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防缠绕绳,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位于哪儿

养牛防缠绕绳,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位于哪儿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养牛防缠绕绳和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位于哪儿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养牛防缠绕绳以及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位于哪儿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位于哪儿

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位于哪儿

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泾川是西王母降生发祥地,远古西王母文化遗存的民俗事象,在泾川一带广为承传,窑洞民居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可想而知,西王母在神化以前,这个半人半兽的部落酋长,处于原始荒漠时代,只能穴居栖身。在泾川回山之右的瑶池山崖下,至今还遗存有古代窑洞的遗迹,民居窑洞就是“穴处”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泾川先祖们在这得天独厚的黄土地上,为抗寒避风,依山傍水挖窑洞居住,世代劳作、繁衍、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的记载。窑洞民居对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起了应该起的作用。

泾川黄土深厚,以农立县历史悠久。要发展农耕必须定居,因农耕受天时和空间的制约,安居才能乐业,民居窑洞就带有农耕文明的烙印。从远古到现在,泾川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就与这黄土地上的山、川、塬、峁相伴而生,相居而安,黄土窑和窑洞年年岁岁与人结下不可分离的缘份,这也是与西王母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穴处”事象演变和延伸的印证。

泾川大地黄土层深达100-200米,这深厚、绵软的黄土层便成了先民们唯一居住的选择。泾川的川区开化早,据出土文物旁证,泾河川和黑河川在3至10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遗迹,如在泾明乡(泾河川道)牛角沟出土了“泾川智人头骨化石”,在黑河川区、梁河乡上梁村、茜家沟村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石斧。足见泾川先民们,不单要择黄土厚、温暖避风、有水喝的地方挖窑栖身安家,还得要进行原始初级农耕,创造工具,繁衍生存。泾川的川道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生长快。特别是川区有河有水,所以先民们首先在川区依山傍水处挖窑筑庄,定居生活。泾川冬春多风雪大寒,所以开挖窑洞多靠北山,向阳避风,在山根或山坡平台处,就截面垂直挖齐个崖面子,等距挖三只窑,平处就是院子,或开敞或打院墙安大门,平出平进,这就是明庄。这类窑洞明庄,多见川区、山区、塬边和靠沟边的村庄。

明庄就崖高土干地势好而建,但一定要距河水溪水近,饮水方便;塬边庄子或沟边庄子,一定要距沟里水渠或泉水近而建。先靠向阳高崖处垂直挖下崖面子,再根据崖面子和院子大小,均等的挖三只或五只土窑,土干就一次性将窑洞高低长宽挖成;土太湿就先挖小点儿,住上人,过三五年土基本就干到了,又将窑洞的高深宽度挖一次定型。挖窑多少,要根据地盘大小和土质而定。一般明庄窑洞高3-4米,深5-10米,宽3-4米,土质干硬,高宽深都可加大一些,以坚固实用为准。窑帮一定等距平行,窑顶楦成半园式拱形,支撑力度均称稳定。用挖出的软土,打成土坯,干后砌成窑肩子,根据窑口大小安上门窗,做成土炕。有的还在窑内做土炕的位置,挖个和炕宽度一样的小窑,这就是“炕窑”。把土炕做在炕窑内,冬天特暖和,但大个子人要在炕上站起来,既伸不直腰又必碰头。这种炕窑可增加窑洞的宽度。这类窑洞庄子就是祖祖辈辈安身立命的“家”。

明庄修造时出土便捷,边挖边将土倒在山下或沟里;排水通畅,顺山势改引水道下川或下沟。“明庄”开敞,向阳干燥。俗语说“土窑好比神仙洞,冬天暖来夏天凉”。这类“明庄”连户连片修建,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大小村庄了。泾河川从王村的朱家涧、章村、上雷村、完颜村,到城关的阳坡村、水泉寺村、兰家山村、东庵村、凤凰村、蒋家村到罗汉洞乡丈八寺村、张姚村、景家村下至泾明乡的蒜李村、牛角沟村,在北山根或山坡平台上,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明庄土窑和架板式的层层土窑村子。在黑河川道,上至七贤关,下至梁河乡的茜家沟村,在北山根或山坡平处,尽是一村村、一片片密密麻麻被烟薰黑的无人居住的大、小窑洞,这道川开化早但现在距繁华地方太远了,显示出古老落后荒凉,多数人家都迁到大塬上或别处去了,留下了古老幽黑的土窑洞和古代的庄名、地名。

历代人口大增,生计不敷,大量的人口就向塬上和山区迁移。泾川的先民们是十分珍惜耕地的,他们爱惜土地胜于今人,他们让塬区大片土地种粮,大量的人口集中挖土窑修庄,居住在塬边(沟内要有水)、沟边、依地势靠塬临沟修成明庄,这就形成今天的塬边、沟边村庄。这类塬边村庄和临沟村庄,至今还能在泾川境内完整地看到。如北塬党原乡的党张村、东吴村、西吴村、丁寨村,合道乡的柳寨村、高崖村,玉都镇的尹家洼村、建马村、王寨村、柏林村、摆旗村,丰台乡的五冢、西头王、焦家、俭边村,南塬高平乡的胡家峪村、东坡村,飞云乡的东高寺村、西高寺村,城关的天池村,窑店乡的庙头村等,这些远古遗存下来的这类窑洞村庄,至今地貌十分完整,并为当代人居住利用。

泾川川区和塬区的人口不断增长,人多地少生存矛盾日渐突出,一大批人口就向荒野的山中迁去,开拓新的生活范围。首先在山阳面靠山挖窑居住,开荒修地农耕生存。这就开始了泾川先民们千百年来祖祖辈辈挖山不止的平山造田的伟大工程,这是泾川先人的重大发明。千百年前,落后的社会环境,原始粗笨的工具,加上大自然的肆虐,但先民们子而孙、孙而子世世代代挖山修田。正是他们,将泾川四塬三川所有面山、沟沟、洼洼、峁峁、梁梁上的凡能种作物的荒山,挖修成一条一条的梯田、条田、种上作物,挖窑住下人,世代艰辛劳作,从不休止。这是泾川先人开创的世界级的改土工程,是先民们万代不朽惠及子孙的巨大功劳。展眼泾川任何一个山上平展整齐一层一层的梯田,令今人无不神往惊叹,泾川黄土地上这一浩瀚的人类奇迹。泾川的山山条田,印记着先民们勤劳朴实的民风和改造自然创造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些山间庄子土窑层层梯田,今天在泾川到处可见。今天的改土造田,是泾川先民挖山造田的后续。

