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养牛郎?牛郎他爸是谁

东北养牛郎?牛郎他爸是谁

大家好,关于东北养牛郎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牛郎他爸是谁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牛郎他爸是谁

牛郎他爸是谁

读读下面的故事,看看牛郎家族的历史

山西蒲州(古称“蒲坂”)曾是华夏历史上最兴盛、最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蒲州是尧舜古都,尧舜禹的发祥地。蒲州座落在黄河中游,黄河流经其西部和南部,在潼关突然急转成一大弯曲形成拐角之势,全长百余里,滩泽广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与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最适人居。所以,早在180余万年以前,就有西侯渡匼河人在此生息繁衍。这是中国最古老、亦是最早用火熟食的人群。牛郎的祖先则是从黄河下游的河南东部地区逃荒流落于蒲州。因蒲州是全国物资的集散地和重要的漕运码头与口岸,所以黄河西岸的朝邑县有全国最大的永丰仓,黄河东岸的蒲州,早在舜帝时就有全国最大的府库。牛郎的先祖在尧舜时代,就曾有人担任舜帝国库的守库“保安”,为舜帝专职看守金库。

夏禹开辟赋税航道并改革税法

尧舜禹时代,财产私有制已产生,私有制度在后来虽产生过很多的灾祸,可是当它开始建立的时候,实有赖于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尧舜禹时代应当是一个社会生产力比以前大为发展的时代。古人们不晓得社会进步主要是靠着劳动大众的努力,诚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故孥出来当日的几个首领为代表,归功于他们,亦是一件不难理解的事情。

生产力之提高,使大禹治水得以成功,从《禹贡》看蒲州的漕运码头地位就可想而知。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汉马融认为“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可见,尚书所记述的,都是关于舜帝时期的传说。《尚书》是我国现存史书中最古老者,系上古历史文件和政史论文的汇编,属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相传由孔子所撰,实际上有些篇目是后代儒家补充进去的。《禹贡》全篇详细记载了禹修九州的水运航道的方法、赋税等级、贡物及运送贡物的线路;还记述了尧舜时期,为了完善中央赋税机制、充盈“国库”而采取的一项浩大的治税工程。即禹将全境划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设“九牧”管理。根据各州的不同地理、兵源、物产情况,规定不同的贡赋等级和贡赋途径,按距离远近向国家提供不同的实物、劳役和军役。要求各州职官,各按要求向国家尽力。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贡赋制度,为我国税制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此后的四千多年间,我国财政制度始终是以控制土地和劳动力为核心的。《禹贡》记载“禹贡九州之法”日:“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其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植国家“财税”来源,以增加国家财政收人。

尧舜时代被后世儒家称为“唐虞盛世”,中国古史上的黄金时代。尧舜时期,蒲州作为帝王之都奠定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市地位。据古籍记载,尧和舜等都曾在这里建都。从《禹贡》中可以看出在尧舜时期,蒲坂不仅是帝都,而且十分富饶。《禹贡》中对山西有这样的记载:“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意思是冀州的土壤是白色而且柔软的,这里的臣民应当交纳一等赋税。冀州虽然很大,但主要的是以山西,尤其是以晋南为中心的。《禹贡》所说的九条通向中央的贡赋水运航道,不管各州的起点在哪里,都是把蒲坂作为最终的目的地。四千多年前的蒲坂,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漕运码头。全国各地的贡赋之物,都要从这里上岸,运交到舜帝的“国库”之中。

大禹开辟的九条税赋航道,分别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全国各地的贡赋最后都经黄河转运到蒲坂舜帝的国库。南方诸州进贡的路线是沿江、泗水,转送荷泽到济水入黄河。贡赋有金、银、铜、锡、铅、美玉、美石等各种矿产;楠、桧、桐、松、竹等各种贵重的竹木;(系系)、麻、葛、绸等各种纺织品;鱼、龟、珍珠等各种海产;犀牛皮、旄牛尾、象牙、鸟羽、香料、油漆、兽皮、珍禽怪兽、珠宝等。北方诸州从黄河运交的贡物有:粮、棉、(系系)、麻、盐、煤、石料、木材、兽皮、牲畜、树木等。全国贡赋的货物,都汇集在渭水与黄河交汇的弯曲处,即渭水弯(亦称“河曲”)东北处,这里就是帝都蒲坂所在地。

古蒲坂先是尧帝的都地,舜代尧摄政之地在妫、汭水中间的“妫讷舜都”(亦即“舜居妫油”)。尧搬迁平阳(今临汾市)后,舜迁都蒲坂。禹为舜帝的大臣,受命治水,开辟赋税航道,改革税法,是为虞舜所建帝国“国库”的丰盈服务的。所以说,蒲坂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是中央赋税的漕运码头,是尧舜时期重要的经济口岸,是全国最大的国库储仓。

全国各地的贡赋之物都要从蒲津上岸,运交到帝王的国库之中。山西的粮、盐、棉、麻、煤等物亦要从此出口运送到全国各地急需的地方。所以,在码头口岸和国都附近就要有一个特大的国库储仓。传说,这个国库建立在地势较高,以防黄河水患,进出货物方便的妫水上游,距国都不远的“舜居妫汭”东边,离码头口岸二十余里的历山脚下。为防盗防匪,又必须派重兵护卫看守。

牛郎与织女的相识相爱相恋

牛郎的先祖,从黄河下游的河南东部流落到蒲坂后,靠打工放牧为生。因其子女多而生活艰难,当儿子们长大成人后仍无钱娶妻,成家立业。为以后的生计,牛姓老人把一破锅摔成碎片,对儿子们说:“为了生计与前程,你们各拿一块,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去吧!为不失血缘血统,尔后若能团聚,就以破锅重圆为标志”,故称此牛姓为“锅底牛”。

