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住的地方土话 道县话的词汇注释

养牛住的地方土话 道县话的词汇注释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养牛住的地方土话和道县话的词汇注释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养牛住的地方土话以及道县话的词汇注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风门古径野云岩虱母仙何野云修真堵蚊洞

风门古径野云岩虱母仙何野云修真堵蚊洞

陈友谅兵败,虱母仙浪迹天涯。一日,虱母仙何野云游览桑浦山,沿风门古径进山,及至径颠,放眼山水,极目骋怀,见前方石龟峰布袋岭上有一石凸兀而出,形如龟头,奇其灵秀,于是就过去一睹自然景观之胜。他近前一看,龟头石下一巨石状若乌龟,一龟身巨石及一龟颈石交合在一起,下面形成一天然洞,洞口是龟身石与龟颈石交接处的一道缝隙。虱母仙感到惊奇,自洞口进入洞内,一看更是惊奇,洞内居然有天然石床、石案、石餐桌、石凳子、石炉,日常生活用具几乎一应俱全,如此奇洞堪称一座天然“别墅”,却未被别人发现,无人居住。虱母仙是道家高人,见此绝佳胜地,实乃修真练道的好地方,于是就决定在洞中居住修道。

虱母仙在洞中住下修道后,一时觉得口渴,即步出洞外,见洞前有一小石头周围泥土潮湿,撬开见一泉眼,泉水源源不断流出,水质清甜可口,遂以此泉水为食,长住洞中修道。后来,泉眼被掘成一井,井中泉水终年不竭,清甜甘醇。

午夜时分,虱母仙修道正酣,突然被一阵蚊子“嗡嗡”之声扰醒,只见,蚊子竟然铺天盖地而来,多如云幕。他断定附近必有“蚊穴”。第二天早晨,他经仔细观察查找,在洞后一小斜坡处见一小穴,内有无数小蚊子飞动,果然是滋生蚊子的“蚊穴”心想,蚊子乃吸血虫子,害人害畜,必除之后快。于是盘腿坐在小穴口,口中念起镇蚊咒语,念毕拾起一块小石头把洞口封住,再铲一小片土苫(潮汕土话称为“草痞”)覆盖其上。从此,蚊子全部销声匿迹,虱母仙不再受蚊子之扰,得以潜心修道。后来,蚊穴之地被地都下成乡一姓郑乡民发现,他以为该地被虱母仙蹲坐过,必是风水宝地,便将该地名为“蚊地”,把先祖坟墓修建在蚊穴处,称为“蚊坟”。

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山下石牌乡养牛户上山放牛,把该岩洞当作“牛寮”使用,故称为“布袋牛寮”。放牛乡民经常夜宿“牛寮”,为避免睡眠时遭蚊子叮咬,皆仿照虱母仙当年的治蚊做法,堵住“蚊穴”,但“蚊穴”已被郑氏安葬祖先,于是乡民就取一片土苫遮盖住郑氏墓碑上的“墓”字,以此“镇住”蚊子。因此,每年清明节郑氏子孙进山祭扫“蚊坟”时,均会发现其墓碑的“墓”字被人用土苫遮盖住。

后人为纪念虱母仙,把该岩洞命名为“野云岩”,把当年虱母仙所凿泉眼称为“仙泉”,泉水至今依然源源不绝,甘甜清醇。岩洞内塑立“何野云金身坐像”供善男信女祀拜,并有乡贤俊彦题字于壁,增胜添辉。今天野云岩已成为桑浦山风门古径风景区之一大胜景,远近闻名。

何野云(13251393),原是生于元末、活动于明初的一名道人。元末时下山作为军师,辅助陈友谅的红巾军,和朱元璋率领的、刘伯温当军师的起义军,逐鹿天下。后来,陈友谅败亡,何野云浪迹天涯。因浑身虱子,蓬头垢面,行为怪异,故民间称其号为“虱母仙”。在潮汕一带云游,寄情于山水。明洪武年间,何野云流落到了潮州府地界——主要是潮阳,揭阳以及海阳,为人营造阴宅,指导建筑风水,成为名噪一时的地师。何野云技术高超,据说他有时候哼着“人生在世不得意、牵动长江万里愁……国山河在……”等词句。

