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养牛是谁(寨头村的大事记)

高安养牛是谁(寨头村的大事记)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高安养牛是谁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寨头村的大事记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寨头村的大事记

寨头村的大事记

早在禹贡时期属荆州地界,西南裔,春秋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唐以其地置播叙二州,分十洞,隶江竣节度使,后周时节度使、周行逢卒,叙州刺史钟存志,武阳土酋扬正岩据十洞,伪称微城二州刺史,五代属楚,置诚州,太平兴国二年,酋长杨通蕴归款内,附遗弟杨通宝来贡,故以杨通宝为诚州刺史,诚州即黎靖也。

元朝元世祖十六年1279年(己卯年),吴氏侗族三兄弟人家,天柱远口族人,雄公后代,逃荒来到此地,距今730年。这里当时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带,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种树木如人抱,古树参天(现今千年树尚存),进入山中不见天,到处都是一片林海,鸟语花香的境界,他们携带家小到此地,开垦荒地,砍树伐木,建立家园,成为寨头的开基始祖。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寨头村属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宗英至治二年(1322年),寨头村属于宣慰司的古州八万洞,曹滴洞司。

自洪武五年1371年,这里发展人家近30户,人口已是150余人,耕地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小米、高粱、玉米、红薯等,养殖业以养鱼、养牛、养猪、鸡、鸭、鹅之类等。

开基始祖原来住地,地名叫宰领(侗名),此地位置较小,在日常生活中,族人放养牛在现在的大寨住地,原是森林覆盖地,也是放牧的好地方,那时放牧都是放夜牛,日夜都放,结果母生来的牛犊都是双胞胎,这样族人又迁一部分人到大寨来住,后陆续搬迁完到此地(地点:务堂、得堂、垫己上、领务闷居住),这时族人在寨子下面的萨领上坎(现会场后面)建立简易的社稷坛为纪念民族英雄萨玛而设,具体时间,因文化大革命中期受破坏,无从查考。

时隔不久,因人口逐年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在放养鸭子,待鸭子找吃到小寨住地(当时无人),地盘也开阔,视野较宽,像龙头转首朝上,呈回龙转首形,放养的鸭子,生下的蛋都有两个蛋黄,故一个蛋孵出两个小鸭子来,发展养殖业较好,结果又迁部分人家到现在的小寨居住。因地形象是龙头转朝上,始改地名为宰头(侗名)寨子的头头的意思。这时居住的人家已发展到40户,人口达200多。那时的婚姻都是从30里外的地方接亲,有民歌唱道“三十天路妇女家,担去的猪肉都生芽(生虫),兜去糯米饭,烂成了酒糟粑。”很不方便,因此,族老议事决定派人到榕江车江一带请来杨姓的人家来居住,便于结亲。杨家来后,给他们划地盘、划山林。以杀领(现在大会堂)破开为界给杨家住。这样,从原来的单姓独居变成吴杨两姓居住。从此二姓结为亲家,和睦相处,相依为命,共建家园。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开卫建立后,在县境设的十五所的五阳所,其所住地在寨头地点见井门(侗名)。是年,吴家重新组建另一个社稷坛,此坛底部安有略长圆形的青石,中凹、约一尺宽左右,凹处朝上,里面装有一个全身都是银子的铆成的一个美女盛装,头戴银花银帽,身穿银衣银裙,极为美丽,名“萨玛”(古民族女英雄),上面盖有一块青石拓成圆形中间凹朝下盖,石厚15公分,最上面盖有净土,土堆周围垒有河石,高约二米,净土上栽有一蔸常青树(千年矮),周围一走道,道宽一米,再外砌有八角形的青砖,坐东朝西,状如龙楼凤阁、皇家宝殿,坛角飞跳,非常壮观,坛外两米右边,还建有一栋萨玛楼,便于大年初一至初三日祭萨之用,高约1.5丈,一保顶三层,美丽非凡,后因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现存一块圆石在大会堂门前地角。

永乐十一年(1413年),寨头村隶属曹滴洞司。同年小寒也建立一个社稷坛,也因文革时期被破坏。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古州司地设三郎司、三郎司又设三郎土舍,寨头村属三郎司辖地。

乾隆十九年,大寨吴杨两姓寨老和全体众族,共同修建己上至高年(侗地名)的路面,路经己炭的主要必经要道,这次修路的化首因刊碑浅加上年代久远而看不清,难以记载,于乾隆二十年正月十四日竣工立碑,并安石桥两长约一丈,厚20公分以上(碑址立正吨国又名迎龙桥)。

乾隆二十年,壬戌年(1756年),也是寨头村历史鼎盛时期,那时人家居住已发展到120户,人口已是600余人,因居住较集中,种田路程较远,往南要到岩洞村地界名孖干嘴(侗名),当时是男耕女织的那种分工方式,养育的儿女,都由妇女管教,形成“崽大不知爸,只知道有妈”,因为男的清早天未亮就得到二十里外去耕作,管理农田、养牛种地,直至儿女10岁上都认识不了父亲,很伤脑筋,为此,族老又决定,分一部分子女到蚕洞、己炭的宰摆、宰归、汉寨等处居住,这样拨去的人家近二十户,100余人。

