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人养牛,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什么农业

印尼人养牛,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什么农业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印尼人养牛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什么农业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印尼人养牛以及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什么农业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什么农业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什么农业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它也是世界上农业最大的国家。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世界上农业最大的国家,希望能帮到你。

农业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全球咖啡种植面积最大——印度尼西亚

印尼咖啡种植面积为全球最大,但由于咖啡生产效率低,导致印尼咖啡产量在巴西和越南之后,仅居世界第三位。日前印尼咖啡加工与出口企业协会总主席伊尔凡表示,印尼咖啡种植面积达130万公顷,大大多于巴西(65万公顷)、越南(42万公顷)等主要种植国,但每公顷产量仅760公斤,比巴西(每公顷6—7吨)和越南(每公顷3—4吨)低了很多,极大影响了印尼咖啡产量。他表示,印尼咖啡生产潜力十分巨大,如能将每公顷产量提高至2吨以上,印尼有望超越越南和巴西,成为全球最大咖啡生产国。印尼农业部农园种植总司专家赫利表示,目前印尼政府仍苦于难以提高咖啡的生产能力,主要是很多咖啡树树龄较长,农业部提议通过种植新咖啡树提高产量。印尼主要生产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咖啡,罗布斯塔咖啡较受国内市场欢迎,阿拉比卡咖啡受国外市场青睐。据印尼农业部统计,印尼全国约有95.5万公顷种植园仍在生产,其中76万公顷用以培植罗布斯塔咖啡,19.5万公顷用于培植阿拉比卡咖啡。约92%的咖啡产量来自于个体种植咖啡农户,仅8%来自于国营农园。印尼共有190万农户以种植咖啡为生,2012年产量达74.8万吨,分别为14.8万吨阿拉比卡咖啡和60万吨罗布斯塔咖啡。

印度尼西亚的农业概况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2大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对世界植物油市场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业历来在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全国经济全面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强,农产品供应与需求形势不断好转。

1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群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包括石油、矿藏、木材和农产品在内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2006年,全国人口为2.22亿,名列世界第4,其中近80%居住在爪哇和苏门答腊这2个岛上;8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中高收入人群约为33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通用货币是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5.5%和6.1%。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法律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缺乏、腐败盛行等。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641美元;失业率为13%;人均支出384美元,其中53%用于食品消费。

农业一直在国内经济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0年前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目前,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45%。由于农场规模较小,农业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2大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对世界油籽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主要的农作物和农产品有:水稻、玉米、棕榈油、大豆、干椰子肉、橡胶、以及木薯。

全国现有约4700个大中型食品加工厂和77200个小型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业职工约为300万人,产值2005年为239亿美元;大中型食品加工厂约占全国食品加工职工总量的25%,占全国食品加工总产值的85%。食品支出约占公民总支出的53%。

2农业政策

印度尼西亚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自给率,以及稳定国家经济。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一直向农民提供多种农用物资(如:粮食作物种子和肥料)补贴、浇灌工程信贷等。政府还通过国家粮食后勤局(BULOG),对包括大米在内的基本食品实施严格控制。国家粮食后勤局负责确定大米等主要粮食的支持价格,进行干预性收购或销售,并且负责大米的进出口、储备和供应。2003年1月,国家粮食后勤局改名为“国家贸易公司”,接受财政部的监督,但基本职责不变。

为了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政府从1998年开始允许私营企业进口小麦,从而解除了国家粮食后勤局对小麦进口的控制。目前,私营企业可以自主进口小麦、大豆、玉米和糖。

3.粮油供需

3.1大米

大米是最主要的食用粮食,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年均水稻种植面积达到近1200万顷,占全部作物种植面积的50%以上。90%的水稻田具有浇灌设施。

由于水资源管理水平较低、灌溉设施较差、以及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大米生产增长速度较慢,长期以来不能满足消费需求。阻碍大米生产的最大原因,是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非常小(人均不足0.5hm2)。为了鼓励大米生产,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提供特殊贷款,增加肥料和种子补贴,扩大种植面积等。

政府通过国家粮食后勤局(Bulog)储备约占国内消费总量5%的大米,向军队和偏远地区的民事人员提供大米口粮,在全国性灾难中提供援助,并且在必要时从事市场运作以稳定价格。国家粮食后勤局还继续实施“穷人大米补贴计划”,以保证国内每个贫困家庭每个月能够购买20kg价格为1000卢比/公斤的大米。2007年,国家粮食后勤局计划收购150万吨国产大米,收购价格为4000卢比/kg,相当于438美元/t;大米进口关税为450000卢比(49.3美元)/t。