地坑庄多见泾川的四个塬区,这是典型的全封闭的民居。在平塬上挖一个四方平形地坑,一般深为8-10米,或正方形或长方形,看地形水路而决定。边挖地坑,边用特制小镢头,挖成一排排水波浪式花纹的崖面子,在正面子上挖三只窑,中间大于两侧的,砌窑肩子时,下部按门窗,门上口至窑顶半园处,必开个高窗眼,透气通风。住人的窑一般开一个高窗眼,若装粮或做厨灶,必开两个下大上小的高窗眼,一是通风空气流畅,二是夏季开敞不返潮。侧面对称两面各挖两个窑,住人、推磨、养牛、放农具。侧窑中间,一定要打水井,因塬上距沟渠太远,水井一般深60-70米,转动弯把轳辘,缠绕长井绳吊水。井上方一般农家还立设一个小木牌位,-“井泉龙王之神位”,一年四时八节,还烧香表敬奉。吃水是生活的头等大事,敬奉井上龙王神,是缺水区的人们把有水、有雨寄托于神灵的古代民俗。地炕庄院心,必挖一个渗坑,雨天靠渗坑把院中的积水渗入地下。下院及边角,还挖几只小窑,养猪鸡,作厕所。地坑到上面平处,在地坑角开挖一个50-60度坡度的拐弯巷道出入上下,在巷道90度拐弯处必安大门,一般庄子在大门旁边还挖一个拐窑,因旧社会动荡不安,匪盗多有,如有歹人要入庄抢劫,就会将崖背上场里打碾粮食的碌碡,从巷道口滚下,凭惯性冲力,一下就会把大门冲开,修成90度的拐弯巷道,歹人是轻易冲不开的。另外,一有动静,庄内人就马上藏在大门内旁边的小拐窑内,相机对付。一般地坑庄的坑上边,都有1-1.5米高的小墙,一可防挡人畜失脚落坑;二可堵挡风尘卷入地坑,雨水不能流下地坑;三起防卫作用。旧社会,塬上一般贫苦人家因无力买砖瓦盖房,绝大多数居住这类地坑庄子,特点是一个家当一坑装,安全紧要,冬暖夏凉,独门独院。但这类地坑庄修建费时费工,每挖一锨土,都得人用小背斗,一背斗一背斗从巷道背上来,倒在坑上平处;修一个庄子,挖周围大小的窑洞,背上来的土足倒一个小土山,多年用不完。解放前殷实富裕人家,多在平塬上修四合院,周围修上瓦房,但院中间挖一个地坑,也挖一个拐弯的巷道上下,巷道必安门。粮食、细软财物、女眷一般都在地坑内,外人随意是不得下地坑去的,一般来人、外事接待,都在四合院的上房和厢房安置。来客吃饭也是从地坑经巷道,一盘一盘一碗一碗端上来,在客厅招待吃喝。农作物一般在地坑崖北场里,或大门外场里打碾、晒粮。粮食都用黑毛线织的口袋装了(口袋为长条形,一般装五斗合200斤)扛在肩上,下巷道,在窑内的粮囤里,分类贮藏。泾川境内现保存下来的地坑庄还有500多处。

半明半暗庄多见于泾川塬区的塬边、沟边村庄,或大路胡同的两旁。此类庄子背靠高盖楞,挖下面子,再在崖根取1.5-2米浅窄坑,靠正面子挖三只土窑,上面前半部是平院,上下出入靠一条不太陡的坡道行走,有的在上面平院侧面各修三间房或不修,上面半圈打上土围墙,安上大门,门外是场或菜地。这种半明半暗庄,特点是独门独院,既有土窑,又可在院侧修房,比地坑庄宽敞明亮,少阴暗潮湿。这种庄子在泾川境内现存不少,且已连片成大庄大村了。如窑店乡坳心的南胡同,飞云乡西门焦家胡同,高平乡上程村、东坡村、杜家村、黄家铺乡的惠家洼村、丰台乡的丰台墩村、五冢村,玉都镇的太阳墩村、下坳村、郭路村、郭马村,党原乡的陈刘村、赵家村,合道乡的合道村,荔堡镇的南李村、杜问城村、庙李村等,城关的天池村,这类民居占泾川境内住宅的30%左右。

高窑和窨子(暗窑)是民居的附属建筑。旧社会,兵荒马乱,匪盗出没,民不聊生。人们为适应当时战乱时局。而设计了防卫避难的“高窑”和“窨子”,在庄子正面子上两只窑中间,比窑高的地方,挖一个小型高窑,窑口密封,只留气孔或出入孔,在主窑侧挖-阶通道上去,或在外面崖面上搭上长梯子上去,上去抽掉梯子,外人是无法进入的。高窑一般是暗藏家中贵重财物,或在高窑中-,监控歹人入宅抢劫的动态,紧急时可采取对付措施。正因为高窑有居高临下的优势,所以人们才在崖面子高处修造应用。修窨子只留气孔,出入口在人不易发觉的暗处开通,平时用箱柜或木料柴草掩挡隐盖,紧要时才取开封口入内隐藏。解放前,-抓兵,不少人就是藏在古庄子上的窨子里逃避兵祸。殷实人家旧社会修庄挖窑洞,都在庄子内暗修成窨子,以防不测。有的土窑中的窨子不但藏贵重财物,还把通道一直涌到沟底里,一有情况,人入窨子就从沟底逃跑了。有的地方,还在几个庄子后面挖窨子互相串通,有如当年的“地道战”,这类窨子主要是宗族亲房互通互防。如玉都镇向庄村就有七八个地坑庄子,窨子地道互通。但现在已推倒填平不复存在。又如杜问城、雷家沟马家山、泾明宋家有1-2里长的地窨子。这些地窨子修于何年何月,都不得而知。

箍窑是地坑向房屋过渡的建筑,箍窑就像泾川远古人用一块一块木板箍一个园水桶一样。箍窑就地取材,不用木料,造价低,用土地上的黄土,打成一头宽一头窄的土坯,干后加泥,宽的一头始终放在外沿,窄头一直放在里沿,用泥一页一页粘合,一圈一圈地箍成半园形窑洞样式,基墙等距平行,到一丈高处,就慢慢箍成半园式的顶,几百圈的重合,就是一个箍窑。干后用土填成两檐出水的房顶,盖上青瓦,外形完全象瓦房,内部则象土窑。由于土坯长度都在38公分左右,所以箍的窑都在42公分左右厚,坚固耐用冬暖夏凉。箍窑的使用期,只要箍的技术好,又常年保持干燥,一般平均在50-70年之间。箍窑技术难度大,非专业匠人不行。泾川先民创造的这种土房,既体现了淳朴的民风,显示出了人们更新和发展的心态。在泾川县丰台乡湫池村,就多见一个民居院子中,从先人修的四方地坑,上面箍成箍窑,现在又盖起了崭新的玻璃门窗的现代瓦房。从土窑民居,到现代文明的居室,是西王母居住民俗文化的延伸。