乾隆廿六年,岁次辛巳年(1761年),寨头村的主要族老:以吴千角、吴廷用、吴廷璧、吴廷相、吴文贞、吴文汉等为头的化首,组建建桥领导小组,群众自愿捐银的原则,此桥建在大寨寨脚,名为回龙桥,于乾隆廿七年元月竣工,有刊碑为证。此桥原来下面跨度都用直径30公分以上的杉圆木为枕木,共有十几根,上面盖有木结构瓦桥、宝顶三个,桥宽一丈,跨度六丈多,桥上的枋板画有各种图案,民族风情,龙凤呈祥等图案,栩栩如生,因年长月久,圆木腐烂,加上文化大革命受破坏,于1992年重新扩建至今。

乾隆三十年左右,约1764年小寨部分人户,共33户人家,组建从小寨至领己乌(侗地名),全长约5公里,直至阳你(地名),路面并铺有石板梯坎,其它路面铺有花街路面,这是以杨通顺、杨通和、吴文礼、吴廷凤、吴廷举等为头人修建的。

乾隆年间,寨头村曾经出一名翰林进士,在长沙为官,当时是为纪念故土,该翰林竖两根石柱为纪念杆,并留一件御赐龙袍在家作留念,2000年其后人将之出售到贵州省博物馆,现尚存在省管。

道光十六年,丙申年,1836年,吴家首富吴成铭、吴成德,两兄弟发起要与杨家首富杨明著、杨明德两兄弟比赛搞磨坟,看谁家搞的磨坟大,美观大方、耗资巨。结果,杨家搞的磨坟(现在地名己报,原老祖三公开创地的后山,坟高两米,宽约一丈方圆,坟门顶如城门宝盖,刻有如门楼的图形,门口宽60公分,高80公分,极为壮观,帽碑上刊有两副横联,上幅为“佳城”两字,下幅为“懿范流芳”四字,两边各有两幅对联,外联为“凤舞龙飞钟地脉,山环水绕毓坤贞”;内联是“金壶终日月克昌後裔,玉凤砌合山川永秀,大启人文”。碑内刊有:原命生于乾隆年间,殁于嘉庆廿年六月初五日午时。中刊有:清故恩妣杨母杨太君之墓。孝男:杨明著、杨明德,孙男:发祥、发科、发魁、发林、发诗、发盛同立。道光十六年丙申年清明节款旦。

吴家首富吴成德母坟,也是如此壮观,高和宽都和己报一样,从右往左看碑上,刊有如下书目:原命生于乾隆廿三年戊寅年(1758年)八月吉日吉时,享年七十四岁。中间刊有:皇清上寿吴母吴太君之墓。殁于道光辛卯年十二月六日卯时(道光11年1831年)。孝男:吴成德,孙:绍文、绍元,曾孙本清、本贞,道光十六年岁字丙申清明节款旦。石碑刊有两副对联,横联因帽碑落在地下面朝土,待后再查考,两边对联“会赴蟠桃福寿齐,箕裘克绍冠新基,护龙环抱贞龙秀,凤诰时颂紫绶衣”“月灿金壶图开景泰欣看日,自是贻谋名後齐衣冠礼乐奏箫诏,文山朝对仰碑高,地脉钟灵象凤飞”的诗句。

吴氏另有吴成德墓,地名是井尚(侗名),刊书为“生于乾隆54年六月初九日巳时生(己酉年1789年),孝男:吴绍文,吴绍元,孙:吴本河、吴本清、本湖、本海。中刊有:故恩考吴公讳成德之墓。殁于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十一日丑时(己丑年1849年)。咸丰二年清明节立(壬子年1852年)。碑对联两副:“沙明开景运,水秀鼎英才”,“地脉培光德,英灵启后坤”的诗句。横联两副“龙盘虎踞”,另一副为“长发其祥”,规模之大,让人佩服。以上的名墓至今算来,非耗资万元以上是难以办到的。吴成德墓略次于杨明著、杨明德母坟和吴成德母坟,其实吴杨两家还有各次于成德墓的磨坟,由于篇幅问题,不再赘述。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以吴千角、吴廷用(成德父),吴廷璧、吴廷相、吴文贞、吴文汉等寨老组成建造3口水井的领导班子,以群众自愿捐银方式,开拓水井三口,一口在井闷(侗名),在大寨上冲内,己上右冲中,此水井四周都是青石板镶成长方形,石板厚10公分,四角为四根石柱,下是四方形,上端是圆椎形,石板每块重约800公斤以上,四周地坪都镶有青石板,板上刻有横格防滑用;另一口叫迫宰井,在回龙桥对面的山冲下,也全部是青石板镶成四方井,井宽2米见方,石板镶的面高1.5米(四周一样),石板厚10公分,每块重量上千斤,四周地坪均为横格条条,石板铺在地坪上,外面宽一丈五尺见方,上盖有木瓦房盖面,以防风雨渗透井内,也可为躲雨、日晒之用;第三口井,在现三组晒坝下坎,因当时小孩落井死亡,故今荒废填埋。

