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养牛(山西小吃)

张生养牛(山西小吃)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张生养牛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山西小吃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牧可以组什么成语

牧可以组什么成语

拼音mù

部首牜

笔画8

五行水

五笔TRTY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掌牧六牲。——《周礼·牧人》

谁扞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

周宣王之牧正。——《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

牧人乃梦。——《诗·小雅·无羊》

郊外谓之牧。——《尔雅》

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

权汉节牧羊。

郴州荛牧儿。——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行牧且荛。

又如:牧所(牧养牲畜的处所);牧苑(牧场。牧地。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

统治;主管

请牧基贤者思。——《荀子·成相》。注:“治也。”

又如:牧司(牧夫,牧人。管民政的地方官);牧字(治理抚育)

〈名〉

牧人;牧民

牧,养牛人也。——《说文》

尔牧来思。——《诗·小雅·无羊》

马有圉,牛有牧。——《左传·昭公七年》

又如:牧豕奴(放牧牲畜的仆人);牧笛(牧民或牧童所吹的笛子);牧啸(牧人的啸歌);牧奴(对放牧者的蔑称)

牧场。

如:牧丁(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牧长(牧场的长官);牧监(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掌畜牧的官员或官署

而建其牧。——《周礼·大宰》。注:“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

八命作牧。——《周礼·大宗伯》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牧马所(宋有牧马监,掌牧马之事;小说家所捏造的一种职司);牧正(牧官之长,主管畜牧)

古代州的长官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礼记·曲礼》

又如:牧令(旧时称地方长官);牧守(牧伯。州郡的长官);牧宰(泛指州县长官)

牧场

[mùchǎng]

1.适于放牧的草场。

刍牧

[chúmù]

1.割草放牧。《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不入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史建瑭以轻骑尝寇,获刍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

牧犬

[mùquǎn]

受过训练能协助人放牧的狗。

牧放

[mùfàng]

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

轮牧

[lúnmù]

牲畜在牧场或放牧区的不同区段上有规律地长期轮流放养,以便牧草恢复和生长。

牧草

[mùcǎo]

供食草动物食用的青草和其他草本植物。

游牧

[yóumù]

居无定处,从事畜牧。

牧区

[mùqū]

放牧的地区;以畜牧为主的地区。

畜牧

[xùmù]

1.放养牲畜。

牧歌

[mùgē]

牧童、牧人唱的歌谣;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

牧工

[mùgōng]

为牧主雇用的放牧人;牧场工人。

牧人

[mùrén]

1.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书·立政》:“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孔颖达疏:“惟慎择在朝有司在外牧养民之夫。”

牧主

[mùzhǔ]

牧区中占有牧场、牲畜,雇用牧工的人。

牧畜

[mùxù]

1.牲畜。《后汉书·樊宏传》:“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

田牧

[tiánmù]

1.农业和牧业。

牧田

[mùtián]

古代称授予民众为公家放牧的场地。后泛指牧场。

伯牧

[bómù]

古代地方长官的泛称。语出《礼记·王制》“州有伯”郑玄注:“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明方孝孺《后乐斋记》:“匹夫而忧天下,无位而论世事,时俗以为狂而君子之所取也。以言乎位,内而公卿大夫,外而伯牧...

革牧

[gémù]

清时称被革去州官职务的人。

良牧

[liángmù]

贤能的州郡长官。

牧牛

[mùniú]

网络作家,或者指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最北端,隶属于岫岩满族自治县。

作牧

[zuòmù]

1.畜牧,放牧。

牧正

[mùzhèng]

古官名。牧官之长,主管畜牧。《左传·哀公元年》:“后緍方娠,姚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杜预注:“牧官之长。”《列子·黄帝》:“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禽兽,委食於园庭之内。”张湛注:“养禽兽之长也。”唐柳宗元《天对》:“牧正矜矜,浇扈爰踣。”

牧刍

[mùchú]

1.牧草。

牧守

[mùshǒu]

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井牧

[jǐngmù]

按土质区划田地。

人牧

[rénmù]

即人君。古代指统治人民的人。

牧心

[mùxīn]

苦心精心经营着一种思维、思想抑或一种心情。

邦牧

[bāngmù]

州长,刺史。

菀牧

[wǎnmù]

