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有什么牛肉店名字 最爱不是胡辣汤

嵩县有什么牛肉店名字 最爱不是胡辣汤

很多朋友对于嵩县有什么牛肉店名字和洛阳人爱喝汤,最爱不是胡辣汤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洛阳人爱喝汤,最爱不是胡辣汤

洛阳人爱喝汤,最爱不是胡辣汤

说起河南美食,十人中有九人会推荐胡辣汤。换句话说,到河南,不喝一碗胡辣汤简直就是白来了。

当我坐在开往洛阳老城的出租车里,将这句话强调给司机师傅时,师傅连忙摆摆手,用带着浓重洛阳口音的普通话,笑道:“我们这儿爱喝汤,最爱可不是胡辣汤。”

吃不完的洛阳水席

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向司机师傅打听当地的美食准是没错,司机师傅也会兴致勃勃地跟你分享美食背后的渊源。

我的第一站自然是要尝尝久闻大名的洛阳水席。据说洛阳水席起源于唐代,作为洛阳传统的饮食方式,与牡丹花会、龙门石窟,并称“洛阳三绝”。然而,这道在外地食客心里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美食,在本地人眼里似乎并没那么稀奇。

“水席以前家家都会做,红事、白事都会吃,”司机师傅忍不住解释道,“不过水席可有些历史,你知道它是咋来的?”

水席起源于唐代,与牡丹花会、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视觉中国图

传说,武则天当上皇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洛阳当地农民们丰收了一只70多斤的大萝卜,便将其视为瑞物献之。皇上吩咐御厨们把萝卜做成菜,御厨们纳闷一个萝卜能做什么呢?于是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将萝卜切成丝,然后配以山珍海味,熬制成汤羹。没想到武则天品尝后,赞不绝口,因感激当年在感业寺食萝卜救命之恩,便将其命名为“义菜”。后又因其形似燕窝,“义菜”变为“燕菜”,流传至今。

1973年,周总理和陈毅外长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参观龙门石窟,当时的迎宾晚宴上也出现了这道菜,燕菜的正中心是一朵用鸡蛋做的牡丹花,周总理见到后说,“洛阳牡丹甲天下,现在牡丹花甚至飞到了餐桌上,这道菜不如就叫牡丹燕菜吧!”(据《友谊宾馆志》)

传奇的来历,为牡丹燕菜增添不少诱人的色彩。也因此,它成为了水席的第一道开桌菜,常常出现在重大节日的餐桌上。如今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外来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洛阳大街小巷,水席餐馆随处可见。

在洛阳大街小巷,水席餐馆随处可见。

很快,我们就来到“洛阳水席园”,这是一家专做水席已有四十年的老店,匾额上的店名由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亲笔题写。洛阳水席全席共有二十四道菜,八道凉菜四荤四素,再加十六道热菜,甜咸酸辣兼而有之。而二十四这个数字,也正好象征着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的二十四年。

水席分量很大,没有十来张嘴根本吃不完,所以一般游客来打卡,也只是选比较有代表性的菜品尝鲜,比如牡丹燕菜、连汤肉片、奶汤肥肠、腐乳肉、假海参、焦炸丸子、蜜汁红薯等等。而之所以叫水席,除了因为吃一道换一道的上菜顺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基本上全部热菜皆有汤,比如牡丹燕菜,一朵大大的“牡丹花”漂浮在半盆汤水的中央,汤碗也是极大的。

一朵大大的“牡丹花”漂浮在半盆汤水的中央。

“洛阳水席园”的牡丹燕菜用的是果丹皮做的“牡丹花”,红艳艳的一大朵摆在中央,下面的底座才是主体,用萝卜丝做成,最上面铺上鸡蛋丝、火腿丝、黄瓜丝等等。

别看这汤是清汤,当我这个“胆大又无知”的南方人舀了一大勺送入口后,一股热流猝不及防地涌入鼻腔,直冲脑门,胡椒的辛辣和醋的酸,刺激得眼泪都快流出来。而萝卜丝非常爽口,一点苦涩的味道都没有,刚好可以缓解汤的酸辣。

