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农户养牛政策,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养牛有没有补贴

石林农户养牛政策,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养牛有没有补贴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石林农户养牛政策的问题,以及和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养牛有没有补贴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养牛有没有补贴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养牛有没有补贴

有。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养牛有补贴,需要符合以下条件:养殖户前往当地畜牧管理补贴,填写补贴申请表,审核检验通过后,养牛补贴金额由当地畜牧局部门发放。

隆林各族自治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隆林各族自治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行政区划隆林各族自治县

原称西隆县。1951年西隆县划分为西林两县和隆林县。

1953年成立隆林各族自治区(县级建置)。1955年改现名。

2000年,隆林各族自治县辖3个镇、18个乡。

2005年,者隘乡并入新州镇;常么乡并入德峨乡;长发乡并入克长乡;龙滩乡并入岩茶乡。隆林各族自治县辖4个镇、12个乡:新州镇、桠杈镇、天生桥镇、平班镇、沙梨乡、隆或乡、者保乡、者浪乡、革步乡、金钟山乡、德峨乡、猪场乡、蛇场乡、克长乡、岩茶乡、介廷乡。

地理条件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图

地理位置位于广西西北部,处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它东与田林县为邻,南与西林县接壤,北以南盘江为界,与贵州省的兴义、安龙、册亨等县市隔江相望,气候属亚热带高山气候,四季分明,温润多雨。

地形县境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高峻,山体巍峨,海拔多在800~1400米。最高峰斗烘坡海拔1951米。西南金钟山1819米。山体高大,山峰如锯齿,森林茂密。

自然资源隆林各族自治县

水利隆林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南盘江下接红水河,有被誉为隆林经济“命脉”的冷水河。水能资源除南盘江为国家重点开发外,境内小流域现已开发2.68万千瓦,尚有14.97万千瓦的电能可开发利用。

矿产隆林的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锑、黄金、煤、水晶、石灰石、等辉绿岩等。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锑矿蕴藏量达6.3万吨。

植物植物资源有593种,仅国家、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就有112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药材库”之称。现有森林面积155346.2公顷,木材积蓄量539685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6%。

经济建设

工业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以资源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喜人。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52%。财政收入完成3.6867亿元,同比增长6.61%;全县共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77个,已完成投资3.8亿元,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电力为基础,走水电结合、矿电结合、矽电结合、铝电结合、煤电结合的隆林特色工业发展路子。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广西小有名气的有色矿藏之乡、全国锑矿主要产地之一、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平班水电站就建在此。围绕资源和区位优势,该县确定了“以煤兴电、以电兴工、以工兴县”的工业发展战略。随着自治区“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年产50万吨电解铝厂、120万千瓦装机容量火电厂落户该县,隆林以此为契机,

隆林各族自治县

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实行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关于招商引资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奖励办法,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按时办结”制度,着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稳商的氛围。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全面推进该县工业化进程。2006年以来,全县开工建设了隆林电解铝厂保全电源、那达河流域水电站等项目66个,总投资30.23亿元;储备隆林火电厂等项目119个,投资额达100多亿元。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冶炼和能源为主的东部工业经济区域带,并规划建设占地约1500亩的工业集中区。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场地平整并落实入园企业两家,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227亩,腊仁桥头能源工业基地已规划土地面积800亩。年产4.5万吨的铝棒加工项目已完成95%工程量,铝厂二期后续2.8万吨电解槽的安装工作已完成并进行投产;天生桥水泥厂企业改制工作完成。仅2006年1-11月底,该县金属冶炼行业缴纳增值税就达2074万元,同比增长107.4%。引进广东亨达利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隆林铝产品(铝棒)生产线等项目17个,总投资达5.45亿元。