苑牧,放饲动物的苑囿。菀,通“苑”。

牧长

[mùcháng]

1.犹牧主。

养牧

[yǎngmù]

养育治理。

廐牧

[jiùmù]

1.亦作"厩牧"。

官牧

[guānmù]

1.谓官吏治理政事,管理人民。

衡牧

[héngmù]

林衡与牧正。

老牧

[lǎomù]

旧称久任地方官者。

舆牧

[yúmù]

操贱役的人。

牧竖

[mùshù]

亦作“牧竖”。牧奴;牧童。《楚辞·天问》:“有扈牧竖,云何而逢?”《汉书·刘向传》:“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宋陆游《识愧》诗:“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竖樵夫日往还。”《明史·刘基传》:“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启讨灭了有扈氏后,就罚他们作‘牧竖’(牧奴)。”

牧犊

[mùdú]

1.牧牛,放牛。

牧笛

[mùdí]

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声。

夷牧

[yímù]

近代对外国牧师之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洪仁玕自述》:“癸丑游香港,授书夷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洪仁玕自述》:“是冬返回香港,仍习天文,授教夷牧。”

山西有什么小吃

山西有什么小吃

1.保德油枣保德油枣的特点是: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泽深红,油光闪亮,含糖57.9%,最有名的要数加工后的“无核糖枣”,深紫油润、皮薄纹细、形大无核、枣肉肥美细腻,有一种特殊香味,成品装入塑料袋中密封。易贮藏、而运输,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喜好食甜食的朋友可别错过哟。-2.太原酱肘花太原酱肘花是太原市历史传统名品之一。酱肘花古称“缠花云梦肉”,早在唐朝时就有。宋代陶谷《清异录》曾记载:“唐书臣源拜尚书令,上烧尾宴,家有食单,择其异者略记……缠花云梦肉(卷镇)……”。在当时已作为珍肴,国宴实食用,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此品系将肘肉卷压缠捆,卤酱成熟后切片冷食,因横断面有云波状花纹,故称缠花云梦肉,俗称为“酱肘花”。酱肘花当属老字号“福记六味斋酱肘鸡鸭店”制作的最好,这个已有50多年历史的老店,因其选料严格,加工精细,保持了历史传统工艺和风味,所制的酱肘花有独到之处,于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酱肘花色泽漂亮、气味馥郁、皮嫩肉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而味长,是老百姓合家团聚、佐餐下酒的佳品之一。制作酱肘花要用猪肘、海盐、碎盐米、花椒、生姜、桂皮、大茴香等多种原料。制作时先将肘子煺尽猪毛,去骨,洗净后用凉水浸泡2—3小时,控净水分后用盐米和花椒反复揉搓,腌渍1日后,再将肘子逐个卷成膀臂的棒柱状,皮朝外再用细麻绳反复缠捆。然后将卤酱的老汤上火烧开,撇去浮沫,将肘子及调料袋放入卤锅,烧开后用小火焖煮2小时,捞出晾凉。将卤汤撇去油,过箩后再将肘子垫篦于锅内摆放好后,上火用小火煮2小时,此为二次酱卤,时间到后改用小火焖1小时,捞出晾凉。将肘子捞出稍晾,去掉缠捆的绳子,再将酱汁刷在肘花上面,使之挂在肘花表面,待晾凉后呈酱褐色,食时横断顶刀切薄片即可食用。-3.羊肉泡馍牛羊肉泡馍的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余味无,又有暖胃之功能。牛羊肉泡馍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牛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将其掰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丛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单勺制作而成。牛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即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汁。