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现代养牛技术?中国普通家庭为什么不能像欧美家庭一样大量食用牛肉

外国现代养牛技术?中国普通家庭为什么不能像欧美家庭一样大量食用牛肉

今天给各位分享外国现代养牛技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普通家庭为什么不能像欧美家庭一样大量食用牛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国普通家庭为什么不能像欧美家庭一样大量食用牛肉

中国普通家庭为什么不能像欧美家庭一样大量食用牛肉

一是饮食习惯。欧美大地文明出现的时间较晚,对动物的驯化也晚,野牛、野马等动物居多,所以欧美人捕杀的野牛也多,养成了食用牛肉的习惯。我国就不同了,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对动物的驯化时间较早,早期就将野牛驯化为家牛为人类服务,没有形成食用牛肉的习惯。二是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机械化进程缓慢,机械化程度也不高,牛曾经一度是农耕农活的主力,至今有些地区种田收割等农活仍离不开耕牛,所以牛备受我们保护,一般不会用来食用。欧美国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牛不是农业生产的主力,所以多用来食用。三是价格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牛渐渐退出农业生产活动,牛肉也逐步登上中国家庭的餐桌。但是因为牛肉价格较其它肉类价格高,所以中国普通家庭不像欧美家庭一样大量食用牛肉。

试述动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现代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试述动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现代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动物科学即以前的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史

中国古代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的至今仍有重要价值。其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

原始牧业的形成中国有十分丰富的家畜资源,世界上所有的家畜种类,在中国几乎都有存在。把野生动物驯化成为家畜的漫长过程,可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兽骨、原始洞壁或陶器上的刻绘,以及某些古代传说等大体推断出一个轮廓。

中国古代把、、羊、、、彘()称为“六畜”。其实,历史上的家畜并不止六种,据《尚书?禹贡》等古文献记载,象也曾是家畜之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自古就驯养、等。从分布情况看,家畜的种类组成也因地而异。因此,所谓六畜无非指古代最早驯化的主要家畜。其中尤以犬为最早,因犬在原始时代可以帮助。或接着驯化而成,再次是其他家畜,而以较晚。也有认为养猪的历史最早,但不同家畜种类形成的迟早,应以不同的社会环境而异,在已经定居的原始社会里可能最初饲养猪,而在营游牧生活的社会则不然。

黄河流域及其邻近,应是某些畜种的发源地。过去曾有认为中国的、、鸡、骆驼和驴等都来自“西方”的说法,这是自古把中国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视为西方的误会。其实,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各族人民对许多畜种的形成都作出过重大贡献。

约在新石器时期晚期,一般家畜已先后形成。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有多达1000余头牛和猪的遗骸堆积;浙江河姆渡与罗家角二地文化遗址中有猪骨和猪塑像,以及水牛和的头骨堆积,均可证明至迟7000余年前不少重要的动物已分别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驯化。传说伏羲氏“教民养六畜,以充牺牲”;还有伏羲氏“茹毛饮血,教民渔猎”之说,反映了人类在渔猎经济时代驯化家畜的努力;同时也表明最初饲养的家畜是供肉食和利用皮毛,也被用作祭品。

到5000多年前从神农到黄帝的传说时代,家畜渐被用于驾车使役。唐《通典?礼》篇称:“黄帝作车,至少昊,始驾牛,及陶唐氏(尧)制銮车,乘白马,则马驾之始也”。从殷墟发掘的马车,其结构已与秦汉时代的畜力车辆近似。

