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部落养牛(为何要在牛身上挖个很深的大洞这样牛不会痛吗)

外国部落养牛(为何要在牛身上挖个很深的大洞这样牛不会痛吗)

大家好,关于外国部落养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外国人养牛,为何要在牛身上挖个很深的大洞这样牛不会痛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外国养牛的很多,为什么他们要在牛身上弄个洞

外国养牛的很多,为什么他们要在牛身上弄个洞

因为牛容易消化不良,所以才会在牛身上开个洞。

说到我们对牛的了解,我们想到的可能是劳动的代名词。作为自古以来就与人友好的劳动伙伴,牛的忠诚和友善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它也可以为人们提供牛肉,牛奶等,可以说是一种宝藏。最近,一个奇怪的消息出现在国外媒体上。国外的一些母牛已经在体内挖了一个洞。有时,饲养员也会把手伸进去挖出母牛的内脏。一些网民说,这样做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奶牛死亡或影响其寿命。这种做法在中国很少见,但国外一些奶牛是通过这种方式饲养的。实际上,外国人只会在少数母牛身上这样做,这是因为正在治疗牛。

有些母牛在人工饲养的牛棚中生活了很长时间,这将导致太少的运动并容易引起奶牛消化不良。在牛的身上挖个洞也是为了给牛做手术,牛的消化不良是经常反反复复的,但是不可能每次消化不良就给牛开刀,所以就在牛的身上保留了一个洞。由于母牛是一种总共有四个胃的反刍动物,因此该操作是在瘤胃中开一个孔,该孔产生用于消化的瘤胃液,已安装瘤胃瘘设备和疾病预防方法。通常,孔上的盖子是关闭的,当奶牛进食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孔观察食物的消化情况。

除了观察和研究牛的消化状况外,当其他牛有消化问题和胃功能异常时,可以从瘤胃开放的牛中获得新鲜的微生物,然后分发给其他有需要的牛。该操作看起来很吓人,但不会影响母牛的寿命。据说,从那时起,被选为胃窗的母牛无需工作,除了每天两次挤奶外,仅在需要时等待其他牛提供胃液。当牛生病时,医生可以直接从体内给药,这比以前的治疗方法更有效。

海地的历史沿革

海地的历史沿革

主词条:海地历史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族居住地,伊斯帕尼奥拉岛被发现时,岛上居住着约100万印第安人,主要为泰诺人,岛的西北部居住着少许西沃内人。当时岛上已经有五个印第安土著政权,他们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村庄里,捕捉鸟类、鱼类、啮齿类动物,并耕种土地。伊斯帕尼奥拉岛印第安人用石斧开垦,用木铲耕种。主要的作物是木薯和甘薯。

1492年,在哥伦布的首次航行中,因为其旗舰搁浅,不能把其他两艘船上的船员带回西班牙,因此在今天的海地角附近建立了纳维达德城堡。

1493年哥伦布返回这里时,发现堡内无一人存活。他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北海岸建立了伊莎贝拉殖民地,该岛的殖民统治就此开始。

1502年,伊斯帕尼奥拉岛正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岛上印第安人的军事反抗被粉碎。16世纪时,西班牙人已经在岛上建立了15座城市。此外,西班牙官兵们都分得了岛上的土地,并且把居住在这些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变成了奴隶,用于采掘黄金、种植甘蔗和养牛。由于天花的影响,阿拉瓦克人于1544年在岛上绝迹。

土著绝迹以后,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的种植园和牧场纷纷被西班牙地主抛弃,该岛西部遂成为荒芜的无人区,并逐渐变成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海盗的据点。到16世纪末,这些海盗已经严重地威胁西班牙的海上航线。一些来自英、法、荷等国的猎人逐渐来到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狩猎野牛和野猪,做成腌肉出售给海盗,还有一些农民种植烟草和一些基本的粮食作物。

在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的欧洲移民中,法国人占数量上的优势。1640年,法国将伊斯帕尼奥拉岛西北的托尔提岛据为己有。1665年,法国政府声称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是法国的殖民地,称为“圣多明克”。1679年,根据勒斯维克条约,圣多明克被西班牙正式割让给法国。

法国政府考虑到在该地建立殖民地,因此不仅很注意制止海盗活动,而且劝说猎人移居到殖民区,成为定居农民。到17世纪末,随着法国殖民者的不断迁入,圣多明克已经成为美洲最富庶的殖民地之一。

168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发布了“黑人法令”,规定种植园主要为奴隶提供足够的衣食和住宿,但是也允许他们对黑人奴隶施加各种残酷的肉刑。曾经是黑人奴隶、后来成为海地皇帝的亨利·克里斯托夫在其回忆录中记录了白人种植园主的种种酷刑:“白人将黑人倒挂起来,将他们钉死在木板上,将他们活埋,将他们装入麻袋扔到河里,强迫他们吃屎,用鞭子抽掉他们的皮,将他们绑起来让蚂蚁和蚊子吃他们,将他们活活扔到沸水中,将他们绑到大炮前轰碎,让狗吃他们……”在白人种植园主的虐待下,许多黑人奴隶选择逃亡。他们在中科迪勒拉山中定居下来,组成被称为“马龙”的社区,不时下山袭击孤立的种植园。这些逃亡奴隶被称为“马龙人”。

圣多明克的主要作物最初是烟草和靛蓝,后来是棉花、甘蔗和咖啡。所有能被利用的土地都进行耕种,甘蔗种植在湿润平原上,山地种植咖啡,干燥丘陵地种植靛蓝,棉花地则分布在干燥的平原上。偏僻的、不能种植的地方,也被用来养牛和养猪。甘蔗是圣多明克最主要的经济作物,1767年,这里向欧洲出口了7200万磅粗糖和5200万磅白糖。1780年,圣多明克提供了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当地所需的食粮一部分依靠自种,大部分需要进口。