过去5年中,年均大米产量为3370万吨,进口为180万吨,消费为3600万吨。2007年,水稻收获面积约为1160万公顷,稻谷单产约为4.5t/hm2,稻谷产量为5270万吨,大米产量为3400万吨,大米进口为160万吨,国内大米消费为3600万吨,年终大米库存为240万吨。

3.2小麦与面粉加工

由于经济稳定增长和收入不断提高,国内小麦消费量不断增长,2006年人均小麦消费量约为17kg。印度尼西亚不种植小麦,所需小麦全部依靠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在过去5a中,小麦进口年均为480万吨。2007/08年度,小麦进口估计为546万吨,国内消费为520万吨,年终库存为104万吨。目前,小麦进口关税为零,但是小麦面粉进口关税则为5%。

2007年,全国小麦面粉加工能力为20300t/d,加工能力实际利用率约为74%;小麦面粉产量为3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小麦面粉进口为73万吨,比上年增长46%;小麦面粉消费总量的60%用于生产面条,30%用于生产面包和点心,10%用于家庭。小麦面粉分为3个等级,即高蛋白面粉(蛋白含量超过12%)、中蛋白面粉(蛋白含量为10%~11%)和低蛋白面粉(蛋白含量为8%~9%)。高蛋白面粉约占面粉总产量的75%,主要用于生产方便面和烘焙食品。2007年3月,小麦面粉批发价为93000-104000卢比/25kg,即相当于407~455.6美元/t。

全国小麦加工业主要由4家面粉公司所支配,这4家公司的年面粉产量约为300万吨,面粉提取率为70%~74%。全国最大的面粉公司是PTBogasari面粉公司,隶属于该国食品加工业巨头之一Indofood集团。PTBogasari面粉公司占据全国小麦面粉市场的70%,拥有2个面粉加工厂,分别位于雅加达和泗水。位于雅加达的面粉加工厂占地面积达到33hm2,是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加工厂;位于泗水的面粉加工厂占地面积为13hm2。这2个面粉加工厂的日均加工能力分别为10000t和5900t。第2大面粉公司是PTBerdikariSariUtama面粉公司,该公司拥有1家面粉加工厂,位于苏拉威西岛,日均加工能力为2900t,占据全国小麦面粉市场的8.5%。另外2个面粉公司分别为PTPanganmasIntipersada面粉公司和PTSribogaRaturaya面粉公司,日均加工能力分别为1000t和1500t,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

3.3玉米与饲料

玉米是第2大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饲料生产原料。全国玉米消费总量的50%用于生产饲料,其余用于生产食品。由于政府强调自给,国内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玉米进口量现已减少50%。进口玉米主要用于生产鸡饲料;玉米进口关税为5%。过去5年中,年均玉米产量为620万吨,进口为110万吨,消费量为730万吨;2007/08年度,玉米收获面积约为340万公顷,单产为3.6t/hm2,产量为690万吨,进口为120万吨,国内消费为795万吨(其中饲用消费为405万吨),年终库存为60万吨。

家畜业主要由养鸡业和养牛业组成。2007年,禽肉产量约为122万吨,牛肉产量约为43万吨,猪肉产量约为18万吨,羊肉产量约为5万吨。过去5年中,牛肉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7%。

全国现有39家饲料加工公司,其中6家特大型公司占据全国饲料总产量的80%。2007年,混合饲料生产能力为1150万吨,实际产量约为783万吨;饲料生产原料包括405万吨玉米,5万吨小麦,以及218万吨蛋白粕。全国饲料消费总量的约78%用于养鸡,8%用于养猪,7%用于养鱼,其余则用于饲养牛和羊。饲料约占禽肉生产成本的60%。

3.4油籽业

国产油籽主要包括:棕榈仁、椰子仁、大豆和花生,其中棕榈仁和椰子仁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07年,棕榈仁产量为480万吨,出口为11万吨;椰子仁产量为150万吨,出口为4万吨;大豆产量为78万吨,进口为160万吨;花生产量为115万吨,进口为17万吨。

