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哪里有卖牛肉面的店?兰州拉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焦作吗?

高平哪里有卖牛肉面的店?兰州拉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焦作吗?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高平哪里有卖牛肉面的店,以及兰州拉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焦作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兰州拉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焦作吗?

兰州拉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焦作吗?

兰州拉面的历史

兰州牛肉拉面有悠久的历史,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但已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这其间凝聚着陈马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兰州不愧为是世界牛肉面之乡。兰州拉面(牛肉面)在全国推广的过程中融合了各地的口味所以正宗兰州拉面在外地时做不出来的,而啦拉啦兰州拉面颠覆了这种传统,其的口味除了面上与兰州拉面稍有点差别外其味道是兰州的顶级拉面味。牛肉拉面是中国的传统名食,它具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征,且色香味美,誉满全国。但国内各地的牛肉面与之相比,无论是色、形、味都大相径庭,其主要原因是各地水土差异而造成牛肉面中各种主、辅料成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国内大部分地区消费者很难吃到真正的“兰州牛肉面”。而兰州牛肉面主要成功技术的汤料只有在兰州才能达到原滋原味。兰州牛肉面,清淡、爽口、实惠、价廉。而且拉抻起来风情万象,令无论南方人、北方人还是外国朋友,均感到奇妙无比,不可思议!我们把它视之为面食艺术的造型表演,实不为过。兰州清汤牛肉面,不仅具有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柔韧、滑利爽口、汤汁、诸味和谐,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等特点,而且面条的种类较多,有宽达二指的"大宽"、宽二指的“二宽”、形如草叶的“韭叶”、细如丝线的“一窝丝”、呈三棱条状的“荞麦棱”等,游人可随爱好自行选择。一碗刚好盛一根面条,这面条不仅光滑爽口,味道鲜美,而且外观也很别致。当地人们描述它是一红、二绿、三白、四黄、五清,即:辣椒油红,汤上漂着鲜绿的香菜和蒜苗,几片白萝卜杂于红绿之中显得纯白,面条光亮透黄,牛肉汤虽系十几种调料配制,但却清如白水。因此,马保子牛肉面的声誉一直延续至今。兰州拉面起源于焦作市博爱县兰州牛肉拉面,作为兰州的著名小吃和特色面食,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兰州牛肉拉面的技术,堪称中国一绝。一位美国餐饮专家来兰州考察牛肉拉面,观摩了的抻面“绝活”,吃惊地说:“我走过世界许多地方,从没见过这种奇迹。”国内同行说,“绝”了,没的可比;观摩者说,“神”了,就象“变戏法”似的;外国友人说,这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兰州牛肉拉面的优势除了拉面外,最重要的技含量在于淳香的汤,可以说汤是兰州清汤牛肉面的灵魂。所谓清汤并非普通牛肉汤,而主要是几十种香料与牛肉原汤熬制而成。汤的制法,以牛肉、肥土鸡为主料,采用三十多种调料和中药调配熬制的老汤,经沸煮、微煮,使主料鲜味溶于汤中,中间要经过两次“清俏”,成品清澈见底,味道极其鲜美,是牛肉面里最入味儿的汤料,不仅鲜美,而且不膻不腥,味厚色醇,香浓鲜美,滋阴潜阳,补阴虚,清血热。养血安神,祛风通络入脾、肺、肾三经,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清化(今河南博爱县)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清代王憺望(应为王亶望,曾任甘肃布政史)的《兰州牛肉面吟》曰:"兰州拉面天下功,制法来自怀庆府。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由此可见兰州拉面制作久负盛名,天下第一之技法。兰州的牛肉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著名的“马家大爷牛肉面”,马家大爷牛肉面秉承了怀庆府清化(今河南博爱县)苏寨村陈家小车老汤牛肉面的做法,以汤为百鲜之源,注重用汤,精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的调制,清浊分明,取其清鲜。曾在清代盛极一时。