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脚下养牛,阿尼玛卿雪山【重返阿尼玛卿】

雪山脚下养牛,阿尼玛卿雪山【重返阿尼玛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雪山脚下养牛,以及阿尼玛卿雪山【重返阿尼玛卿】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1

我的家乡哈巴河,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城,它虽然没有赛江南的美景,也没有杭州西湖的妖娆,更没有北京的文化深奥,但它却有一种天然的美,令人陶醉。

当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时,家乡的小草就迫不及待的铺开了一片碧绿的天地。一阵春风拂过,小草跳起了欢快的团体操。它们时而舒展双臂,时而扭动腰肢,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跳舞嬉戏。我和我的朋友经常在这碧绿的草地上踢足球、赛跑、打滚、下象棋……

暖日融融,和风习习,这绿色的草地上,留下了我们的一串串欢笑。

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但是家乡的大街小巷有很多很多的大树,它们就像一个个巨伞遮住了直射的太阳,整个城市,绿荫荫的。举头向天空看,仿佛自己进入了童话世界。一阵微风拂过,令人神清气爽,才将我们拉回了现实世界。

到了秋天,求妈妈给树木披上了金装。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般翩翩起舞,有的像鸟儿展翅高飞,有的像舞蹈演员跳着欢快的舞蹈。不一会,地面上变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这时候,我和弟弟总是冲出家门,踏着金色的地毯去寻找最美的树叶。

冬天来了,家乡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树上挂满了银条儿,那奇丽的形状令人赞叹!孩子们在校园里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欢乐的笑声洒满了整个校园。爷爷家旁的菜地里有一座高高的雪山,我和我的弟弟经常比赛登雪山,我和弟弟都艰难的一步一滑地向上攀登,当我和弟弟都快登上雪山时,弟弟脚下一滑,撞倒了我,最后弟弟获胜了。

我爱你,美丽的家乡!这个给我带来快乐的地方。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东营市利津县,在县城的中心广场,有一处音乐喷泉,它一年四季都是绚丽多姿的。

光彩夺目的春天到了,绿茸茸的小草夹着红色的,紫色的野花,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摇动着它那婀娜的身姿,那又细又长的辫子随风摆动,真是漂亮极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喷泉响起优美的音乐,喷出五颜六色的水花,忽高忽低,形成错落有致的水柱。小朋友们围着喷泉载歌载舞,快乐极了!

炎热的夏天到了,这时喷泉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不知疲倦的升腾着五彩缤纷的水龙,像是一组组跳动着的音符,吸引了一群群纳凉的人们。

凉爽的秋天来了,这是个丰收的季节,利津大地到处都是金黄色,喷泉又伴着金秋的喜讯,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寒冷的冬天到了,喷泉喷出的水结冰了,真像是一座座生动的冰雕。有的像春笋,有的像秋菊,有的像是溶洞里的怪石,美丽极了!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这美丽的喷泉。我盼望家乡在喷泉的装点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3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家乡的前方不远是一条清而见底的小河,小河附近是一片田野,后面是一个荷花池,荷花池不远又是一个茂密的树林。那里一年四季都是那样美丽的。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时不时就下起毫毛细雨。离家乡不远的树林里,枝头上长出了嫩绿的嫩芽。眼前一片碧绿。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辽阔的大地。家乡后面荷花池里的荷花顶着火辣辣太阳长出了靓丽的花朵,我时常站在阳台上对着荷花念上一首《小池》。

秋天,秋风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得到秋天的凉爽。附近田野里的稻苗、玉米、高粱都熟了,到处都能看见农民在丰收,还能听见农民的欢笑声。

冬天,北风象一把刀割在脸上。可不远的小河却像一群顽皮的小孩子去旅行,小河里的水不断的向前流,不怕寒冷,不怕累。

啊,家乡的美景像是一副绣丽的图画。我的家乡真美啊!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4

朋友们,你们知道我的家乡吗?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就带你们去看看吧!

我家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清得能看见里面的小鱼儿呢!小河旁边还种了几棵柳树。

春天,河边长出了许多柳树和小草宝宝。春风一吹,长长的柳条像一个小姑娘梳着我子一样。

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我放学之后,就去我家门口的小河边游泳。我把脚放进水里,觉得十分清凉,十分舒服。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树上的树叶会渐渐变成淡黄色,再过一段日子就都刷刷拉拉地飞舞了下来,美丽极了。同时,秋天也是个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丰收了香甜的果子。田野里,农民伯伯都在收割,忙得不可开交。

到了冬天,天气变得十分寒冷,树都没有了叶子,只剩下树干,光秃秃的。不过一到了春天,树叶就会重新长起来啦!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吧!你们喜欢我的家乡吗?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5

我的家乡在中堂,中堂山清水秀。

春天到了,我们来到河边,看见水像一面透明的镜子。水有时候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平静又美丽,有时候又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非常好动。有一句话说得好,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一阵阵微风吹过,平静的河面像老人家那样皱起了眉头。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探出头来,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夏天到了,大树上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个个绿宝石,树叶一片接着一片,一片叠在另一片的上面,一点缝隙也不留,这里是乘凉的好地方,一排排树穿着他们的花衣服,保卫着我们的家乡。风吹过来,树枝摇摆了,好像在跳舞,树下的几位老人正在开心地下象棋。

秋天到了,家家户户把牛送到山上,让它们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让牛多吃一点青草,长得壮壮的,晚上放牛的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声音悦耳动听,放完牛回来,他们就把牛放在养牛场。