1790年,圣多明克的行政中心和最大港口法兰西角(即海地角),人口已经达到1.5万,拥有许多繁华的公共建筑和宽阔的街道、广场。第二大城市是太子港,1790年时人口为6000人。其他城镇也大多位于沿海,起到港口和贸易中心的作用。在内地密布种植园,在种植园和港口之间修建了铺砌石块的全天候道路,以及横跨河流的石桥。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西半球的法国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的冲击。1790年,黑人起义前夕,圣多明克岛上的白人有3.2万,大多数是法国移民。他们分为两个阶层,第一个阶层包括大种植园主、高级官员和大商人,及其眷属;第二个阶层包括小土地占有者、小店主、工匠、港口工人等下层白人。黑白混血人的人数大约有3.5万到5.6万之间。此外还有大约3万名自由黑人。黑人奴隶们可以通过被主人释放而得到自由,也有种植园主在奴隶老得不能劳动时将其释放,以免负担其衣食供养。与主人发生关系的黑人侍女及其混血子女也常常会获得自由。不过,自由黑人不能从事法官和军官的职业,被禁止使用火枪,禁止佩剑,衣服的式样和质料也有规定。在海地革命前夕,圣多明克的各种植园中约有50万黑人奴隶。从1783年到1791年,圣多明克的奴隶进口量占西半球奴隶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奴隶大多来自西非的达荷美、刚果和几内亚,他们将西非的伏都教带入了圣多明克。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要求制订有关有色人种自由民权利的立法,遭到来自马提尼克的殖民地代表莫罗·德圣梅里的反对,他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国民议会竟不幸制定关于黑白混血人种地位的立法,那就一切全完了。殖民者将认为自己是被出卖了;而黑白混血人,受他们朋友(按:指法国的“黑人之友”等主张废奴的自由主义组织)的怂恿,将会采取最极端的手段。然后,奴隶们——他们也有同样的朋友和同样的行动手段——将会力图达到同样的目的。殖民地不久就会成为一片广袤的屠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莫罗的预言在圣多明克逐渐成为现实。当地殖民当局拒绝履行法国国民议会提出的自由民有权参加省议会和殖民地议会选举的法令;当地的混血人则拿起武器,要求获得他们应有的权利。白人与混血人之间的争论吸引了殖民当局的全部注意力,因此没有注意到黑人即将造反的信号。

1790年,圣多明克的黑人奴隶就通过夜间的伏都教秘密集会互相传播准备起义的消息。1791年8月22日,海地北方平原的20万黑人奴隶以击鼓为号,纷纷起来造反。白人种植园主及其妻子子女在午夜遭到突然袭击。奴隶们放火焚烧甘蔗田和房屋,屠杀白种居民。当地的一万名白人居民和一小股正规部队根本无法将起义镇压下来,几个星期内,海地北方已经成为废墟。大约有两千名白人被杀,180个甘蔗种植园和900个咖啡与靛蓝种植园被毁坏,1万多名奴隶在战斗、饥饿或白人镇压中死亡。两个月后,海地北方已经全部落入奴隶手中,只有法兰西角与西部山区一带有防御工事的营地还在白人手中。在海地西部没有发生奴隶叛乱,不过却发生了白人与要求分权的混血人种的战争,除了太子港(当地贫穷白人组成了自发武装,反抗白人上等阶级和混血人)外,混血人种军队在交战中占上风。在海地南部,白人种植园主将黑人奴隶武装起来,反对混血人种。

1791年10月,圣多明克的黑人起义已经演变为白人上等阶级与贫穷白人、白人保王党与革命派、混血人与白人、混血人与黑人、南部武装奴隶与北部起义奴隶之间的交迭混战。唯一恢复秩序的希望在于从法国派遣军队,然而国民议会中的雅各宾派反对任何支持圣多明克殖民者与王家总督的动议。直到1792年9月雅各宾派控制国民议会后,才向圣多明克派去“革命军队”,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但是,自法国派去的革命军队面临圣多明克保王党的抵抗,只好与叛乱的努力联合起来。1793年6月,黑人攻陷法兰西角,并洗劫了这个城市。

1793年8月,法国颁布法令,解放圣多明克的奴隶。当地幸存的白人为了躲避黑人报复,纷纷逃往美国、古巴、牙买加和波多黎各(在波多黎各的西海岸,来自圣多明克的法国难民建起了富于法国特色的马亚圭斯城)。

圣多明克的黑人起义及随后的战争引起西属圣多明各(多米尼加)和英属牙买加当局的严重恐慌,他们惧怕本地的黑人也起而效仿。两国都向圣多明克派遣了远征军。一支英国军队在1794年3月攻占太子港,受到法国殖民者的欢迎。但是1795年牙买加爆发马龙人起义(这次起义是法国人在幕后操纵的)后英国撤回了军队。

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领导了反抗英国人的战争。他原为种植园的奴隶,1791年黑人起义后在圣多明克北方流浪掳掠。西班牙与法兰西共和国爆发战争后,他加入西班牙军队,成为保王党的雇佣兵。

1794年,由于英国军队的入侵,他带领部队从西班牙军队中哗变,并转而参加法兰西共和国的军队。杜桑·卢维杜尔得到了美国的支援,从美国得到船只和物资供应。1798年,英国干涉军统帅梅特兰与杜桑·卢维杜尔签订了和约,撤回军队。

英国撤军后,杜桑·卢维杜尔转而攻打南部和西部的混血人地盘,屠杀了1万多名混血人妇女和儿童,圣多明克全境至此已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卢维杜尔成为圣多明克实际上的统治者(他在1799年被法国执政内阁任命为总督),随后命令那些被释放的奴隶结束游荡,回到土地上去劳动。1800年到1802年间,几乎被完全毁灭的圣多明克经济又逐渐复苏过来。1801年7月1日海地颁布第一部宪法,宣布永远废除奴隶制度,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人财产不可侵犯,提倡贸易自由。杜桑-卢维图尔任终身总统并有权选择继承人。

1801年12月,拿破仑·波拿巴任命查尔斯·勒克莱尔为法国远征军司令,率领54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和3万名士兵远征海地。

1802年2月2日,抵达海地角。起义军在亨利·克里斯多夫指挥下坚决还击,下令烧毁海地角。不久,为了摆脱法军的包围,起义军撤退到内地和沿海山区起义军另一将领德萨林在海地西部太子港等战役中亦严重受挫。在起义军失利的情况下,杜桑·卢维杜尔被迫与法军议和。

1802年6月,勒克莱尔设计诱骗杜桑-卢维图尔到海地西部的戈纳伊夫,将杜桑-卢维图尔逮捕并押送到法国,勒克莱尔背信弃义的行动激起海地人民极大愤怒。在德萨林、克里斯托夫以及A.S.佩蒂翁的领导下,起义军发动强大攻势,痛歼法国远征军。