崖窑是明清遗留下来的民间以村落或族为主体的古代堡子。(城堡)地形选三面临悬崖,一面通村庄的险要地段修建,堡内周围沿悬沟边,修几十个或几百个窑洞,在兵荒马乱之时,人们就带上粮食、水,老小男妇一齐进入堡子窑洞内居住,城门紧闭,土城墙上派精壮人把守,城墙上备有大刀、长矛、石头、檑木防备。这种古堡子不同于官家城堡,一村或数村的人进入堡子就是一家人一条心。沿深沟悬崖边沿的窑洞之间,一般都互相串通,有的窑洞只留气孔,窑口密封,窑内互通接应。有的崖窑就挖在周围的半崖里,村中人上去搭云梯,上去抽掉梯子,任何强敌是上不去的。但贼人若采取长期围攻的办法,粮食、水等生活品断绝,就是最大的危机。在一个地方,几个村子联建一座堡子,在当时就是最安全的防御体系。有的村庄人少,没有古堡子,人们就自个在深沟半崖,挖个崖窑,全家用梯子上去长住,躲避兵贼匪祸。泾川境内遗存的这类古堡子和崖窑不下一百多处,有的还保存完好,如丰台的南北堡子,丰台北山堡子,丰台墩堡子,荔堡庙李、南李堡子,梁河乡陈家堡子,玉都镇尹家洼堡子,高平乡杜家村堡子,飞云乡西高寺堡子等。玉都摆旗村城里堡子现在还遗存有古代的堡子窑洞,其中有十多只大窑,深达30米-50米,高6-8米,虽已多年无人居住,但这些古遗迹还保存了下来。

“红窑”是各大沟内红崖悬壁上的破烂窑洞,也是泾川土地上最古老的窑洞。从山体蹋陷横断面和县崖横断面都可看出,黄土层下面是100米左右的红土层(群众称红胶土),再下面就是石头土层,风化岩层至河床层。

红窑一般距沟底几十米左右,在沟底只能仰望高处幽黑的破窑口,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刷和风化,红沟土崖多数已成了齐森森的悬崖绝壁。在几十米高处的这类红窑,有的被蹋土埋没的只剩下半截窑口,有的被野藤灌木堵住了窑口,有的只剩下轮廓遗迹,只有从高山或远处,才能完整地看清红窑地貌。

泾川地处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居住的过渡地带,自周秦至后代明清历史上多次拉锯式战乱在此发生,先民们为躲避战乱,在偏僻的深山大沟水渠旁挖窑生存度日,红窑比古堡窑洞历史悠久。泾川现存的红崖绝壁上的红窑,大都零星的,三三两两的,证明那时境内人口稀少,民居还没有形成庄子和村落。由于数千年山洪的冲刷,使当年在沟底崖根的土窑,随着沟底逐年越冲越深,土窑就挂在没有人烟的深沟悬崖陡壁上了,留下了泾川先民当时生存的历史痕迹。这些远古的现在没有人烟的深沟悬崖陡壁的红窑,今人是无法轻易上去的,多数成了猫头鹰、鹁鸪、红嘴乌鸦的安全巢穴。在境内各乡村的深沟里,这类红窑还不少于500多处,能真切地看到遗存的原貌。这些红窑遗存,是先人适应当时战乱环境求生存的历史见证,也印证了西王母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

泾川人修庄子挖土窑,正面子上总是排列单数窑洞,三只或五只,决不排成双数。这可能与人类始祖三皇五帝排位,以及古代西王母宫殿、庙堂和后代官府、衙门公房的建筑排列单数之俗有关。就是今日民间妇女做衣衫钉钮扣,也是奇数,三、五或七,绝不会做成双数。

泾川的窑洞民居,把人们从远古洪荒时代,载入文明、进步、发展的时代,对人类文明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贡献甚大,西王母民俗窑洞文化是昔日社会发展的载体。在土窑洞中,先民们用有限的生命,前赴后继,跨越了历史长河,创造了世界级的挖山改土工程,在与大自然拼搏的漫长岁月里,为泾川后人留下了层层山中梯田。泾川有近百种达世界级的名优小吃,绝大多数是土窑洞中的奶奶、妈妈、嫂子们发明创造的,先民们在窑洞中创造了各种各样适宜农耕的生产工具,发展了农村、保障了生存。女性先民在窑洞中创造了纺线、织布,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布艺服饰。泾川窑洞孕育出了无数仁人志士,至今在国内外各种岗位上,创造着新的文明。

悲伤的乡村童年记忆故事:水鬼

悲伤的乡村童年记忆故事:水鬼

编者按:童年的农村生活中,老人们总会说一些神神鬼鬼的故事吓唬孩子们。但是在作者身上确实发生了一件悲伤的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水鬼》这个故事吧!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听村里的老年人说,我们村子西边那个荒芜的池塘里有水鬼,怪吓人的,妈妈怕水鬼伤害我们,从来都不让我和妹妹接近池塘。可是每到夏天,村里的小伙伴都会背着大人,偷偷到池塘玩水,而我和妹妹每次都给他们看衣服放哨,远远看到有大人来了我就大声喊,他们就光溜溜跑上来抱着各自的衣服一溜烟跑了。每当这时,大人们抓住自己的孩子,总要嗔怪地骂自家调皮的孩子,还在屁股上拍打上几巴掌,边打边质问,看你还敢不敢下池塘,看你还敢不敢下池塘!难道你们不怕水鬼把你拉进水里淹死?当然也不忘对着穿戴整齐的我和妹妹夸上两句,看人家姊妹俩多好,不去耍水,就你们逞能。童年的我,是大人眼里的乖乖女。

