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牛发展史简述 世界地理常识题库及答案

我国养牛发展史简述 世界地理常识题库及答案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我国养牛发展史简述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我国养牛发展史简述的知识,包括世界地理常识题库及答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简述彝族的经济生活方式

简述彝族的经济生活方式

新中国成立前,包括云南大部、贵州部分以及广西的全部彝族地区,以土地个体私有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早已占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实物地租是地主对佃农最主要的剥削方式。此外,对佃农一般还进行额外劳役剥削,雇工与高利贷剥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归流”时保全了大量的土目与中小奴隶主,因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较长。如在乾隆初年,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群众仍然“半为夷目家奴”。及至建国以前,所属百姓仍然保留某些农奴的特点,奴隶主的剥削虽以实物地租为主,仍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奴隶制的痕迹。云南武定、禄劝以及红河南岸等地当时也保存不少大小彝族土司,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主经济已有取代领主经济的发展趋势。

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土豆、小麦、水稻、大麦、燕麦、元根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牧草丰富,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牧养牛、马、猪、羊等。山地森林资源、山货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湖泊中有各种鱼类和水产。狩猎,采集药材、木耳,捕鱼等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赶集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

彝族的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尤其是在聚居区内一直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仅用少量的牲畜、粮食、山货去换取针、线、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耻于经商’’的观念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在彝族人民的观念中,牛羊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衡量贫富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或一家人)能干与不能干、强与弱的标准。拥有百头牛羊是一般彝人的追求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彝族人民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建起了钢材、生铁、煤碳、采矿、发电、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轻、重工业部门,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产业队伍。云南个旧的云锡公司,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一个重要企业,贵州西部的六盘水特区,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渡口也成为著名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贵昆铁路干线也通过了彝族地区。政府还在各地设立了一些贸易机构和集市,使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经济上实行搞活的政策,彝族的城乡商品经济有了飞跃发展,彝人中建企业、经商者逐年增多,落后的自然经济正受到严重冲击。

几十年来,彝族地区兴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农牧业生产有利长足的发展。成昆铁路、贵昆铁路及南昆铁路等干线的通车,完全改变了彝族交通闭塞的历史,民族商业与对外贸易和民族旅游业有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财政金融、文化教育以及医药卫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工矿企业和钢铁基地也相继在彝区崛起,一批富有朝气的彝族年轻学者、文学家、文艺工作者和歌唱家等艺人在国内外舞台上展露头角,注重彝族本体历史文化研究的彝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从中国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更加关注对彝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发展与研究。同时,数以万计的彝族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成百上千的彝族学子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了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彝族学子日益俱增,生活水平和人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彝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元朝农业机械学家王祯简介,王祯发明了什么

元朝农业机械学家王祯简介,王祯发明了什么

人物生平

王祯的家乡,在元初已是封建文人荟萃的地方。早在窝阔台时代,万户严实就曾经在东平“兴学养士”,当时的名士,如李昶、王磐、徐士隆、李谦等都曾在东平先后设帐授徒,培养了一批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人才,著名的有徐琰、申屠致远、孟祺等人。其中孟祺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曾任山东西道劝农副使,曾参与编写过《农桑辑要》一书。王祯可能受其影响而开始接触农学,他在《王祯农书》中曾引用许多《农桑辑要》的资料。关于王祯的生平活动,有据可查的史料很少,史书有记载的是他做过两任县尹。一是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任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尹,在职六年;二是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调任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尹。

工作态度

王祯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勤勉务实,为民办事。他在旌德县尹任内,为老百姓办过许多好事。据《旌德县志》记载,他生活俭朴,经常将薪俸捐给地方兴办学校,修建桥梁,整修道路,施舍医药,教农民种植、树艺。时人颇有好评,称赞他“惠民有为”。旌德县多山,耕地大部分是山地。有一年碰上旱灾,眼看禾苗都要旱死,农民心急如焚。王祯看到旌德县许多河流溪涧有水,想起从家乡东平来旌德县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种水转翻车,可以把水提灌到山地里。王祯立即开动脑筋,画出图样,又召集木工、铁匠赶制,组织农民抗旱,就这样,水转翻车使旌德县几万亩山地的禾苗得救。

继承了传统的“农本”思想

王祯继承了传统的“农本”思想,认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首要政事就是抓农业生产。无论是在旌德还是永丰任职,王祯劝农工作政绩斐然。所采取的方法是,每年规定农民种植桑树若干株;对麻、禾、黍等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方法,都一一加以指导;画出各种农具图形,让百姓仿造试制使用。同时,王祯“以身率先于下”、“亲执耒耜,躬务农桑”。在永丰县尹任内,王祯以奖励农业和教育为主要任务,经常购买桑树苗、棉花籽教导农民种植,鼓励他们种好庄稼。旌德、永丰两县民众对他十分敬重,念念不忘。

