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养牛致富的人有哪些(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

靠养牛致富的人有哪些(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靠养牛致富的人有哪些的问题,以及和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不想打工了,想回老家养牛十头牛要多大成本能够有多少利润

不想打工了,想回老家养牛十头牛要多大成本能够有多少利润

成本和利润取决于放养还是圈养:

1、如果有条件放养的话成本只需购买牛犊的费用,成本十头大概在2万,利润差不多有5万。

2、圈养的话平均一天来说养牛的成本在7-8块左右,算水电费在内,买一头小的牛犊在2000左右,养大卖可以卖到7000多,剩下去掉成本,一头牛的利润平均在2000左右。成本大概在4万5左右,总利润大概在2万。

扩展资料:

朱兴付做了一个大胆决定:贷款养牛。他找到朱国成做担保,在银行贷了5万元无息小额贷款,建了15间牛舍。到内蒙古每头花8000元购买14头育肥牛。2015年底,在镇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的家庭养牛场建成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有回报。这一年卖了10头牛、新进12头牛犊,还掉贷款等项零星支出,还有4万元利润。2017年11月,他顺利脱贫。去年底,在他家领到脱贫光荣证那一天,妻子专门到镇里买了几个菜,让朱兴付美美喝了几盅酒。他说:“没想到咱家脱了贫,还找到一条致富路,多亏了如今的好政策啊。”

为了稳步、滚动发展,今年朱兴付专养母牛,下了牛犊,把公牛卖掉留着母牛自己养,5头、8头、10头……就这样一直发展到如今的20多头。

为了养牛,他把周边荒地都种起来,还租别人的地种。打下的粮食除了自己家吃还能卖些钱,最重要的是玉米、麦麸子等牛饲料有了着落,一年光饲料钱能省下5000多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养牛让我实现了脱贫

都说养牛能致富,那养牛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都说养牛能致富,那养牛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养牛当然要去买牛,现在人们说10个中有9个是通过网络查询的,哪里有卖牛的,其中一个不会上网就靠亲戚朋友,在网上卖牛信息去看吧。飞向天空,真假难辨。除了经纪人以外,都是商人。有人问我一定要买养殖户吗?那么现在为什么养殖户和养殖户交易少呢?养殖户缺乏宣传力度。两家养殖户可能没有人知道。养殖户很小,所以别无选择。现在买牛的几个人不是挑着买的,山街的大小都是数量少,不值得买牛的路费少,卖牛的人也想卖一个。

因为这就是现在的难题,所以很多人去市场。市场要记住,虽然经纪人要求钱,但至少挑选100只反正也会很多,但也有不遵守规则的经纪人。买牛就要买牛,小牛容易生病,小牛的体形通常不知道什么是大的。小牛也比较高,但你想的小牛大体是3000,黄牛是6000。你这样做就有一斤小牛。要选择体型大、有发展潜力的牛品种,现在用斗牛冒充品种牛必须仔细观察。当然,选择健康的牛,仔细观察有哪些疾病。

养牛技术为什么再说科学管理?说传统模式还有必要学吗?打科学的管理针要看医生。即使你不明白,电也必须知道一定程度。后面养殖摸索的都是这样来的。饲料不能像以前一样喂草或其他稻草。现在养牛是时间,要让牛健康。要合理调配饲料。造料必须加上造料的精料。当然,为了节省费用,可以放牧。最好饲养牛,在篱笆上快点长胖。饲料高耸,能节省费用是根据当地情况决定的,杀戮所青贮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便宜货!

俘虏方法,主要是直线杀戮、饲料、饲料都要购买,牛的日体重增加比较高,但根据牛的品种,日体重增加也不同。杂交牛每日体重增加高于当地牛,公牛高于母牛,圈养方法生产成本高于放牧补品,但由于杀戮时间短,出栏速度快。

放牧育肥季节一般从5月初到11月,一般早上8点放牧,下午6点放牧,10个小时左右。放牧时选择体重、年龄相仿的瘦肉,每群20130只,上午8点11点放牧饮料,11点至下午2点休息,反刍,下午3点16点放牧和饮水。每天放牧距离不超过往返8公里,要放牧牧场,各放牧地放牧5天左右后要更换新牧场,要再生牧草,放牧地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和乔木,这样瘦肉才能喝水、乘凉、休息、反刍。每头肥牛每天自由舔50克食盐。每头瘦肉每天早上或晚上供应500克以上混合精(玉米60%,菜籽饼20%,麦果、米糠20%),平均每天增加0.7公斤左右。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