池塘确对小伙伴的诱惑力太大了。夏天,池塘的四周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是水上捉迷藏的好去处;池塘的浅水处不知名的水萍开着粉黄色的小花,沁人肺腑的馨香招引来成群结队的蜻蜓和色彩斑斓的蝴蝶,吸引着小伙伴的眼球,小伙伴们最喜欢抓蜻蜓、抓蝴蝶的比拼。晴朗的日子,骄阳似火,暑热难挡,池塘里的水碧绿碧绿的,十分清澈,里面还有很多小鱼游来游去呢。跳进水里淹个猛子,扑腾个狗刨刨,躺在水面划拉个仰泳,消暑的凉爽惬意自不必说;钻进水里摸鱼儿的乐趣更是难以言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对垒打水仗的欢快更是无与伦比。尽管大人们看着、防着,不让自己孩子去池塘玩水,可只要漏开空,小伙伴们还是结伙往水塘里跑。

阴天下雨时,生产队稻田里积水都澈到池塘里,池塘就异常浑浊。至于那个池塘到底有多深是个未解之迷,小伙伴们玩水向来都在边上游一圈,谁都不敢去中间,中间水深,他们怕中间有水鬼呢。可是日复一日,谁都没有见过水鬼究竟长啥样子,水鬼也从没有把谁拉进水里。对于水鬼的种种传说,使我的好奇心日益加剧,我甚至期望水鬼能现身,好让人看看它的样子。

有一次我做梦梦到了水鬼,吓得我心惊肉跳,醒来后我一直努力回忆梦里那个水鬼的样子,可是水鬼模模糊糊也没有特定的形状。最后只好自己凭着想象总结:水鬼头有簸箕那么大,长着鲶鱼嘴,有一对贼溜溜的黑眼睛和几根长长的胡须,虽然描绘不出身子怎样,就已经够吓人的了。从此,水鬼就有了形状,并且,我会把水鬼的模样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小伙伴们听,就好像我亲眼见到了水鬼一般。有胆小的伙伴吓得从此不敢再下池塘耍水,胆大的也只是在池塘的边边上玩,不敢再往池塘中央走多一步。

一年年过去了,我们渐渐长大了,都到学校上学了,去池塘玩水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那个池塘的淤泥也越来越深,芦苇也长得越来越茂盛。曾几何时,池塘里到处长满了水草,却始终没有见到水鬼现身,于是,池塘里有水鬼的传说就慢慢变淡了,甚至没有人再提及此事。

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放暑假了,我跟妹妹去野外放驴,妹妹骑在驴身上唱着歌看驴吃草,我在一旁捕捉蝴蝶。忽然,一只又大颜色又鲜艳的漂亮蝴蝶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特别想抓住它,就追着蝴蝶跑,不知不觉跑到离池塘不远处。这时,我看到跟我同年的大牛正在池塘边放牛,牛在一旁吃草,大牛坐在池塘边看着池塘水发呆,不知在想什么,想得特别出神,我离他很近了,都没有发现。我不想打扰他,也不想让他发现我,于是我放弃追捕蝴蝶,悄悄退回去找妹妹回家了。

大牛性格有些古怪,小朋友们都不愿跟他玩。听妈妈说,大牛的爷爷很穷,给大牛的爹取名刘有,希望有了儿子,家里什么都会有的。可大牛爹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腿子走路不方便,家里依然是一贫如洗,还是什么都没有。十五岁时父母亲先后去世了,大牛爹成了孤儿,是生产队把他养大的。由于腿瘸,没人叫他的大名,都叫他刘瘸子。长大后,不能下地劳动,就在生产队当饲养员。由于家穷、腿残找不上对象,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就一个人吃住在饲养室里。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要饭的姑娘,蓬头垢面,衣服褴褛,身体瘦弱,怪可怜的。生产队长领到家里,让他老婆烧了一大锅水,给这个姑娘洗了澡,把自己女儿的衣服给她穿上,盛饭给她吃。这姑娘人虽长得丑些,脑子笨些,可不算傻子。生产队长刘占奎是刘瘸子的远房叔叔,一直关照着刘瘸子,说这姑娘和刘瘸子挺般配,君子有成人之美,要给刘瘸子成个家呢。他婆姨说,你不问人家姑娘的身世,也不问人家愿意还是不愿意嫁给瘸子,就乱点鸳鸯谱。队长说,那你就问问吧!队长婆姨问她为啥要饭,愿意不愿意嫁人?并且介绍了刘瘸子的情况。这一问,姑娘泣不成声,说是遭遇后娘虐待,亲老子也见不得她,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才离家出走的。听了刘瘸子的情况,她不嫌他穷,也不嫌他瘸,只要刘瘸子心眼好,能对她好,就愿意嫁给他。生产队长听了婆姨的汇报,乐了,风趣幽默地说,歪锅配歪灶,瘸驴配磨道,我就知道她会愿意的。婆姨说,你这叫啥话嘛,让人家姑娘听见多不好。他说,这叫大实话,还学着戏剧《老少换妻》里的剧词得意地说,丑配丑,柳配柳,烂婆子配个烂柳斗,刘瘸子配个要饭的丑丫头,光棍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他派人把刘瘸子的房子收拾干净,召集全队社员凑米面凑钱,给刘瘸子热热闹闹地办了个婚礼。新婚之夜,刘瘸子与媳妇互诉衷肠,知道了媳妇名叫王翠花,娘家其实也并不远,就在三十里外红旗公社的王闸桥大队;也知道了她的身世和遭遇;她虽然丑些,可对于久旱盼甘霖的光棍来说,无异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他发誓要好好疼爱她。王翠花因相貌丑而无朋无友,因后妈而虐待缺亲缺爱,因要饭而没有尊严,有了刘瘸子的疼爱,也感到自己有了归宿,对刘瘸子很有好感,这一夜,她俩翻云覆雨,如胶似漆。百般恩爱。

有了媳妇,刘瘸子对生产队长感恩戴德,喂牲口的饲养员工作特别精心。大牛妈生大牛时,队里一头大乳牛生牛犊,刘瘸子全心全意给大乳牛接生,全然忘了老婆临产的事。等大乳牛把牛犊生下来回到家,大牛妈已经艰难地在无任何人照管的情况下下生下大牛昏死过去了,炕上到处是血,大牛的脐带还没剪断,在炕上的血泊里哇哇啼哭。大牛爹一看就慌了手脚,急忙一瘸一拐哭喊着飞快地跑出去找来队里经常接生的张大妈帮助料理。由于大牛妈生孩子时身边无人照管,还一直发烧,虽然送到医院治疗,可烧退后人就半傻不灵的不太说话了。大牛妈做月子落下病,生下大牛后,就再不生养了,只有大牛一个儿子。

