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养牛羊 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哪一年

托养牛羊 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哪一年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托养牛羊的一些知识点,和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多少年,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哪一年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去内蒙古怎么做牧民

去内蒙古怎么做牧民

看你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旅游时想做一天牧民,可以报个团,去体验一下就可以了.一切都是准备好的.如果是想谋个差事,那就难了,首先你得有个自己的牧场,如果你是外地的,这事儿就难了.其次得有资金买牛羊.一只羊羔怎么也得三百元左右,牛也得三千多.这是最便宜的.你还得养大,投入人力物力的时间.估计你是做不成的.如果你是单纯想养牛养羊.那就容易多了.一个是可以当羊倌牛倌.这得看你的技术了.可以到草原上被人雇佣.第二就是你可以投资在一些城市\乡镇\苏木嘎查等地办个饲养场.这样政策是允许的,还能贷点儿款.现在我们这里养奶牛挺流行的,因为有蒙牛伊利嘛.不过现在即使是农牧民自己养的也很少了,都是奶牛小区之类的,把自家的牛托养.至于蒙古包,你可以买现成的,会有人给安的,不过现在牧民也不住蒙古包了,都住房子了.那些都是给游客住的.

养殖详细资料大全

养殖详细资料大全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基本介绍中文名:养殖外文名:breeding释义: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包括:畜牧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等词语解释,基本信息,基本解释,引证解释,基本含义,家畜养殖,牛羊养殖,发酵床,家禽养殖,土鸡养殖,品种选择,温室育雏,日粮搭配,消毒免疫,补贴标准,前景展望,词语解释词语:养殖基本信息【词语】:养殖【英文】:Aquaculture【拼音】:yǎngzhí【释义】: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造句】:他养殖了许多蟾蜍。基本解释[cultivation]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对虾引证解释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秦牧《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那些栽培菊花和养殖金鱼的老行尊,不但要满足民众的这种心愿,自己也充满了劳动创造的豪情胜概。”徐迟《三峡记》:“孵卵场,养殖了多少鲜美的鱼!”基本含义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长环境、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表达方式或以每日每头动物所需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重量(常为kg)中的浓度表示。它是配合畜禽平衡日粮和科学饲养畜禽的重要技术参数。在饲料成分表中所列出的是不同种类饲用原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为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含有饲养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营养物质量,就必须对饲用原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搭配,即配合日粮或饲粮。养殖包括生猪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家畜养殖牛羊养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羊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加之农村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牛羊也逐渐退出了家庭养殖。现在的牛羊养殖主要是一些规模化、专门化的养殖场,但受多方面的影响,短时间内牛羊生产数量还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求。同时,我们肉牛肉羊良种化程度较低,所以呈现出养殖数量大但产量较低,且质量差。目前我国牛羊养殖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同时提高肉牛肉羊的产出以及质量。发酵床发酵床就是在养殖过程中给牲畜一个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存环境,发酵床过程中主要包括的改善居住环境及喂养两方面。居住环境就是建造发酵床,喂养就是饲养纯生态的发酵饲料以及饮水改善,在这两个方面给予牲畜的居住及喂养过程中一个自然生态的生存环境。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发酵床分地下式发酵床和地上式发酵床两种。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挖80-100厘米,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再将牲畜放入,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了。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经制成的有机垫料即可。套用发酵床养殖专用菌剂配套的生态养猪技术,可彻底解决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牲畜肉品质,变废为宝,节工省本。是一种无污染、高效益的环保技术。家禽养殖土鸡养殖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品种选择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温室育雏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1.室温: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2.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3.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4.适时饮水和开食。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5.高密度育雏。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网、床、散”结合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胶网固定好。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日粮搭配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才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鸡肉风味不变,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育雏期,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初开食时要将饲料稍浸泡转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点。