一代枭雄陈友谅军师,易名何野云,民间称虱母仙,成为潮汕地区一方保护神,乃是潮汕一大独特的民俗。虱母仙何野云因为功德卓著,深得潮汕百姓人心,升仙后潮汕各地都有庙以纪念仙师,四时香火旺盛。潮汕人为纪念何野云,建庙供奉。主要有:潮阳贵屿何仙陵、仙湖福天宫、仙城安乐三仙宫、揭东风门古径三仙庙、博罗普济寺、普宁树脚村云昌殿、潮南峡山龙尾庙、揭西黄山王公庙、潮州鳌头龙尾庙、汕头岐山古庙、金港龙尾庙、南畔寮龙尾庙、高埕古庙、佳和善社、东墩龙尾庙、径脚三仙庙、两英鹤丰紫云观三仙庙、揭西仙坡乡三山永峙庙、洪阳虱母仙庙以及澄海港口龙爷庙等。现潮汕祭何野云(龙尾圣王)的庙宇达60余座,义社(父母会)龙尾圣王神坛更是无法统计,仅汕头龙湖区下蓬镇各义社(父母会)会所供奉龙尾圣王就多达近百座。

根据各种史料及民间传说均明确地记载“虱母仙”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得到潮阳县志的记载,为唯一的官方文件,这点毋容置疑。虱母仙“何野云”确有其人,但并非真实姓名。另外从生活常识来说,我们会把自己的情况告知身边比较亲近熟知且信任的人。虱母仙为仙城赵氏建了城寨、建了赵氏宗祠、一世祖五千公墓米缸地(传为迁骸骨)、二世平田公祖墓双凤朝案、三世碧川公祖墓虎地,做这么多工程,其跟赵碧川必然非常熟悉,且交情深厚。所以赵家应该是知道虱母仙的身世的,从仙城流传下来的说法,虱母仙曾经是陈友谅的军师。虱母仙何凤港卢氏,虱母仙为凤港卢氏建了欹寨门、四世祖公墓飞凤地,四世祖母墓石壁岭鸡母石,他们交情亦绝非泛泛,虱母仙在凤港还有一养女。按照常理,在长期相处的情形下,虱母仙必会跟他们透漏他自己的身世:陈友谅军师的身份。现在仙城和凤港流传下来的说法,就是虱母仙曾经是陈友谅军师。这与广泛流传在潮汕民间的说法是一致的。潮阳县志亦印证了这个说法。

据记载,何仙者,俗称虱母仙,化名何野云。即公元1362年,何野云事助陈友谅,与朱元璋争雄天下,后来战败。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天下,改号明洪武元年。洪武六年,即公元1373年,何野云,来到了潮汕,便开始隐逸于荔枝岩,风门古径野云岩,径脚仙寮,桑浦山金鸡把后门,凤港,山门城等地。何仙行踪飘忽莫测。到了后来,便经常居住在凤港卢氏四世祖卢宽家中。并以擅长造祠堂庙宇、名胜亭阁、围筑乡里、造桥通津、掘井泉、修筑渠道以利航运著称乡里。何仙还以善占卦、择风水称誉乡众。何仙又被称为地仙,其足迹广布潮汕各地。洪武二十六年,即公元1393年,何仙逝世,享年68岁。卢氏主人,遵其嘱咐,在凤港乡外凤颈处,为他修筑了一处墓穴,并镌其铭曰:何仙陵。

虱母仙何野云其遗作《何野云潮州名地钳记序》结尾处有诗曰:

何人晓得是神仙

野鹤孤飞年又年

云开露出牛眠地

留与人间种福缘

此诗是一首藏头诗,每一行第一个字连起来,即“何野云留”,表明是何野云留的诗句,亦表明仙师在潮汕地区的作品,是留给潮汕地区的一笔文化遗产财富。第二句“野鹤孤飞年又年”,表明何野云自从陈友谅兵败后,多年孤身一人的落寞心情。第三句的“牛眠地”,比喻风水宝地,何仙帮潮汕各村各寨做的各项工程建筑,都是其高超技艺的结晶。最后一句,表明何仙与潮汕人民的缘分,暗含劝世人为善结善缘。

据光绪十三年(1884)《潮阳县志》卷十三杂录篇中的原文记载:“明初有虱母仙者,精于青乌之术、至潮阳为人择地,而多不扦穴,听人自得之,矢口成谶,后吉凶皆如券,每遇其蹲坐处,则多吉地,故人往往阴识之以为验。或曰:即何野云也,从陈友谅而败,佯狂来此,然终不得而详,居止无定,多在凤港卢家,其乡外有冢累然,传为所葬处。”

从一些传说,比如“凿仙泉救难”、“坑水变酒嫌无糟”等,可知虱母仙何野云当时是以道人的形象行走在潮汕大地的。

虱母仙何野云其遗作《何野云潮州名地钳记序》中言道:“谁识仙风道骨”,进一步证明虱母仙何野云是一位道人,这个事实也有上面多方文献证明。邹普胜是白莲教徒,也是一位道人,所以虱母仙何野云有可能就是邹普胜,这个结果只是可能而已。

