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胜养牛 诸葛亮真那么厉害吗

吴必胜养牛 诸葛亮真那么厉害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吴必胜养牛,以及诸葛亮真那么厉害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诸葛亮真那么厉害吗

诸葛亮真那么厉害吗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父亲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后来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最高军事职务———大将军。诸葛亮的弟弟诸葛钧史书上记载甚少,只说他一直追随诸葛亮,后来当过蜀国的长水校尉。诸葛亮有一位堂弟,名叫诸葛诞。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极人臣。诸葛家族在这一时期,不仅仅英才辈出,而且他们在三个相互敌对的国家中都执掌权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而他们中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童年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极其坎坷的。他很小时,父母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之后,他们兄妹几个被叔叔诸葛玄的好友刘表抚养成人。诸葛亮从小受到了系统的儒学训练。当这位青年学子17岁时决定自立,他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半耕半读。他居住在襄阳的隆中,读了许多书。首先他读过儒家著作。比如:《诗》、《书》、《礼记》、《春秋》等。其次,他还读过兵家的书,如《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等。特别是诸葛亮著名的八阵图,更是研习前人的军事著作后演化而来的。诸葛亮只是吸取这些学说的营养,却不盲目迷信这些学说。他曾经这样评价诸子百家:“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有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大学者司马徽和黄承彦。其中特别是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有一天他突然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位丑女儿,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后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可能她确实不算漂亮,但是诸葛亮择妻看重的是她的才干,而不是她的外貌。这正是诸葛亮的人品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人们评价诸葛亮说他性情“高逸超群”。据传说,他们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这位女士还绝顶聪明,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尽管黄月英既聪明又贤惠,但她毕竟长得有点难看。古往今来,总有不少人替诸葛亮感到遗憾。不过,在黄月英的家乡湖北襄樊,当地人为这位才女修建的庙宇里,她可一点也不难看,当地还有关于她的动人故事。

尽管荆州境内卧虎藏龙,但荆州牧刘表却从来没有看出诸葛亮是个人才。可能在他的眼里,诸葛亮只是好友诸葛玄那个可怜的侄儿。即使他听说庞德公这样的德高望重者都称诸葛亮为“卧龙”,他也不会相信。毕竟,那需要眼光。《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表是“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这就是为什么荆州境内人才济济,而刘表却无所建树的重要原因。

古往今来,一直有很多人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曹操?在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在实力上,他统一了北方,兵多将广、钱粮充足。在个人能力上,他堪称雄才大略,当时的政治家无人与他相比。特别是在对待人才方面,曹操求贤若渴,三次颁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贤才。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有着双重面孔的人,性格很复杂。起初,他有匡扶汉室的志向与抱负,后来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并最终做到了这一点。曹操在看到民众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时,他会伤心落泪,并出台政策招抚流民,恢复生产、安定社会。但是他也会因为父亲之死而迁怒他人,大肆屠杀几十万无辜百姓。对待人才方面,他既可以连袜子也来不及穿就跑出去欢迎人才来访,也会因一些小事而翻脸无情,杀害跟随自己多年的老朋友。诸葛亮是绝对不会喜欢曹操的。这与他的政治理念有密切关系。史书上历来把曹操与王莽并称,可见其人品的低下。对这种人,诸葛亮只想除之而后快,而绝对不可能为曹操效力。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呢?史书上记载,赤壁大战前,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当时东吴的大臣张昭想留下诸葛亮,被他婉言谢绝。后来有人问起其中的原因。诸葛亮说:“孙权当然是人中豪杰,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他有可能会对我很好,但不会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不能留下。”这是诸葛亮已经投靠刘备以后的事。退一万步说,即使孙权能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他也不会背叛刘备而依附孙权。

诸葛亮后来在他著名的《诫子书》中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是,一个人胸怀雄心壮志,而又报效无门的时候,要真正做到“淡泊、宁静”是很难的。诸葛亮于夜深人静的时候“抱膝长啸”,可见他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而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个半人半神的超人。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在最终见到诸葛亮之前,小说作了长长的铺垫。说刘备如何带着关羽和张飞二人,如何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去拜访;又如何一次二次没有见到诸葛亮而只见到他的朋友和他的家人;第三次去诸葛亮又如何小睡片刻而让刘、关、张三人等了老半天才见上面等等。这些编撰的故事除了渲染刘备的礼贤下士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众星捧月”般一步步推出神仙人物诸葛亮来。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三国志》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所以后人评价《三国志》:惜墨如金、过于简略。

见到诸葛亮之后,《三国演义》又对这位主角进行了一番外貌描述: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生活在明代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距离三国时期已有一千多年,他的描述有何依据呢?晋朝的裴启在他所写的一本名叫《语林》的书中,记载了诸葛亮外貌。书中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时,司马懿曾经派人偷偷地观察过诸葛亮。那人报告说,诸葛亮坐一辆未加装饰的小车,头戴葛布做的头巾,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司马懿听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真名士也!这是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中对诸葛亮外貌特征惟一的记载。它可能就是罗贯中塑造诸葛亮外貌特征的依据。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老把张飞描写成为一个性情暴躁,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其实这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史书记载说张飞是一个富家子弟,字写得很好,平生还有一大嗜好,就是爱画美女。当然,他的武艺也很好。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诸葛亮,还任命他为军师。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火烧博望坡”的胜利,继而又取得“火烧新野”的胜利。可惜,历史完全不是如此。诸葛亮出山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任命他为军师。实际上,那时军队里也没有这样的职务。刘备驻扎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篱下,哪能给诸葛亮什么样的官职呢?他只是作为一个宾客,为刘备参谋军事而已。诸葛亮真正开始有职务,是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逐渐夺取了荆州的一些地盘,自己做了荆州牧以后,才任命诸葛亮做了个“军师中郎将”。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职务,不可能指挥刘备的军队,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了。