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到奴隶社会,畜牧业和家畜利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时和肉畜都得到重视;因此也注意家畜品质的选择。《礼记?檀弓》说:“夏后氏尚黑,……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戎事乘,牲用”。这表明上古三代对驾车用的军马和祭祀的牺牲已讲究毛色的选择。为了养好家畜,当时在管理畜群、修棚盖圈、减少家畜伤亡等方面也有不少创造。从事的奴隶称圉人、牛牧,奴隶头目称牧正,有的牧正后来成了奴隶主的仆从,到封建社会时代还有升到九卿爵位的。由于畜牧生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家畜已成为民间重要的食物来源。如《孟子?尽心》就说过:“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越国的范蠡曾对鲁国穷士猗顿说:“子欲速富,当畜五”。说明畜养母马、牛、羊、猪和驴,已成为当时致富捷径。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畜牧业管理的组织制度趋向完善,畜牧生产在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初期的畜牧业大体可分为国家所有、皇室所有和地主经营、小农经营4类。以后逐步有所变革,但在性质上仍可区别为官办和民间经营两大系统。国有和皇室所有原来不易区分。如太仆寺或群牧司一类中央马政机关主管国有牧场,但也兼管皇室牧场,饲养对象以马为主,同时也养其他家畜。秦汉时期,边疆地区畜牧业尤为发达。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国乌氏倮畜牧边郡,其所养牛马之多,要用山谷来计数。秦始皇因此奖他为封君。当时凡牧马二百,养牛、羊、猪多达一千者,比作千户侯。为了丰富家畜种类和改良家畜品质,汉代已注意从西域引入驴、骡、骆驼以及马、牛、羊良种。北魏和北齐的太仆寺内设有驼牛署和牛羊署,北魏在西北养马200多万匹,骆驼约百万头,牛羊无数。

隋唐时期对官办畜牧业的组织管理又有加强。当时在太仆寺下设典牧署,掌理牛羊和乳肉等产品,同时也管理家畜饲养,许多牧监(养马场古称)并繁殖其他家畜。唐代对牧监畜群的增殖、保护等,还制订法律,作为奖惩准则。如《唐律》中对诸牧各种家畜每年的死耗率和母畜的繁殖率等,都有详细规定。天宝年间,王侯将相及外戚纷纷牧养马、牛、驼、羊,各地牧场皆以封邑为号,可谓盛极一时。

宋代以后,辽、金和元代都借马政组织系统,发展畜牧业,各种家畜的大牧群遍于草原,成为构成国力的主要资源。明代盛世也重视畜牧业的经营,设在京郊的上林苑监,由良牧署饲养种牛、羊和猪共达5700余头,蕃育署饲养种禽达16000余只,已是规模很大的种畜场。但国有草场大多被贵族豪强逐渐侵占,牧场经营已非昔比。清朝近300年间,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畜牧业仍受重视,国有和皇室牧场被安置在塞外草原,巨大牧群交由蒙族管理,而明末遗存的内地牧场则被废止。其结果是在辽阔的疆域内,逐渐形成牧区和农区两种不同的畜牧业形态:在广大牧区以牧养草食家畜为主;农区则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听其自流发展,实际上是更多地注意耕畜、猪和家禽,畜禽饲养成为农村副业的一部分。

古代畜牧业的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畜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少重要的技术成就。首先是相畜术。西汉时已有《相六畜》三十八卷,大多是集春秋、战国时期相畜专著而成;虽早已失传,但散见于后世古农书中的有关内容,经承先启后的汇集和唐、宋时代的发挥充实,仍能为后世所用。传说伯乐以相马闻名,留长孺和荥阳褚氏分别是相彘和相牛的名手。相牛和相禽也有专门著作。近年还在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前期古墓中发现《相狗经》竹简残片,都说明了古代相畜技术的发展和对家畜选种的重视。其次是阉割术,从金石文物所见的、、等古字以及《说文解字》的说明,各种家畜的阉割术在先秦时代已在应用,逐渐从猪普及到鸡和羊等。在家畜饲养方面,甲骨文表示的牢、家和厩,足以证明家畜早已处于舍饲环境中;采用刍秣,刍是刈割后经过加工的草,秣是精料,以和菽(豆)为主。汉武帝时从西域带回的苜蓿种子,由关中逐步移植推广到北方广大地区,为家畜提供了优良的饲料来源。凡此都说明古代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唐代或以前以烙印、烙角作为马牛登记的标记和马牛登记藉簿的建立,也是家畜管理制度上的重要创举。在家畜繁殖方面,至少2000多年来已十分重视配种的季节性。据《礼记?月令》记载,当时过了配种季节,就把种畜隔离,这已不是粗放的群牧管理。《齐民要术》说:“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不肥充繁息者,未之有也。”更是科学地说明了饲养与繁殖的密切关系。至于家畜的引种和改良,自西汉通西域后,已有大宛马和其他畜种引入。隋、唐时代,西域马、羊等良种更是源源而来。《新唐书?兵志》说:“既杂胡种,马乃益壮”,说明了引入良种对于改良中国原有畜种的重要作用。

