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大亨没有分红了(会很难发展吗?)

养牛大亨没有分红了(会很难发展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养牛大亨没有分红了和农村如果没有带头致富的人,会很难发展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养牛大亨没有分红了以及农村如果没有带头致富的人,会很难发展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伊利和蒙牛有什么渊源?

伊利和蒙牛有什么渊源?

1999年,牛根生与“乳业教父”郑俊怀的矛盾激化,被迫出走创办了蒙牛乳业。曾经的伊利“重臣”牛根生,郑俊怀将其逼走后,却培养了一个劲敌。

牛根生离开伊利后,找到曾经给伊利提供包装制品的谢秋旭拿到了资金,又找到了几位伊利前高管成立了蒙牛乳业。

三年后,蒙牛乳业进行股改开始引进外资,深谙引进外资才能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牛根生,先后引进了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等三家外资机构。同时,牛根生和蒙牛15位高管于英属维京群岛注册了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成为蒙牛乳业股东。

2004年,蒙牛在港交所敲钟上市,但曾经排挤牛根生的“乳业教父”却出事儿了。郑俊怀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判入狱6年,但是郑俊怀却被两次减刑,于2008年刑满释放,后又加入了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

由于牛根生的出走以及伊利混乱的局面,导致伊利的业绩直线下滑,被后来居上的蒙牛逐渐超越。郑俊怀出事儿的那一年,潘刚临危受命,出任了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正当伊利内部纠葛不断时,2007年,蒙牛的销售额首次超越伊利成为乳企行业老大。

好景不长,北京奥运会举办那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导致两家乳企纷纷陷入了危机,此后便重新回到了起跑线开始了竞争。而这十年,伊利和蒙牛的官司更是纷繁不断。

2009年,中粮集团入主蒙牛成为第一大股东,牛根生开始逐渐淡出蒙牛,开始了他的慈善事业。牛根生逐渐淡出蒙牛后,2012年,伊利的销售额再次超越蒙牛,成为乳企老大。

虽然,伊利已重新夺回行业老大,但对于蒙牛的忌惮并没有结束,2015年,伊利向蒙牛发送律师函,表示蒙牛旗下儿童奶产品“未来星”对伊利旗下“QQ星”包装构成侵权,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最终,法院判定蒙牛公司构成侵权,并赔偿伊利经济损失停止使用涉案包装。

眼看蒙牛遭遇到这样的现状,牛根生再次以“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回归蒙牛,寄希望再造蒙牛。

如今,蒙牛已不是那个蒙牛,伊利也不是那个伊利。蒙牛已从早期的合资企业变成了国有股东为单一大股东的“国有企业”。而目前伊利股份股权分散,并无实际控制人,并且代表国资的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仅8.86%,潘刚作为自然人股东直接持股已达到3.88%。

然而,伊利、蒙牛的暗战或许才刚刚开始。去年伊利举报“乳业教父”郑俊怀的事儿闹的沸沸扬扬,如今伊利又再次公开举报蒙牛联合外资在冬奥会搞“猫腻”。未来的大戏或许仍少不了。

但是,对于两家乳业巨头来说,真正体现自身价值的显然并非“互怼”的功力,而是自己的业绩。

谁更胜一筹?

肖竹青向野马君表示,网上曾有段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从来不诋毁对方。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竞争,也从不诋毁对方。他认为,企业之间需要竟合,即竞争合作,而不是拆台,不是爆对方的猛料。“市场竞争,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但是这种互相拆台,我感觉是一种低级的竞争手段。”

而在伊利“怒怼”蒙牛背后,隐约可见两个乳业巨头的“老大争夺战”。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伊利市值近2000亿元,而蒙牛市值是1200亿元。仅从数量级而言,蒙牛几乎是伊利的一半。但是年报显示,2018年,伊利营收789.76亿元,而蒙牛的营收是689.77亿元,相差百亿元。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蒙牛和伊利就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但是论历史,伊利是当之无愧的大哥。

1999年,41岁的牛根生还在伊利担任副总裁,但是因为和当时伊利掌门郑俊怀有了隔阂,于是出走创办了蒙牛。1999年是牛根生的拐点,也是蒙牛的起点。那个时候,蒙牛“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

不过从1999年到2007年,蒙牛从零开始,飞速发展。最初销售额只有4000万元,到2007年,已经超过了乳业巨头伊利。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乳业的双寡头格局初露雏形。

此后的十几年间,蒙牛和伊利一直处于你追我赶之中。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国内乳业的发展陷入停滞,蒙牛和伊利也未能逃脱。