冬天到了,小草把头缩回地下,生怕小孩发现。下雪了,有人打雪仗,有人堆雪人,可开心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中堂,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首醉人的诗歌。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6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它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夏、秋、冬在这都显得格外美丽,每一个季节都会让人很舒适。

春天,春意盎然,在这儿是生机勃勃有生气的。春姑娘吹走了冬日的严寒;春姑娘又唱醒了正在冬眠的小动物;春姑娘还唤醒了枝头的嫩芽。你看,孩子们又拿起风筝在操场上玩耍了。

夏天,夏树苍翠,在这儿也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夏哥哥调皮的接近太阳让我们很热。你看,孩子们又在泳池里嬉戏打闹了。

秋天,秋意深浓,在这儿是硕果累累、金桂飘香的。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欢乐的笑容,我们也开心的吃起了香甜的果实。不过,你看,天上的雁儿也开始往南边飞了。

冬天,万里雪飘,在这儿有鹅毛般的大雪,美丽极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都围在一起吃着腊肉看着春节晚会,还包着独家自制的饺子呢!你看,多幸福呀!

春夏秋冬在这儿是多么美丽呀!这么美的景色谁不会被它陶醉呢?

我爱我的家乡!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7

我的家乡在茂名高州。那里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是个美丽的地方。

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清澈见底,有时侯里面还会游来一些小鱼、小虾。小鱼们很活泼,总是喜欢在一起玩耍。它们有的三五成群,互相追逐,有的在河面中间一圈一圈地转着,还有的在水面上跳来跳去。真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小虾却很害羞,总是躲在石头缝里,不让人看到它们。这条小河没有桥,但有一排整齐的搭石,人们都是靠它来过河的。再前面一点,就可以看到有一片绿油油的竹林。这些竹子一节连着一节,竹子和叶子还有茎都是翠绿色的,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家乡还有很多很多的山。山上种着很多树,有;荔枝树、龙眼树、香蕉树等果树。因此,我的家乡被称为“水果之乡”。

春天,小草长出来了,就好像为我们铺了一条“绿毯”,五颜六色的花开了。荔枝树、龙眼树都长满了花,就好像戴上了一顶黄色的小帽子。夏天开始时,这些树都变成了一把把绿伞,为人们乘凉。小草也长的很高、很茂盛。六月份,荔枝树挂满了红红的小灯笼。龙眼树也挂上了棕色的圆圆的小球。

家乡的空气特别好呢,可能是因为植物多的原因吧。美丽的家乡,我爱你!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8

我的家乡是杨凌,那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尽管不是很大,但这里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家乡的人们热爱生活、热情好客。我热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国家级的农业开发示范区。一年一度的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都会在这里召开。每到那几天,人山人海,五湖四海的农民伯伯都来这里参加农高会,接受农业新技术,感受农业高科技。除此之外,这里也会云集我国各个地区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前来进行农业技术咨询,当然,还有国际的农业技术专家和农业技术团队前来展示他们自己的农业高新产业成果。对了,有一年我曾经在展馆里看到水缸大的南瓜呢!真让人惊叹!

我的家乡不仅是享誉全国的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还是培养优秀农业学子的摇篮。国家重点农业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在这里,学校里也有享誉海内外国家级的农业专家教授,所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农业学子;还有培养农、林、水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我们杨凌都会给国家和社会输送好多优秀的农业高级人才。

对了,还要告诉你,伟大的农业圣祖——后稷,就出生在我们杨凌。直到现在它还作为我们杨凌有名的标志性建筑,高高的矗立在在教稼园的最高处,远远望去,真是雄伟极了!他仰望南方,手拿稻谷,似乎告诉人们,这个地方就是农业的发祥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另外似乎还告诉人们,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我的家乡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环境舒适,路宽道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很享受。

这里有树木园、后稷公园、教稼园等公园。大家闲暇之余人们都会来到公园里,有的在锻炼,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习武,有的在聊天……欢声笑语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每到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都会聚集了好多乘凉的人们,大家有说有笑,孩子们嬉戏,玩耍。每一个生活在杨凌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每当看到这些画面,我对家乡的爱就再也控制不住了。所以,每当节假日我都会拉上爸爸妈妈去树木园,教稼园里,去感受幸福!

另外,我们杨凌还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那就是水上运动中心。那儿有高大的喷泉,还有一片国家西北部最大的人工湖。一到节假日,那里肯定是人山人海,人们有的在玩开小汽车的游戏,有的在玩枪打气球的游戏,还有的在玩水上大球的游戏……每次来到那里,我们都很开心快乐!

优美的环境经常会吸引周边县镇的人们来到这里玩耍,当然也会经常会听到从外地来玩的人们的赞叹:“这儿真好玩!真美啊!”每当我听到他们的夸赞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受到生长在这片热土的骄傲和自豪!

忘了告诉你,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哦!杨凌蘸水面、西农酸奶、圣桑果汁、葡萄酒都是很有名的!我最喜欢吃杨凌蘸水面了!一碗西红柿蛋花汤,加上一根腰带似的面条,看了都会让你垂涎三尺!怎样?想吃吗?等你来品尝哦!

说到这里,你是否也爱上我的家乡了?美丽的家乡说也说不完,热烈欢迎你来我的家乡游玩哦!

我热爱我美丽的家乡!