印度尼西亚对大豆的需求一直比较强劲。国内所有阶层的消费者都将豆制品当作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政府制定了到2007年实现大豆自给的奋斗目标。由于气候不适合、生产成本高、种子质量低等原因,国内大豆产量始终难以提高,导致政府目标难以实现。国产大豆仅占国内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余所需大豆则依靠进口,其中90%以上来自美国。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近年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棕榈油产量为1710万吨,出口为1100万吨,国内消费为629万吨,年终库存为110万吨。棕榈油国内消费过去主要用作烹饪油;由于政府近年来鼓励发展生物柴油,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棕榈油消费量2007年达到200万吨,分别比2006年和2005年增长1倍和3倍。棕榈油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欧盟等。

2007年,棕榈仁油产量为199万吨,国内消费为75万吨,出口为125万吨(主要销往欧盟、印度、中国等),年终库存为10万吨;椰子油产量为90万吨,国内消费量为40万吨,出口为50万吨(主要销往欧盟、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年终库存为2万吨。

印度尼西亚农业发展的特点

印度尼西亚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比较成功地改造了殖民地农业,实现了粮食自给。16世纪末,荷兰殖民者入侵,并于1800年成立殖民政府,实行“强迫种植制度”,迫使农民用最好的土地种植殖民政府指定的农作物,当时主要是咖啡、甘蔗、茶、烟草、胡椒等,并规定这类作物的种植面积至少占耕地总面积的1/5以上,实际上远高于此数。印度尼西亚成了向欧洲国家提供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基地。1870年,荷兰实行新殖民政策,废除上述制度,为外国资本到印度尼西亚经营大种植园提供方便条件,贫穷的农民为种植园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使外资经营的种植园不断扩展。殖民地经济结构破坏了原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国家经济依附于世界市场。

1945年独立时,印度尼西亚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农业发展缓慢。60年代末以来,政府采取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鼓励国内外私人资本投资,积极开发自然资源和扩大对外贸易等措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也促使农业较快发展。在“一五”计划时期,建设重点是农业、林业和水利;“二五”时期重视民间种植园发展,曾制定一个种植园十年规划;“三五”时期,一方面大力发展水稻生产,一方面积极发展畜牧业,主要是养鸡业,从而使畜牧业的年均增长率由“一五”时期的1.63%增加到5.5%;同时,民间种植园的年均增长率由“一五”时期的0.52%提高到4.5%;此后印度尼西亚进一步扩大稻米自给率,同时力求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如今,印度尼西亚农业已取得明显进展,食品已由过去严重匮乏变为自给有余。谷物自给率在90%以上。从前主粮大米大量依靠进口,自80年代中期起已完全自给;由于气候不宜种植小麦,面粉尚依赖进口。蔬菜和水果均有出口;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继续大量出口,换取外汇。畜产品消费量近年增加很快,如国内肉类消费量从1969年的31.1万吨上升到1994年的148.3万吨,增加近4倍;蛋从2.6万吨增至50.9万吨,增加19倍;奶从17.7万吨增至89.5万吨,增加5倍。由于畜禽生产从80年代起迅猛发展,已从过去严重供不应求而做到基本满足要求。1994年,人均谷物消费225公斤,肉类9公斤,水产品从1989年的15.5公斤增加到18.5公斤。每人摄入热量2561卡路里,蛋白质摄入量为56克。

猜你喜欢:

1.农业公司简介范文

2.农业创业政策

3.农业公司概况介绍范文

4.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大全

5.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广告词

请问:我国的牛肉人均消费量是多少占肉类消费比例的多少

请问:我国的牛肉人均消费量是多少占肉类消费比例的多少

你好我是南寒哀。

为迎接畜牧产品的国际化,我国应当利用国内目前市场不缺肉机遇,尽快调整思路,研究应对开拓国外市场的新布局。

一世界牛肉生产概况与我国在行业中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牛肉生产发展很快,也是随经济发展,肉食结构调整的结果,牛羊肉增长速度超过猪肉。2003年世界牛肉产量5874.2万吨,占世界总肉量的23.51%。因贸易数据最近是2002年。故本文统计数据一律采用2002年数据。世界牛肉产量5788.3万吨,基本结构没有变(23.62%)。我国产量是532.0万吨,占世界总产的9.19%。在世界牛肉产量中属于中等。我国牛的生产类型复杂,有草地放牧、异地育肥、老残牛淘汰,也有现代精饲料育肥。因此,质量、成本、价格都有很大差别。近年粮食育肥的牛肉越来越多,随着城市人们减肥,牛肉市场越来越好,这是发展的趋势。