虱母仙何野云其遗作《何野云潮州名地钳记序》中更有言道:“国不介虑,家无牵怀,脱志在尘埃之外”,说明自从陈友谅兵败后,心中无国无家,虱母仙寄情山水,闲云野鸭的心境。

“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的化名是符合逻辑的。先简单从这两个名字的字面意思理解,“何”即暗含有“自己不知自己从何而来”,或者说“不愿告诉世人自己是从何而来”的意思;似在暗示自己“改名换姓后隐居山林”之意;“野云”就更好理解,意思是“从此不问政治,不卷入俗世纷争,不贪俗世凡尘的荣华富贵,甘心寄情山水,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乐得安逸超脱。”这样理解则完全与史料记载及民间传说相吻合。

据知情的凤港乡里人介绍,在1970年破四旧,立四新时虱母仙墓被开掉,里面存一副道袍和一支尘拂,据此可知,虱母仙在世时是一位道人,这是确凿的。但并不能证明这只是一座衣冠墓,为什么呢?据迁坟有经验的人介绍,在潮汕比较潮湿的环境中,骸骨埋到地下,如果在山地干燥的地方骨头可以存在三百年左右。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潮汕民间的安葬方法,而不是像埃及木乃伊那种经过特殊加工且极度干燥的地方,骸骨可以存在千年以上。而在潮湿的地方,几十年就化没了,成为泥土。这个经验是得到多方证明的,而且他曾经迁过一座30年左右的坟,里面的骸骨就已经化没了。所以照这样分析,虱母仙的墓是座落在潮湿的练江边上,甚至有时候发洪水时水会漫过坟埕,因此虱母仙的骸骨不能保存太久。虱母仙逝于1393年,距1970已经577年了,近600年历史其骸骨极大概率已经化为泥土。综合上述,可以得出结论,虱母仙在世时必是一位道士。这与流传于民间的很多传说的形象相符。

从另外一个史实来推测,为什么朱元璋不会追杀失踪了的陈友谅军师。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后,陈理率众退入武昌据守,众将拥友谅儿子陈理为帝,不久,明兵破武昌,陈理降,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遁入佛门(在福建泉州晋江灵源山上隐居,采药救人,当地有很多他的传说。后来活到99岁,明朝已经换了三个皇帝。作为曾经跟张定边共事过的陈友谅军师,到潮汕而为地仙,他们两人算是各有所归了),后朱元璋封陈理为归德侯,礼送陈理出境入朝鲜,后终老于朝鲜。朱元璋对陈友谅的老父老母也予以善待,陈友谅的哥哥陈友才得到父母侄儿安全的消息后,也率部投降。

《楞严经》中有言:“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两句经文的方便说法。在佛家看来,众生皆有佛性,即便是过去作恶多端的“坏人”,若能改换心性,弃恶从善,也可成就菩提佛果。譬如《法华经》当中,佛陀就为“出佛身血”的提婆达多授记,未来当得做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就这样成了劝导恶人停止作恶,一心向善的经典之语。

《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虱母仙”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得到潮阳县志的记载,为唯一的官方文件,这点毋容置疑。并且何仙陵重修碑记也是如此记载。虱母仙“何野云”确有其人,但并非真实姓名,只是化名。古往今来,有无数高人奇人没被历史文献所记载,所以曾经的陈友谅军师“何野云”的真实姓名,根本就没必要再去考证,现在根本不可能去考证距今600多年前的具体史实(一些文献只能参考),肯定没有确定的答案,就让其作为一个美丽的谜,一个神奇的传说在人们心中千古流传。

道县话的词汇注释

道县话的词汇注释

1.【道县话】狗仔凳

【注释】对小凳子的称呼。

2.【道县话】今天我喝了点天长地久,有点五朵金花了.

【注释】今天我喝了点“酒”(天长地久)有点“花”了(五朵金花);有点“花”了,是说有点醉了。

3.【道县话】尖小蓄飞口,叉黑奶角尖

【注释】数字:12345,678910;尖有小尖大尖就是1和10,要是讲哪个数还要带个把里,比如5那就的讲口把里,8就叫乃把里.街上常说的“序把里”就是三只手小偷的意思。

4.【道县话】七夜饭

【注释】吃晚饭

5.【道县话】消马夜或七牙生

【注释】就是中午饭和晚饭之间一顿,可吃,可不吃

6.【道县话】剁剁粉:

【注释】双份粉

7.【道县话】

妈妈:蠢崽起来啰!

儿子:起给半节。

妈妈:还有半节来?

儿子:给虱婆狗爪拖到。

妈妈:喔屎喔到哪里?

儿子:喔到米缸里。

妈妈:喔尿喔到哪里?

儿子:喔到水缸里。

妈妈:让我打死你过蠢崽。

【注释】

妈妈:儿子起来啦!