据史书记载,即便是赤壁大战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诸葛亮也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诸葛亮之所以伟大,并非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然后一帆风顺、捷报频传。恰恰相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从事一些并不显眼的基层工作,而且把它们做得很好,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来赢得刘备和大家的尊重,最终担负起蜀国丞相的重要职务。

诸葛亮出使东吴结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刘备帐下确实没什么文臣,还有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正效力于东吴。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一到东吴就遭到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众谋士刁难,但是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张昭已经是当世名士没有必要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争得面红耳赤,还有就是智激周瑜,三国演义中把周瑜描写成为一个嫉妒心强、心胸狭窄的人,这是多么不公平的,而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心胸宽阔、气度不凡。还有就是当时候称: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是一个能善于助人的人!还有就是周瑜本来就是主战派更本不需要诸葛亮的刺激。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完成与东吴的结盟后就立即返回了,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滞留在东吴与周瑜共破曹操,就更加不会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的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孙刘联军并没有追击,当然也不会有华容道等故事了。曹操退却后周瑜攻取了荆洲的战略要地江夏、南郡、刘备则率军攻取了江陵、武陵、长沙、桂阳、零陵。曹军则继续保有襄阳,刘备夺取了五郡之后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管理五郡税务征收工作,此后刘备从东吴借来了南郡,以图西川。刘备夺取西川后又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负责西川的政物工作。

公元222年刘备建立蜀国封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诸葛亮还修补了与东吴的关系,而在东吴给蜀国的和书中并没有称颂后主刘禅的文字一般来说都应该有的这说明当时的蜀国诸葛亮的权利!蜀国放弃了自己国家一半的土地(荆洲)这需要承受的压力!可见诸葛亮当时在蜀国中的权利!

修补与东吴的关系后可以放心平定南方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平叛,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率领50万大军南征是不现实的蜀国人口不过几百万不可能出动数量如此巨大的军队。再者云贵都是交通相当不便利的地区,要供应50万军队粮草简直是天方夜谈,历史上诸葛亮只率领了2万人南征。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这是不可能的,即使要收服人心但这未免伤亡太大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不可能为了一个人拿2万士兵的生命做赌注,历史学界的认为是,诸葛亮大军所向披靡一路攻城掠地一路打破孟获七个城池,这对于蜀军是相对简单的蜀军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冲车投石车等,要攻破孟获的木头竹子所筑的城池是相对简单的可能其中有一两次抓到了孟获放了也是可以理解的。最后孟获投降南方平定,诸葛亮没有按照演义中所说让孟获永镇南帮,而是把孟获和支持过叛乱的士绅调入成都。

南方平定诸葛亮可以安心北伐了但后人对只出祁山不采纳魏延的出子午谷一直就有质疑出子午谷是一个好计策但长安城池坚固不是一支小队伍能够打破的即使打破长安魏国援军可以马上到达。而蜀军是不可能马上到达的到那时攻破长安的蜀军必死无疑诸葛亮不想拿一员大将来冒险,在大将相继谢逝的蜀国这是肯定的。出祁山则可攻取关中平原以补充蜀国的实力退可谨守汉中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危险性。

就在诸葛亮捷报频传的时候在天水等城池遇到了阻击牵制了大军主力,魏国这个时候援军到达,诸葛亮派出了马谡守备街亭以拖延魏国援军。演义中说马谡是带领了10万大军去守街亭,但历史上诸葛亮只派出了3万人去守街亭,在主力被牵制的时候这已经是诸葛亮能派出的最大数量的军队!诸葛亮所叮嘱的当道扎营不是没有道理的街亭城建在一个小山丘之上易守难攻。天然的地质裂层尤如城墙般,但马谡为什么选择了不驻扎在城里而选择了山上呢!原因可能是地质裂层出现了多处破漏,魏军很容易从这些地方攻破,而蜀军没有时间去修补,所以马谡就在山上扎营。蜀军是以步兵为主多为弩兵从山上更容易射击!但魏将张颌采取了围而不攻导致了蜀军军心涣散大败而回。有很多人为马谡鸣不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那我们就看看马谡做了什么!史料上记载在遭到张颌包围时马谡竟抛弃军队独自逃跑,这已经违背了一个军人基本素质,可能不杀他嘛?演义中写到街亭失守后就上演了让后世称颂的“空城计”不过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魏军没有追击并且指挥魏国军队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颌!

在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才和司马懿对阵,两军对峙一直没有交战,蜀军主动后撤以诱魏军而老道的司马懿没有追击,而是远远的尾随蜀军,这时司马懿的部将在也忍不住了,强烈要求司马懿交战司马懿才与蜀军决战,后魏军大败,而回蜀军因粮草不继而撤退,这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交手!

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敢于寻找魏军主力作战,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去寻找以骑兵为主的军队作战这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阵法与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诸葛连弩就是为了克制骑兵而研制的,就像今天的机枪扫射一样威力可想而知!魏大将张颌就是命丧于诸葛连弩之下。可惜如今已经失传了。八阵图也早已失传!

