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养牛企业(隆林各族自治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广南养牛企业(隆林各族自治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广南养牛企业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隆林各族自治县简介及详细资料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隆林各族自治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隆林各族自治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行政区划隆林各族自治县

原称西隆县。1951年西隆县划分为西林两县和隆林县。

1953年成立隆林各族自治区(县级建置)。1955年改现名。

2000年,隆林各族自治县辖3个镇、18个乡。

2005年,者隘乡并入新州镇;常么乡并入德峨乡;长发乡并入克长乡;龙滩乡并入岩茶乡。隆林各族自治县辖4个镇、12个乡:新州镇、桠杈镇、天生桥镇、平班镇、沙梨乡、隆或乡、者保乡、者浪乡、革步乡、金钟山乡、德峨乡、猪场乡、蛇场乡、克长乡、岩茶乡、介廷乡。

地理条件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图

地理位置位于广西西北部,处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它东与田林县为邻,南与西林县接壤,北以南盘江为界,与贵州省的兴义、安龙、册亨等县市隔江相望,气候属亚热带高山气候,四季分明,温润多雨。

地形县境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高峻,山体巍峨,海拔多在800~1400米。最高峰斗烘坡海拔1951米。西南金钟山1819米。山体高大,山峰如锯齿,森林茂密。

自然资源隆林各族自治县

水利隆林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南盘江下接红水河,有被誉为隆林经济“命脉”的冷水河。水能资源除南盘江为国家重点开发外,境内小流域现已开发2.68万千瓦,尚有14.97万千瓦的电能可开发利用。

矿产隆林的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锑、黄金、煤、水晶、石灰石、等辉绿岩等。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锑矿蕴藏量达6.3万吨。

植物植物资源有593种,仅国家、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就有112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药材库”之称。现有森林面积155346.2公顷,木材积蓄量539685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6%。

经济建设

工业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以资源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喜人。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52%。财政收入完成3.6867亿元,同比增长6.61%;全县共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77个,已完成投资3.8亿元,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电力为基础,走水电结合、矿电结合、矽电结合、铝电结合、煤电结合的隆林特色工业发展路子。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广西小有名气的有色矿藏之乡、全国锑矿主要产地之一、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平班水电站就建在此。围绕资源和区位优势,该县确定了“以煤兴电、以电兴工、以工兴县”的工业发展战略。随着自治区“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年产50万吨电解铝厂、120万千瓦装机容量火电厂落户该县,隆林以此为契机,

隆林各族自治县

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实行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关于招商引资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奖励办法,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按时办结”制度,着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稳商的氛围。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全面推进该县工业化进程。2006年以来,全县开工建设了隆林电解铝厂保全电源、那达河流域水电站等项目66个,总投资30.23亿元;储备隆林火电厂等项目119个,投资额达100多亿元。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冶炼和能源为主的东部工业经济区域带,并规划建设占地约1500亩的工业集中区。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场地平整并落实入园企业两家,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227亩,腊仁桥头能源工业基地已规划土地面积800亩。年产4.5万吨的铝棒加工项目已完成95%工程量,铝厂二期后续2.8万吨电解槽的安装工作已完成并进行投产;天生桥水泥厂企业改制工作完成。仅2006年1-11月底,该县金属冶炼行业缴纳增值税就达2074万元,同比增长107.4%。引进广东亨达利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隆林铝产品(铝棒)生产线等项目17个,总投资达5.45亿元。

农业。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41615亩,粮食总产80637.5吨,平均亩产236公斤,其中中稻播面87593亩,中稻总产量36117.7吨,中玉米播面169597亩,玉米总产量36540.3吨。经济作物播面为203506亩,其中烤菸37700亩,产量3289.3吨,甘蔗11359亩,木薯1953亩,药材(五谷等)7160亩,油料作物(油菜、花生)29205亩,蔬菜93488亩,香西瓜1390亩,其它经作物(芭焦芋)19446亩。茶园面积2386亩,产量391.8吨。水果面积(挂果面积)12105亩(不含板栗、核桃等坚果类),产量4465吨。水稻、玉米、烤菸、水果、蔬菜、油菜等作物已成为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水稻推优达94%以上,玉米推优57.6%,各种经济作物良种推广率达80%以上。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逐步形成,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40%左右

