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民族菜包烧牛肉?德宏有哪些美食和特产

德宏民族菜包烧牛肉?德宏有哪些美食和特产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德宏民族菜包烧牛肉,以及德宏有哪些美食和特产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德宏菜简介

德宏菜简介

德宏准备在这里举办泼水节,届时大家都可以参加这里的活动,但是除了参加活动,大家也不要忘记这里的美食!所以,今天,边肖将向你介绍德宏所有的美食!

傈僳族糜竺水煮鸡

这道菜是傈僳族水煮鸡配竹筒饭。用几十年才长一次的稀有竹筒饭,用农家土鸡做的。竹筒饭煮鸡是傈僳族产妇补血的最佳食品,也是傈僳族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这道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性很强,对疲劳综合症、肠胃不适、肥胖、便秘、经前综合症等都有很好的舒缓作用和食疗作用。这道菜是节操的招牌菜。

德海陆空

由品德宏将小鱼、腰果、蜂蛹和三种食材混合在一起,做成德宏一种知名的小吃,被德宏人命名为“海陆空”。

傣家酷萨

德宏傣族很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即使是北京、上海、广东、香港、澳门的游客,吃了之后也觉得很独特,很好。到了德宏后,甚至有人点名要这道菜。

撇油的制作是:将一公斤瘦牛肉剁成肉酱,放入沸水中煮,然后将刚宰杀的牛肉的苦肠加水煮沸,用纱布过滤后备用,再将新鲜的韭菜、茴香切成细片,挤出水分,再将牛肉酱和苦水与香柳、盐、辣椒粉、味精等调料混合,即可食用。

馅饼的吃法是:将米粉或牛肚丝、肉片蘸在馅饼里吃。撇油是典型的功夫菜,工艺精湛,用料新鲜,调料齐全,省时省力。由于牛的苦味,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草药营养成分,还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功效。刚开始有点苦,吃完就甜了。

用药用植物调味,Sapie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药膳食谱。胃热,风火牙痛,体内各种炎症,吃一两次撇去即可消炎止痛解毒,常吃可防癌。

向宏曹髦烤排骨

香茅是德宏傣族人最喜欢的食材之一。香茅不仅含有柠檬醛,还具有消毒、杀菌和治疗神经痛、肌肉疼痛的功效。香茅能改善消化功能,健胃减脂,可治疗和预防腹泻、感冒、发烧、头痛等疾病。香草烤排骨是德宏傣族人民最喜爱的一道民族菜肴。

这道菜口感极佳,淡雅的草香,回味悠长。香茅草的香味让很多尝过的人都想起了德宏的傣菜。香茅草烤排骨是德宏必吃的一道菜。

德昂族凉拌酸茶

德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德宏人,尤其是德昂族,善于用茶提炼菜肴更深层次的味道。道德冷酸茶是将茶和菜完美结合的德宏菜。

火烧猪

德宏的烧猪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德宏独特的烧法和用泡菜酱、鱼、香菜、小米辣的蘸法,使其在烧系列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德宏盈江的烧猪,是德宏国宴中最甜最美味的一道菜。

德宏手抓饭

德宏是手抓饭的发源地。德宏手抓饭种类繁多,大部分都是纯生态染色的米花。味道鲜美,回味悠长。

傣家suan扒菜

这是傣族最常见的菜肴。它之所以普通,是因为它是傣族人的一道普通菜,普通到在傣族餐馆里可以免费送给客人。说它是一道名菜,是因为在傣族地区,人人都知道它,知道它,爱吃它。不仅傣族人喜欢吃,居住在傣族地区的其他民族和外宾也喜欢吃。

德宏岗巴

烤干面包选用肥美的黄牛,其无麸质,肉质滑爽,并配以多种具有清热降火功效的珍贵天然香料。用木炭烧制,用木锤敲打而成。肉软,原汁原味,干而不燥,好吃不上火。这是傣族最有特色的风味小吃。

