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的果报是什么(在佛法中养牛是善业吗)

养牛的果报是什么(在佛法中养牛是善业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养牛的果报是什么,在佛法中养牛是善业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信佛的人能搞养殖业致富吗

信佛的人能搞养殖业致富吗

从事养殖业造罪无边,因此不能做养殖业。养殖业是指养的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没有关系。但无情众生中葱、韭、薤、蒜,这不允许。如果再养众生,比如有的是养猪、养鸡、养鸭,都是不可以的。

因为养殖的目的是要卖,是要被人宰杀,提供人们肉食的来源,这不可以的。千万不要做这些事情,虽然对我们的生活可能带来一些困难,但不可以造无边的罪业。实际上养殖业最后的结果是很惨的,不光是对自己有因果,对儿女同样有因果。因为你杀人家的儿女,将来人家就要杀你的儿女,这必然要报应,在修学上是非常有障碍的。大家不要从事这个。

佛教中有什么报恩的故事

佛教中有什么报恩的故事

佛教故事:义牛有灵舍命报恩力拼强盗感人肺腑

明朝时江山有一个书生,名叫朱恺,表字寿仁,性情淳厚,自幼好学。朱家过去三代,不吃牛肉、狗肉。朱恺从小失去父亲,由于身体瘦弱,经常得病,每次只要喝牛肉汤就会好转,所以从小吃了不少牛肉。因为家里比较贫困,朱恺就到邻村教书。

这一年端午节,朱恺准备回家,从主人家拿到酬金,一共八两银子。回家路上忽然下起大雨,朱恺就到路边古庙避雨,看见墙壁上贴着两张纸,第一张写着杀牛的果报,另一张则写着吃牛肉的果报。两篇文字浅显易懂,却又哀伤恳切,朱恺想起自幼吃过不少牛肉,不禁非常惭愧,汗流不止,他怅然地想道:“我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至今没有考中秀才,未必不是吃牛肉的缘故。况且我们朱家原本就有祖训,已经三代不吃牛肉、狗肉,如今我却违背祖训,属于不孝。牛为我们耕耘田地、运输粮食,功劳很大,我却食用牛肉,属于不仁。放任自己口腹之欲,贪图一时之乐,属于不义。看到这种行为将有严重报应,却不痛改前非,属于不智。我犯下这四条重罪,恐怕灾祸就要降临,哪里还有什么功名福禄?”于是朱恺就走到神像前叩头祷告,立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吃牛肉。

雨停之后,朱恺正要出来继续赶路,碰到村里的屠夫尤光宇进庙。朱恺问尤光宇:“你为何来庙里?”尤光宇回答说:“我家最近买了一头瘦牛,担心亏本,特来庙里求签。”朱恺又问:“那头牛在哪里?”尤光宇说:“就在庙外。”朱恺出来一看,看见一头瘦牛,双膝跪在地上,泪如雨下。朱恺心里非常怜悯,就问尤光宇牛值多少钱,尤光宇说七两银子,朱恺如数给他。尤光宇嫌银子成色太低,又要再加三钱银子,朱恺也如数补给他。朱恺买下这头牛后,拿来一块木板,在上满写了“神明放生”四个字,挂在牛脖子上,然后解开拴在牛鼻上的绳子,把它放了。

冥冥之中,或许就有感应,就是在这一年,朱恺终于考取秀才,并且成为本乡王贤家的上门女婿,王家乃是这一带颇有名望的家族。这一天朱恺和岳父一起喝酒,谈起以前放牛之事。仆人进来禀报:“门外有一头牛,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木板,怎么也赶不走。”朱恺出来一看,认出正是自己放生的那头牛,于是就让仆人牵到后园的空房里。乡里原先有个惯犯,外号叫“人猕猴”,对王家很熟悉。因为看到他家女儿嫁妆丰厚,这天夜里就在养牛那间空房旁边,从墙上挖了一个洞进来,直接来到朱恺所住新房,把衣物首饰都装进袋子,准备出门溜走。那头牛突然闯进来,撞倒桌子,发出很大响声。朱恺马上惊醒,大声喊道:“有贼!”全家人也随即惊呼,纷纷起来抓贼。盗贼感到害怕,就从牛身子底下往外爬,牛发了怒,抬起蹄子绊住袋子。这时“抓贼”喊声更急,盗贼只好丢掉袋子,狼狈逃走。朱恺岳父见袋子里物品完好,也非常感激这头牛,仍旧给它系上鼻绳,养在原来的空房里,从此岳父家也立誓永远不吃牛肉。