留守在妫水旁的牛姓子孙,在尧舜禹时代,曾有人在“国库”招收库兵时入伍。牛郎是库兵的子孙,他们的家安居在国库附近的妫水南岸,史称“牛家大院”。后来,当牛姓人家繁衍兴旺时,在大院西南四里开外的地方遂聚集成村落,即今谭庄所在地。

蒲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桑麻棉种植和纺织为著。桑麻“性宜沙土,疏而易达”,蒲坂人多种于黄河滩涂,滩广地阔,“不汁顷亩”,只要“岁无霖潦,及河水所致,则大收温絮,御冬及供纺织,赖其用焉”(《蒲州府志》卷之三·物产)。市场供应自不必说,光制军衣、军帐的布帛,蒲坂就得贡献不少。舜帝的孙女或女儿之所以名日“织女”,就因她心灵手巧,善于纺纱织紝而故名。唐彦谦《七夕》诗曰:“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皆曰:“织女,天女孙也”。天,即“天帝”、“上帝”、“玉皇大帝”(指死后升天成神的舜帝),亦谓“天子”。施宣园等主编的《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续)》上有资料说:“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关系,他们有如人间帝后,还先后生了七个女儿,其中最小的就是七仙女”。《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又日:“婺女其北织女”,即嫁给牛郎的贱妾织女在天河(黄河)以北。《史记·天官书》索隐为“婺女”。(尔)雅云:“须女谓之‘务女’是也。一作‘婺”’。正义日:“须女,贱妾之称,妇职之卑者,主布帛裁制嫁娶”。索隐:“织女,天孙也”。案:《荆州占》云:“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正义曰:“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主果瓜丝帛珍宝”。说明天子或天帝的孙女(或女儿)织女,不但会种植、善纺纱织纴,而且还参与国库管理。人间的天子舜死后升天成神为天帝,其孙女织女在人间居住于黄河、妫水北,在天上居天河北,嫁牛郎为之卑贱。

织女居住在国库附近,即妫水北岸的“舜居妫‘衲”。牛郎的家亦居住在国库附近,即妫水南岸(黄河北边)的牛家大院,他经常随家人出入库兵营地,有时跟随当库兵的长辈住在库兵营房附近。《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故曰:“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牵牛亦位于黄河以北。《史记·天官书》、《尔雅·释天》云:“河鼓谓之牵牛”。正义“牵牛为牺牲,亦为关梁。”“自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此星也”。《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日纬书》:“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星,主瓜果”。

织女与牛郎居住在历山脚下,黄河之滨,雷泽湖畔,妫油水旁,这是他们经常跟随家人耕耘、制陶、渔猎、放牧的地方;亦是小伙伴们经常玩耍、沐浴、嬉水、摸鱼、捉虾的好去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进入青春期,两情相悦,产生爱情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门不当户不对,却是牛郎与织女婚姻间的最大障碍。牛郎家穷,为置办婚礼,向天帝借钱未能及时归还而受到与织女分居的惩罚。《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日纬书》:“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取天帝钱二万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是也。”牵牛织女因相爱而被罚。《诗经·小雅·大东》云:“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鞘鞘佩禭,不以人其长!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牵牛、织女之所为,亦仿佛罚作苦工的营室景象。然而,爱情的魅力却是无穷的,是任何势力难以阻挡的。尧帝的爱女娥皇、女英与舜的奇妙婚恋,就是其例。

遥想当年,尧帝起先要把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一介庶民虞舜时,娥皇与女英极不乐意地说:“帝王之女,何以能下嫁庶民为妻?”尧听后劝说道:“舜虽一介庶民,相貌却非同一般,一副龙颜贵相,将来要继父帝位,二女岂不是帝妃吗?这么一说,两个女儿便回心转意了”。回顾昔日,尧帝在“禅让”的民主选举制与传子继承制激烈斗争时,对传子丹朱与禅让虞舜心理矛盾,十分为难。为了监视、控制虞舜及其部落的行动,采取了先礼后兵的谋略。“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之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史记·五帝本纪》)。帝尧“厘降二女于妫讷,嫔于虞”(《尚书·尧典》)。二女在妫油与舜结婚后,在舜德行孝道行为的影响下,反而背弃了父王要她俩监视刺探舜的行动的险恶意图,和监视控制舜的九个庶出的哥哥联合起来,与舜结成了统一战线,在尧利欲薰心下把帝位传给顽劣的丹朱时,发动政变,一举成功,囚禁了尧与儿子丹朱,使舜登上了帝位。《竹书纪年》载曰:“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韩非子·说疑》亦有“舜囚尧,禹逼舜,汤伐桀,武王伐纣”的记述。