1803年11月18日德萨林攻陷法军最后一个堡垒佛悌埃斯,法军被迫投降,在这次远征中法军共损失3.5万人。11月29日,海地正式公布《独立宣言》。

1804年1月1日,杜桑·卢维图尔的属下让-雅克·德萨林将军宣布成立海地国,并于当年9月封自己为海地皇帝“雅克一世”。“海地”一词来自泰诺语,意为“多山的”。德萨林发动了灭绝全部幸存白人的战役,在法兰西角,2000名白人被海地军队屠杀;在太子港屠杀了800人,热雷姆屠杀了400人。只有拿破仑军队中的波兰人得到了赦免,因为他们当初拒绝参加镇压黑人的战斗。有400多名波兰人选择留在海地,他们的后裔至今仍说波兰语。让-雅克·德萨林是海地的第一位统治者和第一位皇帝,为海地制订了一部高度中央集权的宪法,在海地北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把被驱逐的法国人的产业分配给黑人和黑白混血人。他依靠军事手段实施管理,恢复农业,并把农业收成平均地分配给农民和工人。但是当他试图把在北方行之有效的这套制度用在南方时,却遭到了反抗。德萨林采取强硬手段来推行改革,这些措施反过来又造成政变。

1806年,德萨林被暗杀。当年在太子港制订了新宪法,规定海地为共和国,并限制总统的权力。当上总统的亨利·克里斯多夫对此感到愤恨,试图用武力征服太子港,但是在黑白混血人亚历山大·佩蒂翁的手下遭到了失败。海地随即被分为两部分:亨利·克里斯多夫以海地角为首都统治北部,佩蒂翁以太子港为首都统治南部。

在北方,亨利·克里斯多夫自称“海地总统”,在1811年自立为王,称亨利一世。他驱使黑人为自己修建了6座宫堡、8座宫殿,并驱使20万民工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巨大的拉费里埃尔堡。亨利·克里斯多夫还创建了贵族等级制度,册封了4个亲王、8个公爵、22个伯爵、37个男爵和14个骑士。他对人民的压榨激起了反抗,1820年,克里斯多夫在一次政变中吞枪自尽。

在海地南方,佩蒂翁将大地产划分为小块的农耕地,此举虽然得人心,但在经济上却是灾难性的。蔗糖的出口从1791年的1.63亿磅跌至1825年的2020磅。佩蒂翁在1818年去世,他的继任者让-皮埃尔·布瓦耶统一了海地,并一直统治到1843年。1822年,他出兵夺占了圣多明各(在1809年重归西班牙统治,1821年宣告独立)。

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后,对海地提出了索赔要求,要求其赔偿独立战争期间没收的白人种植园。这一要求在1825年遭到拒绝,法国于是派遣了一支舰队来封锁伊斯帕尼奥拉岛,强索3000万美元的赔偿。布瓦耶最后同意支付1800万美元,但是海地无力支付,于是同法国展开谈判。谈判的最终结果是把赔款减为1200万美元,在30年内支付,每年支付40万美元。为了应付赔款,布瓦耶减少了政府开支,并在农村采取军事管理政策,以期维持农业生产。

1843年,一场地震毁灭了海地首都海地角,太子港则毁于大火。在混乱中,一名黑白混血人夏尔·埃拉尔发动了政变,迫使布瓦耶逃往牙买加。此后四年中,海地先后出了四位黑人总统,并在1844年丧失了圣多明各。

1847年,海地参议院将不识字的黑人卫队长福斯坦·苏鲁克选为总统,福斯坦上台后即将那些试图操纵他的参议员放逐,并在1849年废除了共和国。福斯坦自称为福斯坦一世皇帝,于1852年4月在太子港举行了豪华隆重、耗资巨大的加冕典礼。

福斯坦上台后即试图重新征服圣多明各,但是吃了败仗。到1858年,随着战争带来的开支增大、以及维持皇室排场所需的费用,已经使海地国库极度空虚。1859年1月,身为参谋长的塔巴拉公爵法布尔·热弗拉尔将军发动政变,迫使福斯坦退位,自任总统。

热弗拉尔被视为海地最好的总统之一,他支持教育,建立了医药、航海、艺术诸学院,鼓励在城市中建立工业技术学校,还派遣学生去欧洲留学。热弗拉尔下令修建了主要城市的蓄水设施,扶助农业和小型工业,并聘用外国人协助开发国家。他在对外政策上支持多米尼加复国派(该国在1844年独立,1861年因担心被海地吞并而重归西班牙统治),并帮助多米尼加流亡者发起反西班牙人的战争,为此招来西班牙的报复,威望降低。1867年,热弗拉尔在国内政治骚乱中被迫辞职。

热弗拉尔下台后,海地即陷入内战状态中,并最终招来外国干涉。在独立后的海地保留了壁垒森严的种姓制度,在所谓“高贵人”种姓中,黑白混血人居多,此外也有富有的、血统比较纯粹的黑人,他们居住在城市中,在乡下拥有地产,垄断了文武官员、法官、律师、医生等职业;全国另外97%的人口(几乎全部是黑人)则地位低下。1867年,南方黑人发动起义,总统从北方农民中征召部队来镇压,从而引起海地北方与南方之间的长久敌意。1908年到1915年,海地发生了6次政变,更换了8位总统,陷入长期的内乱和内战中。虽然海地宪法禁止外国人拥有土地,但法国和德国的商行通过当地代理人在海地获得了许多土地所有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在海地的利益集团受到了美国的猜忌。美国通过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引申”而扩大了门罗主义的范围,获得了波多黎各和古巴,为美国在加勒比海国家发生内乱或“欧洲人占领”时实行干涉作了辩护。1914年11月,海地政变时,美国海军就派了一艘巡洋舰到太子港,将海地国家银行的50万美元保证金运到纽约(1919年归还),以免被叛军攫取。

1915年5月,海地爆发了另一次政变,为了扑灭政变,统治者让-维布伦·纪尧姆·桑下令杀死监狱中的所有政治犯,他本人则在不久之后被冲入法国公使馆的暴乱民众杀死并被肢解。海地陷入无政府状态,最终招致使美国的入侵。1915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子港登陆,控制了局面,并遴选出一个美国认为合适的总统。海地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海关被置于美国监管之下。美国监督海地参议院制订了新宪法,以美国宪法为蓝本,规定总统任期四年,参众两院议员任期为六年和二年,赋予年满21岁的公民选举权。

此后8年中,海地的经济获得改善,国债从2400万美元减至1200万美元,出口额从1916年的893万美元升至1928年的2200万美元。海地的本国工业获得扶植,此外美国还建设了公共卫生机构、公路、给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公立学校。此外美国还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地方警察部队,以代替不可靠的总统卫队。但是美国的占领也招致海地人的反抗,在1918年到1920年的一次起义中,有2000名海地人、7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和27名海地警察被打死。20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门罗主义外交政策被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睦邻政策取代。1934年,美国军队撤出海地。