过了不久,又一个下雨的晚上,这个盗贼再度来到王家,砸开后园的门,进来看见那头牛好像很愤怒,因为上次入室偷盗被牛所败,所以这次没敢继续进去。他顺手把牛牵出去,扔掉脖子上的那块木板,把它卖给屠户,得到四两银子。恰逢朱恺这一天替岳父外出收债,经过屠户家大门口,一眼就看见这头放生牛,赶紧询问原因,屠户将实情告诉他。牛还像上次那样在朱恺面前跪着流泪,朱恺再度将牛买下,重新挂上一块木板,写上“雷电放生”,然后解开绳子把牛放走。

又过了好几年,朱恺在古田富户钟宽家中当教书先生。当时附近村庄也有一伙强盗,他们聚众抢劫,钟宽因为家境富裕,非常担心。朱恺替他出谋划策,组织人手修缮房屋,加高围墙,以防不测。忽然小僮进来禀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头牛,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木板,一直站在教书的房子外。”朱恺大吃一惊,说道:“这就是我以前放生的牛,一向都很机敏警觉,它现在来这里,预示着强盗们也快到了。”于是朱恺就对钟宽详细讲述这头牛在岳父家赶走盗贼的事情,并敦促他严加防范。到了第三天后半夜,二更时分,强盗果然来了,拿着刀在钟家外面放火。钟宽爬上梯子向外观望,在火光中,看见有一头牛,大声怒吼,横冲直撞,四蹄如飞,用牛角奋力顶撞众盗贼,盗贼们都溃散而逃。等到家中众人聚集在一起时,这伙盗贼开始纷纷逃窜而去。这时牛已筋疲力尽,仰天顿足而死。牛的旁边,还横躺着两个盗贼,众人拿着烛光一照,发现正是尤光宇、人猕猴。大家将他们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顺藤摸瓜,缉捕其他盗贼同伙,这一带的盗贼终于平息。钟宽感激牛的恩德,将这头牛安葬,并且立碑,碑上题“义牛墓”三字,钟家也从此立誓不再吃牛肉。

没过多久,三年一度的大比开始,朱恺参加这场考试。他的考卷由担任考官的归安县令批阅,批阅后对朱恺的试卷感到不满意,就摆放在一边(落选)。这天晚上,他梦到一头牛跪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哀求。醒后他又重新阅读一遍,文章写得确实不怎么样,他想:“此人肯定积了阴德。”于是勉强推荐上去,最后居然被主考官录取。发榜之后,朱恺去拜见这位阅卷考官时,考官问他:“可曾积过什么阴德?”朱恺想了想回答说:“没有。”考官再次询问,朱恺仔细思量,这才讲了近年几次放牛之事。考官听后,称叹此事不同寻常,并把自己的梦告诉朱恺。等到来年春天礼部会试,朱恺再次考中,当时负责阅卷的考官也遇到奇异征兆。朱恺考中进士之后,外放担任商邱县令,政绩很好。在任期间,朱恺严禁杀牛,并将那头义牛救人之事详细记录下来,以此劝说全县百姓,这一带的民众多数多被感化。后来朱恺获得擢升,官位显赫,不过朱恺最后辞去职务,回家奉养母亲。朱恺母亲享年九十一岁,他自己也活到九十六岁。朱恺共有两个儿子,全都步入仕途,至今子孙兴旺。

在佛法中养牛是善业吗

在佛法中养牛是善业吗

不是,佛教不允许受蓄八法,养殖业是属于受蓄八法之中的。

大宝积经

弃舍正教功德聚乐为俗人通信使

蓄养牛马诸畜等奴婢作人不净物

种莳田园恒乱心心乐诸恶无善行

亦不亲近善知识口恒不择于语言

身中恶行无不作贪取佛塔众僧物

养牛跟杀牛的报应

养牛跟杀牛的报应

因为中国人大多相信一报还一报外加牛是辛勤的动物所以就会有人认为牛会来磨损杀牛人的性命反正不是真的就是一些地方传言而已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修行方法,于是阿育王用善巧方便教化毗多输柯,使他明了苦行外道无法使心得解脱,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脱正道。经过思惟生死相逼迫的道理,毗多输柯已然彻底明白,于是合掌向阿育王说:「大王!我现今应归依如来,归依无漏法,归依僧众。」并说偈言:「我今归依佛,佛面如莲华,天人所归依,无漏法及僧。」

阿育王对毗多输柯说:「我不希望你误入外道,为了使你相信佛法,所以用善巧方便让你有所体会。」毗多输柯以种种香华、伎乐,虔诚供养佛塔,又以种种上妙饮食供养众僧。接着往鸡寺六通罗汉耶舍上座处所,向耶舍上座请法。