清代张澍曾特为“马家大爷牛肉面”写了首诗:“雨过金城关,白马激溜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成功的牛肉面应该是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方法精致与考究令人瞠目,和面、醒面、溜条和拉面,都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兰州牛肉拉面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赞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兰州牛肉拉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①。据传说,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②,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河南是农业大省,小麦是主要农作物。河南人爱吃面,勤劳聪慧的河南人创造了很多面食。如汤面,捞面,炒面,卤面等等。所以,在我国有一种传说:天津的麻花,山西的醋,山东的煎饼,河南的面。烩面,便是河南人创造的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烩面以其汤肥肉瘦、浓香爽口、营养丰富、经济实惠的独特风味而享誉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回民农院。回民母子心地善良,将家养的四不像(亦称麋鹿)屠宰炖汤,又和面想做面条为李世民解饿。但追敌逼迫,情形紧急,老妇人草草将面团拉扯后直接下入汤锅,煮熟后端给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觉精神大振,寒疾痊愈。李世民即位后,整日山珍海味倒觉不出什么滋味,就想起吃过的回民母子做的面,想到他们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寻访回民母子,以厚加赏赐。还真是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那母子。太宗又命御厨向老人拜师学艺。从此,唐宫庭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麒麟面。后来,因为四不像极其稀少,觅猎困难,武则天为此杀不少贡使仍无济于事,只得取山羊代替四不像,但是经御厨、御医鉴定其口感滋味和医用价值都不亚于麒麟面,于是麒麟面也改称山羊烩面。羊肉烩面便成为宫庭名膳,长盛不衰。注:①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是否就是来源于麒麟面的传说,因为兰州牛肉拉面近似与河南烩面。②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1799年,即清朝嘉庆四年。王亶望因贪赈粮、赈银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被诛死,王亶望作《兰州牛肉面吟》当在此之前。所以,兰州的牛肉面应始于乾隆年间,早于嘉庆年间。嘉庆四年(1799年),应为第一家兰州牛肉面馆——月阳楼的开张之年,亊实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兰州牛肉面创始人后人:200多年祖传秘方是首诗“马家大爷”这张图片中,左边那位拉面者就是以陈九如为原型制作的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政府日前召开的“兰州拉面历史渊源与博爱饮食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博爱县政协主席牛生霞、博爱县政府副县长李秀萍,代表当地政府表达了对的敬意,称河南商报对本土饮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的贡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兰州牛肉面创始人第六代孙陈九如则在会上公布了祖传200多年的秘方。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马红丽/文记者刘鸿翔/图味道河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4月25日,《河南商报》C07版刊发《兰州牛肉拉面源自博爱小吃》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报道也引起了焦作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委派焦作市档案局局长等人员到博爱县做饮食调研。博爱县政协主席牛生霞看了《兰州牛肉拉面源自博爱小吃》的报道后,用了两个字和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两个字是“震撼”,一首诗是初唐诗人虞世南的名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她说,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9月10日,博爱县政府相关部门召开“历史渊源与博爱饮食文化传承座谈会”,旨在探索如何继承和弘扬本土饮食文化。