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养牛大村(安徽省毫州市有个龙扬镇吗)

马武养牛大村(安徽省毫州市有个龙扬镇吗)

大家好,马武养牛大村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徽省毫州市有个龙扬镇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马武养牛大村和安徽省毫州市有个龙扬镇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安徽省毫州市有个龙扬镇吗

安徽省毫州市有个龙扬镇吗

龙扬镇位于谯城区最南端50公里处,于涡阳县的临湖镇、高公镇,太和县的二郎乡、坟台镇接壤,总面积94.2平方公里,辖11个村,163个自然村,5.8万人,耕地面积8.1万亩,年人均纯收入2400元,财政收入407万元。

二、党政班子状况

全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255人。党委班子成员8人,人大主席1人,政府班子成员4人。

三、主要特色

1、苏赵梨园300余亩,有400多年历史,被列为亳州特产;

2、粉丝生产基地;

3、林业林网化,覆盖率居全区第二;

4、水资源丰富,无污染;

5、劳务输出人员占全镇总人口30%以上,被市政府命名为先进乡镇;

6、社会治安被市政府命名为学习枫桥经验模范镇,信访稳定被市政府授予“六无乡镇”;

7、党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被评为全区“五好党委”,第六届村委会换届被评为全区先进单位;

8、养殖业以养鱼、养牛、养猪为主;

9、种植业以小麦、棉花、蔬菜为主导产业,是农业大镇;

10、民营经济以加工业为龙头。

龙扬镇历史

龙扬镇位于亳州城南四十五公里处,西淝河北岸,南与太和隔河相望,东与涡阳接壤。这里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地。

西汉初,高祖刘邦分封同姓诸侯,该镇就是思缮诸侯国的驻军之地,并设有马家庄、马桥等练兵场,从那时起这里的人们习武强身蔚然成风。

西汉末年,政治混乱,外戚专权,民不聊生。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到这里寻臣访将,当地的姚期、马武、岑彭、邓宇用当地的青龙酒招待刘秀,席间他们义愤填膺、慷慨陈词,气氛十分活跃。刘秀喝得酩酊大醉,姚期等人扶之经沟而归。随后姚期等四人随刘秀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并辅佐刘秀登基;姚期等四人则位列二十八宿之中。后来人们纪念姚期等四人,把扶刘秀而经过的沟叫“扶主沟”,当地叫“扶沟村”,并留下民谣:“刘秀痛饮青龙酒,豪气上升冲斗牛;姚期马武诚相助,打败王莽坐神州”。

话说刘秀登基之后,扶沟村一带一连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倡导,认为这是龙王有德,施恩于这里,应给龙王安个家,就这样建立了龙王庙,取名“龙德寺”。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从方圆数百里来祭敬龙王,求雨的、排涝的各有所需,则有求必有应,后来“龙德寺”逐渐取代了“扶沟村”。

据碑文记载“亳城之南距三舍,地曰‘扶沟村’,寺曰‘龙德寺’,在唐宋时为龙泉院。其镇最古,上有凌霄汉,中有浮屠,下有舍利住持,为一方名刹”。到了唐朝,龙德寺的名气越来越大,有碑文记载“在唐宋时为龙泉院”,院内除塑有龙王、佛爷、老君、孔子像外,还塑有姚期、马武、岑彭、邓宇之尊;再加上龙德寺西侧有千株松柏,故唐时有幅描写龙德寺的对联:“虎踞龙盘将相三圣龙泉院,凤舞鸾栖松柏千株凤凰岭”。到了五代后梁,据传朱温的后裔朱真在公元921年选“龙德”立都。此时龙德寺已达到鼎盛时期,故碑文记载:“龙德寺始于汉,著于唐,盛于梁……”

唐宋时,仅龙德寺就有四头八庙之说:西头玉皇庙、红山庙;南头人祖庙、插花庙;东头二郎庙、天神庙;北头奶奶庙、薛家阁;中间还有个火神庙。每座庙都重梁起架,雕梁画栋,壁画栩栩如生。此外在龙德寺东十公里还有古梅桥妈祖庙、七贤寺、草庙店等,可惜这些都毁损于民国战乱和文革之中。

龙扬镇位于亳州城南四十五公里处,西淝河北岸,南与太和隔河相望,东与涡阳接壤。这里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地。

西汉初,高祖刘邦分封同姓诸侯,该镇就是思缮诸侯国的驻军之地,并设有马家庄、马桥等练兵场,从那时起这里的人们习武强身蔚然成风。

西汉末年,政治混乱,外戚专权,民不聊生。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到这里寻臣访将,当地的姚期、马武、岑彭、邓宇用当地的青龙酒招待刘秀,席间他们义愤填膺、慷慨陈词,气氛十分活跃。刘秀喝得酩酊大醉,姚期等人扶之经沟而归。随后姚期等四人随刘秀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并辅佐刘秀登基;姚期等四人则位列二十八宿之中。后来人们纪念姚期等四人,把扶刘秀而经过的沟叫“扶主沟”,当地叫“扶沟村”,并留下民谣:“刘秀痛饮青龙酒,豪气上升冲斗牛;姚期马武诚相助,打败王莽坐神州”。