1934年,最后一批占领海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撤出海地。美国撤军后,斯泰尼奥·文森特总统统治海地直至1941年。他在任内修改了海地宪法,将总统任期改为5年。当多米尼加独裁者拉斐尔·莱昂尼达斯·特鲁希略·莫利纳下令屠杀和驱逐多米尼加的海地侨民时,文森特采取了克制措施,通过其他美洲国家向多米尼加施压,获得了75万美元的赔偿。

1941年12月8日,海地向日本宣战,之后不久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地总统埃利·莱斯科同美国密切合作。在美国的请求下,海地在战争期间加强了橡胶、植物纤维和植物油的生产。美国则制订卫生援助方案,协助海地建立公共卫生系统。

由于美国的战时援助物资和款项大量涌入,导致海地黑市交易和贿赂活动增加,此外橡胶增产方案也将数万名海地农民从其小农场驱逐走,这些情况导致农民不满,触发了1946年1月的政变。接管政权的军事委员会举行了议会选举,议会则在1946年5月选举迪马瑟·埃斯蒂梅为总统。埃斯蒂梅谋求修改宪法以连选连任,从而导致1950年的又一次政变。军事委员会的保罗·欧仁·马格卢瓦尔上校成为总统。在他的任期内,世界卫生组织协助海地建立公共卫生系统,并推行广泛的疫苗接种计划,以消灭岛上的疟疾、黄热病、天花和梅毒。马格卢瓦尔政府制订了新宪法,鼓励外国投资,并得到美国的贷款,修建了阿蒂博尼特河上的水电站,疏浚海地角的港口,并开始大规模开采铜、褐煤和矾土资源。1951年,海地的农业五年计划则扩大了甘蔗、咖啡和可可的种植,并奖励粮食生产。1956年,亲美的马格卢瓦尔总统被推翻。1957年9月,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博士被军事委员会选为海地总统,从而开始了杜瓦利埃家族对海地29年的统治。

1986年,弗朗索瓦·杜瓦利埃之子让-克洛德·杜瓦利埃下台,以亨利·南菲将军为首的“全国执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统治。

1990年,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被选举为总统,但他的任期被军事政变破坏。1994年,在联合国授权的国际干预下,阿里斯蒂德重返总统职位。1996年,勒内·普雷瓦尔当选总统。2000年,阿里斯蒂德再度当选为总统。

2004年2月,海地发生军事叛乱,叛军迫使阿里斯蒂德逃离该国。之后最高法院大法官博尼费斯·亚历山大根据宪法成为临时总统。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以监督海地选举。

2006年2月7日,海地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举行,33名候选人竞选总统,另有1300名候选人角逐议会129个席位。

外国人养牛,为何要在牛身上挖个很深的大洞这样牛不会痛吗

外国人养牛,为何要在牛身上挖个很深的大洞这样牛不会痛吗

外国人养牛,在牛身上挖个很深的大洞,是为了观察牛的身体情况,从而判断牛是否健康。整个手术的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麻醉药剂,所以牛是感觉不到痛苦的。我们去外国旅游的时候,会发现外国的牛身上有一个大洞。有很多人就感觉这件事非常费解,也有很多养殖户表示赞同的奶牛做造瘘术。中国的奶牛身体上很少会出现这种大洞,认为这项手术违背了大自然生存法则。尽管对奶牛的身体无危害,还可以提高奶牛的生存力,但是中国人依然接受不了。

一、在牛的身上挖个大洞,是为了提高牛的生存力,在胃部做的造瘘手术

外国人并不是给每一头牛做造瘘术的,而是选用生存时间较长的奶牛。造瘘术一般都开在牛的瘤胃上,然后安装一根橡胶管子,等牛的伤口长好以后,就可以自由的活动了。饲养员一般都会从橡胶管子内掏出牛胃部的食物,观察食物的消化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不过,依然还有动物爱好者反对给奶牛做造瘘术,认为这项手术脱离了奶牛的意愿,而且不做造瘘术的奶牛也活的好好的。

二、这场手术使用的是全麻技术,所以牛是感觉不到任何痛苦的

从奶牛的身上开这么一个大洞,肯定是要使用麻醉药物的。整个过程中,奶牛可能会感觉到有东西在拉扯腹部,也可能陷入了昏迷状态。醒来之后可能会感觉到有一块不属于身体的物质,但是经过几天适应时间,牛也就会正常饮食和休息了。这项手术也是为了提高牛的生命力,并非是出于恶意目的。尽管是有人反对,认为造瘘术很是残忍,但是依然在国外盛行。

那么,你知道中国为什么不支持这项手术吗?

印度人为什么不吃牛肉

印度人为什么不吃牛肉

作为一头牛,生活在印度是幸福的。众所周知,印度教徒祟拜牛与猴,它们拥有神一般的地位。街巷庙宇,城郊野外,悠闲逍遥的“神牛”、嚣张跋扈的“神猴”随处可见。牛儿四处乱逛,阻碍交通,猴儿欺凌小贩,骚扰人群的现象司空见惯,但印度人对这两样神物有着极高的忍耐度。

准确地说印度教所尊奉的“圣牛”为“印度瘤牛”,并非水牛。在教徒们看来,牛身上每个部位都住满了神灵。常有教徒在牛面前匍匐于泥地虔诚祈福;在一些节庆日中,人们还在牛群走过后扬起的尘土中下跪,畅快地呼吸,把牛粪涂抹于额头,尽一切可能沾染“福气”。

牛与印度政治密不可分,一个政党对待牛的态度影响着在印度教徒中的得票率。印度为联邦制,宪法提供指导性原则,供各邦立法机构参考,其中第48条规定应保护产乳牲畜,禁止宰杀牛与牛犊。

由于印度教徒祟拜牛,他们也不吃其他产奶牲畜,所以印度拥有世界最大的牲口数量,仅牛的存栏量目前就达3亿多头,位居世界之首。美国人酷爱牛肉,但美国的牛存栏量只有9000多万头,排名世界第四。很多宗教都有自己的饮食禁忌,印度人不吃牛肉看起来是宗教信仰所致,背后却有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会说:“牛不仅是神灵,还是母亲”,所以杀牛吃牛形同弑母,教外人士肯定很难理解这种情感。“当你母亲老了,你会把她送到屠夫那里去吗”?当外界有人批评病牛老牛造成的问题时,会听到他们如此回答。

牛与一个印度农民的关系非常紧密,肉体可以充当驮兽和耕畜,粪便可以当燃料,牛奶是一种有营养的食品,尽管印度国父甘地最后吃素修炼时已到了连牛奶也不喝的地步。从生活角度说,牛像农民的“衣食父母”也无可非议,所以很多农耕民族也有崇牛习惯。不过当代印度教的牛祟拜却登峰造极,形成奇特景观。

