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主养牛人?当一个养牛人是怎样一种体验

农场主养牛人?当一个养牛人是怎样一种体验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农场主养牛人的问题,以及和当一个养牛人是怎样一种体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请问澳大利亚农场主们怎么样放牧

请问澳大利亚农场主们怎么样放牧

分区围栏放养为主,粗牧和圈养为次,因为澳洲能放牧的地方很少,能耕种的更少,所以澳洲采用混合农业,即种小麦与牧羊混合经营,他们有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牛、羊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牛带、粗放牧羊带。

澳洲的牧场是承包制度,也就是说,一个牧场主有十几英亩到几十英亩的地,他们只能在这么大的牧场上放牧。所以澳洲的牧场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它们在规划上都非常整齐,该怎么放牧有官方规定,牧场主只能在尽量降低成本,如围栏放牧的公司,雇佣费非常高,每年草场和围栏的维护费也不菲,至于听音乐,喝啤酒,吃最好的禾草都是那些具有庞大财力的大公司才会做。

澳洲的放牧,是放牧归放牧,喂牧草归喂牧草,一个区一个区非常有规划,牧草种植区是牧草种植区,牧草贮藏区是牧草贮藏区,放牧区是放牧区,育肥区是育肥区,繁育有繁育区,挤奶有挤奶区。

澳洲牧场主要饲喂的牧草,为生长的禾本科牧草、人工种植的新鲜苜蓿、玉米、大豆、豌豆、大麦及干草。育肥期饲喂的育肥牧草也以大麦、苜蓿为主要饲料。

很多地理优势的牧草,种植的牧草以70%的红、白三叶草籽和30%的黑麦草籽的混播,三叶草喜欢温暖的气候,夏季生长量大,起固氮作用,而黑麦草则在冷凉、潮湿的冬、春、秋季都能生长。这种科学的植草法能使草场全年产草量比较均衡。基本上能确保牧场一年四季都有旺盛的牧草,且此类牧草的含氮量高,能充分保障及提高奶牛乳汁的蛋白质含量。

牧草种植区,每年的12月就要收割牧草,将这些收割后的牧草经过晾晒后打捆,或用塑料膜打捆后就地贮存,以供枯草期饲草不足时补饲。

别相信网上说的,什么澳洲适合放牧,什么天然的牧场,澳洲的牧场是经历数代人的经营,才有现在的环境。事实上的澳洲,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水资源也严重缺乏,降水量也少,所以牧场除了放牧还要清除牲畜的粪便,澳洲的牧场从来都是苍蝇满天飞。

澳洲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发展可持续生态畜牧业,对这些苍蝇,他们不能使用杀虫剂,牲畜的也不能使用生长激素、转基因、荷尔蒙等药物,但是会加强牲畜疫病的防检工作。高效的养殖方式,是提高了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最主要因素,这也是和官方极力推广的教育与科研功不可没的。

由于澳洲的官方禁止百姓引用地下水,还要求牧场主尽量做到草畜平衡,不过度畜牧,不至于水土流失,所以在澳洲某些牧场,也有研究出类似围栏放牧的模式,他们的牧场用围栏围成一个巨大的迷宫,围栏很长很长,他们驱赶牲畜在围栏里不停的向前走,不停的做运动,牲畜只能向前走,不能向后退,这样前面的牧草吃光了,后面就让牧草恢复生长,等牧草旺盛了,再牲畜又驱赶了过来。如果牧草还没恢复生长,牲畜又来了,他们就会向其他牧草收购牧草。

所以在澳洲,除了养猪、养牛、养马、养羊,这大力种植牧草,也是一条以草兴牧,种草致富的路子。

当一个养牛人是怎样一种体验

当一个养牛人是怎样一种体验

当一个养牛人是一件很疯狂的事情。因为牛爱撒欢,又爱放着好好的草不吃,要去偷吃别人菜园里的的青菜、番薯叶这些。又爱去别人稻田里偷吃秧苗。更过分的是,它偷吃就偷吃了,还冲进别人的菜园子、稻田里,还搞得一片狼藉。

就过台风过境似的,让娇嫩嫩的农作物死伤无数。要是现场被农场主抓了现形,肯定少不了一顿骂骂咧咧,严重的还要你家父母赔偿。它就跟个没事人一样。照常撒欢。它就是大爷,你就是孙子。

