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养牛基地建设项目招标,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良种养牛基地建设项目招标,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良种养牛基地建设项目招标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良种养牛基地建设项目招标以及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特色产业提升情况汇报

农业特色产业提升情况汇报

农业特色产业提升情况汇报

三都农业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政协、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省、州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越来越合理,农村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早熟蔬菜、水晶葡萄、柳源香鸡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凸显,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现将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6.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播种面积13.04万亩。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达7.15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4.23万亩。全年大牲畜存栏10.9万头、出栏1.8万头,生猪存栏16.05万头、出栏18.05万头,柳源香鸡存栏81.05万羽、出栏150万羽。“185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实施“185工程”17.06亩,“185田”6.36万亩、“185山”9.3万亩、“185工程”畜禽及水1.4万亩。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2个,完成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个,州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完成“山野水晶葡萄”品牌国家注册,农业总产值达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8元。

(二)特色产业主要成效

1、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我县在政策和项目上,得到国家、省和深圳对口扶持,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上狠抓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确定并推进主导产业—-茄果类早熟蔬菜、野山水晶葡萄、九阡李、脐橙等种植上规模。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已初具雏形:北面乡镇合江、大河、丰乐、三合、交梨、普安成为早熟蔬菜生产区;南部的水龙、周覃、廷牌、三洞、中和、九阡等乡镇为冷凉蔬菜生产区;东部都江、打鱼、拉揽和西部的大河、丰乐、合江为柑桔生产区;交梨、普安、三合为葡萄生产区;九阡、扬拱、周覃为九阡李生产区;恒丰、塘州、廷牌为辣椒生产区。

2、果蔬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果蔬收入占到种植业收入1147元的66.1%,达到758元。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16.30万亩,其中冬春蔬菜7.75万亩;夏秋蔬菜8.55万亩。商品蔬菜13.04万亩,产量23.15万吨,产值3.9亿元,纯收入2.6亿元;其中冬春商品蔬菜播种面积6.20万亩,产量11.62万吨,产值1.9亿元,纯收入1.24亿元;夏秋商品蔬菜播种面积6.84万亩,产量11.53万吨,产值2亿元,纯收入1.36亿元。水果种植总面积7.15万亩,总产量为4.41万吨,总产值1.65亿元。种类主要有葡萄、九阡李、脐橙、椪柑、杨梅等。其中,葡萄总面积达3.05万亩,挂果面积1.78万亩,总产量2.60万吨,总产值1.04亿元。蔬菜产业和野山葡萄已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3、三都柳源鸡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一是特色良种体系初具规模。建成柳源鸡原种和3000套扩繁场各一个,年可供鸡苗20万羽以上。二是规模化程度得到提升。2011年全县养殖柳源香鸡1000羽以上规模养鸡户发展到91户,其中年出栏10000羽以上11户,年出栏5000羽以上20户,年出栏1000羽以上61户,养鸡小区3个,解决农民工就业4000人,带动农户160户4800人。发展规模养鸡已成为广大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的一个新兴产业,2011年全县出栏柳源香鸡150万羽,总产值6525万元,实现利润2050万元,全县农户户均养殖柳源香鸡增收330元左右,小型规模养殖户年均增收1—1.5万元,中型规模养殖户年均收3—5万元,较大规模规模养殖户年均增收10万元左右。计划2012年出栏柳源香鸡200万羽,“十二五”期末实现年出栏500万羽的目标,力争把三都建设成黔南乃至全省最大的地方特色优质肉鸡养殖大县。三是养鸡科技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柳源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养鸡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不断推进,养鸡户对疫病的防疫意识、环境消毒意识、日常管理等明显增强,饲养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成活率、出栏率大大提高,商品鸡出栏率一般达到90%以上,高的达98﹪。四是特色优势初步显现。目前柳源鸡产业在我县19个乡镇实施,通过对柳源鸡特色产品的开发与打造,已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证书,特色养殖优势初步显现。目前活鸡远销重庆、贵阳、凯里及相邻的都匀、丹寨、独山、荔波等地,三都柳源鸡开发有限责任公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活鸡批发市场建立了三都柳源鸡供销伙伴,预定年销售量在5万羽以上。五是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有县级畜牧龙头企业1家,农民家禽业专业合作社2家,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建立,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

4、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十一五”期间,通过项目带动、试验、示范和推广,基本形成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产业格局。在运作机制上,通过建立果蔬、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方法试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品种储备;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已建立了农残和亚硝酸盐检测体系,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监控,注册了“江柳”牌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商标。获得了农业部、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等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面积6万多亩,大大地促进了我县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2012年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计划