垫井闷井:清嘉庆乙亥年(1815年)合寨众等同修此井,井高两米以上,四周长宽都是1.5米,井门刊有一块青石如门式上圆下平的井门,石块厚10公分,重约千斤以上,1965年搞晒谷坪,取去一块好的,现存一块破的,后用水泥补上,现还保存原貌,井上刻有一幅对联:“滚滚源泉增发达,滔滔水德锡祯祥。”横联是:“永应一方”,右边刊有嘉庆乙亥年黄钟朔,左边刊有合寨众等同修字样。同年小寨还建一口顿闷井。原井开在现公路下坎,1985年改迁水井在顿闷中而建,以民族小学、杨光辉、吴国用、杨秀礼为主要带头人而扩建,并建立一个井亭,有刊碑为证。

道光十二年(1838年),黎平府辖古州、古州蛮夷长官司辖区境有寨头,三郎司辖区境寨头。

道光十七年,丁酉年(1837年),杨家首富杨明著、杨明德提倡:搞砖木结构房(过去名印子屋),吴家首富吴成铭、吴成德也积极响应,当年兴工,先树起木房子,后砌砖。结果杨家的搞成一栋5间两边有双枋的砖木结构房,四合天井,样式非常好看,六几年因县搞黎平国营饭店(原侗都饭店),发动群众担砖到黎平去,砖瓦全部撤销殆尽,现只剩地基可见。

吴家吴成铭、吴成德两兄弟也着手组建砖木结构楼房,只为杨家动工上前且只搞一栋,吴氏两兄弟准备搞两栋,便把地基整理好,镶好天井地板(现吴国用屋地基),木房也树立好,竖起了一栋五间二披厦二层高的房架,正待烧砖就砌,恰遇太平兴国滇军第一次入境,将全寨子抢劫一空,造印子屋之事就此搁下,最终不了了之。

道光十八年,寨头村大兴水利建设,拦河灌溉水田。修百旦拦河坝,百旦水沟,沟长约一公里,灌溉面积当时是二百余亩,沟宽二尺,埂宽一尺半,都是青石板镶两边沟,花劳动力上万数以上,至此,农业年年丰收,引水引进寨中,既是牲畜饮水,又是人用水,也是灌溉良田的主干水渠;后来陆续兴修孖得水沟,至坪安青寨地界,长度也达一公里,灌溉面积近五十亩,粮食渔业也有更大的发展。

道光廿年(1840年),寨头村开场交易,以农历“一、六”为场期。

道光廿四年(1845年),务堂(侗话,即上堂)吴现章、吴现祥两兄弟,曾乡试中过举人,兄弟吴现祥因此狂妄自大,自以为寨中无人能管他,而挖公地(寨上的公共地盘)造水塘,在地基中挖出一个圆红石,状如蛋,重约5斤,有人用锄头将之打破,里面竟跳出18个白青蛙,是年,务堂得堂竟有18位青年男子死去,从那以后,务堂得堂的人丁逐年衰退,发展不快。

咸丰元年(1851年),寨头大寨鼓楼建立,高三丈九尺左右,五层楼,其中一保顶,是普通侗寨鼓楼式,中间四根大杉为主柱,柱直径都超过40公分以上,长三丈直至楼上,四周还配有边柱12根,古楼四周杉木枋交错接进中柱中,不用一钉一铆,现今尚存,古楼建筑距今己是154年之久,柱的原体尚保存完好。1992年重新扩建加两层,变七层,比原古楼高约一丈,都是群众集资扩建。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年(1872年)寨头组建万年台,坐北朝南,壬山丙向,戏台台上凹,凹处呈八卦形照顶,台约一丈五见方,两边双方走道,宽约八尺,长约六丈,作群众看戏之用,台上弯板镶边,台的四角飞翘,极为美丽,按当时,寨头村戏台属天甫一绝,也是黎平西路独一无二的戏台,也因文革时期受破坏全部无存,实时,也改建一个现在的戏台,并难以恢复原貌。

1880年,吴氏组建吴氏宗祠,宗祠三间两披厦木房,前院子天井砌砖,木房柱子都是上等杉圆木,直径30公分的主柱,祠中刊有樟木老祖像三座,状似威严勇武。也因文化大革命时期受破坏,现还存一块横匾,原地址在三组仓库地。

