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养牛(离开冯巩的牛群现在过得如何了)

快板养牛(离开冯巩的牛群现在过得如何了)

很多朋友对于快板养牛和抛弃发妻,64岁为生计晕倒,离开冯巩的牛群现在过得如何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抛弃发妻,64岁为生计晕倒,离开冯巩的牛群现在过得如何了

抛弃发妻,64岁为生计晕倒,离开冯巩的牛群现在过得如何了

牛群是中国最能折腾的艺人,假设牛群不这么折腾,或许也是当今相声界扛鼎的人物,但是没有但是,时光也不能倒流.

如今的牛群已经72岁,和我妈妈是同龄的,再抛头露面也已经不现实,差不多可以为牛群的一生,盖棺定论.72岁的牛群,这一辈子就在他最后一次上娱乐节目,高台跳水,而终结了自己的娱乐圈生涯,他负伤了,说明了他的一生就是以这种悲催而结束的,毕竟我们的时代还没有这么的清明,世界都还在尔虞我诈中,得利益者为王.

1949年的牛群,出生于天津曲艺之乡,牛群这个孩子王,一直都是淘气,直到他打起了快板,才能使得自己暂时的消停,牛群有灵气学会了好多段快板段子,也为大家打快板,逐渐的熟练,直到1970年,牛群参军在部队通信连,有一次在联欢晚会中,牛群就暂露头角,被调入文工团搞相声创作.

1979年在一次全军汇演中,牛群表演的一段相声落选,让他非常的自责,因为他以为自己多年的功底,已经小有成就,没想到啥也不是,什么奖励都没有,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钻研好相声.

后来,牛群好学的积极态度和为人真诚,得到刘学智老师青睐,刘老师还将自己的女儿刘肃介绍给他,两人结婚,可见刘学智有多器重牛群,这也是日后刘肃离开牛群的一个原因,因为他放弃了父亲的殷切希望。

在老丈人刘学智的推荐下,牛群拜了常宝华大师学相声,掌握了不少相声的秘诀,在后来参与大赛中频频获得奖励,牛群才日渐走红,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终于在1987年登上了中央电台的春晚,表演了《小偷公司》。他的搭档就是冯巩,这也是二人首次合作,从那之后,牛群这两个字定格在相声界,搭档就是冯巩.

所谓的艺多不精,牛群的业余爱好还真的不是一点两点,牛群为了让自己的表演和创作更上一层楼,他先决定去北大进修两年,之后被调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业余时间还爱好上了摄影。在1997年举办了《牛眼看家牛群名家摄影展》,不仅如此,牛群还喜欢上了足球运动,成立了中国明星足球队,红极一时。

也正是这些爱好让牛群走进了不安分的道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圈,直到在一起25年的妻子和他离婚.长话短说,牛群的经历要在一个问答里回答完整,估计题主也会打瞌睡.

一离冯巩,在和冯巩搭档多年,上了十多次春晚的牛群,突然提出要去闯一闯,据说是有南方富商提出让牛群担任副总,借助名人效应,开始还没有看出端倪的牛群就贸然答应,冯巩说可以你半年之后没有成功,想回来的时候,吱一声.二离冯巩,牛群提出要办杂志,自己还到处背一部相机做摄影师。结果可想而知了,跨界的牛群再次失败告终,还欠了许多钱,最后牛群无奈又只能回来说相声,冯巩说,我们就是一辈子安安静静说相声,别尽想那些没用的。三离冯巩,就是牛群要去蒙城挂职副县长,2000年,有着''中国养牛第一县''的安徽省蒙城县,来了一家牛肉干企业找到了牛群,希望他给牛肉干做广告,牛群以挂职锻炼的方式来到了蒙城县挂职副县长,而他也很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推动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经济总量.

说起牛群做起了这个县的副县长,而且一做就是5年,在任期间为当地做出很多贡献,他建学校、修路、拉投资,不遗余力,可最终吃力不讨好.

牛群个人广告效应当地出现了像牛群商贸城、五子牛水厂等,为蒙城带来5亿投资,五州牛肉干在没有找牛群代言的时候,年销售600万元,而代言之后,达到了一个亿.若是在现在直播带货,那将是多么牛的成绩,可惜,今天的牛群已经老了.

蒙城的老百姓挺怀念牛群的,他们说,如果牛群还是副县长,可能高铁也有了,原来还有一个牛群,现在蒙城啥也没有。

牛群的几个以他命名的地方

牛群中国商贸城位于蒙城县城区中心,占地面积398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名字命名。2002年5月8日下午,牛群中国商贸城开业,由宋祖英、赵本山、冯巩、范伟、毛宁等大明星的加盟,广场文艺演出吸引了超过20万人,维持秩序的1000名警力力不从心场面几近失控。可间牛群的号召力.牛群特教学校,后几次更名,也是牛群裸捐的来源,牛群几百万广告收入都在这个学校了,但是详细不表,庆幸的是,现在蒙城五子牛特教学校依旧在不断进步.