隆林各族自治县

。林业全县土地总面积530.6万亩,其中土山面积367.7万亩,占69.3%,石山面积162.9万亩,占30.7%。林业用地面积320.88万亩,有森林面积233万亩,林木蓄积5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76%。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造林26.85万亩(退耕地造林12.85万亩,荒山造林11万亩,配套封山育林3万亩),项目涉及全县16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20080户10.996万人。完成“路、城、点”生态群带建设工程3万亩。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57.7万亩,完成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5.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2.95万亩)。

隆林县有广西金钟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大哄豹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两个。目前,正在开展介廷乡境内的“九十九堡”县级自然保护区调查规划及筹建工作,广西金钟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已通过专家认证,现正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养殖业“十五”以来,隆林县积极调优水产畜牧业结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择优发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在山区重点发展牛、羊等节粮型畜禽,在库区重点发展网箱养鱼和库湾围栏养鱼,使水产畜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推动了水产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2005年底,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9.8万亩,其中,大水面鲢、鳙鱼养殖0.9万亩,库湾围栏养鱼0.5万亩;网箱养鱼达2226箱,比“九五”期末增长84.9%。渔牧业产值实现1.57亿元(其中牧业13550万元,渔业2191万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5.2%,渔牧业产值在全县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了28.5%;农民在渔牧业方面纯收入366元,比2000年增加100元,水产畜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2007年来,隆林县实施了圈养山羊、种草养猪和种草养牛等示范项目,建立健全隆林黄牛养殖示范场1个,种草养猪示范点5个,

隆林各族自治县

隆林山羊养殖小区5个,山羊圈养示范户50户。至9月底全县累计人工种草7000亩,利用农作物秸秆6.5万吨,配套养畜9.5万头(只)。非公经济隆林县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放宽登记条件,最佳化办事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引导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大力开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鼓励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承包、租赁、兼并、购买中小型国有企业,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下岗职工再就业结合起来。同时,努力帮助少数民族民众摒弃“轻商”的传统观念,鼓励他们走出家门经商办店,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已从1995年的2000户发展到3614户,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3000人增加到6347人;注册资金从1995年的1200万元增加到2321万元;私营企业从1995年的8户增加到18户,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150人增加到321人;注册资金从1995年的320万元增加到1296万元。

民族风情

隆林各族自治县聚居著苗、彝、仡佬、壮、汉等五个民族,具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古朴奇特、浓郁的民族风情,被称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隆林具有内容丰富独特的民族风情节日。其中五个民族共庆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三月三”、“五月五”“七月十四”。各民族传统的节日有: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尝新节”,壮族的“香根节”(农历正月二十八)“三月三”或“排歌节”、“四月八”、“六月六”、“九月九”、“冬至节”、“灶王节”。而在这些节庆当中,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则是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以及仡佬族的“尝新节”,每年当这三个节日举办的时候,吸引不少区内外及海外人士观光旅游。

“跳坡节”苗族的“跳坡节”是苗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

隆林各族自治县

“跳坡节”这天,远近村寨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到坡场来,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和竞技活动,此时其他民族也蜂拥而至看热闹;“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这天,白天彝族村民杀鸡宰鹅、祭祀祖宗,入夜人们手持火把,绕着住宅和田垌转,尔后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抹黑脸”则是彝族男女青年交友或彝族人民喜迎宾客的特有习惯,冷不防的把锅烟墨抹到对方脸上,然后相互追逐嬉戏。

“吃新节”仡佬族的“吃新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夏收前后,田里粮食成熟了,仡佬人都要举行一次别有韵味的尝新活动;

还有壮族的“三月三”排歌节、壮戏;高山汉族的婚嫁习俗等均别有风味。

面积人口

隆林是多民族聚居区,全县有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9.41%,境内重峦叠峰,沟壑纵横,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34.92%,土山面积占65.08%。土山面积369万亩,农民人均11.2亩,有214.48万亩草场可用于发展畜牧业。

全县农业户数74575户,全县乡镇人口345799人,其中农业人口336858人,农村劳动力190002人。2005年末有耕地面积293706亩,其中水田91119亩(保水田47058亩,望天田44061),旱地202587亩(固定旱地127399亩,不固定旱地75188亩),农民人均有耕地0.87亩。