我国牛肉产量中等,人均占有只4.1公斤。在我国还不是重要消费商品。世界各国牛肉产量和人均消费量是两回事。产量多的不一定每人消费也多,同时产量和本国牛的存栏数也是两回事,牛数多的不一定产肉也多。所以我国肉牛生产一直争论很多。有人说“牛是草食动物,我国草原大,秸杆多,牛肉生产潜力很大”。甚至提出“秸杆畜牧业”战略。有人完全相反,认为牛肉是粮食消耗最多的畜产。我国不能以草食动物为主。我们研究得出结论:

1.牛是两极动物,富也富不过牛,穷也穷不过牛:由于是草食动物,没有粮食也能生存,所以世界养牛最多的是发展中国家。2002年存栏头数是103969万头,占世界的76.08%。牛肉产量只2776.0万吨,占总量的47.9%。贫困国家存栏比例达39.95%,产肉只占12.62%。看来,牛主要分布在非发达地区,靠草地和秸杆能养牛。问题在于牛数不少,产肉却不多。穷养牛结果是牛数量不少,但出肉不多。发展中国家每头平均产肉26.7公斤,贫困国家只13.37公斤,是世界平均单产的31.6%。三头牛抵不上一头牛的产肉。非洲的单产只17.3公斤,印度6.59公斤,越南25.2公斤。秸杆畜牧业战略目标是多养牛,但不能指望牛产肉。好处也不是没有,它可象征财富,在非洲尤其重要。

2.穷养牛成本低,但肉质差。作者曾提出“传统草原畜牧业”非改革不可,根据就是投入资源多,收获产品少,牧民贫困化,生活水平降低,甚至肉食也少于农区。现增加一条,它破坏生态,造成大面积沙化,得不偿失。草原开发水源,种草养畜理想主义,证明是不成功的。非洲贫苦国家更应压缩牛羊,学中国经验,发展“高效转化畜牧业”。

3.富养牛效率虽高,但粮食消耗大。全养育肥牛,我国搞不起。世界牛肉质量好、数量多的都是产粮大国。发达国家牛存栏32697万头,产肉3012.4万吨,单产超过100公斤。以美国为例:产肉1243.9万吨,单产129公斤;我国只有人家的38.8%;意大利单产150公斤;日本117.2公斤。条件就是消耗粮食。从世界看,牛肉是富人消费品。中国现在掀起的“肥牛热潮”正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肥牛肉价格越来越贵是正常现象。不然,怎么发展。

4.我国养牛业对策:对于资源短缺的我国,只能走依靠技术,高效转化的路线。一头高产奶牛的产奶等于牧区传统20头牛的产量,同时可减少20头后备牛的存栏,相应节约2400亩草地。这对于改善牧区生态将起重大作用。传统放牧的出路是种植饲料,舍饲饲养,改进技术,提高效率。我国肉牛业应保留杂交牛的优良肉质,提倡饲料育肥,加工有特色的风味食品。压缩牛的存栏头数,以现在的奶肉产量,没必要保有如此巨大的存栏数量,减少草地压力。

二虽然我国牛肉产量处于中等,但牛肉出口是弱国

我国牛肉生产与出口极不相称。2002年世界牛肉出口759.7万吨,占总产的13.13%,比猪肉、羊肉、禽肉出口都多,是世界肉类商品最多的品种。我国则不然,2002年牛肉出口3.92万吨,只占世界的0.52%。我们牛肉贸易一直落后,缺乏外向的思想准备。特别是畜牧界,没有把牛肉出口看成自己责任。当然,也与我国牛肉质量不佳,没有传统出口市场。与国外牛肉出口国大不相同。人家把牛肉贸易看成重要产业。由于发达国家出现疯牛病,现目光对准不喂肉骨粉的国家。我国部分杂交牛肉质量还是不错的,但拿不出批量合格产品。目前替代进口还有困难。但牛肉贸易已提上日程。为此,我们统计分析了世界典型国家贸易,得出以下结论:

我国牛肉出口没有地位,是经济改革较差部门。现畜牧界已注意到与加入世贸地位不相称,正在研究出口贸易规律。

1.全球牛肉出口是发达国家垄断:2002年发达国家出口578.8万吨,占世界出口的76.19%,特别是澳洲和欧洲。虽然他们都是工业国,同时也不放弃农业利润。牛肉出口确需要一定条件。从上表可见,出口最多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加拿大,四国合计占出口总量的47.99%,即世界一半出口牛肉是他们提供的。条件就是:一草地优而面积大;二是粮食多。我国虽生产牛肉不少,但想作出口大国难度很大。

2.牛肉是投资、产值都大的产业:2002年出口总值151.09亿美元。我国每年都花费大量外汇在国外采购。应估计到出口国不会容忍竞争者,为我们设置种种壁垒是理所当然。但我们生产部分高质量牛肉,替代进口总是应该。我国与世界交往越来越多,来华旅游者数量很大。所以第一任务是替代进口,质量上、供应上保障国内大宾馆需求。

3.牛肉还有一个低档市场:牛肉本来是很贵的商品,但分析世界贸易发现,存在一个低档产品市场。世界冷鲜牛肉平均出口价每吨2442.5美元,是比较贵的。而有些国家出口牛肉或冷鲜肉价格特别便宜。印度出口价只900.9美元,冷鲜产品只多1.2美元,类似国家还有波兰1289.8美元;巴西1438.0美元;泰国1322.4美元;阿根廷1068.7美元,整个非洲才1408.6美元;中国也是低价国。这些国家牛存栏特别多:印度牛2.2亿头;非洲2.3亿;巴西1.7亿;中国1.1亿头,但牛肉质量并不好,但牛肉专门出口给低档市场。除以鲜肉供给低收入消费外,可能还作为牛肉制品填充料。我国也应首先开发这类市场。

4.我国牛肉出口也有一定优势:第一是价廉,在商品贸易中还是重要的。2002年我国出口每吨1408.6美元,比发达国家平均2175.2美元低54.4%,这对一般国家是很大的实惠。因此,我们出口市场应面向低收入层次。即使发达国家也有低收入人群,对他们也是支持。所以即使在政治上有分歧,但还是不放弃与我们的贸易合作。当然,我们应学会出口竞争艺术,适应国际市场形势。别作令人讨厌的事,如无序的“窝里斗”和不能容忍的“价格竞争”。

5.第二优势是牛肉产品部位质量适应很广:我们产量大,品种多,出口产品可以任意挑选。而且我们国内市场很大,又不挑剔。外国人不要的我们可以自己消费。世界公认,不同部位的肉食品价格差别很大,经济发达国家的挑剔,正是我们的优势。

三我国牛肉出口市场在哪里

研究牛肉进口的目是寻找我们的出口市场。同样以典型国家进口统计,基本反映了世界76%的国际贸易。我国也是牛肉进口国,进口比出口量大得多。2002年进口9.854万吨,占世界市场的1.32%。发展中国家的牛肉进口主要体现在我国。情况如下:

我国是牛肉进口国,许多国家在打我们牛肉市场的主义,我们每年花费2.14亿美元购买牛肉,而且越来越多。世界进口总贸易每年合计15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54亿。我国对于这个领域的难度认识不够。应尽量研究世界市场信息和开发策略:

1.世界牛肉进口基本都是发达国家:2002年进口527.5万吨,占世界进口的70.75%,特别是欧洲。他们既是出口国又是进口国。贸易的目的很大程度是相互调剂,首先是养殖种类调剂,适合养猪的少养牛,适合养鸡的少养羊,力争发挥自己的产业优势。所以有必要建立欧共体。但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

(一)依靠进口解决本国牛肉消费的国家:如马来西亚、科威特、韩国、日本、埃及等国,非常特殊,本国生产还不如进口多。可能没有养牛的资源与条件,只好靠采购。马来西亚进口是自产牛肉的6.0倍;科威特2.3倍;韩国2.3倍;日本1.2倍;埃及1.1倍。这些国家完全靠进口,但数量不算太大,大约12—65万吨范围,但人均进口不能算少,大约5—8公斤。这些国家需要建立稳定的牛肉供应关系,他们有支付能力,应考虑,争取作为我们的潜在市场。