景颇贵鸡

历史上,景颇族有一种宗教信仰,认为万物不灭,鬼鸡是景颇族人把鸡祭祀给鬼神,然后宰杀,煮熟晾凉,切碎制成的。在野外,它们由切碎的姜、蒜、香菜、柠檬叶和其他相关配料以及盐、味精和酱油等调料制成。在过去,只有山官(景颇人的首领)和贵族才能享用这道菜。为了经常吃到这道美味,聪明的景颇族人把“鬼鸡”摆上了餐桌,作为美味佳肴招待客人。

尝过手米线

手工米粉不仅是阿昌族最传统的食物,也是阿昌族最喜欢的食物。吃的时候需要先拿一团米线放在手心,然后把混合物放在米线上吃,故名递米线。

手工米线的“帽子”很讲究,有带皮(八成熟)和肉末的切片烧腊,再加上德宏豌豆粉、大蒜、胡辣椒、小米辣、花生、猪皮、猪肝、猪脑、粉条等等。这种阿昌族的传统食物也被称为“酸米线”,因为阿昌族在瓦罐中制作的酸水是它的灵魂。

速食煮小米辣拼盘

火锅产于中国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缅北的亚热带山区。德宏的辣味最浓,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据说当地少数民族把它晒干调味,吃的时候只需要在汤里涮几下,整锅汤就会充满辣味。

反复使用,直到只剩下辣椒梗。火辣因此得名。当地人管它叫热锅,热汤,辣鼻子。它属于茄科辣椒属,是野生小米椒的一个变种。傣语“麻辣张喜安”多为野生,产量低,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土壤、空气等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一旦异地种植,就会退化。

这是一种罕见的胡椒。德宏州当地5个县市中,只有芒市的一些偏远山区有产,数量很少。你,你敢吃一个,我就彻底服你!

嗯,如果你想去德宏,千万不要错过这些美食!

德宏有哪些美食和特产

德宏有哪些美食和特产

傣家撒撇

撒撇有两种:一种是苦撒,另一种是柠檬撒。最好吃的做法是将用棒子敲得一丝筋也不留的精瘦生牛肉捏拌上特殊的野香菜和韭菜,这捏拌,一定要将两者弄得几乎合为一体才算合格;而且这牛肉,必须敲击到口中也感觉不出肉粒来那种程度;这是整道菜的精髓所在,一点儿也马虎不得。如果是苦撒,就将牛肉生菜放到傣家秘制的苦水中搅拌均匀,用米线、肝片等蘸了吃。不过这菜有点怪,不是有特别接受能力的美食家,估计不能尝出它的好来。有点苦苦的,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因个人嗜好而定。柠檬撒的蘸水采用当地产的柠檬榨汁兑成,特别开胃。

小花鱼

清明节前后,假若你到梁河县的大盈江畔做客,好客的主人一定会在招待你的宴席上,摆一碗鲜美的小花鱼。人们都说:“梁河县,好地方,白米饭,花鱼汤。”

小花鱼有小手指头粗细,一寸多长,青色的表皮上点缀着美丽的花纹。这种鱼,刺软、脂肥、味道香甜,无论煎吃、酥吃或煮吃,都令人食而不忘,赞不绝口。当地群众常用香料将小花鱼腌制晒干,作为珍品遥寄远方亲友。据说,当年梁河县九保的捕鼠土专家曹依秀,在北京毛主席接见后(开会)回到梁河,曾将一斤亲自腌制晒干的小花鱼寄给毛主席,并收到主席办公室的回信。

小花鱼产于大盈江中部(腾冲县小河底至梁河县大花桥)的石沙之间,靠食虫为生。每当春江水暖时,小花鱼便成群结队地游到江边浅水处,螭游产卵。渔汛期间,每当夜幕降临.你就会看到在大盈江两岸,渔火点点,渔歌阵阵,真是“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傣味蜂蛹