牛群的婚姻

牛群和刘肃,两人在当时被称为模范夫妻,可是这段婚姻,最终也分崩离析,因为牛群的执拗,他的猴子性格,办杂志,踢足球,学摄影这些他都学过,而且曾经还一度想过经商,但终究都是以失败收场。

最关键的是,牛群一意孤行退出娱乐圈,也此妻子刘肃进行了劝阻,牛群不理解吾行吾素,他看来妻子就应该支持自己的,因为自己一路坚持理想,走得很辛苦,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所以,牛群很痛苦,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最终在2007年,58岁的牛群和妻子离婚,这段维持了25年的婚姻没有走到最后.

春晚相声演员牛群如今的生活状况令人惋惜,他现在怎么样了

春晚相声演员牛群如今的生活状况令人惋惜,他现在怎么样了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此话一出,相信屏幕前的不少观众,都被拉近了春晚的现场,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没有这句经典台词之前,冯巩还是一个相声演员,而当年搭档的逗哏演员,却比冯巩还要火,他就是牛群。在20年前,冯巩和牛群是春晚的常客,他们的节目常常是春晚的焦点,没有人会错过他们的节目。而20年后,再提起牛群,便没有知道他是谁了。有人说牛群是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有人说牛群是个好官,正所谓不会说相声的干部不是好演员,牛群的人生究竟经历了什么?他又是从知名相声演员变成了普通人?

1949年,出生在天津的牛群,从小就有著曲艺方面的天赋,从高中毕业之后,牛群就入伍参军,在一次表演晚会上,牛群打了一段快板,吸引了连里领导的注意。因为快板,牛群被分配到连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专门从事相声创作表演。也是因为快板,让牛群少奋斗了十年。到了北京之后,牛群师从刘学智,后来他又把牛群推荐安排到了相声大师常宝华的门下,别人花钱买都买不来的机会,牛群却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不仅找到了好老师,还和刘学智老师的女儿刘肃结为了夫妻。从常宝华学成之后,牛群接到了一个电视剧的拍摄,让他去担任男二号。而男一号正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相声演员冯巩,两个喜剧演员却因为出演一部悲剧而相识。这部电视拍摄结束之后,牛群和冯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二人就有了后来的8年春晚的合作。

走红之后牛群并没有继续在相声领域中深耕,而是玩起了“跨界”,牛群先是到北京大学进修了两年,之后又被调到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后来看著别人都去做生意,他也还跟著跑去下海经商,在牛群下海经商的那段日子,牛群也和冯巩做了一个私下的约定,如果自己半年之内失败了,就继续回来说相声,冯巩也会等他,结果牛群真的失败了,不甘失败的牛群决定再尝试一次,他将商机放到了杂志上,创立了一本属于自己的杂志《牛眼看家》,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好评,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了一丁点起色之后,牛群还是失败了,在这两次创业期间,牛群为了能够保住自己在春晚的地位,他没少找冯巩喝酒,表示自己想重新合作,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冯巩还是答应了。

如今71岁的牛群再也折腾不动了,最后一次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应该是2014年当乡村公益节目《第一书记》主持人的时候,现在的牛群已经淡出观众们的视线安度晚年。

有人说牛群之所以成这个样子,都是他自己作的,如果当年和冯巩一样深耕在相声领域没准现在比他还要火,可人生的选择还是不同的,虽然冯巩一直都站在观众面前,但是他也从未跳出戏剧本身,从未跳出娱乐圈。而牛群虽然最后成为普通人,可他的经历却比常人不知道丰富了多少,别人几辈子才能经历完的事情,牛群则用著50年的时间全部经历。两种选择注定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牛群从相声巅峰折腾到“妻离子散”,背后“高人”到底是谁

牛群从相声巅峰折腾到“妻离子散”,背后“高人”到底是谁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牛群当年和冯巩经典相声《小偷公司》里讽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他当时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当上父母官,更没想到他一直向上走的人生轨迹会在这个地方来了个惊天大转折。被外界称为“能折腾”的牛群今年也进入古稀了,这七十年他大部分时间确实都在不停的折腾:

一,1949-2000年,一只超级大牛股

牛群祖籍山东生于天津,本姓齐,他父亲参加革命后改名牛达,1949年出生的牛群就用了和两个哥哥不一样的姓氏(是不是很眼熟?)

这个全家最小的孩子一开始的梦想是当医生或者教师,19岁插队时偶遇一位说快板的老人,从此他迷上了快板。21岁参军进入通讯连的他凭借一段天津快板让自己进入了文工团。25岁调入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他开始从事相声创作和表演,他这时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刘学智,在刘学智的帮助下,牛群不仅拜师常宝华进入相声门,刘学智还将自己女儿刘肃介绍给他。

33岁的牛群和25岁的刘肃结婚,很快又有了儿子牛童。

先成家的牛群很快立业,他和李立山的组合在春晚上大放光彩,在全国相声大赛也名列前茅。并不满足的牛群在1988年拍摄《那五》时和冯巩交好,两人相谈甚欢一拍即合成为之后风靡全国十几年的相声组合。