母牛的地位最为祟高,印度教神学家们宣扬说,从恶魔轮回到一头母牛,当中要经历86次转世,再转一次才能轮回成人;如果一个人杀了母牛就等于造了孽,必须回到最初一级,从头转起。

1991年印度开启市场化改革,同时迎来一波宗教复兴潮,原教旨主义者以他们的宗教狂热把牛祟拜推到新的高峰。他们认为当前印度社会一切问题,都可归结到背离宗教和传统,只要坚守印度教的传统价值观,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

所有印度教派都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地位,基于吠陀经典衍生的医学称为“阿育吠陀”,民间的僧侣和吠陀医生不遗余力宣传牛的医用价值。原教旨印度教徒在他们的熏染下皆认为,牛的粪便与尿液具有强大的保健和医药功效,能包治百病。

一些企业发现当中的商业机会,生产与牛粪尿有关的食品、保健品和药物,俨然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其消费群体以低收入、低文化的人口为主,农村亦是牛粪尿产业广阔的市场。激进印度教组织“世界印度教大会”创建了牛粪尿药物研制中心,专门开发各种声称能治疑难杂症的“神药”。最受欢迎的牛粪尿保健品,以“牛粪、牛尿、牛奶、酥油、凝乳”混合制成,称为“潘查加维亚”。

宗教上无限崇牛才会演化出禁食牛肉的禁忌,激进教徒甚至还积极参与护牛运动。护牛引起的大规模骚乱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代与护牛有关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印度的穆斯林和基督徒吃牛羊肉,种姓制度时代留下来的“达特利(贱民)”阶层生活于穷苦的最底层,为获取蛋白质也没有食牛肉的忌讳;但穆斯林和基督徒肯定不能当着印度教徒的面屠宰牛,达特利只能获得病死老死的牛尸体,拖回家后才敢悄悄处理。尽管如此,误会导致的暴力冲突仍时有发生。

新德里附近的加加尔镇,2002年10月,5名达特利男子抬着从邻村购买的牛尸体回家,他们从事传统制革业,这是他们获得牛皮的合法方式。一群高种姓印度教徒听信谣言——“有人要将一头牛剥皮,所以杀死了它”,将5名达利特男子围住并私刑处决。世界印度教大会的最高领导人吉里拉·克修尔听闻此事只轻描淡写地说:“根据我们的印度教圣典,牛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听起来似乎5个达特利人的命不及一头牛贵重。

2015年10月,东北的曼尼普尔邦阿格拉市爆发一场骚乱。闻听有4个人要杀牛剥皮,印度教徒聚集起来将他们打成重伤,其中有两人险些送命,随后暴徒又聚集起500多人发起骚乱,打砸抢烧抗议屠牛,政府动用了军警进行弹压。事后牛的主人出来解释,他的牛是自然死亡,是他交给别人处理的。

一方面极度崇牛护牛,另一个事实却让人相当难堪,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病牛、老牛、残牛,它们在城乡四处流浪,这个既可看成是护牛的一个“功德”,但也说明牛丧失生产劳动能力后,很多贫穷农民迫于经济压力无法继续饲养,只能放走它们任其自生自灭,造成社会问题。

“圣牛”是印度教复兴主义者为当下目的用来编造历史的重要工具。禁食牛肉的教义和传统,其实为后来演化,并非与生俱有,这是令当下原教旨主义者不愿直面的尴尬事实,甚至声称遵奉经典的他们听到这些事实会勃然大怒。

公元前15世纪开始,肤色较浅的雅利安部落从南俄草原活动至伊朗高原、中亚草原一带,其中一些部族自西北部侵入印度,遭遇了肤色较黑的原住民(据推断是达罗荼毗人)抵抗,整个征服过程持续了数百年,印度教文化即“吠陀文化”就是征服者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

为固化少数外来征服者贵族统治多数原住民和雅利安底层的政治体系,种姓制度应运而生,祭司或宗教学者即婆罗门处于种姓最顶部,军事首领即刹帝利处于第二等级,他们构成了精神与政治的统治阶层;属于平民阶层的农工商业者称为吠舍,处于第三级,以原住民为主的人群构成第四等级首陀罗阶层。后来还出现了在四大等级之外的“不可接触者”,即从事制革、屠宰、扫厕、埋葬等行业的达利特。

作为印度教的1.0版,“婆罗门教”也逐渐成形,婆罗门不断用宗教来强化统治秩序,尤其维持自身在种姓中的最崇高地位。

雅利安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吠陀经典记载,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婆罗门领导祭祀,刹帝利指挥作战,他们不仅吃荤,更要吃牛羊肉。吠陀医学有三大医典:《罗迦集》《妙闻集》《八心集》,出自三位古代“医圣”之手,三大医典同样说过“牛肉和牛肉汤”是良药,并称牛脂可以治风湿。

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的吠陀医生和药商、宗教复兴主义者对信众绝口不提。印度受过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的很多知识分子,并不相信关于牛的神话故事,更不会相信牛的排泄物有药用价值。德里大学的历史学家吉哈博士曾撰写过一本书《圣牛的神话》,他详尽罗列了古代印度社会吃牛肉的事实。世界印度教大会主席反驳道,古代只有低种姓才吃牛肉,婆罗门绝对不吃,历史学家“不学无术”才会犯下认知错误。吉哈博士的书被人民党政府禁止,还有激进右翼青年号称要刺杀他,曾有一阵子,吉哈博士只能待在学校公寓里闭门不出。

实际上,印度教两大史诗之一的《摩诃婆罗多》就说,牛肉是美食,是部族首领犒赏武士和属民的“奖品”。相反在古代,高贵的婆罗门才是杀牛食牛的主力,底层民众哪能消费这种奢侈品,牛也是祭祀时常用的牺牲,而且由婆罗门来主持宰杀仪式,神灵可享用最精华的部分,其余部分可与族人分食。

后来演化出婆罗门崇牛和禁食牛肉的习俗,其根源与环境改变以及宗教竞争有关。

雅利安部族从游牧生活改为农耕生活,随着人口增长,大量森林和草原减少,越来越多土地被开垦,因为食用谷物的农耕生活可以在单位面积内养活更多人,又使人口数量进一步膨胀。

