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农场打工养牛养羊养马?为什么古代不将韩国征服并入版图?

韩国农场打工养牛养羊养马?为什么古代不将韩国征服并入版图?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韩国农场打工养牛养羊养马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韩国农场打工养牛养羊养马以及为什么古代不将韩国征服并入版图?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魏国、韩国攻打周天子,秦献公为什么要起兵勤王?

魏国、韩国攻打周天子,秦献公为什么要起兵勤王?

一、秦献公为什么积极勤王?

1、古代生产力落后,最珍贵的就是人口和土地,出于秦人对土地的渴望;

2、为缓解国内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土地需求间的矛盾;

秦国奴隶主获取土地主要是靠国君的封赏,而地主主要靠开垦荒地和购买。秦献公继位后的政策无疑是支持地主经济,而且秦献公本人很少将土地赏给贵族。虽然秦国地主阶级十分支持,奴隶主却越来越有意见。而且毕竟秦国的奴隶主势力是一个传统势力,尤其是在秦人早期活动的中心,秦国的西部,依然很强大。奴隶主控制的西部与地主控制的东部的关于土地需求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从土地和庄园的生产经营角度出发,奴隶主虽然不如地主在行,但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却是同样强烈的。秦献公决定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通过领土扩张来满足国内对土地的强烈需求。

3、时机难得,秦国出兵占了道德制高点。魏国、韩国会师魏国宅阳,威胁周天子显王,想吞并周朝洛阳。秦献公以此为借口,起兵勤王,开始对外战争。

二、秦献公与秦军破魏韩联军;

秦献公(公元前424-前362年),嬴姓赵氏,名师隰(xí),秦灵公的儿子,秦孝公的父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秦灵公死后,秦国君位被师隰的叔祖父嬴悼子(即秦简公)夺取,师隰被迫开始了长达二十九年的魏国流亡生涯。秦简公死后,简公2岁的儿子嬴昌即位(即秦出公),大臣专权,国政不稳,秦国日衰。师隰在魏国的支持帮助下,夺回了秦国国君之位,是为秦献公。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更是修养生息,励精图治;其废止人殉、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等一系列的改革;迁都栎阳;发动战争收复河西失地等;为后来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366年(周显王三年,秦献公十九年),魏国、韩国会师魏国宅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以东),威胁周天子显王,想吞并周朝洛阳。秦献公以此为由,起兵勤王。秦军在洛阳打败了韩魏两国的联军,得到周显王的赞赏,秦国的在诸侯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秦国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

公元前364年(周显王五年,秦献公二十一年)秦军在洛阳打败韩魏联军,得到周显王赞赏,显王还赏赐秦献公绣有黑、白、青花纹的服饰。秦军攻魏,夺取故土河西。打过黄河,取得前所未有大胜利。周显王向献公祝贺,并赐献公以伯,与秦穆公一样称号。

公元前362年(周显王七年,秦献公二十三年)秦献公逝世,其子嬴渠梁即位秦君,是为秦孝公。同年秦军在少梁(今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庞城(今韩城东南)。公叔痤在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时,对秦献公不错,于是秦国将公叔痤放回魏国。

秦国简述:

秦国在诸侯中出身算比较低的,史书记载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766年)保卫周王室有功,才被封为诸侯国,“秦”也成为其国号。从秦襄公正式立国,到后来秦国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最终公元前221(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灭六国,一统天下。

为什么古代不将韩国征服并入版图?

为什么古代不将韩国征服并入版图?

先秦时期,人口稀少,中原和江东还有很多土地没有开发,周王朝尽了最大努力,采用分封制,广圈土地。那个时候的封国,往往就是军事要塞,周人住在要塞里,控制周边土地,收取赋税,控制地方反叛。此时的土地基本都处于未开发状态,没有征服和占领的价值。周昭王南征楚蛮,还把命丢在了汉水。

(周王朝疆域图:很多地方还待开发)

到了东周初期,春秋战国开始了争霸战争,西周初年的封国有很多已经繁衍出了众多的人口和国力,而周王朝却逐渐势衰,此消彼长,封国开始挑战周王室权威。经过几百年的开发,这个时候的土地就开始有了征服和占领的价值了。燕国最开始被周公分封在北方,在战国时期兼并有辽东。