这样清汤味鲜,肉烂且香,馍韧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酱、糖蒜,别有一番风味。是一种难得的高级滋补佳品。西安的羊肉泡馍馆很多,其中老字号有"老孙家"、"同盛祥"等较有名气。4.刀削面、猫耳朵与拨鱼儿刀削面在山西有特技,中国境内,除山西本地,也只有北京、西安才有卖刀削面的。刀削面是首先要面和得好,揉得匀,又要它坚实得像一块白石。卖刀削面的都备有一盘面基堆在案子上,随卖随削。所谓削,便是用快刀像削萝卜皮一般,沿着边一片片的把面削成四五分厚、两三寸长的棱形面片,然后按客人的吩咐做成炒的、烩的或凉拌的。这种面片是实面的,所以很有咬劲,炒的用韭黄、冬笋、肉丝,烩的用口蘑玉兰片(嫩笋干),拌的用水萝卜(一种华北特产的含水份多肉质细嫩的萝卜)、鸡丝,腴滑脆韧,兼而有之,各种吃法,各有妙处。手艺高的削面师傅,常常做特技表演,朋友在一次宴会上约了当地的名厨前来献艺,在酒菜上完,照例出压席面饭时,削面师傅便托出一块和好的面基,用小圆托盘盛着顶在头上,两手各执一利刀,左右开弓的削起面来,他完全凭感觉和手劲,使头上的托盘随着他的刀锋旋转,削下的面片,都是长短厚薄大体匀净的,然后送进厨房加以调制。我们在旧金山吃日本料理“铁板烧”,看见厨司当众切割烹调,做出各种手势,便大加称赞,如若和山西这种削面功夫比一下,那就是小巫见大巫,都要认山西的为奇技了。猫耳朵和拨鱼儿是山西住户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调味的好坏,就很难有一定的标准。一般而论,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猫耳朵是把面和得软软的,搓成大拇指的条子,再压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在开水里煮熟它,捞起来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汤汁,味道饱和,吃起来十分鲜美。配料各随其便,一般人家爱用韭菜肉丝和虾米,就很够味,讲究的用虾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随心所欲,没有止境的了。拨鱼儿和中国南方人煮面疙瘩大体相同,不过做功要细致些。面是和得很稀的,锅里烧好一锅汤(荤素都可以),山西人用枝竹筷,顺着碗边把向下流的面浆,拨乱成细长条,落进沸汤里(南方人用汤匙舀,成为不规则的块子,所以称为“面疙瘩”),随下随熟了。直筷子在圆碗边乱落面浆,总是两端尖中间胖的面条,在沸汤中翻动,就像游鱼一样,所以便叫做“拨鱼儿”了。我也看过一次不用筷子拨,而是由厨司凭手法控制面浆流量的。他把面浆像纸片一样,落进滚汤中,受热便自然两边卷缩起来,成为一条延续不断的空心面,堪称绝技,据说再没有第二人了。中国有些独到的本领,但是他不肯传人、这真是封建社会制度的恶果。柳叶儿和杭州的“片儿川”形式相似,把面擀成薄片,然后切成狭长的斜方形,像柳树叶一样,再用高汤烹烩,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5.砂子饼面粉加食油、盐、五香粉等调料,揉、擀成薄片,以烤热的卵形石子烙成,表面凹凸不平,亦称“疤饼”。酥脆可口,易于消化,便于携带。-6.东坡茄子制法:(1)将茄子去皮,切成厚4厘米,宽6厘米见方的块。(2)在茄块平面剞大十字花刀,深度1/2,然后放进六成热油锅中炸透,至金黄色时捞出,锅中放少量油;再放入肥瘦肉末,煸炒变色,然后放入葱、姜、冬笋末同炒;加盐、酱油、白糖、味精,调好味后,将肉末放入碗中成十字形,将炸好的茄块刀面朝下,放十字肉末旁成正方形,加少许鸡汤淹没茄块。(3)上笼蒸30--35分钟,扣入盘中,原汁勾水粉芡,淋点明油在茄块上即成。特点:味咸甜,香鲜软嫩。7.平遥牛肉“平遥的牛肉太谷饼,杏花村的汾酒顶有名”,这是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中的词句。醇香味美的平遥牛肉与芬芳四溢的汾酒均蜚声省内外。平遥牛肉是晋中地区平遥县的传统特产。据传,早在明代平遥牛肉已闻名遐迩,至于。到了清代后期和民国年间,平遥牛肉已成为达官显贵宴客的必备之品。到本世纪30年代,平遥牛肉已远销北京、天津、西安等地。当时,每逢秋冬季节,各地行商纷至沓来,贩运牛肉,使平遥牛肉闻名北国。1956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食品名产展览会上,平遥牛肉被评为全国名产。