光绪十年(1885年),小寨古楼建立,不久因寨上失火被烧,于1890年重新建造,楼高三丈,三层一宝顶,保顶下镶有弯板,再下横格窗。后因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破坏,割去上面一节,成个四方棚样,于1988年重新扩建至今。

民国元年,1912年,区境划为四个联保,即信义保、兴安保(器寨)、西靖保,明义保(票寨)。寨头隶属西靖保,开始联保驻地寨头小寨,后迁茅贡,民国二五年(1926年)黎平县下设六区,茅贡区录属六区,区驻地增冲,区下设保董,寨头村属六区管辖。

民国十年,1921年,吴国珍养有一头上好的耕牛,时年茅贡村的打牛,挂榜(无敌)三年之久,无牛能敌,名为“双抱杆”,本寨的吴文吉会看打牛,他看好茅贡的打牛后,又断言吴国珍的的疫牛能打败茅贡的牛,并一定要寨上的两个寨老牵此牛才能打胜,结果牵牛出圈,直冲寨门,飞奔亚己打牛场(寨头一斗牛场名),入场后,此牛竟直像箭一般一直往茅贡的打牛冲去,“嘣”的一声闷响,只见茅贡的牛当场倒地,气绝身亡——原来是颈部被碰断了三节骨。在场的从江县苗族众等前来看打牛的,并准备趁此机会物色最好的打牛买回平楼牛场对打,一见此景,执意要买此牛回去,并由主家开价,千块大洋也不还价,一次性成。

次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吴国珍、吴祖兴二人为化首组建己上至高安冲(侗地名)的路,大寨中至己上坡顶的这一段陡坡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千磴坎,平路就铺花街路,长达3公里,耗资数百万文银,捐款最多的是吴国珍三十七千八百文,还有一名因碑破损看不清也花几十千文,吴明魁二千零八文,吴国恩一千四百八拾文,吴祖兴、吴国明各捐1380文,杨正隆1350,杨正华1000文,杨正刚810文,吴培林480文(当时只14岁)等60余户捐银,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2日)竣工,此事至今有高安冲的功德碑为证。

1924年其年受大水灾,洪水泛滥整个寨头大坝,冲垮许多房屋,良田被冲毁无数。

1925年,滇军第二次过境,经过寨头等地,往黎平方向去,历时十三昼夜,所到之处,抢劫财物,欺辱民女,人民深受蹂躏。

1926年,境内大旱,粮食歉收,次年寨头村内因缺粮,死亡人数几百人,还有一些死绝户,人口因此大量减少,在当时的150户人家,仅存七、八十户人家。

1927年,农田重新恢复,粮食大丰收。但由于上一年闹饥荒,民不聊生,民族隔阂严重,互相抢劫,当时六董的组织人马到三董(寨头村天甫乡一带)抢劫,各种粮食、金银被抢劫一空。

1927年,两寨族老议事,各自建立护寨城墙,墙高7尺,墙上都栽有刺和地吊,一是防止外界侵入本寨,二是防止牲畜糟蹋庄稼,大寨墙周长约1.3公里,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分布在四个方向,现仅存北门保持原貌,东门和南门基还存,其它都在文革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当时,还设有放哨楼卡,银盘坡等预防应敌设居点。

小寨也一样,墙高与大一样,周长约1公里,也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大门,现已全部被破坏。

1928年,以杨通海为主要发起人,组建飞山庙,里面刊有三个菩萨,画有一个大麒麟,活灵活现,样式威武壮观,也是因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原来还立有三块碑,现尚保存。是年下雪40余天,河溪冻结。

1931年,茅洞开始设区,为黎平县第八区,辖12乡,寨头驻地设天甫乡,乡下辖17寨:寨头、八朵、寨母、流芳、高近、己炭、蚕洞、青寨、坝寨、连洞、蒲洞、路团、锦团、乜洞、外构、内构、额洞17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区驻地复迁茅贡,将12乡1镇调为4个联保,计118寨,天甫联七保21寨,驻地仍在寨头。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四月,全县废除8个区,设两个督察区公署,茅贡乡隶属铜关督察区公署,原属地划为3个乡23个保,茅贡乡辖7保,寨头村属5保(包括寨俄、寨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一月,黎平县政府令,将茅洞更名茅贡,寨头村改属茅贡区管辖。铜关督察公署原属地划为3个乡,23个保,3个乡为赖洞乡、茅贡乡、器寨乡。民国23年器寨乡迁路团,改称路团乡。茅贡乡辖7保,一保茅贡、高近;二保地扪;三保腊洞、登岑、罗大、罗伍;四保流芳、寨母,五保寨头、寨俄、寨南(保驻地寨头),六保青寨、连洞;七保己炭、蚕洞、额洞。