根据我县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条件及农民科技种养水平情况,将全县分为“一带三区五线十园百点”即

一带:百公里“185工程”特色产业带,包括从交梨—普安--丰乐—大河—合江—塘州--廷牌—恒丰、三合—水龙—中和—三洞—周覃—九阡—扬拱、三合-拉揽-打鱼-都江-坝街-羊福-巫不。

三区:西北面特色产业核心区,包括大河、丰乐、合江、三合、交梨和普安等六个乡镇。重点发展早熟蔬菜、葡萄、柳源鸡。南面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区,包括周覃、廷牌、九阡、扬拱、三洞、中和、水龙、塘州和恒丰等九个乡镇。重点发展夏秋蔬菜、葡萄、柳源鸡和九阡李。东面特色产业扩展区,包括拉揽、打鱼、都江、坝街、巫不和羊福等六个乡镇,重点发展葡萄和柳源鸡。

五线:交梨—普安--丰乐—大河、三合—大河—合江—塘州、交梨-三合-水龙-塘州—廷牌—恒丰、水龙-中和—三洞—周覃—九阡—扬拱、拉揽--打鱼--都江--坝街—羊福--巫不。

十园:大河、合江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普安万亩水晶葡萄科技示范园、丰乐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交梨万亩葡萄科技示范园、南面万亩葡萄科技示范园、南面万亩蔬菜(辣椒)科技示范园、九阡、扬拱万亩九阡李科技示范园、东面万亩椪柑科技示范园、周覃现代农业示范园、三洞畜禽养殖科技示范园。

百点:在全县百公里沿线特色产业带上建成百个规模种养示范点。

(一)蔬菜产业

2012年蔬菜产业计划发展面积19万亩(含复种),比2010年增加58.33%。其中辣椒7万亩,比2010年增加66.7%;叶菜3万亩,比2010年增加200%;番茄1.6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比2010年增收1.26亿元,人均增收382元。

第一、二线为早熟蔬菜和延秋蔬菜产业带,包括三合镇、大河镇、丰乐镇、合江镇、交梨乡、普安镇等西北河谷、宽谷地区,由于海拔低,地势低洼,冷空气受周围山脉阻挡,气候湿热,适宜发展早熟蔬菜和延秋蔬菜。第三、四线突出高中海拔优势区域,“围绕“两广”市场,包括水龙乡、中和镇、三洞乡、周覃镇、廷牌镇、塘州乡、九阡镇、恒丰乡、扬拱乡等南部低山宽谷盆地,由于地势高,气温低,适宜发展夏季蔬菜。

1、早熟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早熟蔬菜生产利用稻田种植,采取“菜~稻~菜”生产模式,既可增加群众收入,又不影响粮食生产。县内的低热片区,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适于种植冬春早菜。主要分布在北部低热片区的6个乡镇51个村,即三合镇11个村:三合、交杠、晨光、三郎、猴场、巫塘、牛场、姑挂、龙台、中乐、中纳;大河镇8个村:大河、打锄、营寨、山勤、怀所、拉江、龙场、甲排;丰乐镇的10个村:平寨、交然、尧基、巴若、交同、沃屯、马场、巴林、新立、鼠场;合江镇10个村:合江、后山、奇江、麻拱、庸寨、巴佑、五星、平荡、联江、中江;普安镇的7个村:普屯、平和、新华、双江、小河、燕高、星光;交梨乡5个村:即前进、新联、阳冬、王家寨、永兴。种植种类以茄果类蔬菜为主,其它如早熟大蒜、菜用马铃薯、瓜豆类、甜糯玉米蔬菜等作补充。

2、夏秋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1)延秋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延秋蔬菜指低热地区水稻收获后种植的蔬菜,采用“菜~稻~菜”模式,即第一季为冬春菜,第二季为水稻,第三季为延秋菜,该模式既可增加群众收入,又不影响粮食生产。选择在热量条件好、交通方便,有水灌溉的北部地区。延秋蔬菜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低热片区的5个乡镇23个村,即三合镇的猴场村、晨光村、姑挂村和牛场村;大河镇的怀所村、大河村、龙场村、拉江村、营寨村和打锄村;丰乐镇鼠场村、新立村、沃屯村、马场村和平寨村;合江镇合江村、奇江村和后山村;交梨乡前进村、新联村、阳冬村、王家寨村、永兴村。种植种类为瓜豆类、茄果类、大蒜、甘蓝、白菜和莴笋及其它蔬菜等。