会上,牛生霞和博爱县政府副县长李秀萍代表当地政府表达了对河南商报的敬意,称河南商报《味道河南》填补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空白,对本土饮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秘方公布诗藏秘方口口相授作为“兰州拉面历史渊源与博爱饮食文化传承座谈会”的力邀嘉宾,陈九如在座谈会上公布了祖传了200多年的汤面秘方。这个秘方是清嘉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陈氏家谱中排序“十三世”的陈维精当年留给子孙的一首诗,名曰《维精送子位林孙和声西行手记》:众鸟高飞尽,“桂子”独去远。“豆蔻”年华和,身强余“百倍”。春风草“木香”,“当归”。新绿欲涌,“丁香”初开,花“香叶”茂,“荜菝”涟漪,百里林“草果”然繁盛“芳香”。路远难行,高“山柰”何?汝等避“草寇”而返苏寨。“车前”着吉服马褂“红袍”,夜宿“八角”楼,晨饮“胡荽”汤。马“良姜”行千里,遍“地黄”花时至,司碧玉书联水席相敬,“月山姜”汤“茴香”豆,烹“肉扣”碗“贵老”忙,横“披垒”灶。在这首诗里,陈维精将小车老汤牛肉面的23种调料全部嵌了进去。后来,陈维精的儿子陈位林也参照老父的方法,把卤牛肉的配方嵌进了一首诗里:“豆蔻”枝头翘,翠竹苏寨绕。“八角”“大红袍”,盎然“丁香”笑。“春砂”映阶绿,“芳香”溪流跳。“桂香”八月里,骑驴叹“国老”。陈九如说,从陈维精起,陈氏家族不再开饭馆,世代皆为读书人。秘方也不是如坊间谣传被藏在什么隐蔽之处,而是被陈氏子孙口口相授、相传的。按照家训,陈氏子孙必须从小熟记这首诗。而按照家训中所传,陈氏子孙虽不开饭馆,却个个都是身怀卤牛肉和汤面绝技的“武林高手”。与现在博爱县街头售卖的“白卤”小车牛肉不同的是,陈维精祖辈传下来的是“红卤”配方,也就是陈家的酱香型卤牛肉。这种酱肉风格是:深棕颜色,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肉干爽结实,指压无痕,入口鲜美,清香生津,酱香浓郁。破译密码作料配比是关键秘方被公布,不怕被复制和超越?陈九如说,没有破译密码,就永远不可能被复制。陈九如解释,虽然汤面、卤牛肉的各种作料被公布,但如果没有掌握各作料的配量、卤制时间、火候,掌握秘方也是徒劳。秘方可以被简单复制、模仿,但味道是永远不能够被复制的。而一个人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往事的回忆,往往都会把这个永远不能复制的味道作为一个最主要的情感渠道。陈九如的二爷陈全伦,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在军队供职,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1989年,离开故乡四十载的陈全伦,终于踏上了返乡的路,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土。返回台湾时,他包里放得最多的就是陈九如做的牛肉干和卤牛肉。从此,每年给远在台湾的二爷做牛肉干、卤牛肉就成了陈九如的一个习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1997年二爷去世。陈九如说,河南商报《味道河南》的系列报道也触动了他的心弦:陈家的这份秘方不仅是陈氏家族的智慧总结,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所以,他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份遗产发扬光大。此次回祖籍,他会手把手地把秘方教给陈氏族人以及更多愿意学习陈氏绝技的家乡人。商报报道引领焦作“食尚”不光《兰州牛肉拉面源自博爱小吃》引起“地震”风波,《味道河南》“博爱水席”系列报道同样在河南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共鸣。博爱三八席,也叫博爱水席、清化水席,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形式与洛阳水席相似,但菜式、味道却与山西高平、晋城的十大碗相似,八个荤素搭配的凉热菜,八个小碗,八个大碗,外加八个果碟、四道面点,洋洋洒洒三十六道。博爱县城乡的婚丧嫁娶、添丁祝寿、迎宾谢师宴,都是以这种三八水席的形式待客,是焦作地区目前唯一保留最完整的地方餐饮文化。一位在业内颇有声望的餐饮老板看完报道,曾致电记者:“我在郑州餐饮圈打拼了十几年,河南各地饮食见了不少,但之前从没听说过焦作还有水席,真是长见识了。”报道刊发之前,甚至不少焦作本地人也不知道博爱水席。一位焦作读者说:“动辄周末就到博爱搞个近郊游,吃个农家饭什么的,闹了半天,原来水席才是博爱的特色饮食啊!”焦作晚报社记者部副主任陈东明说,《河南商报》的几篇报道,让博爱餐饮瞬间引领了焦作“食尚”。中心议题挖掘怀庆府特色饮食除了小车牛肉、水席外,清化卤鸡、牛肉丸子、炒凉粉、浆面条、牛肉烩面、许良扯面、清化杂拌、土信面等,同样是博爱饮食的代表。牛生霞介绍,博爱的饮食形式之所以较其他地方更为丰富,主要得益于当地曾经的经济环境。博爱曾属怀庆府地区。明清时期怀商兴盛,怀庆府一带怀商达到数百家,规模较大、较为著名的怀商多集中在清化镇(即博爱县),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杜盛兴、协盛全、王泰顺、来盛公、西复兴、公义兴、齐合盛、方盛长等。正如学者程峰所言,“清化是怀庆府的商业重镇。”至今,博爱县内还能寻到明清时期留存至今的街道、建筑,依稀可见当年之繁华。清化镇还是晋商通达中南的交通要道,怀商与晋商的融合,加快了两地餐饮文化融合,形成了清化镇一带餐饮文化的多元化形式并丰富了其内涵。