1950年12月26日,茅贡区解放,废除民国建制,建立区、乡人民政府,茅贡划为黎平县第四区,下设三个乡,即茅贡乡、路团乡、爱众乡,寨头村属路团乡。

1952年,经省政府批准,县政府同意,寨头村组建全省第一所民族小学,牌子是“贵州省黎平寨头民族小学”。1958年开始设初中班,1959年7月正式批准设代帽初级中学。1960年8月撤销,文化大革命中期取消民族小学,于1982年恢复民族小学,1983年上级拨款30万元准备扩建。

1953年8月,茅贡区由三个乡调为12个小乡,即:茅贡,锦团、路团、寨头、地扪、己炭、器寨、爱众、高寅、贡寨、大榕和九潮乡。其中寨头乡设在寨头见井闷,地点杨通辉田路边。

1956年,茅贡区由12个小乡合并为7个乡,即锦团、路团合并一个乡,驻地路团。爱众一个乡,住爱众。大榕、九潮一个乡,驻九潮。寨头为一个乡,驻寨头。器寨为一个乡,住器寨;茅贡、地扪、己炭并为一个乡,驻地茅贡;顺寨、高寅、贡寨为一个乡,住地顺寨;同年全区建立35个高级社,寨头村辖红星社、红旗社(青寨)、翠华社(连洞)3个社。

1957年将村更名为社(即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元月下旬,复置茅贡区,同时恢复7个乡,9月份又撒区并社,将区内39个高级社合并为两个人民公社。即乘风人民公社(包括九潮、爱众、顺寨乡境的高级社,驻地九潮)和破浪公社(包括茅贡、寨头、坝寨、器寨乡境的高级社,驻地茅贡),11月5日又将两个社并为一个社,即一区一社,称为乘风人民公社,驻地茅贡,同年恢复茅贡区,将7个乡改为7个生产管理工区:即顺寨、爱众、九潮、茅贡、寨头、路团和器寨工区。寨头工区辖寨头、青寨、寨南、寨母、流黄、高近、己炭、蚕洞、额洞。

1959年4月,路团乡的蒲洞划归德凤区,同年将乘风人民公社更名为茅贡人民公社,还将7个生产管理区(即顺寨、爱众、九潮、茅贡、寨头和器寨工区、下设35个大队,其中:寨头工区辖寨头(包括青寨、寨头、宰南、寨母、流芳)、己炭、蚕洞、额洞四个大队。

1961年8月,路团工区驻地从路团迁入坝寨、同年将7个工区合并为4个公社,即:茅贡、九潮、坝寨、顺寨公社,寨头工区属坝寨公社管辖。

1962年6月撤销茅贡区。1963年1月又设茅贡区,增设寨头、器寨、爱众三个公社。寨头公社辖寨头、寨母、寨南、流黄、高近、己炭、蚕洞、登岑、罗大九个大队。

1967年,区、社均改称革命委员会。

1968年11月,全县撤区并社,茅贡区并为3个公社,即茅贡、坝寨、顺寨公社(顺寨公社后迁九潮)。

1970年恢复茅贡区和7个公社,同年建立公社和卫生院。

1980年区革委会改为区公所,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2年寨头公社改造木房为砖木结构楼房,1984年竣工,此砖木结构房,七间三层楼房中间宽5米,其余间4米,深10.5米,是全县各乡设计较理想的乡政府楼房,右边还有一披边厦作灶房、保管室等。

1984年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称为村民委员会,小队为村民小组。

1992年又撤区并乡,茅贡区改为三个乡,即九潮乡、茅贡乡、坝寨乡,村按原建制不变,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至今。寨头村隶属茅贡乡。

我的家乡城步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城步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城步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四季有着不一样的景色。

春天,树木长出了新的叶子,它又了一个新的生命。融化的河提水,又开始欢快的流淌,冬眠的青蛙,又开始演奏,唱着那欢快,有节奏的歌“呱呱......”......

这就是万物复苏的春天。

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于是,我和哥哥,拿着游泳圈(其实就是废旧的轮胎)到河提去游泳,河提的水非常清,清的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我们尽情的玩耍,直到日落西山。回到家里,一边吃冰激凌,一边看电视,这时风扇一开,与空调不分上下。

这就是欢乐的夏季。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勤劳的人们,开始劳动起来了。而我呢,也正想找点事情做,就听见姥姥大声的叫:“龙龙,走,我们去田里收菜吧!”我高兴地拿起了篮子和姥姥来到了菜园。只见菜园里五颜六色,有尖尖的辣椒,黄灿灿的大南瓜,像辫子一样长的豆角.....我开心的拿着篮子,开始收菜了。

这就是收获的季节。

冬天,下雪了,厚厚的积雪给庄稼盖上了一层白被子,地面上积起的一堆雪,孩子们就开始了打雪仗,堆雪人,开心极了。

这就是冰天雪地的冬天。

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300字

在城步西岩镇,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水清村,那就是我的故乡,它,不需要像爱美的人那样通过“整形手术”就能让自己健康美丽,全是自己的自然美。