(2)夏季蔬菜商品基地

夏秋蔬菜为7~1O月份采收,因此,需要将部分稻田改种蔬菜,采用菜~菜~菜模式,该模式可提高群众收入。选择在气候冷凉,稻田多,交通方便,有水源的南部山区。夏秋蔬菜(含佛手瓜)商品基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的9个乡镇44个村,即:周覃镇的场坝村、三院村、拉近村、新合村、板料村、新各村、播花村、板光村和三江村;廷牌镇的廷牌村、化贤村、羊楼村、廷新村、本托村、的空村、新仰村、甲乃村和高潮村;恒丰乡的丰来村、塘党村、板力村、留连村;水龙乡的独寨村、马联村;塘州乡的雄寨村、梅花村、梅育村、塘州村、中化村、石旺村、板良村;九阡镇的水各村、白庙村、姑偿村、母改村、板高村;扬拱乡的新阳村、扬拱村;中和镇的姑引村、庞寨村;三洞乡达便村、水根村、下街村、善哄村和群力村等种植种类为茄果类、瓜豆类、甘蓝、西兰花及其它蔬菜等。

(二)水(干)果产业

2012年全县水果产业计划发展面积达10.8万亩,比2011年7.15万亩增加51%。其中葡萄达6.5万亩,比2011年3.05万亩增加113.11%。投产后总产值达6.5亿元,增115%,总收入4.55亿元,比2011年增2.45亿元,人均增收743元。核桃产业2万亩,主要分布在九阡、扬拱、恒丰、廷牌、塘州、水龙、三洞、周覃、中和、普安、打鱼、巫不、交梨、都江、坝街等15个乡镇。

1、全县水晶葡萄建设重点是以交梨乡、普安镇为核心,联动三合、丰乐两镇,极力打造我县北大门7万亩野山水晶葡萄核心示范产业园区,以“两高”过境及轧道出口沿线、“321”国道沿线、三都—旷家店县级公路沿途、交梨—猴场村级公路沿线、磅房—-高洞片区村级公路沿线、大坪—-杨家坡—-半坡—-姐刹的山脊沿线产业带、普安火车站周边纵深坡地、杨勇关—-丰乐乡级公路沿线葡萄产业长廊、普安—-总奖沿线的村线公路两旁、丰乐鼠场—交然县级公路沿线、丰乐—敖寨村级公路沿线区域,实行纵横交错、连片开发野山水晶葡萄核心示范产业园区;

2、实施本县“北果南移”战略,在南片区以水龙为中心,带动水龙—塘州—廷牌—恒丰、水龙—中和—三洞—周覃公路沿线发展野山水晶葡萄产业带4万亩,其中水龙重点是以县级公路沿线为主导,以水龙—地祥、地祥—白家寨村级公路为辅助进行开发。

3、东面林区的拉揽、打鱼、都江、坝街、巫不、羊福等乡镇以“321”国道、过境“两高”为主线,发展野山水晶葡萄1万亩;

4、以合江镇奇江—甲倒—塘州丁寨—安塘——拉海—拉下—杨猛—廷牌阳安—板老—廷牌街上的村级公路沿线、廷牌—周覃公路沿线,以及周覃播花—和周一线,发展2万亩加工型(酿酒)葡萄产业带;

5、以三合、大河、丰乐、合江等乡镇公路沿线低山河谷地带,打造万亩提子葡萄高效栽培示范产业带。

(三)畜牧产业

至2012年,实现出栏肉猪19.52万头,出栏肉牛1.86万头,出栏肉羊0.75万只,出栏家禽200万羽,水产品产量达3000吨,肉类总产量达20813吨,禽蛋产量586吨。生猪存栏17.4万头,肉牛存栏8.47万头,肉羊存栏0.6万只,家禽存栏150万羽。大鲵养殖数量达0.1万尾;培育和扶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及县级龙头企业12个;新增万头猪场(小区)1个,新增2千头猪场2个,新增百头猪场40个,新增50头养牛场1个,新增100只以上规模养羊场或200只以上规模养羊小区5个,新增1000羽规模养禽场36个。

1、特色柳源鸡产业。柳源鸡是我县的一个新兴项目,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州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柳鸡产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现建有柳源鸡扩繁场一个,存栏种鸡1万羽,1000羽以上规模养鸡户90户,2011年全县可出栏柳源鸡106万羽,计划2012年新增规模养鸡户100户,全县共出栏柳源鸡150万羽。

2、产业带建设

特色柳源鸡产业重点建设好以下五个产业带:

