄村旧址

55古冶古冶区圣火小尾寒羊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古冶区南外环北海子沿村东

56开平开平东龙生态园生猪双桥镇大柳树村

57开平唐山市宏盛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开平区洼里村夏庄村

58芦台芦台经济开发区双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猪海北镇花牛村

59芦台芦台经济开发区全顺养猪场生猪海北镇小海北村

60汉沽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孟欣养殖场生猪农业总公司第四生产队

61汉沽唐山市汉沽管理区中泊顺祥养猪场生猪汉丰镇中泊村

河北信用联社

河北信用联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始终围绕“以改革促发展,抓管理求稳定”这一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依法稳健经营,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信合发展之路,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6月10日,全辖各项存款突破2000亿元大关,余额达到2001亿元,较年初增加17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04亿元,比年初增加119亿元,存贷款余额均居全省各金融机构之首,已成为全省存款数额最多,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覆盖面最广,服务最贴近农民的金融机构,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

2000亿元存款河北信合异军突起

河北省共有地(市)级农村信用联社3家,县(市)级农村信用联社153家,农村信用社2858家,信用分社及储蓄所1790家,信用代办站32067个,干部职工44690人,网点遍布全省城乡,是全省网点覆盖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他们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上存款,增资扩股”的发展目标。从领导班子入手,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精心谋划、大力组织存款,扩大资金实力。

原省信合办每年都制定存款增长计划,各地信用办、信用联社根据当地实际,分别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的计划、目标、考核办法和具体措施,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撤并等大好时机,组织各基层联社、信用社拉开了宣传大幕。他们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刊以及户外媒体,广泛宣传各项金融政策,塑造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全省城乡还开设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宣传站、咨询台,万名信贷人员背包下乡,走村入户,张贴标语,到田间地头散发资料,解答咨询。仅2004年上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先后出动宣传车26000多台(次),张贴和散发宣传材料达10亿份(条),解答群众咨询2.9亿人次。

同时,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积极采取各种形式的柜组承包,绩效挂钩考核制度,大规模、全方位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石家庄市农村信用联社强化服务、竞争意识,确保存款增长,截止2004年5月底,该社各项存款已达339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沧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不断完善改革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内部管理和内控措施,加速电子化建设进程和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连续四年盈利的地市级联社。到2004年5月底,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已达202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一直被亏损困扰的唐山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坚持“安全为本,效益立社,夯实基础,稳中求进”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在对劳动用工、信贷、财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狠抓规模化管理,在减亏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到2004年5月底,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48亿元,较年初纯增25.2亿元,同比多增14.06亿元,共实现利润3553万元,同比增加1925万元。

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瞄准劳务输出、个体经商户、农村种养殖大户等特殊客户群体,努力满足他们对存款“安全、方便、获益”的需求,将他们手中大量闲置资金吸收到农村信用社。保定市唐县农村信用联社掌握了本县外出务工人员多、收入高的信息后,多次派出得力人员到北京、山西等地,与工程队、包工头联系,通过提供周到、方便、细致的服务,将全县10余万人的务工收入引存到信用社,仅五个月此项就增存5000多万元。

全省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巩固和完善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强硬件建设,大胆创新服务手段,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新突破。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不同程度地开办了代收国(地)税、移动电话费、水电费、网通话费、代理保险、代发工资等一系列中间业务,增加了营业收入。部分地(市)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信用社积极开展合作,开办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网上银行的代理业务,扩大了省辖特约电子联行网点覆盖面,部分开通了地、县范围内通存通兑业务,不仅大大加快疏通了支付结算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综合竞争力。截止2004年6月10日,在全省11个地市中,已有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沧州等五个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分别突破了200亿元。存款的大幅增长,不仅壮大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为加大支农力度筹集了充足的信贷资金。同时,也标志着肌体健康丰满的河北农村信用社已经驶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金融劲旅和不可缺少的支农生力军。

服务“三农”努力打造“信用工程”

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定位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充分发挥纽带作用。2002年,河北省信合办结合全省实际出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对“推广、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自身的工作自觉性,切实提高全员对这一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为真正解决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的问题,他们依靠地方党政领导,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并将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作为“推广、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层层下发文件,相继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辖内“推广、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把信用户的评定、信用村(镇)的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和政绩考核管理。健全并完善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资金供给机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调动了员工发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全省县、乡、村层层召开动员大会,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并面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面对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努力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向小额信用贷款转移,实现从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的高效农业转移,实现从单一的种养业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需求转移。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防范风险手段,建立了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监督机制,强化了审计、稽核部门的监督功能,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稽核。根据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期限、对象和投向不同确定风险系数,建立预警机制,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实施了风险预警和防范,有效控制了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2003年,河北省信合办依据省财政厅、省教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下发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及相关要求,出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全辖当年发放助学贷款3817.5万元,帮扶贫困学生近8000名,产生了很大反响,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省“推广、创建”工作的开展。