纯朴的美,甘甜的泉,秀丽的美景,真像马良神笔下的好作品。蔚蓝的天,翠绿的草地像地毯,奶牛在上面嬉戏,游戏,吃草,母牛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威严无比。草丛中,开放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辛勤的园丁,打闹的小孩,构成了“人间仙境”。

仰望四周,茂密的山林将小山村围成一个露天场所。清澈见底的小河从大山奔来,汇聚或成羊肠。各自欢呼奔走,有时河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捧一捧甘甜的河水吮吸,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风儿送爽,乡民快乐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村民待人热情,友好,好客。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客人来了热情招待,大家心里暖融融地。

这是一个好山,好水,好风光,暖融融的小山村,每年放假我都会去那里生活一阵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爱这个小山村。

我的家乡的一年四季的景色作文3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我的家乡的一年四季的景色也不例外。现在,让我带你们去看看吧!

春天,我的家乡鲜花盛开,淡淡的花香扑入了我的鼻子里,柳树爆出了芽,小河边奔跑边歌唱,春姑娘正在和小花小草玩耍,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夏天,绿树成荫,枝叶茂密,整个村庄都是绿色的。人们在树下乘凉,谈天说地,还有许多小朋友与夏哥哥在林海中玩耍。

秋天,凉风吹来,果园里瓜果飘香,田野里的棉花洁白无暇……看!那边有许多金色的海洋。噢,原来是一块块稻田呀!整个村庄都是金色的,秋姑娘正躲在某个角落吃着那香甜的果子呢!

冬天,虽然我的家乡不下雪,但是早上起来,有雾有霜,叶子上还有白白的冰晶呢!小河塘里还浮着几块冰,而冬弟弟正惬意的躺在冰上睡大觉呢!

我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真的很美吧!你们喜欢么?喜欢可以抽时间去看看呢!我很欢迎。

告诉你,我的家乡在:福建泉州德化的国宝乡格头村。

我的家乡城步初三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乡,是一个心旷神怡;我的家乡,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家乡的美景也赛过美丽的桃花源,胜过雄壮的瀑布,也比过其它美景。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饱含着春的气息,捎来了春的柔情。家乡的草坪上,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东瞧瞧,西看看。鹅黄的柳树舒展开柔软的枝条,跳起了疯狂的“霹雳”。小燕子唱着春天的歌,从树梢掠过。成群的小鸭子跟着鸭妈妈在小溪里戏水、玩耍。啊!好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啊!

夏天到了,就像是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逐渐沸腾一样。天空上晴空万里,太阳把地面考得滚烫滚烫的。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滚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杂草抵挡不住太阳的曝晒,叶子都卷成个细条了,头也垂下了。可荷花却依然挺立着:只见荷花盛开着,朵朵荷花婀娜多姿,真像亭亭玉立的仙女。她们千姿百态,纯洁无暇:有的躲在荷花背后,不肯露头,好像一个羞怯的小姑娘;有的从荷叶中探出头来,含笑怒放,散发出阵阵芳香:有的还是花蕾,看起来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一片片荷叶就像一个个翠绿雕刻大圆盘,有的高于水面,有的贴在水面,有的低于水面。

秋天到了,果实累累,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群群的蝴蝶又开始活跃起来了,被秋风吹落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落到了地面,瞧!他们在空中尽情翻飞,五颜六色的:红的,黄的,绿的.......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酝酿着一个银色的梦。呼呼——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树上,地上,屋顶上.......到处都是雪。许多花都凋谢了可那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梅花却还在盛开着,在这冰天雪地里,梅花开放,给银色的梦增添色彩。孩子们一窝蜂的跑了出来,玩起了打雪仗,堆雪人.....农民们也眉开眼笑:“明年又是一个大丰收!“这一派景象不由得想起了宋代诗人的赞美名句:”得水能仙与天奇,寒香寂寞动冰肌,先风道骨今谁有?淡扫峨眉参一枝”。

啊!我的家乡!你真美!

我的家乡城子坦作文300字我的家乡城南庄作文300

现在,我们南庄的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真值得我们骄傲。

但是,今日的南庄农村环境,却令人忧心忡忡,摇头叹息。虽然有些地方是建起小公园和把旧房子拆掉,余下的荒地种上植物。但是有些人缺乏公德心,把这美好的环境破坏了。河里有来自工厂的废水,有肮脏的垃圾,使河水又脏又臭。街道的两旁,总是有一些果皮纸屑和胶袋,使空气污染了。这些都是公民自私自利的行为,才给整个南庄镇的生活环境抹了黑。

在此,我为南庄献上一计:南庄镇应该规定一条新的规条,就是:不许乱掉垃圾和污染环境,如有为反者,不但要罚钱500元,而且要上电视暴光。规定了之后,先把这条规条印在纸上,派给全南庄镇的人民。再贴告示、用电视、宣传车来宣传,让全南庄镇的人民

我的家乡城固570字作文

家乡的田野美丽、富饶。

春天到了,田野里的小草嫩绿嫩绿的,给大地披上了一条绿色的新衣。柳树长出了嫩芽。一阵风吹来,它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玩弄自己轻盈的长发,小鸟被她的美丽给吸引,不禁在枝头放声歌唱。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着大地。只见桃花浅笑、梨蕊含羞、樱花烂漫、吊兰清秀,真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春,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夏天的田野,到处是绿油油的水稻,还有茂盛的桑树地。知了在树上“知知”的叫着,好象正在开盛夏的音乐会,青蛙也过来“呱呱”伴奏,好象在说:“穗苗啊,快快长大吧!”