有什么事是你到了山西才知道的?

有什么事是你到了山西才知道的?

1.山西人爱喝老陈醋,一顿没有醋,吃饭都很难受!

2.山西人结婚有30天假期!

3.酒不喝完不上饭,是山西人喝酒的规矩。

4.山西男人爱存钱,尤其是省会太原。

5.山西的物价真的很低!

6.刀削面是山西最具代表性的面食,入口外滑内劲软而不粘。

7.山西人习惯把山西分为晋北、晋中、晋西南、晋东南。

8.山西太原的监控是真的多。

9.在山西,想要顺利结婚,除了要房、要车、要三金,彩礼也是必不可少的!

10.古城酸牛奶和太钢汽水是山西人最喜欢喝的饮料,味道很不错。

11.山西太原是一座低碳城市,出租车都是统一的纯电车,干净环保。

12.汾酒产自山西汾阳市的杏花村,是清香酒的典范!

13.美特好是山西独有的连锁超市。

14.在山西,停车很便宜,小型车一次三块钱,大型车一次五块钱!

15.右玉县是山西最冷的地方,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4摄氏度!

16.山西人真的吃土,在山西长治的武乡,人们会用无污染的黄土,来炒用面制成的炒指疙瘩,香酥干脆!

17.山西宁武万年冰洞是全国最大冰洞,形成于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季冰川期,洞内冰柱历经万古而不化,堪称世界奇观!

18.山西的年轻人对山西这个地方又爱又恨!

19.山西的气候比较干燥,早上起来嗓子会感觉很干。

20.山西十里不同音,同一个县的口音都不同。

21.山西不仅有小麦做成的面粉,还有高粱、玉米、大豆、豌豆、土豆、荞麦做成的面粉。

22.山西人喝酒非常讲究礼仪,主人要彰显热情以隆重,以满为尊,客人要以手护杯,以适致谢。

23.山西运城盐湖,人在湖中可以漂浮不沉,而且在高温作用下,盐湖内藻类大量繁殖,会呈现出多种色彩,万分惊艳!

24.山西女孩性格好,既有南方姑娘的温柔可爱,又有北方姑娘的豪爽。

25.山西117个县市区,全部建设了5G基站!

26.山西太原古县城有很多特色演出,不管是衙门的老爷,还是才子书生,哪怕是吆喝的游商,都能看出精心的设计。

27.山西太原的大街上设置了很多便捷灭烟处,大量减少了道路上的烟头垃圾!

28.山西人不仅爱吃面,还爱玩面,在山西,面塑不仅是春节祈福的必备,还可以结合戏曲元素,塑造千变万化的人格。

29.山西人管男孩叫后生,管女孩叫妮子,男孩特恋家,女孩不远嫁。

30.山西晋城人喝酒花样繁多,划拳、玩扑克、掷骰子、喊口令等等,不光要酒量,还要技术!

31.山西运城是关羽的老家。

32.山西的佛光寺、天台庵、广仁王庙和南禅寺,是我国仅存的唐代建筑!

33.山西太原铜锣湾夜市的小吃种类特别全,小小的一条街,满足大大的梦想。

34.山西大同火山群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火山群,不过均为死火山!

35.紫气东来是山西人最喜欢抽的烟。

36.山西太原便利店业务很狂野,不管解决三餐和三急,还能买彩票、帮遛狗!

37.山西人很可爱,说话喜欢用叠词,管桌子叫桌桌,管盖子叫盖盖,管盘子叫碟碟,管椅子叫凳凳。

38.号称天下第一关的雁门关在山西!

39.山西岢岚境内的长城是全国唯一的宋代长城,墙体全部由片石砌成。

40.“头脑”是山西太原的硬核早餐,看起来像面糊糊,里面加了羊杂和各种药材,一股羊膻味!

41.饽糕和蒸饭是山西的特色美食,煎出来的饽糕皮薄馅多,还可以加个鸡蛋,再搭配一份热腾腾的蒸饭,太美味了!