儿子:起了半身了。

妈妈:还有半身呢?

儿子:给狗蚤拖到。

妈妈:拉屎拉到哪里?

儿子:拉到米缸里。

妈妈:拉尿拉到哪里?

儿子:拉到水缸里。

妈妈:让我打死你。

8.【道县话】我一马拉古镶死你。

【注释】马拉古:石头;镶:拍、砸

9.【道县话】爹爹;mou(第一声)牟

【注释】爸爸;妈妈

10.【道县话】裸、唠

【注释】相当于普通话的“靠”、“操”

11.【道县话】你给七饭没有?

【注释】您吃饭没有?七饭:吃饭;给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内容,象古文里的之乎者也一样。

12.【道县话】你立个小嘎仔立们不在行!

【注释】你这个小孩子这么不听话!立个:这个;小嘎仔:小孩子;立们:这么;在行:听话。

13.【道县话】蛮亮汪

【注释】蛮好看,例:这个俫崽蛮亮汪啦(这个男孩蛮好看)

14.【道县话】海沙子

【注释】食盐,例:没得海沙子了,怎么炒菜(没有食盐了,怎么炒菜)

15.【道县话】你这个颠子鬼,等门嫁得脱啊。

【注释】你这个颠子,以后怎么嫁得掉啊;颠子鬼:颠子;等门:以后;脱:掉。

16.【道县话】毛毛;毛毛崽

【注释】弟弟;婴儿。

17.【道县话】栋八婆;豆子鬼

【注释】责备女孩子,有时也表亲昵;用于男孩。

18.【道县话】嘎嘎或多多;公公;妈妈。

【注释】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19.【道县话】等哈才!我克搬个马烂古乘倒我那车子滚滚!

【注释】等下!我去搬个石头抵住我那车的轮胎。

20.【道县话】晓了显火

【注释】非常的意思。

21.【道县话】这个俫崽唰的

【注释】这个孩子没用;俫崽:年轻的男孩。

22.【道县话】你尼个短命鬼崽崽的,书都不读,天天跑到外头克耍,你是在读茅室板板呕!照尼门下克,七屎都没得人帮你卡颈上!

【注释】小时候读书经常翘课,老师到家里告诉妈妈,结果就常受到上面这短话洗礼,至今记忆犹新!

23.【道县话】屙尿要屙尿桶边,夹菜要夹眼面前

【注释】到外面做客,小便要拉在桶边上,免得叮咚响,不文明;吃饭夹菜要夹自己面前的,不要过界,要显得有教养。

24.【道县话】赖死给今天,走老吧,克河里嘎蹦克

【注释】今天好热,走吧,去河里洗澡凉快一下。

25.【道县话】咚渣戈(蛮咚);搞哄门;哪门来;妇人家;满满;娘娘(注意要发一声哦!);老华;老庚。

【注释】形容东西或人很差;做什么,在道县“搞”是万能动词;为什么;已婚妇女;叔叔;姑妈;同姓朋友;同年生的朋友。

26.【道县话】你这个俫崽手脚多别个的老婆你来摸,你有钱,讨一个讨给回来紧你摸。

【注释】你这个人手脚不干净,别人的老婆你也摸,你有钱,娶一个回来随你摸。

27.【道县话】1.黄鼠狼尾巴长.日里洗澡.夜饭吹凉(打一生活用品)2.日里不摸.夜饭摸.夜饭不摸睡不着(打一家具附件)

【注释】日里是白天.夜饭是晚上答案:1.箪子(道县方言.就是已舀水的工具)2.门栓

28.【道县话】一个小俫崽,冷天天天起来向肚拐(一生活用品)

【注释】谜底:罐子(家乡人冬天喜欢喝热酒,而用罐子将酒烧热。)向火:烤火

29.【道县话】我喊你不克你en是要克,克了又哭赖,聂又聂上天。

【注释】克:去;en:非要;哭赖:哭;聂又聂上天:形容哭得厉害。

30.【道县话】这水好赖啊,这水好更啊

【注释】赖:热,烫;更:冷,冰。

31.【道县话】磨牙婆

【注释】形容吃饭很慢

32.【道县话】你果俫崽好在涵

【注释】这个孩子很听话。

33.【道县话】旮旯缝谷(guolafenggu)

【注释】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死角

34.【道县话】豆麻鬼,回克七饭克了,夜给了。你昵个俫崽有味啦.

【注释】豆麻鬼:亲昵的称呼,有时用作骂人;回克:回去;七:吃;夜给了:黑了;你这个孩子有味。

35.【道县话】问:你即日早饭七倒跌哄门?答:捂碗粉,七根油条,扒个蛋。

【注释】问:你今天早餐吃了些什么?答:搞了碗份,吃了一跟油条和一个蛋。

36.【道县话】你这个人纳闷这门动切滴袄!