旅游服务隆林各族自治县

隆林县北与贵州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黄果树瀑布接壤;西与云南昆明世博园、石林风景区接壤;东与百色、桂东南的大景点接壤,形成滇、黔、桂旅游“金三角”的中心,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隆林具有众多的旅游观光景点。其中自然景点有:雪莲洞、天湖(万峰湖)、自治区级金钟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大烘豹自然保护区等;民族风情旅游点有:么窝、大树脚、张家寨、龙洞大寨、那伟洞沟、马场大坝等。隆林具有初成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县内有三星级旅游宾馆1家,共有大小宾馆、饭店、招待所等约30家,床位约2000床。

雪莲洞风景区距隆林县城24公里,离天生桥13公里,位于隆天公路边2公里处。它包括洞外大面积的绿地跑马场和洞穴景观。雪莲洞全长2000多米,以举世罕见的洞中四大精品景区闻名:神圈莲池景区、雪松梯田景区、雪莲阡陌景区及地下森林景区。这些景区均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天湖(万峰湖)隆林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境内有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电站形成的高原天湖——万峰湖将三省区连为一体,素有“高峡出平湖,一日游三省”的美称。

冷水瀑布风景区冷水瀑布又称神龙喷水。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城南14公里冷水山。源出梅达山地下河。它是一幅宽几十米,高100多米,长年平均流量每秒5.23立方米的飞瀑,分为3股:左边一股,顺峭壁直奔而下,气势磅腐礴;右边一股,则从高山石洞中倒吐而出,飞落潭面,水汽升腾,形成层层薄雾;中间一股,直冲数米后,又沿一突出于崖上的峭壁,成抛物状降落。在山脚潭面瀑布飞落处,有一小洞可观瀑布。现从梅达到冷水滩间,分4级建发电站,晚间山上山下,银灯万盏,犹如神龙吐珠,给冷水瀑布增添无限光彩。

德峨民族风情乡该乡位于县城南面30公里,聚居著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共17000人,其中少数民族15980人,占总人口的94%,系典型的民族之乡,堪称“活的民族博物馆”之缩影。街场上,满目皆为五彩缤纷、艳丽夺目的民族服饰,对情歌声、唢呐、芦笙声、“尝酒”的叫卖声

隆林各族自治县

不绝于耳。夜幕降临,对对情侣仍在街场上难舍难分,他们沿用着古老而独特的“比腰带”、“跳月亮”、抢头巾等恋爱方式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天生桥风景区天生桥位于县城西面30余公里的南盘站畔,与贵州省兴义、安龙等县市隔江相望。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挢水电站就矗立于“天生桥”的遗址上。这里,有“亚洲第一坝”一级站高坝,有堪称全国之最的人工飞瀑,有面积为178平方公里的“高原天湖”。游人乘快艇可进行滇、黔、桂三省(区)接壤地“一日游”,浏览沿岸的奇山秀水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高坝溯江而上30公里,可抵贵州省境内著名的风景区马岭峡谷和著名的“水上森林公园”金钟山林区;溯江而上150公里,可达广西西林县与云南省广南县的接壤地——八大河。

张家寨该寨位于德峨街场南面8公里处,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建筑特色的苗族村寨。该寨座落于青山石壁之上,均为木瓦结构的平房,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世代在这石崖上生息繁衍,从他们身上,可以寻觅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科教文卫

教育2006年教育整体水平持续提高。全力打好“普实”攻坚战。在保证正常投入的基础上,一次性投入618万元用于“普实”建设,“普实”工作2006年10月份顺利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幼儿教育迅速发展,再次被联合国儿基会列为“早期儿童发展”(ECD)(2006—2010年)项目县。投入资金399.12万元,实施“世行贷款项目工程”9个。

文化目前已完成苗族“跳坡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撰稿并报送自治区专家审定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本县原生态苗族传统节庆“跳坡节”基础上创意的大型苗族原生态歌舞诗《跳坡苗山风》剧本已通过市委宣传部立项。

隆林各族自治县

体育隆林县打陀螺男女代表队在全市首届民运比赛团体赛中双双夺冠,并代表百色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区民运比赛;在全市首届“山基杯”跆拳道比赛中,隆林县获7金3银1铜,并获得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和女子团体总分第二的佳绩。

广播电视乡(镇)有线电视网路顺利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剥离,15个乡(镇)网路服务站全部挂牌并正式运作;抓好全区县级城区有线电视数位化整体转换试点工作,已完成40个小区的数位化转换,平移用户5000多户。

