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态农业养牛?国外肉牛业发展特点有哪些

美国生态农业养牛?国外肉牛业发展特点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美国生态农业养牛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国外肉牛业发展特点有哪些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国外肉牛业发展特点有哪些

国外肉牛业发展特点有哪些

主要有如下特点:(一)肉牛品种专用化,肉牛生产杂交化发达国家的肉牛基本上是肉牛专用品种或专用品种的杂种牛,例如加拿大的肉牛品种有安格斯、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等。他们的肉牛生产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肉牛场专业化程度较高,可分为3个类型:一是纯种牛场,主要进行优良种牛的培育和繁殖;二是商品牛场,采用先进的生产杂交技术专门生产供肥育用的杂种肉牛;三是肉牛育肥场,专门从商品牛场购买断奶的小牛进行肥育。

美国用长达25年的时间,从70个肉牛品种中选择了20多个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从这20多个品种中选定安格斯、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等5个品种为当家品种。

美国在肉牛的杂交体系上采取三品种轮回杂交的形式,即在利用安格斯和海福特两个品种轮回杂交的基础上,再利用夏洛来或西门塔尔进行轮回杂交,杂交优势可以发挥出最高水平的86%。美国年肥育总量为4200万头,其中95%是杂种牛。

(二)肉牛饲料营养配方化在北美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多利用髙浓度日粮饲喂育肥牛,一般精饲料比例达到70%?80%,其中能量词料占60%?70%,蛋白质饲料占10%?15%。大量饲喂精料,使肉牛能够在短期内肥育,日增重可达1。

5kg左右;饲养周期短,一般1。5岁左右即可屠宰,因而肉质细嫩。高能日粮快速肥育对牛肉的嫩度和肉质的大理石纹非常有利。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实现了肉牛生产以强大的伺料工业为后盾,肉牛的饲养方式从传统的放牧+补饲,转到营养配方的饲养方式。

美国目前育肥场的饲料配方全部是电脑调控,这些电脑软件可以向用户提供理想的配方,包括营养平衡、原料组成、经济日粮、特殊营养需求、价格信息等。架子牛按照品种、月龄分配到各个小围栏内,词料的配合是按每个栏内肉牛的品种和体重统一配置。

加拿大多数肉牛育肥场都根据市场的需求、饲料来源和肉牛的类型制定级进饲养方案,级进饲养方案的日粮是营养水平由低到高的一系列日粮。(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向工厂化生产发展近30年来,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肉牛场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饲养户越来越少。

如美国的肉牛业,中等规模户养2000?5000头肉牛,大户则达到几万头甚至数十万头,提供肉牛市场75%以上的牛源。现在美国全国肉牛户数仅1万户,养牛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投喂饲料、清除粪便、供应饮水、诊断疫病、饲料配方、营养分析等操作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

(四)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健全基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特点,世界发达国家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都制定了一套各具特色的管理系统。以美国为例,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5%以上,为了适应和促进畜产品出口和推进畜牧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建立和实施了较为健全的畜产品安全综合管理机制。

美国国会通过制定法律来确保食品的安全供应,国会授权行政机构执行这些法令,当这些协议、条例和政策的实施引起争议时,由司法机构做出公正的判决。美国在肉类食品安全方面制定的主要法令有《联邦食品、药物、化妆品法》、《联邦肉类检验法》、《食品质量保护法》、《公众健康保护法》等等。

美国已制定了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畜产品进出口检疫检验、畜产品生产环节控制等较为系统的法规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指导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已建立了包括养殖、加工、运输、贮存诸环节在内的全程控制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美国还建有严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除了联邦畜产品检测体系外,还有各州畜产品检测体系,各行业协会质量检测体系以及各畜牧业生产单位、家庭农场质量自检中心,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控制与管理。

美国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所生产的畜产品,要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等级制度的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能进入市场

美国农场里的牛身上有一个圆形“窟窿”,是否违背了科学?

美国农场里的牛身上有一个圆形“窟窿”,是否违背了科学?

美国的奶牛确实大部分都在肚子上有一个洞,这个洞当然是人为掏上的,而且我们在一些新闻报道中,还经常看到工人们把手和手臂伸到这个洞里,在掏着什么。那么,为什么美国奶牛身上会掏一个洞呢?这是否违背了科学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牛肚开洞?