全省信合员工发扬“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光荣传统,起早贪黑,顶烈日、冒严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开展摸底调查,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张榜公示,核发资信证,上门发放贷款。实行地、县两级领导成员包片、包村,信用社、站员工包户制度,他们将“推广、创建”工作与清非工作相结合、与吸储揽存相结合、与增资扩股相结合、与资信证年检相结合、与评先创优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信用社资金实力、办社方向及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优惠政策,帮助农民算经济账,促使社员、农民到信用社入股、存款。他们还坚持把好村级领导班子关,把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把好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关,把好信用关系和信用基础关,把好农民自愿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定一个,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搞“一刀切”。从而使这项活动搞得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

随着全省“推广、创建”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原省信合办精心安排,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并将这一工作作为一项“信用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展开。沧州市农村信用联社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以小额贷款《资信证》为载体,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为目标的“进万家门、知万家忧、解万家难、助万家富”的信用工程创建和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活动。2002年,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广和创建工作的意见措施,自己编印了《信用工程创建专刊》,创办了《沧州信合》报,极大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截止2003年5月,该市共发放《资信证》42万份,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05亿元,辖内321375个农户挂上了金光闪闪的“信用户”牌,1475个村树起了象征荣誉的“信用村”碑。该市大徘徊村原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农民苦于没路子,又缺乏资金,全村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信用社会同村班子成员,共同分析村里的发展现状及自然条件,奔波于吉林、黑龙江等地考察,选准了风险低、市场好、见效快的肉牛养殖业。信用社在该村召开了现场贷款营销会,农民凭资信证与信用社现场签订的贷款合同,资金直接划入农民专户保存,农民可现场领牛。只需交纳一定的饲料费和饲养费,交给技术实力雄厚的养殖公司代养,省心又省力。目前,该村肉牛存栏多达300余头,靠养牛改变了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衡水市农村信用联社作为全省开展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工作较早的地区,他们制定并实施了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和考核办法,将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和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全年经营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收到很好效果。到2003年5月末,该社已在辖区内80%的村、30%的农户中,发放贷款证36.5万多本,累放小额信用贷款5.55亿元。阜城县在农村信用社支持下,已发展精品果园10万余亩,优质抗虫棉9万亩,新增优质小麦、高淀粉玉米10万亩,新增西瓜种植3万亩,支持獭兔养殖户6000户。仅2002年的全县农业产业化收入就达4.5亿元,农民收入增加860元。

“信用工程”如一缕春风吹绿了河北大地,激活了一方经济,一本本资信证为农民架起了致富的桥梁,一笔笔饱含信合人深情的小额贷款撑起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蓝天。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促使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加深了地方党政、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加速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使得全省农村信用社获得了较好效益。到2004年5月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已达40.7亿元,较年初增加5.9亿元,全省有90%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共有200多万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先后评出信用村4291个,占全省行政村的8.7%;评出信用乡(镇)49个,信用户达到248.8万户,占全省农户数的18%,贷款证的发放量已达248万份。国家及人总行、银监会的有关领导先后来河北考察指导,称赞河北省的推广和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此也分别作出指示,充分肯定了农村信用社系统实施了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牢记服务“三农”的宗旨,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他们瞄准市场,把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来抓,将信贷资金投放重点放在优先支持“两高一优”农业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上。积极支持以自然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的项目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下,全省已形成以蔬菜、药材、花卉、果品种植以及奶牛、羊、瘦肉型猪等为主要种养项目的绿色生态种植基地1000多个,扶持种养大户10万余户。至2004年5月底,全省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为680.2亿元,比年初增加65.6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全省“绿色农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平稳增长。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实际,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加大对农牧渔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优先支持;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守信用的农村“能人”优先扶持;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优先支持,工作中,既扶优扶强,又扶困帮贫。据不完全统计,唐山、承德、邯郸的矿业;衡水、张家口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沧州的管件基地建设;承德的旅游业开发;保定的石刻业几乎都有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注入。巨额的资金投入,为河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的目标。