一是指交梨乡杨勇关—普安镇—丰乐镇—大河镇—合江镇西北片区产业带。以公路沿线的交梨乡前进村,普安镇普屯村、燎原村、燕高村,丰乐镇的平寨村、沃屯村、交然村、新立村、鼠场村,大河镇的拉江村、龙场村、打锄村、大河村,合江镇的奇江村、胜利村、麻拱村、平荡村、拥寨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村发展。

二是指交梨乡新联村—三合镇中乐村片区产业带。以公路沿线交梨乡的新联村、王家寨、高屯村、羊送村,三合镇苗龙村、巫塘村、交向村、三郎村、中纳村、牛场村、姑挂村、中乐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村发展。

三是指水龙乡—塘州乡—廷牌镇—恒丰乡西南部产业带。以公路沿线水龙乡的马联村、独寨村,塘州乡的中化村、水平村、梅育村、塘州村、板良村,廷牌镇的新仰村、化贤村、廷牌村,恒丰乡的本托村、芒勇湖村、丰来村、塘党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村发展。

四是指水龙乡—中和镇—三洞乡—周覃镇—九阡镇—扬拱乡的南片区产业带。以公路沿线水龙乡水龙村,中和镇的庞寨村、和寨村、中和村、姑引村,三洞乡的板告村、红星村、群力村,周覃镇的新各村、新合村、场坝村、三院村,九阡镇的水各村、水条村、白庙村、姑偿村、板高村,扬拱乡的新阳村、水昂村、扬拱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村发展。

五是指三合镇—拉揽乡—打鱼乡—都江镇—坝街乡的东面片区产业带。以公路沿线三合镇三合村、拉揽乡的拉揽村,打鱼乡的打略村、打鱼村,都江镇的柳叠村、上江村,坝街乡的坝辉村、羊瓮村、坝街村为重点,辐射带动羊福乡、巫不乡发展。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业定位小而全。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由于各乡镇面散、点小、不上规模,造成区域特色不够明显,规模优势不够突出。主要是因为在产业发展上定位太多,不分取舍,力量分散,导致小而全的产业态势,缺少专业化生产和加工,农产品无法在国内外市场占有比较稳定的份额。

2、加工企业少而小。由于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加工程度低,农民难以拿到生产订单,家庭经营和生产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经营中潜伏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和不可预测因素,使许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变得茫然而无所适从。不仅要承受自然风险、经营风险,还要承受市场风险、价格风险,农民的经营收入得不到保障。

3、产业经营方式粗放。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然传统落后,温饱农业、自给自足生产理念难以改变。先研究自给自足,再考虑产品销售,势必导致以农户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存在着农产品数量多,质量差,品种多、主导少,投入多、效益小的问题,再加上产品包装粗放、优劣混杂,没有品牌等方面的影响,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4、市场开拓意识淡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完备,信息手段不先进,产品吞吐能力不大,与农业生产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要求极不适应。在干部和群众中,还有许多人只注重抓生产,不注重研究和开拓农产品市场,如果没有把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领进千变万化的农产品大市场,难以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县现有的市场信息、科技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和专业大户发展缓慢,目前省级龙头企业只有1家,州级龙头企业3家,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规模带动产业力度还很小,没有真正形成“五统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引导等不够,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部分地区仍然是农民单一的分散经营。

6、基础设施落后。一是果树、蔬菜、畜牧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种养地到主干公路的交通条件落后,成为制约畜牧、果蔬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二是浇排灌设施严重滞后,受天气影响变化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直接影响了果蔬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三是冷冻库设施刚建立,分布不均,贮运能力有限、销售时间短,销售价格主动权在收购商,群众所得收益不高。四是柳源香鸡产业前期投入大,农民投入有限,我县财政紧张,制约了产业的扩大升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措施。强化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中的领导和指导作用。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我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良好条件和坚实基础,把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按照“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块资金、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要求。成立县和项目乡(镇)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实施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项目实施。组织和指导编制项目计划,落实任务,建立保障制度和管理措施。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技术指导人员全程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创办示范点的模范作用,建立“185”工程推进工作责任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布局,将具体规划落实到人、任务细化到村、组和田块,做到每个乡(镇)都办有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二)技术措施

1、组建专家组。聘请李桂莲、王天文、李琼芬等省州果蔬专家作产业指导,解决产业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和项目申报工作把关。

2、抓好技术服务。一是整合培训项目和资金,向“185”工程倾斜,落实技术服务责任制,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技术服务队伍奖惩机制,强化对乡(镇)农技人员的管理,明确责任到人,切实做好以示范点为主的技术跟踪指导、培训服务,确保科技示范效果;大力推进“土专家”的聘用机制。二是抓好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良种良法和标准化生产的普及率。三是抓好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标准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科学、绿色种植的意识。四是抓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加强预测预报,准确发布防治信息,认真落实防控措施,严把防控关口。