(二)需要进口调剂本国需求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等国。他们经济发达,消费水平很高,虽然自己产量不少,但因消费高,仍需进口。美国年产牛肉1243.8万吨,人均42.7公斤,还要进口137.1万吨。俄罗斯、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都类似,进口占自身产量的比例较大:英国占59.2%;荷兰占54.9%;丹麦54.2%;意大利36.5%;俄罗斯33.3%。他们自产牛肉,进口目的是补充调剂。因此,只有食品品种、部位、加工方法有特色,质量又很高,达到互补才有可能贸易。例如,他们喜好里脊肉、小牛肉、冻鲜肉,但不太喜欢老牛肉。这些国家人工很贵,我国有可能出口一些高档产品、风味食品,分割加工食品。当然,人家条件高,但给价也高,需要迎合人家。

2.牛肉需要进口,但支付能力不足: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2002年牛肉进口10.85万吨,占世界的1.45%,人均才0.02公斤。他们需要进口肉食提高生活水平,但没有钱。我们认为,低收入国家也可作贸易伙伴,可通过经济合作,开发资源或产业,以进出口贸易相互调剂,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出口我们的牛肉。他们对产品不挑剔,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建立共同合作的伙伴关系,也可成为我国出口地区。

三关于牛肉加工和出口品种的探讨

牛肉贸易最普通的是冷鲜牛肉,既然牛肉价格很贵,都要求新鲜度高,保质期长。2002年世界冷鲜牛肉出口占总量的75.1%,达570.44万吨。进口国都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价格在2500—3500美元之间,是世界高档食品市场。一般国家很难打入这类市场。当然,也有低档冷鲜牛肉市场,俄罗斯进口牛肉才1171.2美元,亚非国家,马莱西亚、印尼、南非、埃及都能接受900—1700美元的低价鲜牛肉。我国应注意扩大这类市场。中国出口牛肉是混合型,平均价格2733.0美元,高等级牛肉不算少。

第二是牛肉制品,每年出口42.67万吨,占出口牛肉的5.62%。出口额9.6亿美元。由于发达国家对于我们的牛肉不十分放心,所以争取出口肉制品也是个策略,今后可以发展。目前,肉制品出口国,主要是牛肉产量不少,但运输有一定困难的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美国等。牛肉制品的价格低于鲜牛肉,世界年出口45.03万吨。进口市场还是发达国家。估计有相当部分是作为再加工的原材料,如牛肉香肠、牛肉罐头等。中国的牛肉制品属于中档产品,平均出口价2117.0美元,今后有发展前途。

第三是小牛肉和纯肉牛牛肉,它是价格最贵的。2002年世界出口124.8万吨,占总量的16.4%。进口者都是生产高档牛肉有困难的国家。亚非国家、韩国、俄罗斯、中国等。进口平均价高达3733.5美元。生产小牛肉都是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德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出口价格在3000美元以上,是世界高档食品。一般国家进这个市场有困难。我国应组织专业公司,将分散的屠宰企业组织起来,能根据市场需要,及时、保质、按量提供给高档餐饮业,至少代替进口,我们还是有这样的产品和技术的。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刘少伯石有龙葛翔刘诺

——《畜牧市场》杂志社

http://www.china-ah.com/news/2005/01/22/44961.html

苏哈托家族

苏哈托家族

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家族的财产到底有多少?美国《福布斯》杂志在1997年全球首富排行榜中,将苏哈托列在第四位,资产总额高达160亿美元;《国际财经》杂志对其财富的保守估计是200亿美元;另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秘密调查资料显示,苏哈托家族资产总值在10年前已达300亿美元,去年进一步膨胀到400亿美元,相当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印尼的援款数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在印尼,苏哈托的孩子和家属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牟利,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他们搜刮财富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仅举几例即可证明。

一曰“提成夫人”。苏哈托夫人婷·苏哈托利用各种名目为她控制的几个基金会募捐,募捐来的钱她都提成10%。这位夫人的名字“婷”的发音同英文的“10(ten)”相近,因此,她获得了“提成夫人”或“百分之十夫人”的称号。据说从70年代开始,印尼每出口一桶石油,与苏哈托家族有关系的部门就可以获得一个美元的提成。

