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多少个养牛场 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为什么要杀奶牛倒牛奶

南京有多少个养牛场 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为什么要杀奶牛倒牛奶

很多朋友对于南京有多少个养牛场和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为什么要杀奶牛倒牛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练摊儿是不是最好的社会实践【2】

学生练摊儿是不是最好的社会实践【2】

成长反思社会实践不一定要上街摆摊儿◎张怀珊暑假很漫长,两个月的光景,学生走出家门,不一定局限于练摊一种形式,马路边上设摊,往往牵扯到影响交通、有碍市容、妨碍环境卫生之类问题,操作起来有点烦,有点纠结。其实,只要用心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还真的不少。校外客串辅导,一对一家教。中小学生假期提优补差市场需求十分旺盛,而社会辅导机构师资明显不足。我们小区就有好几位大学生,和有资质、信誉很好的办学机构签订了合同,客串辅导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评价机制,比耐心、比爱心,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教学效果。极有挑战性,亦富成就感,当然,收入也是挺不错的。有些人则选择上门做家教,一对一辅导孩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性强。时间两小时左右,不算长。可分上下午和晚上,不疲劳作战,相对比较轻松。洋快餐厅服务,微笑勤快就行。走进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厅,都可以看到不少大学生、高中生在打工,临时的,有合约。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长相偏重了一些,需要的是微笑热情,周到耐心,勤快就行。忙是忙一点,分工明确,很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超市卖场促销,展示营销策略。在一些超市卖场,冷饮食品销售季节性强,七、八两月正是旺季,迫切需要促销人员。看到不少女性大学生、高中生,穿着工装,戴着胸牌,在专柜前来回逡巡导购。有的厂家视购物情况赠送冷藏袋,需要促销人员核实发放。凡是聘请促销员的品牌产品,销售业绩都比较好,对厂家、商家、大学生社会实践者来说,是三赢、多赢、共赢的选择。才艺格外吃香,音乐美术报酬优厚。身怀才艺、特长的人,走到哪里都会高看一眼,特别受欢迎。在大酒店大厅,看到有来自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站着拉小提琴的,坐着弹钢琴的。他们用艺术,用音乐,提高为之服务场所的档次和品位。自己又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演出结合练习、实践。在一些高档住宅区,看到过装潢队伍中,有美术系的大学生,跟着画师,在天花板、墙壁四周,直接手绘名山大川、花鸟虫鱼,生动韵动灵动,满足了一定阶层的消费需求。靠本事吃饭,挣钱的同时,充分享受艺术魅力。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见到的多以参观游览为主。造访名胜古迹,开展红色旅游,寻觅历史遗踪,领略科学科技,见识城市风貌,走进乡村田野,亲近大自然,感受时代变化。以适当进行社会调查,当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小区为辅。不搞形式主义,学雷锋做好事,帮助困难户和空巢老人,慰问烈日下坚守岗位的交警、环卫工人、保安人员。搞小专题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比如南京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到江心洲,采摘葡萄,品尝农家菜,体验农家乐,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也有初中生和小学生电脑“小达人”,到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展览馆、文化宫、少年宫,输录有关分类、统计数字信息,帮助整理文档资料,起到了很好的小助手作用。根据年龄特点,适合学生的暑期实践相当多。关键要树立社会分工不同,职业不分贵贱,劳动光荣的观念。要鼓励和帮助孩子破除爱面子的思想,放下身段,不轻易放过社会实践的大好时机。千万不要当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拎起来不像粽子,按下去不像糍粑的公子哥、大小姐。北美孩子怎样练摊儿海外传真◎海岚我在北美看到过很多孩子都有过“练摊儿”的经历,有各种不同的出发点。在美国和加拿大,非常常见的一种练摊儿的方式,就是在院子或者车库处理家里长期闲置的物品。孩子们在圣诞节收到的过多的礼物,长期没用到的就都放在车库里。有的孩子干脆给自己的玩具单摆个独立的小摊儿。也有的孩子卖自制的柠檬水给路人,有的则让妈妈事先做好一些饼干,然后论块儿卖。这种练摊儿形式,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大事儿。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收银玩具正经八百地摆在柠檬水边上,你递上一个硬币,他那边立刻把他的“收银机”啪地一声儿打开,把收到的钱往里面一放。美国孩子的数学比较差,不会找钱,拿着钢镚儿跑去问妈妈的我也见过。这个小小的柠檬水摊儿,也许就是孩子喜欢上数学课的开始呢。在这种摆摊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是直接体验一下挣钱的新奇快乐,有的是给有关慈善组织募点儿善款。不管怎样的目的,孩子实践了和人沟通交往的技能、数学运算的能力。有的美国学校干脆把这叫做“moneyskill“,就是赚钱数钱计算钱的技能,是数学能力里的一部分。如果自己制作售卖的广告,那么广告的制作过程,是不是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实际应用呢?学校也给孩子练摊儿的机会。我参加过一次美国学校给学生组织的圣诞节前的售卖活动。在学校的体育馆里,孩子们自己组成小组,支个桌子,家长都来参与,把自己制作的圣诞用品小礼物拿来售卖。在整个练摊儿过程中,有的孩子逐渐学会,要想做成交易,要价太高了也不行,必须在盈利度和成交目标之间作抉择,孩子们体会到了一些运营一个生意的感觉。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通过和组织这个活动的老师交谈,我了解到原来每个孩子参加这个练摊儿活动事先都是结合教学,制定了自己的生意计划的!