一旦改为农业生活模式,农民以牛为耕畜,以谷物为主食,配合食用牛奶来维生,与农民的关系就更加紧密。未开垦土地减少,养牛的空间变得狭窄,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条件下,人牛之开始有了“争食”的矛盾。若以谷物作为饲料来养牛,虽然有利于牛的健壮,但牛对饲料的转化能力远逊于猪和羊。猪能将饲料中35%的能量转化为肉,羊只能转化13%,而牛仅有6.5%,一头小猪每吃3至5磅食物就长一磅肉,一头小牛要吃10磅饲料才长一磅肉。

所以在农耕模式下,牛的作用被大幅度强化,随着人口越来越稠密,养牛和食牛的经济成本显得愈发高昂,这是造成平民大众食牛肉现象普遍减少的根本原因。只有富裕的婆罗门和刹帝利还可以保持食牛肉习惯,但也不能像以前游牧时代那样与部族成员分享。

以古代技术和生产力来说,当人口超过环境承载极限,总体生活水平会下降,容易爆发战争和瘟疫,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吠陀诸国进入大动荡时期。

贫富差距拉得过大,种姓矛盾尖锐,早已改变了饮食习惯的吠舍阶层对于婆罗门大肆宰杀牲口祭祀、大块吃肉的生活方式颇为厌恶,因为神庙经常会要求他们捐献牲口,若无牲口捐献就得提供服役,在战争、干旱和饥荒的摧残下,平民阶层更加深了对婆罗门的仇视。高级种姓间也出现分化,刹帝利掌控着军政权力,地位上升,对婆罗门阶层凌驾于自身之上颇为不满,他们也垂涎于婆罗门占有的大量土地和财富。

危机推动改革,越来越多婆罗门意识到教义再不做出改变将会被时代淘汰,他们摇身一变从牛的宰杀者变成了保护者。婆罗门逐渐宣扬,神灵们并不吃肉,经典中的关于牺牲祭祀的文字只是一种象征和隐喻而已。为了推广放弃食牛肉,他们也开始以宗教之名制造更多崇拜牛的理由。

宗教改革起到了神奇效果,印度教先是巩固了基本盘,又经过长达近千年的博弈,最终战胜了佛教,因为佛教顶多提倡不杀生,却没有要求人们崇拜牛,婆罗门崇牛举措显然更适合大众的胃口。

印度本土王朝的统一时代比较短暂,从12世纪德里苏丹国到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尔帝国时期,统治阶层是穆斯林,莫卧尔之后进入英国殖民时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印度教徒在“异族”统治下,突显宗教习俗是强化认同最好的工具,近代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的崛起,牛崇拜又不断被推向高峰。

印度教徒崇牛和禁食牛肉习俗的起源,表面看是宗教信仰天然导致,其实则是古代印度教对付危机、顺应大众习惯而改革的结果。而大众这个习惯的产生是与生活、经济模式的改变有关,在资源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得以强化,经过改革的宗教又反过来继续巩固人们的习惯。

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

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

欧洲各主要民族的祖先——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边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条顿人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公元前4世纪时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带。

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条顿人与日耳曼人中的另一支森布里人组成部落联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侵入罗马帝国境内,从而揭开了日耳曼人与罗马人冲突的序幕,这是日耳曼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此后,条顿人大举向亚平宁半岛北部推进,公元前102年被罗马军队击溃,条顿人从此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日耳曼人却在继续发展,在公元4~6世纪的民族大迁移时期,这一时期日耳曼人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北支系在北欧地区扩充领域,他们是现代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的祖先。南支系又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以及勃艮第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族体和语言都融化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中。西支分为三个区域性集团:北海沿岸集团,包括巴塔维人、弗里斯人、考肯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等。前两者是现代荷兰人的祖先,后三者融合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莱茵-威悉河集团,其中的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另外的部落在公元3世纪融合成法兰克人;易北河集团,其主体是斯维比人,斯维比人后演进为施瓦本人,这个集团的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日尔曼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向各地浸透,几乎遍及欧洲各地,他们与当地的原居民结合,成为近代德意志、奥地利、卢森堡、荷兰、英吉利、瑞典、丹麦、挪威等族的祖先。

浪迹天涯的吉普赛人

遍及世界各地的流荡民族,又称吉卜赛人,据1995年统计,人口有900多万。自称罗姆,意为人。“吉普赛”一词系由“埃及人”一词讹传而成,西欧人误认为其发祥地为埃及,而称其为埃及人;东欧人和意大利人则称其为茨冈人(Atzigan),由Athinganoi(意为不可接触者)一词演变而成。吉普赛人大部分集中在东欧。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肤色黝黑,发黑而鬈曲,牙齿洁白,动作灵活,面部表情丰富。宗教信仰受所在国周围民族的影响,但却保留许多本民族古代信仰。使用吉普赛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吸取了不少希腊语、埃及语、土耳其语词汇。吉普赛人可分为三大群体:罗姆群,使用罗曼尼语;马努斯群,使用辛托语;卡洛群,使用卡洛语。

据考证,吉普赛人的发祥地在印度北部。有的研究者认为,他们由于遭到突厥人的入侵,可能于10世纪自印度迁出。迁移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经波斯、土耳其进入南欧;另一条经亚美尼亚、俄罗斯到达东欧。他们出现于西欧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4世纪。吉普赛人自流浪以来,备受歧视和压迫,处于社会底层。从15世纪后半叶起,有关国家开始对他们采取限制措施,迫害他们的法令和条例层出不穷,仅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就有68条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吉普赛人约有1/10死于纳粹集中营。从20世纪60年代起,吉普赛人的组织相继出现,影响较大的是1965年成立的罗姆人国际委员会和芬兰的罗姆人文化中心。吉普赛人通过这些组织开展斗争,迫使所在国政府承认其政治经济权利,生活状况逐渐有所改善。

吉普赛人的传统社会以血缘为纽带,长期保持部落组织。部落由类似氏族组织的克里斯组成,有立法、司法、仲裁、祭祀等职能,由酋长掌握司法大权。酋长之上有大酋长,负责同所在国政府联系。吉普赛人有其固有的婚丧习俗,禁忌甚多。一般禁止与外族通婚。妇女多从事占卜和巫术,能歌善舞。男子职业多为铁匠、贩马人、乐手等。有一部分人后来定居务农。据统计,定居者已占总数的3/4。定居后大多受当地文化影响,社会、经济、语言均已发生变化,通用所在国语言,有的甚至已与异族通婚。尚在流浪的吉普赛人虽然力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但也在发生变化,如有的已用汽车代替大篷车。

创造灿烂文明的希腊人

希腊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约有1003万人。人种属欧罗巴地中海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希腊语,属印欧语系希腊语族。文字分古希腊文和新希腊文。希腊人多数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古希腊人曾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创造过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化。