近代畜牧业19世纪中叶,海禁洞开以后,中国固有的优良家畜品种和毛皮工艺产品引起了外国的重视,一些猪和鸡的良种被介绍到海外,各式皮裘和地也纷纷出口。到20世纪30年代,以蛋类、生皮、和猪鬃为主的畜产品对外贸易,在出口总额中跃居首位,超过了传统出口物资丝、的出口额。但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大量畜产品的输出并没有促进中国畜牧业的发展,相反有些原料在国外加工精制后,又以高价商品输入而使国民经济蒙受损失。

为了使畜牧业获得振兴,早在20世纪初,已有人主张学习应用欧美各种新的技术。如罗振玉就曾于1900年建议引入荷兰、瑞士乳牛,兴办牛乳业,以及进行马种改良,讲究培育,引进来航鸡,奖励养鸡业等。也有人从军事角度,主张重视培养马政和兽医人才。到20年代以后,始在农科高等学校相继设立畜牧系和畜牧兽医系,并派人出国留学。由此培养的人才后成为发展中国现代畜牧业的支柱力量。在畜种改良方面,适应毛纺织工业的原料自给以及军马的需要,在察哈尔、北京门头沟、安徽石门山、奉天(辽宁)和山西太原等地曾设立畜牧试验场,其中以山西省的绵羊改良成绩较著。30年代前期,又先后在南京东郊外创办句容种马牧场和中央种畜场。引入国外良种,进行纯种和杂交的繁育试验,采取新技术和进行牧草栽培试验。此外,上海和南京等大城市的私营牧场还曾从国外引入一些乳牛和猪、鸡良种。但政府部门对畜牧业的领导管理一直未获加强。初是由陆军部军牧司主持马政,农商部农务司掌农田垦牧事宜。到北洋军阀时期,这些机构便形同虚设,原有官办的大牧场大多废弛。30年代,南京政府在实业部设渔牧司,军政部设马政司,实际也少建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畜牧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产量、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肉牛历史存栏

肉牛历史存栏

一、中国肉牛业发展历程如何

中国的肉牛养殖业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牛存第一阶段:发展初期(1979—1990年)中国的牛以役用为主。

当时农业机械紧缺,役用牛是主要的耕畜,政府规定严禁屠杀能繁母牛、种牛和青年牛。1979年开始是中国肉牛业的萌芽期,这一年国家开始投资建设肉牛生产基地,农业部在全国建立144个养牛基地县,加速了牛改良工作进展,逐渐形成了以饲养役用牛为主,肉用牛为辅的生产格局。

中国现代肉牛业是在此以后逐步兴起的。从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到华北北部进行的异地育肥发展很快,如河北省廊坊地区的北三县(大厂、香河、三河)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

1989年以后肉牛业开始快速增长,出现了千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比较完整的肉牛生产环节渐渐形成,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肉牛业。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991一2006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对肉牛养殖业扶持的各种政策,“秸杆养畜”项目在农村迅速发展,使得这一阶段肉牛出栏数快速提高。

至2006年全国肉牛出栏量达5602。9万头,是1990年的5倍。

这一时期,牛肉产量的增加在品种上主要依靠改良的黄牛,如草原红牛、新疆褐牛、西杂黄牛等的改良,是现代肉牛业的品种基础。第三阶段:调整发展期(2007年至今)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对牛羊产业规模化养殖的资金倾斜,以及牛肉供给量下降、眼前利益驱动和养殖成本上升的影响,很多地区养殖户开始大量出售母牛,散户退出加速,规模养殖企业不断涌现,规模化生产比重快速提升。

同时肉牛养殖业也开始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调整,使得后期国内肉牛养殖量呈现恢复性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散养户比重持续下降,年末相比年初约减少1。

5个百分点。2004—2013年,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比重由13。

2%增加到27。3%,提高了14个百分点,增长了1。

1倍。

二、2015年全国肉牛的存栏和消费量

2015肉牛价格在14.5元左右(一)优势区域建设取得的成效1.优势区产量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肉牛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共存栏1232.5万头,比2002年增长5.6%;出栏919.3万头,比2002年增长18.4%。

