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的养牛基地有哪些村庄(谁知道)

含山的养牛基地有哪些村庄(谁知道)

其实含山的养牛基地有哪些村庄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含山的历史,谁知道,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含山的养牛基地有哪些村庄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甘肃张掖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甘肃张掖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17年,从武威往西到嘉峪关,走得是北面的山丹县,快到一个名字叫碱滩镇的这个地方分成两条路,往南通民乐,民乐有祁连山的一个景区,那天爬到顶上已是黄昏,站在那上面放眼望去,遮目的土黑的天色下一条路往南插过去,与我来的这条路形成了个叉,真的如张开的腋下,往前望,祁连山黝黑硬茫的连绵之下,路漫漫,便是霍去病当年突骑驱西域而去的张掖了。

张掖

张掖的地方不大,冬天的夜风冷硬而干燥,路边的灯光昏黄散射着,踩着路边石从酒店出来走一段,有一团更为昏黄的灯光下的热闹场所,门口支着一锅大锅,锅上有篦子,篦子上一半羊蹄,篦子下面的锅里有一锅羊蹄,寒夜下冒腾的蒸气,背后热气熏腾得模糊的玻璃窗,白厚棉帘里透出的人声,构成了引诱旅人意图慰籍自己的地方。羊蹄大锅后面站着一位围着一条经历颇丰的白围裙的小伙计,伙计旁边有一个捧着羊蹄啃的人,一边啃一边打量着我这个外乡游人。羊蹄4元一只,酥烂软香,一吸脱骨,那个捧着羊蹄的人,过了一会掀着门帘进来了,他原来是旁边炒炮店的老板,他与我对了一眼,我觉得应该也要一碗炒炮,他理解了,端来一碗,做为一个炒炮店老板,很爱吃羊蹄。

张掖的路就是原来往西域的路两边修的,窄,但不能用狭长来形容,根本不长,左右走不过15分钟,往前走也不远,徒步会经过两三座寺庙,一座大清真寺和镇远楼,这便是市中心了,再往北一点,两侧空旷,地面是路面的冰和雪,光秃秃的枝桠,像是背景那不高的暗红与土黄的楼的墙体上的干了的藤。大寺是大佛寺,往南一点有一座清真寺,那天早晨清真寺门口摆着一个大口袋,大口袋用铁圈支撑着张开口,旁边有一个木牌贴着一张纸,红纸写得文字,但不是我认识的文字,有这个信仰的人,便会放钱进去,据那个在旁边卖面疙瘩的老板讲,那是乜贴(大概是这个意思,我说错了别怪我),是寺里要修建或购置什么然后大家捐的,做面疙瘩的铺子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妇,脸色暗红,冬天里的水特别的凉,只有厨房热气腾腾,他们不吃羊蹄。

张掖镇远楼

往北去湿地公园的路上,便是甘州区了,甘州的历史比张掖的历史也要早一些,却都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与同样在河西走廊的酒泉肃州,南依祁连,共同构成了甘肃的名称。我那时从张掖往南越过祁连山,在祁连山南面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青海了,有一处高高的山峦,当地人叫千兵山还是千兵崖,隔着一条八宝河与对面的阿咪冬索山执手相望,据说是一对海拔3000多米的恋人,从这里遥望祁连,高云悠悠,颇不有想归去的意境。

张掖祁连山上的马蹄寺

回张掖的路上,土山一侧有一座寺庙,庙下面有一条山路,山路上停着一辆农用三轮车,三轮车斗上有一个大鼓,正在往下卸,寺里的僧人都出来了,一边用绳索往山上拉,一边往上推,我和朋友下去帮着推,经几个小时终于进了寺,浑身尘土,寺里有缸,缸里有水,俯身时,映射天空青青,一片湛蓝,清明,朗日。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离张掖不远,我在内蒙呼和,因为张掖挨着旧称漠南的内蒙,看着地图离张掖很近,再往西却要穿越1000公里的戈壁才会进入张掖,此时再看到张掖这个地名,忽有故地心头过,越过冬原已神游的感觉。

张掖湿地公园

毁我塑我原创

含山的历史,谁知道

含山的历史,谁知道

含山县位于安徽省中东部,属巢湖市管辖,介于合肥市、南京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的中间位置,距这4个城市均不超过100公里。全县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45万,现辖8个镇。含山县历史悠久,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县名的由来有两说:一说是以县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治》说“在含山县西30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因以命名”。一说是县城周围环山,故名含山。武德八年(625年)县废。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复置,更名武寿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原名含山县。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含山县,属和州,至清季不变。1958年12月和县、含山县合并为和含县。1959年6月和含分开,复设和、含二县。含山风俗一、岁时节日传统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春节”。男女老幼穿着一新,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以初一晨“接年”,初三晚“送年”最盛),人们喜气洋洋,见面互致问候。初一晨家主率家人焚香敬神祭祖,晚辈叩拜长辈。春节间,亲戚邻里相互拜年。拜年者携带一定礼品,被拜者备瓜子、果品等物待客。饮食分早中晚三餐(亦有分早晚两餐的)。早餐喝茶,吃早点、面条或元宵之类。中晚餐菜肴丰盛。亦有春节三日全家吃素者。建国后,人民政府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废除陋习,保留良俗,倡导新风。机关团体纷纷给烈军属拜年、慰问孤寡老人、举行春节团拜和春节联欢会等活动。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县人称“小年”。早餐吃元宵,以示团圆。是日晚,县境各地遍闹花灯,有龙灯、花挑和踩高跷等形式(此俗民国及建国初期盛行,近年无)。元宵节后,群众娱乐、走亲访友等活动渐少,民谚曰“吃了月半饭(指正月十五),大家把事干”。夏至是牧童的节日。旧时耕牛在该日可散放于野。县内除圩区外,其它地区有“炼谷墩”习俗(“谷墩”谐音“谷登”,寓“五谷丰登”之意)。夏至前,各村牧童在牧场垒一土墩,高丈许,中央栽一棵早已备好的枯树,树四周堆以柴草,夏至清晨放火燃烧,火焰越高越吉利。夏至日,家长要给牧童买新草帽、桃子、鞭炮等礼物。早餐后,养牛户备上酒菜到“谷墩”前焚香拜“牛王”,然后与牧童在此共用野餐。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