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养牛是真的吗?倒牛奶事件

微博养牛是真的吗?倒牛奶事件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微博养牛是真的吗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倒牛奶事件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人真的理性吗

人真的理性吗

咱们先看一个故事,说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有一个村庄,农民可以自由使用这块土地。很多人都开始在这块土地上放牧养牛。如果按照一般的想法,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牛,因为作为理性的农民总希望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最大化。事实上,也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牛。但肥沃的土地毕竟有限,承载牛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最终结果使得生态平衡崩塌。比如大气污染、过度捕捞、太空垃圾,不都是类似的吗?那么问题来了,理性的人真的理性吗?

再看看春节最火热的红包大战,比春晚还精彩。微信、QQ红包,支付宝、微博红包等等,真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动不动就发上百上千,让多少人眼红啊!先有人在网上发攻略,告诉你什么时候如何抢红包。发红包的那几天,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开始蔓延各种红包Show,还有红包排名。稍微有点理性的人心想:这样的机会怎么可以错过!全心全意,只希望能够从几十亿的红包中分得一杯羹。网传有人手持、脚握、嘴叼,共3个手机,干什么呢?摇红包啊。有人因为没摇到红包,结果生气地摔了一个iPhone。有妻子热衷于抢红包,连丈夫都不搭理了。笔者也趟进了这个深渊,花了大把时间,惹恼了自己不说,还没抢到啥。事后,完全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理性的人啊,为了“免费”的资源如痴如狂,还真的理性吗?

各种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基础上,但还是爆发了经济危机,这能说明什么吗?如果人是完全理性的,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但事实上,我们还是遇到了各种经济泡沫,我们都是一厢情愿地以为会一直美好的繁荣下去,那值得炫耀的伟大理性早已膨胀,就像嗑药了一样,沉浸在欢乐的迷途中。我们总是事后诸葛亮,一旦出了什么事故,人的理性又回归正途,抓取各种理由去说明为什么失败。

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中,提到了52种可能存在的认识偏误。

举个例子:幸存偏误: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试想,在门户网站的首页,我们是不是会看到谁仅花了2元就中了上千万,哪个90后经营着一家市值数十亿的公司,成为最年轻的首富等等。我们是否认为成功是如此的容易呢?我们再想想,我们是否看到过小公司倒闭、小人物创业失败的新闻呢?很有可能现实是:个别的成功VS成千上万的失败。媒体没兴趣去刨挖失败者的墓地。所以建议:那些畅销书、励志书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失败者是不著书立说,不去演讲他们的失败。

再举一个例子:纠缠于沉没成本

我们很有可能听过上面这样的说法,似乎理由很充足,做出的选择看起来也很理性。可仔细一想,如果方向就错了,再怎么坚持真正理性的决定,也应该忽略已经投入的成本,而去评估看看现在和未来的形势。

在本人看来,我们确实是有理性的动物,而且是目光短浅的理性动物,是仅仅抓取短期利益不放的动物,毕竟在进化过程中,因为我们的感性且具有冲动的品质,让我们扛过一个一个危机,而当我们有经验获取长期的视角时,人也没了。所以理性的我们一定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孩子所作出的决定可能比大人更加可靠。如果我们常以为自己是理性的,而太过相信自己,便会常常出现偏误,就如那句话说的“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所以我们是不是经常性地推翻自己,颠覆自己习以为常的认知呢?

正如陈丹青在《草草集》是这样描述木心的:

我们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动物,应该保持警惕,多听听与自己向左的观点和想法,防止走入一个个陷阱之中。

为什么神户牛肉那么贵吃起来口感是怎样的

为什么神户牛肉那么贵吃起来口感是怎样的

“神户牛是完全让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神话的”,好吗?

