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与三次产业关系,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养牛与三次产业关系,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养牛与三次产业关系,以及第一 二 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第一 二 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第一 二 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1、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在现代社会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

2、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再分配。

3、但第三产业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软件行业可以大幅提高其他行业的工作效率;外贸行业通过进出口使资源配给最优化;娱乐行业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4、从实践的角度:第三产业主要是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如果第一第二产业没有比较高的受益的,第三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扩展资料:

划分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战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进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是:

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比较突出。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从变化趋势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大产业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①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②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的核心,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

③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产业

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征收的关系

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征收的关系

过的代表企业。方山县宏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方山县委、县政府聚焦脱贫摘帽目标,立足肉牛主导产业发展,举全县之力打造的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有力助推方山县肉牛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形成全链条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强力带动周边农民持续增收。

政策引领搭实产业发展框架

方山县自然气候条件优越,饲草资源丰富,肉牛养殖历史悠久有广泛群众基础,非常适合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方山县县域面积215万亩,其中:耕地45万亩、天然草地49.8万亩、森林面积近74.9万亩、四荒地19.6万亩。年降雨量450-550mm,无霜期90-150天,区域内分支出7大沟30多条小沟。全县山高沟深,气候冷凉,牧坡广阔,水草丰茂,疫病稀少,是养牛的天然宝地。县域内沿川年种植玉米近10万亩,还有谷子、杂豆等小杂粮种植近4万亩,农作物秸秆资源也可为草食畜养殖业提供多元化的饲草保障。唐朝时马坊一带就是尉迟恭的四十里牧马场,南阳沟是民国时期山西省第一个示范牧场。养殖习俗世代相传,积累了宝贵的养殖技术与防疫经验,形成本地特色的养殖文化与传统,方山县也被列为全省十个养牛重点县之一。

2016年以来,方山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肉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两年规范化、三年大发展、四年成支柱”的肉牛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先后出台了《方山县加快发展肉牛产业的实施意见》《方山县脱贫攻坚重点产业奖补办法》等配套政策,引导广大农户参与肉牛养殖、增收脱贫,在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同时,带动全县肉牛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在方山县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推动下,2016年,方山县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宏康牧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目前企业已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实际投入资金3.58亿元,分两期建成可存栏8000头规模的牛棚47个,青贮窖7个22560平方米,干草棚1个1700平方米,时产10吨饲料加工厂,年屠宰3万头肉牛屠宰厂。同时,企业还对周边陈家湾、代居、郝家庄三个村已建闲置牛棚进行了改造,进行合作经营,养殖总规模达到10000头。2020年,宏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共收购架子牛5242头,销售肉牛4886头,实现销售收入8929.8万元。

在宏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力带动下,2020年底,方山县169个行政村有120个村重点养牛,养牛户达2680户1083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占70%,养牛收入占到农户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融合发展打造一流肉牛品牌

宏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建成以来,便着力打造“放山牛”品牌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延伸“种、养、加、销”农牧循环产业发展链,有力推动了方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初期,因缺乏技术管理人才,公司曾委托汾阳众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托管经营。2020年末,为了解决企业运行资金严重短缺,经营管理效益不高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养殖场、屠宰场均面向社会公开承包经营,引入社会资本助推企业扩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经多次分析研判,确定养殖场由方山县丰茂农业有限公司承包经营,屠宰场由宏康世纪(山西)供应链有限公司租赁经营。随着承包方人员、资金陆续到位,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入正轨。

2021年,方山县引进贵州实富电力实业公司在肉牛屠宰、肉品加工及母牛繁殖改良等方面与宏康牧业开展全方位合作。目前日屠宰量可达100头,开发生产的“牛肉干”“牛排”“卤牛肉”等系列产品,远销长三角、珠三角及西北、西南等地。