放一头牛,会轻松一些。如果是一群牛就比较累。一群牛一起放的时候,有时候会打架了,有时候会一起逃荒,一个养牛人很难追得了那么多牛,有的牛跑着跑着就跑散了。一般,养牛人会去追那头老母牛,牵着老母牛回,其他的牛都会跟着回。

刚出生的小黄牛超萌的。像小鹿一样可爱。修长的四肢,又圆又水汪汪又萌的眼睛。嫩嫩的耳朵,非常可爱。一般都不喜欢被人靠近。你一走过去摸它,它妈妈就回过来赶你走。母牛很凶。

养牛有很多乐趣的。像我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几乎有一头水牛或黄牛,我们家那个时候没有。但家里的大人,都把放牛的任务交给小孩或者老人了。我的小伙伴们都去放牛了,我也就跟着去了。

因为牛在野外吃草,放牛娃只需要看好它乖乖吃野草,不要吃庄稼什么的就好了。盯梢的放牛娃,会先找个草长得茂盛的地方,就牛绳子系好,然后一堆放牛娃凑一堆,一起玩游戏。我就是凑热闹去玩游戏的。像玩丢手绢、抓石子、捉人、还有跳高呢。

男的放牛娃,就会一群人一起往河水里扎,游泳,摸田螺、摸鱼什么的。其乐无穷。户外天地那么大,就算城里人去公园,也找不到那么宽敞美丽的纯天然自然生态。野外是放牛娃和牛的天堂。小时候,我还看到一个老爷爷放牛,还会坐在水牛背上骑回家,像个仙翁一样。

养牛的成本挺低的,除了吃草,也没有什么其他开销。养个一年多,就能养得很壮实了。累一点的就是,不管风里雨里,还是要坚持去户外放牛,而且怕晒大太阳,也得早早的清晨的时候,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将牛放到户外出去。十点钟左右就得去牵回来。

下午四点左右又得出去放牛,六点多又把牛牵回家。牵回家的时候,还要让它去河里喝够水。这么一天算来,得四个来回牵牛往返。现在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了,一个村子里几乎都没有养牛的了。少数养牛的,还要担心受怕那些偷牛贼偷牛。而且外来人口多,一个放牛娃在野外放牛就很危险了,也没有让小孩子去放牛了。

7只羊被雪埋路人铲雪救出,内蒙古为何多养牛羊很少养猪

7只羊被雪埋路人铲雪救出,内蒙古为何多养牛羊很少养猪

内蒙古拥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缺饲料,是养殖牛、羊天然牧场,属于地利之便,因此,内蒙古盛产牛、羊和马匹等牲畜。但是,猪不吃草料,因此不具备养猪条件。

内蒙古现在是中国畜牧业基地,每年向内地输送数不清的牛羊,现在很多大城市的优质牛羊肉,都来自内蒙古或者新疆,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他地方因为没有这种条件,虽然也有少数养殖户,但是牲畜产量与内蒙古无法相提并论。

任何一个养殖业都要根据本地区优势来发展,举个例子,我们所吃的海鲜都来自沿海地区,以前靠从海里抓捕,随着渔业资源枯竭,沿海渔民开始举办养殖场,现在饭桌上吃的大部分海鲜,都是来自渔民。养殖场,比如海带、带鱼、紫菜等等海产品。

很明显,如果让海边渔民养殖牛羊,肯定不现实,因为他们没有草料和农场。反过来,让内蒙古农民养殖鱼类,因为缺少水源,他们也无法做到。

这也算大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最终将以失败告终,惨淡收场。

内蒙古畜牧业很发达,有些农场主拥有成千上万只羊,丢几只都不知道。而且放牧时一不小心,这些畜牲就跑丢了,找不到回家路。由于地域辽阔,内蒙古时常发生这样的事。

12月2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一个养殖户七只羊走失了,结果天降大雪,把这几只失踪之后找不到家的羊埋在路边雪窝里,恰好有一男子开车路过。

这名男子不忍心羊被冻死,停车拿出铁锹铲雪救羊,因为没有帮手,他一个人花了半小时才把羊救出,搞得浑身冒汗,疲惫不堪。

目前七只羊已经被主人领回去,走失的原因是当天风很大,无论如何,羊最终回到家里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同时也为这位富有爱心的司机点个赞。