娥皇、女英因舜之龙颜贵相所吸引,而牛郎毕竟不是虞舜,他是一个憨厚老实、相貌平平的一介庶民百姓。然而,家长却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娥皇、女英与虞舜的奇妙婚恋,恩爱无比,必然对织女有所影响。她不顾爷爷舜与姥姥西王母(即王母娘娘)的反对,坚持与牛郎的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但是,在私有制产生后,婚姻是以财产多寡、地位高低而定夺的时代,所以牛郎与织女的婚配,在天帝人帝即人与神淆杂统治时期,只有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才得以成全。加之,国人谜信,尊天敬神,认为人死后会升天化为星宿,所以敬奉牛郎织女是阻隔在天河两边的两颗星宿,直到思想解放、百家争鸣,我国历史上出现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自由婚第一高峰的春秋战国时代,不仅在《诗经·小雅·大东》篇就有了“跂`彼织女……睆彼牵牛”两颗星的记载,而且在春秋以降的许多文史资料中均记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太平广记》卷二〇三引《风俗通》云:“舜之时,西王母来献白玉瑁”,嫁女于舜帝长子商均为妻。《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日:“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南朝梁殷芸《小说》(《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和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等书记载:“民间传云,织女为天帝孙女,王母娘娘外孙女,于织纴之暇,常与诸仙女于银河澡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则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有的资料记述:“民间传说,织女思凡,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沐浴嬉水。牛郎捡起她的衣服,于是织女就与牛郎结为夫妻,不久生了一男一女。这时候,织女受天帝之命令离开牛郎。一天,织女趁牛郎外出,偷偷地走了,牛郎发觉时,马上挑着担子去追,看看快要追上,忽有一条大河挡道,那河是王母娘娘划的。这样一来,牛郎织女在河的两边不能见面。王母娘娘下令只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一次”。

史料中的“天河”、“银河”、“大河”、“河”实指黄河。“河东”,即黄河以东的蒲坂地面。《辞海》、《辞源》有关“河”、“大河”、“天河”、“黄河”等有关条目日:“河”,“黄河的专称”。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古称‘河’,后世以河水多泥沙而色黄,故称黄河”。大河,“古指黄河”。“河”,“亦指银河,亦称天河”。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和《好汉歌》中“大河向东流哇……”之“大河”皆指黄河。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以,黄河亦称“天河”。《博物志·杂说下》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去十余日,奄(突然)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织女)。见一丈夫(牛郎)牵牛渚次(河洲的水滨)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来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都郡,访严君平(成都卜人),则知之……”’海上来人乘木伐子从海上进入天河(黄河),遇见织女与牛郎。

牛郎织女的神话,因其美丽动人,为大家所艳称。除正面的记叙外,又有一些侧面的记叙。言说汉武帝派遣张骞去打听周代祭祀山川的“六舞”之一,即夏禹时代的乐舞“大夏”,亦遇到了牛郎织女。《天中记》卷二引《荆楚岁时记》说:“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郭如州府,室内有一女织(织女)。又见一丈夫(牛郎)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楷机石与骞而还。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日:‘某年某月客星犯牛女(分隔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妇或相爱男女)’。榰机为东方朔所说”。内容与《博物志》所记相差不多,一个说是浮槎泛海,一个说是寻河源,原来古时民间相传黄河(天河)与大海是相通的,而事实上亦的确如此(诚如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所说:“白日尽山尽,黄河人海流”)。后面一个添上了织女的榰机石,使神话更饶意趣。唐诗人宋之问的《明河篇》说:“明河(天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就是综合了两种大同小异的传说,高度地概括在这几句诗里。从此以后,牛郎织女的神话,就因支机石的出现使人信以为真了。文中的“城郭”、“屋舍”、“州府”,实指天河东,即河东的“妫汭舜都”的“舜居妫汭”或“舜都蒲坂”的“舜宅”。

史料中的“在湖中”,即在“雷泽湖”中。史料中的一条大河把牛郎织女隔在河的两边难以见面,实为大禹治水劈开壶口、龙门山后,黄河洪水贯穿雷泽湖直冲而下,冲毁雷泽,形成了一条大河(即黄河、天河、明河)。后来,演绎成王母娘娘拔头上的金簪划的大河或天河。使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啼泣不止的神话传说。

天帝与王母娘娘干预牛郎织女的婚事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皇权与神权,反映了母系氏族时代老祖母(高媒)判决男女婚事,主宰一切的残遗,反映了天子升天成神的天帝的至高无上权威,亦反映了私有制出现后的等级制度与门阀之风。尽管如此,但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历史是进步的,作为父权制时代的代表舜帝(天帝),比母权制总要进步一些,所以天帝舜对牛郎织女的婚事总比王母娘娘要宽松许多,何况他与娥皇、女英还有一段奇妙婚恋的经历。

织女为了能与牛郎长期和睦,共度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所以对王母娘娘与天帝只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夜相会一次的安排十分不满。织女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甚至“容貌不暇整”、“遂罢废织纴”。天帝与王母娘娘无奈且受感动,认为既然民以食为天,就“封牛郎为灶王爷,封织女为灶王奶,让他俩下凡人间主管麦粮伙食,只许他们每年回天宫一次。牛郎与织女选择腊月二十三回天宫,七天后,于大年初一五更天返回人间”(《寨子村志·民俗篇》)。这与史料中的“天帝怒,责令(织女)归河东”相吻合。

舜帝国库与牛郎家族的衰落

谈到大禹治水,不能不提及他的父亲(鲧)治水的失败。觚当年采取了设堤堵水的办法,《尚书·洪范》曰:“鲧陧洪水”。结果是“九载绩用弗成”,治水失败后被舜所杀。接着,禹继承父业继续治水。禹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疏通的办法。即《禹贡》所说的“导河积石”。《孟子·滕文公上》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同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溥治焉。舜使益举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潍、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人”。

