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场科研评审意见 为什么?养殖这种需要注意什么?

养牛场科研评审意见 为什么?养殖这种需要注意什么?

大家好,养牛场科研评审意见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养牛好还是养猪好,为什么?养殖这种需要注意什么?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养牛场科研评审意见和养牛好还是养猪好,为什么?养殖这种需要注意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养牛好还是养猪好,为什么?养殖这种需要注意什么?

养牛好还是养猪好,为什么?养殖这种需要注意什么?

谢谢邀请!养牛好还是养牛好,为什么?养殖这种需要注意什么?一,目前还是牛肉价最稳定,三四十块钱一斤,应该是养牛前景最好。二、受非洲猪瘟影响,造成全国性的撒养户空栏,肉价还是二十多块钱一斤,目前养猪也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发展。

养牛养猪要注意市场价需求动向?需要具备自身能力有知识有资本及场地资源条件,保证无污染环对日后减少事态麻烦,随着环保问题不间断强调制止不松懈,养殖这种行业必须要有考虑长久之计,才是良策。去年的养殖户被一刀切强制拆除养殖棚猪圈,就是因为污染问题的严重才造成强制拆除,致使很多养殖户们的损失惨重。大大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很多养殖户都不愿养了。

可是近日又看见一些养羊养鸡的人,换汤不换药,又在小河的上游盖起了养羊养鸡场所,还把小溪用水泥砌成拦河坝,还把羊舍棚子建在了小溪的上面,粪便排下溪水里,很污很脏,水都浑浊。上游溪水能不流下来吗?下游是村庄,这种状况如果有人举报,问题不就麻大烦。虽然上游无人居住,但水质严重污染,下游的人能不反对吗,看你又能做多久。所以汲取教训一定要选择场所是关键。

想办养猪场,需要办哪些证件

想办养猪场,需要办哪些证件

养猪场需要办理以下手续:\x0d\x0a一、要到当地土地部门咨询养猪场占地的性质,新建养猪场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要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0d\x0a二、养猪场须办理相关的环保手续。具体规定为:规模在50头以上的在县环保局办理,50头以下的在镇政府办理。同时养猪场必须建标准的化粪池,消毒池,围墙等环保设施。\x0d\x0a三、养猪场须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办理程序是:本人申请,镇兽防站签意见盖章,镇政府加盖印章,县畜牧局审批发证。

寻求贵州省经济发展报告。(内容最好齐全)

寻求贵州省经济发展报告。(内容最好齐全)

“十五”发展情况和2005年工作情况

及2006年工作安排

贵州省中小企业局

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把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在国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指引下,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使贵州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十五”期间保持了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十五”贵州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005年1—11月,我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实现工业增加值31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63%和62%;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总额65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2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7亿元,分别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19.4%和9.7%。在全省新增就业岗位中,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扩大就业的生力军,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行业分布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

至2005年三季度止,全省工商注册企业总户数已达93632户,个体工商户47.71万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和10.2%;我省符合企业新划型标准的大型企业仅有23户,中小企业占99.98%以上,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业,在行业分布上,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由制造、建筑、运输、商贸和服务业等领域为主,开始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重化工等领域拓展。一方面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严重亏损,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采取改制、重组、联合、“退二进三”、兼并、租赁、承包经营、托管、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形式,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重组,推进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并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在规模结构上正在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靠拢。同时,随着贵州省优惠政策的实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批省外、境外、国外企业落户贵州,有力地推进了贵州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迅速崛起。

随着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资本积累的增加和发展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实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达661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31.04%,成为制药、食品、矿产品加工、房地产、商贸超市等新兴产业的主体,并形成了神奇集团、益佰制药、老干妈、北京华联、星力百货、大昌隆、市西路小商品市场、遵义苟家井市场、三桥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主业突出、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其中西洋肥业、神奇集团、益佰制药年销售额都已超过10亿元,西洋肥业销售额达13.5亿元,进入全省23家大型企业行列;益佰制药成为省内首家上市的非公有制企业;老干妈公司纳税额达到7800多万元;红华家电营业额超过5亿元,并把经营业务拓展到了邻近省区。