此时,初生的蒙牛在9年狂奔后,突然被迫勒马。而以牛根生为主的初创团队占股约26%,而几家外资机构占股已经接近30%。眼看企业身处逆境,蒙牛面临易主的危机。一年后,蒙牛的代表产品“特仑苏”又因为被爆出其中添加的物质OMP“可能致癌”而引发市场信任危机。

连二连三的危机之下,蒙牛难逃“易主之命”。2009年7月,中粮集团联合厚朴投资,以8亿美元获得蒙牛20%的股权,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蒙牛正式进入中粮时代,牛根生逐渐淡出。

伊利虽然也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但是相比蒙牛可能易主的危机,伊利承压能力明显更甚一筹。在潘刚掌舵伊利之后,伊利的大股东呼和浩特国资委和伊利管理层在股权分配上达成了共识,伊利此也积极推进股权激励计划,使管理层持股比例不断增加。

2009年以后,随着乳业市场逐渐恢复,伊利和蒙牛再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到2018年,伊利和蒙牛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乳业双雄,市场占率分别为23.6%和22.4%,而第三名光明的市占率仅有4.2%。

很明显,后来者蒙牛在20年的发展后,已经和伊利处于一种双雄博弈的状态。但是初创团队退出,蒙牛的管理层不稳定是其软肋。而伊利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后,股权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并没有持股超过20%的股东。

虽然都有软肋,蒙牛和伊利基本还是处于一种同步发展的状态。然而,一山不容二虎,蒙牛和伊利的乳业霸王争夺战,这么多年就没停过。

如今,伊利维护自身权益的“举报”,似乎已将以往双方普通的商业竞争进行了升级。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请问你的家乡逐渐消失的农作物有哪些?为什么现在没有种植了呢?

请问你的家乡逐渐消失的农作物有哪些?为什么现在没有种植了呢?

我的家乡在华北大平原上的冀东南,这些年很多过去非常不错的农作物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些年轻人或许都不再认识这些作物。看到这个题目,猛地勾起了沉沉的乡愁,小时候的农村,这些作物随处可见,但是如今走在农村,却很难再能见到,相信很多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地区的朋友会有同感,下面我就随便说五种,看看大家还认得吗?

第一种:千穗谷。

这个特别耐盐碱的作物,过去在我们冀东南平原随处可见,千穗谷有紫色和黄色两种,每年的秋天,地里面的千穗谷成熟季节,红得发紫,黄的耀眼,特别的漂亮。千穗谷的种子像小米一样大小,收获后可以放到粥里煮着吃,但是最好吃的是做成一种糖,到了冬天村里的集市上都是卖这种糖的商贩,家里的大人会把自己产的千穗谷带到集市上换糖,那时候好多东西都不用钱买,可以换,就像用小麦换西瓜、换大米一样。千穗谷吃起来特别甜,特别香,不但解馋还能解饿。但是最近这些年,这个充满甜蜜的植物已经在农村消失了,不知道是产量低还是因为它的经济效益差,我曾多次问村里的老人,他们说已经找不到种子了。我觉得除了效益低,主要的原因是它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耕作,才逐渐被人们所淘汰。

第二种:甜秫秸。

这是一种作为北方人特有的童年回忆,它的味道要比南方的甘蔗更好吃,不但甜,而且口感好,不像南方的甘蔗那么硬还有厚厚的甘蔗皮,这种甜秫秸吃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渣子,每年夏末在大街上,集贸商场上都能见到扛着一大捆甜秫秸销售的人,一毛钱2根,一毛钱一根,买上两根年幼的我们可以吃上半天。母亲是个节俭的人,她舍不得给我们买,经常是在自家的地里撒一些种子,长了给我们吃,但是甜高粱有一个特点,必须抽穗后才甜,否则吃起来没有味道。后来外出上学,参加工作,再次回到老家的时候,常常怀念这种甜秫秸,可是家里已经没有了,集贸商场上也见不到了,村里的集贸市场已经慢慢变得人烟稀少,取而代之的是超市开始增加,已经没有地方再能找到这种甜甜的高粱秆。

问起不种的原因,母亲笑着说:谁现在还稀罕那玩意,人们过去穷有时间种,,现在人们都有钱了,种了那东西贵了没人要,便宜了不挣钱,所以甜高粱已经基本上绝种了。

第三种:蔓菁。

说到蔓菁,这是一种长的像人参一样的根茎植物,过去生长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勤劳的老家人会把它撒在田间地头的角角落落,它们也不矫情,只有撒上了就默默地生长,茎叶匍匐,不像萝卜那么骄傲,冬天下霜后头上冻,老人们便去挖蔓菁,这是一种味道特别甜的作物,我曾经在网上搜索过,说它是小人参,吃了可以让人肌肤润泽气血旺盛。家人一般都是冬天熬玉米粥的时候放进去,煮熟后一锅清香,当然也有人不喜欢这种味道,我弟弟就不喜欢吃。但是时至今日,这种曾出现在《诗经》中的作物已经很难再见到了。我前些日子在网上搜索想买一些,结果他们标的虽然是蔓菁,图片确实另外一种我们老家叫做甜疙瘩的作物。