大禹治水是个庞大工程,既需要充足的财力人力物力,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工具。为了运输与仓储的便利,打造生产劳动工具和治水工具的场所就设在黄河与妫水的交叉口东边。制造工具的原料就在附近的历山。《史记·封禅书》曰:“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世本》曰:“蚩尤以金作兵器”。《尸子》曰:“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黄帝殊之逐鹿(山西晋南解县)之野”。蒲州中条山不仅有铜,而且有铁。制造场沿妫水而上,就是“舜居妫汭”所在地附近的铁头村。制造场的规模已无法考证,但“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洪水)”(《淮南子·览冥训》)和“虞舜反苍龙于常阳,积炉灰以止苍龙血水”时,当地民众为了不让苍龙血水进入黄河,以防苍龙复活,遂尽取村中炉碴,堆积在妫水涧桥口内,以渗苍龙血水,使涧水由红变清。妫水涧桥由此改名‘血路桥’,炉园人家堡落(常阳)改名‘血路村’。(唐以后,改为‘铁炉村’,今名铁头村)。桥头堆灰遗迹至今尚存,称之为‘灰口’。据说深挖数丈,灰迹不绝”。从中可窥出铁炉村冶炼规模之大为可观。有人疑议,唐玄宗开元年间为外运山西丰富的物产,决定派宰相张说重修通往长安的要道,于是大修蒲津浮桥。铸铁牛8头,铁人8个,铁山2座,铁柱18根,铁索数千成万米,用铁160余万斤,占全国铁产量的三分之一。如此规模宠大的修桥工程,仅在蒲州城郊铸造是很难完成的。特别是当年,只能用小坩埚式的手工冶炼,在很短的工期内,没有铁炉村的冶炼场地与技术是不行的。

大禹治水成功后,凭借自己的威望与权力,夺取了舜的帝位。舜被禹排挤后,舜后裔及有虞氏,相继从晋南外迁到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地。河北的妫州、妫水;山东的历山、历城;河南的虞城、西虞、商丘;江苏的虞山;浙江的上虞、余姚;陕西的商县、蒲城、尧山等地,都是舜之后裔思念故土,怀念祖先在迁徙中移植的地名。夏禹在安邑建都,晋南多是禹后裔和夏后氏所居住,所以“舜居妫汭”、“二妃坛”等被毁,帝舜之“国库”亦消声匿迹,荡然无存。

牛郎家族因牛郎与织女婚事而受牵连,其家族亦大量外迁,流落他乡,使守库人居住在国库附近的牛家大院从此消失。如今的谭庄,可能就是在牛姓大户的村落遗址上建立的。千百年来,谭庄多是薛姓、任姓而无牛姓。据《史记·陈杞世家》索隐:“薛,奚仲之后,任姓,盖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候、薛候。”谭庄有一支任姓,据说是清朝时从北平迁来。不知村里最早的任姓,何时迁来?但村里却有牛家祠堂,村外有数十亩大的牛姓祖坟。每年清明节,陈村、牛家庄等地的牛姓子孙都来谭庄扫墓祭祖,印证此处原是牛姓的祖居之地。

陈村,今属永济市韩阳镇,在历山脚下,妫水南岸,传说是尧舜时牛家大院遗址。春秋战国时从河南宛丘迁返回山西的部分舜裔,现为舜裔庐姓,另有从外地迁回的牛姓、李姓所居住。据《史记·陈杞世家》、《舜帝历史与传说》所记:周武王灭商后,在天下广招三皇五帝之裔孙,晋封诸候。舜裔受夏禹及其后裔排挤,大量外迁,舜的二十三世裔孙阏父隐姓妫,在当地潜居下来。被周武王发现后,投奔武王门下,担任陶正之官,继承祖舜制陶的传统工艺,为周之百姓生活服务。于是,武王封阏父之子满到宛丘(今河南淮阳)为陈候,遂改地名为陈州,后为陈国、阏父子孙皆改姓陈,史称“陈胡公满”。武王还把长女太(元)姬许配给他为妃。陈国被楚惠王灭后,胡公满的子孙有的逃难到阳武户(今河南兰考县城北)建立陈封,有的逃回晋南,在妫水南原牛家大院遗址上建立陈村,但为了韬隐与安全而改陈姓为庐,这是鉴于先祖穷蝉始建穹庐民居,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贡献,是建造穹庐民居的首创人之一。舜时亦以庐苇、亦名蒲苇盖房而致。有一部分从河南回来后先在风陵渡东的焦庐、南节义、兴安、南吉一带散居。他们经侦察了解认为回陈村安全后,才迁往陈村。据说有一支庐姓去了四川。后来,有牛姓、李姓亦迁居陈村,所以,陈村自古至今无陈姓。

舜帝后裔,特别是牛郎家族从外地迁回蒲州妫水附近的时间较晚,这与夏禹安邑建都、其后裔长期居住晋南,长期排挤、压制舜后裔,并诋毁商均为“奸子”有关。舜后裔妫期因忠谏夏桀,为桀所灭而无后,可见有夏之暴虐。《通考四裔考一》曰:“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叛……桀为暴虐,诸候为侵”。《楚辞·离骚》日:“夏桀之违常兮,乃遂焉而逢殃”。王逸注:“夏桀上背天道,下逆人理,乃遂以逢殃咎,终为殷汤所诛灭”。《史记·夏本纪》曰:“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国人愤恨有夏的荒淫与残暴,诅咒:“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商汤在呜条(今运城市)打败并杀夏桀灭夏后,夏桀的一支后裔北逃为匈奴。《史记·匈奴传》云:“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夏禹后裔被殷人驱逐后,多逃往北方,亦有一部分逃往南方。所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匈奴后来不断侵犯中原,给中原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汉高祖、汉武帝、王莽等为反击匈奴入侵,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所以,外迁的舜裔对迁返回晋南不免心有余悸。