农业。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41615亩,粮食总产80637.5吨,平均亩产236公斤,其中中稻播面87593亩,中稻总产量36117.7吨,中玉米播面169597亩,玉米总产量36540.3吨。经济作物播面为203506亩,其中烤菸37700亩,产量3289.3吨,甘蔗11359亩,木薯1953亩,药材(五谷等)7160亩,油料作物(油菜、花生)29205亩,蔬菜93488亩,香西瓜1390亩,其它经作物(芭焦芋)19446亩。茶园面积2386亩,产量391.8吨。水果面积(挂果面积)12105亩(不含板栗、核桃等坚果类),产量4465吨。水稻、玉米、烤菸、水果、蔬菜、油菜等作物已成为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水稻推优达94%以上,玉米推优57.6%,各种经济作物良种推广率达80%以上。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逐步形成,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40%左右

隆林各族自治县

。林业全县土地总面积530.6万亩,其中土山面积367.7万亩,占69.3%,石山面积162.9万亩,占30.7%。林业用地面积320.88万亩,有森林面积233万亩,林木蓄积5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76%。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造林26.85万亩(退耕地造林12.85万亩,荒山造林11万亩,配套封山育林3万亩),项目涉及全县16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20080户10.996万人。完成“路、城、点”生态群带建设工程3万亩。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57.7万亩,完成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5.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2.95万亩)。

隆林县有广西金钟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大哄豹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两个。目前,正在开展介廷乡境内的“九十九堡”县级自然保护区调查规划及筹建工作,广西金钟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已通过专家认证,现正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养殖业“十五”以来,隆林县积极调优水产畜牧业结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择优发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在山区重点发展牛、羊等节粮型畜禽,在库区重点发展网箱养鱼和库湾围栏养鱼,使水产畜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推动了水产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2005年底,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9.8万亩,其中,大水面鲢、鳙鱼养殖0.9万亩,库湾围栏养鱼0.5万亩;网箱养鱼达2226箱,比“九五”期末增长84.9%。渔牧业产值实现1.57亿元(其中牧业13550万元,渔业2191万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5.2%,渔牧业产值在全县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了28.5%;农民在渔牧业方面纯收入366元,比2000年增加100元,水产畜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2007年来,隆林县实施了圈养山羊、种草养猪和种草养牛等示范项目,建立健全隆林黄牛养殖示范场1个,种草养猪示范点5个,

隆林各族自治县

隆林山羊养殖小区5个,山羊圈养示范户50户。至9月底全县累计人工种草7000亩,利用农作物秸秆6.5万吨,配套养畜9.5万头(只)。非公经济隆林县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放宽登记条件,最佳化办事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引导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大力开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鼓励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承包、租赁、兼并、购买中小型国有企业,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下岗职工再就业结合起来。同时,努力帮助少数民族民众摒弃“轻商”的传统观念,鼓励他们走出家门经商办店,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已从1995年的2000户发展到3614户,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3000人增加到6347人;注册资金从1995年的1200万元增加到2321万元;私营企业从1995年的8户增加到18户,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150人增加到321人;注册资金从1995年的320万元增加到1296万元。

民族风情

隆林各族自治县聚居著苗、彝、仡佬、壮、汉等五个民族,具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古朴奇特、浓郁的民族风情,被称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隆林具有内容丰富独特的民族风情节日。其中五个民族共庆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三月三”、“五月五”“七月十四”。各民族传统的节日有: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尝新节”,壮族的“香根节”(农历正月二十八)“三月三”或“排歌节”、“四月八”、“六月六”、“九月九”、“冬至节”、“灶王节”。而在这些节庆当中,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则是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以及仡佬族的“尝新节”,每年当这三个节日举办的时候,吸引不少区内外及海外人士观光旅游。

“跳坡节”苗族的“跳坡节”是苗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

隆林各族自治县

“跳坡节”这天,远近村寨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到坡场来,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和竞技活动,此时其他民族也蜂拥而至看热闹;“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这天,白天彝族村民杀鸡宰鹅、祭祀祖宗,入夜人们手持火把,绕着住宅和田垌转,尔后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抹黑脸”则是彝族男女青年交友或彝族人民喜迎宾客的特有习惯,冷不防的把锅烟墨抹到对方脸上,然后相互追逐嬉戏。