远销朝鲜、蒙古、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海外飘香。平遥一带有悠久的养牛历史。据平遥县志载,远在汉代,这里的民俗是“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当时养牛皆为耕田,只有无力劳作的老牛才能成为入口之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套制作老牛肉的独特经验。到清代嘉庆年间,平遥开始有了腌制牛肉的作坊。先是雷全宁家在文庙街开设了“兴盛雷”屠宰场,经营五香牛肉达百余年。该店从宰老牛到制作老牛肉形成一套完整的特殊工艺。从宰牛、剔骨到切肉块,只需15分钟。宰牛时,切断牛颈两根主动脉血管,让牛血尽快流尽,这样杀死的牛,肉内没有瘀血,色泽好看;另外,减少牛死前受惊紧张时间,防止肌肉纤维收缩所造成的坚韧。剔骨、切块快,则保持了肉质所固有的鲜嫩。平遥牛肉的制作工艺也比较讲究。切肉时,一般根据季节和牛的部位,将全牛分割成16块到26块。然后,在肉快上划开数条刀花,揉进当地特产的硝盐;放入大缸之中后,加平遥城内井中的含碱水浸泡,再用牛胃蒙住缸口。浸泡时间因季节而异:夏季半个月,春秋1个月,冬天则2~3个月。浸泡好的牛肉,捞出用冷水洗净,放入特制的简式大祸中,加含有碱的井水和硝盐煮制,不放任何佐料,要求“水深要把肉漫到,汤沸锅心冒小泡。”且煮时不盖锅盖,以利肉中异味和水分的蒸发,煮8个小时后,压住火再焖4个小时便可捞出,其香味四溢,吃起来鲜美异常。一般每锅煮肉400公斤。这种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带油肉则红白分明,尤为好看;其味浓香扑鼻,绵软酥烂,十分可口;内含水分少,耐贮存,不变味,热天能保存1周以上,冬季可保存1个月。这种牛肉不切开味不大,切开后,香味十分浓郁、当地人卖牛肉,则让顾客先尝后买。平遥牛肉分肥牛肉和大膘肉。肥牛肉有肉有油,红白分明;大膘肉则肉多油少;但二者皆香美。一般地方都喜食小牛肉,而平遥一带的制作工艺表明:牛越老肉越香,肉的老嫩关键在腌煮技术。名城携名产,名产衬名城,让平遥古城将和平遥牛肉一起走向辉煌。8.神池麻花为五台山区的名食之一,于食品业著称甚久,蜚声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葫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神池麻花看去色鲜美,闻之扑鼻而香,吃起来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9.过油肉太原的餐馆被粤、川、京、鲁菜占据了,本地菜系叫得上名字似乎还就是些面点小吃。过油肉也有点面点小吃的意思,不过它正儿八经是当地的一道颇受欢迎的传统菜。选用上等精肉,切成薄片,外面薄薄蘸一层鸡蛋勾成的芡,在油里氽一下,捞出来,煸炒,随便哪家饭馆都会做,做出来的味道也相差无几。虽则名字让人疑心,味道却是香而不腻,值得一试。-10.莜面栲栳莜面的营养价值极高,其脂肪含量是小麦、大米、高粱、荞麦、黄米这六种粮食的6倍,释放的热量等同猪肉或肥牛。莜面栲栳栳的制做工序非常严格,和面一般是由体力较好的小伙子负责,加以烧开的水,用擀面棍搅拌成面团,必须趁热将其揉精。接下来的活就可以交给双手轻柔的女师傅了,但见她在光滑的石板上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接着将薄片卷成空心卷,竖立在笼中,蒸约10分钟后,揭去笼盖,喧腾腾的莜面栲栳栳就成功了。11.黄米油糕熟黄米面包红小豆泥茸,油炸而成。吃时撒少许白糖。外焦里嫩,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甜香可口。-12.仁用杏是岚县新发展的经济树种产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富含的VB17具有治癌、防癌等功效。岚县为山西省仁用杏建设基地县,现存活保存面积达10万亩,初花挂果2万亩,年产杏20万公斤。由岚县宜芳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仁用杏系列食品已面世。-13.太谷饼太谷饼是山西太谷县特有的名产品,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原料配方:面粉500克热水100毫升花生油125克白糖150克糖稀75克泡打粉2克芝麻25克制作方法:1.把面粉倒在盆内,中间扒成坑,把花生油、白糖、泡打粉倒在坑内,把热水徐徐加入,调和均匀。