刘瘸子当饲养员爱牛如命,给儿子起名字时,取名大牛,自己身体瘦弱,希望儿子能像牛一样健壮,像牛一样吃苦耐劳。实行生产责任制时,队里分配牲口照顾他这个残疾人,让他先挑选,他不选骡马不选驴,选了一头大乳牛让大牛放牧,说是自己种田不行,养牛在行,要发展养牛事业,让老婆孩子过好日子呢。

大牛从小受妈妈的影响,不爱说话,而且一直都怪怪的特别不合群,他妈自从生大牛落下病根,也怪怪的从来不跟任何人接触,他家住的房子也怪怪的都没有窗户。我每次跟小伙伴玩捉迷藏时路过大牛家门前,就觉得特别不舒服想赶紧离开。他家的院子低洼,土坯房子也比别人家的房子要矮许多,就像村里的老墙那么高,房子的墙底下有大约60公分高的墙面老是看着湿湿的,并且斑斑驳驳地掉土渣,大约三间多房子只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窗子’透气,窗子上糊着发黄的旧报纸,因此,村里人都说他家房子没有窗户。总之,大牛家的一切都很神秘诡异,怪怪地让人感到特别不舒服。

那年夏天雨水特别多。傍晚时分,天下起了小雨。村里人早早把牲口喂饱圈入圈里,鸡鸭赶进窝里,孩子们回到屋子里避雨。男人坐在门槛上吸着旱烟袋看着雨丝飘落,女人赶紧烧火煮饭,娃娃们在屋里嘻嘻哈哈说笑打闹。一会儿,家家户户屋顶上都飘起了袅袅炊烟,村子里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每天这个时候,是童年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

牛毛细雨一直下着,住在我家前排院子的大伯来我家借驴,说明天要去镇上拉氨水。我家的驴个头高大些,氨水桶很重,光靠他家中等个头的马套车拉不动,他要借我家的驴子帮套。天已经擦黑了,雨丝却还不停的飘落,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大伯探出头看了看天气,叹了口气,恨恨的说,该死的鬼天气。我走到门口,放眼远望,隐隐约约看到村头古老的槐树像个变幻多端的鬼魅一样不停的变换着发型,起风了,我不禁打了个冷战。

饭熟了,妈妈要留大伯在家里吃饭,大伯起初还推推搡搡不好意思,但经不住爹妈的一再挽留,就恭敬不如从命,干脆一屁股坐在炕沿上,爽快的拿起筷子夹起一大口菜喂进嘴里,又吃了一口馍,毛茸茸的络腮胡子和鼓鼓的腮帮子随着咀嚼一动一动的。他一边吃,一边跟爹说话,我爹说,天旱了盼雨,天涝了愁雨,你看这雨下个没完没了,稻子正在扬花灌浆,最怕连雨天,愁人啊!大伯说,世事难料,天意难违,可即便连雨天,老天爷事大,愁有个屁用,只能认命,命里有时终该有,命里无时别强求。大伯的话我似懂非懂,爹连忙点头认同并不住往大伯碗里夹菜。

我的儿呀,我的肉呀,我的命啊!呜,呜呜……突然一阵女人的哀嚎声传了过来,哭声凄惨哀怨,令人毛骨悚然。大家不约而同放下手中的碗筷跑出去看个究竟,只见在蒙蒙的雨雾中,大牛妈披头散发浑身上下都是泥水,一只脚穿着脏兮兮的泥鞋,那鞋已看不清是什么颜色,另一只脚光着没穿鞋,在雨中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哭喊着,令人惨不忍睹。她声嘶力竭地哀嚎着,悲痛欲绝地哭喊着,大牛啊,我的大牛,我的心肝宝贝啊,你在哪里啊,呜,呜呜……村口不约而同集满了人,大家冒着细细的雨丝围在老槐树下叽叽喳喳议论着,村里不管发生大事小事,大家总喜欢集中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我们一家人也来到老槐树下。一打听,才知道,大牛找不见了,大牛从早晨出去放牛,到现在也没有回家。那时,村里没有公路,也不通车,一个村庄和另一个村庄之间相距甚远,一般小孩也不会到邻村去玩。大牛妈中午发现大牛没回家吃饭,就出去找大牛,村外满滩各洼,村里挨家挨户找了个遍,没有找到;又跑到邻村去找,一直找到傍晚下雨时也没有找到大牛。后来,大牛放的牛回来了,可大牛还是没有回来,他妈妈疯了似的在雨中哭喊狂奔,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惊动了全村的人。

在生产队长的鼓动下,全村人参与到寻找大牛的队伍中。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凡是可能走人的地方都找遍了,连邻村都找了好几遍,就是不见大牛的踪影,大牛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从人间蒸发了。有人分析说大牛很有可能让水鬼拉进池塘了,我忽然想起那天午后捕捉蝴蝶见到大牛坐在塘边发呆的事,就把此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让我待在家里看家,就去队上找爹去了。爹又找队长分析了此事的可能性,于是,池塘就成了寻找焦点,队长马上组织打捞工作。大伯也参与到了打捞大牛的行列,因大伯经常捕鱼,撒网撒得特别好,几乎网无虚发,每网都有收获,是村里出名的捕鱼高手。因池塘的水常年不干,那时村里又没有抽水机,而当时正时值八月,稻子正在出穗扬花,也不需要太多水,甚至有的稻田还挖开豁口往出排水呢,排出来的水顺着唯一的一条沟又源源不断地流到了池塘里,加上前几天又下了雨,池塘的水浑浊不清,满满的都快溢出来了。

大伯指挥人们先把稻田挖开的豁口打上,再把流入池塘的水沟豁口也打上结实的坝。确认水源全部断了,他吩咐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先把池塘的四周打上一排木桩,让其中一个小伙下水探探。兵哥自告奋勇先下水试探,兵哥是大伯家18岁的儿子,体格健壮,精通水性,大伯同意让兵哥穿着裤衩先下去探探,刚下水时水只漫过他的膝盖,大伯吩咐兵哥拿上事先准备好的长竿子探底,并及时告知水里情况。于是,兵哥手里拿着长竿子探着,一步步慢慢往池塘的中间挪着,一边描述着池塘里的情形,池塘的边边水很浅,大约一米五左右底也很瓷实,到两米开外脚底下踩到的都是软绵绵的水草,而且,要事先拿长竿子先探一下才敢向前跨步,因为竹竿子探不到瓷实的底,就好像沼泽地一样一直向下陷。刚往前走了大约五六米,水就已经漫到兵哥胸部了,这时他说啥也没法往前走了。兵哥虽然精通水性,但在这个像沼泽地一样的池塘里却施展不开他的本领。他说他陷到大腿深的淤泥里无法动弹了,于是大伯扔给兵哥一根结实的草绳,让兵哥拽着并命令其他人在草绳另一端把兵哥拉上来。被人们用草绳拉上来的兵哥坐在地上喘着粗气,他的双腿双脚全是黑黄色的淤泥,淤泥上还粘着一些水草。他一边喘着气一边叨叨说,真是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别说是娃娃,就是大人掉下去也没命了,中间全是一米深的淤泥,软软的根本经不住人的体重,就是水鬼不吃你,淤泥也会吃掉你的。大伯边抽着老旱烟边听着军哥的唠叨,一时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了。