脱温鸡至1公斤体重期间,则选用中鸡料,更换时应逐步替换,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换,以免造成应激反应。同时,应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在庭院散养期间,选用大鸡全价颗粒料,日粮中还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麦),添加15%~20%的青绿饲料。若光喂全价饲料,一来饲养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来鸡肉的肌间脂肪多,吃起来不爽口;三是无土鸡肉的独特风味,消费者不喜欢。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一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养殖成本,三可减少鸡肉的肌间脂肪含量。消毒免疫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对土鸡的免疫程式,应结合生产的性质(商品肉仔鸡)而定,最好是按肉鸡的免疫程式来参照进行,即1日龄的雏鸡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无条件时也可不搞,这主要是在孵化场搞);6~7日龄的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传支H120苗等混合饮水免疫;24~28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一次;60日龄再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种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种。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药物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在2~7日龄添加0.02%的痢特灵和0.01%的土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等,13~17日龄又重复用上述药物。19~90日龄在饲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虫的药进行驱虫、鸡舍每天要清扫干净,并用生石灰对地面和承粪板上进行消毒。每半月用复合酚兑水将舍外进行喷雾消毒,用百毒杀对鸡舍内带鸡消毒。出栏后对场地要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处的消毒池要经常有石灰或消毒液,并注意常换。补贴标准2016年年初,农业部提出了关于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与规模种植一样,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将获大力支持。多个省区也在8月份左右密集发布出台了各地的《2016年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其中,河北省规模肉羊场每个场补助资金为25万元-50万元,其他地区养殖场也都可申请30万元左右不等的补贴。此次标准化补贴的对象基本都要求是“规模化养殖场”,其标准大体上为:1.肉羊:农区存栏能繁母羊25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养殖场;牧区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的养殖场。2.奶牛:存栏奶牛300头以上。3.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4.肉鸡:单栋饲养量5000只以上,年出栏量10万只以上。5.肉牛:年出栏育肥牛50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6.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且年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7.兔、水禽、蜜蜂:具体要求由各试点省结合本地实际自行确定。前景展望日期在国内市场比较热门的几个养殖类别就是鸡、猪、牛、羊、蝎子、蜈蚣等等。由于近时间国内市场不太稳定,对这些养殖产品有一定的打击,价格波动比较大,尤其是养猪行业市场,一天一个价格。但是前景还是不错的,毕竟养殖的成本在那里,市场波动再大,养殖商品价格也不可能长期低于养殖成本。规模化为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黑龙江林甸县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化养殖模式转变。林甸县委、县***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推进乳业跨越发展若干意见》(林发[2012]2号)和《2012年乳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政策》(林政发[2012]16号),促进规模养殖逐步转型升级。在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上,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建设规模大。在原有的规模牧场基础上,林甸县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处,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可容纳奶牛5000头,奶牛存栏量是原有规模牧场的2倍,可吸纳周边村屯的养牛户进入牧场,进行全托养和半托养,实现了“退出村屯进入小区”。二是建设标准高。新建的奶牛规模养殖场,采用保温板覆盖,钢架主体结构建造,耗材使用环保材料,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其中,花园镇于守龙奶牛养殖场和王继华奶牛牧场的主体工程都由楼体钢架结构建成,完工后牛舍使用年限比普通牛舍使用年限多10-15年时间。三是配套设施齐。新建奶牛规模养殖场均有办公室、精料库、搅拌间、干草棚、榨奶间和青贮窖,配套设施齐全,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牧场建设要求。还配备有TMR设备,可保证奶牛各个生长阶段的全混合日粮供应。另外,红旗镇银光村新建TMR饲料配送中心1处,青贮窖6000立方米,收储青贮饲料4000吨,可辐射周边4个村屯200多户养殖户,实现奶牛全混合日粮配送、统一饲喂模式,提高了奶牛标准化养殖水平,为推进林甸县奶牛标准化养殖进程探索出了好途径。四是制度体系全。牧场日常管理规范、卫生防疫规则、职工考核制度等相关规则和制度的确立,保证了牧场不仅在硬体设施上的齐全,也保证了牧场在运行期间的软体配套服务体系的健全。五是扶持力度大。县***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扶持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除青贮收获机械、TMR纳入国家农机补贴范围外,县级财政再给予一定补贴,使补贴达到总额的50%,县财政共补贴资金150万元;对规模奶牛场新建砖混结构永久性青贮窖单窖容积在200立方米以上的,给予70元/立方米的补贴,共补贴资金210万元对建设的TMR饲料配送中心基础设施给予政策扶持,对保温搅拌间、精料库和机械库房建设给予300元/立方米补贴,简易饲草贮备库钢架彩瓦结构和水泥地面给予150元/立方米补贴,共补贴资金34万元;对新建的奶牛规模养殖场电力安装及通常道路给予资金补贴,共补贴资金50万元;县水利部门为每个新建奶牛规模养殖场免费打一口机电井,共补贴20万元。同时,各乡、村优先解决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用地,并在用地费上给予减免政策;县财政给予规模奶牛场奶牛保险补贴;并将青贮种子纳入良种补贴范围。2013年,林甸县深入贯彻落实“三进三退”战略,加大规模牧场建设,狠抓奶牛业发展,使奶源建设更为科学化、系统化,质量安全更有保证。预计到2015年,林甸县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力争达到100%。