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有3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为希腊的鼎盛时期。1832年宣布独立并成立希腊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占领。1944年10月15日全国解放,1974年改为共和国。

希腊人创造的神话、雕刻、哲学和自然科学标炳古今,更被称为海员国,航海业发达,拥有众多海员。希腊人热情好客,非常注重个人之间的友谊,喜爱喝咖啡,饮酒。酒喝得稍醉微熏被认为是社交的风范。

希腊大多数人信奉希腊正教。在希腊教堂里妇女应穿长裙,胳膊不可外露,而且妇女不得站到圣坛后面去。希腊是个大男子主义传统较深的国家,为避免受到男人骚扰,女性单独外出时最好乘坐出租车,在外面就餐时最好选择一些较高档次的餐馆。希腊人喜欢吸烟,商务谈判和社交活动中都喜欢吸烟,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吸上几口香烟。

希腊人对其古代多彩多姿的历史、古迹、哲学、艺术、政治深以为荣,因此对于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深有好感,但是谈话的话题应避免谈及希腊目前的国内政治以及希腊和塞浦路斯的关系,以免使自己陷入失言的困境。

爱好艺术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是欧洲南部意大利全国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总共为5637万人。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和地中海类型。使用意大利语,为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大多数意大利人信仰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曾是意大利的国教,1927年政教分开后,天主教的影响在年轻人中逐渐减弱。除天主教外,还有基督教,犹太教等。罗马境内梵蒂冈为教廷所在地。

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中部拉丁部落兴起,建立罗马城。后融入威尼斯人、利古里亚人、伊特拉斯坎人等,形成了意大利民族。5~13世纪,意大利人又同化了东哥特人、拜占廷人、伦巴德人、法兰克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和诺曼人,形成了统一的标准语——意大利语。

意大利人朴素、豪迈、爽朗、乐观,爱好音乐、艺术。意大利俱乐部不论城市和乡村都很普遍。亲友之间互相跳舞联欢,生活非常艺术化,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意大利是世界文明古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意大利文化独具特色,文学艺术、刑事法典、建筑技术、雕塑绘画、军事科学、农业技术、地理科学、医学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名人辈出。但丁阿利格里(1265~1321年)的《神曲》,乔万尼薄假丘(1313~1375年)的《十日谈》、达芬奇(1452~1519年)的《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等极其有名。

严谨的英格兰人

英格兰人是在英国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共有45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使用英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其成员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天主教。

公元前3000~2000年左右,在不列颠岛上居住着来自比利牛斯半岛的伊比利亚人,他们以巨石文化著称。公元前6~1世纪,大批克尔特部落从今法国和比利时沿海地区来到不列颠。其中主要有不列颠人,还有别尔格人。他们同化了原岛上的土著居民,成为英格兰民族的最早基础。公元5世纪初,来自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易北河口至莱茵河口沿海一带的盎格鲁人和撒克森人,另外还有朱特人和弗里斯人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盎格鲁—撒克森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作“英格兰”,11世纪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后,英格兰民族基本形成。其语言以盎格鲁—撒克森语为基础并吸收大量法语、拉丁语成分,形成中古英语,成为现代英语的前身。

英格兰人是工业发达的民族,农业人口很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养牛,其次养猪、羊及家禽;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城郊多种果木和蔬菜。17~19世纪,大量英格兰人向海外移居,成为美利坚人、英裔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等民族的主要成分。

英格兰人做事认真严谨,崇尚循规蹈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保守,但在人际交往上又很幽默诙谐。

引领时尚的法兰西人

法兰西民族是法国的主体民族。据1995年统计,约48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2%。属欧罗巴人种。主要由高卢人的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含有阿基坦人、诺曼人等成分。在今天的法国地域内,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人部落,罗马人称他们为高卢人。高卢人被罗马人征服后,逐渐与罗马移民形成了高卢罗马人。罗马统治时期,是法兰西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

高卢人在罗马社会影响下,改用拉丁语,形成古法语基础。后来,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征服了大部分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一部分日耳曼人逐渐被高卢罗马人同化,构成现代法兰西人的基础。9世纪中叶,进入法国西北的诺曼人也被同化,成为法兰西民族中的一员。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莱茵河以西的罗曼语地区大部分划归西法兰克王国统辖,并开始成为“法兰西”。这是第一次在语言和地域上把法兰西和德意志分开。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现代民族最终形成的阶段。法兰西人用拉丁字母拼写文字,居民多数信奉天主教,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法兰西人是文化极为发达的民族,他们拥有许多优秀的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伟大的雨果、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罗丹等为世界人民所敬仰。法兰西人的建筑很富有艺术性,著名的凡尔赛宫是一座艺术宫殿,埃菲尔铁塔也举世闻名。法兰西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民族,时装、香水、化妆品等蜚声世界,一直引领世界时尚潮流。

勤劳朴素的波兰人

波兰人是东欧波兰的主体民族,加拿大移民集团之一。有人口3763万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人种属欧罗巴地中海类型和中欧类型。使用波兰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波兰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教会对其社会生活、文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波兰人移居加拿大的时间相对较早,1858年首批波兰人就定居在加拿大的马达瓦斯卡河流域,形成第一次移民浪潮。早期波兰人由于受歧视和感到寂寞,对宗教比较虔诚。他们到达加拿大之后,往往先建立宗教组织,然后才建立非宗教组织。最早的波兰人教区于1872年建立于安大略省。波兰人的组织都曾为维护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起过重大的作用。他们通过学校、出版物、剧院、舞蹈队、体育活动、图书馆、合唱队和展览会来保持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近几年来,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有被同化的可能。因为80%以上的波兰人居住在城市,而城市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和法语交往,所以使用波兰语的人数正在减少。目前仅有20%的家庭经常讲波兰语,并且这些家庭主要是居住在农村的家庭。目前波兰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已进入加拿大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高阶层的经济职务、行政管理、教授、白领工人,还是蓝领工人,服务行业和农业都有波兰人。他们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加拿大的各行各业中做出新贡献。

精明的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是中欧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国。据1995年统计,约有7762万人,此外,尚有700多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前苏联和巴西等国。大多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书面语言以高地德语为标准。德意志人是由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巴伐利亚人等日尔曼人互相混合而成的,并吸收有科尔特人、西斯拉夫人、普鲁士人等成分。9世纪属法兰克王国,10世纪,德意志作为族名开始出现,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一般社交场合上,他们总乐于在打招呼时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他们在与朋友相见或告别时,总习惯互相把手握了又握,似乎这样他们的心情会更高兴的。他们在握手时惯于坦然注视对方,以示友好。他们与熟人、亲朋好友相见时,一般惯施拥抱礼;情侣和夫妻间见面惯施拥抱礼和亲吻礼。德意志人不注重时装的花哨时髦和衣冠楚楚,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洁,即使是观看文艺演出,男的也要穿礼服,女的也要穿长裙。德意志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罗马天主教,另有少数人信奉东正教和犹太教。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如“13”与“星期五”在同一日,就更为不吉利,恐怕那就要大难临头了。