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的时候,为何要杀奶牛倒牛奶

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的时候,为何要杀奶牛倒牛奶

产品产量严重过剩,大量的牛奶无法销售。农民们为了保证利润,将许多剩余的牛奶直接倒入密西西比河。为什么100年前的大萧条还是很多人后来认为的倾销无法销售的牛奶呢?大量鲜奶流出市场,市场由供大于求转为供需平衡,价格就不会继续下跌。造成乳制品产量严重过剩,大量的牛奶卖不出去。养殖户为了保证利润,不得不大量倒掉过剩的牛奶。

COVID-19疫情发生后的"倒奶"事件,就等于。农场主必须把牛奶扔掉--无论是送人还是低价出售,都是供应。其目的是为了恢复供需之间的平衡。另外,假设这些奶农为了谋求政绩和形象,真的愿意盲目鼓吹发展水产养殖,这给奶农带来了严重损失。

这个教训是深刻的。与许多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养奶牛的热情相反,由于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奶牛被抛售和杀害。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牛奶价格必然会持续走低,影响奶农的利益。奶业是自给自足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很多大型乳品企业都选择从源头上向消费者证明自己,于是他们做了一件事--成立自己的畜牧公司,自己养奶,很多人后来都看到了倒掉的择从不能卖的奶。

大量的鲜奶流出市场,市场由供大于求转为供需平衡,价格也就不会继续下跌。再次出现倒奶杀牛的情况,奶农把硬牛奶倒出桶外,为的是让奶牛少产奶不给奶牛吃草,甚至把奶牛宰杀掉。奶农为什么要倒鲜奶,后来城市里很多人都看到了倒不出去的牛奶。大量鲜奶流出市场,市场由供大于求转为供需平衡,价格不会继续下跌。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奶农。

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为什么要杀奶牛倒牛奶

养奶牛的人牛奶掉价为什么要杀奶牛倒牛奶

“倒奶”经济学

中国多个地区出现奶农“倒奶杀牛”事件,不仅是青海、山东、河北、内蒙古等主产区,就连江苏、广东等地区也出现了这种现象。现实是,在山东鲜牛奶价格最低的时候,一公斤奶还不到一块钱,甚至还没超市里的矿泉水贵。

一提起倒牛奶,很多人就触发了少年时的记忆,“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如今,中国奶农也会把牛奶白白倒掉,他们为什么也选择这么做呢?记忆里倒牛奶是资本主义大萧条时代的标志

很多70后、80后一提起倒牛奶,就自动脑补出一张图片:脑满肠肥的美国资本家,将一桶又一桶的鲜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岸边却站着因为经济危机挨饿的美国穷人。这个场景大家都熟,因为从小大家都学过这张配图,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的重要事件——1929年美国“大萧条”。

它试图要说明,当时英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会造成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穷人因为经济危机失业没钱而挨饿,资本家却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给穷人。于是,“倒牛奶”成了几代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现实的最直观印象。

●事实上,当年倒掉牛奶是奶农理性选择的结果

其实,在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农业就因为生产过剩等原因开始了衰退,1929年的大萧条进一步重创了美国农业。在1929年,美国共生产了110.52亿美国加仑(US

gallons)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是美国当时最大的三个产奶州,牛奶产量分别为12亿、8.25亿、8亿美国加仑,在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牛奶明显是供大于求。

在这种情况下,奶农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保存牛奶,等待价格上涨,但这对于保鲜极为困难的牛奶显然不适用,别说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了,就连当今的中国也很难做到。北京延庆县奶农因为牛奶滞销在接受采访时说:“冬天天气冷,奶站有个储奶罐,能储存3吨奶,但是每周得清罐2次,多余的奶只能被倒掉。”;

第二是降价销售,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美元。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显然,降价带来的结果是,牛奶价格的整体下跌,卖得越多,赔的越多;

第三就是很多人后来看到的倒掉滞销的牛奶。大量鲜奶由此退出市场,市场就由供大于求转为供求平衡,价格就不会继续下跌了。甚至极端情况下,奶农会干脆杀掉奶牛。

为什么不做做好事,把本该倒掉的牛奶送给穷人?因为那样做会让本来就萎缩到很小的牛奶市场更变得所剩无几,留下的奶更是卖不出去,奶农的生活也就彻底无以为继了,牛奶业会彻底垮掉。