现在苏哈托家族成员全部被从印尼国会中清除出去,同时还被迫辞去了在全国上市公司中担任的一切职务。苏哈托的女婿前不久被解除了在军队的高级领导职务,正等待着军事法庭的审判。12月5日,印尼最高检察院向苏哈托第一次发出了接受调查的传票。12月9日,苏哈托接受了长达4个小时的讯问,回答了40多个问题。苏哈托的家族企业苏哈托有3子3女。长女哈迪扬蒂,长子哈佐朱丹多、次子班邦、次女赫迪娅蒂、三子胡多莫、三女胡塔米。30多年来,苏哈托精心编织了一个庞大的裙带关系和家族企业。他的长女哈迪扬蒂连续几届当选为国会议员,前年12月曾努力竞选副总统候选人失败。去年3月,苏哈托任命她为国家社会事务部长。哈迪扬蒂长期掌管印尼主要的收费公路公......(

二曰“20%家族”。苏哈托有3个儿子和3个女儿,他们以及他们的配偶和亲属在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大项目中都占有股份,一般在20%左右,因此,有人就把这个家族称为“20%家族”。根据印尼商业资料中心公布的数字,同苏哈托家族有关的企业总资产不低于20万亿盾(约合200亿美元)。

三曰“基金家族”。苏哈托亲自建立和领导了7个基金会,总资产达到5.8亿美元。苏哈托通过颁布各种政令和法规,要求企业每年必须向这几个基金会交纳扶贫基金,同时要求国家公务员向基金会捐款。据报道,这些基金会的部分资金成了苏哈托家族的私人资产,另外一部分成为苏哈托领导的专业集团的活动经费。

四曰“丁香垄断”。印尼是丁香生产大国,但农民不能直接把丁香出售给政府,而是必须以低廉价格卖给苏哈托子女设立的收购部门,由他们以高价卖给政府。苏哈托家族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而农民和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五曰“印花家族”。苏哈托的大孙子掌握了全国的药品进口,所有药品都要贴上他印制的500盾印花税才能拿到市场上出售。一些迹象表明,苏哈托的孙子还利用特权从国外进口摇头丸,毒害年轻一代。苏哈托的孙媳妇马亚2000年6月就因携带摇头丸和假币而被捕,结果被判处监禁8个月。

六曰“发展国有汽车”。根据苏哈托在任时提出的发展国有汽车计划,从1997年开始,政府允许苏哈托小儿子托米拥有的公司从韩国“起亚”汽车公司进口整车并享受免税等优惠待遇。托米的公司接着以“蒂穆尔”牌子在印尼市场上以比其它进口轿车低60%的价格出售,很快占领市场,而政府却因此损失至少15亿美元。

苏哈托有3子3女。长女哈迪扬蒂,长子哈佐朱丹多、次子班邦、次女赫迪娅蒂、三子胡多莫、三女胡塔米。30多年来,苏哈托精心编识了一个庞大的裙带关系和家族企业。

他的长女哈迪扬蒂连续几届当选为国会议员,前年(编者注:1997年)12月曾努力竞选副总统候选人失败。去年(编者注:1998年)3月,苏哈托任命她为国家社会事务部长。哈迪扬蒂长期掌管印尼主要的收费公路公司——马尔加公司。

长子哈佐朱丹多是印尼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阿斯特拉国际公司最大的股东。

次子班邦担任印尼比蔓塔拉联合大企业的主席,控制着印尼的电视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酒店服务业、电信业等。该公司还拥有多家银行、发电公司。他还是直接控制政府交易的一些公司的股东。

次女赫迪娅蒂拥有多家银行和建筑公司的股份,还拥有印尼工业银行8%的股份。她的丈夫普拉博沃被任命为印尼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下台后,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司令维兰托解除了他的职务,调任设在万隆市的印尼武装部队指挥学院担任院长。普拉博沃对此深感不满,当场把胸前佩戴的勋章摘下来扔在地上扬长而去。

三子胡多莫是印尼国会议员。他垄断了印尼的石化业,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汽车制造商。他的公司生产的汽车从不向政府交纳出口税。他还拥有一家航空公司和生产跑车的汽车公司。胡多莫还担任安德罗美达银行的董事会主席。他掌管着印尼的丁香供应公司。丁香是印尼制造香烟的原料的主要公司。根据苏哈托的旨意,1991年将这家国营大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胡多莫,从那时起,印尼的380家香烟制造商必须向胡多莫掌管的公司购买丁香原料,否则,政府不发给香烟生产许可证。前年(编者注:1997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印尼达成的援助计划中就点名要求胡多莫在去年(编者注:1998年)6月底以前交出丁香公司的控制权,解除个人垄断。胡多莫在新西兰南部风景秀丽的莱克特卡湖畔拥有一所高级豪华别墅,每年都要带着妻子和孩子乘专机去那里度假。