为简化贷款手续,及时满足农户、个体私营企业贷款需求,他们采用有价证券质押和不动产抵押以及联户联保贷款的方式,采取“建立档案、完善手续、一次核定、限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解决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种养户和企业的贷款难、手续多、等待时间长等难题,做到了及时、快捷,深受农民欢迎。

河北省信用联社

河北省信用联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始终围绕“以改革促发展,抓管理求稳定”这一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依法稳健经营,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信合发展之路,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6月10日,全辖各项存款突破2000亿元大关,余额达到2001亿元,较年初增加17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04亿元,比年初增加119亿元,存贷款余额均居全省各金融机构之首,已成为全省存款数额最多,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覆盖面最广,服务最贴近农民的金融机构,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

2000亿元存款河北信合异军突起

河北省共有地(市)级农村信用联社3家,县(市)级农村信用联社153家,农村信用社2858家,信用分社及储蓄所1790家,信用代办站32067个,干部职工44690人,网点遍布全省城乡,是全省网点覆盖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他们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上存款,增资扩股”的发展目标。从领导班子入手,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精心谋划、大力组织存款,扩大资金实力。

原省信合办每年都制定存款增长计划,各地信用办、信用联社根据当地实际,分别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的计划、目标、考核办法和具体措施,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撤并等大好时机,组织各基层联社、信用社拉开了宣传大幕。他们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刊以及户外媒体,广泛宣传各项金融政策,塑造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全省城乡还开设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宣传站、咨询台,万名信贷人员背包下乡,走村入户,张贴标语,到田间地头散发资料,解答咨询。仅2004年上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先后出动宣传车26000多台(次),张贴和散发宣传材料达10亿份(条),解答群众咨询2.9亿人次。

同时,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积极采取各种形式的柜组承包,绩效挂钩考核制度,大规模、全方位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石家庄市农村信用联社强化服务、竞争意识,确保存款增长,截止2004年5月底,该社各项存款已达339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沧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不断完善改革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内部管理和内控措施,加速电子化建设进程和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连续四年盈利的地市级联社。到2004年5月底,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已达202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一直被亏损困扰的唐山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坚持“安全为本,效益立社,夯实基础,稳中求进”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在对劳动用工、信贷、财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狠抓规模化管理,在减亏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到2004年5月底,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48亿元,较年初纯增25.2亿元,同比多增14.06亿元,共实现利润3553万元,同比增加1925万元。

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瞄准劳务输出、个体经商户、农村种养殖大户等特殊客户群体,努力满足他们对存款“安全、方便、获益”的需求,将他们手中大量闲置资金吸收到农村信用社。保定市唐县农村信用联社掌握了本县外出务工人员多、收入高的信息后,多次派出得力人员到北京、山西等地,与工程队、包工头联系,通过提供周到、方便、细致的服务,将全县10余万人的务工收入引存到信用社,仅五个月此项就增存5000多万元。

全省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巩固和完善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强硬件建设,大胆创新服务手段,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新突破。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不同程度地开办了代收国(地)税、移动电话费、水电费、网通话费、代理保险、代发工资等一系列中间业务,增加了营业收入。部分地(市)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信用社积极开展合作,开办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网上银行的代理业务,扩大了省辖特约电子联行网点覆盖面,部分开通了地、县范围内通存通兑业务,不仅大大加快疏通了支付结算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综合竞争力。截止2004年6月10日,在全省11个地市中,已有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沧州等五个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分别突破了200亿元。存款的大幅增长,不仅壮大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为加大支农力度筹集了充足的信贷资金。同时,也标志着肌体健康丰满的河北农村信用社已经驶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金融劲旅和不可缺少的支农生力军。

服务“三农”努力打造“信用工程”

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定位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充分发挥纽带作用。2002年,河北省信合办结合全省实际出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对“推广、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自身的工作自觉性,切实提高全员对这一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为真正解决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的问题,他们依靠地方党政领导,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并将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作为“推广、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层层下发文件,相继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辖内“推广、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把信用户的评定、信用村(镇)的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和政绩考核管理。健全并完善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资金供给机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调动了员工发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全省县、乡、村层层召开动员大会,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并面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面对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努力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向小额信用贷款转移,实现从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的高效农业转移,实现从单一的种养业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需求转移。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防范风险手段,建立了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监督机制,强化了审计、稽核部门的监督功能,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稽核。根据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期限、对象和投向不同确定风险系数,建立预警机制,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实施了风险预警和防范,有效控制了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2003年,河北省信合办依据省财政厅、省教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下发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及相关要求,出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全辖当年发放助学贷款3817.5万元,帮扶贫困学生近8000名,产生了很大反响,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省“推广、创建”工作的开展。