“吃新节”仡佬族的“吃新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夏收前后,田里粮食成熟了,仡佬人都要举行一次别有韵味的尝新活动;

还有壮族的“三月三”排歌节、壮戏;高山汉族的婚嫁习俗等均别有风味。

面积人口

隆林是多民族聚居区,全县有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9.41%,境内重峦叠峰,沟壑纵横,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34.92%,土山面积占65.08%。土山面积369万亩,农民人均11.2亩,有214.48万亩草场可用于发展畜牧业。

全县农业户数74575户,全县乡镇人口345799人,其中农业人口336858人,农村劳动力190002人。2005年末有耕地面积293706亩,其中水田91119亩(保水田47058亩,望天田44061),旱地202587亩(固定旱地127399亩,不固定旱地75188亩),农民人均有耕地0.87亩。

旅游服务隆林各族自治县

隆林县北与贵州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黄果树瀑布接壤;西与云南昆明世博园、石林风景区接壤;东与百色、桂东南的大景点接壤,形成滇、黔、桂旅游“金三角”的中心,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隆林具有众多的旅游观光景点。其中自然景点有:雪莲洞、天湖(万峰湖)、自治区级金钟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大烘豹自然保护区等;民族风情旅游点有:么窝、大树脚、张家寨、龙洞大寨、那伟洞沟、马场大坝等。隆林具有初成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县内有三星级旅游宾馆1家,共有大小宾馆、饭店、招待所等约30家,床位约2000床。

雪莲洞风景区距隆林县城24公里,离天生桥13公里,位于隆天公路边2公里处。它包括洞外大面积的绿地跑马场和洞穴景观。雪莲洞全长2000多米,以举世罕见的洞中四大精品景区闻名:神圈莲池景区、雪松梯田景区、雪莲阡陌景区及地下森林景区。这些景区均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天湖(万峰湖)隆林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境内有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电站形成的高原天湖——万峰湖将三省区连为一体,素有“高峡出平湖,一日游三省”的美称。

冷水瀑布风景区冷水瀑布又称神龙喷水。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城南14公里冷水山。源出梅达山地下河。它是一幅宽几十米,高100多米,长年平均流量每秒5.23立方米的飞瀑,分为3股:左边一股,顺峭壁直奔而下,气势磅腐礴;右边一股,则从高山石洞中倒吐而出,飞落潭面,水汽升腾,形成层层薄雾;中间一股,直冲数米后,又沿一突出于崖上的峭壁,成抛物状降落。在山脚潭面瀑布飞落处,有一小洞可观瀑布。现从梅达到冷水滩间,分4级建发电站,晚间山上山下,银灯万盏,犹如神龙吐珠,给冷水瀑布增添无限光彩。

德峨民族风情乡该乡位于县城南面30公里,聚居著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共17000人,其中少数民族15980人,占总人口的94%,系典型的民族之乡,堪称“活的民族博物馆”之缩影。街场上,满目皆为五彩缤纷、艳丽夺目的民族服饰,对情歌声、唢呐、芦笙声、“尝酒”的叫卖声

隆林各族自治县

不绝于耳。夜幕降临,对对情侣仍在街场上难舍难分,他们沿用着古老而独特的“比腰带”、“跳月亮”、抢头巾等恋爱方式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天生桥风景区天生桥位于县城西面30余公里的南盘站畔,与贵州省兴义、安龙等县市隔江相望。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挢水电站就矗立于“天生桥”的遗址上。这里,有“亚洲第一坝”一级站高坝,有堪称全国之最的人工飞瀑,有面积为178平方公里的“高原天湖”。游人乘快艇可进行滇、黔、桂三省(区)接壤地“一日游”,浏览沿岸的奇山秀水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高坝溯江而上30公里,可抵贵州省境内著名的风景区马岭峡谷和著名的“水上森林公园”金钟山林区;溯江而上150公里,可达广西西林县与云南省广南县的接壤地——八大河。

