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进口牛肉量,1970年中国有进口牛肉吗

2017年中国进口牛肉量,1970年中国有进口牛肉吗

大家好,关于2017年中国进口牛肉量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1970年中国有进口牛肉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国人一年要吃掉多少猪,牛,羊,鸡

国人一年要吃掉多少猪,牛,羊,鸡

据2017年我国统计公报显示:

我国大陆总人口13.9亿。

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222公顷,约16.8亿亩,人均只有1.21亩。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虽然其中有部分不是我们直接所吃掉,但总归是我们所消耗的。所以平均到我们每个人,一年就得消费粮食888斤。

猪羊牛禽肉总产量8431万吨,平均到每人约121斤,我们一天得吃三两肉。

其中牛肉726万吨,羊肉468万吨,禽肉1897万吨。这是个总样的意思呢?也就是平均到我们每个人一年吃牛肉10斤、羊肉7斤、禽肉27斤(以一只禽平均产2.5斤肉计算),也就是我们一个月吃一只鸡。

另就是总肉量的大户猪肉了,猪肉总产量5340万吨,出栏数量是6.8861亿头。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一年吃掉了半头猪。

再看禽蛋总产量3070万吨。算到每人每年有44斤,如果全以鸡蛋计算,一斤鸡蛋约十个我们每天吃1.2个鸡蛋。牛奶总产量3545万吨,一年喝51斤牛奶。

水产品6.8861亿吨,一年每人100斤,又是差不多得每天吃三两鱼。

食用油总产量3732万吨,再加进口577万吨。我们每天得吃油85克1.7两。糖1470万吨,每人每年吃糖21斤。

为什么在中国牛肉这么贵

为什么在中国牛肉这么贵

为什么国内的牛肉这么贵?说到底,还是消费缺口太大。

根据《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数据:

2010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4.87公斤,比2005增长12%,年均增长2.3%。

预计2020年全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5.49公斤,比2015年增加0.3公斤,年均增长1.13%。

按照2020年全国14.5亿人口测算,牛肉消费需求总量由2015年的721万吨增加75万吨至796万吨。

目前,我国的牛肉消费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总量的13%。

虽然需求在增多,可是国内肉牛存栏量却在下降。据第一财经报道,从2013年开始,我国每年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缺口都在加大。业内统计,2017年,牛肉消费量缺口高达96.7万吨。

海关总署1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牛肉103.9万吨。这是中国正关进口牛肉(不含牛杂)进口自2012年出现爆发性增长以来,首次突破100万吨。

为什么国内牛肉需求的缺口那么大?

一、国内肉牛产业发展小而散,散养为主的模式导致了国内肉牛出肉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二、国内肉牛的酮体重低(去除头、尾、内脏以后剩下的体重),大约是147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00公斤,美国肉牛的酮体重能达到300公斤。

三、国内肉牛的培育周期长,美国肉牛1岁半就可以出栏,而中国肉牛一般要超过两年才达到出栏重量。

此外培育成本也偏高。比如1吨玉米饲料,美国价格只有900元左右,国内超过1700元。

就此看来,国内的牛肉价格高的问题,短时间内是不好解决的!

1970年中国有进口牛肉吗

1970年中国有进口牛肉吗

海关总署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中国进口牛肉10.5万吨,全年累计进口103.9万吨。这是中国正关进口牛肉(不含牛杂,下同)进口自2012年出现爆发性增长以来,首次突破100万吨。

数据的背后得益于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但国内生产成本过高,国产牛肉产量增幅有限。外部因素则是,2018年,中国严厉打击走私,部分走私牛肉难以持续,再加上去年8月份以来,非洲猪瘟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肉消费,市场看涨冬季牛肉价格,进口意愿强烈。

布瑞克农信集团研究总监林国发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称,中国进口牛肉超过100万吨,可谓标志性事件。未来10年,中国牛肉进口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五年后中国牛肉进口量有望接近200万吨

当前,我国肉类消费量在人均60公斤上下,是世界平均数的两倍,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不过,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我国居民以消费猪肉为主,人均牛羊肉消费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尤为重要的是,进口牛肉质量高,但是价格远低于国内,很有竞争力。尽管近年来国内肉牛经历过一波产能扩张,但是整个养殖产业链仍然有待提升,育种水平偏低且养殖成本较高。

林国发提到,当前,国内牛肉供应存在偏紧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土地价格贵、饲料成本高,导致国内畜牧业发展受到制约,牛肉存栏量大幅下降。

此外,目前中国繁殖用基础母牛数量也急剧下降,造成国产牛肉供应不足。

由于国内需求急剧增加、肉牛存栏量下降,从2013年开始,我国每年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缺口都在加大。据业内统计,2017年,牛肉消费量缺口高达96.7万吨。

从进口数据来看,中国牛肉进口呈现总量逐年快速增加,对质量追求也不断提升的特征。

其中,大洋洲的进口量大体稳定,产品有冷冻牛肉及冷鲜牛肉。考虑到大洋洲运距较短,中国冷鲜牛肉进口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满足中国中高端牛肉需求。

南美洲是近年来支撑中国牛肉进口增长的重要地区。短短四年间,中国从巴西进口牛肉数量从2015年的5.6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超过30万吨。从阿根廷进口牛肉的数量,2016年到2018年也增长2倍多,超过17万吨。

中国从2016年开始进口活牛,大洋洲是主要供应地;云南、广西陆路进口也有一定的数量;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印度活牛从缅甸陆路走私到国内。

在正关进口之外,中国边境还存在较大数量的牛肉走私。随着中国加强打击走私,牛肉及杂碎走私量下降,市场缺口将增加,将会推动更多的正关牛肉进口。市场预计,南美牛肉出口中国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到2024年,中国牛肉进口量有望达到180万-200万吨。

美国进口牛肉表现低于预期

从牛肉进口格局来看,在美国2003年爆发疯牛病之前,中国三分之二的进口牛肉都来源于美国。此后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中国于2004年1月实施了对美国牛肉进口的禁令。

2017年,在阔别中国市场多年之后,美国牛肉被重新批准进口,但其进口数据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林国发分析,背后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跟大洋洲牛肉相比,美国优势并不明显;二是市场重建销售渠道,需要更长时间。当然,也不排除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在美国,较大比例的牛肉为谷饲牛肉,口感较嫩,雪花较为明显,这与大洋洲的谷饲牛肉形成明显竞争关系,然而在价格及运输便捷性上,美国难以跟其竞争,特别是对品质要求较高的冷鲜牛肉,美国的空运成本要远高于大洋洲。至于草饲牛肉,美国跟南美洲国家形成竞争关系,价格及供应量上又不具备优势。

林国发称,中国进口牛肉市场已经形成中高端牛肉大洋洲供应,中低端牛肉南美供应的格局,并将持续下去。美国想抢占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存在不小的难度。

关于2017年中国进口牛肉量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