【注释】你这人怎么这么颠?纳闷:怎么;这门:这么;动切滴袄:癫子滴意思,没得点名谈。

37.【道县话】你利个灾妇人家硬是蛮姆来。

【注释】你这个得瘟疫死的女人真的是很蠢。灾:道县话是指得瘟疫死,比如灾鸡鬼就是指得鸡瘟死的鸡;姆:道县话是指蠢的意思,比如“姆拐”就是蠢子的意思。

凶——喔,那个银好喔的

拿——Dia,你可搞红门?我可Dia水

树——序子,芝兜序子就大啦

坑——但古,看好些路中间有个但古

猪——猪婆拐子,泥个猪婆拐子下了20个崽崽

坟墓——祖,八宝山好多祖啊

田野——洞,宜阳大洞五里洞古木洞

颠簸——抛,芝条路好难走的抛不得抛的

猪肉——菜,你的菜好多钱一斤

儿子——崽,我的崽了

快点----快些

家里——屋里,有空到我们屋里来耍累

村子——院子,你们院子在哪里奥?

上面——高头,树枝高头好多的叶子

公路——马路,明天起早点到马路高头搭车

厕所——茅厕(máosi),我想改手了,茅厕在哪里?

说话——讲话,你讲是哄门呢

害羞——难抵,你给难抵的奥

费心——劳神,算了类,好难劳神的

读书——上学,你个俫崽在哪里上学啊

斗笠——斗篷,落雨了带点斗篷的

水缸——缸物,泥个缸物好大啊

努力——加势,你个俫崽读须要加势点啦

放牛——养牛,月亮球球,聪明俫崽养水牛

潜水——弥精,栽一个弥精半天不出来

生气——奥牙,等我奥牙起来了你看吧

小偷——拐子,你不小心点吧该上好多拐子的

没有——没得,给有小菜卖啊,没得了

谁啊——哪个,敲门声:哪个奥等哈啊

大厅——堂屋,你们的堂屋好宽啊

水井——井岗,泥口井岗的水好甜

口袋——荷包、差口,你的衣服好多差口类

做梦——得梦,不好了你还在得梦呕

厨房——火啰,到火啰里消火可了吧

多少——好多,你们班高头有好多银奥

男孩——俫崽,泥个俫崽蛮在行

女孩——女崽,只个女崽好乖的

哥哥——锅锅,你敢骂我,我喊我们锅锅来打你

婶婶——亮亮,二亮三亮

那么——喃门,你喃门立门chun的奥呢都晓不得

姨妈——姨亮,姨亮可广东了

外婆——嘎嘎,我们嘎嘎今年八十岁了

伯伯——北北,北北的崽比我大一岁

青蛙——麻拐,田里有好多麻拐

鳝鱼——县鱼,只条县鱼好墙啊

水稻——秧禾,锅禾插田

长沙——强沙,道县到强沙的车是几点钟啊

永州——运州,过给双牌就到运州了

株洲——局州,道县到局州有好远呢

敲门——拷门,你可看哈是哪个在拷门

上海——象海,我从来没有可过象孩

可以——要得,给括以奥?要得要得

侄子——则子,你则子在哪里读书

老鼠——老许,你们屋里好多的老许子

外甥——外外,我外外今年上幼儿园了

母亲——姆妈,姆妈你好啰嗦

赶集——赶闹子,今天赶闹子可不呢

丈夫——男人家,你屋里男人家到哪里可了

岳母——弱母娘,你屋里弱母娘来给老

喜鹊——洗甲甲,叫你那个死啊等哈我一马古洗死你

大雁——昂野婆,天高头有个好大的昂野婆

雄猪——猪栏公,走哪里克赶猪栏公啊

恶人——nia崽,你不要火那些nia崽可耍啊

锅子——鼎锅扒锅,给鼎锅消水扒锅煮菜

可靠——刷牙时髦,你个奶崽皱事一点都不时髦

叔叔——满满、夜夜,我们有两个夜夜

心直——狗肠子一根,你个人晓不得拐弯就是狗肠子一根

姑姑——娘娘(一声),我今天克我娘娘那里耍

最后的——郞巴,郞吧鸭子滚陡坡

做法式——做道场,昨天夜饭吵死个了有人做道场

张家界——江家盖,江家盖蛮好耍的啊

年轻人——后生家,看到看到你们就都是后生家了

凑热闹——一窝蜂,你们一窝蜂可搞红门

小儿子——满崽、宝崽,满崽满要要上山砍柴消

走亲戚——拉嘎、过人家,今天我不空我要可过人家

不知道——晓不得,恩是的,泥门简单的问题都晓不得

做不好事——半桶水,芝个人就是个半桶水

不讲道理——讲蛮话,你个银爱讲蛮话

老人死了——过老的,那个村子今天有过老的

不好收场——得了杀国,你南门得了哦南门杀国吧

40.【道县话】“啵水”

【注释】两条龙舟比赛;例:啵不过就是啵不过,落不落雨都差不多勒。落雨不落雨还不是两个船啵水?