全省信合员工发扬“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光荣传统,起早贪黑,顶烈日、冒严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开展摸底调查,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张榜公示,核发资信证,上门发放贷款。实行地、县两级领导成员包片、包村,信用社、站员工包户制度,他们将“推广、创建”工作与清非工作相结合、与吸储揽存相结合、与增资扩股相结合、与资信证年检相结合、与评先创优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信用社资金实力、办社方向及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优惠政策,帮助农民算经济账,促使社员、农民到信用社入股、存款。他们还坚持把好村级领导班子关,把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把好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关,把好信用关系和信用基础关,把好农民自愿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定一个,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搞“一刀切”。从而使这项活动搞得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

随着全省“推广、创建”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原省信合办精心安排,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并将这一工作作为一项“信用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展开。沧州市农村信用联社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以小额贷款《资信证》为载体,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为目标的“进万家门、知万家忧、解万家难、助万家富”的信用工程创建和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活动。2002年,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广和创建工作的意见措施,自己编印了《信用工程创建专刊》,创办了《沧州信合》报,极大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截止2003年5月,该市共发放《资信证》42万份,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05亿元,辖内321375个农户挂上了金光闪闪的“信用户”牌,1475个村树起了象征荣誉的“信用村”碑。该市大徘徊村原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农民苦于没路子,又缺乏资金,全村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信用社会同村班子成员,共同分析村里的发展现状及自然条件,奔波于吉林、黑龙江等地考察,选准了风险低、市场好、见效快的肉牛养殖业。信用社在该村召开了现场贷款营销会,农民凭资信证与信用社现场签订的贷款合同,资金直接划入农民专户保存,农民可现场领牛。只需交纳一定的饲料费和饲养费,交给技术实力雄厚的养殖公司代养,省心又省力。目前,该村肉牛存栏多达300余头,靠养牛改变了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衡水市农村信用联社作为全省开展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工作较早的地区,他们制定并实施了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和考核办法,将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和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全年经营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收到很好效果。到2003年5月末,该社已在辖区内80%的村、30%的农户中,发放贷款证36.5万多本,累放小额信用贷款5.55亿元。阜城县在农村信用社支持下,已发展精品果园10万余亩,优质抗虫棉9万亩,新增优质小麦、高淀粉玉米10万亩,新增西瓜种植3万亩,支持獭兔养殖户6000户。仅2002年的全县农业产业化收入就达4.5亿元,农民收入增加860元。

“信用工程”如一缕春风吹绿了河北大地,激活了一方经济,一本本资信证为农民架起了致富的桥梁,一笔笔饱含信合人深情的小额贷款撑起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蓝天。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促使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加深了地方党政、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加速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使得全省农村信用社获得了较好效益。到2004年5月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已达40.7亿元,较年初增加5.9亿元,全省有90%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共有200多万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先后评出信用村4291个,占全省行政村的8.7%;评出信用乡(镇)49个,信用户达到248.8万户,占全省农户数的18%,贷款证的发放量已达248万份。国家及人总行、银监会的有关领导先后来河北考察指导,称赞河北省的推广和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此也分别作出指示,充分肯定了农村信用社系统实施了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牢记服务“三农”的宗旨,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他们瞄准市场,把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来抓,将信贷资金投放重点放在优先支持“两高一优”农业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上。积极支持以自然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的项目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下,全省已形成以蔬菜、药材、花卉、果品种植以及奶牛、羊、瘦肉型猪等为主要种养项目的绿色生态种植基地1000多个,扶持种养大户10万余户。至2004年5月底,全省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为680.2亿元,比年初增加65.6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全省“绿色农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平稳增长。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实际,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加大对农牧渔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优先支持;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守信用的农村“能人”优先扶持;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优先支持,工作中,既扶优扶强,又扶困帮贫。据不完全统计,唐山、承德、邯郸的矿业;衡水、张家口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沧州的管件基地建设;承德的旅游业开发;保定的石刻业几乎都有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注入。巨额的资金投入,为河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的目标。

为简化贷款手续,及时满足农户、个体私营企业贷款需求,他们采用有价证券质押和不动产抵押以及联户联保贷款的方式,采取“建立档案、完善手续、一次核定、限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解决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种养户和企业的贷款难、手续多、等待时间长等难题,做到了及时、快捷,深受农民欢迎。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唐山养牛电话和唐山宏大肉牛我想养牛,咱们工司在哪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