美丽的家乡四年级作文篇9

从小我就生长在一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城市。它有着蔚蓝的天空,无边无际的大海,还有着美丽的风景,它就是湛江。

湛江的首要景点,那可是先到观海长廊看海。因为作为中国陆地最南端的城市,湛江可以看到最南边的海。深蓝色的海面上还可以看到许多万吨巨轮呢。来到湛江你必须去看最出名的玛珥湖。玛珥湖是几千年前因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天然湖泊,那里不但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等着你去了解。

湛江是一个海滨城市,这里还有个美丽的公园——海滨公园。海滨公园那里可以看到蓝蓝的大海,椰树底下吹着海风,三五个好朋友在开心的聊天,或者放放风筝;还有硇洲岛上的灯塔,这座灯塔是用天然水晶磨成的160块三陵镜和凹凸镜组成的灯塔,是中国独一无二,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湛江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点,现在怎能立即说完呢,只有亲身去看过才能知道美丽。

我们来旅游湛江,走累了想吃点东西,或者喝些什么的。俗话说:“食海鲜,来湛江。”湛江最出名的就是海鲜,因此到了不可不尝。除了海鲜,湛江传统名食白切鸡、白切鸭、白切狗也“香”名远扬。湛江更有沙螺、海蜇之类的地方美食,还有鸭仔饭、番薯粥等,更是美味。还有许多的咖啡店,你可以坐在优雅的环境里品尝一杯香浓的咖啡,听着优美的音乐,你想想这是多么的美好。

湛江的城市美,这里的人民的心更美。湛江人每天都勤奋劳动,所以湛江才变得美丽,只有人民团结,才能有和谐的生活,共建美好的家园。

这美丽的城市,它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湛江。

阿尼玛卿雪山【重返阿尼玛卿】

阿尼玛卿雪山【重返阿尼玛卿】

1985年,摄影师郑云峰在青海黄河源头采访时,认识了藏民“先增”一家。离海拔6000多米的阿尼玛卿雪山主峰只有五六百米的一方土地,是共产党员“先增”的牧场,那里放牧着他的400多只羊和100多头牦牛。在那和遍地冰雪的“夏季”,郑云峰拍下了“先增”雪牧的大量照片,并以《放牧冰雪高原阿尼玛卿》为题,发表在2004年第11期的《文明》杂志上……

白驹过隙,20年后的2006年8月,已经60多岁的郑云峰再次来到阿尼玛卿雪山脚下。他想看看20多年前结识的老朋友“先增”,看看他的牧场、帐篷、牛羊和儿女们,看看壮丽无比的神山阿尼玛卿,看看鬼斧神工的冰川……“一切都变成什么样了呢?”

“先增”原来是“先加”

一直到20年以后,我才弄明白,我要找的老朋友叫“先加”而不是“先增”。在乡政府的小招待所里,乡里的干部听完我的描述,又仔细看过我在20年前为“先增”所拍的照片,然后肯定地说,这个人叫先加,先增是翻译错了。

这个乡名叫雪山乡。20多年前,我从玛沁县出发去找先加时,就在这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雪山大队寻找先加。这段路程并不太远,但在20年前我独自去阿尼玛卿雪山的时候,道路十分艰难,只能骑马前去。现在,一条简易的公路替代了当年的杂草滩涂,吉普车可以安然通过,马背上五六个小时的路程,汽车一个多小时便走完了。

简易公路沿着白水河蜿蜒前行,河水依然淙淙流淌,但我感觉到白水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年前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石头、沙砾清晰可见,现在却污浊不堪。源头尚且浑浊如此,下游更何以堪?放眼望去。远处的雪峰已经露出了褐色的山体岩石,只有山巅还顶着耀眼的白雪,而我上次来时,它们通体都裹着厚厚的冰雪,在阳光下宛若水晶玉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阿尼玛卿雪山的积雪正在加速融化,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雪水冲刷,泥沙俱下,流下来的便是这泥汤般的浊水了。

乡干部对这段路程很熟,一个小时后,车停下来,到了。山脚下,一座很新的5间砖瓦房出现在我们面前,看样子建成没几年,这房子让我觉得十分惊讶。

屋门没锁,但家里没人。乡干部说,这是先加的“冬窝子”,每年冬天他们才住在这里,现在是夏季,他们一家一定是在山上的牧场里。我在屋子里环视一周,心想先加的日子一定是富起来了。屋子里摆着彩色电视,29寸的,有微波天线,有三辆摩托车,一间屋子里堆满了羊毛,而另一间屋子里是成堆的青稞和青稞面。

先加的牧场在山上,海拔大约5800米,离阿尼玛卿雪山6282米的主峰玛卿岗日近在咫尺。阿尼玛卿在藏语中意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作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被藏民们视为神山,每年都有大批朝圣者前往朝拜。20年前,我就曾见到一些朝圣者在天寒地冻的冰雪之域虔诚转山。先加也常常转山。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上山,这条路当年我走过,依稀可以辨出方向。这里汽车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步行。一路之上,我不时拿出20年前所拍摄的照片,刻意与眼前的风景加以对照,但却很难一一对应起来。一个小时后,我们艰难地翻过了两道山岗,先加的牧场出现在眼前。正是夏末秋初时候,牧草已经开始转黄,天空湛蓝深远,阳光温和地照在身上,头晕胸闷的高原反应似乎也减轻了。

帐篷还和20年前一样,只是旁边多了几间毛坯房。离帐篷还有很远,我就大喊:“先加,先加!”