卫生全力做好各项农村卫生工作,抓好新一轮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加大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力度。逐步扭转妇幼卫生工作被动局面。不断提高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综合应急能力。加大卫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切实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大力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人口和计画生育各项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各项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治理力度加大,认真完成全县各项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任务。全县人口出生6345人,计画生育率70.32%。

特色产品

县境内林区广阔,牧草丰盈,有黑山羊、黄牛等优良畜种及油茶、油桐、烤菸、蜂蜜、烤姜、薏米、灵芝等等,均属传统出口产品,其中隆林山羊是岭南地区的良种,烤菸是广西最好的优质烟,可与“云烟”相媲美,隆林桐油是全国有名的免检出口产品。民族特色工艺品有:民族服饰、蜡染、刺绣、芦笙、口弦、五色香包、绣花手袋等。

风味小吃

地方风味小吃有:黑粽子、羊瘪汤、辣椒骨、五色糯饭、枕头粑等。

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钟山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钟山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钟山概况钟山县地理位置

钟山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和林业大县,是广西商品粮基地、春烤菸基地、锡钨主产地和最大的大理石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秸秆氨化养牛基地,名优特产种类繁多。农产品主要有大米、春烤菸、大肉梅、沙田柚、红瓜子、香米、黄牛等;全县森林覆盖率52.4%,水能蕴藏量5.6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1万千瓦;县内矿产已探明有大理石、花岗岩、锡、钨、煤等20多种,尤其是钟山锡锭和“钟山白”(广西白)大理石,更是以易于开采,质量上乘而斐声海内外。

行政区划

钟山县位于广西东部偏北,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东邻贺州市,南界昭平,西接平乐、恭城,北靠富川与湖南省江华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钟山县

钟山县下辖钟山、城厢、望高、西湾、回龙、石龙、凤翔、珊瑚、羊头、同古、公安、燕塘、英家、清塘、红花15个镇,花山、两安2个瑶族乡。县委、县***所在地——钟山镇,面积45平方公里,距广州市356公里、梧州市200公里、桂林市176公里。

2002年,将西湾镇划归贺州市八步区管辖。

2005年,钟山县撤销2个镇。撤销城厢镇,整建制并入钟山镇,镇***驻原城厢镇河东路;撤销英家镇,整建制并入清塘镇,镇***驻地不变。

县城规划钟山县投入3500万元建设,集集会、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世纪广场全景

钟山县城规划期限和发展规模为:近期1995~2005年,人口发展至6.7万人,用地10平方公里以上;远期2005~2015年,人口发展至15万人,用地20平方公里以上;到201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6万人以下,城镇化水平达到40%,即非农业的其他产业人口22.4万人以上。县城功能分区划分为:城东工业区、建材工业区、轻工业区、仓储区、北路商住区、龟石路生活区、河东生活区,目前县城的功能分区已经形成,且日趋完善。另外,县城交通规划实施较为顺利。近几年共建设了高等级硬化砼路面街道34条、总长24926米,面积达534786平方米,县城基本实现水泥砼化路面;县城环卫清洁区清扫路面达30万平方米;其它公共设施设定基本齐全。

历史渊源

钟山县境域,汉朝地属南海郡,隋、唐隶桂州临贺郡、岭南道桂州,宋、元属广南路、广南西路贺州、昭州地,明、清属贺州、平乐府。民国时期,设钟山县,隶广西省桂林道。建国后仍称钟山县,属广西省平乐专区。1953年4月,经政务院批准,撤销富川、钟山2个县,合并置富钟县,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1961年7月,富川与钟山分治。1962年3月,国务院决定,恢复设定钟山县,属梧州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3月,属贺州地区行政公署。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钟山经济建设成绩显著。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1994、1995、1997年被评为全区“双文明”建设先进县,1994、1996、1998年、2000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区“双拥”模范县,1995年被授予全国科技先进县称号,1997年获得全区农村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1998年获得自治区第二届城市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先进城市奖,并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顿优秀城市称号;2001年还获得自治区第三届城市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优秀城市奖。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氛围,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工业农业

近年来,钟山县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全县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2001年全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为34.03:38.45:27.52,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目前,钟山县社会经济所有制结构已从改革开放前的百分之百的公有制,逐步转化为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私营和股份、合资、联营、租赁、承包等,形成了多元化投资营运格局。