这时,人们看到大牛爹急切地脱掉鞋准备下池塘,就拦住了他,才几天功夫,他的头发全花白了,背也比以前更佝偻了,看着更瘦小了。队长让大伯撒上两网看能捞上什么不,大伯也只能认同了。大伯拿出他撒网的手艺,把网抡得圆圆地撒下去,慢慢收,慢慢往回拉,可是,拉上来的全是水草,还有几条小鱼。大伯把网上的水草捡掉,有的水草缠到渔网上丝丝绕绕拽不掉,大伯边撕掉渔网上缠绕的水草边心疼的摸着他的渔网,又毫不犹豫地使劲撒出了第二网,第三网。当第四网拉上来的时候,竟然在缠绕的水草中发现了一只小孩的鞋,啊!在场的人都惊叫起来,大牛爹扑倒在那只鞋上,用颤抖的手捧起那只糊着淤泥不知道啥颜色的小鞋子,闭了闭眼,好像祈祷这只鞋子千万不要是他儿子大牛的。他慢慢走到塘边,艰难的蹲下身子清洗那只泥鞋,可是他越洗动作越迟缓,最后,他目光呆滞,只见他机械地用双手捧着湿漉漉的鞋子,浑身颤抖着轻轻缀泣着。人们忽然间明白了这是大牛的鞋,大牛在池塘里。终于,大牛爸爸大放悲声地哭喊起来,大牛啊,我的儿啊,你叫我咋活呀!呜,呜呜……

接下来的日子,村里最重要的事儿就是打捞大牛的尸体。池塘边搭起临时住人的帐篷,队长安排会撒网会水的青壮年劳动力换班打捞。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什么也没有打捞上来,就在第四天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的时候,晴朗的天气忽然变卦。一团黑云从北边天空滚滚而来,越压越低,雷鸣闪电就像炸药包在头顶、眼前爆炸,声音震耳,光亮刺眼;紧接着,哗啦一声下起了倾盆大雨。不一会儿,池塘的水又浑浊不清且上涨起来,打捞队的人们挤在临时帐篷里避雨。忽然,有人指着池塘里漂浮上来的东西喊起来,看,那是什么?大家一起冒雨跑到塘边,最先看到的是圆圆的,胀鼓鼓的肚子,再就是整个身体,天啊,真的是个人。于是,大家又展开网一起把漂浮的尸体拉上来,哎呀,面目全非,整个身体被塘水泡得白白胖胖的,有的部位已经开始腐烂了,整个尸身残缺不全,令人惨不忍睹。打捞出尸体的事不一会儿就冒雨传遍了全村,人们一窝蜂地向池塘的方向跑来。

雨渐渐停了,大牛的爹妈都来了,经大家一再确认这就是大牛的尸体时,大牛妈妈几次晕厥了过去,我大妈守在身边,掐住她的人中呼唤苏醒过来。在全体村民的帮助下,大牛的尸体被抬了回去,大牛的爹妈哭哭啼啼地给大牛换了衣服,用草席把大牛的尸体裹住,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掩埋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只是再没有小朋友去池塘玩水了,因为大家都说大牛是被池塘的水鬼拉下水的。每当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会被渲染上一层神秘色彩,让人觉得很恐怖,浑身都起鸡皮疙瘩。经历了这件事,似乎人们更相信池塘有水鬼了。而更蹊跷的是,又过了半个月后的一天深夜,大牛疯疯癫癫的妈妈跳进池塘里自尽了,留下了他干瘪瘦弱的瘸子爹苟活在人世。村里又有了新的传说,说是大牛妈是水鬼支使大牛叫去的……

再后来,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身子的瘦小老头一瘸一拐地向村口走去,孤零零地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目光呆滞的眺望着西边的池塘,像个木偶一样,一站就是一天,几乎天天如此,那情形好可怜,那就是大牛的爸爸。

水鬼的传说和大牛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深地铭刻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伴着我的童年,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想抹都抹不掉。

作者|杜凤琴

公众号|甘宁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创散文《牤牛》

原创散文《牤牛》

牛,家畜,反刍类哺乳动物,头上生有一对角,力大性驯供役使,肉及乳是很好的滋养食品。人工驯化可以耕田拉车,在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相传自远古时期祖先们就已饲养训服它,并成为人们生产劳动的好帮手、好伙伴。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是农民生产劳动不可或缺的巨大生产力。曾一度受到法律的保护。私自贩卖、宰杀、偷盗耕牛是违法犯罪的刑事案件,甚者被判处死刑。因此,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

一年四季只有冬天牛才可以休息。住的是简易的厂棚,吃的是各种秸草,死了还献上肉、骨、皮。细想人类定要对牛大加赞扬和感谢。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自记事起我就对牛有深刻的印象。六十年代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所有的村集体都饲养耕牛。有的农户也饲养,但很少。当时我们村就养了一大群颜色不同的牛。有黑的、黄的、花的、公的、母的、大的、小的……

牛舍由村集体选一僻静的地方,用麦秸和泥筑墙,捡碎石头垒围栏建造。饲料是全村农业生产的玉米秸、高粱叶、豆秧、花生秧、稻草、野草等。在村中选出责任心强、觉悟高、懂技术的人担任饲养员。村委会每天给他记工分,一般都是满分,即一天十分工。并定期喂食盐、精料。发现有疾病就到公社兽医站治疗。真可谓牛是人民公社中重要成员。定期喂食盐和精饲料,目的是怕牛得病,体质下降拉不动犁子。投喂的食盐都是从供销社买的大颗粒粗盐,精饲料是用黄豆和黑豆磨成糊状放锅内大火熬开,冷却后拌入饲料中,就如人们所说的“改善伙食”一样。给点好的吃,增加营养。