云南昆虫席里的一道名吃,把精心挑选的蜂蛹炸酥后加入木姜子、洋番茄汁、胡辣椒、柠檬水、茶树、香根等调料凉拌,酸辣爽口。提醒:要是你从来没有到过傣家做客,从来没吃过傣味,那么尽管放胆去吃,最好不要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反正只要好吃,口感好就行了,不要害怕,吃了不会坏肚子。平常都是吃我们已经习惯的食物,偶而吃点不大熟悉的东西,感受一下异地风情,这也是旅游者千辛万苦出来旅游所要寻找的。

傣族酸菜

傣族人认为,食酸心爽眼亮、助消化,有消暑解热之功效,故傣味中以酸为美味之冠,每餐无酸不食。酸扒菜、酸笋鱼、酸木瓜煮牛肉、酸菜煮豆腐等等,没有“酸”味,傣家人是吃不香也睡不好的。因此,到德宏,找一处幽静的傣家竹楼餐厅,好好品一次“酸”味,到也别具风情。

泼水粑粑

每逢泼水佳节,傣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泼水粑粑。其做法是选用上好糯米水磨成吊浆粉,加入适量红糖,将吊浆粉与红糖糅合成粉团状,后用采来的芭蕉叶,叶上抹上猪油,将粉团包好压成长条形即可上蒸笼。蒸熟后的粑粑,松软而富有弹性,还可在粑粑内包上馅心。这种漏水粑粑可保存一周,变硬可油煎。有人称它是傣家年糕。

每年的4月12日为泼水节,各个傣族村寨以及汉族同胞会分别派出代表在节日前一天到山上采花;在德宏,泼水节有“大泼三天,小泼七天”之说。也就是说集体狂欢的时间一般有三天,在这三天里,早晨的时间是大家跳舞,吃泼水粑粑的时间(免费发放哦!)。

竹筒舂野菜

景颇族生活的山区,野生菜果众多。景颇族的竹筒舂野菜最具特色,有“舂筒不响,吃饭不香”之说。舂野生鱼腥草,取其根,加豆豉舂制而成,称豆豉根,是景颇族当家野菜之一。景颇山寨的背阴山地、林边、田埂和洼地草丛中生长的鱼腥草,其叶嫩绿,根白长,食之能消热解暑,可治扁桃腺炎、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病症,是菜药合一的野生菜。景颇族另一道名菜是舂马蹄菜。马蹄菜,因叶像马蹄状而得名,长于田埂、沟渠边,全年可采,雨季最肥。加工方法是把马蹄菜洗净后拌辣椒、番茄、豆豉、盐巴等佐料放入竹筒舂制,也可揉搓后,加佐料拌制而吃。食之能解毒消肿,可治扁桃体炎,外伤痛、痢疾、中暑腹泻、疗疮疥肿等症,是菜药合一的野生菜。此外,还有舂野生芫荽。野生芫荽,又叫缅芫荽,原产于缅甸、泰国。它生长于树下、路旁和荒草地上,景颇山寨随处可见。其叶似龙舌兰,叶边有刺状齿,立秋后抽出花茎,开白花或淡绿色花,有奇特之清香。它可做佐料,可做舂菜。食用可治感冒、胸痛、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症,是景颇族的主要佐料和常食野菜。

景颇鬼鸡

这道菜听起来怪吓人的吧,但是味道好极了!此菜可是有来历的,景颇族历史上有杀鸡祭鬼的习俗,“鬼鸡”就是供祭献鬼后,景颇族人将煮熟的鸡晾凉后撕碎,在野外佐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柠檬叶等相关配料,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为了能常常吃到这道美味,聪明的景颇族人将“鬼鸡”端上了饭桌,并作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肴。

竹筒饭

竹筒饭是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大米及调味料烤熟的饭食。多用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竹筒饭风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香气飘飘,口感柔韧,味道极佳。