3.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实施人员技能。做好技术干部和农民不同层次培训,同时还要适时进行技术更新培训。培训方法将采取办培训班、广播、电视等建立技术服务网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技术培训服务。

4、抓好宣传指导。一是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加强市场信息和订单生产服务,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深入指导群众做好结构调整,积极引导群众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进种植技术,实施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管理、市场化营销。

5、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质监、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快建立蔬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安全规程实施,加强对生产过程特别是农药使用的指导和监督,主推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物农药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确保农产品上市安全,维护我县农产品“优质、生态、绿色、高效”的良好形象。

6.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管理。一是农业、畜牧、供销、农机等农资供应单位积极组织供应秋季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筹备供应服务工作。二是农业、供销、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三)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国发2号文件和黔党发9号文件,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进一步加大对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与外商联系,邀请外商到我县考察水晶葡萄、早熟蔬菜、柳源香鸡等产业发展和市场前景,争取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政策措施。一是实行特色农业产业统一规划,基地连片开发。在不影响原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可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巩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搞好土地流转。二是实行谁开发、谁承贷、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招标。推行“公司(农技人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实行项目承包。鼓励农技干部、行政人员到项目基地承包、领办、协办项目,责权利挂钩,奖惩兑现。四是开通绿色通道,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五是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政策,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服务。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他们都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1

20_年是实施“_”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盟扶贫开发工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盟扶贫办认真贯彻落实盟委、行署的决策部署,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增加收入为目标,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帮扶、危草房改造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扎扎实实完成盟委、行署下达的责任目标

今年年初,盟委、行署给我办下达了“责任目标”、“工作目标”和“创新目标”。一年来,我们举全办之力,充分调动各旗县市工作积极性,牢牢抓住“三个目标”工作盯得紧、抓得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职责目标

——水浇地、养殖业、种树种草完成情况:计划建设水浇地4.5万亩,实际完成7.15万亩,投入资金1878.25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58.9%。计划发展养畜3.5万个羊单位,实际完成5.43万个羊单位,投入资金2903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55%。计划种树种草2.5万亩,实际完成3万亩,投入资金398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20%。

——“雨露计划”完成情况:计划培训2300人,实际完成2300人,投入资金230万元,其中转移1863人,转移率达到81%,完成计划目标的100%。

——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情况:计划24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80万元,实际完成24个项目嘎查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80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0%。实施的重点项目是养牛1005头,建牛舍2500平米,养羊4100只,建设棚圈20600平米;打井104眼,建设水浇地14500亩,改造中低产田800亩;建设大棚46栋,9735平米;发展养殖小区120户,建设食用菌大棚20栋,建设肉鸡养殖小区一处。

——危草房改造工程完成情况:计划改造危草房2600户,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560万元。实际完成2655户,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805.4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2%和115.7%。

(二)盟委行署下达目标完成情况

——造血式扶贫完成情况:计划协调2个厅局实施造血式扶贫规划,实际完成2个厅局造血式扶贫,实施了4个重点项目:一是农牧业厅给我盟安排并实施了三个繁育基地项目,其中大豆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655万元;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800万元;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485.78万元。二是交通厅实施的延伸帮扶项目,即省道203线阿尔山至杜拉尔桥段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期为三年,于20_年开工建设,20_年竣工,项目总投资9亿元,20_年完成投资4.02亿元。

——京蒙对口帮扶项目:20_年共协调落实了京蒙对口帮扶资金360万元。主要建温室大棚200栋,贫困户危草房改造74户和捐赠我盟医疗用车及各类设备等。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情况:我办按照文件要求,成立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科,有专人负责综合协调、宣传报道、材料信息收集以及相关文件的制定。并将此项工作列为我盟20_年盟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争取资金工作:全年计划争取定点扶贫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和厅局延伸帮扶资金1.63亿元,实际完成5.48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336.56%。

(三)创新目标

——互助金试点工作:计划在突泉县实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突泉县已经成立了“贫困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互助资金实施方案》,确定了10个村为试点村,自治区批准并下拨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每个村15万元,现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探索京蒙对口帮扶新模式:我办在学习借鉴其他省市东西扶贫协作经验的基础上,把扎旗作为创新帮扶模式的试点,积极协调帮扶双方,探索帮扶工作新模式,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结合我盟实际,提出了京蒙对口帮扶与我盟危草房改造工程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建设帮扶新村并取名“顺义新村”。共改造危房72户,住房建设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外观为起脊采钢瓦,面积为50平米为基准,房屋的地面、墙面、棚等内装饰由各户自行解决。统一建设院墙和大门,修建街道2400延长米。通过创新工作,真正做到了帮扶工作既有型又有效,实现了帮扶单位满意,群众受益的双赢。