41.【普通话】——【道县话】/【注释例句】

太阳——日头,今天蛮大的日头

下雪——落雪,昨天晚上落雪了

下雨——落雨,昨天晚上落雨了笨蛋——蠢子,你是个蠢子

寡妇——寡婆子

乞丐——告化子

山上——岭高头,岭高头空间蛮好

泥巴——泥巴巴,克哪里耍尼巴巴了

乡下——乡里,你克乡里做洪门

中午或中餐——晌午,你给七了晌午没有

结束了——稍边了,你才来啊,晚会都快稍边了

傍晚——夜边,都夜边了,还出克搞洪门

阳光照射的地方——日里头,你站在日里头,不怕晒啊

年龄比较大的单身男人——单身公,你个单身公那么杀国

混的人——溜打鬼,你个溜打鬼还不回家

大龄青年——后生家

直不起腰的人——驼子

医生帮人看病——号脉

感冒的症状——起痧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将乐素有“文化之邑(yi)”的美称。东晋时干宝《搜神记》中《李寄斩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被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的著名理学家、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号龟山)也诞生于此,“程门立雪”的典故代代相传。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堪称“将乐三绝

将乐擂茶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将乐擂茶源远流长,据考证,它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擂茶用料讲究,制作独特。器具有:口径35厘米、内壁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一根70厘米长的茶树枝或白蛇藤作成的擂茶棍,捞滤碎渣的竹制笊篱等。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变换不同配料,如鱼腥草、川芎、藿香、凤尾草等。制作方法:将配制好的原料放进擂钵里,加些凉开水,两手握住擂茶棍,沿着钵壁有节奏地作惯性旋转,待钵内之物被擂成细浆,将滚烫的开水徐徐倒入搅泡,用笊篱滤去渣滓,反复研磨二、三次,一钵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极佳的保健饮品。

将乐南词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我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名。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乐器使用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霄、笙、镜锣、铜鼓、渔鼓等。南词唱腔种类繁多,声腔齐全。除基本唱腔正板、紧板、北调正板、数板外,还有众多辅助唱腔,如弦索、昆腔、北叠、外调。完整的基本中还有曲头、曲尾及串子调等。南词演唱时,曲会讲究,一般古厅堂或庙宇正厅,挂桌帘、摆香案,掌鼓板者坐上正中,主唱者依次分坐两边,各执乐器,接生、旦、净、末、丑行当扮唱。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1964年冬,传唱了近百年的将乐清唱南词终于以一种崭新的表演方式被搬上舞台,由刘怀忠编词作曲的将乐南词说唱《赵书记治水》开了南词表演形式之先河。在福建五届农村文艺汇演中取得佳绩,被选送参加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此后,一批如《五婆骂鸡》《哑背疯》《小鱼儿》等南词剧目陆续创作问世,一批南词艺人如陈维绪、徐素娥、王朝仁等逐步成长,成为今天南词演唱的传人。

接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苏醒,大地充满了生机。春,在将乐人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城乡各地的接春风俗,寓意深刻,颇为有趣。立春前夕,各家从菜地寻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带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后用大红纸做成长形条幅,写上“新春大发”、“春到财来”、“迎春接福”之类的吉利话,插到“春花”旁边。立春来临,把“春花”端出来,放到大门前或窗台上,同时摆上清茶、甜酒,点燃线香,待立春时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就叫“春花接春”。“开大门”接春,指大年三十夜半子时,这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辰。人们把大门打开,在门两侧帖上“开门大吉,万事如意”之类的联子,燃放鞭炮,这叫“开大门接春”。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称之为“上元天官赐福日”。过去这一天,是正月最精彩、最热闹、最令人回味的佳节。元宵节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多姿多彩的“闹花灯”。这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土话叫“汤圆”),皮用糯米粉制成,馅或甜或咸,以祈合家团圆。将乐城关人还做春卷、竽包等风味小吃,将元宵节称之为“寿年”。过去城关和万安的元宵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千灯争艳。龙灯、花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鸳鸯戏水灯、麒麟送子灯、松鹤延年灯、吉祥如意灯、百鸟朝凤灯、牡丹富贵灯……公龙灯就派生出烛龙、板凳龙、香龙等等,灯火辉煌、千姿百态。元宵节不仅有观不完的花灯,还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河蚌舞、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游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每到元宵节,文联、文化等部门都要组织民间元宵节活动,或舞龙灯、或举办花灯展,或是放焰火,元宵活动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端午节