随着一阵狗叫声,一个女人从帐篷里走出来,有点疑惑地看着我们。那是先加的妻子格珠,一头灰白的头发。20年前,她风华正茂,头发乌黑,但现在我很难把眼前的格珠和20年前的格珠联系起来。

走近了,格珠还是不敢认,20年的光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我笑着说:“我是郑云峰啊!20年前,我在你们的帐篷里住了10多天呢……”格珠终于想起来了,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先加正在远处放牧牛羊,听见狗叫声,知道有人来,便向回走。他带着和格珠一样的疑惑神情与我对视了一会儿,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我的形象,然后忽然就想了起来,跑过来和我抱在一起。

那天,我们坐在帐篷里,喝刚刚煮好的奶茶,听先加讲这些年的经历。先加的两个儿子都已长成壮实的大小伙子,他们杀了一只羊,做了血肠和烤羊肉。羊肉的味道很好,与我在平原上所吃的羊肉大不相同。

牧场之变

主人先加的头发已经花白,但他依然强壮,与20年前的照片对比,变化似乎并不大。

但他的牧场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十年前,政府鼓励牧民贷款养牲畜,造就了当地畜牧业的一个黄金时期。在阿尼玛卿雪山下,许多人家都贷款养牛羊,一时间,牛羊满山坡。最多的时候,先加一家曾经有过几百头牛和几百只羊。牧量众多的牛羊很快就改善了藏民们的生活,富裕的牧民不仅买了彩电、摩托车,还盖了砖瓦房。冬天的时候,他们就离开帐篷,住进崭新温暖的“冬窝子”里。

先加也富了起来,他们盖;房子,买了彩电和摩托车,先加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先后结了婚,而且也都生了孩子。20年前,他们和我在帐篷里聊天的时候,对“北京”“天安门”还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当时的国家形势了。但现在,他们不仅知道的东西很多,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显然,电视打开了他们的视野,塞给他们一个完全不同于雪域高原的世界。

在经济利益的带动下,牛羊越来越多,人口随之增加,但弊端也很快就显现出来。20多年前我初来时,这里牛羊很少,湿地成片,水草丰美,是一处天然的优良牧场。但一味地过度放牧,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速,湿地大面积减少,草场迅速退化……牛羊逐渐变得不肥壮了,数量也慢慢地减少。

先加说:“四五年前,牛羊就开始减少了。人们变富了,但是牧场不好了。”

牧场的确正在恶化。在先加的牧场上,我看到青草稀疏,四处裸露着地表,有些地方已经沙化,当年肥美的草场如今已经满目疮痍。

对,是满目疮痍,因为草场上不仅有沙化裸露的地表,还有无数的老鼠洞。在先加的帐篷附近,我数了一下,一平方米内竟有26个鼠洞。最近10年时间里,鼠兔改变了草原的土壤结构,深层钙积土被破坏,破坏的浮土继而破坏植物生长和水土保持,形成“黑土型”草地,最终结果就是加速草原沙漠化进程。更为严重的是,鼠疫虽未爆发,但隐患却始终存在。

过去转场的时候,随便找块平整的地方,就可以搭帐篷。但现在却要先平鼠洞,否则帐篷搭不好。先加说:“这在过去从来没有过。”

先加的遭遇完全可以视作黄河源头玛多县遭遇的缩影。藏语“玛多”,意指“黄河上游”。这个曾经富甲一方的全国首富县,如今却有“现代楼兰”之称。上世纪70年代,玛多县以拥有67万头牲畜享有黄河源头首富县的美誉。但好景不长,到了2003年,全县人均收入不足1700元,成为全国十大贫困县之一。这一头一尾的沧桑巨变,令人扼腕叹息,原因何在?当年,政府提出“突破百万畜牧…向草原要肉要奶”的宏大目标,以吸引邻县数百劳动力来玛多放牧。为此,玛多给出了令人惊讶的优惠条件――无偿提供牛羊、划分草场。很快,牛羊数量迅速飙升,仅仅几年时间,人口不足1万的玛多县,牲畜总数达到了79万头!过度放牧的恶劣后果随即显现――昔日肥美的草场日渐枯瘦沙化。当地牧民说,20年前,5亩草场喂一只羊;10年前,30亩草场喂一只羊;如今,千亩草场喂一只羊。小草刚露头就被饥不择食的牛羊吃掉了。生物链遭到破坏,牧民为保护牛羊,不得已开始打鹰打狼,但这又为老鼠创造了生机……

玛多之变,是否也预示了先加牧场的未来呢?

消逝的冰川

第二天一早,格珠就带着孙子出门了。她背着一个很大的塑料水桶,小孙子手里拿着一个水盆。

我问先加:“他们干吗去了?”

先加答:“去背水。”

“到哪儿背水?”

“两公里以外。枯水季要到三公里以外。”

我听得呆了。以前先加的帐篷附近就有小河沟,走上百十米,就可以舀到水了,牛羊渴了,可以随时过去饮水……可是现在呢?

我拿出《文明》杂志,请先加带我到20年前去过的地方去看看。先加看着图片摇头:“湿地没了,冰川小了,好多地方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人类改天换地的丰功伟绩,终于改变了亿万年如斯的神山的容颜。

来雪山乡的路上,我已经看到了浑浊的白水河,以及远方雪山上升的雪线,但心里仍然抱着希望――冰川应该还是那样壮丽吧?

先加带我去看冰川。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角度,我目测后感觉比20年前的冰川小多了。冰川融化后,露出了褐色的裸岩。与20年前的照片一对比,这一片片的褐色显得格外刺眼。

阿尼玛卿冰川占黄河源头冰川总面积的96%。夏季。融化冰川是黄河的主要补给。随着垒球气候的变暖,冰川平均每年融化57米。山体下部的冰川首先融化,上部的冰川失去支撑之后,很容易发生冰崩。2004年3月18日,阿尼玛卿雪山南坡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冰崩,2640多公顷草场顷刻间变成巨型露天煤矿。目击者描述,当时的情景好像火山爆发,喷出的黑色岩石、砾石覆盖了草场。

这场雪崩离先加的草场不太远,翻过山就能看到。

我问先加:“将来冰川没了,你的孙子喝什么?”