看似清汤,实际上又酸又辣。

水席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素菜荤做,以假代真。比如假海参,就是将红薯粉条、木耳、肉末切碎,用面粉和在一起制作而成。而焦炸丸子,听到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类似于油炸鸡米花一样的食物,但没想到端上来的时候,竟然也是满满一盆汤汤水水,而且丸子是素丸子,原料是粉条、鸡蛋和面粉。为了保证丸子的酥脆,服务员端上汤底后,再将炸好的丸子趁热倒入其中。

焦炸丸子

“早上一碗汤,给个神仙都不当”

司机师傅介绍说,胡辣汤最早是河南周口西华县逍遥镇流传出来的,因此相比豫西,豫东人更爱喝胡辣汤。但我觉得,洛阳人最爱不是胡辣汤或许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选择。街头的早餐店里,除了胡辣汤,还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肉汤之外,还有素汤比如丸子汤、豆腐汤、不翻汤等等。

洛阳人爱喝汤,选择有很多。

不翻汤,在洛阳又被人们称为“九府门不翻汤”,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不翻汤中的“不翻”其实就是一张绿豆小饼,而汤的用料更是非常丰富,金针、粉丝、韭菜、海带、香菜、木耳等十余种材料加工而成。

洛阳四面环山,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种习惯延续到今天,洛阳人一天不喝汤,就感觉生活中少了点什么。而且当地人喝汤有一种习惯,就是不用勺,直接捧起碗来喝,可以续汤,直到吃饱为止。

然而有一点,外地游客必须要知道,就是要喝好汤,一定要赶早。

牛肉汤

早听说位于龙门石窟附近的李家三旦羊肉汤馆口碑不错。然而,等我大摇大摆地踩着中午的饭点跑去一看,老板早就收摊了。一打听才知道,羊汤馆早晨五点多就开始卖第一锅汤,因为生意好,不到十点多就卖完。换句话说,有口福的食客,没有睡懒觉的资格。

如果你在洛阳街头仔细留意,会发现许多羊肉汤馆的招牌上都会强调“白沙羊肉汤”的名号。那“白沙羊肉汤”到底有多么与众不同呢?

白沙是位于洛阳市伊川县东部的一个小镇,距伊川县城12公里。由于地处白洚河谷地,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洛阳、汝州、汝阳、嵩县、登封城的交通枢纽,来往客商繁多。

白沙镇人便利用这样的优势,制作羊肉汤兜售,由于味道鲜美又耐饿抗寒,很快就远近闻名。而古时,“祥”又与“羊”谐音,商人食羊肉汤,也有祈求吉祥如意、遇难成祥之意。

宋记老白沙羊肉馆视觉中国图

在龙门石窟附近,恰好有一家宋记老白沙羊肉馆,是一家老字号。进入店内,门口右手边的玻璃展柜内,陈列着一只巨型火烧馍。

没错,白沙羊肉汤的“灵魂伴侣”就是火烧馍。馍外焦里嫩,看上去很硬很干,但放进汤里,立刻就会变软,在过去,就是行脚商人必备的干粮。

火烧馍的制作技艺已经属于洛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好的羊肉汤要选用1-2岁的雄性山羊,因为这个阶段的羊,肉质好,体内脂肪少,肌肉纤维多。熬汤时,主要用羊腿骨(大棒骨)和脊椎骨,将棒骨从中截断,能将骨髓彻底融入羊汤中,使汤更加浓郁。然后用大火煮沸两个小时,再继续用小火煮两到三个小时,这时候,羊骨里面的骨髓已经煮出来了,羊汤呈奶白色,看上去十分诱人。汤里再放少许盐、香料、香菜、葱花,再放入适量的熟羊肉和羊血,这样,一碗让洛阳人无法抗拒的羊肉汤就完成了。