由于舜的德高望重,历史地位与社会影响很大,所以舜的历史传说、遗迹、遗址等在晋南蒲坂地区虽经夏禹及其后裔多次毁坏,但仍存留不少。而织女,特别是牛郎的传说与遗迹却很少。据陈村牛姓老年人讲,村北原有数十亩大的牛姓坟墓,但那是后有的,而外迁以前古老的祖坟却在谭庄。所以每年清明节,陈村、牛家庄等地的牛姓子孙都去谭庄上坟祭祖。还说据爷爷的爷爷传说,陈村古有一“牛女祠”,不知何因,早就毁坏无遗了。历山民众为纪念牛郎,在他经常放牧的山上建庙,托他的神灵护佑上山砍柴、采药、牧牛的人畜平安。但因时事日非,只好韬光养晦,只说是山神庙,而不说是牛郎庙。如此韬声匿迹,无非是怕招灾引祸而已。

牛郎家族与舜帝国库之兴衰,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是一个神话传说,这诚如胡适所说:“以山西为中心之夏民族,我们此时所有的史料实在不够用,只好置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以俟将来史料的发现。

神话传说是古代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然而,神话却往往是历史的影子,传说往往折射出历史的真实。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本来无论是怎样的传说,多少都是有实际的影子的”。中国古史研究专家徐旭生说:“古代传说是口耳相传的历史史料”,“这些史料大都有其历史的核心,亦都有其历史的渊源。它是未经后人加工过的零散的资料,应比经过加工过的系统的‘正经’或‘正史’中的史料更为质朴。我们应当把掺杂神话的传说与纯粹的神话加以区别,亦不能笼统地把古史传说全归之为神话”。神话传说跟迷信不同,它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可供探索研究的现实主义的科学性。董大中先生说:“历史记载是第二性的,口头传说、遗址、遗迹才是第一性的。历史记载是否正确,必须拿出口头传说和遗址、遗迹去检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关注、保护、抢救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神圣职责。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走向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亦是维护人类文化多元,促进世界趋向和谐和平的重要因素。保护好山西这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牛郎织女的故乡考究

牛郎织女的故乡考究

牛郎织女及“七夕”传说源于天象星宿之说。早在西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对“牛郎”、“织女”的记载。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此时,它们只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七《守志》:“举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表述了牛郎织女合婚之说。

西汉牛郎、织女星象演变为动人的神话传说。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为征讨西南诸国,训练水军,开凿昆明池。在池畔东西两侧分别立牛郎、织女石像,隔河相望,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牛郎织女神话美妙传说从此由天上来到人间,也从此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

随着时间推移,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昆明池畔的牛郎织女石刻像也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石爷神”、“石婆神”。久而久之,人们对石像崇敬而迷信,开始顶礼膜拜起来,唐德宗贞元14年(公元798年),修织女庙设案供奉,千百年来香火一直很盛。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牛郎织女传说”,2010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南沣村有两个身材魁梧高大的石刻像,当地人称之为“石婆”和“石爷”。据介绍,这两尊石刻像距今已2100多年。

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发谪吏穿昆明池”时刻立于昆明池畔,俗称“石爷石婆”。现牛郎像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常家庄村北,织女像在斗门镇棉纺厂内,两者间距约3公里。

唐德宗贞元14年(公元798年),这里就建成“石爷庙”、“石婆庙”。千百年来香火不断,至今还保留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的大规模民俗文化活动。

“石婆庙”,也叫“织女庙”。在庙门外的墙上,贴着一大张红色的纸,上面记录着村民捐建这座庙的功德钱数。

步入殿内,可见有人值守的织女石像和功德箱。石像穿着衣服,走近观察可以发现其造型、线条颇为粗犷,以至于有人发问“这是石婆还是石爷”。

每年的正月十七和七月七,这里人山人海,香火很旺。求升学、求婚姻、求生子的都有,而且很灵验。

有研究文章就此称,“牛郎织女传说”发源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当地逐渐形成了每年两次大型活动(正月十六,一说是正月十七的牛女结婚。七月初七相会),以及每月初一、十五到庙里去的惯例。众所周知,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牛郎织女的民俗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上农耕文明最早发达起来的区域。而农耕文明最早形成于气候、地理条件十分优越的中原嵩山周围地区。嵩山南面的汝水、滍水平原,都是先民最早开展农耕生产的区域,也是春秋战国及秦、汉、晋等朝代农业文明最发达之地。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原名镇,夏商建制,历史悠久,鲁山县几部志书,包括最早的明嘉靖《鲁山县志》及市、县、乡的地名志,对于牛郎织女的地名传说故事均有记载。《平顶山市地名志》、《鲁山县地名志》、《鲁山县辛集乡(辖鲁峰山)地名志》等书中载:“古时,该村有一姓孙名守义的小伙子,忠厚朴实,常在鲁山坡上放牛,俗名牛郎。一天,玉皇的九个女儿在鲁山坡根潭里洗澡,九妹(即织女)的衣裳被孙守义拿走,遂与牛郎成亲。”牛郎后裔就是鲁峰山西南脚下孙义村孙氏村民,该村80%村民姓孙,都尊牛郎为祖先,尊织女为九老姑或九姑奶、老祖奶,尊“老天爷”为“老天外爷”。