耶舍以神通力见毗多输柯前世所作善业,如今善根成熟,此生是最后身证得阿罗汉。于是耶舍上座为毗多输柯说法,赞叹出家功德。毗多输柯闻法后,发起出家愿心,于是从座而起,合掌仰白耶舍尊者:「善说法要的尊者!您可以听许我出家,受具足戒吗?我希望于佛法中修梵行。」耶舍答言:「善男子!你先回去向阿育王请求,是否听许你出家。」毗多输柯立即返回阿育王处,合掌向王:「大王!请您听许我出家,我欲于佛法中修梵行。」并说偈言:「我心乱不住,犹如像无钩,王意如铁钩,勿制我出家。王为地中主,当听我出家,佛作世间光,今欲修其行。」

阿育王听到弟弟的请求,抱着他的肩颈,悲泣落泪而说:「毗多输柯!勿作此意!出家人过著粗衣弊食的生活,眠卧于树下,你不要出家吧!」毗多输柯回答:「大王!我不是因为起了瞋心而欲出家,也不是因为贪欲、贫苦或想摆脱怨家而出家。我是因为了解世间种种诸苦交煎,生死相随,无有解脱之期,而唯有依循佛法正路,能让我从生死烦恼中解脱,能让我无所畏惧,所以我发了欢喜心而欲出家。」阿育王听了之后,更增悲泣。这时,毗多输柯说偈:「生死为悬绳,有人则恒动,在上必复堕,和合必分离。」

阿育王又告诉弟弟:「你必须先学习乞食,然后才得出家。」于是,阿育王在后园的大树下,以草铺地,令毗多输柯宿于树下,又给他一个瓦钵,令他入宫乞食。毗多输柯便持钵入宫,乞得种种上妙饮食。这时,阿育王怒瞋宫内众人:「你们怎么可以施与上妙饮食?应当施与粗食,乃至以麦为饭,或施与放置一夜的臭坏之食。」尽管毗多输柯乞得粗食,也甘之如饴,不嫌其恶。

阿育王见到这种情形,告诉毗多输柯:「你别再食此恶食了,我准许你出家;但是你出家之后,必须经常回来见我。」毗多输柯遂前往鸡寺,但是他到达鸡寺后,却思惟著:「我若于此出家,必定因为亲人不舍,或持供奉物来此,种种人、物的扰乱,将使我不得修道。我应当于远处出家,方不受扰动。」于是他便转身离开鸡寺,前往毗提国出家。出家后,精进思惟义理,用功修行,证得阿罗汉果。

证得阿罗汉果的毗多输柯长老,已得解脱乐,思惟著:「过去曾与王兄约定,出家后要经常去见王,如今我应圆满这个约定。」于是从毗提国启程,行化至波咤利弗多国。这一天,毗多输柯长老早起着衣持钵,入国乞食,次第行至阿育王城。长老跟守门人说:「你进去向大王禀报:毗多输柯今在左门外,想见大王。」守门人立即入内禀报大王,阿育王说:「快快请他入宫!」当阿育王见到毗多输柯,即从座上起身,如大树倒地一般,恭敬地向毗多输柯作礼后,起身合掌,视之久久不移目光,悲泣而言:「一切诸众生,当乐于和合。汝今除和合,而味寂静心。我今知汝心,以慧无厌足。」

阿育王有一位大臣名善护,见毗多输柯著粪扫衣,执持瓦钵,次第乞食,不论粗食、好食俱受,心无分别,便向阿育王说:「大王!毗多输柯少欲知足,所作已办,大王您应生欢喜心。」更说偈言:「常行乞食,著粪扫衣,住于树下,心常在定。心广无漏,其体无病,正命自活,常生欢喜。」

阿育王听闻善护所言,生大欢喜心,便说偈:「舍于孔雀姓,及摩伽陀国,种种诸珍宝,上妙之五欲。乐于四圣种,除憍慢烦恼,行于大精进,名闻显我国。最胜十力法,而汝能受持。」阿育王亲手扶著毗多输柯上座,又亲奉种种饮食。食毕,洗净钵器,置于一处。阿育王便于毗多输柯座前,恭聆法要。于是,毗多输柯为大王说法,说法毕并说偈曰:「王今得自在,当修不放逸,三宝甚难值,王应勤供养。」

阿育王与五百大臣及国内人民闻法后,个个合掌围绕恭送毗多输柯长老,大臣及人民和声说偈:「大兄阿育王,今恭敬送弟,出家有胜果,于今为现证。」长老毗多输柯欲显胜果功德,增益大众对佛法的信心,于是举身升空而去,阿育王与大众合掌仰观,目不转睛,复说偈言:

「无复亲友爱,如鸟飞虚空,我以贪爱锁,不能自在去。

禅定有胜果,于身得自在,随意之所行,一切无罣碍。

为欲爱所盲,不能见此法,汝今以神力,轻我起欲爱。

我本有慧慢,今汝为最胜,我等著世法,见圣始知畏。

今我等啼泣,由汝今舍我。」

后来,长老毗多输柯游化至偏远边地,到达边地却已身染重病,严重到头上都发疮。阿育王得知后,随即派遣身边的御医去为长老疗治。当病况略为减轻时,长老即令医事人员回去。在边地,长老仅得以牛乳为食来资养身体,为了乞得牛乳,于是往牛群多的地方去。

当时偏远地方有一个国家名分那婆陀那,人民皆信受外道。其中有一外道以奉事无衣蔽体的裸形神为修行法,并画作如来像而礼拜之。有一佛弟子见此事便禀报阿育王。阿育王听了即说:「尽速将其带来。」阿育王威势所辖,于虚空中半由旬上,一切夜叉皆听属于阿育王;于地下一由旬,一切诸龙亦悉听于王。当夜叉闻阿育王敕令后,刹那间即将外道弟子及画像捉来。

阿育王见此外道,生大瞋心,将分那婆陀那国的一切外道悉数杀之,于一日之中杀了十万八千外道。后来阿育王又听说有一位外道弟子,受外道法奉事裸形神,并画作如来像而礼拜。阿育王随即敕令捉拿此人及其亲属,将他们关在一间屋中,以火焚烧。阿育王并下令:「若有人能取得一尼揵外道首级,我当赐其金钱一枚。」

在这个时候,长老毗多输柯正乞食到一户养牛人家,在那里停住一日。由于毗多输柯已生病多日,头发、胡须、指甲都未整理,已经又长又乱,且衣服弊恶,无有光色,形如外道修行人一般。此户的养牛女心生一念:「到我家的这个人是尼揵。」便告诉其夫:「你应杀此尼揵,取其首级,呈送阿育王,必定得到赏金。」其夫即拔刀前往毗多输柯歇息处,欲取长老之首。此时长老思惟:「这是往昔恶业感召所致,无法脱免。」于是长老安然受死。

养牛女的丈夫将长老被砍下的头送至阿育王处,欲领取赏金。阿育王看到这个头发杂乱的头,心中生疑,于是问曾被派遣去医治毗多输柯的医护人员,医师看了以后,立即禀报阿育王:「此是毗多输柯头!」阿育王一听到,当下昏厥,倒地不醒!侍从人员以水洒大王面,良久阿育王才苏醒过来。这时,有一位大臣向王禀言:「已证无漏果位之人,仍然不能灭除此苦果!恳请大王施予众生无畏之福。」阿育王接受了建言,即刻宣令:「一切人民不得再杀尼揵外道。」

诸比丘因此事产生疑惑,向优波笈多尊者请问:「毗多输柯往昔造何业因,现今受此杀头取首之果报?」尊者回答:「过去世有一位猎人,多杀群鹿。在森林中,有一处清泉,群鹿每日都聚集水边,于是猎人在水边布设罗网、套绳,捕捉鹿群,日日猎杀众多之鹿。那个时期,大觉世尊尚未出现于世间。有一位缘觉圣者,于水边饮食,食毕澡洗后离开水边,回到树下打坐,鹿群们嗅闻到缘觉之香而至圣者坐处,不往水边去。猎人到了水边,等待多时不见鹿来,即循着鹿群足迹走到辟支佛坐处。心里想:原来就是因为这个打坐的人,所以鹿群不到水边。于是当下持刀杀了辟支佛。长老当知!昔日的猎人就是现在的毗多输柯,因为他日日杀害鹿群,所以今世诸多病苦;又因为他往昔杀害辟支佛,以此罪业因缘,于后无数生常在地狱受苦;又于五百世在人道中,生生世世常被杀害,今世是最后生的果报,虽已证得罗汉果位,仍须受当时杀生的果报,因此为他所害。」

诸位比丘又问优波笈多尊者:「是什么因缘,使毗多输柯得以出生于贵族大姓之家?又是什么因缘,使他得证阿罗汉果?」优波笈多回答:「毗多输柯的过去生,曾在迦叶佛座下出家,乐行布施,常教檀越施主以种种上妙饮食供养众僧;当时又以香华、幡盖、种种伎乐,供养佛之发爪舍利塔。以此善业,得以出生于大姓之家,于十万年中,常修梵行,且发正愿,以是因缘今生得证阿罗汉。」

典故摘自:《阿育王经·卷第三·供养菩提树因缘品第三》

省思:

正确人生观的建立,必须以「正知正见」与「正信」为依归。佛法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善恶业报,因果历然,佛法的道理真实不虚。若能深信因果,顺逆境界现前时,就不会得意忘形或怨天尤人;进一步,知因识果,积极地从正确的因上去努力,断恶修善,广集福慧资粮,人生必然充满光明与希望,步步迈向菩提大道。

关于养牛的果报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