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越国传奇》9 夫椒之战

《越国传奇》9 夫椒之战

范蠡、文种来到了越国,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受到了越王勾践的热烈欢迎。勾践保留了二人在楚国的贵族身份,在越国依然享受贵族待遇,并且暂时以客卿的身份,参与越国的政治。

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以范蠡、文种二人的智慧,为勾践提出的“兴国之术”,令勾践大开眼界,如获至宝。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越国的军队从原来的几千人,发展至将近三万人。军队的内部编制也从原来乱七八糟的状态,变得有组织有纪律。装备方面也越加精良,阵型、阵法的操练更是勾践原来打破脑袋也想不出的。就这样,本来就骁勇善战的越国人,被高级的军事化管理,训练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可另一方面,吴国人也没闲着。自从老吴王阖闾去世,伍子胥就一直没闲着。伍子胥和阖闾的个人感情极好,可以说,吴王阖闾之所以能当上吴王,伍子胥有着巨大的功劳,想当年是伍子胥培养刺客专诸行刺王僚,吴王阖闾才能从公子光摇身变成吴王;而对于伍子胥来说,他当年遭到楚国奸臣费无极迫害,逃亡吴国,第一个接见他,给他机会的就是公子光,他之所以大仇得报,把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中拉出来“鞭尸”,也完全是仰仗吴王阖闾。阖闾一死,伍子胥的仇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吴王夫差,失去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又是自己的君主,这种感觉不见得比失去父亲差很多,同样也是深入骨髓的疼苦。所以,夫差一上任,伍子胥把所有的朝政都交给了吴王夫差和太宰伯嚭二人,而自己则在太湖之中终日训练军队,以图早日为阖闾报仇雪恨。伍子胥的一番努力,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将檇李之战时,拥有三万人的吴国军队,升级为十万人。

没错,吴国比越国提前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此时双方的国力差距实在太大了,即便是得到范蠡、文种的帮助,经过短短两年的时间那道鸿沟依然无法逾越。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携伍子胥、伯嚭,点齐全国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来讨伐越国。伍子胥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复仇者,再一次怀着强烈的复仇之心而来,在他的心目中,此次出兵的目的和以往出兵别国都不相同,这次的战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杀掉越王勾践,让越国彻底灭亡,将越国的疆土划入自己的地盘。

越国方面,闻此讯息也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以越王勾践为首,探讨应对措施。依范蠡的看法,这是一次输不起的大战,必须高建城墙,深挖战壕,依靠城池与吴军周旋。最终吴军必当因为粮草补给供应不上而主动撤军。可勾践是个急性子、暴脾气,他第一受不了被人围着打这种忍气吞声的局面,第二,此时越国的军队力量无比强大,可以确切的说是越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盛的时期,这令他很骄傲,不相信有什么军队是他们不可战胜的。其实勾践的这种心态很容易理解,就好像一个暴发户乍富,一定要带一条很粗很粗的金项链,目中无人,好像自己就是世界上最有钱的那个,却不知别人脖子上戴的一块翡翠吊坠如果按照价值换成金子,可以把他的脖子坠折。有着这两条原因,勾践第一次当面反驳了范蠡的想法,他决定,要出兵阻击吴国军队,硬碰硬的打一场遭遇战。

范蠡很郁闷,他知道,自己即将遭遇自初出茅庐以来的第一次挫败。然而,“祸兮福之所伏”,这样一次挫败也可能会真正奠定自己在越王勾践心中的地位。可关于这一切,与范蠡一起出山的文种看的远没有如此透彻,他虽然也有些担心越国会抵挡不住吴国的进攻,可在他心底里,也跟着勾践一起幻想起了一旦越国获胜,军队在战场上大奏凯歌,那时候自己将获得无以伦比的崇高地位时的场面。

冲动的越王勾践主动点齐兵将,出击迎敌。三万将士从会稽山下的固陵军港出发,进入太湖,朝对岸的吴国开去。双方最终在太湖中的洞庭西山遭遇,这个地方古时候的地名叫做“夫椒山”,于是,这场战役被后人称为“夫椒之战”。

根据《越绝书》的记载,由于此次勾践出兵并没有听从范蠡的意见,所以也并没有任用范蠡为主帅,而是启用了越国旧贵族石买作为主帅。范蠡、文种二人只是随军出发,却并没有被布置任何实质任务,这种情况好像是勾践在与此二人怄气,意思是,“既然你们认为我打不赢,我就偏偏要带你们来,让你们亲眼目睹我战败吴军的壮举。”石买这个人没有什么才华,而且性情残暴,骄傲自大。不听从忠臣智者的良言相劝,又任用了这样一个人作为军中主帅,勾践此次的命运可想而知。

对于吴国来说,战争进行的很顺利。从军事实力上来看,虽然越国有着三万刚刚训练好的精兵良将,可与吴国依然相差太远。首先,吴国此次出动了十万大军,这个数字在整个春秋史的各大著名战役当中,也是罕见的。这是越国第一个在人数方面绝对的劣势。第二,吴国的军中主帅为伍子胥,伍子胥的军事能力在春秋时期也是数一数二的,如果说吴国之前的著名将领——战神孙武排第一,那伍子胥绝对应该排第二。尤其对于水战,是伍子胥最在行的本领。再加上为前吴王阖闾的报仇心切,伍子胥这次是抱着必胜的决心。而越国方面,勾践却任用石买为主帅,这个人在《春秋》、《史记》等史书当中连名字都没有提过,只是在《越绝书》中被描写成一个性格残暴的将领,可见其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能力如何。第三,从武器装备方面,越国的青铜冶炼技术高超,可吴国也是这方面的强国,但就士兵装备来看,应该是旗鼓相当。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夫椒之战是一场水战,水战中最主要的武器并不是士兵们手中的刀枪剑戟,也不是战车,而是战船。吴国的战船在春秋时期闻名天下,别的不提,只说当年公子光攻楚国时使用的“艅艎号”,就是相当于今天航空母舰一样的“海上霸主”。可越国方面,虽然造船业也很早就开始兴盛,不过毕竟综合国力和人家吴国差太多,只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经济、技术等方面根本不足以支撑越国建造属于自己的巨型战船。第四,从士气方面来说,在吴国人的意识中,这是一场复仇之战,而且是为他们的先王复仇,伍子胥练兵近三年,一直在给士兵们灌输复仇的意义,等于说这些士兵都是被洗过很多次脑的。如今与越国人见面,自然分外眼红,时期高昂。可越国方面,此次仓促应战,本就没有良好的准备,何况又是出国界在别人的地盘打防守战,士兵们的时期不可能高涨。