二、紧紧抓住“三项重点”工作,扶贫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自治区厅局定点帮扶工作及延伸帮扶工作情况

今年是自治区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我盟贫困嘎查(村)的第五年,也是实现帮扶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各帮扶单位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属,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帮扶单位认真落实“三亲自,一蹲点”要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帮扶点调查研究,制定规划,落实项目,并派帮扶队员蹲点抓落实。一年来,137个帮扶单位共深入帮扶点260人次,其中厅局级88人次。共完成新打井132眼,新增水浇地1.82万亩,购进优质肉牛200头,羊1805只,建棚圈234处,2.4万平方米,造林5750亩。修路41.2公里,其中柏油路、水泥路27.31公里。办电24公里,通广播电视581户,建大棚162处,5.6万平方米,新建卫生室2处,嘎查村办公室12处。为贫困户解决春耕种子1.67万斤,化肥349袋,柴油2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06人,改造危草房309户。截止12月末,137个帮扶单位共投入延伸帮扶资金4.54亿元,点上投入资金3879.7万元。

盟直定点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投入帮扶资金4500万元。

(二)争取扶贫政策及项目情况

——积极争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20_年12月,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调整部分省市区国贫县。自治区政府根据国办意见拟调整我区国贫旗县。在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把此项工作列为全年工作重点,主要领导多次赴国办和区办汇报工作,力争把我盟6个旗县市全部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行列。

——积极争取将我盟整体列入国家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持范围给予扶持。在自治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在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多次赴国务院扶贫办汇报工作,经过积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于20_年亲自到我盟调研视察工作,并在全国十一个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中,已初步将我盟列入大兴安岭南麓贫困片区。

——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一是连片开发项目。“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是目前扶贫项目中资金投入最大的项目。今年国务院扶贫办在我区安排5个试点,我盟争取到1个。自治区也在全区安排了5个试点,我盟争取到1个。两个试点项目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00万元。二是亚行7000万扶贫贷款项目。通过积极工作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已同意我盟7000万亚行扶贫贷款项目。目前,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正在协调农行进行资金配套。三是移民扩镇项目。20_—20_年的三个移民扩镇项目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经自治区验收全部被评为优良工程。四是其他项目资金情况,包括整村推进项目24个、产业化扶贫项目20个、科技扶贫项目4个、革命老区建设项目11个、劳动力转移培训2300人。

(三)大力推广贫困村互助资金小额贷款工作

鉴于我盟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区域性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的实际,在新形势下,探索更加有效的方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全盟扶贫开发进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借助金融贷款的力量,全面采取小额贷款扶贫方式,是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村容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科右中旗开展的“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计划继续在中旗6个嘎查村开展此项工作。全盟计划利用四年的时间,安排2.5—3个亿的信贷资金,覆盖全盟396个贫困村和6万户贫困户。互助金小额贷款试点工作得到了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也深受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好评,20_年下半年,盟行署在科右中旗召开“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全盟范围内推广中旗的做法。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扎实推进“3331”扶贫工程,同时结合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板块扶贫、农综开发等项目,全面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使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一、20_年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20_年我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210万元,其中省市财政扶贫资金71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500万元,实现减贫2680户8119人。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完成20_年常塔流域小流域治理项目,计划下达5000亩治理任务,实际完成5000亩,中省市财政投资46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60万元,群众自筹31万元,共计完成投资655万元。项目区共计新打机电井11眼,新建排灌站1座,衬砌渠道10公里,输变电线路配套5公里,渠系建筑物60座,新建淤地坝4座;完成改良土壤0.2万亩,完成机耕路5公里,平地700亩;完成造林20_亩,种草1000亩等。项目启动实施后,县政府领导协调水利、国土等部门,整合捆绑资金约1200万元,通过移河改道、构筑河堤等措施,在原有水地300亩的基础上建成高标准水地700亩。

20_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李岔项目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共计投入资金1517.47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490万元。李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全省唯一“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省财政奖补资金22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270万元。此外,以李岔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县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协调农、林、水、牧等部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部门联动、民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精品的方法,投入捆绑资金688.04万元,动员以袁玉平为首的李岔金富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39.43万元,共同打造高标准的李岔新农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跨年度实施项目,今年已完成农综专项资金投入421.3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86%。