张家寨该寨位于德峨街场南面8公里处,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建筑特色的苗族村寨。该寨座落于青山石壁之上,均为木瓦结构的平房,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世代在这石崖上生息繁衍,从他们身上,可以寻觅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科教文卫

教育2006年教育整体水平持续提高。全力打好“普实”攻坚战。在保证正常投入的基础上,一次性投入618万元用于“普实”建设,“普实”工作2006年10月份顺利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幼儿教育迅速发展,再次被联合国儿基会列为“早期儿童发展”(ECD)(2006—2010年)项目县。投入资金399.12万元,实施“世行贷款项目工程”9个。

文化目前已完成苗族“跳坡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撰稿并报送自治区专家审定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本县原生态苗族传统节庆“跳坡节”基础上创意的大型苗族原生态歌舞诗《跳坡苗山风》剧本已通过市委宣传部立项。

隆林各族自治县

体育隆林县打陀螺男女代表队在全市首届民运比赛团体赛中双双夺冠,并代表百色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区民运比赛;在全市首届“山基杯”跆拳道比赛中,隆林县获7金3银1铜,并获得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和女子团体总分第二的佳绩。

广播电视乡(镇)有线电视网路顺利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剥离,15个乡(镇)网路服务站全部挂牌并正式运作;抓好全区县级城区有线电视数位化整体转换试点工作,已完成40个小区的数位化转换,平移用户5000多户。

卫生全力做好各项农村卫生工作,抓好新一轮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加大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力度。逐步扭转妇幼卫生工作被动局面。不断提高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综合应急能力。加大卫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切实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大力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人口和计画生育各项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各项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治理力度加大,认真完成全县各项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任务。全县人口出生6345人,计画生育率70.32%。

特色产品

县境内林区广阔,牧草丰盈,有黑山羊、黄牛等优良畜种及油茶、油桐、烤菸、蜂蜜、烤姜、薏米、灵芝等等,均属传统出口产品,其中隆林山羊是岭南地区的良种,烤菸是广西最好的优质烟,可与“云烟”相媲美,隆林桐油是全国有名的免检出口产品。民族特色工艺品有:民族服饰、蜡染、刺绣、芦笙、口弦、五色香包、绣花手袋等。

风味小吃

地方风味小吃有:黑粽子、羊瘪汤、辣椒骨、五色糯饭、枕头粑等。

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记实精准敷贫观音岩村 发现乡村旅游 奇石海

记实精准敷贫观音岩村 发现乡村旅游 奇石海

南漳县肖堰镇观音岩村是一个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的村庄。村前是重重大山,村后是漳河源的百丈悬崖,贫困人口71户191人。

2015年10月,南漳县财政局精准扶贫工作队来到该村,打破了这里的沉寂。随着村级公路的竣工通车,230户农户可以直接与外界取得联系。从此,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在县财政局的帮扶下,打开了幸福之门。

扛起责任

肖堰镇观音岩村,地处南漳县西南。2015年10月,县财政局派出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当时,村里的现状让驻村工作队员明显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村里不通路、不通水、没有产业……一系列的问题都呈现在扶贫工作队队员面前。怎么办?针对这些情况,县财政局党组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困难,才能考验我们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能力!”

于是,县财政局不打折扣地扛起了观音岩村脱贫的责任,充分发挥“四大优势”,开始步入了向贫困宣战的历程。

发挥领导优势。县财政局加派领导力量,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一名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牵头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精准扶贫日常组织、协调、督办、服务等各项工作。

发挥责任优势。选派一名局党组成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综改办、农发办、经建科、农业科、教科文卫科、社保科、企业科等有关科室负责人,重点负责“五个一批”脱贫计划和“九有”达标的实施,实行“清单式”责任包保。从农业科、办公室、肖堰镇财政所抽调4名能够吃苦、有责任担当、具备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驻扎在观音岩村,“定单式”落实责任。