2020年,美国以1237.4万吨的牛肉产量高居世界牛肉产量的榜首。作为牛肉产量大国,美国的养牛业也是非常支柱产业之一,牛多了,自然病牛就多。到了20世纪,美国养殖户发现许多奶牛容易患胃部疾病,而且流脓更是常有的现象,这让他们头疼不已。

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北达科他州农业学院的两位科学家想到的一个主意:将瘘管手术应用到了奶牛身上,这样就可以把牛胃中的脓液排出来。通过实验,两位科学家发现这些接受过手术治疗的奶牛不但恢复了健康,而且其产奶量也比其他奶牛要高。

于是,人们开始更新了瘘管手术,用在牛的瘤胃上开一个可以自由打开的洞口,然后安置一个带着玻璃盖子的橡胶筒的方式,来方便观察牛瘤胃中的情况,以便于帮助生病的奶牛(排出脓液,取出食物、添加菌群等等)。

之后,这个方法被大量的养殖户推广,一时间成为了生病奶牛的“标配”,而这个手术也有了一个专业名词:瘤胃开窗手术。

众所周知,牛是一种食草动物,而且它有着4个不同的胃:瘤胃、网胃、瓣胃以及皱胃,这四个胃中瘤胃是食物进入的第一个胃,也是最大的胃,里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牛分解一部分的食物,尤其是粗纤维。当食物初步的粉碎和消耗后会进入网胃,这个胃主要是用来过滤一些误食的杂物的。经过过滤后,食物进入瓣胃,瓣胃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并且再次对食物进行磨碎,最后才进入皱胃,这个胃与我们的胃差不多,里面含有大量的消化液,可以将食物完全变成流质,被身体所吸收。

由于牛的瘤胃是食物的第一站,而且牛的食物多以粗纤维的植物为主,所以这个胃相比其他的胃更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后面几个胃的正常工作,这样牛不但会变瘦、产奶量降低,还有可能会死亡。而这就是为什么在牛的瘤胃开个洞,而不是其他胃的原因。

给牛肚子上开个洞科学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有一个前提:给生了病的牛肚子上开个洞是科学的,因为开了洞之后,可以在牛生病胃胀气严重时,打开上面的玻璃封盖进行排气,也可以在牛消化出现问题时,及时的从其瘤胃中把食物掏出来,以减轻牛胃的负担,减少牛的痛苦。而且给牛做瘤胃开窗本身是先要注射麻药,然后再进行的,这就好比人生病了,需要动手术有一样,不但科学还有一定的必要性。

但是,在当下,瘤胃开窗已经“变味”了。

“变质”的瘤胃开窗

我们之所以说瘤胃开窗“变质”了,是因为在以前,这是用来救治奶牛的方法,但是在如今的美国几乎成为了商业化养牛的标配了。这是为什么呢?

奶牛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新鲜的牛奶,而产奶量与食量几乎是成正比的,因此在美国许多农场为了获取更多的牛奶,选择精饲料(应该是粗、精饲料科学配比)并且过量的喂食,这使得奶牛的瘤胃超负荷运作。

为了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还让奶牛继续产奶,大多数的奶牛在没有出现疾病之前就已经做了瘤胃开窗,这样人就可以在它们过量喂食的情况下,添加一些帮助消化的菌群、取出一部分过量的食物等等,来防止牛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是一种让牛产出最大化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帮牛解决必要问题的方法了。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有疑问:为什么这种技术在美国常见,其他国家的牛身上就很少会用到呢?这与供需关系有关。

美国牛肉出口量虽然是最高的,但是这只能证明肉牛比较多,相对而言,奶牛就比较少,作为牛奶的消耗大国之一,较少的奶牛存栏量想要产出更多的牛奶必然是要采取一定的手段的。

这些有限的奶牛除了要解决美国本土的需求外,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庞大的乳制品出口(奶酪、奶粉、乳脂等等),因此,一头奶牛的多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在其他国家,比如我国,奶牛的存栏量有保障,供需关系相对平衡,就不需要过度的去压榨奶牛。当然了,给牛开窗的成本也要考虑在内。

总结

给奶牛肚子上开一个洞,是相对科学的,因为这样能够治疗奶牛的一些疾病,而且还能减少奶牛的痛苦。但是,在当下,它的存在又是不科学的,因为如果不是过度的喂养,真正需要瘤胃开窗的奶牛是非常少的。

所以,瘤胃开窗是科学进步的一个体现,而如今的应用又与这个技术的发明有些背道而驰了。

世界最大养牛场年产多少头

世界最大养牛场年产多少头

芒弗尔特肉牛公司,年育肥肉牛40-50万头,产值3亿美元,是美国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肉牛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牛公司。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