吃饭是百姓的头等大事

王祯认为,吃饭是百姓的头等大事,所以作为地方官,应该熟悉农业生产知识,否则就无法担负劝导农桑的责任,因此,他留心农事,处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每到一地,就传播先进耕作技术,引进农作物的优良品种,推广先进农具。这些做法为后来撰写《农书》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元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更加丰富,农业生产也有了更大发展。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封建统治者逐渐看到农业生产有利于封建剥削,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开始采取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设置劝农官、建立专管农桑水利的机构司农司、等等,这从一定程度上对农书的编写产生了推动作用。所以,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产生了几部农业科学著作。

王祯《农书》大约是在旌德县尹期间着手编写的,直到调任永丰县尹后才完成。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王祯又为这本书写了一篇自序,正式刻版发行。

王祯在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任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尹(县官),任职6年,后于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调任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尹。他在县尹任内,为老百姓办过不少好事。据《旌德县志》记载,他在县尹任内,一直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从未搜括过民财。不仅如此,他还捐出自己的部分薪俸,办学校、建坛庙、修桥梁、兴办了不少造福于民的公共事业。此外,他还兼施医药,救济穷苦有病的人,深受当地人民的称赞。

廉洁奉公的县官

王祯不仅是廉洁奉公的县官,而且是劝农兴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农学家。他认为作为地方官,如果不熟悉农业生产,不懂得农业知识,就难尽到劝导农桑的责任。他不仅搜罗以前的历代农书,孜孜研读,而且经常注意观察各地的农事操作和农业机具,从而为他撰写农书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那些只知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这些人自己都不懂“农作之事”,“安能劝人”。他们常以劝农为借口,前呼后拥地下乡敲诈勒索,名为“爱民”,实是害民。他还说,这些当官的只以“骄奢为事”,从来不想一想所享用的一寸丝、一口饭都出自“野夫田妇之手”,他们横征暴敛,尽力搜括民脂民膏来养肥自己。他的言行充满了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

四大农学家之一

王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农学家之一,同汉代的汜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齐名。《王祯农书》在中国农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前人在农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元朝以前农业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解释了广义农业生产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中国先秦的农书

只在《吕氏春秋》中保存了一些片断;汉代的《汜胜之书》只残存了3700字,已经无法见到它的全貌。后魏的《齐民要术》虽然具有农业全书的性质,但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上不如《王祯农书》,它在总论方面,只有“耕田”和“收种”两篇,在粪田和灌溉等方面都没有专篇论述。至于“农器图谱”就更是缺如了。南宋的《陈农书》虽然在理论体系方面有重要发展,但是囿于地区的局限性,只述及了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耕牛和蚕桑,尚不具备农业全书的性质。早于《王祯农书》40年成书的《农桑辑要》是元初官撰的农书,主要摘录元代以前农书的资料编辑而成,新的创造较少,并且主要是适应北方需要的农书。

王祯农书简述

《王祯农书》有两种版本,一种是37集本,包括“农桑通诀”6集、“百谷谱”11集、“农器图谱”20集。一种是22卷本,包括“农桑通诀”6卷、“谷谱”4卷、“农器图谱”12卷。两种本子的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后者将谷谱由11集并为4卷、将农器图谱由20集并为12卷。全书约13.6万字,插图281幅。

《王祯农书》的突出特点有四:

一是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广义的农业

《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部分,可以说是农业总论。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广义农业的内容和范围。开头以“农事起本”、“牛耕起本”、“蚕事起本”为题,叙述了农事和蚕桑的起源,将王祯所处时代的农业同历史的农业联系了起来,把元代的农业作为历史农业的一部分,使它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纽带。接下来以“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这一“三才”理论为指导思想,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狭义农业的各个方面。首先,它以“授时”和“地利”两篇探讨了农业生产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和规律性,强调了农业生产中“时宜”和“地宜”的重要性。在尊重天时、地利等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事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专篇,概述了农业种植中的各项问题。“农桑通诀”还分列了“种植”、“畜养”、“蚕缫”等专篇,阐述林、牧、副、渔等广义农业各个方面的内容。它还以“孝弟力田”、“劝助”、“蓄积”等篇,宣扬了封建官府的重农思想和劝农措施。读完“农桑通诀”之后,使人们对广义农业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农业生产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各个方面,都能有个清晰明了的认识。这是《王祯农书》的一大特色。