有着这么多劣势的越国军队,在首轮与吴国军队的接触中就遭到了重大打击。吴军主帅伍子胥根据天气、风向等因素,组织巨型战舰顺风强攻,一下子就把越国的水军战阵冲的七零八落。越军主帅石买在钱塘江附近组织剩余的部队重新集结,可性格残暴的他却在这个过程中杀掉了数位在军中与他意见向左的将领。这一下使他彻底在军中失去了威望,令军中人心惶惶,使本就遭到了大败的越军士兵更加没有了凝聚力。而吴国方面,伍子胥再一次表现出了其在指挥方面的高度智慧。他见越军中已经人心惶惶,主帅失去人心,并没有从正面发动强攻,而是不分白天黑夜的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前去袭扰,这令越军痛苦不堪。就这样,几天之后吴国人彻底瓦解了越军的防守,越王勾践率领着几千名残兵败将乘小船逃回了陆地,退进了会稽山。而伍子胥却率领吴军紧随其后,在会稽山下设下重兵,把守住所有下山的通道。

会稽山上,越王勾践环望四周所剩的区区几千兵马,眼神中流露出了令人怜悯的目光,此时的他仿佛一只斗败了的公鸡,失去了往日的霸气。所有人都陷入了悲痛的情绪,耳听着着山下吴军的呐喊声、战鼓声,仿佛他们自己就是笼中待宰的鸡鸭。

勾践拔出了手中的宝剑,用剑刃抵住了自己的咽喉。“怪我没有听从范大夫的建议,轻率出兵,导致咱们刚刚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这么轻易的就葬送在了战场之上。我只能以死来祭奠他们的亡魂。各位兄弟,我死之后,大家各自逃命去吧!越国,亡在我的手中了!”

就在勾践刚刚举起剑的时候,范蠡和文种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下,彼此会心的一笑。好像这位越王勾践的把戏,在此二位的眼中,被看的一清二楚。二人待勾践话音一落,赶紧一个箭步窜出,从两个方向夺下了勾践手中的宝剑。

“大王千万不要如此冲动!”,范蠡率先开口,明知是一场戏,自己甘愿要做那第一配角,来配合一下主角的演出。

“大王如此轻生,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先王?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我们虽然战败,可也不至于再搭上大王的一条性命。只要我们投降,吴国人一定能放我们一条生路,这样,越国也不至于彻底灭亡,大王日后东山再起也不见得是不可能的。”

“那伍子胥视我为天下最大的仇人,以他的手段,怎可能允许我投降?”勾践很明显被范蠡的一番话说动了心,可他也知道,吴军能够接受投降的可能性很小。

范蠡道:“在吴军当中,虽然伍子胥一心想要置大王于死地,为死去的吴王阖闾报仇雪恨,可在我看来,真正的主子吴王夫差倒并不一定如此想法。夫差这个人表里不一,好大喜功,而且最重“义气”二字。如果能派人直接去做夫差的工作,绕开伍子胥这一层,说不定能够成功。”

勾践被范蠡的说法打动了,又与众人一番商议,决定派文种作为使臣,携带宝物,去吴军阵中乞降。而在文种动身之前,勾践也没闲着,既然他的宝剑已经出鞘,不见血就入鞘是不吉利的,勾践亲手斩杀了夫椒之战的主帅,那位性格残暴并且骄傲自大的将军石买,以安抚军士们的心情。

文种携带着宝物,来到了吴军大营,见到了夫差。文种开门见山,一上来就以卑微的姿态,抓住了夫差性格中同情弱者的特点:“大王,两国交战,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我越国战败,特来乞降,祈求大王能够饶恕我越王之性命,越王勾践,愿亲自入吴为奴,侍奉大王。”

夫差哈哈大笑道:“想不到勾践这个人如此的没种,既然当初敢在阵前杀我父王,必知今日我会回来报次血海深仇,你的要求,我不同意!“

文种道:“大王,当日之时,实属误会。想当初,吴王阖闾趁越国国丧之际发重兵前来讨伐,意欲灭我越国。越王勾践组织抵抗,这是任何一个国君都会做的。然而,我越国向来以下国自居,越王勾践当初并没有想到要在战场上杀害您的父王,甚至连杀害吴王的命令都没有下达。全怪那灵姑浮,一戈砍伤了您父亲的脚趾,却也并非致命的伤害,而吴王阖闾也是回到吴国之后才伤病严重,不治而亡。这一切都是误会,再者说您发如此重兵前来伐越,无非是要为您的父亲报仇,如今我越王宁肯亲自入吴为奴,侍奉大王您,这对您来说,不是报仇报的更加痛快吗?越王勾践为人磊落,出此下策只为大王您能给越国留下一块地方,让祖宗们的基业不至于断送在他的手中。”

文种这一番话说的夫差很受用,这很符合夫差的思维方式。反正是报仇,也不一定要杀了他,若把堂堂一个越王带回吴国给自己养养牛、喂喂马、端端屎、倒倒尿,岂不更加大快人心?至于越国,到是可以给他们留下一块丁点大的地方,反正自己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接手管理整个越国的疆域。再者说,作为一个国君,最不愿意的就是祖宗的基业断送在自己的手里,这点夫差也很能体会勾践的心情。只要越国以后不可能会对自己再产生威胁,杀不杀勾践,其实无伤大雅。更何况,山上的勾践还有那么几千人马,如果当真断绝了勾践的后路,这些人做困兽斗,还真得付出点代价才能将他们全部消灭。想到这,夫差的眼神开始闪烁起来。

一旁的吴国太宰伯嚭看到夫差这个样子开口说话了:“没错啊大王,蹂躏他比杀了他更加有趣,以这样的方式报仇,先王阖闾会更加开心。”