鲁峰山(又名鲁山、鲁山坡)周边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遗迹有十多处。明嘉靖《鲁山县志》为鲁山现存最早的一部志书。志载:“牛郎洞,在瑞云观下半山,面南,内立牛郎神……九女(传织女为玉帝之九女)潭,在县东北十八里鲁山之下,潭上有九女、龙王庙。”鲁峰山山顶的瑞云观中有牛郎织女殿,内塑牛郎织女全家福彩塑及壁画;瑞云观前为南天门,传为牛郎和织女上天处;山南半腰牛郎洞传为牛郎栖身并与织女成亲的地方;洞前方7米处有一石壁挂墙,传为织女的梳妆台。2008年3月,鲁山县文物所对牛郎洞进行发掘,发现洞口为汉砖垒砌,还出土了唐宋时期的黑瓷碗、罐片和元明清时期的瓷盏片、铜箱饰件、铜钱等,可见鲁山民众在此对牛郎的祭祀由来已久。

在牛郎洞下西南800米处有一牛郎坟,其后裔常到此祭祖;西坡山梁处有高、宽各5米的白色巨型石台,人称亮石台或亮声台,传为牛郎织女对歌跳舞处;距亮石台不远处有面积约40平方米的九女潭,潭水清澈,四季不枯,传为织女与众姐妹沐浴处,也是当地民众祈雨求子的地方。潭侧有三座大殿,一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一祀玉皇大帝九位女儿,另一殿为九女灵霄殿,所祀九女即织女。殿前老百姓自发立碑,碑为“南天门银河九女星之神碑”,这里香火旺盛,以农历七月初七为最。从牛郎织女民俗文化的传承性来看,鲁山仍保留着独特而又纯朴的民风民俗、民歌民谣。牛郎后裔所在的孙义村中,现有明清时期的孙氏祠堂三间,内祀牛郎织女及其一双儿女和老黄牛。孙氏祠堂祭祖主要在每年农历腊八、春节、二月初二、七月初七等日子,祭祖时要从牛郎洞、九女灵霄殿请祖,然后再送祖,祭祖时唱祭祖歌、洒酒、上五谷等,这些民风民俗也是和牛郎织女传说的民俗文化遗风相吻合的。

鲁山至今保留着牛崇拜的习俗,把牛看做家庭一员。鲁山有40余处带“牛”字的地名。鲁山的牛市也十分有名。一年一度的七夕庙会,会址原就在牛郎故里孙义村(现移至乡政府所在地辛集街),这既是鲁山夏季最热闹的一次大会,也是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鲁山的最好佐证。鲁山有植柞养蚕的历史,传鲁山的织绸技术就是织女下凡后传授的,鲁山丝绸被誉为“织女织”、“仙女织”,1914年曾获万国博览会金奖。养蚕织丝仍是鲁山山区民众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鲁山人还喜种“九姑娘花”。九姑娘花即油菜花,传为织女从天上带下来让人间度春荒的。鲁山民众还多在院落里种植葡萄,相传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时,人们躲在葡萄架下可以偷听到他们的喁喁私语。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拥有始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二者隔沂河东西相对,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有着惊人的相似,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独特景观。牛郎庙原先是一幢两层阁楼式建筑,后经多次重修,始具规模,建有三间正殿,青砖绿瓦,彩绘斗拱,建筑宏伟。庙内大殿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卧金牛塑像一尊。院内古柏参天,清幽别致。

牛郎庙旁边的村叫牛郎官庄,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孙”,与牛郎(孙守义)刚好同姓,这个村子明朝年间就有,村里人以牛郎后代自居,并历代传承牛郎织女故事,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每至七夕节,牛郎官庄的妇女都会兴致勃勃的用纸折出金元宝,供奉在织女洞中。

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上的石碑以前非常多,只是因为先前被破坏过,现存完好的为数不多,但是所有的石碑上所刻的内容,都与牛郎织女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有一块石碑“织女洞重楼记”是明万历七年(1579)所立。碑文记载说:“志云唐人过谷,闻洞内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讲得就是织女的来历,意思是说在唐代时有人从此经过,听到洞内有札札的机杼声,以为织女在织布,所以就修建了此织女仙洞,碑文的第二句——“对岸并起牛宫,于是乎在天成象者,于地成形矣……”。山西和顺是地处太行山之巅的一山区小县,因为一个优美的汉族民间传说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久占有一席之地。此前,和顺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后来又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春天再次被山西文化部门命名为“山西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示范保护地”。

在和顺当地乡间,一直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老地名与景物名称。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与故事主人翁相对应的地名,一段段优美的故事被当地百姓传诵着。

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和文化是一份难得的宝贵人文资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聪明的和顺人正在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此间整体形象,增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

和顺县加快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开发与利用,唱响“牛郎织女”文化品牌。由省城晋剧名家主演的新编晋剧《鹊桥会》今夜开始在山西省演艺中心演出。在和顺城乡,“民间剪纸作品展”、“民间布艺绒画中药画展览”、“民间手工艺品展”等相继举办,一批包括牛郎织女、华夏圣母、凤台小戏、五谷画、剪纸、刺绣等人文历史、典故传说和民间艺术,被当地的能工巧匠展露出来。

“七夕”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山西省晋中地区的和顺县是牛郎织女浪漫爱情故事发生、发展的重要地域(并非说是唯一的地域),是七夕风俗传承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地域。和顺县的南天池与牛郎峪不到10平方公里的境域中至今保留着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景物20处之多,从地名来看,天河梁、牛郎峪、南天池与磨子峪(簪峪)是地方志中早有记载的地名或村名,其余地名及相关景物名称均长期流行于汉族民间,如今能见到的有牛郎沟、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庙、织女庙、南天门、金牛洞、老牛口、牛头山、相思背、喜鹊山、等,还有如今已毁圮无踪的王母娘娘庙、李天王塔、磨簪石等。村民世代传承着生动鲜活的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风俗活动,其整体环境与牛郎织女故事的情节十分融洽和谐。经有关专家多次实地考察,2006年12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协会正式命名和顺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6月7日,国务院以国发(2008)19号文件将和顺县“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于这样的故事,山西省汉族民间习惯称七夕节为“天河配”。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时,山西省汉族民间还曾保留着扎像贺节的风俗,人们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表示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供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