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普通的竹筒饭,哈尼、拉祜、布朗、基诺族群众都常煮食竹筒饭,大多见于野炊时自烹自食。煮竹筒饭,只需砍一节新鲜嫩竹,将米放在竹节内加水,然后放在火塘上烧煮焖熟,再剥去烧焦了的外皮,即可取出米饭食用。猎人们常将竹筒带饭砍成两半,各端一半食用。这种米饭包着一层白色竹瓤,米饭带有竹子的清香,令人体会一种独特的山情野趣。

香竹糯米饭,在傣语里称为“考澜”,是用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香竹“埋考澜”煮制而成。香竹属于禾本科竹类,杆细如酒杯,竹节长两尺有余,内壁粘有一层具有特殊香味的白色竹瓤。煮制香竹饭要选用当年长成的嫩竹,依节砍下,每段留一竹节。

把提前泡软淘洗好的优质糯米,装入竹节,略加清水,然后用芭蕉叶塞住竹筒口,置于炭火或烤炉内用微火烘烤,至米饭接近熟时,取出竹节顿上几下,再继续烤至米饭熟透即可。食用时,用刀或木锤先轻轻锤打竹节,使米饭与竹子内壁松开,剥去竹片便可食用。

火烧乳猪

火烧乳猪是傣族待客的一道上等菜。要选用德宏小耳猪,皮薄、肉质细嫩,最好半年左右的小猪,去内脏,塞入调料后用竹篾缝合,用文火烧烤,烧到焦黄冒油时,边烧边用尖刀将皮刺破,洒上湿稻草灰,再用火烘烤,待散发肉香时即可切片入席。食时要配傣味蘸水碟。

泡鲁达

透明的杯子上,有焦焦的面包小片,面包片上是新鲜的椰丝,底下是漂着冰块的乳白色的水,插着漂亮的麦管,色彩丰富极了。泡鲁达用西米露、炼乳、特制面包干、新鲜椰丝加上冰块和水做成,香甜扑鼻。最好吃的其实是面包干,泡在奶香浓郁的冰水了,又酥又脆又香甜,简直太好吃了!

这个美味的小点心是云南的瑞丽地区的特产,是傣味里的一种饮料,也有的说是从泰国引进的一种冷饮甜食,风靡除冬天以外的整个季节。

傣族小锅米酒

傣族小锅米酒,每锅均为单一米种酿制而成,约45°,酒色精醇,酒味甘爽可口。这种酒,过去为傣族家庭办喜事接待客人专门酿制,产量很低,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这种酒又为各方来宾所喜爱,登上高级宾馆酒楼的大雅之堂。

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最中意的食品。阿昌族过手米线是用上好的米制成洁白的丝状,再把鲜肉烧烤成半熟后切剁成细块,佐以粉肠、盐、辣子、花生、芝麻、豆粉、酸水等料,搅成糊状即可。

吃时因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由此而得名"过手米线"。倘若有野味制成的拌料,那味道则更是鲜美了。不少客商、"老外"到此,品尝一番后都咂嘴咂舌地赞叹:"绝代佳肴!"

傣族烤牛肉

傣族的烤牛肉也是一道美味佳肴。将杀好的水牛肉割成小条腌好晒干,吃时放到热灶灰里捂熟,拿出来拍去灶灰,用块干净木头把它敲打松软就可入口了。傣族男人晚饭时,常常就着烤牛肉悠闲地喝酒,一直喝到很晚。

香茅草鸡

这道乍听起来有种令人垂涎三尺的感觉,香茅草不过是一种散发着清香的草根而已,傣族人却将它搬上了宴席,与浓香土鸡放在一起煮制成美味的“香茅草鸡”,肉香中飘着淡淡的香茅草味,亦浓亦淡,可谓美不胜收。