拍马屁,迎合领导口味,是伯嚭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不是什么真本事,能把马屁拍的响,也绝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就能看的出来,在礼义廉耻被人们踩在脚下,“笑贫不笑娼”的如今,哪个人不想拍自己领导马屁?可真能拍好的又有几个?这在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是想与不想的问题,当真要上升到能力的高度。伺候领导,能让领导舒服是最重要的,对待夫差这样的领导,伯嚭的马屁总能拍的天衣无缝,让夫差既不会觉得他做作,又很受用。自从吴王阖闾去世,伍子胥一心投入到军队的训练当中,很少与吴王夫差沟通,伯嚭看准了时机不断的在夫差跟前谄媚,如今他在夫差的心中很有地位。

夫差刚要说话,军中大帐的帘子突然一挑,伍子胥从外面气急败坏的跑了进来。

“先王不要听此人在这妖言惑众!”

伍子胥站定,喘了口气,指着文种说道:“想要投降?门都没有!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要彻底灭掉越国,一定要对勾践乃至所有的越国贵族斩草除根!回去告诉勾践,乖乖的下山投降,还能留他个全尸,把他葬入你们越国的祖坟,如若不然,我必像当年对待楚平王那样,将他碎尸万段,抛尸荒野!”

文种被几个军士上来架出了大帐,临出帐门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夫差。此时的夫差脸色铁青,看着伍子胥的眼神参杂着怨恨之色。而一旁的伯嚭则是看着伍子胥的后脑勺在暗自窃喜。

文种回到了山上,找来范蠡和夫差,把在吴军帐中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勾践听到最后的时候脸色很难看,绝望的眼神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脸上。可一旁的范蠡听了之后却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笑容。

“果然不出我所料,只要伍子胥在,投降之事必然不成。但夫差的态度很明显是动了心,如今伍子胥这一冲撞会使本来还犹豫的夫差更加坚定了要接受投降的决心。当然事情还要迂回一下,文种兄还要再跑一趟吴营。这次要趁着天黑,偷偷的去,进了吴军营地以后,直接去找那个太宰伯嚭。从他这个人的面相就能看出,他是个贪财好色之辈,文种兄此去要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作为送给伯嚭个人的好处。之后,向他提出,要他引领,单独面见夫差。他收了咱们的好处必然会帮咱们办事儿,况且一旦夫差接受了咱们的投降,他的好处还在后面,我越国每年都单独给他备一份礼物。这样,他必然将你引见夫差,只要夫差点头,那伍子胥拦也拦不住!兄弟你不如即刻动身,我们这边趁夜收拾一下,做好投降的准备。“

一切正如范蠡所预料的样子发生了。当晚,文种便买通了伯嚭,并在伯嚭的指引下单独会见了夫差。夫差白天被伍子胥刺激了一下,晚上的态度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文种并没有做更多的游说,投降的事情就被夫差答应了下来。投降的条件主要有这样几条:

第一,取消勾践“越王”的称号,携夫人和一位越国重臣一同入吴为奴。

第二,越国的百分之九十的国土归吴国所有,只给越国保留都城会稽及周边的一块小小的地方。

第三,投降以后的越国要永远向吴国称臣,每年向吴国进贡大量的物资和稀有之物。

第四,仁慈的吴王夫差特准许勾践在战后先回国整顿内务,宽限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勾践主动入吴。

次日清晨,勾践拿着投降书,带领着所有山上越国的文臣武将,下山投降。投降的过程很顺利,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着。唯独伍子胥的眼中布满了愤怒的血丝,他整个人好像一个愤怒金刚一样,散发着恐怖的气场,对夫差所做的一切怒目而视……

管子.小问

管子.小问

【原文】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绝,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公曰:“吾闻之也,夫诛暴禁非,而赦无罪者,必有战胜之器、攻取之数,而后能诛暴禁非,而赦无罪。”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公曰:“攻取之数何如?”管子对曰:“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曰:“用货,察图。”公曰:“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曰:“以奇。”公曰:“吾欲遍知天下若何?”管子对曰:“小以吾不识,则天下不足识也。”公曰:“守战,远见,有患。夫民不必死,则不可与出乎守战之难;不必信,则不可恃而外知。夫恃不死之民而求以守战,恃不信之人而求以外知,此兵之三暗也。使民必死必信若何?”管子对曰:“明三本。”公曰:“何谓三本?”管子对曰:“三本者,一曰固,二曰尊,三曰质。”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故国父母坟墓之所在,固也;田宅爵禄,尊也;妻子,质也。三者备,然后大其威,厉其意,则民必死而不我欺也。”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来者鸷距。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牧民何先?”管子对曰:“(有时先事)有时先政,有时先德(有时先恕)。飘风暴雨不为人害,涸旱不为民患,百川道,年谷熟,籴贷贱,禽兽与人聚食民食,民不疾疫。当此时也,民富且骄。牧民者厚收善岁以充仓廪,禁薮泽,(此谓)先之以事,随之以刑,敬之以礼乐以振其婬。此谓先之以政。飘风暴雨为民害,涸旱为民患,年谷不熟,岁饥,籴贷贵,民疾疫。当此时也,民贫且罢。牧民者发仓廪、山林、薮泽以共其财,后之以事,先之以恕,以振其罢。此谓先之以德。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其施之也,不失有德。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桓公曰:“善。”

   桓公问管仲曰:“寡人欲霸,以二三子之功,既得霸矣。今吾有欲王,其可乎。”管仲对曰:“公当召叔牙而问焉。”鲍叔至,公又问焉。鲍叔对曰:“公当召宾胥无而问焉。”宾胥无趋而进,公又问焉。宾胥无对曰:“古之王者,其君丰,其臣教。今君之臣丰。”公遵遁,缪然远二。三子遂徐行而进。公曰:“昔者大王贤,王季贤,文王贤,武王贤;武王伐殷克之,七年而崩,周公旦辅成王而治天下,仅能制于四海之内矣。今寡人之子不若寡人,寡人不若二三子。以此观之,则吾不王必矣。”