2、扶贫移民搬迁工作:20_—20_年,全县共计划实施移民搬迁467户1471人。其中碛塄农业园区郝家寨村实施109户310人,田家寨镇兴旺庄村实施113户326人,黄甫镇柏林峁村实施134户420人、麻镇麻镇村实施111户415人。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县、镇、村三级明确进度,扛死责任。特别是7月16日全市移民搬迁会后,辛县长、吴县长亲自带领相关部门到移民安置点现场督查,解决存在问题,保证了工程如期开工。9月25日,我县召开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现场会。县长辛耀峰、副县长吴占林及政府相关部门,各镇、园区、办事处、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我们在移民安置点的选择上,严格按照辛县长提出的“七个结合”要求,科学选点、合理规划,努力为老百姓建设一个舒适、宜居的移民新村。扶贫移民搬迁项目一般为跨年度实施项目,但我县在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各相关部门、镇、园区、办事处的密切配合下,20_、20_年4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现已全部完成房屋主体工程,移民搬迁工作由被动变主动。麻镇麻镇村移民搬迁指标占用了两个年度的指标,但根据省市补助标准,20_年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每户3.5万元,20_年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每户4.8万元。麻镇村移民安置面临同期建房补助不一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办积极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经20_年县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20_年移民搬迁执行20_年补助标准,由县财政增加补贴217.6万元。

3、“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20_年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年初,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_年度“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帮扶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府办字[20_]5号)文件,通过调查摸底,逐户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计划。5月初,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关于深入推进“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的意见》(府扶发[20_]1号)文件,对贫困户产业发展作出细致安排。文件要求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要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将尚未脱贫和未安排帮扶的贫困户一次性进行安排,做到“一户制定一个帮扶计划,一户确定一个脱贫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个帮扶部门、企业或领导干部”,实现贫困村、户帮扶全覆盖。在财政情况较紧的形势下,我们将去年结余的500万元作为今年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启动资金,和财政局联合发文下拨,重点帮扶贫困户1640户5152人,主要扶持发展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每户安排3000—5000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以镇统一组织实施。7月16日我办召开了各镇扶贫分管领导汇报会和项目推进会,学习传达省委赵正永书记来府谷讲话精神,并就当前工作再安排、再部署。9月2日由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扶贫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20_年各镇、园区、办事处“3331”扶贫工程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据统计,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积极行动,多方协调,动员包镇、包村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包户领导干部共投入帮扶资金约180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产业发展。

4、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20_年,县级财政投入200万元,新建孤山镇郝家峁村、木瓜镇王家峁村、王家墩办事处白云乡村、新民镇石条焉村4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目前项目区已全部完工。完成孤山镇郝家峁村平地250亩,旱地变水地;木瓜镇王家峁村新建300方蓄水池一座,可解决318人饮水及发展庭院经济,组建小杂粮加工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5户,扶持贫困户25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王家墩办事处白云乡村新建引水主渠720米,支渠2660米,配套附属设施,维修加高石砌引水渠道280米,购置抽水泵一台,解决530余亩农田灌溉,扶持发展种养加等产业贫困户12户;新民镇石条焉村新建人畜饮水工程一处,硬化水泥路面200米,扶持4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加产业项目。

5、板块扶贫、整村推进项目:20_年财政投资150万元,现已全部完成计划任务:1、麻镇前尧湾村:新建截潜流井1处,可灌溉水地210亩;新修农田防护堤450米,保护滩地420亩;硬化村内道路400米;扶持在册贫困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2、古城镇五道河村:新建截潜流井2处,可灌溉水地368亩;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村容村貌整建等。

6、花椒种植扶持项目:20_—20_年,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00万元,扶持武家庄镇、王家墩办事处、碛塄农业园区花椒种植产业,种植花椒358亩。同时在碛塄农业园区高尧峁村实施大棚育花椒苗10棚10亩,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种植。另外,贫困户种植花椒每株再补贴5元。为进一步提高花椒产量,方便群众,我们新建蓄水池2座、集水窖1座、打井2眼,配套抽水设备19套,铺设生产道路723米,进一步改善、优化了花椒种植环境。

7、爱心包裹项目:根据省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办积极响应,和府谷县邮政局在我县共同开展“爱心包裹”圆梦20_暨芦山关爱行动,在县内组织开展宣传的同时,在河滨公园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印发传单5000份。我办工作人员也纷纷献出爱心,捐献钱物,关爱灾区孩子,共计捐出28个爱心包裹。

二、加强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一是严格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20万元以上一律实行招投标制,20万元以下,3万元以上实行议标,使扶贫项目建设进入规范化管理渠道。