将乐人很重视端午节。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节前就备足糯米和箬竹叶裹棕子。亲戚朋友间互相馈赠,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粽子有甜粽、咸粽之分,有碱粽、白粽之别,品种繁多,有乌豆粽、花生粽、肉粽、豆沙粽等等,五花八门。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悬挂菖莆、艾叶、葛藤以驱邪。据说门上挂艾叶、菖莆之俗源于中原大地。有的门口还贴上“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莆似箭斩千邪”的对联。午后还用葛藤、艾叶、菖莆煎水,供老少沐浴。城关人还有叫小孩吃驱蛔虫药的风俗,一岁吃一粒,十岁以上吃十粒。端午节期间,乡下村民上山挖草药晒干备用。传说这天所备草药,疗效极佳。端午节最隆重的习俗要数龙舟比赛。过去县城渡头、水门、东门,都有自己的龙舟。乡下有南口、黄潭、高唐等地各自的龙舟。过去全县有9条龙舟,每年四月下旬,人们早早就把龙舟抬出来,补漏、上油彩,修葺一新,连龙须都要细细地梳过几遍。为了初五进城看划龙舟及走亲访友送粽子,农村特意提前到初四过节,故民间有谚语曰:“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城里不知苦,过节过初五”。一到初五,金溪河两岸人山人海,南门渡头开阔的河面上,金龙、黄龙、白龙、青龙……一字儿摆开6条异彩纷呈的龙舟,每条龙舟上坐着24个光着膀子、握着橹桨的壮小伙子;船中配一面大鼓,由一位久经沙场的彪悍鼓师握鼓锤以待;船尾还有一经验丰富稳重的老师傅掌舵。时辰一到,就听得一声炮响,一条条龙舟立时如离弦的箭、出膛的弹,劈波斩浪向前飞驰。那“咚咚”作响、催人奋进的鼓点,那声震如雷加油鼓劲的呐喊……那铿锵有力、奋勇拼搏的号子;那百桨齐划、你追我赶的场面,让人激动,催人奋进。

板凳龙

将乐县安仁乡的泽坊村每年正月十七有游板凳龙的习俗。原先不叫“板凳龙”,而称“桥灯”,游的是蛇而不是龙。那时的泽坊人以户为单位,各家自备一块二米长十公分宽的杉木板作为烛桥架,状如长条板凳面。每条烛桥上安2至3个斗,斗为木框,白纸糊面,斗内插蜡烛。木板两端各挖一个小圆洞,可用木棍穿洞连接。数百条烛桥连接起来在田埂上行走就像长蛇一样游动,甚为壮观。旧时的泽坊每年正月十六就开始热闹了。头一天,家家户户就把烛桥抬出来洗净,买来白纸将8个斗面糊得平平展展的;晒干后,在斗面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平安等吉利词语。有的人家为了好看,还画上美丽的花边。到傍晚天才有点暗,各家就派出男的青壮年扛着烛桥到桥头集中,由负责连烛桥的人把蜡烛分给大家。天完全暗时,烛桥接好,各人把蜡烛点亮,扛上肩,随后是长龙似的烛桥,从村头出发,浩浩荡荡沿着全村一路游动翻腾绕一圈,家家户户的老人早已设好案桌、摆好供品、备好香烛等候在家门前,烛桥一到,立刻点起香烛,放鞭炮迎接。烛桥将全村转完以后,便抬进一块平整好的大丘的干田里。大家把烛桥放在地上稍事休息后,便重又精神抖擞地将烛桥扛起,在花灯指挥下从外向内排成金灯盘龙阵;一会儿从里向外,形成蛟龙出海阵,一会儿从外到内形成巨龙腾飞式,起舞花样甚多。精彩的表演、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周边村庄的万千百姓,大田边上人山人海,喝彩的、助威的、笑的、乐的,形成一幅热烈火爆、别具一格的农村节日风情画。田里的表演结束后,烛桥还要舞到庙前,把烛桥头扛进庙内菩萨前,烧香点烛,虔诚地点三次头,然后把两块半圆竹往上一抛,掉在地上后如果一正一反,就说明蛇可以斩了,只见领头人手一挥,所有的人连忙把拴烛桥的木棍一抽,扛了各自的烛桥就往家里跑,据说谁先跑到家,谁就最先把福气先带到家,这一年的运气就最好。因此,人人争先恐后,拼命奔跑。立时千灯、万灯,天雨散花般四散开来。此情此景,让人万千感慨、耐人寻味。为图吉利,改革开放后人们改称“桥灯”为“板凳龙”,还为桥灯安了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尾。安仁的板凳龙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安仁每年元宵节文艺踩街必不可少的节目,远近闻名。