孩子们都预先计划好了要卖什么,如何制作,设定售价、场地租金、盈利目标等,最后形成自己的小生意计划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次活动最后提供场地的收入大概有100多美元,交给社区统一投入到孩子们的课外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也都非常有成就感。在跳蚤市场,我也见过孩子和父母一起摆摊儿的,有的是为了帮助父母,有的则是自己独立售卖,很有小商人的范儿呢。北美孩子的社会实践,除了练摊儿,还有好多形式。比如,在美国的公立图书馆,经常会看到高中生在那里搜集读者随手放在各处的书。美国的图书馆基本不要求读者把书读完送回书架,那么把这些书搜集在一起,再分拣按照图书馆的编号重新放回架上就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有好多中学生就会到图书馆来做这个义工,有的还给算课时。也有的中学生到快餐店做服务生赚零用钱。我上学期在一所中学观察,班上有个学生经常趴桌子上睡觉,后来和老师交流才知道,这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在快餐店打工赚钱,很辛苦的。如果学校的球队需要经费,孩子们也会联系加油站,给加油的车提供擦车服务,为球队筹措经费。在美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女生提前好几个路口就开始在路边举着擦车的牌子,待你开到附近的加油站,你会发现好多孩子在擦一台车。还有的到超市给顾客提供装袋、装车服务,这些孩子一般不会主动要,但有的客人会给小费。他们把这些小费集中起来,作为慈善捐款或者游学经费。也有的时候,他们会在超市出口支个桌子,卖些吃的和饮料,客人交的钱都进到桌子上的玻璃瓶里,大概是表示这个是慈善筹款的意思吧。还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的课程紧密结合。我参观过一所高中,这个高中的植物课老师和附近的温室有课程合作关系。孩子们到温室种花,种各种植物。花开了,学习插花的学生就大显身手了。孩子们不但利用这个温室学习植物花卉种植,也把他们的劳动成果出售。当地的商业组织和社团提供帮助,为他们的售卖活动做足了广告。那一年通过周末的大型集中售卖活动,孩子们把他们种植的花草植物集中出售,筹集了大约一万多美元,老师高兴地说,他们这个教学项目下一年的运行经费有了!孩子们通过类似这种和当地的商业组织提供的便利条件结合的实践活动,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来赚钱,赚到的钱支持自己游学什么的,都是不错的尝试。这些看似杂七杂八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也有一些教育组织在推动。这些组织会协调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帮助学校设定教育方向和理念。前面提到的那个学校植物课和当地的温室合作,就是一个21世纪人才培养委员会协调的结果。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学校的课程已经超出了植物课本身,更有劳动技能、插花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各个部门合作,尽可能多地为孩子们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利用这个过程把学校教育中的内容与之结合。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孩子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更是一个社会未来公民所要有的劳动技能、价值观的确立等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也许,那个街边卖柠檬水的小孩儿,日后会成为一个企业的销售明星,谁能预料呢?社会实践需要多样化学者观点◎陈忻看了9岁孩子练摊儿的新闻,不禁让人思考:摆摊儿是不是最好的暑期实践方式?暑期实践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暑期实践的方式可以有哪些?首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实践方式。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家长或者学校的组织和监护。在美国,小学生有时候也会练摊儿。不过,这些小学生是有组织的练摊儿,比如,女童子军的传统项目是去商场等地摆个摊儿,卖饼干;男童子军的传统项目是卖巧克力。童子军是有组织的,有成人在旁边监护,而且他们在商场摆个摊儿也是被允许的,因为他们卖东西的收入都是作为公益和慈善用的,并不是个人所得。而在国内,如果小学生个人去练摊儿,而且在不被允许摆摊儿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练摊儿就不是最好的社会实践方式。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或者家长可以组织他们去参观农场或者是参加公益活动,这样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比如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在美国,很多高中生或者大学生暑期可以去打零工;也可以去小学生的夏令营里工作,或者做义工等等。其次,暑期实践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小学生可以参观农场,直观地学习和体验。我们的孩子曾去养牛场参观,孩子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见识了牛奶、奶酪的生产流程,了解了我们餐桌上的奶制品是怎么来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很多做义工的机会,比如去图书馆帮助图书的分类和整理;可以去小学生的夏令营做义工,带小朋友们活动;也可以去教会等一些地方的慈善活动做义工,公民为社区服务的价值观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代代相传。高中生和大学生还可以去一些快餐店、一些商店等等一些地方打暑期工。我在上学的时候,每年快放暑假的时候,会发现学校的广告栏会贴出很多需要暑期工的传单,方式五花八门,有一部分是和专业相关的实习。他们既挣了零花钱,也锻炼了自己。最后,国内目前大学生练摊儿是暑期实践的主要方式,甚至小学生都去练摊儿,这反映了国内社会实践形式比较单一的现状,也反映了学校和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不够完善。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比较多样的实践机会,这些都可以为不同年龄、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说到底,社会实践是为了学生们认识社会、培养人际沟通、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以后成为合格的公民,走入社会作准备,我们可以有很多方式去实现这个目标,摆摊儿不是唯一的方式。