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多少年,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哪一年

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多少年,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哪一年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环境等原因,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境内的彝族百姓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原生态、传统的民俗活动——“赶羊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极具特色并融合了娱乐活动的畜牧文化节日——“剪羊毛节”。每年立秋季候,金阳县境内的彝族群众,就会迎来盛大的“剪羊毛节”。

赶着羊群奔小康

每年立秋季候,凉山地区的彝族群众就会一年一度的“剪羊毛节”,而在云南昭通和四川凉山江岸的结合部,历史上属于彝文化核心地区之一的金阳县,同样也会迎来的盛大节日——尼牧哟莎茨(尼牧即彝区;哟莎茨即剪羊毛)。

每年两次盛大的“赶羊会”

金阳地区的彝族先民一般都居住在2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建家选址遵循“房后有山放绵羊,屋前有坝种稻谷”的原则,常常依山、以寨、以营盘而居,生产方式以放牧为主。

随着彝族群众的不断,低山河坝地区逐步有了彝族人居住,而善于养羊、把牛羊视为财富象征的彝族群众,在低山河坝地区继续养羊,并在放牧中发现,每年的夏季气温高、多雨、湿度大,极易引发羊传染性脓疱、蓝舌病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于是,每到夏天,养羊的农户只好

高山地区的亲戚和朋友,采取托养避暑的办法,把羊群“赶”到牧草丰富的高山地区放养,那里水草丰美,气候凉爽,适宜放牧绵羊,当地彝语称之为“哟豁都”(把羊赶出圈),也称“赶羊会”。

把羊群“赶”到牧草丰富的高山地区放养即“哟豁都”

每年的立夏时节,二半山以下的养羊农户,都会

好高山地区的亲戚或朋友,或托邻居找到托养户,背着低山一带的大米、玉米、海椒等特产,吆喝着羊群赶往高山一带托养。

整个夏季,受托养羊的高山群众,把自己的和亲戚朋友托养的羊群一起放养,白天在山上放牧,晚上把羊群赶回种植庄稼的地头,并用竹编筐孔围栏圈成一圈,将白天放牧的羊群围在竹编筐孔的围栏里,留下遍地的羊粪,第二天再换一处,每一夜圈一个地方,这样,绵羊圈宿过的土地肥力大增,种庄稼就不需要再施肥,且农作物特别高产。而低山群众托养的羊群,在放牧农户的精心管护下,被丰美的水草养得膘肥体健。

背运着美酒和特产去接羊群

等到立秋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托养的养羊农户就会请毕摩选好日子,把自己的羊群接回家。为了感谢帮忙养羊的高山亲戚或朋友,托养农户会背着美酒和特产,前往受托农户家去接自己的羊群。

接羊回家即“哟豁极”

把羊群接回家后,富裕点的家庭就会宰杀小猪庆祝,贫困的人家至少也会宰杀一只鸡。喝着酿好的醪糟酒,吃着备好的美食,整个寨子里充满喜庆的氛围,家家户户就像过年一样快乐。当地群众把接羊回家称为“哟豁极”(把羊赶回坝子),也称之为“赶羊会”。