每个村集体养的牛中,都有不少健壮的牤牛。譬如我们村养的牛中就有:黄牤牛、黑牤牛、花牤牛。它们长得体型骄健,性情勇猛,脾气倔强,桀骜不驯,力大无比。当它牛性大发时,两眼瞪得像铃铛,尾巴翘得像旗杆,后腿蹬地直视敌方,有力拔千钧,锐不可挡,誓不罢休之势。尤其是当它发情和碰到同性情敌的时候,真有:牛气冲天,九牛二虎之力。当年,我家大伯杨学才负责饲养耕牛。据说他老家是安徽蚌埠。因逃荒要饭跟随母亲来到我们村。母亲不幸死后被我家远房爷爷收养。从此改名换姓娶妻生子并定居下来。此人体大腰圆,性格刚烈,但讲道理懂礼貌,做事诚实不损人利己,所以才被村委选为饲养员。

其实,当一名饲养员不是件容易的事。农耕结束后就得天天上山放牛。一个人赶着一大群牛到离村很远的山上放牧,既不能让它吃庄稼,又不能丢失,更要防止与其他村的牛打架。不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死伤的例子)。牛吃饱草后就到河里饮水。往往在这个时候牛渴的难受,看见有水的地方就争先恐后地抢水喝。如果在山沟中就有可能因争抢水源时,体弱者被挤下石坝将腿摔断。再就是刚拉完犁的牛又累又渴,不能让它立即喝水,否则会因急喝生水使牛生病,并且没法治愈。还有好多饲养方面的技术,只因我知识匮乏不能细述。

牛群经过自然繁殖生育下一代。跟随父母慢慢长大,逐渐成熟健壮。像人一样从青春期到壮年期,很自然地就会“谈情说爱”甚至偷吃禁果。人类为了控制它们的种族稳定及性行为,就采取古老的阉割法,非常残忍地让它成为“太监”。其方法是在公牛刚性成熟期,用绳索捆绑牢四蹄,几名强壮的劳动力拿木棍摁住牛身,把牛牢牢地控制住。然后用生麻纰子将阴囊上方紧紧缠住,垫在硬木板上,用铁锤猛击此处直至砸碎筋腱和结缔组织,不让牛再产生精子。仅刚有的青春萌动期就此结束,再也不会对异性有好奇心了,一生不娶不育更没有性生活的体验。此种方法不能不说是对动物的性剥夺和残苦虐待!今天看来的确是非常野蛮的行径。想起当初人们的无知,如果像阉猪那样,先打上麻药再将牛睾丸摘除掉,就不会让它造成如此巨大的痛苦了。同时也显得更加文明和具有人性化。

在村里当饲养员的杨学才大伯,他育有三男三女。最大的是男孩,学名叫杨文明。自小聪明好学,喜欢和动物打交道。每年冬天下大雪后,他必定到养牛棚旁的看场房内,用一根长绳子拴上一小木棍,支起一个筛子,放在扫净的一片雪地中,里面撒上小米或者高粱、小麦等粮食。这时饥饿的野鸟觅食进入筛底后,他用力一拉绳子就能逮住小鸟。因为父亲是饲养员,他也经常到牛棚帮助喂牛。时间久了和牛产生了感情。有一年秋收后他主动要求替父亲到南山放牛。因他已16岁了,在农村也属于小大人了。所以大伯那天正好有事要办理,就同意让他赶牛出棚到南山放牧。

距村南约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荆山。因山上长了很多茂盛的荆科植物而得名。山的东侧有一清朝时建的古寺,又叫荆山寺。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临时战时医院。就是现在潍坊89医院的前身。此地山与丘陵紧密相连,草木葳蕤,泉水清澈,空气净爽。紧挨北面有一片烈士陵园。有广阔的山场,的确是放牧牛羊的好地方。

也巧,正当我家大哥将牛群赶到牧场半小时后,山东侧的香城村也把他们村的牛群赶来放牧。两群陌生的牛在一起吃草,不但相互警惕,而且正值母牛发情期,不一会就看见我们村的黄牤牛与香城村的黑牤牛四目相瞪,尾巴高扬,挺直腰身后腿蹬地,怒气冲冲地向对方发起攻击。两头正值壮年的公牛互不示弱,沉着应战,牧场上空尘土飞扬,并不时传来两牛角相撞的响声。格斗场面肃穆壮观令人可怖。没经几个回合,香城村的黑牛就体力不支,败下阵来慌不择路地向前逃窜。

此时我们村的黄牤牛怒气难消乘胜追击紧追不舍。当前面的黑牛跑到地坝前,看到有一条深沟无法跨越时,被后面追来的黄牤牛猛地一撞,黑牛栽进沟中不能站立动弹不得。只有发出凄惨的哀嚎声……在旁一直观看的大哥和香城村的饲养员都吓得目瞪口呆,这才回过神来,急忙跑到沟底查看情况。黑牛爬在沟里瞪着惊恐的大眼,喘着粗气惊魂未定,几次欲站起身子都没有成功。原来是它的两条前腿都已经骨折支撑不了自己庞大的身躯。这下可把两个放牧的吓坏了。因为牛不仅是全村的重要劳动力,而且还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正愁无法向村干部汇报的时候,在此治病疗养的一位地区干部,站在一旁出主意说:“回去向村干部说牛吃草时不慎掉进沟里把腿摔折了,让他们想办法拉回村”。于是饲养员立刻跑回村向村干部们诉说过程。一个小时后,由几名村干部和部分社员开着拖拉机拿着皮绳来到沟边,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黑牛拖上车拉回村。当天下午就到公社向领导汇报,并让兽医站的人员到村里给予治疗。经诊断前左右腿均粉碎性骨折。就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根本无法治愈,无奈只好向上级报批,将这头正值壮年的黑牤牛宰杀了,全村人也吃了一顿久违的牛肉大餐。经村委会研究决定给放牧的饲养员扣罚三天的工分。

经过这次斗牛充分的显示出我们村黄牤牛的强健勇猛。放牧的大哥当时已是初中生,而且学习成绩甚佳。后来通过他和大伯的推荐,村干部决定把黄牤牛留作牛种,成了一个一夫多妻的“牛王”。并繁衍下了很多儿女,有时还给别村的母牛配种,从此它过上了“合法的性福”生活。