我感觉蔓菁的逐渐小时或许也是因为它属于小众作物,不能进入大市场大流通,不能像萝卜、红薯一样有大批的人群去关注,去食用,去加工。真的希望这种小人参能够被人们所重视,能够发展起来。

第四种:黍子。

黍子在我的印象中长得样子特别有味道,成熟的时候都特别飘逸,喜欢黍子因为它的种子可以包粽子,它的穗子去掉种子后可以做笤帚,黍子成熟早,那时候一般谁家种了收割了,都会约一些关系好的邻居好友去落黍子,落黍子就是把种子弄下来,留下穗子晒干做笤帚。黍子的种子可以做粽子,特别粘,特别好吃的,现在的江米都没有那种味道。

自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黍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淡出肥沃的农田,我觉得还是和它不能大规模应用不无关系,如今笤帚已经都是塑料的了,很少有人再刨笤帚了,它的种子已经有了很多适宜大规模生长的作物所替代,所以它的身影正在走出人们的心底。

第五种:蓖麻。

不知道别人对蓖麻什么感觉,我很喜欢这种作物,因为小时候喜欢玩蓖麻的叶子,天气热的时候摘一个大大的叶子盖在头上,非常防晒,叶子的杆中空,截取一段就能做一个呼呼大响的哨子,蓖麻的花也非常有特点,红红的丝,黄黄的花粉……童年的很多美好回忆都和蓖麻有关系。那时候村里有人收蓖麻,据说是做飞机油,小时候的我们觉得蓖麻很厉害,可以坐飞机。渠道边,地头地脑都有蓖麻的身影,冬天篦麻收获后,高大的结杆还是上好的柴火,我们喜欢的是那些因为不成熟没被人采收的种子,剥出来用绳子串一串,挂在脖子里当作大项链,一串蓖麻籽就能让我们玩上一两天。

但是现在真的在老家见不到了,它已经消失了一样,老人说没人收了,就没人种了。过去的老作物还有很多,每一种都是一种或甜蜜或苦涩的回忆,这是如今这些00后,90后不曾有的美好回忆,虽然它们都是普通的庄稼作物,没有华丽的服装,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开心。

农村如果没有带头致富的人,会很难发展吗?

农村如果没有带头致富的人,会很难发展吗?

我们村,最重要的致富带头人首先就是我们的村支书。

现在农村政策很好,所以县里每年都会拨一些资金,这些资金到了镇里,再由村委书记申请办一些项目,比如修路、修整一下鱼塘,主要就是这两项,特别是修整鱼塘,年年都搞,也就是在枯水期,塘里水很浅时,村书记就搞来一个挖机,把鱼塘挖一挖,再把塘坝堆一堆高,到了来年,鱼塘里又可以多放一些鱼苗进去,村里家家户户过年都有鱼吃,不用去买了。

至于修路,镇里的口号是村村通公路,但要指标,指标是根据县镇派工作组去调查,依实际需要状况分配的,村里去年争到了一个指标,但具体到请来施工队一预算,拨的款不够,因为村里人一商量,认为修路要修就修好一点,路宽必须五米,路基也得一米,厚度至少三十公分,而且路面要先铺一层砂石,等等,真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于是村支书这个带头大哥就号召大家集资,他个人出了两千,其他人按人头每人集资200元,村组长一户一户去收,有些户主很爽快,当场出钱,还有出一万的,他是做生意的发了家。有些户主不爽快,有只愿出一部分的,村组长也不为难,就算了。有些户只有老少在家,当家的在外做工,于是打电话请示,大多数都是同意,支持,毕竟这是好事嘛。

所以说人心齐,泰山移。最后路顺利修好了,家家户户通上了公路。

我们村大部分户,经济是不宽裕的,但也有一些富户,都是在外做生意,有的在珠三角城市承包工厂饭堂,比较赚钱,也有在广东大城市开店铺,也赚了钱,这些人过年回来,人人都叫他老板,甚至叫他大老板,哈哈。这些老板经常带一些老乡出去帮工,开的工资也比较有人情味。

这些老板,也算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吧。所以我们村许多人家都修起了新房子。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