二是兼论南北农业

对南北农业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王祯农书》之前的几部重要农书,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等,都是总结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陈农书》又是专论南方农业的,只有《王祯农书》才是兼论南方和北方农业的。它对南北农业技术以及农具的异同、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比较,这是它的又一重要特色。王祯成长在我国古代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黄河下游齐鲁之地,后又长期在南方作地方官,这种条件使他对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生产都比较熟悉,所以他能从全国范围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

三是有比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在《王祯农书》以前,论述农具的书有唐代陆龟蒙的《耒耜经》,其中所介绍的农具以江东犁为主,兼及耙、砺、碡等几种水田耕作农具,没有图。南宋曾之谨的《农器谱》(该书已经失传)所收的农具,不仅数量不及王祯的“农器图谱”多,而且也没有图。在《王祯农书》以后的重要农书,如《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虽然也有“农器图谱”,但是它们多抄自《王祯农书》,没有增加多少新内容。由此可见,《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是王祯在古农书中的一大创造。它约占全书篇幅的4/5,插图200多幅,涉及的农具达105种,可说是丰富多彩,洋洋大观,别开生面。

四是在“百谷谱”中对植物性状的描述

。《王祯农书》中的“百谷谱”,是分论各种作物栽培的。其中包括谷属、属、蔬属、果属、竹木、杂类等内容。这一部分同其他古农书比较,多了植物性状的描述,这也是《王祯农书》的一项创举。如谷属中的梁秫,就有“其禾,茎叶似粟,其粒比粟差大,其穗带毛芒”的描述;谷属中的蜀黍,有“茎高丈余,穗大如帚,其粒黑如漆、如蛤眼”的描述;属中的冬瓜,有“其实生苗蔓下,大者如斗而更长,皮厚而有毛,初生正青绿,经霜则白如涂粉,其中肉及子亦白”的描述;■属中的芋,有“叶如荷,长而不圆,茎微紫,乾之亦中空,根白,亦有紫者,其大如升,食之味甘,旁生子甚多,拔之则连茹而起”的描述;■属中的芡,有“叶如荷,皱而有刺,花开向日,花下结实”的描述;蔬属中的薤,有“叶似韭而阔,本丰而白深”的描述;蔬属中的韭,有“丛生、丰本、叶青、细而长、近根处白”的描述。

主要贡献原则方面有新的创造

王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贯彻“时宜”原则,创制了“授时指掌活法之图”,对历法和授时问题作了简明总结。同时,他还指出:要不依历书所载月份,而用节气定月,这样就可以正确代表季节性变化;其次图中所列各月农事,只适用于一个地区,其他地区应当按照纬度和其他因素来变更。如果各地都能斟酌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这样一个农事月历,对在农业生产中贯彻“时宜”原则将会有重要帮助。为了在农业生产中贯彻“地宜”原则,王祯创制了一幅《全国农业情况图》。这幅图是根据全国各地的风土和农产知识绘制的,它能帮助人们辨别各地不同的土壤,以便遵循“地宜”原则,实行因土种植和因土施肥。

优良传统经验进行了新的总结

(1)在北方旱地耕作中强调深耕细耙。王祯认为只有“深耕易耨”才能“岁可常稔”。他不仅认为“犁深为功”,而且强调“耙熟为全功”。又说:“耙劳之功不至,而望禾稼之秀茂实栗难矣。”他还总结了先浅耕灭茬,然后再细耕多耙的新经验。(2)对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作了新的概括。王祯把北方旱地的耕作体系概括为“耕、耙、劳”。所谓“其耕种陆地者,犁而耙之,欲其土细,再犁再耙,后用劳,乃无遗功也”;所谓“犁耕既毕,则有耙劳,耙有渠疏之义,劳有盖磨之功”等,都是对北方旱地翻耕法耕作体系的概括。与此同时,王祯对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概括为“耕、耙、耖”。即所谓“南方水田,转毕则耙,耙毕则耖,故不用劳”。

总结了北方旱地实行套耕的新经验

王祯提出“所耕地内,先并耕两犁,■皆内向,合一陇谓之浮■,自浮■为始,向外缴耕,终此一段,谓之一缴,一缴之外,又间作一缴,耕毕,于三缴之间,歇下一缴,却自外缴耕至中心,作一■,盖三缴中成一■也。其余欲耕平原,率皆仿此”。这是王祯对北方旱地采行内外套翻法,减少开闭垄,提高耕作质量这一新经验的总结,从而将北方旱地的耕作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4)