七夕节里,汉族民间流行姑娘媳妇向织女讨教手艺的活动,称为“乞巧”。山西南部汉族民间习惯用当年的新麦秸编成一座桥,配饰以牛郎、织女、老牛、男孩与女孩、喜鹊等形象置放案头;或用彩色纸剪成上述景物贴在墙上,向织女祈祷后,拿七根绣花针并列手中,用一根彩色线穿针孔,一次顺利穿过七个针孔者就被认为乞得了巧。曲沃县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投放水中乞巧。晋北地区汉族民间习惯白天在院里晒一盆水,任灰尘飘落,晚上盆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姑娘媳妇把绣花针涂油之后轻轻放置水面,能使针浮水面者便认为乞得了巧。晋西北一些地方人们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在阳光下经过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各种形状,或蜈蚣或水蛇,或猪狗或鸡鸭,倒影愈丰富逼真就意味乞巧愈多。长治一带的女孩,七夕节前一天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圈在盒子里,第二天观察其结网疏密状况,网愈密则认为乞巧越多。

在山西,男孩也要在七夕节向牛郎讨教耕耘本领。晋南一些地方,青年男子七夕节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上作茅屋小景,屋旁田地中种粟生苗,称为“谷板”。晋中、晋北流行将小麦或豆类浸水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谓之“种生”。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戴花环,称之“为老牛过生日”。

山西境内七夕前后多降雨,汉族民间把七夕节看成是“下雨天”,称织女渡河会牛郎,悲喜交加,禁不住泪如泉涌,泪落人间,便是雨水,遂有“七七不出门,出门被雨淋”之谚。此日,少女们有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习俗,据说老年人见了便双目清亮、头脑不昏。山西旧时讲究七夕看天河预测米价,七夕天河昏暗则米价涨,天河明亮则米价贱,汉族民间有“天河目米价,太乙照时康”之说。现代的七夕节,山西省汉族民间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在姑娘媳妇中间还流行着一些乞巧活动;不少地方仍保留着制作“巧食”的习惯,用白面或糕面加糖、油,做成各种食品;还有一些地方家家吃西瓜,并在西瓜上镂刻图案花纹,称之“花瓜”,这些习惯都是七夕风俗的遗存。郧西的“郧”,在字典中专释地名,“陨”乃陨石,意即坠落的流星;“西”乃方向,织女星就在银河的西岸。“郧西”二字意味天上织女星落在郧西,织女与牛郎相亲相爱。郧西境内的天河,不仅在河名上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天河吻合,而且与天河流域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天河流域,郧西县城东南边的石门湾山上有尊貌似女像的山石被称作“石婆婆”,在西北部的华盖山上也有座似男人像的山峰被称作“石公公”。

郧西人祖祖辈辈都认为这两块山石是牛郎、织女的化身。在天河上游的河中间有块兀立的巨石叫“金钗石”,传说是王母娘娘拔簪划天河时遗落在此的金簪化石。郧西县城西部的悬鼓公园里还有一个如“悬鼓”的山石,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石头,也有传说是织女下凡洗浴时放置衣服的仙石。天河东面有一座海拔1069米的娘娘山,山顶的娘娘庙里供奉着王母娘娘的神像。悬鼓观东北方向的石梯子山上有一座尼姑庵,叫“天池庵”。以前,这里是香火旺盛的地方。一边是观一边是庵,一边是女一边是男。经考证,是淳朴的郧西人为了纪念牛郎、织女而修建的。“要吃大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郧西是美女之乡。郧西女子的俊美、心善、手巧是人们公认的。河南省南阳市宝天曼伏牛山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古树参天,鸟兽群集,石人山南麓奇峰竞秀,满目涌翠,西峡龙潭沟瀑布群水石相依,风景独秀,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相传牛郎由于得到千年古牛的指点,与织女在这里相遇并相爱,从此过着和谐甜美的生活。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后,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凡后大怒,派下天兵捉拿织女,牛郎大哭。老牛却让牛郎披上自己的通灵牛皮追赶,牛郎忍痛照做,后登天去寻织女,为了纪念这个通人性的千年老牛,牛郎曾经住过的山就叫做伏牛山。

牛郎织女故乡地图

而在南阳市城南20里的宛城区溧河乡,有一个叫牛郎庄的自然村,该村人说,传说中的牛郎就是他们村的人,是一个叫孙如意的年轻人。在牛郎庄发掘出了“神牛冢”石碑,随后村中修建了牛郎织女像,一到七月初七这里就香火旺盛。

神牛冢

牛郎庄中祖辈流传下来的牛家宅,据说是牛郎曾经的居住地。

牛家宅遗址

牛郎庄祖辈流传下来的饮牛坑,据说是牛郎当年放牛饮水的地方。这里无论是旱涝年份,该坑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饮牛坑

下图是传说中的鹊桥所在地,据说该桥以前是石头桥,“文化大革命”中被毁,随后建碑纪念。

鹊桥纪念碑

因为牛郎织女被拆散后,传说中织女的出生地史洼村还保留着和牛郎庄不通婚的习俗。

至于人物原型方面,相关人士指出,牛郎织女其实都是凡人,是地道的南阳人。牛郎是南阳城西二十里的桑庄人,织女是城南二十里史洼村(俗称织女村)人。织女私奔嫁给了牛郎,织女家人发现后把他们拆散了。牛郎寻找妻子来到史洼村附近住下,随后便形成了牛郎庄。