优势区域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肉牛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各地逐步建立健全省(区)肉牛育种站、市级贮氮站、县级冷配站、乡镇品改站的品改网络体系;积极进行良种引进、改良与推广,大力开展经济杂交,突出抓好肉牛冷冻***配种,冷配比重逐年提高,肉牛品种得到改善。东北优势区主要用西门塔尔和夏洛来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长速度;中原地区加大地方良种黄牛的选育力度,着重提高肉牛品质;西部地区用瑞士褐牛和安格斯肉牛进行改良,提高环境的适应性。

经过几年的改良,优势区肉牛良种杂交改良的比重不断提升,由2002年的35%提高到了2007年的60%。3.规模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

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小区,积极推行肉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优势产区的规模化饲养比重达42%。积极推广配合饲料、人工种草、青贮等适用技。

2015肉牛价格在14.5元左右(一)优势区域建设取得的成效1.优势区产量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肉牛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据统计,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共存栏1232.5万头,比2002年增长5.6%;出栏919.3万头,比2002年增长18.4%。优势区域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肉牛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地逐步建立健全省(区)肉牛育种站、市级贮氮站、县级冷配站、乡镇品改站的品改网络体系;积极进行良种引进、改良与推广,大力开展经济杂交,突出抓好肉牛冷冻***配种,冷配比重逐年提高,肉牛品种得到改善。

东北优势区主要用西门塔尔和夏洛来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长速度;中原地区加大地方良种黄牛的选育力度,着重提高肉牛品质;西部地区用瑞士褐牛和安格斯肉牛进行改良,提高环境的适应性。经过几年的改良,优势区肉牛良种杂交改良的比重不断提升,由2002年的35%提高到了2007年的60%。

3.规模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小区,积极推行肉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优势产区的规模化饲养比重达42%。

积极推广配合饲料、人工种草、青贮等适用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区域内肉牛个体生产力显著提高,部分地区平均胴体重已达到200公斤的国际平均水平。

肉牛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一大批养牛专业合作社和养牛协会,广泛推行“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化模式,肉牛生产与市场衔接日益紧密。4.屠宰加工能力不断增强。

生产加工条件逐步由开放的手工屠宰向封闭的机械屠宰过渡,由热分割向冷分割过渡,由简单分割向精细分割过渡。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大品牌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在优势区内崛起,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了优势区肉牛业蓬勃发展。

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肉牛屠宰加工厂305个,年加工能力达到38.4万吨,年屠宰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的肉牛屠宰加工厂18个。部分企业已具备了国际先进的屠宰加工水平,并已初步培育出一系列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总体评价经过近五年的发展,优势区域肉牛业持续、稳步发展,产品产量显著提高,《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到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牛肉产量达151.1万吨,比2002年提高了18.4%;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牛肉的优质率达到35%左右,比200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平均胴体重比《规划》目标提高6个百分点。

《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一期《规划》所选优势区域县偏少,优势区域覆盖范围较小,优势区域牛肉产品市场主导地位尚不明显。

二、发展前景分析(一)产品需求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牛肉消费量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牛肉2.59公斤,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牛肉0.68公斤,分别比2000年增长30.8%和30.8%。

但同时,我国牛肉消费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较大,与世界人均牛肉消费超过10公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消费量的3.8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对牛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刚性增长也是肉牛的消费需求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

另外,目前,我国牛肉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上仍然具有较大比较优势。随着我国牛肉产品质量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逐步健全,对东南亚、中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

三、养殖肉牛

肉牛育肥100模式一、模式介绍肉牛育肥100模式是指一个农户建一栋存栏100头育肥牛的标准化牛舍,全年育肥3次,累计出栏育肥牛300头。

此模式标准化牛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投资约12万元,附属设施设备约3万元,流动资金70万元,出栏牛头平纯利1000元,年纯利约30万元。二、关键技术1、牛舍设计标准(1)牛舍建设基本要求是坐北朝南,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条件允许可按照钢结构进行建筑。

(2)牛舍采取半开放双列式牛舍,高砖混围墙,砖墙厚240墙,北面全封闭,南面敞开式,舍内总面积为304平方米(38米*8米),素土夯实,砖铺地面(或水泥敷设),走道钢筋混凝土基础,水泥地面,舍顶部滴水坡度一般不小于25°,前后檐高3米,基深0。8-1。