从一个门外汉到名副其实的畜牧专家,他用27年时间实践着科技致富、带领家乡人创业奔小康的人生理想.以下是我J.L分享的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更多热点创业项目参考欢迎访问(www.oh100.com/chuangye)。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篇一:

养牛效益好,每年六七万元收入呢,如果资金充裕的话,今后打算再扩大规模。”看着圈舍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肃州区西峰乡农民李万林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近年来,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地处城郊的肃州区西峰乡利用戈壁荒滩兴建养殖小区,让更多失地农民通过发展养殖业开辟出了增收致富的新天地。李万林是肃州区西峰乡最早的失地农民之一,当大部分农户进城买房当城里人的时候,李万林却把所有补偿款拿出来在该乡张良沟村的荒滩上建起了养殖场,调进了20多头肉牛开始搞起养殖,念起了“牛经”。没有技术,就四处请教,没有市场,就多方联系。养殖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存栏有45头,再过几天,这20多头就可以出栏了,行情好的话每头牛能卖一万元。”指着一排正在抢食的肉牛,李万林乐滋滋地说。

据李万林介绍,他养殖场的肉牛饲养量已经达到了300多头,每年纯收入都在7万多元。今年春节后他又以每头5000元的价格调进了40多头肉牛。如今,李万林凭着踏实苦干的劲头,把“牛经”念的是牛气冲天,在戈壁滩上实现了增收梦想。不仅修起了小康房,前段时间,还淘汰用了四五年的农用汽车,买了小轿车,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充实而富足。

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篇二:

他成功实验了甘肃省西杂改良牛养殖、玉米青干草调制,创新了青贮技术,承担了国家的.、甘肃的“肉牛杂交组合筛选”、“母牛带犊营养供给技术”等23项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的试验与示范,引进德国“弗莱维赫”、美国黑“安格斯”、日本“和牛”新品种,对“张掖肉牛”进行了“二元”和“三元”杂交,同时开展“张掖肉牛”新类群“母牛核心群”选育,为张掖肉牛类群的选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站长朱跃明。他创办的养殖场,占地面积6500亩,建成标准化双列式牛舍22栋、饲草青贮氨化池9座、库房及饲料加工车间1900平方米,存栏肉牛8000头,出栏15000头,是全市最大的肉牛良种选育与标准化养殖示范性企业。从一个门外汉到名副其实的畜牧专家,他用27年时间实践着科技致富、带领家乡人创业奔小康的人生理想。

今年53岁的朱跃明,原本是长安乡经委一名招聘干部。平淡的生活让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1988年,25岁的朱跃明放弃了工作,走上了创业路。经过几年的打工积累,1997年,朱跃明开始在自己后院里开始养羊,从最初的几十只到几百只,渐渐有了规模。2002年,他发现石岗墩荒滩面积广袤适合搞养殖,为了扩大规模,朱跃明开始开发荒滩1100亩并注册成立了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筹资建羊舍、青贮氨化窖,养殖肉羊2200多只,并于2004年被列入农业部扶持的农业科技养殖示范场。

好景不长,2006年,受市场影响,肉羊养殖下滑,一年下来,几乎赔进了之前所有的资金积累。“之前一起来开垦荒滩搞养殖的同行都跑了,就剩下我一家了,如果放弃,我这辈子就算玩完了,只能咬牙往前走”。朱跃明回忆说。就在生死一线的时刻,朱跃明原本在银行上班的两个弟弟放弃了工作加入了公司的团队。有了家人的支持和弟弟买断工龄的资金的注入,公司发展有了新的希望。