总结了南方稻田旱作

“开■作沟”的新经验。南方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因此,南方稻田在收稻之后复种旱作时,“最忌水湿”,这是实行稻麦两熟的一大障碍。经过长期探索,大约在元代,人们才创始了“开■作沟”、整地排水的经验。王祯在他的《农书》中首先总结了这个经验:“高田早熟、八月燥耕而■之,以种二麦。其法:起■为■,两■之间,自成一畎,一段耕毕,以锄横截其■,泄利其水,谓之腰沟,二麦既收,然后平沟畎,蓄水深耕,俗谓之再熟田也。”这一经验总结,为南方稻田实行稻麦两熟、夺取稻麦双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然是南方稻区夺取二熟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强调秋耕为主

春耕为辅”的原则。北方旱地有春旱多风,夏秋多雨的气候特点,为了适应这个气候特点,以便保墒防旱。王祯引用《韩氏直说》中总结的经验:“凡地除种麦外,并宜秋耕。秋耕之地、荒草自少,极省锄功,如牛力不及,不能尽秋耕者,除种粟地外,其余黍豆等地,春耕亦可。”提出了秋耕为主,春耕为辅的原则。

开辟“粪壤”和“灌溉”专篇,将增肥和灌水摆上农业增产的重要地位

在王祯以前的重要农书中,大都没把增肥和灌溉放在重要地位,如《汜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中的农业总论部分都没有谈到增肥和灌溉问题,只是在各论部分中才谈到,可见肥水问题在农业增产中仍然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及至南宋的《陈■农书》虽列有“粪田之宜”专篇,却重在理论阐述,实践性较差。《王祯农书》不仅将“粪壤”和“灌溉”摆在“农桑通诀”这个总论的重要位置上,而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发展。

粪壤理论的新发展

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的本质区别,在于自然土壤只具有自然肥力,而农业土壤不仅具有自然肥力,并且具有人工肥力,而“粪田”则是人工肥力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粪壤”二字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它表达了“农业土壤”的本质特征。正象王祯所说的:“田有良薄、土有肥硗,耕农之事、粪壤为急。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王祯还继承和发扬了《陈■农书》中提出的“地力常新”理论,他指出:“所有之田,岁岁种之,土敝气衰,生物不遂,为农者,必储粪朽以粪之,则地力常新壮,而收获不减。”王祯还首先阐发了施肥是化无用为有用的思想,他说:“夫埽除之猥,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乎,田得之为膏润,唯务本者知之。”

广辟肥源的新努力

要增施粪肥,必须广辟肥源。王祯提到的肥源有苗粪、草粪、火粪、大粪、小便、泥粪、旧墙土、草木灰、糠秕、谷壳、腐草、败叶、泔水、马蹄羊角灰、沃鱼水、沟泥水、淘米水、禽兽毛羽亲肌之物等,比以前农书中提到的肥源大为增加。王祯不仅特别重视绿肥的应用,而且称栽培绿肥为“苗粪”,称野生绿肥为“草粪”,首次对它们进行了区分。

积肥沤粪的新措施

为了增积粪肥,王祯提出了设置常年积肥车的新措施。他说:“农圃之家,欲要计置粪壤,须用一人一牛或驴,驾双轮小车一辆,诸处搬运积粪,月日既久,积少成多,施之种艺稼穑倍收。”为使粪肥腐熟,提高肥效,王祯提出了田头沤粪的主张:“南方治田之家,常于田头置砖槛窖,熟而后用之,其田甚美。北方农家亦宜效此,利可十倍。”

对农田灌溉的新认识

王祯在“农桑通诀”中专辟“灌溉篇”,把农田灌溉摆在重要地位。他通过追溯古代治水和修筑沟洫的情况,说明兴修农田水利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通过列举古代水利工程的遗迹,以及难以数计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说明“兴废修坏”是发展农田水利的重要途径;又介绍了多种引水方法,指出各种地势引水灌溉的方法;并总结了围田和圩田的经验,指出南方“水乡泽国”兴水利、除水害的途径。王祯在“农器图谱·灌溉门”中还介绍了翻车、筒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高转筒车、水转高车、戽斗、刮车、桔槔、辘轳等水利灌溉的工具和器械,以及水栅、水闸、陂塘、水塘的效用和做法。并且指出,这些设施不但可以灌溉农田,而且“又得通济舟楫,转激碾■”,陂塘“又可畜育鱼鳖,栽种菱藕之类”,实现水的综合利用,做到灌溉、航运、水力、水产的结合。