钟山县

近年来,钟山县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科技、资金、农用物资、劳力等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田基本设施,扶持农民发展以烤菸、水果、畜牧水产为主导产业的生产。200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6.54%。

钟山县大力调整最佳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两高一优”农业,建立了优质米、烤菸、无公害蔬菜、林果、畜牧等生产基地。莎莲娜、福牌四季葡萄等龙头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进入八十年代,钟山县通过调整最佳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改力度,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发展,形成了以卷菸、建材、有色金属冶炼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主要产品有卷菸、水泥、大理石和花岗岩板材、原煤、锡锭、结晶矽、松香、日用陶瓷、汽车配件等,产品远销全国,部分出口。200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4.59亿元,比上年增长7.02%。

商业贸易

钟山县把搞活商贸流通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发展贸易往来,逐步形成多投资主

钟山县

体、多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商业新格局。200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3.81亿元。

生活水平

近年来,钟山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73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714元;单位从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7700元。

改革开放以来,钟山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钟山县按照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市政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县城的基础设施更为完善。道路宽阔,供电、供水、排污以及文化、体育、卫生、金融、保险、商贸等设施齐全发达。目前,钟山已建立了优质米、烤菸、林果、蔬菜、畜牧水产养殖等生基地,逐步建设建成了以卷菸(辅助材料)、石材、冶炼、水泥、瓷业、农药、宝石加工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同时,钟山已成为桂东北的一块投资风水宝地,引来了许多国内外的投资者来钟山经商办企业。

旅游景点

钟山县山川毓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其类型主要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十三亚类共5

钟山县

3个景点,有碧水岩、荷塘风光、大田和莲花古戏台、花山水库、状元峰、石龙石桥等许多迷人的风光和名胜古迹,极具市场竞争力和开发价值,是广大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碧水岩:全长4000多米,是经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现场测定的国内罕见的特大溶洞。洞中最高处100米,最宽处90米,曲径通,千姿百态,有巨大的洞厅、高大的石柱、宽阔的沙滩和大暗河等四大奇观,被海内外游客誉为“天下第一洞”。荷塘风景区:位于县城西边18公里,国道323线旁,公安镇内,方圆6平方公里的荷塘自然景区目前未作开发,一切源于自然。景区内无数石峰拔地而起,峰峦叠翠,千姿百态。群山中有数个荷塘,每逢盛夏初秋,池塘中妩媚的荷花竞放与威武的民众峰相互映衬,绘出一辐天然的绚丽多彩的山水画。景区延绵十数里,风景如画,亦别称为“荷塘十里画廊”,其中景区中心更有一座国内罕见的人像形石——公婆山,两座似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的石峰相依相偎,伫立在群山的环抱中格外夺目。

花山水库风景区:位于县西北33公里,花山瑶族乡境内,拦截思勤江支流大花江而成,集雨面积76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4450立方米,建于1984年,形成宽阔的水面岛屿景观,与放水闸塔楼、大渡漕、大观楼相互映衬,形成山水一色,亭影绰约的景观。水库冬季有侯鸟栖息,水面时常浮满白鹤等珍稀水禽,更添佳境。花山水库与周围的龙口温泉、莲花古戏台、二帝宫、牛庙蛇场等景点组成了花山景区,从1990年起对外接待并形成享誉海内外的品牌——花山寻梦之旅。

素有“小桂林”之称的钟山县荷塘十里画廊秀丽迷人风光。

钟山旅游线路简介

一、钟山风情一日游

浏览誉称为“天下第一洞”的碧水岩,观瑶族风情表演,乘牛车观赏荷塘十里画廊,参观花山水库,牛庙蛇场。

二、贺州一晚两天游

D1:游浮山、姑婆山、路花温泉

D2:游碧水岩、荷塘十里画廊

三、贺州二晚三天游

D1:游浮山、姑婆山、路花温泉、

D2:游秀水风光、风雨桥、碧水岩

D3:游黄姚古镇、荷塘十里画廊

文物景观

钟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萌渚岭与都庞岭两大山脉之西南,古有临水(富江河)南通广信(梧州)达南海(广州),有思勤江西接漓水(漓江)经灵渠通湘水(湘江)与中原相连,随着秦始皇南守五岭,修入峤道(新道),而成为中原入古越之门户,而随着汉武帝开拓九郡,平定南越,钟山开始成为西汉王朝的郡县制县治所在,身临其境,不但可以使你窥视到秦皇汉武挥舞的长鞭和长驱的铁蹄,还可以搜寻到更新时期野生动物的行迹和新石器人类的踪迹及战国时期人类生活的轨迹,遥遥数千年成就了钟山今日丰富的人文,各类古遗址、各式古石桥、古水井、古建筑、古民居群,摩崖石刻,带着一定时代的烙印为我们展示一定时代的风貌,使我们在对其拜谒中,感受到远古的气息,并得到启迪。