先加说:“别说将来,现在不就是守着水塔到远处背水喝?”

气候变暖、过度放牧,无序开发,这三大灾难导致40年间,中国冰川面积平均“缩水”7%,目前冰川年融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高山积雪减少90%,以致影响域内50%的河流干涸,没有断流的则流量下降50%,地下水位10年间下降了5米。

未来呢?有专家认为,未来25年内,青藏高原温度将上升1.4摄氏度。这看似不起眼的“1.4摄氏度”意味着黄河源区水量在十几年内将减少50%,到时候面临水荒的将是整个流域。更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西北部冰川将消失一半以上,尤其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将导致中国和南亚40%的人面临水荒。

对这些新闻和数据,先加并没有概念,他知道的是:政府这两年在号召退耕还草。这就意味着,他的家很可能要迁徙,要离开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先加不知道这叫“生态移民”,但他知道政府已经在规划这件事了。

他一直在担忧。担忧什么?可以说得很大――比如留恋牧场、留恋神山、留恋神鹰飞翔的地方,留恋祖先生活的草原;也可以说得很小――不能放牧了,该做什么呢?大儿子想开出租,先加自己想做点小生意……可是这些他们能适应么?

儿女们都长大了,生活也变好了,但是他们却可能会离开这个地方。

雪域高原的牧人,离开了草原、牛羊和神山……无法想象他们的生活会怎样。

先加说:“也许你下次再来时,我已经不在这里了。”

许多事情先加弄不明白。他希望孙子们能弄明白。如今,他的孙子已经开始读书了,乡里有可以住宿的学校。“如果以后搬迁了,也要一直读书。”

神山永恒

许多事物都变化了,但也有不变的。

先加依然对着镜子拔胡须。20年前,我看见先加用夹子拔胡须,就送给他一个剃须刀,当时先加把玩手中,并没有尝试。20年后,面对我的疑惑,先加拿出剃须刀解释:“用不惯……”

先加还是会带着儿子们走五六里路,去20年前的煨桑台朝拜山神,还是用酥油将黄蜜腊、红珊瑚、绿松石粘在山石上,他们心中的神山上……

先加还是不停地告诫外乡人:“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弄脏圣水。圣水没了,一切生物就都没了。”

永恒的神山阿尼玛卿,一定在高处俯视着这一切。

青海遍野青绿最动人的草原

青海遍野青绿最动人的草原

【青海草原牧区第章】

青海的美可以满足你所有的想象。

雪山、草原、河流、沙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创造了最丰富的地球奇观!

但是,青海不止是美。在这里,它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是野生动物的资源库;在这里,它是不可或缺的生态安全屏障。冰雪孕育了三条人类母亲河,长江、黄河、澜沧江;卫祁连,阻断茫茫大漠的东进之路,守卫河湟谷地肥沃的绿洲;可可西里是藏羚羊来回迁徙的天堂;赛大峡谷,为雪豹提供了一个繁荣的家园.

青海湖风光。张海东摄影/光明图片

祁连山的底色又回来了。

连接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祁连山,是守卫“中华水塔”、涵养河西走廊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曾经,是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给这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植被破坏,冻土断裂,野生动物锐减,良田变成了黑土滩.

2020年,所有破坏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责令停止。祁连山南麓青海地区798处“问题点”开始整治,修复受损土地6.92万亩。从黑褐色到浅绿墨绿,祁连山应有的底色渐渐回来了。

“非法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些水电设施是非法建设和运营的。周边企业偷排放问题突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力。”2017年,中办、国办通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四大环境问题。

“‘问题图斑’是卫星遥感上植被破坏严重、采掘工作面裸露的‘刺眼’地块。”祁连县草原站副站长任马说:“20世纪70年代,祁连山地区出现了一批矿区。仅祁连县就有大型矿藏5处,各类矿山300多处.疯狂的开采在地球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牛皮癣’!”

治愈大地是祁连山生态修复的一道坎,西山梁多金属矿是祁连县123个“问题点”中最难啃的“骨头”。

像大多数当地人一样,华藏曾经在矿山工作。矿主把爆破——的工作交给了他,用钢钎凿洞,填炸药,炸出矿来.

“不要看现在的绿色。过去,山被炸,被砍,被伐,被草破坏。群山像‘破肠破肚’,寸草不生,连吹来的风都是黑灰色的。”此刻,华藏俯瞰着当年的矿区,正在哭泣。而他现在的身份是这里的生态管理员。

“那时候环境差,生活成了问题!”华藏说起当年的情景。“在被破坏的山坡上,经常有碎石滚下来,压死打伤牛羊。随意倾倒的矿渣和石头使河流变得泥泞,并“撕裂”了草原。要找到干净的牛羊水源,至少要走六七里路!”

看着家园毁在自己手里,华藏感到非常沮丧。2017年,他毅然辞去了矿上的工作。其实不只是中国和西藏,很多当地的人都感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2020年8月,青海省启动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西山梁多矿区难修!这里海拔3700多米,近乎垂直的悬崖连沙子都留不住!