酸笋

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而令傣家菜别具风味的最重要原因便在于香料独特——据资料显示,我国共有八百余种植物香料,仅在云南就有五百余种。傣族一直就有食酸笋的习俗,在亚热带地区漫山的竹林里,竹笋取之不尽,居住在这炎热地区的傣族人,将丰富的竹笋做成酸笋调味品,一方面食酸能防暑解热,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保存。

制作时取净罗汉笋(又叫甜笋)切丝,放入清水漂浸,之后捞进大缸用力压紧、封口,放置半个月待变“臭”变酸,就可以做调味品了。他们用酸笋煮鸡、煮鱼、煮田螺、煮菜、煮任何食物,滋味鲜、酸、辣、脆,妙不可言,傣族人随便哪家都有百来斤酸笋,一天也离不开。而第一次吃酸笋的人,大多数都难于接受它的怪味道,吃过几次又会被它臭中带香的奇异口感所折服。

各类昆虫

将昆虫作为菜肴端上宴席,初来乍到的人目睹此情此景,定然是一阵心惊肉跳。但居住在德宏的傣族、景颇族、德昂族至今还保留着以昆虫为食品的习惯,例如用蚂蚁蛋、竹虫、蜂蛹、花蜘蛛等等来制作美味佳肴,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吃在嘴里却是唇齿留香,绝对是道下酒的好菜。大胆的游人,不妨一试,营养得很!

煮螺蛳

螺蛳可炒可煮,炒的方法大同小异,可煮的口味却各有特色,盈江街上傣族卖的煮螺蛳做法就很特别,口味也独特,具体做法是:先将螺蛳清水浸泡二三日,使其吐尽泥水,同时备好帕哈、香菜、茴香、四季豆、花椒叶、生姜叶等配料。烹煮时,先将熟猪油(香油亦可)加热,再将螺蛳放入锅中,翻烘,而后加入酱、豆腐水、葱、蒜、辣子、精盐进行烘焖,最后把肉汤和配料一并放入锅中,煮一小时后便出锅食用。

涮涮辣

如果有“吹牛大王”敢说他吃尽天下辣椒也不会耳赤心跳,那就带他到德宏来吧,让“涮涮辣”闹他个天翻地覆。德宏盛产的“涮涮辣”可算是辣中之王,据说其辣味比其他辣椒高出二三十倍,用“涮涮辣”调制蘸水碟,只需点到为止,在蘸水碟里打个滚,其辛辣之味就已至极

下馆子必点菜之云南菜

下馆子必点菜之云南菜

下馆子必点菜之云南菜

酸腌菜炒肉、牛干巴、牛扒乎、红黑三剁,鬼火绿、两亩地、蘸水苦菜等等等等,

继续唠!

看看不讲究“不时不吃”的云南人,

是如何一个个都吃成家乡宝的!

老奶洋芋

老奶洋芋一出,吃客就要催服务员小姑娘小伙子快些上白米饭了,这道菜就是赤果果的米饭杀手。

同样的名字,在滇中滇西滇西北滇西南你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一盘菜。有的是干炒有的湿炒,撒上几圈小米辣或是撒一些辣椒面。有的用腌菜炒,有的用葱花、干辣椒炒。

并且,即使你身在滇中,也可能吃到的是滇西北的老奶洋芋。“生活就像老奶洋芋,在上菜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吃到的是哪个口味的.”反正都好吃就是啦......(雄叔贴士:“老奶”的“奶”念平声)。

甘肃人乍一看到,是不是觉得像天水的洋芋搅团,其实,味道是很不一样的。

牙签肉

云南牙签肉必有薄荷,炸得成了一张纸,吃着怪香。这完全是当零嘴来吃的。吃完饭以后聊天的时候拿来吃,分分钟光盘。

牛汤锅

在云南范围内,彝族的牛汤锅、羊汤锅,算是继傣味之后,受欢迎面最广的第二种民族菜了。

在这里排位,只是为了说明彝族菜馆,特别是汤锅馆子在云南各处开的数目相较其他民族菜馆多了一些而已。

如果是从整体来看,

云南全省是很少有民族菜馆的,

除了傣族馆子。

其他的大多是混在一起开的,反而开到外省去,就有了许多民族特色分明云南菜馆,比如哈尼菜馆、爱伲菜馆、白族菜馆、佤族菜馆等等等。这种店招很明显的馆子,在云南本地是很难见到的。