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了之前失败的教训,朱跃明总结出肉牛养殖投资大但是受市场的波动相对较小,并且有自己的草场会降低养殖成本,于是公司决定开始养殖肉牛并大面积开垦荒地种植草畜。2007年,朱跃明带着自己的团队一边扩大养殖规模,一边建设草畜基地。他创办的万禾草畜产业有限公司万头肉牛养殖场项目建设速度快,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同时,养殖场标准化程度高,规划布局合理,硬件设施设备齐全,被确定为全市肉牛发展的龙头企业,同时也为肉牛产业的试验研究提供了试验平台。经过两年的打拼发展,公司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被农业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朱跃明被聘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站长。为了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朱跃明更是带领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14年3月15—17日,岗位专家阎萍团队与张掖综合试验站朱跃明团队在张掖综合试验站联合开展肉牛背膘测定试验。试验前,朱跃明站长详细介绍了试验站肉牛的生产模式,重点包括母牛带犊生产、肉牛育肥、犊牛培育等。随后,岗站联合选择了51头17~18月龄西杂肉牛,进行背膘测定试验。在测定体重的基础上,利用兽用B超测定了51头西杂牛的背膘厚度及眼肌面积,结合3项指标计算了肉牛脂肪含量,分析了西杂牛大理石纹,初步评估了西杂牛在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产肉性能。张掖综合试验站通过试验示范,初步建立了张掖肉牛生产模式,肉牛育肥效益显著。

事业有成的朱跃明并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在几十年的打拼中,朱跃明发现,国内和国外肉牛养殖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肉牛的品种,而在于草场。“我们完全可以从国外进优良的品种,但是像美国、澳大利亚那种广袤的草场我们没法比,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草场,所以肉牛养殖成本一直很高,导致国内牛肉价格一直高于国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只能从草场种植上下功夫。”为了提高饲草产量,朱跃明更是费劲心血,试种各种品种的玉米,2014年,经过几年的试种比对,发现新疆产的新饲12号每亩能产10.8吨饲草,比以前的每亩4吨提高了2倍多。“以前是一亩地养活一头牛,现在我们是一亩地养活两头牛,降低喂养成本三分之二。”近年来,朱跃明与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9位岗位专家进行任务对接,承担了“肉牛杂交组合筛选”、“母牛带犊营养供给技术”等23项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的试验与示范,引进德国“弗莱维赫”、美国黑“安格斯”、日本“和牛”新品种,对“张掖肉牛”进行了“二元”和“三元”杂交,同时开展“张掖肉牛”新类群“母牛核心群”选育,朱跃明的《张掖市肉用母牛乏情不育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河西农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等一批有份量的论文在《中国牛业科学》等杂志发表,为张掖肉牛类群的选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的养殖打拼,朱跃明发现,自己不懂养殖技术,在关键时刻很被动,“我们经常会为一些养殖小技术和遇到的困难去四处找畜牧专家来解决,既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很不方便”。于是他就自己去学习,学习各种养殖技术、疫情控制等畜牧方面的知识,几十年下来,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成了畜牧专家了,现在,朱跃民每天都坚持学习2小时,学习最新的畜牧知识和动态,为公司和更多的养殖户服务。在养殖中朱跃明发现,每年秋天,在做青贮的时候,氨化窖里面有渗透出很多的水,不仅将一些饲草的营养流失,还加大了喂养难度。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朱跃明跑遍了周边各大养殖场并和国内畜牧专家沟通交流,他设想添加一种可以融水并且牛能吃的植物行不行,想到就行动,2013年,朱跃明大胆将麦草粉碎添加到青贮料里面,实验发现,麦草不仅能吸掉水分,还含有动物需要的蛋白质。2014年,朱跃明有实验将玉米芯粉碎加入青料里面,结果发现,效果比之前的麦草还要好,不仅能吸水而且营养价值更高。攻克了这一难题,全国有名的前进奶牛养殖场和周围养牛大户都纷纷学习和推广,朱跃明的肉牛养殖路越走越宽越平坦。他告诉记者,目前这一技术正在申请专利。

如今的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仅是一家肉牛养殖企业,更是一家科研培训单位,2008年至今,公司共培训带动当地养殖户10000人次,是养殖界响当当的“牛老大”。“我们的培训不是学院派的讲座培训,我们会在养殖现场为广大养殖户解决现实的问题,让大家能学到真正的养殖技术。”朱跃明很忙,但对于周边地区一些养殖大户的请教从来都不怠慢,牛的成本很高,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损失很大,尤其对于那些规模小的养殖户,更是晴天霹雳,所以我不能怠慢。朱跃明说,去年春天,周边一家养殖户的24头牛突然死亡,凌晨5点,我还在睡梦中,一阵电话惊醒,原来是一个养殖户的24头死了,接到电话,我没有犹豫,直接给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汇报并请来专家赶赴现场提取病样化验检查,结果出来后及时对其他牛进行了防疫才幸免的更大面积疫情的发生。

朱跃明说,现在的他不仅是在干事业,更是在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

靠养牛致富的人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致富经养牛致富故事、靠养牛致富的人有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