“山很陡。如果把道路延长到运输机械上山,会造成二次破坏。”任马说:“那时候,无论是覆土还是运草籽树苗,都得背在背上。去年五六月份,大家连挖虫草的机会都放弃了,都各尽其责。”

“不仅人,连羊都‘动员’了!”任卓玛画,“崖太陡,机械上不去,羊却可以。他们可以把草籽踩进土壤里。”听一只羊也能有所贡献。扎马石乡河北村的牧民赶进了5000多只羊

更有甚者,祁连山南麓4万多亩无主矿、矿得到系统恢复,矿石、矿渣堆积的地区又变成了草原、田野。

“牛皮癣”又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好风景,背!

“以前,我赚的是‘即期利润’;今天,我吃“生态大米”。生态管理员的工资,加上租草地,做点小生意,一年能有几万块钱。再开始旅游,收入就不错了!”华藏说。

“今年上半年,祁连这个只有5万居民的县接待游客78万人次!老百姓不仅手里有钱,主人翁意识也大大增强。以前过马路谁看红绿灯?现在,地上捡了一张纸。”祁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洪祥说:“大家真的把祁连当成自己的家了!”

草畜平衡成为新常态

青海有广阔的草原,但由于过度放牧,出现了大面积的草原退化。牛羊吃不饱卖不上价,牧民就会不断扩大养殖数量,造成恶性循环。

随着轮牧种草养畜的实施,草畜平衡成为新常态。如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已从2012年的54.2%提高到2021年的57.8%。每年通过禁牧休养生息约2.45亿亩草地,通过草畜平衡合理利用2.29亿亩草地。“草木茂盛,牛羊吃草滋养”的场景又回来了。

玉树巴塘草原美景。葛摄/光明影业

与冬季常住不同,夏季牧民以草为生。一个夏天要换地方,毡制的房子往往很简陋。但是我面前的这个完全不一样。3354不仅外面有光伏发电,里面还有冰箱、炉灶、衣柜、桌椅,地面铺着防潮垫.

“以前我自己的夏季牧场只够牛羊吃一个月。不仅要买草料,还要租别人的牧场,肯定是游牧。现在牛羊养的少了,自家的牧场够吃两个半月到三个月,基本上能度过一整个夏天。没有频繁的转换,这个毡房就成了固定的‘夏季办公室’,各种家居使用自然要齐全。”32岁的仁庆东珠是阿柔乡青阳沟村的牧民。他阳光又健谈。

>

“牛羊养的少了?”

“对!”仁青东珠指了指对面草坡上的羊群,“10年前,大概有600多只羊,70多头牛。现在么,有300只羊,40多头牛。”

“哎哟,少了将近一半啊!”

“那收入??”

“没少,还增加了!”仁青东珠掰着指头给我们细数,“牛羊少了,但出栏率高了。10年前,我家一年出栏几十只羊,现在是120多只,加上牛羊越来越壮,卖价也翻了番。我们祁连羊肉在全国名头可是响当当的!不仅如此,每年,还能从政府拿到禁牧和草畜平衡补贴款一万多块!”

“这都是媳妇用的!”仁青东珠憨憨地笑道,“以前,在咱牧区,能用个棒棒油就了不得啦,现在,城里人有的,她都用上了!”

青海湖的清醒留白

青海,因青海湖得名。过去10年,青海湖水体面积增加了近220平方公里,相当于34个杭州西湖。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环湖私搭乱建成为一大公害,不仅破坏景观,更危及生态。整治经营乱象、拆除环湖违建、鸟岛闭门谢客??成为近年来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不动摇的清醒留白。

青海土族妇女“绣”出好生活。张海东摄/光明图片

我们来到青海湖畔甲乙村的时候,正是油菜花怒放的时节。满眼翠绿的叶、金黄的花,从脚下一直铺展到湖畔,碧玉一样的湖面在微风下泛着粼粼波光,湖天一色的尽头有朵朵白云点缀,更衬托出青蓝色水面的奇幻莫测??不必专业相机,手机随手一拍,每张都是精美大片。

“早几年,可拍不出这效果!”与我们同行的倒淌河镇副镇长华旦才让禁不住感叹,“那时候,拍照得‘找景’——稍不留神,湖边破破烂烂的‘野房子’、遍地污水和垃圾就进了镜头!”

“野房子?”

“湖景很美,大家争着往前挤——湖边乱糟糟的,都是些简易帐篷、临时搭起的餐馆。垃圾遍地没人管,污水端直排到草场上、流到湖水里。有牦牛莫名地死掉,剖开肚子一看,胃里尽是垃圾??”华旦才让满脸凝重,“看到游客兴冲冲来,打完卡捂着鼻子就走。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谁想生活在一个大垃圾场里呢?!虽然收入多了,但村民脸上却没了笑容??”

2016年前后,甲乙村痛下决心,彻底清除湖畔违建。

“一开始大家也有这样的顾虑。可事实证明,砸的是泥饭碗、抱的是金疙瘩!湖畔整治,让旅游大火!游客来了就不想走。村民的收入不用说,光村集体收入,一年就有2700万元!连这再寻常不过的油菜地,‘身价’也不一样了!”

沿着花间小径往湖边走,不经意间,我们发现,几个身影在齐腰高的油菜花丛中时隐时现。

“他们在干什么?”

“捡垃圾。”

“油菜地里还有人专门捡垃圾?”