42.剔尖,用一根筷子做出来的山西美食,所有小菜和卤汁,都是免费添加!

43.香酥鸡是山西的地道美食,外酥里嫩,色泽金黄,让人吮指。

44.莜面栲栳栳是山西特色小吃,莜面耐饥抗寒,营养丰富,口感劲道,香辣美味。

45.山西的应县凉粉,五块钱一份,经济实惠,非常好吃!

46.糖醋丸子是山西的特色美食,软糯的丸子吸满了糖醋汁,很有嚼劲。

47.过油肉是晋菜之首,山西人从小吃到大,口感爽滑,醋香十足!

48.沾串串是山西太原的特色小吃,2毛钱一串,站在桌边蘸着酱吃。

49.石头饼是山西翼城的一种传统名点,油酥咸香,经久耐放,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50.泡泡油糕是山西饮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又酥又脆,香甜可口!

51.山西的平遥古城是近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然完好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县城风貌,古韵悠长,让人流连忘返。

52.山西吉县的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非常壮观。

53.山西临汾的广胜寺飞虹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多彩琉璃塔,塔身镶嵌琉璃,有盘龙、鸟兽、花卉、金刚,让人目不暇接!

54.山西云冈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这里有五万多尊造像,到处都是岁月留存的痕迹。

55.山西晋祠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祠堂,为了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和他的母亲邑姜所建!

56.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式私家住宅,占地面的达25万平方米,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被称为民间的紫禁城!

57.山西大同大悬空寺是一座悬浮在悬崖上的寺庙,没有千吨地基,只有数根木柱支撑。

58.油茶是山西人冬季常喝的一种汤食。

59.山西的皇城相府是康熙老师陈廷敬的故居,文化内涵极为深厚!

60.山西五台山,位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有五座山峰环抱而成,这里不仅有雄伟壮观的开山主庭显通寺、象征智慧归属的殊像寺、香火鼎盛的五爷庙,还有寻求姻缘的梵仙山!

山西太原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山西太原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说到太原的特色小吃,我首先想到了头脑。

头脑

是山西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早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农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间,太原各清真饭店都争相推出头脑。

羊杂割

又称“羊杂碎”,是太原的美食名片。吃完羊杂,再吃粉条,最后喝几口纯正的羊汤,鲜香可口,回味无穷。在寒冷的冬天,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享口福之余又驱寒意。据传,山西人吃杂割需回溯至元宪宗九年。彼时元世祖忽必烈率元军入中原,其母庄圣太后随军却染疾,被名医许国桢治痊愈,许母韩氏善主厨,一同随侍。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感到可惜,便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太后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羊杂割”。从此羊杂割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六味斋

是始创于1738年(清朝乾隆三年)的中华老字号,生产的酱肉系列产品是我国传统食品,三晋名吃,曾作为皇宫贡品享誉京师。在太原市有这样的老话和说法:“杏花村里老白汾,太原城内六味斋”、“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酱肘花和酱牛肉非常好吃哦!

上帝炸鸡太原人应该都吃过吧。回想起那金黄金黄的大鸡腿,撒上些辣椒面,趁热咬一口,滋滋地冒油,外酥里嫩,简直绝了!每当人们走到大南门附近时都会闻到一股子浓烈的香味,要问这香味哪里来,老太原们会告诉你,前边转角上帝炸鸡。现在店面搬迁,而且开了几家分店,终于不用在大南门排老长的队啦~

岭峥炒栗相信每个去柳巷逛街的妹子路过岭峥这家店,都会情不自禁的掏钱买栗子,哪怕排队站到脚软。这家的栗子香甜软糯,入口绵甜,个儿大皮儿薄,尤其是刚炒出来的栗子,趁着还热,“啪”的一声的清脆,皮就被剥开了。我上次去买的时候还遇到两个沈阳的游客特意排队来买。

李记鱿鱼

去柳巷必买!鱿鱼的味道只有辣的,吃起来香辣过瘾。鱿鱼是按照部分来卖的,不同的位置吃起来口感不一样。尤其是鱿鱼须吃起来有嚼劲,再刷上秘制的辣酱,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