话说刘秀登基之后,扶沟村一带一连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倡导,认为这是龙王有德,施恩于这里,应给龙王安个家,就这样建立了龙王庙,取名“龙德寺”。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从方圆数百里来祭敬龙王,求雨的、排涝的各有所需,则有求必有应,后来“龙德寺”逐渐取代了“扶沟村”。

据碑文记载“亳城之南距三舍,地曰‘扶沟村’,寺曰‘龙德寺’,在唐宋时为龙泉院。其镇最古,上有凌霄汉,中有浮屠,下有舍利住持,为一方名刹”。到了唐朝,龙德寺的名气越来越大,有碑文记载“在唐宋时为龙泉院”,院内除塑有龙王、佛爷、老君、孔子像外,还塑有姚期、马武、岑彭、邓宇之尊;再加上龙德寺西侧有千株松柏,故唐时有幅描写龙德寺的对联:“虎踞龙盘将相三圣龙泉院,凤舞鸾栖松柏千株凤凰岭”。到了五代后梁,据传朱温的后裔朱真在公元921年选“龙德”立都。此时龙德寺已达到鼎盛时期,故碑文记载:“龙德寺始于汉,著于唐,盛于梁……”

唐宋时,仅龙德寺就有四头八庙之说:西头玉皇庙、红山庙;南头人祖庙、插花庙;东头二郎庙、天神庙;北头奶奶庙、薛家阁;中间还有个火神庙。每座庙都重梁起架,雕梁画栋,壁画栩栩如生。此外在龙德寺东十公里还有古梅桥妈祖庙、七贤寺、草庙店等,可惜这些都毁损于民国战乱和文革之中。

1992年撤区并乡由杨店乡、龙德乡、杨集乡合并成立新的杨店乡,1995年杨店乡更名为“龙扬镇”,意味着这里的人们(龙)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新世纪的朝阳昂首腾飞!1992年撤区并乡由杨店乡、龙德乡、杨集乡合并成立新的杨店乡,1995年杨店乡更名为“龙扬镇”,意味着这里的人们(龙)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新世纪的朝阳昂首腾飞!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详细资料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详细资料

唐河

目录

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

名人名胜

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

工农业经济

唐河全景

编辑本段

基本情况

唐河,位于豫西南河南油田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南阳盆地东南边缘,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130万人口,203万亩耕地,辖12镇7乡两个办事处510个行政村。

东邻桐柏、泌阳,西接新野、南阳,北与社旗毗连,南同湖北枣阳接壤,东西长74.3公里,南北宽63公里,东部、东南部、东北部为丘陵地,西部、中部为唐河冲积平原。

县城西距南阳市54公里,东北距省会郑州市273公里。

唐河,地处北纬32°21′—32°55′,东经112°28′—112°16′,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秦淮气候分界线,兼南北之优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主要河流唐河境内长136公里,支流有比河、泌阳河、桐河、三夹河、蓼阳河等,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904毫米,全年无霜期231天。

唐河,资源丰富。

蕴藏着石油、石英、铅、锰、铜镍、碱等20余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总储量达160多亿吨,210多种中药材更是闻名遐迩。

桐蛋、香肠丸等明清时代的宫廷贡品,畅销全国。

唐河区位唐河交通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唐河县历史悠久,境内有多处仰韶、屈家岭文化遗存。

城郊寨茨岗和湖阳影坑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表明,唐河一带具有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与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互相融合的明显特征。

唐河县夏、商时代为《禹贡》豫州之域,周为申、谢、唐、蓼国地。

秦置湖阳县,属南阳郡。

西汉、东汉和三国时为湖阳县(邑),属南阳郡。

晋为棘阳县地,属义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

隋朝境内为上马、湖阳2县,属春陵郡。

唐为泌阳县,先后属唐州、泌州。

五代十国时,县属泌州。

宋代属唐州。

金沿宋制。

元代废湖阳县入泌阳县仍属唐州。

明清降唐州为唐县,属南阳府。

民国13年改作为唐河县,属汝阳道,后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1948年境内设唐河(北)、唐南、唐西3县。

1949年3月"三唐"合并为唐河县,属河南省南阳行政区。

唐河县是古代京都长安、洛阳通向江汉平原的隘道要冲,物阜民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齐、韩、魏三家联军在今唐河大败楚军。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刘邦率兵攻湖阳,据南阳,入武关,进军咸阳。

