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起源?在中国历史上牛作为家畜何时出现

养牛起源?在中国历史上牛作为家畜何时出现

很多朋友对于养牛起源和在中国历史上牛作为家畜何时出现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历史上牛作为家畜何时出现

在中国历史上牛作为家畜何时出现

(1)1.我们在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发现我国我国养牛的历史是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山东大汶口遗址和兖州王国遗址中,都发现作为家畜的黄牛和水牛骨骼。在浙江河姆渡遗址曾出土水牛头骨16个。

2.殷商时期,养牛的规模已相当可观。那时人们养牛主要作为食用和祭祀品。在建造屋宇时,古人奠基要埋牛头;占卜时,要用大量的牛肩胛骨。相传,殷代人王亥发明牛车,后人祭祀他时一次用牛多达四十头。商代甲骨文中记载,商王有一次祭祀用牛达400头。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墟妇好墓中,曾出土4件玉牛,其中的墨绿玉雕卧牛高5.8厘米,长11厘米,以新疆墨玉河中的籽玉雕成。它的造型别具一格,张口翘鼻,屈肢重尾,似在扭头张望。这一独特造型是因料雕琢而成,真可谓巧思佳构。在墓中同时出土的还有两件石牛。此外,我国还出土了殷商时代著名的青铜牛鼎,司辛石牛,造型艺术也非常美观别致

(2)1.与之相关的农业耕作方式有:用牛犁耕、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一牛挽犁牛耕法

(3)出现及影响: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汉朝时期,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广泛推广。在政府的提倡下,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操作更为灵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也开始出现。

3.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嘉峪关都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深耕细作、积粪肥田,后来还传播到南方。

(4)两汉时期,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也在越南推广。

华夏地区的牛耕在先秦时期,是如何起源以及发展的

华夏地区的牛耕在先秦时期,是如何起源以及发展的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古代中国以农为本,以农立国,农耕文明的历史犹如一部厚重又气势恢弘的长篇诗歌,从远古吟哦而来,诵出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唱出了华夏大地的勇敢自信。而牛作为农耕文明的最重要的生产力,已经和农耕文明密不可分。《资治通鉴》曰:“牛乃农耕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为之强弱也。”可以说,农耕文明的牛已经不单单指一种动物,而是代表着一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民族精神。

远古先民牛壁画

那么在古代,牛耕在中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这需要追溯到很遥远的过去,而且在此之前,还需要先了解牛耕之前农耕的历史、农具的发展、中国对牛的驯养的情况等影响农耕的因素,因为这些都是影响农耕的重要因素。

一、牛耕以前的耕种方式——耦耕

牛耕又称犁耕,是从耦耕(用耒耜为工具的耦耕)耕作方式一步一步地发展到现在的牛耕耕作方式,所谓耦耕都是指两人并力耕作的,用的工具是耒耜,是是用木头制成的两种作用不同的农具,耒利于深耕,耜利于发土。《易·系辞》记载“揉木为耒”,《说文解字》也记载“手耕曲木也”。武梁祠石刻画神农手持耒,上端作曲柄形,下端作分歧形。耜《说文》记载应该是现在锹锸一类的农具,耜的前端或嵌有锐利的燧石或骨蚌,所以《诗经·大田》有“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的诗句的,其中覃就是形容耜的锋利。

耒耜

这两种农具都是要利用人身体自身的重量铲入土中的。因为是木制的,就算嵌有燧石或骨蚌等物,也必须用两人的力量才可以铲之入土,这是古代耦耕最重要的原因。

耒的结构图

商周时期,是以耦耕为主流的时期。甲骨文中记载“(王)大令众人曰:劦口田,其受年。”商王下令进行耕作时都在“令”字前加一个“大”字,说明商朝也已经有了规模较大的耦耕耕作场面。

《诗经》中说到西周时期劳动场面有两千人共耕,《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祖隰徂畛。”唐人孔颖达注疏曰:“千耦,谓为耦者千,是二千人为千耦。”除此之外,还有更达上万人共耕的场面,《周颂·噫嘻》曰:“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为耦。”郑玄笺注“十千为耦”这句话认为:“万耦同时举也。”所谓“万耦”就是两万人共耕。在那个时期,人数虽然不一定是实指,但是依然显示了当时耕作规模的宏大。

二、远古时期牛的用途

牛的饲养在中国比较早。早在7000多年前的远古先民就已经成功驯化了牛类。在大汶口文化的大汶口遗址和王因遗址中,都发现有作为家畜的黄牛和水牛骨。在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经养畜了水牛。

这说明在商周时期牛就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牛最主要的几种用途是食用、祭祀、赏赐和交通工具。