秋天,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金黄色的稻穗在秋风的推动下,卷起一层层“波浪”迷人的秋景,让我陶醉!

冬天,广阔的田野也不失“大家风范”!田野在寒风中,显得那么美,它无私的精神让人敬佩。虽然田野上是光秃秃的,但是在田野的泥土里,正孕育着新的生命。俗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练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她从不和百花争艳。只是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默默的出现,她是纯洁、坚强、勇敢的象征。冬天的田野,真美啊!

田野也是人们的“聚宝盆”。农民们在田野上种地,辛勤的劳动后,在田野里收获丰硕的果实,再用果实换来金钱,养家糊口。还有人在田野上养牛羊,牛羊门吃着新鲜的野草,各各都身强力壮。瞧!不远处就有几只牛,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美餐呢!田野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我爱家乡的田野,它美丽、富饶,更是无私的为人们奉献!

我的家乡丰城作文300字

如不是这次老师布置作文,可能我不会想起写我的家乡。也许是因为家乡对我来说太过熟悉,就像回家的路一样,再怎么忘性大的人也记得清晰。我的家乡,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地方,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笔调去描述你呢?

读高中之前我没去过丰城城里,我只安于镇上与自己家,外婆家。初中时,我去过两次杭州,到过两次西湖。对杭州的印象是干净与整洁,特别是道路的宽敞干净。考上重点高中后我去了丰城城里,学校在老城区,乘公交到达后,入眼的是破败的站牌,我有点无法相信这就是城里。且老城区的规划有点乱,住宅区,商业区没有明显的分界,道路两旁林立着各种小店铺,人口密集,车辆往来频繁。不像城里,有点杂乱,这是我对丰城城里的第一印象。

在高中三年,每年的圣诞节学校食堂都会发冻米糖,第一次发冻米糖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冻米糖是丰城的特产。可能是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吧!说起来都有点惭愧。我对家乡的了解,竟那么少,不过幸好在一点一点地了解。后来听同学说过,白马寨有古民居建筑群,孙渡的板鸭很好吃很有名,张巷的狗肉很美味……-。原来丰城几乎各个地方各个镇都有其特色,可因课业繁忙,休息的时间很少,放个半天假都急着回家,我从没有时间去品尝那些特色美食。特色,特产多,这是我对丰城的第二印象。

高考过后,我去了丰城新城区的丰水湖公园,在和合塔那走了走。因上课时听老师说起过这个塔,说这名字怎么取的,真别扭,两个he。然后去了附近的状元楼,两层的小楼,仿古建筑。一楼是一些字画,二楼有一面墙上面镌刻着历来的优秀人物,最近的是08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的辜勇。看着这面墙,没有谁会没有那种渴望自己的名字有一天也在上面的想法。我笑笑,继续前行。在水中央石柱上放着两把巨大的剑,一把红一把绿。那是干将莫邪宝剑。此时,我才发现家乡丰城也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人文城市。它有1800年建县历史,相传为干将莫邪宝剑的发掘地,故又名“剑邑”。唐代文学家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名句,赞美丰城钟灵毓秀。人才众多,历史底蕴深厚,这是我对家乡丰城的第三印象。

近几年,在去我外婆家的路上,也就是丰城,高安,新建县(市)的交界处丰城的隍城镇,也就是我家所在的镇,在建一个中国养生硒谷温泉度假项目。虽然目前才初建,很多设施都未建全,但看得出这将是一个高品质的旅游项目。为此丰城市***还将建设中国养生硒谷温泉景观大道,该景观大道一期工程长5.6公里,总投资3000余万元,预计2014年3月竣工。建成通车后,可将富硒温泉国际会议中心及镜水莲花康疗社区两大片区连为一体,为中国养生硒谷的整体开发建设及有效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听说未来还将建大学,由此可看出***有长远而全面的规划,不单单只着眼于经济的发展。生态,发展,这是我对家乡丰城的第四印象。

通过慢慢的了解以及自己的观察,才发现自己家乡的好以及它的内在文化底蕴。丰城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剑文化、瓷文化、水文化、书院文化和古建筑文化,当然还有很多未知的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体会。