田制门区田法的重要变化

《王祯农书》中所载的区田法,与《汜胜之书》中所载相比较,有三个重要变化:其一,《汜胜之书》中所载的区田法有带状区田和方形区田两种方式,而《王祯农书》中所载的区田法只有方形区田一种方式。其二,汜胜之所说的方形区田有上、中、下三种方式,而王祯的方形区田已简化为一种方式,并将汜胜之时6至9寸见方的小区改为1尺半见方的大区;同时缩小区间的距离,扩大了土地利用面积。其三,元代的区田增加了间套复种的内容。

对南方几种特殊土地利用经验的系统总结

由于女真铁骑的南侵,宋代中原人民不堪战乱的侵扰,大量南迁,“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迫使人们开展了“与水争田”和“与山争地”的斗争。因此,自宋代以后,在南方各地出现了围田、圩田、柜田、涂田、架田、沙田、梯田等几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及至元代,王祯在他的《农书》里首次系统地总结了这些特殊的土地利用经验。这是王祯在农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积极宣传和推广新创制的农业机具

《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在古农书中是一项创举。它所收集的105种农具都采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对它们的发展历史、形制和操作方法都作了详细介绍,特别是对新创制的农具作了大力宣传和推广,这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着重介绍宋、元间新创制,并载入“农器图谱”的农业机具。

(1)新创制的耕耘器具。■刀,是开荒时走在犁的前面,用以割除芦苇,清除障碍,提高工效的工具。铁搭,适应南方水田土壤的耕垦工具,一般具有六齿或四齿。秧马,能行于泥中,便于水田作业的工具。耘荡,适于水田中耕除草的耕耘工具。耘爪,用竹管加上铁尖套在手指上,用以耘田的工具。耧锄,华北平原用于畜力耕耘的器具,一天可耘田20亩,工效很高。镫锄,用于中耕除草的工具,由于它没有两刃角,在锄草时不易伤禾苗。粪耧,在耧车上附加施种肥的装置,用以施种肥。瓠种,在瓠上安木柄,瓠下安木嘴,用于垄畔播种的工具。砘车,在耧车后边配上石制砘车,能沿耧脚所开的沟进行镇压,能使种土相亲,有利于发芽出苗。

(2)新创制的收获农具。推镰,这种用木做成横架及长柄,并安上小轮进行收割的农具,比一般的镰刀可提高工效好几倍。麦绰,是将长镰形的麦钐装置在一个簸箕形的麦绰上面,在木柄和轴上系以绳索,一手执绳、一手执轴,收割麦子既整齐又快。在麦绰的后面带着4个小轮的麦笼及拖杷。使用这种收割器,一天的收割量比用其他工具多几倍,并且很适合在较大的地块上工作。其他如收割水稻的钹,割麦穗的捃刀,割谷穗的鉴刀等,对提高收割工效也起了重要作用。

(3)新创制的灌溉机具。在《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中,可以看到7种新创制的灌溉机械。

翻车,即龙骨车,是往高处提水的工具。水转翻车,其制与人踏翻车相同。于流水岸边掘一狭堑,置车于内,车之踏轴外端做一竖轮,竖轮之旁架木立轴,置二卧轮,其上轮适于车头竖轮辐支相间,乃擗水傍激,下轮即转,则上轮随拨车头竖轮,而翻车随转,倒水上岸,这是水力翻车。牛转翻车,在无流水处用之。下轮置于车傍岸上,用牛拽转轮轴,则翻车随转。这种翻车的工效大于人力翻车一倍。驴转筒车,就是水转筒车,但于转轴外端别造竖轮,竖轮之侧,岸上复置卧轮,与前牛转翻车之制无异。这种水车适于在“临坎井”或“积水渊潭”处使用。高转筒车,其高以10丈为准,如田高岸深,或田在山上,皆可及之。水转高车,遇有流水岸侧,欲用高水,可用此车,其车亦高转筒车之制,但于下轮轴端别作竖轮,傍用卧轮拨之。刮车,是上水轮,其轮高可5尺,辐头阔止6寸,如水陂下田,可用此具。

这几种水车的原动力:翻车和刮车用人力;水转翻车、水转高车和高转筒车用水力;牛转翻车和驴转翻车用畜力。可见在元代不仅已利用人力、畜力以及水力进行灌溉,更为难得的是,这一时期已经较广泛地利用机械原理,特别是对齿轮轮系的利用。

(4)新创制的农产加工机械。《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中记载的连二水磨、水转连磨、水击面罗、水轮三事等,都是元代新创制的高效率的农产加工机械。如水转连磨“或作碓碾,日得谷食,可给千家”。水轮三事,用一台机械可以发挥磨、砻、碾的作用。