古镇英家位于古道思勤江西岸,宋末明初开始有街,清康乾时期为鼎盛时期,目前仍保存有石板街近千米,

钟山县

由门楼水巷分为七甲;有原始店铺近两百间,其中大档铺就有好几间。古镇三面靠山,一面临水,山中洞多林茂,在后山东麓有新石器人类遗址一洞天岩,有明万历时期石刻“百蛮遵道”碑。该镇街前是近百亩连片池塘,不远处是思勤江河,河的两岸是人民公社时期筑起的河堤,上游是水泥桥,桥头有英家起义纪念亭,下游有近百米长的古老木板桥。在英家七甲街背有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英家起义地址——粤东会馆,该会馆为上七下七四合院结构,整个建筑以麻石硫璃瓦为主要建材,会馆门前檐柱、梁枋、斗拱间浮雕壁画琳浪满目,门前两侧是浅浮雕双龙戏珠额枋,其上是通体透雕瑞兽麒麟,枋下为俩俩相伴的石雕八仙人,叠梁及雀替上则是姿态各异,妙趣横生的戏剧故事人物木浮雕,而瓦檐下斗拱间则蜷曲著回首俯视的木雕龙,大门两旁是一付极为俊秀隶书体阴刻石对联,大门石匾额是“粤东会馆”四个阳刻楷书,字型非常厚重,石匾额上是画工精细的大幅山水人物彩画,人物的神态与情景栩栩如生,体现了这一清代岭南社会文化熔于建筑美学艺术风貌。英家粤东会馆在民国时期曾是国民党的粮仓,1947年6月,由广西区工委领导的英家起义,在这里开仓济贫,数千担谷子一夜之间成为方圆百姓鼎中之食,因此英家粤东会馆成为英家起义重要地址,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会馆曾是《酒是故乡醇》电视剧张府的景地。

玉坡村地处钟山县城25公里的燕塘镇,座落于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之中,该村依山傍水,村前小溪环绕,村后绿翠欲滴,周围的笔架山、龙头山、三台山维妙维肖,景致十分可人,历史上因进士、举人多,做官人多,有钱

钟山县

人更多,为方圆百里有名的富贵窝和官宦之乡,且该村院深楼高,村固如堡,而被誉以“小南京”之美称。玉坡村始建于宋,为其祖廖正一(宋元丰进士,江西抚州府金鸡县人),因官于昭之旧县龙平而选胜山之秀,水之媚,玉蕴坡岗,冬温夏凉的坡麓——玉坡坊为其子孙世代安居之所。到了元末,由于瑶壮民起义所扰,而迁居桂阳,明朝中,而重回故疆。

廖正一元佑入试苏文公轼,曾出知常州,得名后,入党籍,自号竹林居士,有白云云溪二集留世。

玉坡村自古是一注重教育的一个村庄,特别是在学而优则士的封建时代,读书习武,更成为该村一大风气。据史料记载,光明清时期该村就有举人、进士近二十人,且大多入士后都外出为官,有官至云南别驾,文林郎,梧州总兵、副总兵、参戎及河南光山,广西桂林、龙坪,灵川、柳城、全州等府县知县、知事、教谕、训导、儒学。该村田地远波恭城、荔浦,大有买尽世间田之势。特别是该村的玉溪,田地特多,解放前85%以上的人家都有较多的田地,实为有名的富贵窝。目前玉坡村仍保存着数十间旧式青砖大屋及数十公分厚的护村石墙和一些古井、门楼、石板巷道、石桥、古祠庙、石牌坊等。其恩荣石牌坊是该村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也是广西有名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宝葫芦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思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门龙”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总之该牌坊雕工精细,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道村位于钟山县城南面,距县城约15公里,该村初建于宋,依岭而建,前塘后岭,很有气势,该村古宅连遍,炮楼耸立,拾阶而入,如探古堡。