羊汤呈奶白色,看上去十分诱人。资料图

把热乎乎的火烧馍一点点掰碎,浸入羊汤,吸饱了汤汁的碎馍变得柔软,但不会软烂,馍的面香也和羊汤的鲜美混合得恰到好处,咀嚼间,汤汁肆意流淌在嘴里的感觉,让人倍感幸福。

在洛阳,除了汤配馍,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吃法,就是配饼丝,将熟饼切成细条,抓一把,泡在汤里,看上去就像面条一样,但很有嚼劲。

把热乎乎的火烧馍一点点掰碎,浸入羊汤。

宋记老白沙羊肉馆里,一碗羊肉汤只需10元,如果想要多吃肉,可以加钱。但即便是最基础的,羊肉和羊血分量也都很足,而且一点膻味也没有,再配上2元一个的火烧馍。难怪洛阳人说,“早上一碗汤,给个神仙都不当”。

羊肉和羊血一点膻味也没有。

“浆饭三遍,拿肉都不换”

作为中原美食之城,洛阳当然也有丰富的夜市文化。

初来乍到的游客们,一般都会前往位于洛阳老城区西大街和东大街的八角楼金街,那里也被称为“十字街”,据说最早形成于金中京(公元1214年),是在隋唐东都(当时洛阳被称为“东都”)东城的旧址上兴建的,自古就是商人云集之地。

洛阳有句俗语:“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丽景门始建于隋朝,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与东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呼应,是老城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小街聚集了很多洛阳特色小吃,节假日期间尤其的热闹。不过,很多本地人觉得,那里的味道并不正宗,但坐在古香古色的街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别有一番乐趣。

十字街聚集了很多洛阳特色小吃。视觉中国图

在一个拐角处,看到好多人围坐在一起,哧溜哧溜,吸溜着什么玩意。小店的外表看上去很不起眼,也不算干净,没有几张桌子,但食客却不少,甚至店家临时用大木板凑合的桌子四周都坐满了人。

街头一个卖浆面条和甜面片的小店。

老板娘见我好奇地东张西望,客气地告诉我,食客们吃的是一种叫“浆面条”的洛阳传统小吃。

传说在东汉年间,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日夜奔走,数日水米未进。一日深夜行至洛阳附近,见到一户人家,便想讨些饭吃。可主人贫穷,只有几把干面条,和一些已经放酸的绿豆磨的浆水。刘秀饥饿难耐也顾不了许多,主人就用酸浆,把面条、菜叶、杂豆下入锅内烧熟。刘秀狼吞虎咽,吃得那叫津津有味。后来,刘秀当了皇帝,虽然每日有山珍海味享用,却仍对当年落难中的浆面条念念不忘,于是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

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浆面条其实用的并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而是用绿豆浆发酵制作的酸浆,加入面条和酸白菜丁、黄瓜丁、芹菜丁、胡萝卜丁、榨菜丝、雪菜丁、黄豆等等配菜制成,外表看起来,就像一锅乱炖的面糊糊,价格也非常经济实惠,三四块就能喝上一大碗。

浆面条

面汤的酸,第一次吃的朋友或许会不习惯,所以可以撒上一些韭花酱或辣椒油,中和一下它本身的味道。但洛阳人就迷恋这酸浆的酸,觉得既开胃,又有助于消化,特别是在秋冬天,热乎乎地喝上一碗,整个人都舒坦了。

“把这个浆面条放凉了以后,重新加热再吃,味道还会更好。”坐在邻桌的食客向我介绍道。他说洛阳当地还有句俗话,“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足见浆面条在洛阳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以前卖酸浆的人会挑着担子,在大街小巷吆喝着卖。我们小时候就买点回家,自己在家做浆面条吃,现在只有搁饭店才能吃到。”邻桌的食客感叹道。