以上这些创造和革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在生产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农器图谱”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积极宣传和推广这些新创制的农业机具,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发展林、牧、副、渔各业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1)在发展林业方面,“农桑通诀·种植篇”首先通过介绍历史上发展林业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发展林业是“利博”和“兴国”的大事,不可缓。王祯将其发展重点放在栽桑、种果和材木等几方面。关于栽桑,王祯介绍了桑树的种类、性质、繁殖,以及施肥、修剪等管理方法;在种植材木和果树方面,王祯介绍了前人种植材木和果树的“明效”,以及移栽树木的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桑树和果树的六种嫁接方法:即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靥接、搭接。王祯在“百谷谱·果属”中介绍了梨、桃、李、梅、杏、柰、林檎、枣、栗、柿、荔枝、龙眼、橄榄、石榴、桔、柑、橙、银杏等南北果树的栽培方法。在“百谷谱·竹木”中则介绍了竹、松、杉、柏、桧、榆、柳、柞、楝、楮等林木的栽培管理方法,为发展林业生产提供了技术经验。

(2)在发展牧业方面,“农桑通诀·畜养篇”总结了养马、牛、羊、猪、鸡、鹅、鸭的经验。在养马方面,王祯继承和发扬了“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经验。在养牛方面,王祯认为“养牛,必有爱重之心”,然后才能“视牛之饥渴,犹己之饥渴;视牛之困苦羸瘠,犹己之困苦羸瘠;视牛之疫疠若己之有疾;视牛之孕育若己之有子也”。如果能这样,牛就一定蕃盛,还怕什么田地荒芜呢?王祯认为要养好牛,就要在“勿犯寒暑”、“勿使太劳”、“时其饥饱”、“节其作息”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准备充足的饲料,并及时为牛治病。在养猪方面,王祯总结了不少新经验,其一,是江南水地可以“取萍藻及近水诸物”作饲料;其二,是江北陆地,可种马齿;其三,是占山皆用橡食、或食药苗;其四,创始了发酵饲料,即“用之时,铡切,以泔糟等水,浸于大槛中,令酸黄或拌麸糠杂饲之”。在养鸡、鸭、鹅方面,王祯也总结了一些新经验。

在养蚕、养鱼、养蜂方面,王祯在“农桑通诀·畜养·蚕缫”中总结了养蚕、养鱼、养蜂的经验。如养蚕,王祯总结了择种收种、保存蚕种、饲养管理、调节室温、分抬簇蚕等经验。在养鱼和养蜂方面,王祯也继承和发展了前人著作中所总结的养殖方法。

在其他方面的贡献

王祯博学多识,才华横溢,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农学家,而且是一位精巧的机械设计制造家和印刷技术的革新家,还是一位诗人。王祯在机械设计上颇有造诣。他设计和绘制了大量比较复杂的农业机具图,并对一些早已失传的机械,多方征求研究,使其复原,有的还进行了改造。如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炼铁用的“水排”鼓风技术,到元代时已经失传,王祯经过长期反复研究,终于搞清了“水排”的构造原理,并绘制成图,载入“农器图谱”中。在复原过程中,他还把原来用皮橐鼓凤,改为类似风箱的木扇鼓风。这既节省了费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冶炼技术。这项复制和改革在我国古代冶铁史上有重大意义。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革新,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北宋时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但这项发明直到元代尚未得到推广,当时仍在大量使用雕板印刷术。这种方法不但费工费时,而且所刻雕板一旦印刷完毕大多废弃无用。王祯为了使他的农书早日出版,便在毕升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进行木活字印刷的试验研究,终于取得成功。这一方法既节省人力和时间,又可提高印刷效率。转轮排字法,是王祯的另一发明。他发现木活字在拣字过程中,几万个木活字一字排开,人们穿梭来往很不方便,于是他就设计制造了转轮排字盘,从而为提高拣字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条件。

获得荣誉

2015年被列入造纸工业世界名人堂,这是继蔡伦之后,中国第二位造纸印刷行业的大师得到此殊荣。

文献

原始文献

〔1〕(元)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63。

〔2〕王毓瑚注: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研究文献

〔3〕万国鼎:王祯和农书,中华书局,1962。

〔4〕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山东古代三大农学家,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

〔5〕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中国古代农业科学家小传,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世界地理常识题库及答案