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为什么要杀奶牛倒牛奶

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为什么要杀奶牛倒牛奶

“倒奶”经济学

中国多个地区出现奶农“倒奶杀牛”事件,不仅是青海、山东、河北、内蒙古等主产区,就连江苏、广东等地区也出现了这种现象。现实是,在山东鲜牛奶价格最低的时候,一公斤奶还不到一块钱,甚至还没超市里的矿泉水贵。

一提起倒牛奶,很多人就触发了少年时的记忆,“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如今,中国奶农也会把牛奶白白倒掉,他们为什么也选择这么做呢?记忆里倒牛奶是资本主义大萧条时代的标志

很多70后、80后一提起倒牛奶,就自动脑补出一张图片:脑满肠肥的美国资本家,将一桶又一桶的鲜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岸边却站着因为经济危机挨饿的美国穷人。这个场景大家都熟,因为从小大家都学过这张配图,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的重要事件——1929年美国“大萧条”。

它试图要说明,当时英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会造成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穷人因为经济危机失业没钱而挨饿,资本家却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给穷人。于是,“倒牛奶”成了几代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现实的最直观印象。

●事实上,当年倒掉牛奶是奶农理性选择的结果

其实,在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农业就因为生产过剩等原因开始了衰退,1929年的大萧条进一步重创了美国农业。在1929年,美国共生产了110.52亿美国加仑(US

gallons)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是美国当时最大的三个产奶州,牛奶产量分别为12亿、8.25亿、8亿美国加仑,在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牛奶明显是供大于求。

在这种情况下,奶农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保存牛奶,等待价格上涨,但这对于保鲜极为困难的牛奶显然不适用,别说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了,就连当今的中国也很难做到。北京延庆县奶农因为牛奶滞销在接受采访时说:“冬天天气冷,奶站有个储奶罐,能储存3吨奶,但是每周得清罐2次,多余的奶只能被倒掉。”;

第二是降价销售,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美元。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显然,降价带来的结果是,牛奶价格的整体下跌,卖得越多,赔的越多;

第三就是很多人后来看到的倒掉滞销的牛奶。大量鲜奶由此退出市场,市场就由供大于求转为供求平衡,价格就不会继续下跌了。甚至极端情况下,奶农会干脆杀掉奶牛。

为什么不做做好事,把本该倒掉的牛奶送给穷人?因为那样做会让本来就萎缩到很小的牛奶市场更变得所剩无几,留下的奶更是卖不出去,奶农的生活也就彻底无以为继了,牛奶业会彻底垮掉。

社会学者孙立平曾研究说:“多少年来,‘将牛奶倒在河里’几乎成了大萧条的一个符号。只不过原来说牛奶是资本家倒的,是为了维持他们的垄断利润。而这些年有人查了当时的资料,发现牛奶原来是农民或农业工人倒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维持可以有利润的价格,至少是不愿意在赔本的情况下再赔上汽油钱将牛奶运到城里。”