1973年重阳节这天,是黄牛的末日。因为它老的走路都非常艰难。一是年龄大;二是身体可能也有病。经报批获准由村里自行宰杀食用。天刚拂晓,村委就派了几名有技术的人,到村东河北岸边挖地锅灶。支上五口大铁锅,有几个壮劳动力负责劈木柴。先烧水试锅,准备全村几年不遇的牛肉大宴。在锅灶的旁边放有四个大木桌,桌上放着刀具和碗盆。大人小孩奔走相告,今天杀黄牤牛,每家都分份子吃牛肉,好似是全村人的大喜事。

吃过早饭,我和童年的几个小伙伴,等在锅旁看热闹。一切准备就绪,就等黄牛的到来。约九点钟黄牤牛由饲养它的大伯牵着,迈着蹒跚沉重的步履来到“刑场”。当它从村中央走过的时候,站在门口的老太太都情不自禁的掉下了眼泪。因为人与动物毕竟是有感情的。何况它又是给全村拉过多年犁耙的威猛牛王呢?……

平时人们都讲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动物和人类都是生长在地球上的生灵,要爱护善待它们,不要刻意地去虐待和杀戮。其不知每种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语言,有它的天性和感知。只不过人类不了解,粗略的将它们视为低级动物,并当作可以任人食用的一道菜而已罢了。

把黄牛牵来后,本家大伯就面带忧伤地走了。老牛望着养它多年的主人离它而去,它站在地上用那对带着双眼皮的大眼睛环视着四周,张开喘着热气的鼻翼好像在嗅什么气味似的。然后用那粗犷低沉的喉咙发出一声叫喊。像是一支大号萨克斯管奏出的低音在寂静的河边回响。此刻它可能知道它被牵到这个地方不是来拉犁的,更不是为母牛配种的,而是走到了生命的末端,是来被杀的。

今天即将要结束它的生命,并将它的肉、骨、皮都献给它曾服务过的村民。自从它能跟着父母一起拉犁起,它走遍了全村的每一块土地,淌过每一条河流,吃过所有山岭中的野草,用它浑身的力量和汗水,一年四季不停地耕耘一片片黄土地,身上不知挨过多少鞭子的抽打,为全村几百口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和奉献。因为它是人养的家畜,是头耕地拉车的牛。活着就得出力干活,死了就得被人吃掉。唉!谁让它是一头牛呢。

正当它追忆往昔思绪万千的时候,村里的几名壮汉用粗绳索围绕它的四蹄,不断缠绕并加大力气,把它上千斤的躯体放倒在地上,然后又捆绑的结结实实,只能呼吸不能动弹。这时在一旁观看的大队长,拿来一块笼布将它的双眼遮盖住。似乎这样就可以减轻它被杀时的痛苦。此刻站在一边的人们都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当黄牛被蒙上眼睛后,只见它的双眼流出串串泪水不停地淌下,盖在它眼上的笼布也微微颤动。

在场的所有村民没有愿意杀它的、俗话说:“重饷之下必有勇夫”。当大队长说:“谁杀它就给谁十斤牛肉!”。话音刚落,有个叫杨福银的壮汉应声道:“说话可算数,我来杀!”,就见他脱掉上衣,拿起桌上早已磨制锋利的菜刀,单膝跪在牛的脖子上用力来回像拉钜一样,顿时牛的脖子就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汨汩地如泉水般喷泻而出,将牛身下的土地染的通红。因为牛血不好吃,当地的人是不吃牛血的。生活中有一歇后语:“倒掉的牛血——废料!”。十分钟后黄牤牛结束了生命。待在旁边的人们按照队长的分工:有的剥皮,有的开堂,有的缺蹄,有的清洗内脏,有的肢解肉块忙的不亦乐乎。然后将肉分类放入大铁锅内熬煮。各家等着分份子的各种盆碗摆放有序地排满一地。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太贫困。有顿肉吃是很奢侈的。熬肉时根本谈不上放什么佐料。只要煮熟能咬的动,放上盐就是美味!等到肉基本上炖烂时,用大铁钩捞出放到木桌上,切成片、条、块状。统一过称后,按份分到各家的盆碗中。舀上原汤端回家后。再根据人口的多少增加些蔬菜重新回锅熬开,全家人围坐在桌边,就可以共同享用美食了。事后村干部把剩下的骨头到供销社卖掉,牛皮用土法进行腌制好后,采取传统的工艺技术制成一条条牛皮绳,卖给所需的农户用于捆扎秸草。此绳在农村是农家必备的农具。只要不被雨水湿透能用很多年都不坏。

牛可以说全身都是宝,肉奶可食,骨头可制粉,皮可制革。有的牛身上还长有牛黄。是种贵重的中药材。牛角还可以制作精美的艺术品。世上流行的各式各样的皮鞋、皮包、皮手套以及用牛筋编制的腰带,男女都喜欢用。不断点缀装饰着世人的美好生活。同时,也使有些大款、暴发户财大气粗,牛气冲天,大厅广众之下,吹起牛来也不觉得脸红。

目前,世界上有著名的西班牙斗牛表演;有形象逼真,雕塑精湛的华尔街牛。我国著名的相声演员牛群为了过把官瘾当县长后养牛,成为全国第一位“牛县长”。在古老文化中有牛字的汉语成语如:《牛刀小试》、《牛刀割鸡》、《牛鼎烹鸡》、《牛头不对马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鬼蛇神》、《牛气冲天》、《泥牛人海》、《汗牛充栋》、《九牛二虎》、《九牛一毛》、《牛头马面》、《牛衣对泣》、《牛溲马勃》。常用典故中有:《卖剑买牛》、《丙吉问牛》、《齐王舍牛》、《风马牛不相及》、《牛山下涕》、《牛郎织女》、《青牛紫气》、《庖丁解牛》、《蚁动牛斗》、《屠牛朝歌》、《吴牛喘月》、《宁戚饭牛》、《孺子牛》等都是由牛引起的典故故事。

今天,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谈到牛。比如在酒场上两人划拳猜令时就说:“高高的山上一头牛,两个眼睛像铜球。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长在腚后头”。作为开始语。又如清朝诗人解元林写的《咏石牛》诗:“怪石崔巍号石牛,溪边独立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春草欲抽难下咽,长鞭任打不回头。于今鼻上除绳索,大地为栏夜不收。”还有我仙逝的爸爸生前曾写过一首《赞牛》诗:“一生食秸草,四季任使役。鞭挞无怨言,力竭献骨皮。”我一家四口人,我的爱妻、儿子和我都是属牛的。女儿属马。所以人们常说:“牛马年好种田。”因此,我的岁月像牛一样,只有出力流汗顽强地活着。但是命运会比牛好的多……

关于养牛防缠绕绳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