德意志人是文化、教育水准极高的民族,对欧洲和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马丁路德、弗洛伊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等大思想家都是德意志人,因此,德意志人有欧洲的“思想家”之称。莱辛、歌德、海涅的文学作品也享誉全球。

讲究穿着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是欧洲东部俄罗斯主要民族。“俄罗斯”一词源于古代斯拉夫部落名。约12300万人(1995),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人种属欧罗巴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采用斯拉夫字母为文字。东正教影响很大,但也存有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等传统信仰。

良好的文化素质使俄罗斯人非常重视人的仪表,举止。在社交生活中,俄罗斯人总是站有站相,坐有坐姿。站立时保持身体正直,等候人不论时间长短,都不蹲在地上,也不席地而坐。同时,他们在社交场合还忌讳剔牙等不良动作。俄罗斯人的姓名,通常由本名,父名,姓氏三节构成。在社交场合,一般以握手礼最为普遍。握手时应脱掉手套,站直或上体微前倾,保持一步左右距离。若是许多人同时互相握手,切忌形成十字交叉形。亲吻也是俄罗斯人常用的重要礼节。在比较隆重的场合,男人要弯腰亲吻女子的右手背。俄罗斯人是非常讲究穿着的。服装不一定华丽高档,最重要的是干净整洁。在公共场所,除了极少见的醉鬼,找不到穿着脏衣服,鞋也不擦的人。朴素的衣服一经熨烫,再加上俄罗斯人昂首挺胸的气质,也倍显风采。对穿着的重视反映了莫斯科人维护自我形象和洁身自好的个性。出门前一定要擦鞋,拂去外衣上的细尘。

俄罗斯人的民间创作丰富多彩。雕刻、彩画、陶瓷、绣花以及金属或骨制品的艺术加工独具风格。口头创作有歌颂英雄的诗歌、历史题材的民歌、故事、传说、相声等。俄罗斯音乐舞蹈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色彩。俄罗斯也是一个音乐家辈出的国度,著名的柴科夫斯基就出生于这里。芭蕾舞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闻名于天下。

坚忍不拔的芬兰人

芬兰人是北欧民族之一。据1995年统计,总共约有474万人。居住在芬兰的,约有442.5万人,其余则分布在挪威、瑞典、前苏联、德国、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属乌拉尔人种,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芬兰人使用芬兰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文字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少数人则信奉东正教。

在芬兰境内,早在1万年前便有原始人类居住。据考证,最早的居民为原始拉普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纪中叶创造了早期新石器文化。至公元前3000年纪,又有原始芬兰人迁入。原始拉普人一部分被迫北迁,一部分逐步被原始芬兰人同化。稍后,有少数波罗的部落和斯拉夫部落自南方跨海迁至芬兰南部,也逐渐与原始芬兰人发生混合。然而,现代芬兰人的直接祖先,是在公元初期从波罗的海南岸和拉多加湖一带进入芬兰境内的。至8世纪他们已分布到芬兰大部分地区,与原来的居民发生混合,形成3大部落联盟,即西南地区的苏奥米人、中部地区的哈梅人和东南地区的卡累利阿人。尔后在此基础上,于14世纪发展为统一的芬兰民族。12世纪中叶,芬兰人的社会仍处在原始公社制末期,尚未建立统一国家,此时便遭到瑞典人的入侵。1155年,瑞典人以在芬兰异教徒中传播基督教为借口,逐步吞并芬兰领土。1581年起,芬兰成为瑞典统治下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瑞战争后,又成为俄国统治下的大公国,由沙皇兼任芬兰大公。至1917年12月始获独立。

芬兰人因长期受瑞典和俄国统治,其经济文化多受两国影响,但在许多方面仍保持本民族特点。16世纪中叶创制自己的文字,用以开展初等教育,至19世纪中叶,高等学校也采用芬兰语文进行教学。近年来,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全国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已无文盲。

和蔼可亲的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是奥地利的主体民族,约有784万(1995年)。另有部分散居在意大利、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国语为德语,口语有多种方言。奥地利人多为天主教徒,少数为基督教徒中的加尔文派。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

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人待人诚恳,和蔼可亲,善于与人交往。在经济上工农业都较发达。

刚柔相济的匈牙利人

自称“马扎尔人”,是东欧匈牙利的主体民族。加拿大的移民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操匈牙利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

匈牙利人的先民系来自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马扎尔游牧部落,1000年建立封建制匈牙利王国。1526年后分属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1867年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1918年帝国解体,两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入轴心国,1945年获得解放。1946年建立匈牙利共和国。

匈牙利人移居加拿大的时间相对较早,据推测,早在公元1000年时,到文兰探险的成员中就有一名匈牙利人。1885年以后,在冒险家保罗埃斯特哈兹的影响下,大量的家庭或从美国,或从匈牙利直接移居加拿大。他们有的当农民,有的当矿工,干着最辛苦、最危险、最差的工作。到1914年时,加拿大约有5000匈牙利人。1921年到1931年,匈牙利人口继续增加,达到4万多人,并且人口向艾伯塔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扩散。同时,匈牙利人还向城市转移。1921年时,城市人口只占11%,到1931年时,城市人口上升到30%,其中蒙特利尔是匈牙利人的生活中心。

匈牙利的男子穿粗麻布做的宽袖窄上衣,白色裤子,长筒皮靴;女子穿宽袖上衣,裙子,长筒皮靴,围绣花围裙。匈牙利人以酿制葡萄酒著称。

温文而雅的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是南欧西班牙的主体民族。操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多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16世纪曾大量向海外移民,成为构成拉丁美洲现代民族的族源之一。人口2740万人(1995年轻)。

西班牙的形成情况非常复杂。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同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9年4月佛朗哥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78年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君主制。

西班牙人在过去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地方至今人保持传统的庄园经营方式。现在,旅游也非常发达。

西班牙人的斗牛和弗拉门戈舞举世闻名。西班牙制式的吉他是很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建筑也独具风格。在文学上,有塞万提斯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关于外国部落养牛,外国人养牛,为何要在牛身上挖个很深的大洞这样牛不会痛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