而在1931年到1934年,美国更是多次发生罢工奶农强行倾倒其他奶农的牛奶,理由是“防止其他奶农以低价出售牛奶”。

罗斯福的做法,给奶农补贴变相鼓励倒掉牛奶

1933年罗斯福上台,《农业调整法案》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随即出台,试图提高牛奶价格与奶农的收入。《农业调整法案》规定牛奶和奶制品是基本商品,准备收购过剩的奶酪和黄油。到了1933年9月中旬,联邦政府共拨款4300万美元收购了6000万磅黄油,想要提高黄油价格,结果过剩比起之前更加严重。基于同样的理由,联邦政府按照奶牛的头数给补贴,但奶农只在乎奶牛补贴,而不是为了卖牛奶,这种情况下倒掉牛奶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在《诡辩与真相》一书中指出,“联邦政府仅在1933年就购买了600万头猪,然后将其毁灭。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葬于耕犁之下,就是为了让其退出市场从而把价格维持在官方所规定的水平上,因为同样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入了下水道。”

中美奶农倒牛奶有什么不同?

中国奶农倒牛奶也不是这几年才有的事。在200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科目中有这样一道题:“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该题的标准答案是:“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前者反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销售渠道不畅导致。”

这个答案其实不容易看懂,而且支持也好反对也罢都会在经济学家中间引起争议。不管怎样讲,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12年以来,因为鼓励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政策推行,散养户大量退出,全国奶牛存栏量大幅减少,2013年曾发生“奶荒”,原奶收购价格不断上涨,2014年初,鲜奶价格曾升至5元/公斤,是近年来的最高点。于是吸引很多奶农高价买牛,投入生产,产量增加,鲜奶价格一路下跌,倒奶现象就这样发生了。

而国内市场对国产奶制品的需求却在减少。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14年1-10月全国的乳制品生产总量2198.8万吨,同比下降0.04%,其中,液态奶的生产总量有1193.1万吨,同比增长只有0.72%。

现在的中国还有与当年的美国无法类比的因素,在现在这个全球化市场里,国际奶价的风吹草动也会影响到中国。2014年,新西兰、欧盟等地的原奶价格就下跌了30%-40%,而中国的奶粉进口量在2014年上半年创下了历史新高,进口奶开始抢占中国市场。

中国一个特殊的原因加剧了国产奶的窘境,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无论是国内奶企还是消费者都对奶源质量存有担心,甚至奶企一直在逐步抛弃国内散户奶源,建立现代化牧场,甚至去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面对奶农的困境,到底该怎么办?

面对多地出现的“倒奶杀牛”的情况,媒体开始介入。日前新华社评论呼吁,奶农倒奶杀牛政府岂能袖手旁观。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农业部也下发了《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

北京延庆县奶农因收购量急剧下降倒掉多余鲜奶,当地政府就“高度重视,经多方协调,奶企和收购商已全部收购牛奶”。财经专栏作家刘远举认为:“如果奶农倒奶了,哭起来了,就应该帮助,那么,2013年下半年‘奶荒’之后,鲜奶价格飙升至5元一公斤,奶农开怀大笑的时候,该不该拿掉他们的超额利润呢?”

这其实是延续罗斯福新政中政府主导收购农产品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市场信号,诱使奶农继续过量生产。牛奶场的规模反而违背市场现实继续扩张,被收购的奶制品因过量而产生浪费,而这种浪费的代价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的。

为了避免这种“社会的浪费”,可以借鉴全球最大的牛奶大国新西兰的经验,新西兰政府早在1984年就取消一切针对奶牛的补贴,引导奶农购买商业保险以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虽然中国针对奶牛的商业保险也有些年头了,甚至不少地方政府也进行了补贴,但还是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如果这个行业不能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意识,寻求市场手段的保护,而是一有问题就哭着找政府帮忙,那么它永远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我这样是不是上一世是个日本鬼子

我这样是不是上一世是个日本鬼子

LZ正所谓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或许是平常生活环境产生的“折射”才会让你晚上做这样的梦,至于连续做同一个梦,只能说明LZ在第2天醒来依旧在思索着而且心里难以忘怀某件事上辈为人的事·就有点不靠谱了....

关于本次南京有多少个养牛场和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为什么要杀奶牛倒牛奶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