二是全面推行扶贫资金公示公告制。为了增加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过程的透明度,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在项目所在地公开,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对每一个扶持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都进行了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专用。

三是加强验收管理工作。为确保资金安全使用,把好工程项目的验收关,严格按照县政府出台的《专项资金验收管理办法》执行。对竣工待验收的扶贫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写出书面申请,经所属镇政府(农业园区、办事处)审核后上报项目主管部门,并提供工程建设相关资料,然后由发改局牵头主管部门、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进行联合验收,然后再由审计部门作出审计报告方可报账。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扶贫工作氛围

扶贫工作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肩负着重大使命,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政府的声誉、人民的利益。我们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树立政府形象、加快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纳入议事日程。我们将创建模范机关、“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统筹安排,通过集中学习、下乡调研、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将创建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去年我办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今年再上台阶,申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

四、扶贫成果:

20_年4月,我县被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先进县,全省表彰14个县(区),我县榜上有名。

9月17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我县《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陕西省府谷县“千企帮千村”模式案例》的创新案例获选,并编入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集(100例)》,为陕西省唯一入选案例。

新华社《陕西领导参考》分别于今年1月10日第一期、8月10日第22期刊登了题为《创新“大扶贫”模式营造共同富裕格局—解读“府谷现象”》和《移民搬迁保增收一村一策显活力—府谷县实施“3331”扶贫工程调查》两篇文章宣传报道我县扶贫开发工作。

《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学者梁衡,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府谷扶贫事业,撰写了《让形式不只是形式》的短评,刊登于《人民日报》10月10日04版。文章重点阐述我县扶贫工作动真的、来实的,虽是百强县,能够自找其弱,自补其虚,提高标准,决心用三年时间解决“富中贫”的问题,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五、存在问题

1、扶贫资金投入明显不足。随着我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行列,中、省、市财政扶贫资金也随着取消,扶贫资金主要靠县上投入,有限的资金投入给众多扶贫项目的实施带来了难度,许多扶贫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3331”扶贫工程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重视程度不一,进展、进度不一,有待进一步加强。

3、省、市项目计划下达迟,影响工程进度,部分项目需跨年度实施。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

高乃_,男,1961年出生,_省府谷县人,_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十年,用于扶贫济困捐赠资金累计超过6000万元。20_年胡润慈善榜评选中,以2890万元的捐赠额,位列第91位,成为_省唯一上榜企业家。

“府谷海红子,扶贫高乃则”,这已成为府谷县扶贫开发推崇的两张名片。海红果被喻为“钙王”,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产业品牌;高乃则是当地社会扶贫的一面旗帜。他出身贫寒,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成为陕北富有传奇色彩的农民企业家。他致富不忘扶贫,发展回报社会,以自己的执着、爱心和胆识谱写了农民企业家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奉献之歌。

致富思源,赤子丹心济贫弱。他时时不忘感恩,倾情回报社会。对当年帮助过他的乡亲,有钱的入股,有物的参股,年终都给分红。现在在他的企业入股的有1000多人。这几年分红最高的有一千多万元,最少有也有四、五万元。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养老金1000元,大米、白面各一袋,让他们安度晚年。近年来,先后捐资5000多万元,资助当地教育、医疗卫生、通讯、道路、饮水工程等,使150多个村民小组3万余人受益,解决了1000多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难题。

富而图报,扶贫开发建新村。近几年,由于农村条件差,投入不够,好多地荒了,好多设施废了,好多人走了,好多学校没学生了。高乃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结合县里“双百”帮扶工程,投资8880万元,从2019年3月开始,用5年时间,分养殖加工、蔬菜生产、产粮、人居公益、生态等5个区,把高庄则村打造成府谷县乃至陕西省的一个扶贫开发建设新农村示范点。截止目前,已投入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使该村的面貌和290户1058人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高乃则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感动陕西——20_年度十大杰出人物”、“首届西部开发新闻人物”、榆林市社会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良种牛养殖注意事项,养牛喂养技术

良种牛养殖注意事项,养牛喂养技术

1、饲料配方应根据牛的育肥阶段、体重和地点饲料情况来制定。

2、肉牛按体重大小、强弱等分群饲养,喂料量按要求定量给予。

3、饲料加工人员要认真负责,按要求肉牛的各类饲料,特别是添加剂等必须充分搅拌、混匀后才能喂牛。

4、自由采食情况下,24小时食槽有饲料;自由饮水,24小时水槽有水。如定期饲喂肉牛时,要制定饲喂计划,按时饲喂,杜绝忽早忽晚。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良种养牛基地建设项目招标和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