该村有两大特点,一是连遍古宅,户户相通相连,家家青砖青瓦,巷道捡阶而上如山城,高楼耸立似城堡。很有一些地方特点。其二,该村户户为石库门,家家户户均用麻石作门框,并刻以门对(对联)。分阴刻阳刻两种,对联对仗工整,内容积极向上,有的还饰以浮雕图纹,相传很久以前,该村出了一位举人,考取功名后,放弃仕途,回归故里,兴办私学,干起了教书育人的事业,过著清贫孤寂的日子。这在学而优则士的封建社会里是很难为村里人所理解的,年复一年又一年,举人老了,可村中后辈却成长起来了,他一生的努力,使村里出了一批秀才,村里人开始认识该举人良苦用心,为纪其德,同时也显示自家是崇尚文化的诗礼之家,从而有了这道独特风景。

该村房屋一般依地势分两层,第一层为前进,二层为后进,前进前为走廊,后两旁为猪牛圈,中间为天井,

钟山县

天井旁是上后进(二层)的土梯,后进主屋为普通三间,中为主厅,两旁为房,后进与前进相隔一条走廊,走廊除为主厅门前外,且通向两头厨房,进入主屋两旁房间。一般前进走廊与主屋两房间或厨房都与外相通相连,是很有特点的乡村建筑。荷塘村位于钟山荷塘风景区中,为该景区主要村庄,距县城约15公里。该村四面环山,荷据中央,村绕塘转,屋建池旁,且青石铺路,绿树掩映。古道老屋,实为一处古老乡村的原始标本。20世纪70年代文物考古、普查时,在该村的山中发现了大量的野生动物的遗存,并采集了大量的大熊猫、犀牛、亚洲象、野猪、鹿等野生动物的骨化石,到目前为止,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所成列的大熊猫化石标本仍是在该村后山岩洞所采集的。

大田戏台位于钟山县城西面公安镇大田村,距县城约十公里,此戏台建于清光绪四年(即1878年),为砖、石、木结构,呈凸字形,通高10余米,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面宽6.37米,深5.5米;后台宽10.12米,深3.6米;基高1.8米。整座戏台青石青砖,雕工极为精美圆润,八柱梁构架,八角藻井复顶,鼓石垫柱,青砖砌墙,青石为基,基旁雕以八仙贺寿,凿双龙以戏珠,台上镂两虎以扶角,嵌二狮以呈瑞,后屏风饰以山川楼阁,彩凤仙鹤等木雕,工艺精湛,构图和谐。戏台除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且符合力学、声学原理,整座戏台属水口庙附属建筑,隐映于古树秀竹之中,清澈的溪流环绕其中,整个环境优雅别致,清静恬适,为广西不可多见的古戏台之

钟山县

一。1981年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戏台所处村庄大田村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村庄,老屋、古榕、古樟在池塘的映衬下显得特有韵味。

石龙桥位于石龙镇镇***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连结,充分显示我国桥梁建设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横联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着“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刻工细腻、形象生动的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给大桥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了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

钟山县

总之,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形、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所罕见。该石桥2000年已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石龙桥同时兴建的另有一座古戏台,座落于离石桥不远的石龙街,其造形基本与大田戏台相似,也还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莲花戏台位于钟山两安瑶族乡的莲花村,距县城约20公里,该戏台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戏台南向与其相向50米是龙王庵,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台口宽7.85米,深5.44米,后台横长12米,进深4.45米;整个建筑面积为96.2平方米,台基高1.73米,前檐高13米,青石砌基,砖木结构。重檐翘角歇山式项,正脊饰鳖鱼及宝珠,二层瓦面上饰二龙戏珠,台口上方八角藻井,其天花板均绘八宝图案;前台两侧斗拱间是木雕狮子,后台正中屏风上饰歌女手抱琵琶起舞图画,上方是“河青海宴”四字大拱额,台基上有龙凤花卉及人物的石浮雕,其下嵌建造戏台由来的碑文,后台两侧筑山字形风火墙,前台与后台相通的两个门上有“龙飞”、“凤舞”木雕横匾,屋顶正脊是双鱼托珠,可以说整个戏台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不管是布局、结构、扩音、雕刻都达到较完美的结合,体现了瑶乡独特的风貌和瑶民的聪明才智。2000年该戏台已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广南养牛企业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