万安牛会

过去农业机械化程度差,农民耕田种地全靠牛,因而有“牛是农家宝,生产少不了”。千百年来,耕牛任劳任怨,辛勤耕田,成为农人最好的帮手,人们敬重耕牛、爱护耕牛,把耕牛当作命根子对待,特意把每年的四月初八定为牛的生日,这一天,农民要为耕牛做寿,为耕牛放假一天,大清早就为“牛寿星”准备美餐,表达对耕牛常年为人代力的由衷敬意,不但为耕牛过节,民间还有举办耕牛交易会的习俗,每年农历八月期间,各地相继举办耕牛会,促进了养牛业的兴旺和发展。将乐万安牛会是从庙会发展起来的。旧时,将乐万安规定农历八月初七、初八为男人敬神日,初九为女人敬神日,每年要举办八月庙会,开展迎神活动。村民纷纷赴会,开始带些土特产前去交流,后又进行以小牛作抵押的耕牛贸易。有的人认为耕牛经神庙菩萨过目,能避瘟消灾,生长健壮,连不准备交易的耕牛也牵来参会,周边的建宁、泰宁、顺昌、明溪以至江西、浙江的客商云集这里,交易耕牛数以百计。解放后不再迎神,但牛会和物资交流会却保留了下来并日益繁荣。牛会中最热闹红火的还是翠竹扶疏、绿柳垂阴的万安河畔,成千上万头水牛、黄牛、大牛、小牛济济一堂,或悠闲地吃着青草、或自在地打着喷嚏、或温顺地摇着尾巴,任凭主人和客人兴高采烈地夸奖或评判,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活生生的美丽而壮观的千牛图。每头入会的牛经检疫后都打上了白色的印记。至傍晚,牛主人各自把牛牵回,散居在周围。第二天清晨,又成群结队地赶来。牛会,不仅促进了耕牛交易,也使牛主人有了广交朋友、切磋交流的机会,还提供了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欢声笑语连续不断把牛会推向高潮,盛况空前。万安牛会从迎神庙会转化发展为健康的物质交流会和耕牛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到今天促进边界贸易和耕牛发展,并杜绝了迷信活动,展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求富向上的良好愿望。

舞龙与舞狮

节日往往是人们团聚和喜庆的日子,为了表达这种心情,节日的游艺民俗特别丰富多彩。而游艺民俗中,舞龙灯是最热闹的。龙是中国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都称为“龙的传人”。龙灯由头、身、尾组成,另有一个龙珠。龙头、龙尾用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形状,一节一节的龙身也用竹篾编成笼形,蒙上棉布绘上龙身色彩,里面可点燃红烛,下面用木棍支撑,供舞者执拿挥动,通常用九至十一节衔接成一条龙。舞龙时舞龙人身穿彩色衣、裤、头扎毛巾。引龙人手拿彩色龙珠逗引长龙俯仰翻转,在集市热闹的十字路口挥舞,舞龙的动作有跑、跳、滚、翻、缠等,舞龙人不论执掌哪个部位的都要做到首尾相顾,紧密配合,灵活机动,协调统一。舞龙时,往往青龙、黄龙几条龙一起上,如巨龙翻江倒海,气势非凡。最有声势的是“舞龙灯”。“起灯”时,领头人带着大伙到大坪上,面向东海方向敬上一对大红烛,敬三柱香后口中念着祈祷之词绕场一周,然后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龙珠。紧接着是龙头,龙头高约1.6米,长约1.2米左右,接着是九节十八米长的龙身,最后是龙尾。有时是一颗龙珠在逗着它们,有时是“二龙戏珠”,还有“群龙抢珠”等等表演程式。起龙时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人群欢呼声中,一些新婚女子和未育妇人争着去拔“龙须”,据说拔到了便可生龙子龙孙,可以早生贵子,这也就是“舞龙丁”的由来。舞狮也是一种游艺,数白莲镇舞狮最有名。每年元宵时节,白莲人便裸着上身、打着赤脚、脚挂铜铃,以舞狮颂扬祖先功德。一舞就是十八盘(即十八般武艺套路),舞者大汗淋漓。口哨不断,助兴者声声呐喊,气氛浓烈异常。助兴的村民伴着唢呐、锣鼓的乐声载歌载舞。狮有青狮、黄狮两种。舞狮队一行约10人,其中1人舞狮头,1人舞狮尾,动作有洗面、搔痒、打滚、蹂球等。舞青狮者必须当众表演拳术或刀、枪、棍术,如两青狮相遇则须较量武艺,分出高低;舞黄狮者则纯为游玩不比武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