的确,有时人们对于一种美食的迷恋就是这样,不需要食材多么名贵,制作多么复杂和精致,只是想在它的味道里搜索一份曾经的生活记忆,而这种味道就像这古城一样,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让人着迷。

校对:施鋆

河南特产什么吃的

河南特产什么吃的

豫菜具有悠久历史,它的风味以洛阳、开封为代表,集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庵菜为一体。河南地处北方,但菜味又别于北京风味,口味较淡,然淡而有味。豫菜烹必适度,火候恰到好处;调必匀和,五味调和百味香。它的特色是:甜咸适度,酸而有酷;鲜嫩适口,酥烂不碎。

鲤鱼焙面方城烧麦炒三不沾王桥豆腐丁家粉蒸肉开封小笼包子马豫兴桶子鸡

洛阳燕菜荥阳霜糖信阳板鸭洛阳水席新安烫面饺鹿邑孔集卤鸡海蟾宫松花蛋

固始茶菱火虾鸭蛋陈店麻花道口烧鸡柘城鸡爪麻花牛记空心挂面鹿邑试量狗肉

息县油酥安阳三熏夏邑砂汤套四宝沈邱顾家馍陈留豆腐棍大隗荷叶酥饼

内黄灌肠方城缸炉安阳燎花红薯泥社旗蹄花丝商城葱烤鹌鹑鹿邑观堂麻片

->河南特色小吃:

安阳燎花,安阳三熏,安阳炒三不沾,陈店麻花,陈留豆腐棍,大隗荷叶酥饼,道口烧鸡,丁家粉蒸肉,方城缸炉,方城烧麦,固始茶菱,修武海蟾宫松花蛋,杞县红薯泥,淮阳菜五大特点享誉中外,郸城火虾鸭蛋,开封小茏包子,开封鲤鱼焙面,鹿邑观堂麻片,鹿邑孔集卤鸡,鹿邑试量狗肉,洛宁娃娃鱼,洛阳水席,洛阳燕菜,马豫兴桶子鸡,民权贡麻花,内黄灌肠,汝南牛记空心挂面,淇河缠丝蛋,商城葱烤鹌鹑,商丘水激馍,社旗蹄花丝,沈邱顾家馍,王桥豆腐,息县油酥,虾子烧素,夏邑砂汤,逍遥镇胡辣汤,新安烫面饺,信阳板鸭,荥阳霜糖,豫菜一绝——套四宝,柘城鸡爪麻花,安阳烩饼,安阳边粉菜

->河南地方特产:

汴梁西瓜,凤凰台釉米,新郑大枣,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潢川贡面,辉县香稻,林县山楂,灵宝苹果,洛阳樱桃,马村酥梨,民权红葡萄酒,民权葡萄,淇县竹笋,麝香,石蒜,嵩县鹿茸,王屋黑李,卫香附,五指岭上银花香,西峡琥珀,西峡中华猕猴桃,新安牛心柿,新郑大枣,原阳大米,郑州蜜桃,状元红,驻马店芝麻香油,汝南芝麻,确山板栗

->河南美食药膳:百花酿豆腐,葱蛋蒸蟹管,当归大枣鸡,当归蕙仁粥,豆肠炒高丽,杜仲素腰花,干贝鸡丝粥,枸杞山药粥,海鲜粥,蚝油鸡蛋面,红豆铜锣烧,红枣核桃酥,鸡丝虾仁粥,浆面条和面条俗,酒酿糖心蛋,老姜麻油鸡,莲子肚片汤,奶油焗花菜,牛肉炒芥兰,三丝鱼翅羹,山药紫汤圆,首乌炖排骨,松子鸽松,台式肉粥,虾仁馄饨汤,鲜虾肉燥面,香菇鸡肉粥,香菇卤豆皮,香菇芋头粥,腰果虾仁,状元及第粥