新莽地皇年间,刘秀起兵新野,攻占湖阳。

唐代黄巢起义军与官兵鏖战唐州,威逼京都。

南宋名将岳飞及其部将王贵、张宪、董先多次在唐州大败金兵。

绍定六年(1233年),宋将孟珙屯田唐州,以拒金兵。

明清流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程子华率领的红25***战于唐河。

1939年"新唐事变"发生后,唐河军民数度与日军展开浴血战斗。

1940年5月9日,国民革命军173师师长钟毅战死于苍台北丁湾的唐河河滩上。

1945年10月,***率领的新四军五师、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军区部队、王震率领的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共6万余人进入桐柏山,组成中原军区,司令部驻湖阳南新店村。

1947年11月,陈(赓)谢(富治)兵团解放唐河县城。

1948年***桐柏区委关于支前、土改等重要会议分别在昝岗召开。

编辑本段

名人名胜

唐河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一代代的杰出人物。

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马武、光禄大夫樊宏皆生于湖阳。

唐河历史上的文韬武略还有曲端、李坚、曹应琦等。

近代和现代更是人才辈出,灿苦群星,诸如革命烈士张星江、周邦彩,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学家冯沅君、诗人李季、考古学家徐旭生、园艺学家郭须静、植物生态学家曲仲湘、飞机机械师钟越、医学家杨慈云以及著名教授冯宗璞等。

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形成了全县众多的文物胜迹。

唐河县城内的泗洲塔、文笔峰和文庙大成殿、桐河乡的棘阳关遗址、上屯乡的马武城遗址、湖阳镇的公主墓、白马堰、源潭镇的山陕会馆以及80年代在唐河城东修建的张星江烈士陵园等,展示了唐河的文化风貌和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冯友兰李季

编辑本段

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

──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客货运输车辆全部更新,货运车辆达1100台,客运车辆已发展到320台。

完成了312国道文明样板路创建和唐枣路、唐泌路、唐方路的改造任务,新建、改建县乡道路300条,乡村道路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睛雨天均可通车。

──邮电通讯事业飞速发展。

五年间,完成了市话改制换型,加入了全市统一联网,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2万户,电话装机总数达8万部,平均每百户26部以上,比“八五”末增长8倍。

传呼机和移动电话都有较快发展。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有线电视与无线结合,微波辐射实现了全县覆盖,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电力建设得到加强。

以农网改造为重点的电力建设成效显著,争取改造资金9170万元,新建35kv变电站一座,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580公里,400v线路600公里,用电台区473个,全县20个乡镇和501个村委全部实现电网覆盖,提高了用电质量,降低了损耗,为城乡经济发展和活跃文化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证。

──城镇化步伐加快。

2000年,县城中心城区面积发展到12.5平方公里。

城镇居住人口达到2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16%,五年间,围绕宁西铁路建设新开辟了总长3860米的文峰路、东一环、东二环、新华路、育英路等五条通道;新建了日供水3万吨的二水厂;建成了滨河新村、银花新村等住宅区,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居民住房、交通困难得到缓解。

五年间,全县乡改镇12个,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镇4个;全县范围内区域性、综合性、季节性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比“八五”末增长40%,五年平均增速为7%。

唐河火车站沪陕高速穿境而过

编辑本段

工农业经济

唐河,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近年来通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已呈现良性循环,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机械电子、生物化工四大工业体系初露峥嵘。

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农业正逐渐调整着种植、养殖的生产结构。

中国农科院全国首家综合示范县驻足唐河,呈现出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互惠互利的双赢良好态势。

37个科研研所和大专院校的343项科研成果在唐河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小麦、大豆、玉米等粮经作物已使唐河成为豫西南最大的粮仓,也使唐河连续三年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

曾登上央视《金土地》栏目推广养牛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全县工农业生产形成了良性互动,农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源潭辣椒唐河栀子

东河乡名字的来历

东河乡名字的来历

1、甘肃东河乡

东河乡位于甘肃凉州区东部,乡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539亩。辖王景寨、陈家寨、郑家庄、李家寨、旧家庄、大庄、老庄、蔡家滩、沟口9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15人。有中小学10所,在校学生2893人;有卫生院1处。乡政府驻郑家庄村。东河乡文化遗迹丰富,2000多年的前王景寨故城遗址、王景寨汉墓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有马家窑文化系列的许多珍贵文物。

该乡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集镇建设全面展开。全省最大的330千伏变电所正在开工建设,街道已架设路灯25盏。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瓜菜制种悄然兴起。年制种面积达5000轩,收入达52万元。畜牧业持续发展。在王景寨、陈家寨两村建成养牛、养羊示范点,培育示范户120家;在大庄村建立了规模养猪示范点,户户有高标准的圈舍,户均猪出栏在30头以上;乡政府多方引资20万元建成了千头养猪厂1个。全乡规模养殖户达1230户。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业进一步发展,脱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订单农业快速发展,促进了蔬菜产业的迅速崛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乡有以荣达工贸公司为主的个体驻营企业3家。