其实在日本所谓的“神户牛肉”,是被称为“神户肉”的一种牛肉,并不存在“神户牛”的说法。

神户牛肉取自日本三大牛种中的“但马牛”。与之并列的还有近江牛,松阪牛,米泽牛,前泽牛,飞弹牛等等。其中“松阪牛”才是日本近年来公认的牛肉之王。而由于神户牛肉的出口量在所有日本牛肉中所占比例最高,于是KobeBeef反而在日本国外更加出名。

正因为神户牛被神话,于是各种谣言就出来了,微博上就是明显一例。可类比的还有KFC的8条翅膀无头鸡等等。

至于题目中说的两种方法:缺维生素和听音乐做按摩,同样不可信。

前面所述的日本几大牛种,讲究的是“黑毛和种”:皮毛呈全黑色,而且是“在来种”:在1900年通过日本耕种牛和欧洲肉牛的杂交品种。这种牛的特点是身材矮小,黑蹄黑舌,母牛450kg,公牛700kg。严格控制品种、重量、脂肪率,才是肉质好吃的真正原因。

先说缺维生素或者说所谓“缺乏运动说”:这种养法出来的牛肉,会有厚厚的一层脂肪,而不是霜降。我听说中国有养牛企业这么干过,但得到的是“肥牛肉”...

肥牛肉:

霜降牛肉:

<imgsrc="https://pic1.zhimg.com/be7d7f458bcb48cbd5769b60dc0bf2b4_b.jpg"class="content_image"/>

所以我想这谣言应该不攻自破。

至于“听音乐作按摩”:

也许有好奇心强或者头脑发热的农家会这么干吧?但是据我知道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和牛是没有音乐听,没有按摩,也没有啤酒喝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恐怕很多商界官界的中年男性怕要是满身霜降肉了...)

那么霜降牛肉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这其实不是什么“企业秘密”:几乎所有的和牛都是农家肥育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如果说真有秘密的话,也许下面几个方面可以沾点边:

1.DNA

这个东西其实是日本牛肉行业最主要的行业壁垒。也就是说,如果品种不对,怎么养也没戏。行业壁垒的跨越价格相当之高,10毫升冷冻的种牛精液可以轻松卖到10万美元以上(DS们,颤抖吧!)

当年某农业大国的企业曾经雇佣工作人员偷窃精子,事情败露后在新闻上可是露了一大脸。

2.培育计划

和牛从出生到8个月都是在育仔基地度过的,之后再由农家买回子牛后在自己培育。

子牛阶段,配与饲料的顺序是:牛初乳,代用牛乳+营养素,人工牛奶,干草。到90天左右公牛会被去势(><),然后开始吃成长用饲料和干草。吃干草的目的是在于锻炼牛的胃肠机能,促进营养吸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每个时间段都明确标出投放的饲料重量,并且严格控制每日增重。

这与我国的畜牧业就有了较大差别:为了出栏率而盲目催肥,出来的肉好吃才怪吧?

3.肥育

到了8个月大,子牛会被农家买回家肥育。这段时间使用的饲料就是如@talich所说,完全谷物肥育。由于前期用干草已经培养了牛的消化机能,因此这段时间谷物饲料中的大量蛋白质可以高效率地吸收,迅速增肥。肥育期以至少8个月为准,部分牛种最长可达14个月。和育种的时间加起来,一头牛的出栏时间是16-22个月。

4.分级制度

是的,这里是屠宰场,不是华尔街。但是同样有分级:从5A,4A直到1C级,共15段。基本上从5A到1A的肉都是极品,而5B-3B的肉也都是上品。至于前面我贴的“肥牛肉”,应该算“等外品”。

这个就是用来给牛肉分级的“枝肉”。

枝肉的评分标准有一个公式:

67.37+(0.13×胸部最长肌肉的面积)+(0.667×牛腩部分的厚度)-(0.025×冷冻肉重量)-(0.896×皮下脂肪的厚度)+2.049

可见,肌肉越充分、牛腩越厚则得分越高;肉牛越重、肥肉越多,则得分越低。

计算结果72分以上是A级,72-69为B级,不足69为C级。

而所谓1-5,则是从肉质的视觉效果来定:

脂肪交杂程度:以“霜降”为好,肥瘦分明为最差(所以你们明白为什么我说“肥牛”不好了吧?)

肉的光泽:肉质表面光泽越高越好

肉的松紧度:松紧适中为好,过于松弛或过于坚硬都是差品

脂肪的色泽:泛白发亮为上品,表面无光泽是差品

倒牛奶事件

倒牛奶事件

这是去年的考研题。

官方答案如下:

(1)从表面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召。

(2)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的起作用,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地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3)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企业开拓奶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