在宏康牧业公司辐射带动下,方山县母牛繁育、肉牛育肥、饲草种植、屠宰加工、有机肥生产的肉牛全产业链格局已初步形成。下一步,公司将围绕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锚定现代农牧业发展目标,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公司将坚持走现代企业发展的路子,引进先进技术、专业团队,拓宽资金渠道,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治理体系,实现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经营效益持续稳步提升。公司将坚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继续在种养结构调整、屠宰加工、饲草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冷链物流、品种改良、市场交易、检疫检测等方面发力,塑强品牌、开拓市场,争夺全国肉牛产业的话语权。将坚持完善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依托肉牛主导产业,规划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好唱响“绿色、有机”两张牌,助推全方山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利益联结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宏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公司+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三种模式,有力助推脱贫户增收,并且成效明显。

“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公司与村集体签订购销协议,村集体牵头成立的肉牛购销协会作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减少销售中介环节,农户每头牛可增收500-800元,带动全县形成养牛专业村80个,牛存栏达到4.1万头以上,养牛专业户2900余户,年均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散养户年均收入5000元以上。

“公司+企业+农户”模式。公司与老传统、良泉两户白酒企业签订酒糟购销合同,利用酒糟进行肉牛育肥;两户白酒企业与农户订单种植酿酒高粱,企业按照1.2元/斤的保底价回收,带动全县发展高粱种植1.8万亩,亩均增收300元。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结合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扶持项目,在7个集中安置点周边流转土地5532亩,建成4个青贮玉米种植产业园,带动1550名搬迁户增收并惠及所有搬迁户。全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带动贫困户6200户,户均增收1500元。

同时,公司雇佣周边村贫困户进行养殖、屠宰,用工100余人,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对农民进行养殖、配种、屠宰培训500余人次。

科学规划综合带动效益明显

宏康牧业的壮大,见证着方山县肉牛全链条循环产业的发展。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冷链运输体系,强化品牌打造,做强销售终端,为方山县肉牛产业发展做好贡献。

为了保证冷鲜肉产品的市场输送,公司将着手投资建立物流冷链运输体系,配套不同载重的各类冷藏运输车用于长途、短途运输。其余所需的长途冷链运输设备依托公司合作的物流冷链公司完成。该运输体系的建立可增加社会就业20人。

为提升方山肉牛的知名度,公司下一步还计划加大投资,着力创建全国名优肉牛品牌。品牌策划、宣传画册制作、影视宣传片拍摄、户外宣传广告及新媒体品牌宣传都已列入议事日程。

为了扩大方山牛肉及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还计划在北京、太原等地发展全牛宴、“放山牛”火锅旗舰店若干个。旗舰店的建成可有力促进县域肉牛品牌的推广,带动扩大肉牛产品的销售市场。同时可解决社会就业200余人。

征程万里阔,奋斗正当时。未来的宏康牧业将在方山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打造产业融合新载体、农民增收新平台,在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大潮中劈波斩浪,扬帆起航。他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到2023年带动农户5000户参与养殖,户均增收6万元;到2025年带动农户10000户参与养殖,户均增收8万元,累计增收额达到125亿元”目标。

养牛行情

养牛行情

肉牛产业形势分析

1.国内牛源不足导致产业萎缩。2008年以来,牛肉价格的飞速上涨使肉牛主产区为扩大销售量,采取以“弑母杀青”为特征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蚕食着整个肉牛产业的发展基础。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中国母牛存栏量从3300万头减至2300万头,四年间大幅减少1000万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能繁母牛存栏量的大幅下滑带来了2008年至今国内肉牛存栏量从8900万头减少至6000万头的后果,“物以稀为贵”,去骨牛肉价格在2012年11月突破50元/千克的大关后,仍保持了上升态势,目前去骨牛肉价格已经在64元/千克。虽然牛肉价格始终保持高位,但国内整个肉牛养殖业却在慢慢萎缩,我国肉牛养殖仍以农户散养为主,由于肉牛养殖周期长、饲料成本的上升,相对于养鸡养猪或是外出打工,养牛的比较效益不高,导致弃养肉牛现象较为普遍。能繁母牛存栏量的减少,生产成本的增加,居民购买能力的局限又使得下游的加工企业屠宰量和屠宰利润不断下降,肉牛屠宰企业收购加工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关门转行,整个肉牛产业不断萎缩。