如今每年七月初七,牛郎庄不仅传承着“炸巧果”、“乞巧”、“祭祀”等习俗,并且在这一天早上,老人还要把公鸡杀掉,怕它提前报晓而缩短牛郎织女相会的时间。

每年的七月初七前后,白河东岸的牛郎庄及其周围村民,都要到牛郎庄烧香祭祀、祈福求子。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起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与人格化的结果,对此南阳也存在物证。上世纪70年代,在南阳白河西岸的白滩汉墓发掘出一块“牛郎织女星座”汉画像石,右边牛郎执鞭所牵之牛,从体态、神态及行走来看,无疑是经过驯化的耕牛——南阳黄牛;左下角织女的跽坐状,也是汉代妇女操机织布的劳动姿态。[7]

2007年南阳“牛郎织女传说”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

2012年10月,南阳市文化局具体实施了“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南阳”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最终成功,由此在文化上认定了牛郎织女传说源于南阳的说法。在太仓南郊“六国码头”南面,刘家港旁边有一条黄姑塘,河边有一个黄姑村。古时候传说,这里是牛郎织女的降生地。北宋以前,村上有一座黄姑庙,庙里供奉着牛郎和织女的神像,这里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都是天上的神仙,牛郎叫河鼓星,后人讹称为黄姑星;织女叫织女星,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牛郎织女在天上自由相爱,玉帝和王母娘娘认为他们“门不当,户不对”,以“谈情说爱,影响工作”为名,把织女严加看管,把牛郎贬下凡尘。牛郎下凡前,织女悄悄对牛郎说,如果到了人间想念她,可以把荷花缸里盛满清水,望着缸里的水面,就可以看到织女的倩影。牛郎铭记在心,降生到了太仓南郊黄姑塘旁边的黄姑村的一户农民家里。

黄姑村上的牛郎,从小父母双亡,在阿哥阿嫂家过活。有一只牛是天上的金牛星飞到牛郎身边,牛郎就把牛养好,经常到田头放牛,非常亲密。哥嫂平时一直欺负他,虐待他,烧了好东西偷偷吃,不给牛郎知道。老牛有灵性,知道哥嫂在家偷吃好东西,就叫牛郎赶快回家去吃。阿嫂恨透,逼着牛郎要分家。牛郎说我别的不要,就要这头牛,种一块地,住一间茅草屋。

分家后,牛郎和牛勤劳耕作,牵了牛下地耕种,与牛相依为命。牛郎聪明能干,逐步长成一个健壮懂事的小伙子,田里农活做完后,经常骑在牛背上吹笛解闷。想念织女时,望着荷花缸里的织女发呆。他吹的笛声优美好听,天上的织女听得着了迷,一直在彩云端里偷听牛郎吹笛,连续听了七七四十九天,勾起了对牛郎的爱慕之心。老牛说:“牛郎啊牛郎,你对她招招手,她如果有意思,会和你相会的。”牛郎抬头向彩云堆中望去,果然见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像荷花缸里的织女,就向她招招手,织女见牛郎向她招手,就从头上拔了一只银簪丢下来,“刷”的一声,银簪变成了一条通天大道,牛郎骑在牛背上,到天上和织女相会了。牛郎和织女你爱我,我爱你,就由老牛做媒,织女下凡降生到黄姑村,和牛郎结为夫妇。

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织女织的布特别好,生意好,还肯教黄姑村上的妇女们学织布,相邻关系很亲密。老牛临死前牛头搁在河岸上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放好,到危及的时候可以派用场,披在身上可以上天的!”老牛死的那条河浜现在还叫“牛头泾”。

织女是玉皇大帝的孙女。玉皇大帝发现织女不在机房里织布,派天神天将查问,知道织女降生到黄姑村,与牛郎配成夫妻,还养了双胞胎。玉帝大怒,派天神天将将织女押解而去。牛郎在田地耕作,突然见天色不好,赶紧回家,发现织女不见了,抬头望望天上,见织女被天神天降押解上天,急忙披上牛皮,挑了一担儿女急急飞身上天,一边追赶,一边喊叫,“天将休得无礼,还我妻子!”织女见牛郎追来,心想我是玉帝孙女,谅必不会把我怎样,牛郎上天后肯定要受严刑,挥手叫他们不要跟来,牛郎不听,织女急了,把头上一枚金簪拔下来,朝身后划了一下,划出了一条银河,河水翻滚,波涛滚滚,把牛郎他们拦在河东,不能渡河。

玉帝把织女抓去后,狠狠的训斥了一顿,监禁在机房里织布。牛郎不能与织女相见,儿女们哭喊着要娘。地母娘娘(玉帝之妻,管大地上一切事)看织女可怜,向玉帝求情,玉帝同意每年七月初七织女与牛郎相会一次。这天,由鸟鹊搭桥,让牛郎织女带了儿女上天,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牛郎为什么叫牛郎。为什么不叫猪郎呢。据说他也养猪的

牛郎为什么叫牛郎。为什么不叫猪郎呢。据说他也养猪的

因为他是放牛的

是通过那头牛才认识织女的

古时候

只有放牛

放羊的没放猪的``⊙﹏⊙b汗

イ哭菿微笑╮为您答疑解惑:。请【采纳】我的答案……祝您生活愉快O(∩_∩)O。。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