事实上,彝族群众的赶羊避暑,就是两次“赶羊”,即把羊赶出圈避暑、把羊赶回圈避寒,因而,更多的群众把彝族的这种养羊习俗称之为“赶羊会”。又因这种“赶羊会”对养羊的托方和受托方均有益,因而一直延续下来至今,成为金阳地区彝族同胞的传统养羊习俗。

从“赶羊会”到“剪羊毛节”

彝族《指路经》记载,金阳是彝族祖先从云南昭通过江到凉山的要道之一。根据金阳县全国第二次、第三次文物普查来看,木纳沟出土了战国时期夜郎王国的青铜剑、戈等,德溪出土了汉代青铜器:釜、鍪、甑、铜鸟、环首铁刀等。由此可见金阳历史之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繁衍。

历史上的金阳,西汉以前属于邛都,唐初为越巂郡地,唐懿宁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归入南诏,为建昌府羁縻浪洲。元代为罗罗斯宣慰司建昌府属地,后改为白舍县。明代属马湖府雷波长官司地,清乾隆戊辰年(公元1748年)(金阳德溪乡双龙坝墓碑记载)金阳隶属建昌宁远府西昌管辖,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置昭觉县,1952年设置金阳县。

剪羊毛,高兴!

由于其地理位置、地形环境等原因,金阳境内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原生态、传统的民风民俗,“赶羊会”一直被传承和延续下来,而在后来的“赶羊会”习俗中,人们在“哟豁极”活动时,就以一种娱乐活动的方式庆祝丰收,感谢受托养农户对羊群的代养、代牧之恩。后来,在不断的演化中,一年一度在一起通过特定的文化娱乐活动庆祝丰收、祈求来年牛羊顺利成长的盛会就产生了,并不断被延续与传承,形成彝族群众欢乐祥和的盛大庆典活动。在这盛大节庆活动中,因剪羊毛活动成为主题,所以大家都索性把节日活动称之为“剪羊毛节”,由此,“剪羊毛节”就成为彝族放牧的传统节日。

“彝族剪羊毛节”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汉文古籍《周易·归妹·上六》里有一句谜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意思是:女子承接着筐子,好像没有实在的重量;男子对羊有刺割的动作,却没有鲜血。谜底是男子在剪羊毛,女子用筐在接羊毛。这个谜语记载了3100多年前周朝初期人们剪羊毛的情景。

彝族渊源于古羌人,羌人乃“西戎牧羊,从人从羊,羊亦声。”公元前384年,羌无弋爰剑之孙卬恐秦国攻伐,率羌人南迁,部分南迁羌人后被称西南夷。唐代《地理志》里又描述当时西南夷“男女悉披牛羊皮”。牛羊不仅给彝人提供肉食,还提供生产、生活的皮具,御寒保暖的毛皮。所以,彝人跟羌人一样牧羊、喜羊,在彝语里“牛羊”与“货币”、“财产”同语同义,所以,彝族人把牛羊视为财富的象征,由此也形成了以羊为主的畜牧文化传统。

生产生活离不开羊

生产生活离不开羊,仪式也离不开羊,春秋两季禳灾祈福要用羊做牺牲,仪式中男人脖子上要套上麻丝羊毛线接成的绳结;为逝者仪式,竹根做的祖灵偶像,要用麻丝把羊毛绑在竹根上,以为祖灵穿衣。可以说,彝族人对羊有比其他更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样,以致剪羊毛也变得神,形成了传承至今的“剪羊毛节”传统文化。

“剪羊毛节”承载凉山彝族畜牧文化

在金阳地区,有一个

“剪羊毛节”由来的古老:

很久以前,彝族祖先生活的大山,丛林蓊郁,水草丰茂。人们常常赶着成百上千的牛羊,去山下换取布匹和盐巴。

不久,山外来了一个凶神抵乌拉依,人们献出牛羊、毛皮、木材和山珍。

抵乌拉依的嘴巴比山谷还深,彝家人无论怎样都填不满它的肚皮。后来,彝族出了个英雄叫赤鲁解,他从小放牧,武艺超群,聪颖过人。看到这一切,他心中顿生无限不满。于是,他托人转告抵乌拉依要与他进行彝族摔跤比赛,如果他输了,愿受三倍的处罚;如果他赢了,抵乌拉依就永远不得来捣乱。贪得无厌的抵乌拉依果然来了,它自认为力大无比,结果在比赛中屡屡被赤鲁解摔倒。