话音未落,一个头顶毡帽、戴着茶镜的精壮汉子直起身子,左手拿着编织袋、右手一副长夹子,走了过来,黑黝黝的脸上挂着汗珠。

“我们是自发的,每周来两天。”兰科加的正式身份,是甲乙村八社社长,“刚才,有游客把西瓜皮扔地里了,我们把它捡出来。”

“不光地里、湖边,还有后面山上??一天下来,要走几十里路。大家坚持好几年了。”边说,兰科加边打开手机里的“青海湖环保志愿者”微信群,“35个人,都是八社的,有几个以前还是湖边违建的‘业主’。你看,现在环境好了,像我这样,种青稞、油菜,养牦牛、绵羊,加上游客湖边拍照、骑马观光,一年下来收入起码一二十万元。社里还成立了旅游协会,集中开发的旅游项目每年能赚30万元,大家都有分成。”

“谁不想在这样的美景里赚钱?所以,大家对环境可珍惜哩,争着来保护!”兰科加笑着和我们告别,“你们继续拍着,我们还要上山巡一遍。别忘了,多介绍几个朋友来这里看看啊??”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莽莽沙漠,对外来旅游者,可能是啧啧称叹的旷世奇景;但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则是重压在心头的阴霾祸患。

青海,曾有六分之一的土地沙化严重,超过四成人口的生活受到风沙困扰。而如今,青海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21年底公布的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与2014年底第五次监测状况相比,青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6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8.8万公顷。

同在共和县,沙珠玉与倒淌河镇甲乙村的直线距离只有50公里,但横亘其间的重重大山,阻隔了两地交通,也塑造了不同的景象。

“说起沙珠玉人娶媳妇,有个尴尬的故事——新人刚到村口,突然起了风。风沙过后,老丈人死活不让送亲队伍再往前走:‘这地方着实吓人!刮起风来,整个村子都看不见!闺女嫁到这儿,别说过好日子,怕是风把人刮跑了,都不晓得!’”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堂屋里,沙珠玉乡珠玉村64岁的老支书程峰谝起往事,边上几个尕娃听得笑出声来。

“娃娃们已经把它当笑话听啦!但其实,沙珠玉远离沙尘暴,也就是这一二十年的事。早些年的风啊,能从正月里刮到六七月,扬沙滚滚,昏天黑地,面对面都看不到人??风一过,能从屋里扫出四五背篼沙子。”程峰对往事记忆犹新,“种地就更难了,刚下种,要么转眼被风卷走,要么就被浪过来的沙丘埋到下头。一年种上三四次,也不见得有收成。总是想,啥时候能吃上饱饭,就好了??”

沙珠玉,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部、塔拉滩沙漠边缘,距离西宁只有180多公里,却曾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这里旱得很!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7倍!过去风大、沙多,百姓日子苦,靠砍挖‘砍巴’和‘荚荚草’的根须当柴火,这些固沙植物越来越少,更加剧了生态恶化。”共和县林业站林业工程师郭增鸿介绍,“20世纪50年代,沙珠玉九成草场已沙漠化。最多一年,沙丘向居民点推进了47米!”

退无可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珠玉人开始绝地反击。对他们来说,造林治沙,是一场用性命与风沙所做的生死搏斗。

60多年来,沙珠玉人营造起18道防风林,层层叠叠的树木,硬生生将狂风顶住、逼沙丘后退。到2020年底,沙珠玉乡共培育公益林17.9万亩,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比从90%以上降到12.3%!

“沙珠玉人吃够了风沙的苦。当年,成活的树苗比金子还贵重,谁敢把牛羊赶到林子里,就要全县通报、重罚。直到现在,这根弦也没松,村里每人每年至少要种10棵树,党员干部还要带头多种。大家心里亮堂着呢,没有好生态,哪有今天好日子!”说起这些转变,珠玉村党支部书记韦强很有感触。

韦强带我们来到他家的蚕豆地:“风沙消停了,这里日照长、沙土特殊的优势就显出来了。你看,这是‘青蚕25号’,青海农科院帮我们专门培育的!做豆瓣酱美得很咧!已成了村里的‘致富豆’。我们家16亩地种的都是它,每年能赚两万多元。现在,村里的蚕豆、小麦合作社,藏系羊繁育场办得红火!大家收入翻了几番。”

“‘大风一起不见家,朝为庄廓夕为沙’的沙珠玉,真的看到了‘点沙成玉’‘育树为珠’的希望。如今,不仅村里的毛坯房换成了砖混房,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回来了。”韦强说,“风沙不见了,生活更有奔头!”

珍稀濒危动物重归家园

滴滴冰川水,汇入淙淙溪??长江、黄河、澜沧江由此开启一场穿山越岭、惠泽大地的旅程。三江源,不仅是生命之河的起点,也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难得的栖息地。

随着青海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多——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不足2万只恢复到如今7万多只;斑头雁从不到1000只增加到3000多只;三江源核心区域雪豹频现;各大水域花斑裸鲤等50种高原“土著”鱼类资源明显恢复??

“哦呀,是岩羊!”藏族小伙子才改一声低呼,跳下车,抄起望远镜,往山上瞄。我们从沙石路的颠簸中一下子醒过神来。顺着才改张望的方向,眼光扫过峭壁、碎石、灌木??看到啦,是岩羊!它们深褐色的皮毛与黄色岩体错杂一处,不仔细分辨根本发现不了。果然名不虚传,自幼与野生动物做伴的当地牧民,都有一双“火眼金睛”。

才改是此行的向导,他将带着我们找寻雪豹。

雪豹,全国仅有5000只,稀有程度堪比大熊猫。玉树州杂多县是澜沧江的发源地。而位于这里的昂赛大峡谷,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上雪豹密度最高、种群生存状况最好的区域,被亲切地称为“大猫谷”。

“别紧张。”才改从后备厢取出单反相机,长焦镜头很是专业,“我小的时候,雪豹数量没现在这么多,想在峡谷发现雪豹踪迹,可不是容易的事。”

神秘幽深的昂赛大峡谷,除当地牧民,少见人迹。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峡谷里雪豹数量明显增多,吸引不少“大猫”爱好者探访拍摄。2019年,昂赛乡获三江源国家公园授权,开展自然体验特许经营。

都说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在才改看来,生态环境也是他们幸福生活的风向标。

产业加快向绿色有机转型

千百年来,青海牧区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劳作方式——牛羊放牧基本靠天,畜牧产品主要是自家消费,牛羊养到终老也很少出栏??