(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区域特色初步形成,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形成一批以专业化、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具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如贵阳的制药业、遵义的辣椒、仁怀的白酒业、赤水的竹业、余庆的苦丁茶、湄潭的米、福泉和开阳的磷化工、六盘水的煤及煤化工、铜仁地区的电解锰等。全省3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如“老干妈”公司的辣椒制品,其生产原料每年就带动了20万农户增收;信邦制药公司的中药材基地建设,带动了罗甸、施秉等县的农民致富;“牛来香”公司生产牛肉制品,带动了1万多农户养牛致富;遵义县虾子辣椒市场2003年交易达5万多吨,交易额3.5亿元,带动了周边10多个县的农民致富;贵阳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3年交易量达10多亿公斤、交易额13亿多元,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五)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我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首先是在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方面具有了科学性,合理地确定企业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从整体策划上提高了战略眼光;其次是企业发展贴近了贵州经济发展主线,产业选择、产品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贵州特色经济发展方向,确定了迅速将贵州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再就是企业更加注重技术进步,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大了高新技术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比例;还有一点就是企业的市场意识大大提高,很多企业都充分认识到:必须从企业质量、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采用、营销策略制定、人才引进及培训、企业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努力,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2005年贵州省中小企业局主要工作情况

2005年,省中小企业局(省非公办)按照工作职责,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工作方针,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指导下,以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和促进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全面宣传贯彻国家方针政策,认真部署各项工作。

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推进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省中小企业局(省非公办)还分别召开了“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座谈会”“全省典当行业工作会”和“全省担保行业工作会”,统一部署各项工作;并通过电视台和在《贵州日报》开辟专版等,邀请省领导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企业广泛宣传,为我省加快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组成《贵州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起草小组,完成了省人大的立法调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按省政府要求和省经贸委党组的指示,组成调研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多种形式座谈会、发函征求意见稿等形式,完成《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已于10月26日报省政府审议批准。

(三)加大了对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服务体系建设等,扶持了一批优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2005年,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实施,共拉动投资13.97亿元,共计安排项目104项,其中,贴息36个项目758万元,补助68个项目1242万元。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制定了《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05年项目申请指南》。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0项,安排资金630万元。另外,组织了500万元额度技改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共计26个项目。初步建立了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第一批有500多个项目入库,为项目跟踪、项目服务创造了基础条件。

(四)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5年2月初,开通了“中国中小企业贵州信息网”,为全省中小企业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点击率已超过了25万次。配合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启动“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对各类人员进行有关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举办24期培训班,共培训3224人。指导帮助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已建立13个县级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联系、指导中介组织为非公有制经济搞好服务。通过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诉中心,受理非公有制企业的一些投诉,帮助协调,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法律咨询、维权服务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测算体系。

与省统计局联合作制定了《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建设方案》,已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试运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开展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现状调查,并撰写出《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初稿)》。

(六)积极开拓市场并加强交流合作。

组团参加“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贵州代表组织了51家企业参展,共设42个展位,总成交额达4.5亿元,省中小企业局还获得中博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组织我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教育部组织的“2005年第三届全国中小企业网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招聘活动”。截止6月活动结束,我省已有160余家企业在网上招聘,设立360个工作岗位,招聘了近1500人,在全国排名第15位。

(七)帮助、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难、贷款难和担保难问题。

加快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与政府间的密切合作,帮助担保机构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合作开发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加大对典当行业的规范管理和行业服务,使其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起到积极补充作用。

三、2006年主要工作安排

2006年,贵州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围绕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坚持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加快发展的方针,强化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发展环境,加大工作力度,建好服务平台,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着力解决贵州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企业活力问题,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一)继续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推进法规体系建设。抓紧《贵州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草稿)》的地方法规立法调研工作,争取2006年进入省人大立法程序。力争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切实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做好“十一五”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组织,加强协调,扎实推进,认真制定好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统,及时掌握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配合省减负办,治理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减轻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负担。

(三)推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市场,参加各种投资展销会,提高市场竞争力。围绕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筹备2006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拨大赛和旅游商品展销大会(简称“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对全省重点贫困县、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研,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

(四)培育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改进和拓宽服务手段。重点围绕信用担保、投融资、创业辅导、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信息、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社会民间组织、科研机构的作用,整合资源,构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平台。继续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提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素质。

(五)着力推动和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规范、推动和扶持信用担保业及典当业的健康发展,探索设立再担保机构。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投资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银河培训工程”等项目,在我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中反响很大、很好。但我们认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数额太少,希望中央财政大幅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且积极与各省(市、自治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项目合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作用。

(二)建议国家继续扩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途径。利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推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担保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各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提高工作效率,开发适应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

