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直线育肥技术规范?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哪些

养牛直线育肥技术规范?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哪些

大家好,关于养牛直线育肥技术规范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哪些

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哪些

肉猪的喂养是养猪生产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喂养肉猪占用的资金多、耗料多。因此对整个养猪生产关系重大,又与经济效益所系。养肉猪的目的是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满足人们的肉猪和外贸的需要。影响肉猪生长发育的因素较多,单靠某一种技术是难以达到下述目的的,只有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才能提高肉猪的出栏水平。

第一节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生长的因素

一、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增重及组织的生长是不同的,也是有规律的。

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就是说,小猪的生长速度比大猪快,一般猪在100公斤前,猪的日增重由少到多,而在100公斤以后,猪的日增重由多到少,至成年时停止生长。也就是说,猪的绝对增长呈现慢棗快棗慢的增长的趋势,而相对生长率则以幼年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二、影响高产肥育的因素

2、饲料:饲料对增重影响很大。一是饲料数量的影响,猪吃的多,生长快,如60斤的小猪,日食5斤精料可长2斤体重,吃4斤料,只能长1.4斤。当然过多也会造成浪费。另一个是饲料品质的影响,如小猪日粮中所含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的种类,比例是否完全平衡。如粗蛋白水平18%,比14%的增重快,同时用混合饲料比单一饲料喂猪增重快。

3、育肥前仔猪的体重:育肥前体重大、生长发育好的仔猪,要比体重小,生长发育差的,育肥效果要好,一般来说,断奶体重越大,肥育效果越好。

此外,性别(公猪比母猪增重快)、阉割(阉割的比不阉割的增重快)、温度(秋天肥育比夏天、冬天快),以及饲养方法(不限料比限料快),饲喂餐数,驱虫与否等、对高产肥育都有影响。

第二节养肉猪前的准备猪的育肥前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圈舍的消毒、去势、预防接种、驱虫等。

肉猪按其生长发育阶段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小猪阶段(体重20~35公斤的生长期),中猪阶段(体重36~60公斤的发育期),大猪阶段(体重61~90公斤以上的育肥期),其中小猪阶段是养好育肥猪的关键之一,为确保育肥的健康生长发育,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3、预防接种:作为育肥用的猪在仔猪阶段一定要在转栏前做好两次猪瘟疫苗注射,在转栏时再进行其他疫(菌)苗注射,以后可根据疫病流行情况,由技术部门统一布置打上其他疫菌苗。以防止较严重的传染病感染,确保肉猪健康生长。

4、驱虫:肉猪在进栏时,进行一次性驱除体内寄生虫,以后间隔2个月驱虫一次。药物可用①盐酸左旋咪唑片按每3公斤活猪重口服1片混入少量的较好饲料在晚上投喂。②磷酸左旋咪唑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注射5毫克。

体外寄生虫(疥螨、虱子等)可选用消灭清、百虫灵1.5%敌百虫溶液等外涂或喷洒。

第三节肉猪的饲养管理综合技术

二、耐心调解:调教猪只养成在固定地点吃、拉、睡和互不相争吃的习惯,不仅可简化日常管理工作,减轻劳动强度,又能保持栏内的清洁干燥,给猪造成舒适的、生活环境。猪具有喜欢睡卧,在适宜的栏养密度下,约有60%的时间卧或睡。猪一般喜睡卧在高处、平地、栏角阴暗处、木板上、垫草上,热天喜欢睡在风凉之处,冬天喜欢睡在避风暖和之处;猪爱好清洁、排粪、尿有固定的地点,一般在洞口、门口、低处、湿处、栏角排粪、尿,并在喂食前后和睡觉刚起来时排粪;猪有合群性,但也有强欺弱,大欺小的特性,猪只之间主要是靠气味进行联系的;猪对吃喝声很敏感等习性,掌握这些习性,就能做好调教工作。调教猪,重点对新合群和新调栏猪中防止强夺弱食、打架、给猪养成吃、拉、睡三角定位。调教猪,关键要抓得早(在猪入栏时立即抓紧调教)、抓得勤(勤守、勤赶、勤教)才能奏效。

4、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不论饲养什么杂种的肥育猪,其饲料中均含有一定的粗纤维。粗纤维有助于饲料在肠道中运行、也可防止猪拉稀。但粗纤维过多,就会影响其他饲料的消化率,阻碍猪的增重。在肥育猪的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应控制在10~30公斤体重阶段粗纤维不宜超过3.5%,30~60公斤阶段不要超过4%,60~90公斤阶段不要超过7%。

四、改革饲喂方式

①改熟料喂为生喂:青饲料、谷实类饲料、糠麸类饲料,含有维生素和有助于猪消化的酶,这些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维生素和酶,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了赖氨酸的利用率,有人总结26个系统试验的结果,谷实饲料由于煮熟过程的耗损和营养物质的破坏,利用率比生喂的降低了10%。同时熟喂还增加设备、增加投资、增加劳动强度、耗损燃料。所以一定要改熟喂为生喂。