2.把和好的面放在案子上揉光揉匀,搓成长条,揪成20个剂子,将剂子逐个按扁,一面刷上糖稀,把芝麻顺手撒在糖稀上粘住(行业称此为“花芝麻”,另有“全芝麻”如一品烧饼,即烧饼上沾满芝麻;“圈艺麻”如夹沙饼,芝麻滚沾在饼的周边。“半芝麻”如宣化饼,芝麻沾成半圆形)。14.刀削面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15.吴家熏肉吴家熏肉是临汾市吴保元、吴保恒兄弟7人经营的祖传肉食名产。它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吴家熏肉的主要品种有:熏鸡、熏猪心、猪肝、猪肚、猪蹄、猪头、猪口条。其风味独特、色泽金黄、咸香浓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后味翻香、食之舒畅。四季适宜,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苍蝇不粘,可放置三天而不变质,实为高档筵席上难得的佳品。吴家熏肉加工精细,程序考究。按肉的老嫩分别下锅,严格煮肉的程序,把好“酿制”的关,将肉放入老汤内,(据说此老汤已有50多年历史),加有田七、良姜、白芷等二十多种中药材的料袋。吴家熏肉卤煮出来,其形清亮,“灵”味扑鼻。最后一关为“熏”,其火候、色泽十分讲究。近年来,吴家熏肉在熏制工序中,除配以砂仁、肉桂外,又新加了草果和10多种药物,既保持了原有的特点,又增加了新的风味,此肉不仅在尧都临汾享有盛誉,而且还远销京、沪等地。-16.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飘起即熟。这种揪片嚼起来感觉有劲,面片清利,食之有味。17.代县麻片代县麻片,在清代颇有名声,并有面铺专营此业,生意兴隆.其片有二寸长,半寸宽,色淡黄,薄如叶,质脆味香,驰誉省内外.暇时小食三片五叶,美口止饥,耐人寻味.麻片选料严格,要用上等面粉、去皮芝麻仁、纯麻油或葫油、良好的蜂蜜与白糖。其做法是,将面拌糖、和油、揉蜜水、擀皮、涂蜜、撒芝麻,然后上锅烘烙。制作精细,遂为佳品。18.闻喜煮饼制作方法:1.和皮面:先将熟面粉倒在案板上摊成圆圈,再将红糖加水溶化,倒入饴糖和食油搅拌均匀,加热煮沸倒进面圈内,加上碳酸氢钠,和成软硬度的面团。2.制馅:先将熟面、锦白糖、桂花拌匀,再将蜂蜜加温化开倒入,擦拌均匀。3.制坯:称取皮面24克、馅6克包成圆球形待炸。4.炸制:油温升到200℃左右下锅炸制。炸前先将坯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下,目的是浸去浮面,减少油锅杂质;同时可防止露馅、脱皮。放入油锅炸至毛坯浮起呈棕黄色,表面出现小裂纹时即可捞出。5.挂浆粘麻:待浆料熬至116℃左右,将炸好冷却的半成品分次倒入浸泡片刻,捞出粘麻,要粘裹均匀。19.钱钱饭合乎“钱钱饭”是吕梁山区人爱吃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钱钱饭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合乎十六国时期,石勒与牧马元帅汲桑起兵反晋,汲桑兵败被晋军士杀死,石勒因为兵败后,军士伤亡严重,无奈引兵投降了汉王刘元海。汉王平时得知石勒善用兵,且英勇善战,遂亲自召见,盛情款待,封石勒为安东大将。石勒受封后,统领大军,转战于并冀,与王弥、王波形成割据势力。光初二年(公元319年)称王建立后赵。光初十年(公元327年)石勒大败刘耀,刘耀带领残兵败将逃跑,石勒率领三军奋勇直追,追到离石西北(今临县境内),在紫金山间安营扎寨。3.出锅晾凉后将肉按部位依次放入盛有老汤的砂锅,上压小石块,炖煮12个小时(其间不断加汤)即可出锅。产品特点:色泽鲜艳,肉质细嫩,清香可口,味美怡人,肥不腻,瘦不柴,是佐餐下酒的美味。因煮制时要加一二十种草药和调料,故成品易存放,且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疗效及滋补之功。-23.忻州葵花子忻州地区的定襄县和原平市一带,地多人少,植物生长期短,当地的盐碱地特别适宜种植葵花,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葵花,约有1.07万公顷,产量为950万公斤之多。葵花,又称向日葵、转日莲等,属菊科。大致分为食用葵花、油用葵花和观赏葵花。在食用型中,以“大马牙”最为有名。这种瓜子,籽实长大似马牙,故取此名。其外皮有黑白相间的长条纹,含油率达20%~30%。炒食后,脆嫩清香,十分可口。油用葵花可榨优质食用油和工业用油。