2、黑龙江东河乡

东河乡位于桦川县东部,东邻二九一农场,南邻集贤县,西接梨丰乡,北靠松花江。全乡面积143.1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十七分之一。地形属低平原区,为松花江一级阶地,海拔高度65-70米,地势低而平。土壤多为草甸土和白浆土,土质粘重冷浆,适宜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

东河乡辖7个行政村,13个自然屯。乡政府所在地九阳村,距县城50公里。境内有东方红马场、东方红良种场两个县属国有农场。有一个大型排灌站新河宫排灌站,排灌能力15万亩。有一个粮食仓储库,仓贮量3万吨。

东河乡全乡人口10,445人,其中:农业人口9,985人。总户数2,946户,其中:农业户2,779户。全乡耕地面积137,602.5亩,其中:水田27,000亩。2004年,全乡粮豆薯总产3,447.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6,384万元。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生猪饲养量29,200头,牛饲养量4,204头,羊饲养量19,902只,畜牧总产值1,784万元;二三产业收入1,350万元。全乡农民人均收入845元。

东河乡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耕地13.8亩。近年来在党的农村富民政策的引导下,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科学种田的理念深入人心,土地的单产逐年提高,兴安水稻示范园区、九阳大豆示范园区、东宏瓜菜示范园区分别达到1,000亩、20,000亩、1,000亩规模,成为农技、农机结合的得意之作。东河乡的大豆2004年总产达到1,182.2万公斤,是桦川县“双高”大豆的主产区。

东河乡有着丰富的水草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放养条件,松花江坝外湿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随处可见。到2004年全乡肉牛存栏达到3,500头,山绵羊存栏达到13,000只。兴国村富民屯养羊规模达到人均4只,成为名符其实的养羊专业村。近年来生猪的饲养量猛增,到2004年全乡的生猪饲养达到29,200头,涌现出千头猪厂3个,全乡畜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做好做强农业这篇文章的同时,东河乡党委、政府近年来也不断谋划工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先后引进了东泰米业、华康米业、再兴发冷冻厂、喜庭面粉厂、东河砖厂等一批民营企业,为东河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3、台湾东河乡

东河乡位于台东县东北方、东经121.10度、北纬22.51度,东临太平洋、东北为成功镇、北接花莲县富里乡、南与卑南乡毗邻、西边则是池上乡和关山镇与鹿野乡,总面积约为210.1908平方公里;东河乡处于海岸山脉东侧,因此境内的山地地形占约60%,大致上分为盆地区和沿海区,盆地区因为溪流南北纵横故地形较为崎岖,而沿海区的海阶平原和缓坡地是主要的市中心,发展较为迅速。

东河乡的历史发展

东河乡原名马武窟,为阿美族语『撒网捕鱼』的意思,清朝统治台湾时东何先后属卑南厅及台东直隶州管辖,日据时代民国9年(公元1920年)设置都兰区役场,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改为都兰庄役场,划归台东厅新港郡管辖,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台湾光复后改为都兰公所,为台东县都兰乡,来年首任官派乡长陈曲江,以自己的名字,陈之东、江为河将都兰乡改为东河乡。有天陈曲江至成功镇副镇长宋子鳌家里作客,宋副镇长便询问陈乡长将都兰更名为东河的原因,在宋副镇长再三求问下陈乡长才解释原因,为东河乡来由的小故事。

东河农特产

东河乡的农特产品销售全台,是台湾主要的水果产地,不仅在台湾本岛销售热门更外销至海外,成为台湾的水果之乡,像是释迦、菠萝释迦、玉米、香丁、文旦柚、葡萄柚、大白柚、桶柑、华盛顿脐橙等等,民众若在产季前往东河旅游就能品尝到最当季的美味;释迦又名番荔枝,约在7月至来年3月的时候采收,东河大释迦果肉甜美是东河的招牌特产;菠萝释迦在民国54年时从以色列引进,是冷子番荔枝和普通番荔枝杂交的新品种,肉色白皙且味道似菠萝故名菠萝释迦;东河老欉文旦柚也是东河乡主要的农特产品,产期为中秋节节前10天至节后20天,东河文旦柚放愈久愈甜,是中秋时节家家必备的珍品。

东河乡旅游

来到东河乡旅游除了品尝当季的农特产品以外,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前往参观,像是东河休闲农场、都兰遗址、金樽游憩区、东河桥风景区、水往上流、都兰湾、美兰休闲农业区等等都是东河旅游的景点,让民众的台东旅游在东河享受最在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喔!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马武养牛大村和安徽省毫州市有个龙扬镇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