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用途是食用。郑州商城二里岗遗址曾在探沟中发现各种骨料30000块以上,猪骨最多,牛羊骨次之,还有少量马骨、犬骨、鹿骨等等,安阳殷墟晚商王都一些中上层平民墓每每有随葬牛羊腿骨,这充分说明在商朝养牛已经有所规模,牛是远古先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牛也是祭祀所用最平常的祭品。商代早期的偃师商城,就已经发现有水牛和黄牛祭祀。牛作为祭祀先祖和神灵的祭品,有一个特指的名称——“牢”,一“牢”是两头牛,在甲骨文中祭祀用牛处处可见,比如“其告于高祖王亥三牛”、“王亥燎十牛,卯十牢”等等。

甲骨文

牛还经常被当成拉拢诸侯国或部落首领的赏赐品。商朝的王畿区和商朝的疆域并不是一个概念。甲骨文记载,商朝把国土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就是王畿区,即商王自己直接控制的地区,而外服则是周边臣服于商朝的一些诸侯国。如果把这些诸侯国也算人商朝的疆域里,那么商朝疆域的确十分广大。不过从甲骨文记载分析,商朝周边那些诸侯国,基本上都没拿商朝当“天朝上国”,它们屡屡与商朝兵戎相见。而牛作为食用和祭祀的上品肉类,自然而然变成拉拢各诸侯国的赏赐品。牛还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世本》云:“胲作服牛”,王国维考证胲即亥,也就是王亥。《尚书·酒诰》云;“肇牵车牛,远服贾用。”说明牛已经作为一项交通工具在使用了。

牛角兽面纹伯矩鬲

至于牛耕耕作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远远晚于对于牛的食用和祭祀。

《吕氏春秋》云:“税马于华山,税牛于桃林,马弗复乘,牛弗复服,衅鼓旗甲兵,藏之府库,终身不复用,此武王之德也。”

《周礼》云:“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刍之;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飨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军事共其槁牛,丧事共其奠牛。凡会同军旅行役,共其兵车之牛,与其牵傍,以载公任器。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与其盆簝以待事。”

在古代农耕是大事,人们将牛马放归于华山、桃林,说明那时民间不但没有牛耕的习惯,连“服牛乘马”这种把牛马当交通乘载工具的情况也不多见。《周礼》也证实了这一点,里面说了牛的几种用途,其中唯独没有农耕之事,说明西周末年还尚无牛耕耕作方式或者说牛耕耕作方式只有极少数地区施行。

远古时期畜牧业的产生有哪些原因

远古时期畜牧业的产生有哪些原因

畜牧业:我们现在常见的猪、牛、羊等动物是在什么时候被驯化的?

在新时期时代出现了畜牧业。早在中石器时代或者更早些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畜养与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某些小动物。比如说,狗和绵羊就是最早被人性化的动物。

狗的驯化与狩猎有关,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很多遗迹,我们现在已经在伊拉克的帕勒高拉洞穴遗址发现了距今1.4万前的狗的骨头。土耳其的恰约尼、英国德塔卡遗址都存在人类早期驯服的狗的证据。根据DNS的检测,狗来自于古代欧洲,是由灰狼(现已灭绝)被驯化。

绵羊和山羊的驯化大约在1.1万年左右,中东的很多地方多次发现过,早于牛的驯化几个世纪。绵羊来自于亚洲盘羊,驯化山羊来自于中东的野山羊。公元前6000年左右,古波斯人(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3-前330)已经开始取绵羊之毛编织。公元前3000年左右,养羊已成为西亚地区普遍饲养的畜种。

家养牛的最早考古遗址是位于幼发拉底河的迪加德·阿尔穆格哈拉遗址,是牛的骨头。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8万年至1.03万年。牛在1万年前时已经传到塞浦路斯,距今8500年前传到意大利;距今5000年时传到东北亚。

关于猪的驯化,最早家猪饲养遗址是在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东南部,名字叫作恰约尼遗址,距今已有9000年。马的饲养要比这些动物晚得多,最早养马的地区大概是乌克兰草原,时代约为公元前四千年。

中国也是世界上家畜饲养的中心之一,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农业部落在新石器时代,除了饲养狗还养了猪、牛、羊以及鸡等家畜家禽。距今七千年的时候,我国的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狗的家畜了。

当然了,把野生动物训化为家畜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真正的畜牧业是从新时期时代开始的。它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业和定居的出现而产生。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居民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劳动实践中,把几种主要的动物驯化为家畜。畜牧业也和农业一样,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肉食及其他原料,扩大了生活资料,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