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养牛?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

隆林养牛?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

很多朋友对于隆林养牛和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广西“三大黄牛”指的是什么吗

你知道广西“三大黄牛”指的是什么吗

广西的三大黄牛指的是隆林黄牛,南丹黄牛以及涠洲黄牛,这三种黄牛在当地的养殖量非常的多,销售量非常的好。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全年的黄牛繁殖数量高达4.8万头左右,销售市场的数量高达1.2万头左右。

南丹黄牛是广西地方的一个黄牛品种,在其他省份也有分布,南丹黄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存活率很高,最重要的是南丹黄牛的繁殖率是所有黄牛中最高的,平均一年可以产下2~4只黄牛。之所以叫南丹黄牛,是因为黄牛主要分布在广西省的南丹县,因此命名为南丹黄牛。这种黄牛的全身呈现褐黄色,肚子上边呈现乳白色或者有少量的黑色为主,肉的质量非常的好,也非常的鲜美,也是三大黄牛之中销售量最高的。

隆林黄牛是广西省隆林县的一种特色的黄牛,身上呈现淡黄色,毛发比较短,还有一些比较泛红的和泛黑的毛色。这种黄牛相较于南丹黄牛有更强更稳的生产能力,喂的饲料大多为粗粮或一些杂草等,生存能力也是比较强悍的,肉质非常的鲜美,销售量仅次于广西省的第2位。

涠洲黄牛是广西北海市涠洲区的一种特产的黄牛,这种黄牛的颜色呈现为淡红色,肉质的感觉吃起来是没有太多的腥味且非常的富有弹性,是三大黄牛中肉质量最好的一种黄牛,但同时也是数量最少的一种。

根据广西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这三种类的黄牛除了在当地销售量非常好之外,还销售了河南省江西省浙江省等众多省份,给广西省的农业养殖经济带来了非常较好的前景发展,同时还把这三种黄牛引向其他省份,让其他省份也开展养牛的养殖产业。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

县内森林资源丰富,是自治区林业重点县之一。解放前,无公路,人烟稀少,森林覆盖率高,当时人们说的“人在林中走,三日不见天”仍流传至今。1952年该县森林面积为231.06万亩,覆盖率为43.5%。其中天然林228.6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98.9%,属于封闭式的自然林业。

1953年自治县成立后,制定了开发林业生产的计划,并提出“保护森林,严禁放火烧山”的措施。1955年成立金钟山林场,原始森林开始得到开发利用。该县林业生产进入发展时期。从50年代末期开始林木砍伐与造林比例失调,特别是1958年,该县发动群众上山大量砍伐林木炼钢铁,仅这年该县就砍伐木材近2万立方米。三年困难时期以后,提出恢复粮食生产,出现大面积毁林开荒。森林继续遭到严重破坏,到1974年森林面积比1960年减少45%,林木蓄积减少51%,森林覆盖率下降11%。1975~1981年毁林开荒、山火等原因,该县森林面积又减少45.8万亩,这时期人工造林仅有17.5万亩,种比毁少28.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4万亩,该县森林面积从1974年的165.4万亩,减少到1981年137.1万亩,减少17.11%,森林蓄积量从1974年的522.4万立方米下降到1981年的428.9万立方米,下降17.9%。1982年开始,基本形成了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监督、节能、燃料供应相配套的林业体系。1984年组织林业调查队将该县划为4个造林大区,规定石山区要则重于发展经济林、薪炭林和水源林;泥山沿南盘江畔的低山地区要则重于发展果、桐、茶等;泥山的高中山地区要则重发展水源林、用材林等。1995年该县共有森林面积283万亩,覆盖率为53.34%,分别比1974年增加71.1%和上升22.14个百分点。尽营人工造林取得成效,但森林资源消大于长的局势未能完全扭转,1995年森林木材蓄积326万立方米,比1974年减少196.4万立方米。

该县现有土地总面积530.6万亩,其中土山面积367.7万亩,占69.3%,石山面积162.9万亩,占30.7%。林业用地面积320.88万亩,有森林面积233万亩,林木蓄积5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76%。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该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造林26.85万亩(退耕地造林12.85万亩,荒山造林11万亩,配套封山育林3万亩),项目涉及该县16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20080户10.996万人,完成“路、城、点”生态群带建设工程3万亩。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57.7万亩,完成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5.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2.95万亩)。隆林县有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大哄豹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两个。正在开展介廷乡境内的“九十九堡”县级自然保护区调查规划及筹建工作。县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夏秋多雨,适宜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该县有可利用的草场面积2144866亩。牧草种类有1063种,农作物的副产品饲料有9种。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历来有饲养畜禽的习惯和经验。主要饲养有猪、牛、马(驴、骡)、山羊、家禽等。隆林黄牛、隆林六白猪、隆林山羊、隆林菜花鸡等本地品种,被评为广西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畜牧生产是县内支柱产业之一。1955年,自治县就成立了畜牧机构,兴办公社牛场,大队养猪场,同时鼓励社员家庭饲养,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宣传科学饲养,加强防疫治病措施,有效地控制畜牧疫病流行。开展畜牧科研项目,促进畜牧业的发展。1995年该县畜牧业总产值365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61%。

该县有水域面积52732亩,其中可养殖面积为3232亩,水的物理性质良好,适宜淡水鱼的饲养。主要鱼种有54种。1995年该县渔业产量为418吨,产值169万元。2005年底,该县渔业养殖面积达9.8万亩,其中,大水面鲢、鳙鱼养殖0.9万亩,库湾围栏养鱼0.5万亩;网箱养鱼达2226箱,比“九五”期末增长84.9%。渔牧业产值实现1.57亿元(其中牧业13550万元,渔业2191万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5.2%,渔牧业产值在该县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了28.5%;农民在渔牧业方面纯收入366元,比2000年增加100元,水产畜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2007年来,隆林县实施了圈养山羊、种草养猪和种草养牛等示范项目,建立健全隆林黄牛养殖示范场1个,种草养猪示范点5个,隆林山羊养殖小区5个,山羊圈养示范户50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白水牛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白水牛吗

广西的西林、隆林、田林等县及其周围地区。西林水牛主要产于广西的西林、隆林、田林等县。毛色:西林水牛的毛色,多为灰黑色,少数为白色,白色约占15~20%。

关于隆林养牛和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