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碗卖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王一碗卖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王一碗卖牛肉,以及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乌海市王婆牛肉干哪家好吃

乌海市王婆牛肉干哪家好吃

乌海市王婆牛肉干好吃的是乌海蒙思特王婆私房风干牛肉。王婆本名王世芳,是乌海蒙思特王婆私房风干牛肉的创始人。小时候的王婆,最喜欢早上能喝一碗热乎乎的酥油奶茶,加上一把炒好的小米,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口香浓的风干牛羊肉。成年后步入社会,她做过小买卖,开过店,为了补贴家用,自己用平时攒下来的积蓄开了一个早点摊,在内蒙古早餐的质量很重要,而王婆的早点铺食材永远都保证新鲜,这让许多乌海客人记住了王婆的味道。但光是这点王婆觉得还不够,她觉得在内蒙古应该把特色的风干牛肉干加入到菜单里,就这样王婆私房风干牛肉干的雏形就诞生了。

喝18碗酒吃两斤牛肉的武松,胃口究竟有多大

喝18碗酒吃两斤牛肉的武松,胃口究竟有多大

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谓人尽皆知,原本三碗不过岗的景阳冈上,武松硬是喝了十八碗酒,还趁着酒劲打死了一只猛虎,因此得名外号“打虎武松”。在《水浒传》的第二十二回有详细记载,他是吃了十八碗酒和两斤熟牛肉后,才离开。

这里可能有人不禁会发出疑问,真的有人能吃得下这么多饭量吗?会不会是作者施耐庵为了夸张乱写的?其实并不是作者失误,这一切都是有理有据,符合常识的。那么武松究竟喝了多少酒,又吃了多少牛肉呢?

首先从酒入手,我们都知道古代酿酒技术落后,无法酿造出高度数的蒸馏酒,就连蒸馏技术都是从元代才开始出现雏形(出自于元代《轧赖机酒赋》)。宋代的酒水全部都是自然发酵的米酒,度数不高,只有十几度,和我们平时喝的啤酒相差不大。

说完了度数我们再来说酒量,作者说的十八碗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就出在碗的大小。笔者以宋代出土的文物,陶瓷酒碗为代表的。作为宋代普遍使用的酒碗,它远远小于我们现在吃饭的碗,和品茶的茶碗差不多大小。

在河南商丘出土的北宋陶瓷酒碗,口径12.6厘米,高约4厘米,底部口径是2.4厘米。我们可以使用圆锥体积的公式来计算其体积容量,那么就是:v=1/3*(3.14*6.3*6.3)*4最后的数值为166毫升。

一碗的容量是166毫升,18碗就是18*166=2988毫升,大约3000毫升。而现在市面上的一瓶啤酒大约为500毫升,也就是说武松所喝的18碗酒,大约等于现在的6瓶啤酒。一个一米八几的河北大汉,喝6瓶啤酒想来也很正常,因此在酒量上没有什么问题。

其次就是书中的2斤熟牛肉,等于现在的多少斤呢?据宋代典籍《玉海·卷八》记载,北宋时期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680克,2斤牛肉就是1360克。这些牛肉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太多,但是对于当时的武松却正好。原著记载: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说明武松来店里时正好是中午,而出店时则是未末申初十分,在十二时刻表中。未末申初正好是下午3点多。一个河北大汉,还是练过武术的练家子,在没有吃饭的情况下赶了一上午的路。中午吃2斤多的牛肉,喝6瓶啤酒,吃了三个多小时,这一切也都合乎情理。

因此施耐庵在关于武松的饭量上并没有夸大或者夸张,不过也不代表《水浒》中没有其他纰漏。比如武松吃的牛肉就是一个大漏洞,因为在北宋时期耕牛禁止宰杀,更不允许贩卖,被官府得知后轻则罚款流放,最重的还可能要杀头。所以《水浒传》中好汉到哪里都来二斤牛肉的桥段,确实是施耐庵编撰的。不过话说过来,如果让你吃2斤牛肉,6瓶啤酒,你是否有信心能打死猛虎呢?

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1、武松吃牛肉

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

这一段写的是武松从柴进庄上离开归乡探视,途径景阳冈时在酒店里喝酒的场景。武松身体健壮、体格魁梧,天生豪迈,喜欢喝酒,而且酒量极大。当然,这是按当时的酒来衡量的。

喝酒喝得多必然要有好的下酒菜,而牛肉往往就成为下酒菜的首选。按照小说所写,武松毫无疑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在景阳冈下的这家酒店,他喝了十八碗酒,吃了好几斤牛肉。

不只是这一次让读者惊叹于武松的胃口之大,后来武松在孟州被张都监陷害,多亏施恩营救,虽然免了死罪,但要刺配恩州。出发去恩州之前,施恩来看望武松,就带着两只烧鹅。武松走了十几里路,两只烧鹅都被吃光了。

武松为什么食量如此惊人?猜想作者是为了以此来突出武松非同常人,既然有这么大的食量,必然有非同寻常的体力和武功吧!

2、宋代人是不是能吃牛肉

宋朝禁食牛肉,北宋初年的《宋刑统》中记载,“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的法条;到了南宋,处罚更重,如果牛致伤致残,只要影响了正常使用,一律按杀死罪对待。如果杀死自家养的牛,则要劳动改造一年半,比北宋多出了半年。

对于这些史料关于宋代禁食牛肉的记载,也不能完全作为判断宋代不能吃牛肉的证据,只能说宋代对于无故虐杀牛马的处罚措施可能比较严厉,这个前提是这些牛马可能是作为家庭的重要劳动工具,如果本身喂养的就是肉牛,或许又另当别论。

南宋洪迈《夷坚志》记载:“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一乡皆食牛。”“婺州(今浙江金华)赤松观,无所不狎侮,每饮必斗余,买牛肉,就道室煮食,醉饱即卧。”

这么看来,在民间吃牛肉还是得到允许的,也算比较普遍吧。至于这些牛肉是怎么来的,到底是农户家里喂养的肉牛,还是和别的游牧民族交易买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3、《水浒传》中好汉吃牛肉为什么那么豪横

《水浒传》中吃牛肉的例子以武松最为典型,但凡进了酒家,必定要豪饮好酒,好酒必然少不了佳肴,而佳肴的最佳选择无疑就是牛肉。武松一吃起牛肉来,开口就要二三斤,这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觉得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是牛肉贵。就以现在的价钱来看,我们这里是个小县城,牛肉卖70元一斤,说实话,普通人家里,一般是不舍得买这么贵的牛肉吃的。换作宋代,估计牛肉也是比较金贵的东西,这么金贵的牛肉,武松为什么吃起来还这么豪横呢?无非是说武松生来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英雄豪杰,如果在吃的方面都缩手缩脚的,那还算哪门子英雄豪杰?

二是胃口大。换作我们现在,谁能一顿吃下两三斤牛肉?别人是否亲眼目睹过有人有这么大的胃口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真没见过有谁这么能吃的。小说之所以这么写,如前所言,无非就是通过这种描写来显示武松等人都不是常人,都是天生神力、体格强壮、胃口巨大的超人级英雄豪杰。

三是钱财多。武松等等英雄好汉,他们可不像我们现在这些普通人,每一分钱都是要靠自己辛辛苦苦上班积攒下来,他们都是靠打家劫舍等非法手段得来的,所以才会“大把分金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抢来的钱不就是吃吃喝喝?再者,武松这些英雄好汉大多没有家的拖累,都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儿。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成为常态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