发挥帮扶优势。局党组领导及局属各单位(科室)负责人分别帮扶1户至3户。驻村工作队根据时间要求和岗位需求,采取集中进村帮扶和分批次进村帮扶相结合的方式,与帮扶对象见面,确定帮扶方案,明确帮扶任务。

发挥职能优势。主动协调配合,以财政资金统筹为主体,带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统筹。短短一年时间,县财政局统筹各类财政资金1300多万元,带动金融资金52万元,带动社会资金180多万元,全力投入到了观音岩村精准扶贫建设当中。

找准路子

为给该村找准一个合适的脱贫路子,该局扶贫工作队一进入该村,就开始了扶贫调研活动。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就走访了观音岩村全村3个村民小组230户农户。通过分类,精准识别出贫困户55户109人。

观音岩村耕地少,山场大。结合老百姓的种养习惯,又通过市场调查,工作队开展了“产业进户活动”,即每家必须有养猪、养羊、养牛、养鸡和种植烟叶、木瓜、核桃等产业项目,并聘请县畜牧部门和林业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在此基础上,扶贫工作队又在该村注册成立了“观音岩村养殖农民合作社”“观音岩村木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种植模式。

观音岩村多“怪石”,能不能将这些平时不能用的“怪石”利用起来,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资源?为此,扶贫工作队队员们请来了地质专家。经初步勘察,这些“怪石”是喀斯特地貌,面积达1500亩,形成历史悠久。再加上该村又紧依美丽的漳河源,附近又有三座馒头山以及千百年的古村落,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想发展旅游,可受到路不通的阻碍。驻村扶贫工作队把这些想法向县财政局局党组进行了汇报,局党组当机立断,决定先行打通外界与“怪石林”连接的1.2公里通村公路,“试水”旅游。

2016年5月1日,是通往“怪石林”路段打通后面临的第一个“五一”小长假,来自襄阳、河南等地130多名游客来到这里赏田园风光、品农家美食。当天,就实现餐饮收入2000多元,销售核桃、木耳、香菇、樱桃、天麻等土特产品140多公斤,收入4000多元。由此诞生了3户“农家乐”。201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村里又来了500多名游客。目前,已有多家外地老板看中这一旅游“宝地”,有与该村合作开发旅游的意向。

按照“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的原则,县直财政机关40多名党员干部和村党员一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

抓出实效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观音岩村是2016年的出列村。县财政局本着“力求实效”的目的,围绕“四个一批”,开始助力观音岩村精准脱贫。

改善生活生产环境推动一批。帮助该村扩建通村公路10.6公里、硬化通村公路6公里;从漳河源“提水上山”,兴建一座二级泵站,帮助完成安全饮水工程。与电力部门对接,协调新增提水专用变压器1台,项目建成后,该村安全饮水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帮助新建村委会办公楼一栋;协调电信公司建设电信网络基站;新建了一所规范化村级小学;帮助新建1座8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确保村集体收入每年在7万元以上。

发展产业带动一批。根据贫困户发展意愿和家庭实际,成立种植和养殖两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各级拨付的扶持资金和结对帮扶的种(畜、禽)苗进行量化,作为贫困户在合作社中的股份,使贫困户享受分红、就业、技术指导、产品回购等多种收益。

目前,该村已发展木瓜种植基地250亩,栽植木瓜树苗5万株,网罗农户72户,其中带动贫困户23户,种植树苗8910株,种植面积58.7亩。扶持发展特色养殖项目(土鸡、土猪等),让贫困户如期脱贫。

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经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根据群众意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原则,牵头实施驻点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前,全村涉及需要搬迁安置的有36户72人,已设立集中安置点2个,可集中安置24户33人。

政策帮扶兜底一批。对因缺劳力、智障、残疾等原因无法脱贫的村民,通过村民代表评议确定,对全村现有的40个单身汉,根据年龄和劳动能力状况分批次纳入五保或低保范畴。同时,将部分贫困户纳入危房改造项目,分批次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

中国梦我的梦……

《奇石海》观音岩全村人民的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恩扶贫奔向小康

每个农民都向往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