这种油色泽清亮透明,味道浓香,营养价值很高,含有10%的不饱和脂肪酸。每100克葵花中,含蛋白质23.1%,脂肪51.1%,热量24.7万焦耳,钙42毫克,钾8.5毫克等营养素。中医认为葵花子具有:滋阴、止痢、透疹的功效,对于血痢、痈肿有一定的疗效。-24.河曲酸粥相传河曲的酸粥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活儿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发现这种酸粥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妙不可言。难怪这一带的妇女即使不用化装品皮肤也白嫩细腻。-25.烧大葱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泽州(今晋城),当地官员隆重设宴招待。但在开宴时,厨师发现慌乱之中少做了一道菜。为了免遭杀身之祸,厨师急中生智,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葱拿来一把,几刀切碎,烧成一道菜,端了上去,叫做烧大葱。谁知慈禧品尝后,认为满桌菜中数这道菜最有味道。传说归传说,慈禧西逃时并未经过晋城,但烧大葱作为当地一道名菜,口感香软不腻,却一直流传至今。26.油炸卤制花干油炸卤制花干也是太原市的传统名特产品,采用独特的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制作油炸卤制花干的原料要选用皮薄、油性大、颗粒饱满的上等黄豆,经去皮、浸泡、粉碎、过滤、煮浆等工序后,用卤水点浆,然后压成15厘米、再切成宽5厘米、长10厘米的干坯;在特制的模具内用手口薄刀将花千坯于正反两面交叉切花纹;然后下油锅炸至发涨漂起呈金黄色,捞出沥油,放在配制好的花料汤内卤制。经煮、焖、浸泡回软,捞出晾凉即成。成型后的花干造型美观,拉开呈鱼网状,放手合拢后似篱笆。制出的花干味道鲜美,是多种家常菜的配料,又可作为小菜单独食用,素以鲜、嫩、香、韧闻名。27.蒲州清柿尽把珊瑚映夕曛,瑶仙齐着石榴裙。无边红树多情思,遮断青山锁白云。这是清代蒲州(今山西永济)地方官——知府周景柱的一首咏秋柿诗。这里有栽培柿树的悠久历史,早在1500多年以前,这里的柿树就已“遮断青山锁白云”了。在西汉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就记载着黄河中游两岸栽培柿树的情况。元代杂剧《西厢记》里边描写的张生与营管恋爱的故事就是以蒲山一带为背景的(至今这里的西厢村、驾驾塔依然风姿俏丽),剧中“长亭惜别”一折戏中那腊炙人口的戏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林醉”实际指现在蒲州柿树的秋色。

山西小吃

山西小吃

山西小吃:

1、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所以叫栲栳栳。相传起源于隋朝未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2、过油肉:是山西太原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之一,在当地不管是大小餐馆、饭店都有过油肉这道菜。其特点: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3、荞面灌肠:是太原当地的传统小吃,在太原荞面灌肠是随处可见的小吃了,周边的县市叫“碗托”。是把荞麦面调成糊状,盛在容器里,上火蒸熟,冷却后脱离容器,叫“碗脱”比较形象。灌肠的主流吃法则分为豆芽炒灌肠和打卤凉调灌肠。

4、太原头脑:是太原特有的风味小吃。超源于明末清初。是用肥羊肉、黄花、煨面、藕根、长山药、良姜、酒糟、黄酒八样原料配制而成的一种食物,故而又名八珍汤。其特点:吃的时候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还具有滋补、活血功能。

5、羊杂割:是山西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相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就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汤,做成“羊杂”,加上粉条一起吃。

关于张生养牛,山西小吃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