2.进口牛肉冲击国内市场。长期也来,中国牛肉价格长期低于畜牧业发达国家,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和出口亚非拉地区,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但从2010年开始,由于国内需求急剧增加、肉牛存栏量下降,我国每年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约有240万吨的缺口,导致国产牛肉价格的不断上涨,2010年中国牛肉价格已经达到3046.9美元/吨,远远高于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的牛肉价格400-1000美元/吨,但国产牛肉品质低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价格和品质的巨大差距,供需之间的缺口使我国开始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大量进口牛肉。从2012年,我国成为了牛肉净进口国,净进口量达4.9万吨,这一规模到2013年进一步扩大。仅2013年1-6月中国牛肉累计净进口量已经达到12.3万吨,相当于2012年全年净进口量的2倍多[1]。据调查,2014年,从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的冻牛肉在中国的批发价只有30-36元/千克,远低于国产牛肉批发价58-62元/千克,促使国内加工企业、酒店、普通居民等消费群体逐渐青睐低价高品质的进口牛肉,国产牛肉市场份额减少,国内肉牛产业受到了进一步的冲击。

3.肉牛养殖业面临结构转型。肉牛养殖建场成本低,疫病少,死亡率低,价格高,使得肉牛产业在2008年以后发展较快。牛的生长周期较长,从怀孕、分娩、再到小牛、成牛时间超过两年,企业如果从事肉牛繁育环节的话,周转就将大大放慢,从而占用大量的场地和资金,如果只是收购架子牛育肥的话,四个月就能实现资金周转。近年来,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肉牛大省的肉牛场和屠宰企业不远万里到内蒙古、东三省、新疆等地区的农户手中购进架子牛进行短期育肥出栏,获利颇丰。随着能繁母牛和小牛不断被宰杀,架子牛资源稀缺,市价高涨,加之饲料、运输、人力成本一路上扬,进口牛肉的冲击,导致国产牛肉价格虽然保持高位,市场销量和市场份额却在不断缩减,肉牛企业亏损严重。据平原县一家养牛场场长介绍,目前600千克育肥牛出栏价格在25-26元/千克左右,在牛源不足、生产成本上涨、市场销量下降的情况下,肉牛出栏价格在28-30元/千克之间才能保本,卖一头牛赔2000元左右。内蒙、东北等地300千克左右的架子牛价格要在1-1.3万元,且牛源稀缺,有价无市,“自繁自育不如到外地买牛”的长距离异地育肥模式举步维艰,肉牛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河北石家庄、衡水、廊坊等地,350千克的架子牛价格在34.4元/千克,600千克的育肥牛价格约为25.6元/千克,每千克差价达8.6元,呈明显的“倒挂”状态。因此,当地许多育肥专业场户提高能繁母牛存栏量,逐步转为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已成为当地肉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标志。

4.发展趋势。牛肉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由于牛源短缺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国产牛肉价格仍会保持上涨态势。未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牛肉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提高,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预计2015年,全国牛肉总需求量将达到750吨,供需矛盾依然会非常突出。