最后,一败涂地的抵乌拉依竟在挣扎中滚下了深不可测的狮子山。几个月后,抵乌拉依的白骨旁,遍地是害虫、蛇。赤鲁解告诉大家这都是抵乌拉依恶所变,以后定会来伤害彝家的牛羊、庄稼和森林。于是,大家在赤鲁解的率领下,把羊群赶向背风朝阳的草地云集,在那里查看病畜,剪羊毛。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剪羊毛节”。

制作披毡

金阳阿联地区的彝族群众都住在相对高一点的山脉,因而,阿联地区彝族的“剪羊毛节”与阿都地区彝族群众的火把节同样盛大,节日一般由当地知名的毕摩或长者根据立秋后的气候、庄稼生长情况而定,节日一般要过三天。

“剪羊毛节”就是凉山彝族畜牧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在金阳地区,如百草坡等连片优质的高山牧场,千百年来在哺育载养无数牛羊牲畜的同时,也让当地彝族人传承着剪羊毛节等悠久的民俗传统文化,而派来片区的基觉乡、南瓦片区、对坪片区小银木乡、洛觉片区的高峰乡以及天台片区的“剪羊毛节”就很有代表性,剪羊毛的过程、方式、技艺等还着传统的状态,每个仪式都具有观赏和娱乐的价值,充满浓厚的彝族文化特色。

金阳“剪羊毛节”传承人黑土日,1973年6月出生于该县基觉乡塔普村扭豁结列组,因祖辈为世袭毕摩,从小接受祖辈们“剪羊毛节”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任村15年期间,传承举办三次大型的“剪羊毛节”活动,进一步促进生产生活发展和的与稳定,成为远近闻名的者和传承人之一。

游客亲身体验剪羊毛

“剪羊毛节”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并延续至今,成为一个古老的节日,也形成了以羊为主的畜牧文化传统。该县小银木乡口村60多年来一直开展“剪羊毛节”活动,中间从来没有间断过,每年的活动场面宏大壮观,同时体现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充满了浪漫色彩。

沧桑岁月洗不尽历史的印记,“剪羊毛节”一直传承着彝族群众健康、豪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与风貌,记录着彝族群众的发展和生生不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该县举办的“尼牧·哟莎茨”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传统民俗文化技艺的。

“剪羊毛节”一般持续三天

如今,在金阳县的阿联地区如基觉乡,仍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剪羊毛节”日传统。每一年的“剪羊毛节”都会、彝族式摔跤等赛事。在比赛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彝族汉子自由潇洒地在马背上尽情表演,也能在彝族摔跤等极具彝族特色的活动中,感受浓浓的彝族风情。“剪羊毛节”一般持续三天。

“哟日懂”,俗称“洗羊毛”

活动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羊群喂好后,赶到湖泊、溪流周围或山泉边,比谁家的羊养得壮养得肥,共同庆贺五谷丰登,牲畜兴旺。然后,把羊群赶进湖泊溪流落水洗毛,进行全身,彝语叫“哟日懂”,俗称“洗羊毛”。最先下水的那只绵羊叫“约伍史”,意思即“胆大的领头羊”,哪家出了这样的领头羊,预示着这家来年便会平安吉祥,六畜兴旺,因此,这只领头羊就成了羊主人喜爱的宠物。