前年11月5日,印尼财政部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关闭组织不健全的银行。财政部长马利莫下令关闭16家银行,其中包括苏哈托三子、次子、次女所属的银行。苏哈托的子女不但不执行,反而扬言要到法院控告财政部长,说财长的这道命令“是对总统的不信任”,最后迫使财政部长收回成命。

三女胡塔米垄断了印尼海滨浴场开发公司的大部分股份。

苏哈托的妻子逝世前控制了整个印尼的公共工程公司,每年从中牟利不下1亿美元。

外国投资者都知道,要想在印尼获得投资利益,必须寻求有势力的合伙人,最理想的合伙人就是苏哈托家族成员,最低限度也是苏哈托最亲密的朋友。没有他们的直接参与,外国投资商就很难签订投资协议,即使签署了协议,一辈子也别指望拿到营业执照。根据印尼公司法规定,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不公开拥有控股权的股东身份。所以,为了避免被指控有舞弊行为,外国企业都隐瞒当地的真正合伙人的身份,这就使苏哈托家族的腐败合法化了。

巧立名目到处伸手

苏哈托家族还控制着全国70多个基金会。苏哈托在印尼执政32年来共建立了77个基金会,重要的基金会都由他本人掌管,其它则由他的家族成员掌管。基金的名目繁多,但打的旗号都是赈济穷人、孤儿、残疾人、帮助贫困子女上学等。这些基金会全部享有免税优惠,可以不公开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

苏哈托通过颁布各种政令、制定各种法规,要求企业每年必须向基金会交纳扶贫金。凡是年收入超过1亿印尼盾的公司和企业,都必须将收入的二成捐给指定的基金会。同时,还要求每名国家公务员向基金会捐款。根据印尼前总检察长苏佐诺在职3个半月调查的材料,“超级三月指令基金”的宗旨是协助政府通过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而实际上用于此项的基金只占总基金额的16%。苏哈托将其余资金全部用于购置土地、买股票,或借给亲朋好友办企业等。“社会慈善基金”的资金则借给苏哈托的好友开公司达16年之久,从来没交过一分利息。“自力福利基金”用于扶贫的金额只占总资金的18.5%,1990年苏哈托炒汇亏损4.2亿美元就由该基金注资。

根据印尼法律,各个基金是不能控股的。苏哈托及其好友则巧立名目,设立了努巴森有限公司。苏哈托的长子在该公司控股10%、在“社会慈善基金”控股20%、在“超级三月指令基金”控股25%、在“献身工作永恒基金”控股30%。他掌管的努巴森有限公司在过去10年里,在保险、航运、建筑等部门都持有大量的股份。特别是最近几年,该公司又购买了世界最大的金、铜矿业及汽车业的股份。苏哈托家族的目的是要把努巴森有限公司变成印尼的“福特基金”。

其它20个较小的基金都在酒店、水泥等建筑材料领域有股权,由苏哈托的子女控制。苏哈托的妻子也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拥有中爪哇水泥厂30%的股权。

苏哈托通过颁布政令方式低价强征民用土地。苏哈托家族在西爪哇拥有17.4万公顷土地,在苏门答腊北部拥有52万公顷土地,在加里曼丹拥有热带雨林区2200公顷。他的妻子在茂物市附近还拥有600公顷的养牛场。这些土地大部分是以其子女或他们的公司名义注册的。根据印尼法律,每个公民拥有的土地不得超过10公顷,而苏哈托家族的土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除此之外,苏哈托家族在英国、美国各有5栋豪华私宅,在新西兰还拥有放牧场。

苏哈托家族在印尼垄断了四分之三的国家经济,那么苏哈托家族到底有多少财产呢?据印尼报纸引用印尼一些金融专家对已知公司收入进行的粗略估计显示,苏哈托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财产总额高达450亿美元,绝大部分财产已转移到了国外,特别是转移到瑞士银行的财产最多。

另据现任总检察长加利布去年(编者注:1998年)12月7日宣布,印尼只调查了7家国家银行、8家外国银行后,发现苏哈托的存款为310万美元。

苏哈托家族的腐败在印尼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印尼政府官员贪污现象也屡见不鲜。印尼国家公务员的薪水较低,一些政府部长在职期间,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有时还与下属分享不义之财,世界银行早已把印尼列入贪污最严重的国家之首。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