因此也需要知道的是,

即使人在云南,

所处的区域不同,

日常吃到的家常菜、小吃,

包括菜市场里卖的菜,都是很不同的。

你若在网上相中了拿一款民族菜,只能到当地去吃,别无他法。

说回汤锅,牛羊汤锅属于彝族地方很流行的吃食,阵仗很大,随随便便就摆出一大桌子来,吃场是热火朝天的,很有重庆火锅的氛围,彝族聚居地也大多是很热的地方,还就爱吃这种热气腾腾的东西。不论是节庆还是平时吃馆子,怎么吃都吃不怕,怎么吃都像是头一次吃那么好吃。

云南的牛汤锅属于清汤锅,熬汤的时候只放盐,没有辣椒花椒一类大料煮到汤里去,就只用牛棒骨,煨出高汤来。

吃的时候以牛汤为底,煮滚以后,依次加上事先煮好切好的牛肉、内脏、凝好的牛血等,再加上时鲜蔬菜。人工菌类属于自己单点的,野生菌就不要往里煮了,两样特别原香的食材碰撞到一锅,互相盖住气味,就太不划算了。

在把其他食材下到火锅之前,

一定一定要喝一碗放了韭菜末的牛肉原汤才好,

那滋味,

基本就能满足你对这一汤锅所有的想象,

根本等不及的就要下筷子捞肉捞菜吃。

生韭菜末在牛羊汤锅里是绝对的点睛之笔,是不可或缺的。韭菜的香味把汤味全部吊了起来,闻着香,吃着更香。它决定了牛羊汤锅之所以成为牛羊汤锅。如果把它换成生薄荷,就变得有点像上期介绍过的牛扒乎,而不是汤锅了。

羊汤锅相较牛汤锅的制作要复杂一些,

要先把整只羊洗剥收拾干净,

驾到炭火上翻转烤到里里外外的表皮焦黄出香,

再煮到羊肉汤里去,

至于煮汤加料的步骤就和牛汤锅一样了。

火把节期间,斗牛赛期间,彝族人两顿正餐搭伙吃这种大汤锅。用老大的铁锅熬,敌脚(音译,一种庆祝式舞蹈?)尽兴以后,把汤锅端到铺着松毛的黄土地上,众人端着钵头,围到汤锅吃,现在我想象这种画面,真是馋死了!这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吃法,丽江宁蒗彝族的吃法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了。

吃牛羊汤锅,比韭菜还要重要的是蘸水。

现从树上扯下来的青花椒,

随手一揉,

连枝带叶放到蘸水碗里,

烧好的糊辣椒,

揉碎了加进去,

额外再来点酱油盐巴,

舀一勺牛汤进去调开,

就成了吃汤锅的黄金搭档。

这种蘸水随吃随加,即使用的是牛肉汤也不太容易腻上,辣乎乎麻锵锵的,相当过瘾!

说到这里,

又要顺口说一句云南的蘸水,

简直害怕!

吃不同的东西用不同的蘸水,

放到蘸水里的东西也是正常的有,千奇百怪的更有;简单到只有盐巴辣子的有,复杂到说也说不完的更有。有最普遍的胡辣子蘸水,有26个民族各式各样的蘸水,还有“想起怎么打就怎么打”的一路蘸水.....每每三三,你就想想吧,害不害怕!