1993年牛群去北大进修两年,随后从部队转业进入相声国家队中国广播艺术团。

在相声领域大红大紫的牛群并不满足,他热衷于摄影和足球,曾是中国明星足球队队长,也曾举办个人摄影展。

可以这么说,一直到2000年以前,牛群的人生轨迹就像一只超级大牛股一样一路向上看不到顶。

二,2000-2005年,高位震荡趋势向下

有人还记得1994年牛群冯巩在春晚上合说的一段相声《点子公司》吗?牛群在“现场”分别给蛋糕厂,方便面厂和BB机厂出了几个点子,你别说,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他当年的点子也是靠谱的,并不算歪点子。有人说他那是在讽刺当年名噪一时的点子大王何阳,其实笔者看来他也有可能是在致敬其他人。

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五星红旗在室内旗杆上迎风招展,设计那个“旗帜飘扬器”的人叫韩颐和,是一位带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人。

牛群大部分的折腾其实都和这位叫韩颐和的人有关。

先看看韩颐和曾经的辉煌案例:旗帜飘扬器专利不用多说全世界都看到了,他还为外交部设计过“唐诗书画超级桥牌”用来赠送给其他国家元首。

注册“万德福”和大“W”标志惹得麦当劳公司提出三千多页的质疑书。

针对丰田霸道等产品对华不敬的广告,韩颐和注册“后羿”商标回应。

这么一个能折腾的人和牛群偶遇之后迅速擦出火花,他们注册成立牛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牛群任董事长,韩颐和任总经理,一切经营事务都由韩颐和负责。

在韩颐和策划下,牛哥壮阳药,牛啤酒,牛哥涮肉,牛哥矿泉,牛哥瓜子等产品或者干脆就是商标应运而生,当年把“冯巩”以二分钱拍卖出去的牛群没想到现在开始卖自己了。

当然韩颐和最大的策划就是牛群到蒙城当副县长一事,此事始作俑者是五洲牛肉董事长于世民,他提出让牛群代言的同时还希望牛群到蒙城这个养牛第一县当形象代言人,而当地有关领导则提出牛群可以去当名誉县长。

事情到这里还是正常的,没想到韩颐和提出要让牛群当挂职副县长,在他斡旋下此事居然成行并在全国引发轰动,韩颐和的营销策划能力确实强悍。最关键的是牛群去当副县长是符合所有行政手续的,不存在任何问题。

客观来说,牛群在蒙城的前两年确实为蒙城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到来直接招商引资就达五亿元以上,还不算衍生的品牌价值,蒙城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县城。

挂职副县长到期后,蒙城政府经过严格的行政手续最终将牛群的副县长落实,他算是正式从政。

可以说这时候的牛群才真正的达到人生巅峰,连续几年高密度的折腾让他曝光率大增,个人形象达到更高层次。但在股市里,他这种在经历一个超长上涨期之后的快速拉高现象有个行话:赶顶,这不是好词。

牛群告别了相声,在这几年只和冯巩一起出席了马三立告别演出并最后一次搭档,其他时间大部分都放在蒙城。他在这里开始走实业路线,先后注册成立一堆公司,如从事特殊教育的牛群教育有限公司,衍生出来的五子牛饮用水,五子牛宾馆等,不敢说这些事情都和韩颐和有关,但背后肯定有他这位策划大师的影子。

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牛群的实业计划在蒙城惨败,他被供应商追债最后不得不含泪唱了一首《好村官》离开蒙城。

其实从作为上看,虽然牛群在蒙城有颇多争议,但他在现实中给蒙城确实带来了巨大收益,蒙城大部分人都是认可他的,他离开的时候当地也是举办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但是不管怎么说,牛群的折腾在蒙城达到顶点也在这里走上滑铁卢,他在韩颐和策划下折腾出来的品牌和生意大多数惨淡收场。他的创业生涯可以说是始于点子,终于点子。

三,2005至今,牛股自救难敌岁月

一只超级大牛股到顶之后的趋势是非常震撼的。

从蒙城铩羽而归的牛群并没有停止折腾,大规模的折腾已经不可能有市场和平台,但人缘不错的他依然可以获得一些演出机会甚至也上过几次春晚,无奈他已经是江郎才尽沦为配角。比如和赵本山合作的小品《策划》,他扮演的牛策划不知道是自嘲呢还是讽刺别人?

2007年,默默支持牛群二十多年的刘肃终于无法接受牛群无休止的先斩后奏的折腾和他和平分手,这件事也被媒体渲染成“妻离子散”。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牛群以年过花甲的高龄参加综艺跳水秀,他从泳池里挣扎出来的样子让人唏嘘不已,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不顾形象的玩命?

今年正好是牛群古稀之年,最近也很少听到他的消息,侯耀华拜师抢走大师兄之位,常宝华去世等事都没见牛群发声,他干脆连师父的葬礼都没去。折腾了一辈子的牛哥大概也是累了,心累。

不知道当年的伙伴现在和牛群还有合作吗,从网上消息看韩颐和这个策划大师依然潇洒。

OK,关于快板养牛和抛弃发妻,64岁为生计晕倒,离开冯巩的牛群现在过得如何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