辽东再往东,就是箕子朝鲜的地界了。箕子朝鲜是商人后裔,被当地土著人推举成为盟主的部落联盟,不是国家的性质。公元前194年卫满借口汉朝攻打箕子朝鲜,带兵驱逐了箕子朝鲜的国王箕准。箕准带着几千人往南逃跑,打败了南边的马韩,做了韩王。

汉武帝时,因为马韩上书汉武帝,说想上书,却被卫氏朝鲜从中阻挠,于是汉武帝派兵攻灭了卫氏朝鲜,设置了有名的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

(汉四郡示意图)

这四个郡,因为南边的真番郡和临屯郡靠近马韩、辰韩(另一个原始部落),当地人反抗汉朝的统治,在公元前82年,汉朝处于战略收缩期(休养生息),就罢撤了这两个郡。乐浪郡(名字好听,感觉很喜庆),一直是中原王朝经营朝鲜的重镇。

马韩有54城邦(村落)、辰韩有24城邦(村落),共计有10万余户,地狭民贫,文明发展程度不高,汉朝人写的史书记载,马韩人没有男女之别,住在坟头一样高的土屋里,不会骑马,不会使用耕牛,只能拿他们用来殉葬。所以,箕准带着几千人,就能轻松征服马韩,做了王。

辰韩的状况好转一点,有了男女之别,也会骑马,也有一些小型的城市,但是发展水平也不敢恭维。

西汉中期,居于古代中国东北的扶余人在肃慎人的压迫下,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建立了百济国,也加入了团战。当时的大战规模双方能够派出的兵力都不会超过1000人。超过3000人的部队,都可堪称作是灭国级的战斗了。这样村落级别的械斗,过了一百多年。公元前37年,另一支扶余人,在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朝鲜,建立了高句丽。

(在肃慎等民族的压迫下,扶余人南下建国)

此后东汉末年、三国、晋朝等中原战乱频发,王朝北顾不得,高句丽逐渐坐大。313年,高句丽攻占乐浪郡,据有乐浪、带方二郡的张统因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百济作战而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慕容廆。马韩、辰韩则在百济的侵扰之下,逐渐形成了民族共同体,成为了以辰韩中的一支名叫新罗的部落为核心的国家。

朝鲜半岛上的三国时代的主角,一一出现了。其中的高句丽、百济,都是中国人过去建立的国家,南边的新罗是马韩、辰韩等部落民融合成的一个国家。

此时正值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暗弱,汉四郡逐渐都荒废了,高句丽一度占据了辽东和辽西,俨然东北霸主,严重威胁到了了中原政权。此后经过慕容燕国、北齐、隋朝、唐朝的不断打压,逐渐将高句丽的势力减弱,最终灭国。

(朝鲜三国)

高句丽灭国后,朝鲜半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新罗势力逐渐发展起来,开始蚕食唐朝的土地。唐王朝用兵西北,不想多生事端。而且,从地缘上,只要朝鲜势力不影响到辽东半岛,对大陆就构不成威胁。

中原大军如要从陆地进攻朝鲜,从华北平原北部的燕云十六州一带进入辽西走廊,进入辽河平原,在此囤积粮秣,休整军士,择秋冬季节发大军攻击。辽西走廊崎岖难行,辽东地区物产不丰,往征朝鲜,耗费巨大。所以有很多次,中原王朝军队都是渡海攻击。同样,朝鲜如要影响中原地区,必须要先得到辽东,作为前进的前哨和物资基地。所以,中原王朝只需要控制住辽东,朝鲜在半岛上就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只能俯首称臣。高句丽控制了辽东,中原王朝就发了狠的去打。只要朝鲜半岛上的政权,不逾越这条红线,然后又称臣纳贡,中原王朝也就不在意直辖半岛上的土地了。

(险峻的辽西走廊)

韩国南部由于土地贫瘠,民系复杂,文明发展落后,得其地步足用,得其民不足使,因此中原王朝的势力就止步于大同江、汉江,满足于南方部落民的称臣纳贡。

后来朱熹后人到了朝鲜,将程朱理学传播到半岛,朝鲜更成为中国之外的理学之乡,朝鲜自号“小中华”。这样有着相同的价值观的朝鲜,朝鲜就被中国就视为藩属国的存在,在明朝之后就被列为“不征之国”。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