社会学者孙立平曾研究说:“多少年来,‘将牛奶倒在河里’几乎成了大萧条的一个符号。只不过原来说牛奶是资本家倒的,是为了维持他们的垄断利润。而这些年有人查了当时的资料,发现牛奶原来是农民或农业工人倒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维持可以有利润的价格,至少是不愿意在赔本的情况下再赔上汽油钱将牛奶运到城里。”

而在1931年到1934年,美国更是多次发生罢工奶农强行倾倒其他奶农的牛奶,理由是“防止其他奶农以低价出售牛奶”。

罗斯福的做法,给奶农补贴变相鼓励倒掉牛奶

1933年罗斯福上台,《农业调整法案》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随即出台,试图提高牛奶价格与奶农的收入。《农业调整法案》规定牛奶和奶制品是基本商品,准备收购过剩的奶酪和黄油。到了1933年9月中旬,联邦政府共拨款4300万美元收购了6000万磅黄油,想要提高黄油价格,结果过剩比起之前更加严重。基于同样的理由,联邦政府按照奶牛的头数给补贴,但奶农只在乎奶牛补贴,而不是为了卖牛奶,这种情况下倒掉牛奶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在《诡辩与真相》一书中指出,“联邦政府仅在1933年就购买了600万头猪,然后将其毁灭。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葬于耕犁之下,就是为了让其退出市场从而把价格维持在官方所规定的水平上,因为同样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入了下水道。”

中美奶农倒牛奶有什么不同?

中国奶农倒牛奶也不是这几年才有的事。在200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科目中有这样一道题:“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该题的标准答案是:“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前者反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销售渠道不畅导致。”

这个答案其实不容易看懂,而且支持也好反对也罢都会在经济学家中间引起争议。不管怎样讲,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12年以来,因为鼓励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政策推行,散养户大量退出,全国奶牛存栏量大幅减少,2013年曾发生“奶荒”,原奶收购价格不断上涨,2014年初,鲜奶价格曾升至5元/公斤,是近年来的最高点。于是吸引很多奶农高价买牛,投入生产,产量增加,鲜奶价格一路下跌,倒奶现象就这样发生了。

而国内市场对国产奶制品的需求却在减少。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14年1-10月全国的乳制品生产总量2198.8万吨,同比下降0.04%,其中,液态奶的生产总量有1193.1万吨,同比增长只有0.72%。

现在的中国还有与当年的美国无法类比的因素,在现在这个全球化市场里,国际奶价的风吹草动也会影响到中国。2014年,新西兰、欧盟等地的原奶价格就下跌了30%-40%,而中国的奶粉进口量在2014年上半年创下了历史新高,进口奶开始抢占中国市场。

中国一个特殊的原因加剧了国产奶的窘境,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无论是国内奶企还是消费者都对奶源质量存有担心,甚至奶企一直在逐步抛弃国内散户奶源,建立现代化牧场,甚至去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面对奶农的困境,到底该怎么办?

面对多地出现的“倒奶杀牛”的情况,媒体开始介入。日前新华社评论呼吁,奶农倒奶杀牛政府岂能袖手旁观。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农业部也下发了《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

北京延庆县奶农因收购量急剧下降倒掉多余鲜奶,当地政府就“高度重视,经多方协调,奶企和收购商已全部收购牛奶”。财经专栏作家刘远举认为:“如果奶农倒奶了,哭起来了,就应该帮助,那么,2013年下半年‘奶荒’之后,鲜奶价格飙升至5元一公斤,奶农开怀大笑的时候,该不该拿掉他们的超额利润呢?”

这其实是延续罗斯福新政中政府主导收购农产品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市场信号,诱使奶农继续过量生产。牛奶场的规模反而违背市场现实继续扩张,被收购的奶制品因过量而产生浪费,而这种浪费的代价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的。

为了避免这种“社会的浪费”,可以借鉴全球最大的牛奶大国新西兰的经验,新西兰政府早在1984年就取消一切针对奶牛的补贴,引导奶农购买商业保险以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虽然中国针对奶牛的商业保险也有些年头了,甚至不少地方政府也进行了补贴,但还是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如果这个行业不能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意识,寻求市场手段的保护,而是一有问题就哭着找政府帮忙,那么它永远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农场主养牛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当一个养牛人是怎样一种体验、农场主养牛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