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在市场现状的倒逼下,肉牛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农区肉牛产业长距离异地育肥模式基本退出,肉牛散养户组成合作组织开展自繁自育和屠宰加工,并与大型超市、酒店饭馆直接对接的新模式将会在农区逐渐兴起。随着牛肉价格的不断升高,肉牛资源的缺乏,牧区的草场资源丰富、养殖成本较低、消费群体较为稳定的优势将使牧区肉牛产业进一步壮大。南方的丰富的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及各具特色的地方肉牛品种资源,使“北牧南移”成为了现实,发展南方草地养牛业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北牧南移”将成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进口牛肉“低价效应”难以持久。通过进口的低价牛肉来扩大国内牛肉消费群体,解决国内牛源紧张,居民吃不起高价国产牛肉的问题,是破解当前国内牛肉消费市场供需矛盾的理性选择。但进口廉价冻牛肉并不能彻底解决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据统计,近5年国际上牛肉进出口数量平均每年约为900万吨,除中国进口牛肉外,韩国、日本等国牛肉进口需求也很大,进口牛肉价格也会随需求量增加而不断上升,其价格优势会随之消失,进口牛肉的“低价效应”难以持久。因此,解决中国肉牛产业的问题不能光靠“进口低价牛肉”这一剂止痛针,而是要在充分利用国外牛肉资源的基础上,加大产业的“转方式、调结构”力度,使国内的肉牛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高档牛肉市场发展趋势。高档牛肉,主要是指通过选育优良肉牛品种,同时辅以绿色无污染的饲养手段和标准化屠宰程序,所获取的高品质绿色牛肉,具有品质突出、营养丰富、质量全程可控等优点,价格在180-220元/千克,部分顶级肉品甚至可达3000元/千克。由于我国肉牛养殖依然以粗放型养殖为主,牛肉品质还未达到高档级别,国内高档肉牛养殖加工企业只有大连雪龙、山东布莱凯特、内蒙古科尔沁、陕西秦宝等少数几家,其产能约占全国牛肉产量的0.2%左右,远未达到国内消费的需求,大部分高档牛肉需要进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高,我国的高档牛肉市场需求逐年加大,预计2015年需求量可达到7.4万吨[2]。高档牛肉价格高、利润丰厚,需求量逐年增加,国内产能不足的现状决定了今后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是依托现有资源,培育高档肉牛品种,缩短育肥周期,提高牛肉品质和加工工艺,并实现质量全程可控可追溯

畜牧业包含哪些方面

畜牧业包含哪些方面

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农业区畜牧业2种类型。农业区畜牧业在畜牧产品中占主要位置,以部分粮食或加工粮食的副产品为饲料,饲养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为城市人们提供生活副食品,牧区畜牧业经营管理方式为粗放,以天然草场为基础,饲养牛、马、羊,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藏绵羊、牦牛等。

一、畜牧业分为哪几种类型

1、牧区畜牧业: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饲料主要来源于天然草场。

2、农业区畜牧业:饲养方式以圈养为主,饲料主要来自种植的粮食。

二、牧区畜牧业、农业区畜牧业的特点

1、牧区畜牧业经营管理方式为粗放,农牧结合不密切,饲草供应水季节的变化波动性较大,易受灾害性天气的威胁。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

2、农业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以耗粮型畜牧业为主,以舍饲为主,兼用型畜牧业比较发达,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牧产品中占主要位置。

三、牧区畜牧业、农业区畜牧业的区别

1、牧区畜牧业以天然草场为基础,养牛、马、羊,为国民经济提供皮毛肉等。

2、农业区畜牧业以部分粮食或加工粮食的副产品为饲料,饲养猪牛羊、家禽等,为城市人们提供生活副食品。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

从一个门外汉到名副其实的畜牧专家,他用27年时间实践着科技致富、带领家乡人创业奔小康的人生理想.以下是我J.L分享的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更多热点创业项目参考欢迎访问(www.oh100.com/chuangye)。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篇一:

养牛效益好,每年六七万元收入呢,如果资金充裕的话,今后打算再扩大规模。”看着圈舍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肃州区西峰乡农民李万林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近年来,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地处城郊的肃州区西峰乡利用戈壁荒滩兴建养殖小区,让更多失地农民通过发展养殖业开辟出了增收致富的新天地。李万林是肃州区西峰乡最早的失地农民之一,当大部分农户进城买房当城里人的时候,李万林却把所有补偿款拿出来在该乡张良沟村的荒滩上建起了养殖场,调进了20多头肉牛开始搞起养殖,念起了“牛经”。没有技术,就四处请教,没有市场,就多方联系。养殖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存栏有45头,再过几天,这20多头就可以出栏了,行情好的话每头牛能卖一万元。”指着一排正在抢食的肉牛,李万林乐滋滋地说。