洛阳有什么特产

洛阳有什么特产

牡丹燕菜盛唐喜饼芝麻香油偃师银条柿子醋芝麻酱猕猴桃洛阳水席涮牛肚“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精华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三彩是通称,并不限于三种颜色。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除红、绿、黄外,还有白、黑、兰紫等颜色。唐代这种艺术珍品,大部在洛阳发掘出来,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时,洛阳一带盛产三彩,所以洛阳是唐三彩的故乡。唐三彩釉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呈色剂是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洛阳唐三彩,誉满古今,驰名中外,历来是洛阳的传统出口的工艺品,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牡丹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是牡丹的发祥地。她始于晋、兴于隋、唐,极盛于宋,千百年来,经过历代花工的辛勤培育,牡丹已有五百多个品种,在四川天彭、江苏盐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州、山东曹州、广东韶关等地相继引种栽培。“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以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成为牡丹重要培植基地。如今,牡丹已成为连接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和桥梁。青铜器洛阳是中国青铜器制作最早的地区。洛阳夏文化遗址中,不仅出土有制作精美的青铜器,还发现有青铜作坊。洛阳青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始于夏代,盛于西周。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洛阳仿古青铜器的制作成功。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还可以做为室内装饰品,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洛阳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工艺美术厂,自1973年以来,复制了数千件仿古青铜器,其主要有马踏飞燕、犀牛、醉邪、方彝、车马俑、人物俑、奔马、各种酒器、刀、剑等,都生动地再现了远古风采。洛阳宫灯隋朝时期,洛阳宫灯制作技术极其发达。北宋以后,宫灯制作技术流入民间,在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和杜康庙会、关林庙会等节会活动中往往举行自发的宫灯展览活动80年代后,在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期间举行的“牡丹灯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宫灯式样除传统的“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外还有“三个和尚”、“佛光普照”等。这些大型宫灯采用了声电光一体的新工艺,更具有观赏性。剪纸是洛阳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有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的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洛阳剪纸分为简刻和繁刻两类,前者粗犷豪迈、造型简朴,后者结构繁茂、精巧秀美。根据剪纸时用纸色彩不同,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两种。建国后,洛阳剪纸艺术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以李少白、周绍凯为代表的一批剪纸艺术家。李少白的剪纸把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手法巧妙结合,创造了数千幅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作品。其创作题材广泛,表现了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祖国花朵》等作品,构图明快自然,手法细腻,明暗协调,技法独特。李少白剪纸把洛阳剪纸艺术推到从未有的高度,代表了中原剪纸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了海内外的声誉。周绍凯的剪纸也很有特色,其作品多吸收中国画、版画、年画及雕塑艺术的特点,以丰满圆润为特色。洛河奇石“河出图,洛出书”,在远古的时候,黄河出现龙马负图,洛河出现五彩神龟。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策源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河洛一带自古就是先民、帝王们主要的活动中心,神奇土地上的神奇河流,出产的美石品种,也同样有其独特之处。洛阳处于黄河流域中段,上游峡谷中各种山体岩石经过数百万年剧烈不停地冲刷、撞击和洗磨,终于在洛阳这段特殊地理环境中沉落、留滞,生成了质地坚硬、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图案美丽、色彩斑斓的天然奇石。真是天地、人间没有一位巨匠具有黄河这样雄伟的气魄。她从九天直下,一泻千里,以无与伦比的力度与刀工雕刻琢磨她的作品。所以黄河石才能成为天地间的自然瑰宝。黄河石构图奔放,粗犷雄浑,洋溢着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力度和野性。她多侧面、多主题地显示出黄河文化的广博内涵。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出地球与人类发展,与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别是黄河流域洛阳段发现一种很奇特的太阳石(或月亮石),在石面上产生一种圆如太阳、月亮的图案,有的似东海日出,有的如彩霞满天、月上山岗等意境。太阳石、月亮石是黄河中游的瑰宝,是河洛奇石中色彩最鲜艳、最独有的一个品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