②改稀喂为干湿喂:有些人以为稀喂料,可以节约饲料。其实并非如此。猪快不快长,不是以猪肚子胀不胀为标准的,而是以猪吃了多少饲料,又主要是这些饲料中含有多少蛋白质、多少能量及其它们利用率为标准的,稀料喂猪有如下缺点:第一、水份多,营养干物质少,特别是煮熟的饲料再加水,干物质更少,影响猪对营养的采食量,造成营养的缺乏,必然长得慢;第二、水不等于饲料,因它缺乏营养干物质,如在日粮中多加水,喝到肚子里,时间不久,几泡尿就排出体外,猪就感到很饿,但又吃不着东西,结果情绪不安、跳栏、撬墙、犁粪;第三、影响饲料营养的消化率,我们知道饲料的消化,依赖口腔、胃、肠、胰分泌的各种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酶系统,把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喂的饲料太稀,猪来不及嘴嚼,连水带料进入胃、肠,影响消化也影响胃、肠消化酶的活性,酶与饲料没有充分接触,即使接触,由于水把消化液冲淡,猪对饲料的利用率必然降低;第四、喂料过稀,易造成肚大下垂,屠宰率必然下降。采用干湿喂是改善饲料的饲养效果的重要措施,应先喂干湿料,后喂青料,自由饮水。这样既可增加猪对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又可减少因屙尿多造成的能量损耗。

③改先拖后攻的育肥法:我们知道猪前期生长快,需要的蛋白质饲料多,后期主要是长脂肪,需要的能量饲料多,采用先拖架子后催肥的饲养方法。由于前期蛋白质饲料少,营养水平低,不能满足猪需要,必然影响生长,长得就慢,到后期是长脂肪的时候,用木薯、大米等能量饲料猛攻充分满足脂肪的生长,必须脂肪多,板油厚、猪价高。我们要改先拖后攻为先攻后限或直线育肥。既在猪的前期喂给营养价值高而全价的饲料,让肌肉充分生长。到后期就限制能量饲料的用量起抑制脂肪的目的,达到猪快长,肥肉少、瘦肉多、卖价高的目的。

五、科学的饲养方法:

(一)直线育肥法就是从20~100公斤均给予丰富营养,中期不减料,使之充分生长,以获得较高的日增重,要求在4个月龄体重达到90~100公斤。饲养方法:

第二、肥育开始前7~10天,按品种、体重、强弱分栏、阉割、驱虫、防疫。

六、喂法及餐数肉猪的喂法主要是定时喂、定质喂、定量喂,使猪养成习惯,这样有利于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喂料前可调一调猪的口味,方法就是让猪听到、嗅到有关吃喝的声音,都跑到人食槽边吵着要吃,但不急着喂,调调口味,过几分钟再喂,这样能促进胃液分泌,饲料消化较完全,喂时要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精料干湿喂青料生喂,同时做好少给勤添。水、让猪自由饮用,一定要改熟喂为生喂,稀喂为干湿喂。喂的餐数:小猪阶段3~4餐,中、大猪3餐为好。还应该注意: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不要喂霉坏变质的饲料或过粗、过细的饲料:小猪阶段统糠的喂量不宜超过日粮的15%。

九、防病措施猪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体内、体外不良剌激,常异导致猪发病,甚至死亡。防止猪发病,除搞好栏舍定期消毒、环境卫生、打好预防针、驱除猪体内外的寄生虫,满足猪的饲料营养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

2、运输的车辆和猪笼一定要消毒,才能装猪,最好在栏舍外装。

3、洗肉水不能喂猪。

4、病猪不能放出栏外,以免传染。

5、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6、不要到他人病猪栏内看病猪。若看后,一定要先消毒后,才能进入自家猪栏喂猪。

十一、适宜地选择屠宰期肥育以何时结束进行屠宰比较适宜,要取决于多种因素。屠宰太早,猪的生长尚未充分,肉质不香,也不经济,屠宰太晚,饲料消耗多且背膘增厚,消费者不欢迎。适宜的屠宰期应当兼顾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此外,应因地因时制宜选择出栏体重。饲养肥育猪经济效益的好坏,与肥育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与屠宰率等因素有关。一般猪的年龄和体重越小,饲料利用率越高,随着体重的增长,饲料消耗相应增多,所以肥育猪养得愈大,消耗的饲料也愈多,从经济上不合算。相反,若没有达到屠宰体重,虽然饲料利用高一些,但肥育不够,肉质欠佳,屠宰率低,也不符合经济原则。因此,应重为适宜屠宰体重,此时出栏符合生产者的利益,但是,商品肥育猪主要应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都要求瘦肉多,所以育肥猪的屠宰体重可在90公斤左右

利用奶公犊(荷斯坦牛)生产牛肉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利用奶公犊(荷斯坦牛)生产牛肉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传统观念认为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的公犊牛(以下简称奶公犊)因其是专用奶用品种牛,不适合生产牛肉因而长期以来利用其生产牛肉不被重视。