据李万林介绍,他养殖场的肉牛饲养量已经达到了300多头,每年纯收入都在7万多元。今年春节后他又以每头5000元的价格调进了40多头肉牛。如今,李万林凭着踏实苦干的劲头,把“牛经”念的是牛气冲天,在戈壁滩上实现了增收梦想。不仅修起了小康房,前段时间,还淘汰用了四五年的农用汽车,买了小轿车,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充实而富足。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篇二:

他成功实验了甘肃省西杂改良牛养殖、玉米青干草调制,创新了青贮技术,承担了国家的.、甘肃的“肉牛杂交组合筛选”、“母牛带犊营养供给技术”等23项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的试验与示范,引进德国“弗莱维赫”、美国黑“安格斯”、日本“和牛”新品种,对“张掖肉牛”进行了“二元”和“三元”杂交,同时开展“张掖肉牛”新类群“母牛核心群”选育,为张掖肉牛类群的选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站长朱跃明。他创办的养殖场,占地面积6500亩,建成标准化双列式牛舍22栋、饲草青贮氨化池9座、库房及饲料加工车间1900平方米,存栏肉牛8000头,出栏15000头,是全市最大的肉牛良种选育与标准化养殖示范性企业。从一个门外汉到名副其实的畜牧专家,他用27年时间实践着科技致富、带领家乡人创业奔小康的人生理想。

今年53岁的朱跃明,原本是长安乡经委一名招聘干部。平淡的生活让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1988年,25岁的朱跃明放弃了工作,走上了创业路。经过几年的打工积累,1997年,朱跃明开始在自己后院里开始养羊,从最初的几十只到几百只,渐渐有了规模。2002年,他发现石岗墩荒滩面积广袤适合搞养殖,为了扩大规模,朱跃明开始开发荒滩1100亩并注册成立了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筹资建羊舍、青贮氨化窖,养殖肉羊2200多只,并于2004年被列入农业部扶持的农业科技养殖示范场。

好景不长,2006年,受市场影响,肉羊养殖下滑,一年下来,几乎赔进了之前所有的资金积累。“之前一起来开垦荒滩搞养殖的同行都跑了,就剩下我一家了,如果放弃,我这辈子就算玩完了,只能咬牙往前走”。朱跃明回忆说。就在生死一线的时刻,朱跃明原本在银行上班的两个弟弟放弃了工作加入了公司的团队。有了家人的支持和弟弟买断工龄的资金的注入,公司发展有了新的希望。

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了之前失败的教训,朱跃明总结出肉牛养殖投资大但是受市场的波动相对较小,并且有自己的草场会降低养殖成本,于是公司决定开始养殖肉牛并大面积开垦荒地种植草畜。2007年,朱跃明带着自己的团队一边扩大养殖规模,一边建设草畜基地。他创办的万禾草畜产业有限公司万头肉牛养殖场项目建设速度快,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同时,养殖场标准化程度高,规划布局合理,硬件设施设备齐全,被确定为全市肉牛发展的龙头企业,同时也为肉牛产业的试验研究提供了试验平台。经过两年的打拼发展,公司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被农业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朱跃明被聘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站长。为了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朱跃明更是带领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14年3月15—17日,岗位专家阎萍团队与张掖综合试验站朱跃明团队在张掖综合试验站联合开展肉牛背膘测定试验。试验前,朱跃明站长详细介绍了试验站肉牛的生产模式,重点包括母牛带犊生产、肉牛育肥、犊牛培育等。随后,岗站联合选择了51头17~18月龄西杂肉牛,进行背膘测定试验。在测定体重的基础上,利用兽用B超测定了51头西杂牛的背膘厚度及眼肌面积,结合3项指标计算了肉牛脂肪含量,分析了西杂牛大理石纹,初步评估了西杂牛在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产肉性能。张掖综合试验站通过试验示范,初步建立了张掖肉牛生产模式,肉牛育肥效益显著。