0厘米。(3)门窗要求。

牛舍门高2。2米,宽1米。

北面墙面设窗户6-8扇,窗高1。5米,宽1。

5米,窗台距地面1。2米。

(4)牛床和饲槽。牛床新砖铺设并设有限位栏,牛床长度2。

0-2。2米,宽1。

0-1。2米,牛床坡度为2%;混凝土饲槽,底部贴有面砖,饲槽上宽0。

6-0。8米,底宽0。

35-0。40米,呈弧形,饲槽内缘高0。

35米,外缘高0。6—0。

8米。(5)粪尿沟。

粪尿沟设在牛床末端靠近墙壁的位置,粪尿沟宽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适,一般宽0。25-0。

3米,深0。15一O。

3米,坡度为5%。2、肉牛育肥技术要点(1)育肥前牛舍的准备。

圈舍育肥牛进人圈舍前,对育肥舍地面、墙壁用2%火碱溶液或20%生石灰水喷洒,器具用1%新洁尔灭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圈舍门口设消毒池,以防疫病传人。

(2)育肥牛的准备。对育肥牛进行驱虫健胃,牛体用0。

3%过氧乙酸溶液逐头喷洒1次,并用0。25%蜡净乳剂对牛进行一次普遍擦拭,驱除皮肤寄生虫。

以每千克体重5至7mg抗蠕敏(或6至8g左旋咪唑)投药驱体内寄生虫,驱虫3天后,每头用人工盐60至80g口服健胃。(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圈舍育肥肉牛,坚持早、中、晚3次喂料,先喂草料,再喂配料,最后饮水。用农作物秸秆、青贮秸秆、氨化秸秆、酒糟、玉米、高梁、麦、豆饼、食盐、矿物质类添加剂等配合喂养,干粉料必须拌湿喂给。

精粗料合理搭配,按不同阶段比例进行配制,不可随意增减。平均每头牛每天给精料6千克,粗料7千克。

霉烂、变质的精、粗料均不能饲喂。有条件加喂优质青饲牧草效益更好,可节约精料,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4)育肥肉牛的日粮配方参考。育肥牛精料日粮配方参考如下标准:玉米面35。

5%,豆饼5。8%,酒糟28。

1%,干草29。3%,食盐0。

3%,复合添加剂1%;或精料22。4%,酒糟25。

1%,干草9。1%,微贮秸秆42。

4%,复合添加剂1%,根据不同季节适当选用。冬季要补充适量的精料及能量饲料,提高育肥牛的抗寒力。

禁止饲喂冰冻的饲料和饮水。炎热的季节要给饮凉水,一般在喂料后1小时给饮水。

坚持每日刷拭牛体1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保持牛体及圈舍的卫生。饲养的用具也要经常洗刷消毒,经常观察牛的采食、饮水和反刍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搞好疫病的防治。

(5)育肥牛适时出栏。当育肥牛18至22月龄,体重达400-450公斤以上,全身肌肉丰满,皮下脂肪附着良好,而且发现牛采食量逐渐减少,经调饲后仍不能恢复,这就预示这批育肥的牛可以出栏了,要尽快适时安排出栏,提高经济效益。

四、年存栏2000头肉牛的养牛场占地需多少

国家养牛补贴政策规定:

1:对于个体养牛场养牛规模在100头以上的,每头肉牛补贴1600元:。

2:对于个体养牛场养牛规模在200头以上的,每头肉牛最高可获得当地政府养牛补贴2800元。

养牛户对所养殖肉牛的数目不能虚报、瞒报,必须有正规检疫手续、消毒手续,手续不合法,就难以取得养牛补贴,所以选择正规养牛场合作,非常有必要。

养牛补贴是有地区差异的,在2008-2009年,东北地区,基本都有养牛补贴,每头肉牛补贴500元左右,后来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江苏省,部分地区也有养牛补贴,近两年,广西省,贵州省,四川省,养牛补贴力度较大,一般养牛补贴的方法是根据养牛场的建设,是不是达到规模,是不是现代化养牛场,一般养殖100头肉牛可以补贴20万左右的牛场建设费。

另外养牛补贴也要靠走关系,如果当地养牛的比较多,有些养牛场可以得到补贴,有些养牛场却得不到,这个可想而知,您想得到好处,必须也得给予别人好处。

具体养牛补贴的问题,养牛场的负责人可以到本地的畜牧局,政府,农业部门咨询一下,因为每个地区政策不同,补贴的力度也不同。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外国现代养牛技术和中国普通家庭为什么不能像欧美家庭一样大量食用牛肉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