目前我国牛肉生产中可供屠宰的育肥肉牛(黄牛)数量越来越少,致使近五年来我国的牛肉产量从2010年的639万吨减少到2015年的510万吨,牛肉价格也呈现波浪式飙升,2010年牛肉平均价格每千克30元,2015年牛肉平均价格达每千克53.70元。但是我国每年有300多万头奶公犊未被充分利用(利用300多万头奶公犊可生产牛肉约75万吨,占2015年牛肉总产量的15%左右)。这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牛肉生产相关管理与生产人员的重视。其中孙芳研究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在奶公犊肉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和创新,并把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杰出的业绩。她归纳奶公犊

生产牛肉的

主要技术是:调控犊牛育肥时间(依产品特点决定)、高能量日粮饲养、选择性别、早期去势(阉割)、及时出栏、犊牛保健等。

1.谷饲小牛肉育肥技术

采取短期育肥(210天)技术,利用谷物配合饲料(玉米和粮食深加工副产品、农作物秸秆、食盐、维生素等矿物质添加剂)进行公犊牛直线育肥饲养,管理上采用围栏散养的饲养方式,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运动。60日龄起育肥至270日龄,体重达380千克屠宰,屠宰率55%,牛肉质量可以达到欧盟一级小牛肉的标准。

2.嫩牛肉育肥技术

采用较长的育肥期(180日龄开始育肥360天),6月龄以前以谷物配合饲料为主,7~18月龄采用谷物饲料为主的全价配合日粮直线育肥,241日龄起采用混合精饲料+白酒糟(或啤酒糟、豆腐渣等糟渣类饲料)+玉米秸秆的日粮结构育肥,可达18月龄体重500千克,屠宰率53%以上的生产水平。生产的牛肉称嫩牛肉,嫩牛肉的特点是嫩度和多汁性介于小白牛肉和普通牛肉之间,脂肪含量高于小白牛肉。

3.大理石花纹(高档)牛肉育肥技术

采取长期育肥(720天),2月龄以内去势,60日龄断奶,6月龄以前以谷物配合饲料为主,7~18月龄日粮中增加玉米青贮(或黄贮、或糟渣类)饲料,19~26月龄以谷物配合饲料为主,应用营养调控技术和育肥修饰技术(日粮营养水平、日粮喂量、育肥期划分、育肥期长短等)进行直线育肥饲养,26月龄屠宰,屠宰体重873千克,屠宰率58.1%。可以生产出日本A3级标准的大理石花纹牛肉(亦称高档牛肉)。该牛肉具有肉质细嫩多汁、香味浓郁的特点,适合烹饪高档菜肴。

育肥猪的饲养方式有哪几种

育肥猪的饲养方式有哪几种

肉猪饲养方式对增重速度、料肉比和胴体肥瘦度都有重要影响。育肥猪的饲养方式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吊架子育肥法

又称阶段育肥法。是根据育肥猪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按照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仔猪在体重30千克以前,即幼猪阶段采取充分饲喂,也就是让猪不限量地吃,保证其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饲养时间2~3个月。从体重30千克喂到60千克左右,为吊架子阶段,饲养时间4~5个月,此期为限量饲喂,应尽量限制精饲料的供给量,供给大量的青绿饲料及糠麸类,使猪充分长成粗大的身架。猪体重达60千克以上进入催肥阶段,应增加精饲料的供给量,尤其是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精料,并限制运动,加速猪体内脂肪沉积,外表呈现为肥胖丰满。一般喂到80~90千克,约需2个月,即可出栏屠宰上市。

吊架子育肥法多用于边远山区农村养猪,其优点是能够节省精饲料,充分利用青、粗饲料。缺点是猪增重慢,饲料消耗多,屠宰后胴体品质差,瘦肉少、脂肪多,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经济效益低。在集约化商品肉猪生产中,已不再采用传统的吊架子肥育法,用直线饲养方式代替。

(2)直线育肥法

又称一贯育肥法或快速育肥法。主要特点是没有吊架子期,从仔猪断奶到育肥结束,都给以全价配合饲料,精心管理,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在整个育肥过程中,充分利用精饲料,让猪自由采食,不加以限制。在配料上,以猪的不同生理阶段不同营养需要为基础,能量水平逐渐提高,而蛋白质水平逐渐降低。

直线育肥法的优点是:猪增重快,育肥时间短,饲料报酬高,胴体瘦肉多,经济效益好。随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发展,传统的阶段育肥法必然被快速育肥法所代替。

(3)前敞后限饲养方式

肉猪前敞后限饲养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在体重60千克以前,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12.5~12.9兆焦、粗蛋白质15%~16%,采取敞开饲喂,即用自动饲槽让猪自由采食,或不限量按顿饲喂,以促进增重和肌肉充分生长。当肉猪体重达60千克以后,则适当降低饲料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限制其每天采食的能量总量,大体让猪吃到自由采食量的75%~80%,即不是猪能吃多少就让它吃多少,而是让它吃到它所能采食量的七八成。这样,既不会严重降低增重,又能减少脂肪沉积。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养牛直线育肥技术规范和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哪些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