集中一起剪羊毛

节日第二天便是剪羊毛(彝语称哟莎茨),剪羊毛一般各家自己动手,也有请剪羊毛能手来帮忙的。剪羊毛也不是把所有羊身上的毛都剪光,要分类进行,公羊只剪腰背部,阉羊留尾部,母羊只留部分颈毛外全部剪光。剪羊毛时,在有名望的“毕摩”进行祈福后,剪羊毛人通常会把酒含在喷向羊群,“感谢祖先今年羊展,羊毛洁白,祈福来年平安吉祥,牛羊满山坡,羊毛如云”等一些祈福语,然后开始着手剪羊毛。由于彝族人千百年来与羊的特殊关系,把羊视为财富的象征,所以把羊毛视为的恩赐,把剪羊毛视的劳动,所以剪羊毛的场所也是洁净的,如禁忌女性在剪羊毛长者的周围和背后走动。

斗牛

争夺“牛王”

活动第三天为庆祝(彝语称兹革,意为欢庆)活动,这天最为热闹,各村各寨,各家各户,男女老少牵着牛、羊、马在宽阔的草地上进行传统的斗牛、斗羊、、摔跤、唱山歌等比赛,姑娘们会在这一天穿戴彝族服装,围在一起唱山歌,庆贺人们五谷丰登,牲畜兴旺。

摔跤

斗羊

斗羊——凶悍攻击

在活动现场,年轻小伙、漂亮姑娘身穿具有地域特色的服饰,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活动增添了喜庆、浪漫的色彩。活动现场被商贩、观众、参赛选手围得水泄不通,呈现出人山人海的壮观画面。斗牛、斗羊、斗鸡、、摔跤等各项比赛精彩纷呈,让观众们大饱眼福,引来阵阵呐喊和欢呼。

“剪羊毛节”活动,既有劳动的欢乐和丰收的喜悦,也是技艺的,还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场所,如今还融入了商贸交易的内容,有其传承和保护价值。

对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传承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腾飞,外界强势文化的侵入,影响到许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金阳县基觉乡等地的人们还像过去一样,对自己的民俗节日充满,积极参与和支持“剪羊毛节”习俗活动,使得“剪羊毛节”处处表现出彝族历史文化的元素,也保存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近年来,由于技艺传承的不足,对节庆的不重视,再加上商业化思想和观念的侵蚀,许多年轻的彝族人不愿意传承学习这些传统技艺。越来越多的彝族青年走出家门,外出打工,畜牧业的发展只能靠年迈的老人,拥有剪羊毛技能的技艺能人年龄普遍较大,剪羊毛技艺缺乏继承人,民俗节日内容被简化、被改变,“剪羊毛节”也逐渐失去原来的风格、规模和韵味,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逐渐丢失。同时,由于剪羊毛节一般多在高山乡镇范围,缺乏媒体宣传,公众参与度不够,所以缺乏知名度,缺乏力量支持。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金阳地区的“剪羊毛节”传统文化曾一度濒临破灭。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遗项目,县委、县于2004年成立了金阳文化保护工作小组,2007年,该县的州们在出席凉山州第九届二次时,联名提出了“加强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案,并邀请非物质遗产保护专家和其它相关专家,举办相应专题讲座,成立专家保护会和会,开通相关

,推进宣传工作。

每年的剪羊毛节,庆祝活动现场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该县先后成立了包括“剪羊毛节”收集小组的保护文化遗产专门工作组,开展对金阳境内的“剪羊毛节”的收集、整理,宣传和保护工作。金阳县文化局、金阳县文化馆等相关部门和亲自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

送文艺节目到关“剪羊毛节”现场

金阳县在编辑出版的金阳县文史资料《金阳县文化专辑》以及《金阳县旅游宣传册》中也详细介绍了金阳“剪羊毛节”的内容。

为“节日”献上一首歌

在的支持,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对“剪羊毛节”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摸底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并全程拍摄了相关影像,以及编辑配音、项目申报。

2022年,该县“剪羊毛节”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剪羊毛节”增添文艺节目

为了保护和传承“剪羊毛节”这个传统,在金阳各地,当地党委高度重视,在节日来临前,积极投入资金等形式鼓励当地群众每年举办一次“剪羊毛节”,同时举办年轻人喜爱的各种比赛活动,让年轻人热爱和传承“剪羊毛节”。

:金阳县委宣传部/白里呷​​​​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托养牛羊和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多少年,乾隆戊辰年是公元哪一年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