(三)建议建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制度。现行统计体系中没有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口径,难以获得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完整数据。建议国家统计部门建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统计核算和动态监测,以便系统、全面、准确的掌握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四)鉴于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普遍存在总量小、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创业辅导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安排及培训、考察上给予倾斜,适当从优。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加大中、东、西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相互交流的组织力度,促进各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美国农业发展史及中国农业发展史

美国农业发展史及中国农业发展史

一、政府对农业的扶持

美国实行的是“以工补农”政策,发达的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扶持起了一个发达的农业。扶持体现在各方面,主要是农村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价格的直接补助;较低的农业税收政策;良好的技术服务;积极开拓农产品国内、尤其是国际销售市场等。在农民家庭收入中,政府的补贴占24%。这为农业生产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农民的负担较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乡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等,在有些地方还需要农民出资,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销售不畅,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实现现代化发达的农业是不可能的。在发达国家是这样,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

二、不断延伸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美国农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完善、升级的过程。182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商品化阶段,农业不仅是生产问题,而且开始向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方面延伸。到了1860年,美国第一次农产品过剩危机爆发,促使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升级,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融合。目前,虽然美国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但是,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5%以上。在美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体系,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体系,农作物种子、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都很健全。这些体系与农业生产体系密切相联,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业产业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力地支撑着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目前的问题是,产业体系内部的有些体系还不健全,体系之间联系不密切,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三、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美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近70%,而我国只有40%。科技在美国农业生产中之所以贡献率高,除了政府对农业科研、教育的重视,农民自身文化素质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比较健全,作用发挥的好。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由州立大学的农学院承担。大学教授有1/3时间从事教学,1/3时间从事科研、1/3时间从事推广工作。大学与地方郡政府联合组建郡农技推广中心,负责本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由大学教授和地方招聘的科技人员组成,经费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郡政府分别承担。在郡里,有一个由大学、政府、技术推广和农民代表组成的农业推广指导委员会,他们定期沟通各方意见,审定推广工作计划和经费使用计划,对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估、监督、指导。这种体系真正做到了科研、教育、推广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促进,增强了工作的有效性。大学除了为农民推广技术外,现在也为种子、农药、化肥等有关涉农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通过这些企业为农民提供物资服务的同时,提供技术服务,达到推广的目的。我们也不一定要完全照搬他们的做法,我国有一个独立的推广体系,目前的问题是,这个体系与科研、教学部门的结合不紧密,工作的经费没保证,作用发挥的不充分。农民参与推广的程度很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政府负责的程度远大于对服务对象农民的负责程度。科研、教学部门受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政策导向的影响,专家、教授从事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可以设想在省、县组建农业技术推广委员会,及时沟通各方面的情况,研究解决推广中的问题。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要制定政策,鼓励和要求专家、教授除了科研、教学外,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从事农业推广工作,做到为农民服务,为农业发展服务。国家应该保证农业推广的工作经费,推广部门要真正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

四、农业经营有一个适度较大的规模

美国地多人少,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在不断的分化减少,农业经营容易形成规模,获得规模效益。美国以家庭农场为主,而且兼业农户较多,平均每个农场的耕地面积在200公顷左右,养殖户一般养奶牛100头以上,生猪年出栏率2000头以上。明尼苏达州有8万多个农场,纯经营农业的只有2万多个,占25%。我们没有那样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不可能形成很大的经营规模,但是,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农村人口的分化,按照“自愿、条件、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引导农民依法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以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可以大力发展兼业农户,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效益。如果不向这方面发展,让广大的农民只停留在人均0.1-0.2公顷的耕地上做文章,那只能是维持简单的生产和生活,农民富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很难的。

五、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我们走访了哈奔歧尔德农场。这个家庭农场有5口人,经营了400公顷耕地,其中280公顷耕地种玉米,120公顷种苜蓿,养牛800头。从建农场时就考虑到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的问题。种植的玉米全部用于青贮喂牛。牛粪尿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施于农田,沼气用于发电。电除了满足自己用外,有一半卖给了电力公司,每月的卖电收入就有3000美元。把冷却牛奶的冷却水,再用来冲洗牛舍,废水排到沼气池又被利用。这样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既解决了牲畜粪便的臭味和污染问题,又解决了农田的用肥问题,保护了生活环境。交谈中农场主告诉我们,他在努力使资源能够得到多次利用,以减少浪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增加收入。我国人多,相对资源贫乏,更应重视生态农业,引导农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同时,还应重视农民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OK,关于养牛场科研评审意见和养牛好还是养猪好,为什么?养殖这种需要注意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