事业有成的朱跃明并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在几十年的打拼中,朱跃明发现,国内和国外肉牛养殖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肉牛的品种,而在于草场。“我们完全可以从国外进优良的品种,但是像美国、澳大利亚那种广袤的草场我们没法比,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草场,所以肉牛养殖成本一直很高,导致国内牛肉价格一直高于国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只能从草场种植上下功夫。”为了提高饲草产量,朱跃明更是费劲心血,试种各种品种的玉米,2014年,经过几年的试种比对,发现新疆产的新饲12号每亩能产10.8吨饲草,比以前的每亩4吨提高了2倍多。“以前是一亩地养活一头牛,现在我们是一亩地养活两头牛,降低喂养成本三分之二。”近年来,朱跃明与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9位岗位专家进行任务对接,承担了“肉牛杂交组合筛选”、“母牛带犊营养供给技术”等23项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的试验与示范,引进德国“弗莱维赫”、美国黑“安格斯”、日本“和牛”新品种,对“张掖肉牛”进行了“二元”和“三元”杂交,同时开展“张掖肉牛”新类群“母牛核心群”选育,朱跃明的《张掖市肉用母牛乏情不育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河西农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等一批有份量的论文在《中国牛业科学》等杂志发表,为张掖肉牛类群的选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的养殖打拼,朱跃明发现,自己不懂养殖技术,在关键时刻很被动,“我们经常会为一些养殖小技术和遇到的困难去四处找畜牧专家来解决,既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很不方便”。于是他就自己去学习,学习各种养殖技术、疫情控制等畜牧方面的知识,几十年下来,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成了畜牧专家了,现在,朱跃民每天都坚持学习2小时,学习最新的畜牧知识和动态,为公司和更多的养殖户服务。在养殖中朱跃明发现,每年秋天,在做青贮的时候,氨化窖里面有渗透出很多的水,不仅将一些饲草的营养流失,还加大了喂养难度。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朱跃明跑遍了周边各大养殖场并和国内畜牧专家沟通交流,他设想添加一种可以融水并且牛能吃的植物行不行,想到就行动,2013年,朱跃明大胆将麦草粉碎添加到青贮料里面,实验发现,麦草不仅能吸掉水分,还含有动物需要的蛋白质。2014年,朱跃明有实验将玉米芯粉碎加入青料里面,结果发现,效果比之前的麦草还要好,不仅能吸水而且营养价值更高。攻克了这一难题,全国有名的前进奶牛养殖场和周围养牛大户都纷纷学习和推广,朱跃明的肉牛养殖路越走越宽越平坦。他告诉记者,目前这一技术正在申请专利。

如今的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仅是一家肉牛养殖企业,更是一家科研培训单位,2008年至今,公司共培训带动当地养殖户10000人次,是养殖界响当当的“牛老大”。“我们的培训不是学院派的讲座培训,我们会在养殖现场为广大养殖户解决现实的问题,让大家能学到真正的养殖技术。”朱跃明很忙,但对于周边地区一些养殖大户的请教从来都不怠慢,牛的成本很高,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损失很大,尤其对于那些规模小的养殖户,更是晴天霹雳,所以我不能怠慢。朱跃明说,去年春天,周边一家养殖户的24头牛突然死亡,凌晨5点,我还在睡梦中,一阵电话惊醒,原来是一个养殖户的24头死了,接到电话,我没有犹豫,直接给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汇报并请来专家赶赴现场提取病样化验检查,结果出来后及时对其他牛进行了防疫才幸免的更大面积疫情的发生。

朱跃明说,现在的他不仅是在干事业,更是在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

关于养牛与三次产业关系,第一 二 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