滇中的蘸水,多是胡辣子蘸水,甜酱油蘸水,油辣子蘸水,还有醋辣子蘸水。

所谓的醋辣子,是把长长的青辣椒放到开水里煮熟,捞出以后三下五除二剁碎,放到蘸水碗里,加上作料,特别要多多加醋,然后兑上少许凉白开做成的。味道是又酸又辣,但辣重于酸,和用油辣子做出来的是完全两种口味,十分的开胃,一般用来蘸蔬菜。前两种则蘸肉吃比较多。油辣子蘸水通吃。

彝族的蘸水,多用青花椒、胡辣子,还有生姜末、葱花、细韭菜末等等做成,相当“民族”,待客又好用白酒,地方气候又热得慌,一顿饭吃下来,热辣到你头晕眼睛花。但下一顿,你还想这么吃,又有什么办法呢。

西双版纳、德宏的喃咪、腌菜膏、洋酸茄拌青辣椒等,虽然和水汪汪的蘸水有所不同,状态略呈固体,但也算是蘸水。蘸肉蘸生菜吃,是分开的。

比如腌菜膏,就是蘸五花肉吃最爽。

这些蘸水不但可以蘸菜吃,还能单吃下饭!

傣族人做撒撇米线里的那一碗青青绿绿、满是柠檬水的调料,也算蘸水,有柠檬水和小米辣,还有韭菜末牛肉末的混合物,内容是细米线、牛肝、牛肚、牛肝等,这还仅仅只是柠檬撒撇的制法,另外还有苦撒、鱼撒等,蘸水又是不同的做法了。

哈尼族蘸水,要用上黄姜芽什么的,还有苤菜根,还有一些云南以外、红河州以外就不见有的香料,蘸老母鸡汤吃,好吃到旋转跳跃都不为过。

大理用梅子醋做蘸水,蘸半生半熟的生皮吃,一般人不敢挑战,一挑战就上瘾。

折耳根、卤腐汁、芫荽、小米辣调成的蘸水,

一般拿来拌炸洋芋,或者蘸烧豆腐,这两样算是云南街头最爆款的小吃了。

另外,

在胡辣子里加上一点盐巴,

就可以成为无敌蘸料,

蘸新鲜酸木瓜吃、蘸渣子、青芒果吃,

蘸等等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云南水果吃,

你就说,害怕不害怕吧!

水豆豉、韭菜花、芝麻油、香油可以做蘸水,用鸡枞油更可以做蘸水。

不止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广东,还有我不知道其他地方,也是爱打蘸水的,只是叫法不同,南方省市博大精深的“打蘸水”完全是可以出一本大部头书的。

总而言之,

蘸水就到此打住吧,

不然,

我永远说不到下一道菜了!

冲菜(冲,读四声)

冲菜在昆明吃的比较多,做“冲菜”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菜,样子长得就像开花的小油菜,其实不是油菜。有一股清冽的辣味直冲鼻子。

做法非常简单,煮开一锅水关火,把洗干净的冲菜(整棵,不掐断)放到滚水里,一分钟以内就捞起来,然后快速把菜水甩干,更加快速的趁热焖进一个盆子里,盖盖焖起来,让它的热气把菜里的“冲味”冲出来就行了。难点在于这个“冲”,动作要迅速,马上盖盖,才能做得出好吃的那一股子“冲味”来。

做成的冲菜,只要切碎了,拌上辣椒、盐、酱油,滴两滴芝麻油,拌开就可以了,当凉拌菜食用,那个圈粉实力不是一般两般的!