而今,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从逐草而居,到以草定畜;从分散的每户单独养殖,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转变,牛羊出栏率大幅提高,畜牧产品深加工方兴未艾??

“企业合作社农户”,成为青海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现在,青海农牧民合作社数量已破万,合作社中生产机械化率近100%,对农牧民人均增收贡献率超30%。

野牛沟,“隐藏”在祁连山脉深处的一片狭长谷地。这里,平均海拔接近4000米,周围高山耸立、雪峰连绵、水源充沛,国内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就发源于此。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畜牧天堂,拥有超过35万公顷的草场,是青海海北州面积最大的牧区,也是高原牦牛和白藏羊的理想栖息地。

“我们的牦牛,吃的是虫草,喝的是山泉,品质无可挑剔,但过去都是卖活牛活羊。”和祖祖辈辈一样,颜军没觉得有什么需要改变。

直到2012年,29岁的他走出大山,到西宁一家食品公司工作,这个蒙古族小伙才发现,一只羊,经过屠宰加工后,轻轻松松就比卖活羊多赚100多块。“按部位精细分割的牛肉价格更高,就连牛奶加工成酸奶,价格也噌噌往上涨!”这个从小放牧的“老”牧民,一下子意识到,这些年“亏大了”。

2015年,见了世面的颜军和村里另外5个伙伴商量好,归拢起1200多头牦牛,成立了一家合作社。

“牧民自制的酸奶品质特别好,但以前都是自家吃,不卖钱。”嗅到商机的颜军,把牦牛酸奶作为合作社的主打产品,“我们在城里有两个销售点,到了夏天,每天能卖出500多斤,很多老顾客只认咱的酸奶。”

“以前靠放牧,我每年收入三四万元。现在合作社一年光卖酸奶就能挣60多万元。除了自己养殖的牦牛提供奶源外,我们还向其他牧民收购牛奶,每年也能让他们多赚5万元!”颜军说,通过对牦牛肉的深加工,合作社收入颇丰——一头牦牛变成十几种产品,牦牛肉最高能卖到每公斤500元。在牧民眼里,这简直是个奇迹。

“我们正准备建加工厂,发展现代畜牧业。”颜军眼里的“现代”,就是通过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快向绿色有机转型。

良好生态反哺旅游发展

在青海山区,贫困大多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青海以大规模绿化作为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反哺旅游发展,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如今,青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数量达37个,仅2021年,青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就超过19亿元。

金银滩幸福的牧民。张海东摄/光明图片

刚到村口,那诱人的肉香就飘进了车窗。窗外,铺在草地的毯子上摆满了瓜果点心、奶茶美酒,孩子嬉闹玩耍,老人引茶唤友,姑娘伴着花儿翩翩起舞??

“这是我们当地习俗——‘浪山’,就是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携家带口在乡野山间休闲畅游。”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第一书记秦海榛说,别看这里距离县城不到4公里,可过去,城里人肯定不会把“浪山”选在白杨沟。

“这每家每户的花园比房子面积都大,他们为啥不愿来?”

“这花花草草的地方,以前都是牛栏羊舍。”秦海榛用手一指,“那时候各户的牛羊都养在自家房前屋后,三五只数量不多,可那个味儿啊??”

“牛羊现在去哪儿了?”

“在村子外集中放养着呢。我们在镇上第一个搞人畜分离,村里只住人。牛羊出院树进院,家家有羊养、家家不养羊。”秦海榛像是在说绕口令。村民一旁打趣:“不然现在闻到的就不是草木花香了,哪个会来我们这‘浪山’!”

“我们家的农家乐,现在正是旺季,提前三天打电话都约不上!”村民马占仓接过话头。

“这么火?不少挣呀?”

“我们有‘靠山’!”马占仓指着不远处那座云雾缭绕的青山说,“那是卓尔山,5A级景区。那里的云,永远像展开的哈达,欢迎着四方游客。‘浪山’,‘浪’的不就是绿水青山么!”

“以前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一下雨,赭红色的泥点子踩得四处乱溅。‘泥巴墙、泥巴凳,除了泥巴没家当’,说的就是白杨沟。都不用看脸,看腿和鞋就知道你是不是白杨沟的人。”马占仓摆了摆手,“以前外地游客路过我们村,都得绕道走。”

“现在,村容村貌好了,来的游客也多起来,全村12家农家宾馆,一到旺季,‘客满’的牌子都摘不下来。连村里的产业结构也跟着变。”秦海榛介绍,以前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养牛羊,现在是乡村旅游,村里三产占到40%以上。

“这也让我们深入思考,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旅游开发如何相互助力。”秦海榛笑道,“有‘颜值’,才能有‘发展’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惟其在心,其志益笃。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8日01版)

相关问答:乐花卡怎么提前还款

乐花卡提前还款可以在分期乐APP上进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下载、打开分期乐APP,点击【我的】,点击【查看账单】。

2、用户使用乐花卡消费后,应还的金额将会在账单中体现,选择乐花卡的账单,根据页面提示进行还款即可。

关于本次雪山脚下养牛和阿尼玛卿雪山【重返阿尼玛卿】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