桓公曰:“我欲胜民,为之奈何?”管仲对曰:“此非人君之言也。胜民为易。夫胜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君欲胜民,则使有司疏狱,而谒有罪者偿,数省而严诛,若此,则民胜矣。虽然,胜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使民畏公而不见亲,祸亟及于身,虽能不久,则人待莫之弑也,危哉,君之国岌乎。”

   桓公观于厩,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尝为圉人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桓公谓管仲曰:“吾欲伐大国之不服者奈何?”管仲对曰:“先爱四封之内,然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先定卿大夫之家,然后可以危邻之敌国。是故先王必有置也,然后有废也;必有利也,然后有害也。”

   桓公践位,令衅社塞祷。祝凫巳疪献胙,祝曰:“除君苛疾与若之多虚而少实。”桓公不说,瞑目而视祝凫巳疪。祝凫巳疪授酒而祭之曰:“又与君之若贤。”桓公怒,将诛之,而未也。以复管仲,管仲于是知桓公之可以霸也。

   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驳马而洀(pan)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驳象也。驳食虎豹,故虎疑焉。”

   楚伐莒,莒君使人求救于齐。桓公将救之,管仲曰:“君勿救也。”公曰,“其故何也?”管仲对曰:“臣与其使者言,三辱其君,颜色不变。臣使官无满其礼,三强其使者,争之以死。莒君,小人也。君勿救。”桓公果不救而莒亡。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隰朋对曰:“夫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桓公曰:“善。”

    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se)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射,引而未敢发也,谓左右曰:“见是前人乎?”左右对曰,“不见也。”公曰:“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今者寡人见人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祛衣,走马前疾。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岂有人若此者乎?”管仲对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神见。且走马前疾,道也。祛衣,示前有水也。右祛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曰:“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至膝。若右涉,其大济。”桓公立拜管仲于马前曰:“仲父之圣至若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管仲对曰:“夷吾闻之,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而后知之,臣非圣也,善承教也。”

   桓公使管仲求宁戚,宁戚应之曰:“浩浩乎。”管仲不知,至中食而虑之。婢子曰:“公何虑?”管仲曰:“非婢子之所知也。”婢子曰:“公其毋少少,毋贱贱。昔者吴干战,未龀(chen)不得人军门。国子擿(ti)其齿,遂入,为干国多。百里徯,秦国之饭牛者也,穆公举而相之,遂霸诸侯。由是观之,贱岂可贱,少岂可少哉?”管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宁戚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宁子其欲室乎?”

   桓公与管仲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矣。桓公怒谓管仲曰:“寡人与仲父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桓公曰:“然。夫日之役者,有执席食以视上者,必彼是邪?”于是乃令之复役,毋复相代。少焉,东郭邮至。桓公令傧者延而上,与之分级而上,问焉,曰:“子言伐莒者乎?”东郭邮曰:“然,臣也。”桓公曰:“寡人不言伐莒而子言伐莒,其故何也?”东郭邮对曰:“臣闻之,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桓公曰:“子奚以意之?”东郭邮曰:“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夫渊然清静者,缞绖(shuaidie)之色也;漻(liao)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色也。日者,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阖,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于是臣故曰伐莒。”桓公曰:“善哉,以微射明,此之谓乎!子其坐,寡人与子同之。”

   客或欲见齐桓公,请仕上官,授禄千钟。公以告管仲。曰:“君予之。”客闻之曰:“臣不仕矣。”公曰:“何故?”对曰:“臣闻取人以人者,其去人也,亦用人。吾不仕矣。”

【译文】

   桓公问管仲说:“怎样才能做到治而不乱,明察是非而不受蒙蔽呢?管仲回答说:“分清责任来安排官职,就可以做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了。”桓公说:“请问怎样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管仲回答说:“努力耕种土地而合于农时,就一定能使国家富裕了。”桓公又问说:“我要行大仁大义,以利于天下,怎样办才好?”管仲回答说:“惩罚暴国,禁止恶行,使覆亡之国复存,斩绝之嗣得续,并赦免无辜的罪人,那就是大仁大义了。”桓公说:“我听说过,惩罚暴国,禁止恶行,赦免无罪的人,一定要有战胜敌人的武器,攻取敌人的策略,而后才能做到惩暴禁恶,而赦免无罪。请问关于胜敌的武器问题?”管仲说:“选取天下的豪杰,收集天下的精材,招请天下的良工巧匠,就有胜敌的武器了。”桓公说:“攻取敌人的策略如何?”管仲回答说:“摧毁他们的设备,消散他们的积蓄,夺取他们的粮食,就没有什么坚固城池可守的了。”桓公说:“那么如何选取豪杰之士呢?”管仲回答说:“嘉美而敬礼之,优待而不相欺,天下的豪杰之士就来了。”桓公说:“收集天下的精材怎么办?”管仲回答说;“价值五的给六,价值九的给十,不可在价钱上限其定数。”桓公说:“招请良工巧匠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出三倍的工钱,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桓公说:“我已经听明白关于胜敌的武器和攻取敌人的策略了,请问出兵袭击城邑时,举措预知先后,不失地利,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要花钱收买耳目,要了解敌国地图。”桓公说:“怎样才能保持野战必胜呢?”管仲回答说:“运用奇兵。”桓公说:“我想普遍掌握天下的情报,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小的方面如不认真了解,就不能了解天下的情况。”桓公说:“一守,一战,一侦查,这三者都有可忧之处。人民若没有必死的决心,就不能同他们共赴守战的危难,人民若不肯坚守信用,就不能靠他们进行对外侦查。依靠不肯死难的人民而求其能守和能战,依靠不肯守信的人民而求其向外侦查,这是兵家三种愚昧的表现。要使人民有必死精神和坚决守信,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要明确三个根本条件。”桓公说:“什么是三个根本条件?”管仲回答说:“所谓三个根本,一是固,二是尊,三是质。”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故国、父母和祖坟都在这里,是固定他们的条件;田地、房产和爵禄,是尊显他们的条件;妻子儿女,则是人质的条件。有此三者,然后再张大其声威,激励其意志,人民就能有必死精神而不会欺骗我们了。”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问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那么治民应当以何事为先?”管仲问答说;“有时先施以政,有时先施以德。在没有狂风暴雨为害的年景,在没有干旱天灾的时候,百河通畅,年谷丰熟,粮价低,禽兽与人同吃粮食,人们也没有疾病和瘟疫。这时,人民是富有而且骄傲的。治民者应该大量收购丰年的产品,以充实国家仓凛,禁制薮泽的采伐捕获,先抓好政事,随之以刑法,并结合礼乐来劝戒人们以消除婬邪风气。这个就叫作先施以‘政’。如果遇上狂风暴雨为害的年景,同时也存在于旱之灾,年谷不丰熟,荒年粮价高,人民又有了疾病和瘟疫。这时,人民是穷困而且疲惫的。治民者就应该开放仓凛、山林和薮泽,以供应人民财物,不先讲政事,而先讲宽厚,以消除人民的疲困。这个就叫作先施以‘德’。丰年收聚人民的产品,不夺民财;荒年施予人民以财物,又不失有德;富裕了君主而且满足了人民,这是圣王所行的最好的事情。”桓公说:“好”。