我的家乡丰城,我在一步步走进你,了解你,也将成为你辉煌的一部分。

我的家乡作文300字嘉和城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一想起我的家乡——福建,就使我心花怒放,心久久不能平静。家乡存储了我天真烂漫的童年。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是我最好的朋友。

春天,小溪里的水融化了,那叮叮咚咚的流水声像一首悠悠的小令,非常动听。一群群的鸟儿从南方飞回来了。鸟儿站在树枝上唱着美妙动听的乐曲。燕子在屋檐下建起它们温馨的小屋。花儿竞相开放。家乡的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夏天,家乡开始热闹起来了。知了在树干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快活极了。高大的树长得葱葱茏茏,就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样。溪边,小朋友们在欢快的玩耍,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水仗,有的在洗衣服。

秋天的天是那么蓝,那么高,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果园里,各种各样的水果让人垂涎三尺,农民伯伯怀着喜悦的心情,都在收割呢!动物们正在准备过冬的粮食呢!青蛙正在修筑它那温暖的小窝。大雁排成人字行的队伍向南方飞去。

冬天,家乡下起了霜,花草树木都皮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动物们在家舒舒服服地过冬呢!小朋友们被冻得更加来劲了,大家站在河面上欢快的溜着冰,有的甚至吃着在花儿上结的冰块,大家玩得非常开心。

家乡存储了我快乐的时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乡的美丽风景给我们带来欢乐。每次想的家乡,我就不禁想起童年在家乡过的快乐时光。这样美丽的家乡,难道不使我去爱它吗?

我的家乡延边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延边

在硕大的中国版图上,与朝鲜半岛接壤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规模虽然不大,但它依旧拥有它独特的魅力,。热情好客的东北汉族与善良淳朴的朝鲜族人民,携手创造了这个城市——延边,我的家乡。

延边位于长白山附近,自然就有地方特产——苹果梨,苹果梨果肉鲜嫩清凉。以独特的方法,竟能使苹果梨表皮颜色变得黝黑,但是味道并没减弱,反而变得冰凉爽口。

延边不仅只有土特产,饮食特色也很新奇。

中国可以说是面条的发明者,各地都有独特的面食,我的家乡延边也不例外,荞麦面条本不多见,更何况还有冰冷鲜美的面汤。朝鲜族人民制作的辣白菜也十分可口。

我的家乡,延边,虽然历史年代不远,最早只在清王朝时期建立,但它仍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见证了抗争者的事迹。通过它,我们似乎看到了日军炮火轰击在城墙上时溅落的残渣,感受到解放战争末期大军围城的志在必得,听到了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时唱出的“雄赳赳,气昂昂”......

我的家乡——延边,它必将成为中国有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

去掉题目是440个字,应该能符合您要求的300字的文化水平要求,我现场编出的这篇文章至少能及格。

至于主题思想是介绍延边,还是其他望您说清,我可以修改

我的家乡勃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

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海洋是贝壳的家……而人杰地灵,风光秀丽,物华天宝的福清就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有清澈的小河,河边长满了绿色的小草,像是在透明的绿玻璃外围铺上了一片天然的地毯,河中还安装了音乐喷泉,水柱会随着音乐舞动,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好看极了!到了晚上,宽宽的马路上,大大小小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我的家乡福清还有很多特产呢!有又美味又可口的枇杷,和又甜又脆的梨子,又甜又绿的西瓜和又圆又甜的龙眼,我最喜欢又圆又甜的龙眼了。

你要是来到了福清来,热情好客的福清人准会献上最好吃的特产让你吃个够。

当天色渐渐暗下俩,近处的花草也看不清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空中有一闪一闪的亮光。那是夜空中轻莹飘来的萤火虫。他们仿佛是一只只会飞得小灯笼,漂亮极了。

你们说我的家乡美不美?我爱我的家乡——福清!

我的家乡桑植300字作文

家乡美景

如果说家乡第一的水果乃雪峰蜜橘,如果说家乡第一的江乃平溪江,那么,家乡第一的景色无非是洞口塘。不是我夸口,如果你不信,那请跟我去欣赏欣赏。

开着小车,来到了这个土香土色的地方。一进这儿,清新的空气顿时迎面扑来,让人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转过一个又一个山峰,让人觉得平淡无奇,每一座都是拔地而起,连绵不断,这时竟觉得:家乡第一的景色会是这儿吗?不料车子刚转过一个山头,眼前的景色顿时把我吓呆了:这儿是那样绿,绿得仿佛是因为一个画家不小心把绿颜料打翻了,染在他的一幅作品上;这儿是那样静,让你仿佛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这儿是那样富有生命,惹得无数生物都来做客,转眼间,静悄悄的世界热闹了起来。鸟叫声,蝉儿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一个喧闹的另一个世界。

我开始不住地叫司机叔叔慢开一点,好让我欣赏个够。

这边的山峰开始了千变万化,“看!那儿像不像骆驼!”我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高安养牛是谁和寨头村的大事记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