世界地理常识题库及答案

1.世界地理知识大全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海和南海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最小的洋:北冰洋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为什么?)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其次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إ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إ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其次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陆盆地)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其次长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最低的洼地:死海,吐鲁番盆地第4,死谷第7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其次维多利亚沙漠,***沙漠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干沙漠最大的黄土地貌区:黄土高原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其次科罗拉多大峡谷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长6000公里).最深的河流峡谷:金沙江的虎跳峡岩溶地貌最发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其次云贵高原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面积中刚果河,密西西比其次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内流河,长度中锡尔河,阿姆河其次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9),其次尼罗河,赞比西河,莱茵河,湄公河(6)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其次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长江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第3,基尔运河第5,巴拿马运河第6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其次坦噶尼喀湖,里海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宽的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1800米最高的瀑布:南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河支流上的安赫尔瀑布980米,最高的气温记录: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达58℃最低气温记录:南极洲东方站,-88.3℃风速最大的地方:南极巨大谷口地区19米/秒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的乞拉朋齐,26461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0.5毫米最典型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美国最大的石油储集区:波斯湾油区,其中沙特***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产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其次俄罗斯,巴西最大的水电站: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1260千瓦,2009年后,三峡成为第一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法国铁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其次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其次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其次美国,赞比亚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产锡最多:马来西亚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1.65万吨,其次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南非,年产5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墨西哥,年10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金刚石储量最多国家:刚果(金),其次博茨瓦纳,澳大利亚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农作物产量之最:水稻:中国小麦:美国玉米:美国棉花:中国大豆:美国香蕉:中美花生:印度芝麻:印度油菜:中国向日葵:俄罗斯茶叶:印度蚕丝:中国烟草:中国黄麻:印度甜菜:俄罗斯咖啡:巴西苹果:俄罗斯竹子:中国花卉:荷兰葡萄:法国椰枣:伊拉克长绒棉:埃及可可:加纳剑麻:坦桑尼亚油橄榄:西班牙或意大利甘蔗:印度或巴西橡胶:马来西亚油棕:马来西亚农作物之故乡:水稻:中国小麦:中国玉米:墨西哥马铃薯:南美洲大豆:中国可可:南美花生:南美洲茶树:中国桑蚕:中国烟草:南美黄麻:东南亚咖啡:北非橡胶:亚马孙河口丁香:马来群岛柑橘:中国葡萄:地中海沿岸菠萝:南美核桃:伊朗栗树:中国畜牧业,渔业,林业之最:养猪:中国养马:中国养牛:印度养羊:澳大利亚羊毛出口:澳大利亚骆驼:索马里养鸡:中国蜂蜜:俄罗斯渔场:北海道森林资源:俄罗斯热带雨林:巴西木材进。

2.世界地理知识大全

1、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10、七大洲地形(1)亚洲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3)北美洲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11、海底地形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地形变化,内外力加。沧海桑田,内部力大;板块运动,拉伸挤压,断层褶皱,出现高洼;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风浪水冰,侵蚀变化,天长日久,削高填洼。13、天气和气候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14、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大气污染,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被淹。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17、地球气压带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19、降水形成条件空汽饱,气温降;凝结核,相碰撞;体重加,雨雪降。20、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部;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部亚寒针叶林,松树云杉能耐寒;亚美北部欧大半,动物冬夏羽毛换。苔原气候冬长寒,亚欧美洲最北边;植物地衣。

3.25道地理常识题,你答对了多少

1、赤道周长约___千米?A.20000B.40000C.60000D.800002、在对流层中,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摄氏度?A.0.6B.1C.1.6D.2.63、地月平均距离约为___万千米?A.18.4B.38.4C.58.4D.68.44、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是?A.亚马逊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图兰平原D.东欧平原5、世界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是?A.塔吉克斯坦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巴基斯坦6、世界最小的岛国是?A.日本B.新加坡C.瑙鲁D.菲律宾7、世界高峰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尼泊尔C.美国D.印度8、世界最早种植咖啡的国家是?A.法国B.巴西C.埃及D.埃塞俄比亚9、世界上产钨最多的国家是?A.印度B.俄罗斯C.阿富汗D.中国10、世界上一天中最早迎来旭日东升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冰岛D.斐济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是?A.南沙群岛B.马来群岛C.马尔代夫群岛D.大堡礁12、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A.莫桑比克海峡B.台湾海峡C.白令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13、世界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莱茵河B.多瑙河C.幼发拉底河D.底格里斯河14、世界最低的盆地是?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吐鲁番盆地15、亚洲与非洲分界线不包括___?A.苏伊士运河B.红海C.马六甲海峡D.曼德海峡16、南美洲和南极洲分界线是___?A.土耳其海峡B.白令海峡C.德雷克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17、世界最深的海沟是?A.马里亚纳海沟B.印度尼西亚海沟C.地马拉海沟D.阿塔卡马海沟18、世界最大的海是?A.珊瑚海B.***海C.南海D.加勒比海19、世界最大的陆间海是?A.里海B.渤海C.地中海D.波罗的海20、世界最大的活火山是?A.莫纳罗亚火山B.帕卡亚火山C.亚苏尔火山D.克利夫兰火山21、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A.黄果树瀑布B.尼亚加拉瀑布C.伊瓜苏瀑布D.安赫尔瀑布22、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是?A.亚马逊河B.尼罗河C.长江D.密西西比河23、世界最古老的运河是?A.灵渠B.巴拿马运河C.京杭大运河D.苏伊士运河24、世界最大的裂谷带是?A.贝加尔裂谷B.东非裂谷C.夭折裂谷D.三叉裂谷2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A.中南半岛B.朝鲜半岛C.***半岛D.印度半岛答案:1-5:BABAB6-10:CBDDD11-15:BABDC16-20:CAACA21-25:DAABC。