   桓公问管仲说:“我想成霸业,依靠众大臣之功,已经实现了。现在我又想完成王业,还可以么?”管仲回答说:“您可以召见鲍叔牙来问一问。”鲍叔到,桓公又问了这个问题。鲍叔回答说:“您可以召见宾胥无来问一问。”宾胥无快步而进,桓公又问了这个问题。宾胥无回答说:“古代成就王业的,都是君主的德高,大臣的德比较低,现在是您的大臣德望高。”桓公逡巡后退,肃然离开座位。三人遂慢慢走上前去。恒公说:“从前,周的大王贤明,王季贤明,文王贤明,武王也贤明;武王伐殷取胜,七年而死,周公旦辅成王而治天下,这才仅仅能控制四海之内。现在我的儿子不如我,我又不知诸位。由此看来,我不能成就王业,是注定的了。”

   桓公说:“我想制服人民,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这不是人君所当说的话。制服人民是容易的。但制服人民这个办法,不是统治天下的正当办法。您想要制服人民,就使官吏分条写好刑律,再确定揭发有罪者有赏,不断审查而严于诛杀。这样,人民就被制服了。然而制服人民这个办法,终不是统治天下的正当办法。使人民怕您而不亲近您,灾祸很快就会来到自身。虽然人们可能不归咎于您,就是观望不前,不肯出力,也是很危险的。您的国家就将很不安全了。”

   桓公视察马厩,问管马厩的官吏说:“马厩里什么工作最难?”管马厩的官吏未及回答,管仲回答说:“我也曾当过养马的官,最困难的事就是并排立木材构筑马栏。如首先立曲的木材,曲木又要与曲木相配,曲木并排立好,直木就无法使用了。如果先用直木,直木又要与直木相配,直木已并排立好,曲木也就无法挤进去了。”

   桓公对管仲说:“我要征伐不服从命令的大国,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先爱国内,然后才可以憎恶国外的不善者;先安定卿大夫之“家”,然后才可以加害相邻的敌国。因此,先代明王一定要先有所立,然后才有所废;一定是先做兴利的事,然后才去做除害的事。”

   桓公登位为君,命令血祭社神进行祈祷。祝史凫已疵献上祭肉之后,祈祷说:“请除掉国君烦苛的毛病和国君多虚少实的作风。”桓公很不高兴,怒目而视祝史凫已庇。祝史凫已庇又再斟酒祭袍说:“还请除掉国君似贤非贤毛病。”桓公发怒,将杀祝史,但却做到了容忍而未杀。把此事告知管仲。管仲于是看到桓公是可以成其霸业的。

   桓公骑马,虎看见而躲藏起来,桓公问管仲说:“今我骑马,虎看见都不敢来,是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说:“您是骑着杂毛色的马在路上盘旋,并且迎着太阳奔跑的吧?”桓公说:“是。”管仲回答说:“这是{马交}兽的形象,{马交}兽是吃虎豹的,所以虎就疑心了。”

   楚国伐莒国,莒国国君使人求救于齐桓公。桓公要去援救,管仲说:“您不要去救他。”桓公说:“为什么?”管仲回答说:“我同莒国的使臣谈话,三次侮辱他的国君,他都不变色。我叫官员把送给他的赠礼扣减三串钱,这使臣便以死相争。有这样使臣的莒国之君,看来是个小人。您不要去救他。”桓公果然没有出救而莒国就灭亡了。

    桓公春游,三月天在田野观赏。桓公说:“什么东西可以与君子之德相比呢?”隰朋回答说:“粟粒,身在甲胄之内,中层有圈城维护,外有尖锐的兵刃。它还不敢自恃其强大,谦虚地自称为栗。这也许可以与君子之德相比了吧!”管仲说:“禾苗,开始在年少的时候,柔顺得象个孺子;到它壮年,庄重得象一个士人;到它成熟的时候,和悦地愈来愈俯首向根,多么象个君子。天下有了它就安定,没有它就危险,所以叫作禾。这可以同君子之德相比了。”桓公说:“好。”