4.求高中世界地理的选择题,要带答案的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6~8题.6.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7.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8.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mmB.150mmC.200mmD.250mm10.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5.关于地理主要小知识的题目及答案

狭长的岛国--日本:素有"火山地震国"之称.它的象征是富士山,富士山也被日本人称为"圣岳";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千米;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在1815年爆发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与美国对日本那颗原子弹的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已知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与金字塔.泰姬陵同名;语言和人种的博物馆;宗教万花筒--印度;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小印度"孟买;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永久爱情的象征--泰姬陵;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正在消失的湖泊--咸海;白金之国--乌兹别克斯坦;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石油宝库--波斯湾;圣地--麦加;圣城--耶路撒冷!天一个上过初中的人都可能知道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了,而且许多人还可能了解地层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另外近些年来人们对“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这样的词也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些名词是如何来的恐怕很多人只是个较朦胧的印象吧?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6.高分悬赏:急求关于世界地理的题目及答案

1.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2简述地壳发展的基本规律.3、简述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4、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及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5、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效应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6、什么是自然灾害(概念、属性、分类、危害).7、何为厄尔尼诺现象(概念、特征、成因、危害).8、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9、简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0、谈谈你对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的认识.11、简述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简史.1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3、简述季风的概念、指标、成因、范围.14、试论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15、简述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6、简述撒哈拉大沙漠的成因.17、简述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8、简述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19、简述南美洲温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名词解释(15)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州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四论述题(50)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30)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0)。

7.有关地理知识的问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上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方在()A.北半球B.南半球C.热带地区D.回归线附近2.地图上的指向标箭头指示的方向为()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若某人沿40°N,从0°经线开始向西走,请回答3~7题.3.经过的大洲依次是()A.欧洲、亚洲、北美洲B.欧洲、北美洲、亚洲C.亚洲、北美洲、欧洲D.北美洲、欧洲、亚洲4.经过的大洋依次是()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C.印度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5.经过的东、西半球依次是()A.西半球、东半球B.东半球、西半球C.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D.东半球、西半球、东半球6.在亚欧大陆上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7.经过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A.美国、加拿大B.美国、中国C.中国、印度D.印度、俄罗斯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是千米.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3、地球表面71%是、是陆地.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最小的大洲是.5、世界上最大大洋是,第三大洋是.二、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A、1800B、900C、23.50D、66.502、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非洲和欧洲D、南美和北美3、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4、陆地上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A、12点B、13点C、14点D、15点5、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A、0.6C0B、6C0C、5C0D、0.5C06、地球上的水中占水体总量最多的是()A、海洋水B、河水C、冰川水D、地下水7、下列术语中,用来描述天气的是()A、四季分明B、昆明四季如春C、冬季寒冷D、今天大雪纷飞8、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左侧方向是()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9、当北极圈出现极昼时,城关一中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盆地11、往往成为重要的海上航道的是()A、海沟B、海峡C、边缘海D、内海1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大洋州D、南极洲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块大陆是()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南极大陆D、美洲大陆1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A、陆地B、海洋C、云雨区D、阴雨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一般情况下,低纬气温低B、一般情况下,低纬气温高C、夏季陆地气温高而海洋更高D、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更低16、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亿.A、60B、62C、50D、5217、南北回归线附近和大陆内部降水情况是()A、年降水量较多B、大陆内部少而回归线附近多C、都比较少D、都较丰富18、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大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日语D、法语1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中国B、俄罗斯C、巴拿马D、埃及20、地跨亚洲和非洲的国家是()A、俄罗斯B、土耳其C、巴西D、美国三、填图题:(40分)1、读右图,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大洲是①②③④⑤,A是大洋B是大洋.2、标注下列天气符号.3、读下图,填空.。

我国养牛发展史简述和世界地理常识题库及答案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