   桓公北伐孤竹国时,在离卑耳溪十里的地方,突然停止前进,惊视前方,挽弓将射,但引而未发。对左右从者说:“见到前面的人了么?”左右回答说:“没有。”桓公说:“事情怕要不成么?我太迷惑不解了。现在我看见一个人,身高一尺而人的品貌齐全:戴冠,右手撩衣,跑在马前很快。事情伯要不成么?我太迷惑不解了。怎么会有象这样子的人呢?”管仲回答说:“我听说登山之神有叫俞儿的,身高一尺而人的品貌齐全。当成就霸王之业的君主兴起时,这种登山之神就出现。他跑在马前很快,表示前有道路;撩衣,表示前面有水;右手撩衣,表示可以从右边渡过。到了卑耳溪,有引人渡水的向导说:“从左边渡河,其深没顶;从右边过河,其深至膝。若从右过,是最好的。”桓公立刻拜管仲于马前说:“不知道仲父有这么高的圣人才智,我实在是久当有罪了。”管仲回答说:“我听说过,圣人是先知事物于无形之前的。现在是事物已经有形,然后我才知道,我还不算圣人,不过是善于接受圣人的教导而已。”

   桓公派管仲征求宁戚意见,宁戚答复说:“浩浩乎。”管仲不明其意,到吃中饭的时候还在思考。婢女说:“您有什么心事?”管仲说:“不是你所能懂得的。”婢女说:“您不要小看少年人,也不要贱视卑贱者,从前吴国同干国打仗,规定没有脱退乳齿的少年不得进军门作战,国子这孩子拔掉他的牙齿,便进入军门,为干国立很多功。百里奚本是秦国养牛的,秦穆公提拔而为宰相,便称霸诸侯。由此观之,贱者岂可贱视。少年岂可小看呢!”管仲说:“好。桓公派我去征求宁戚意见,宁戚答复说:‘浩浩乎’,我不理解。”婢女说:“诗里有这样一首:‘浩浩然的大水,游着育育然的白鱼;没有室家,何处招我安居?’宁戚是想要娶妻成家吧。”

   桓公与管仲闭门而计划伐莒,还没有行动,就已经传闻于外了。桓公怒对管仲说:“我同仲父闭门而谋伐莒,没有行动,就已经传闻于外,是什么原因呢?”管仲说:“国中必有圣人。”桓公说:“是的。服役人员有一个执席而食并同时往上看的,一定是他了吧?”于是便让他继续服役。不得轮换。不久,那个东郭邮来了。桓公让礼宾的官吏请他上来,同他分级而立,询问他说:“你是说出伐莒的人么?”东郭邮说:“是!是我。”桓公说:“我未曾说出伐莒而你说伐莒,是什么原因?”东郭邮回答说:“我听说过,君子善于谋划,而小人善于推测,这是我推测出来的。”桓公说:“您是怎样推测的?”东郭邮说:“欣然喜乐。是鸣钟击鼓奏乐的颜色;深沉清静,是居丧带孝的颜色;形貌清澈丰满而手足拇指都有动作,是发动战争的颜色。那天,我看你们两位在台上的情况:口开而不合,是说的“莒”字;举手指划,方向对着莒国。而且我观察小国诸侯不肯服从的,唯有莒国。由此我所以说是伐莒。”桓公说:“好呵!从细微动作里判断大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您请坐下来,让我来同您共同谋事。”

   有一个人要求见齐桓公.请求给他大官,授禄千钟。桓公告诉管仲。管仲说:“可以给他。”这人听到之后说:“我不干了。”桓公说:“为什么?”回答说:“我听说依靠他人意见用人,不用的时候,也还是听信他人。所以,我不想干了。”

【学究】

   管子《小问》篇谈到了具体管理国家的一些事物,详细而不失架构,宏大而不失细节,是君臣开明的政策谋略,真可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分清责任来安排官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耕种土地而合于农时使国家富裕;惩罚暴国,禁止恶行,使覆亡之国复存;斩绝之嗣得续,并赦免无辜罪人是大仁大义;选取天下豪杰,收集天下精材,招请天下良工巧匠,就有胜敌的武器;摧毁他们设备,消散他们积蓄,夺取他们粮食,就没有什么坚固城池可守;嘉美而敬礼之,优待而不相欺,天下豪杰之士就来;价值五的给六,价值九的给十,不可在价钱上限其定数;出三倍的工钱,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要花钱收买耳目,要了解敌国地图;运用奇兵,一守,一战,一侦查,这三者都有可忧之处;一固,二尊,三质,人民就能有必死精神。

   治理人民,一知其疾苦,二厚施德惠,三不用刑罚恐吓,四不用强力禁制。富时先施以政,贫时先施以德。

   桓公想成就王业,管仲不答推给鲍叔牙,鲍叔牙不答推给宾胥无,说出:君德高而臣贤能才可以,使齐桓公正视现实情况而放弃称王的想法。

   使官吏分条写好刑律,再确定揭发有罪者有赏,不断审查而严于诛杀才可以使人民被制服。马厩难事在于是非曲直。

   先爱国内,然后才可以憎恶国外的不善者;先安定卿大夫之“家”,然后才可以加害相邻的敌国。桓公登位为君,怒目而视祝史凫已庇却不杀,管仲于是看到桓公是可以成其霸业的。虎看见齐桓公躲藏不是因为拍人而是因为怕马的气势。管仲观察莒国使者言行而知不可救。

   管仲比喻禾苗与君子同德。出战见异人而德天助。桓公遇事不解而婢女给了答案,说明智者在民间。闭门而谋,外面却能知道,可见君子重谋划,小人重臆测。有人求官得而复推在于不可控。

   这些都是本篇的经典,通过本篇看出一国兴旺在于君臣坦诚相待,遇事谋划而作,凡事只要有理就能接受,而不是一味丈着职位的高低,这才是开明之国的气象。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吴必胜养牛和诸葛亮真那么厉害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