云南凉拌菜也是讲不完,就不单拿出来说了。傣味的,汉族的,滇西的,滇西北的,只有你没吃过的和想不到的,没有云南的凉拌菜拌不到的。

比如,从后园子里扯下嫩豇豆扯下来,切到细细的,与炒过的肉末加了酸木瓜水同拌,油辣子和各种作料放齐了,能好吃到怀疑人生,这是你不会想到的。还有嫩茄子,摘下来随便洗洗,徒手掰成几块,丢到水豆豉碗里,其余调料都不用了,蘸着就开吃,简单到了极致,那种好吃也是形容不到的。

不过,

你别馋了,

别说外省人,

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本省人也吃不到了。

除非,自己有菜地,自己种,

才能吃这样原生态的拌菜。

千张肉

云南的千张肉是甜的,其余和别的省份做法也相仿,都不腻,都是一戳即烂,入口即化。昆明城中村还没拆的时候,办流水席,千张肉和粉蒸肉都是老昆明厨师必然要准备的,现在也可以说是昆明人记忆中的味道了。

汽锅鸡

云南菜出名的似乎一个是过桥米线,一个就是汽锅鸡了,然而这两样都是大多数云南人不太吃的,倒不是不爱吃,就觉得,有点淡,偶尔吃吃还好,不太家常着吃。

云南人吃鸡,

要么就熬老母鸡汤,

要么就喜欢加上酸木瓜煮成酸的,

要么做成端午的百根药膳鸡,

要么剁成小块炒成油酱汪汪的辣子鸡、黄焖鸡。

汽锅鸡,即使是做得好的,也还是淡了些,这大概恰恰就是它闻名省外的原因吧。

洋芋焖小瓜

云南人爱吃洋芋,各种吃法都有。

云南人也爱吃姜柄瓜,姜柄瓜用来焖洋芋,加上几片咸香的老火腿,那简直,天上人间。

先把锅烧热,倒上香油(其实用猪板油更香),爆香蒜瓣,再把洋芋块、瓜块呲拉一声放到进锅里,翻搅几下,均匀的撒上盐巴拌匀,转成小火,盖上锅盖,听凭它们在锅里滋啦啦的焖,焖十分钟,开锅翻个面,焖到瓜和土豆外皮焦黄了就差不多得了。最好吃的是焖碎了的那些,香得耐不住。这是很家常的一道云南菜,自己可以试试。

酸腌菜红豆汤

昆明几乎每个菜市场都有现成煮好的红豆,一大锅一大锅的摆着,一筲箕一筲箕的晾着,挨在旁边的是酸腌菜,这两样食材放一起的意思就是:快买回去做酸腌菜红豆汤吧。

因为煮红豆很费时间,煮不烂又不好吃,自己家做难得做,但又爱吃得紧,所以菜市场就自发承担了这一任务,给你煮好了豆子,配好了酸菜,你只要买回去,开五分钟火就能做成这样馋人的汤菜。用肉汤来煮,更好更香,如果用的是老火腿汤,那还能说什么呢?擦口水吧。

酸腌菜洋芋汤,也不得了,也家常。红豆汤学不来,洋芋汤可以学学。汤比内容受欢迎,泡饭最好吃,酸香酸香的。

说到这个,

又还得连带着说下茄子醡,

这是老昆明的标志性咸菜。

说是咸菜其实不太咸,反而带着茄子和糯米粉玉米粉的发酵过程产生的淡淡酸香,用多多的香油油汪汪的炒出来,炒到有一点焦底是最好吃,用红豆汤洋芋汤泡饭,再吃上这个,板扎得很!

甚至可以不做其他菜,只要有白米饭,有米汤,用米汤泡饭,加上茄子醡吃,在昆明人心里,就抵得上山珍海味了。

花椒鸡

和别的地方不同,这是一种凉鸡吃法,白斩鸡做得以后,放多多的青花椒,多多的调料,拌起来开吃,麻辣酸香,十分开胃。

清炒时蔬

清炒就是只放油盐,最多在炝锅的时候放几段干辣椒、几缕鲜姜丝。云南的时蔬太多,像小油菜青菜这样全国各地都有的,自不必说,更多的是别处所没有的,所不常有。

云南人到外省,吃不上太多蔬菜也是思乡症的一个内容。

菌子

上一期已经提到过了,即使在云南十年,如果没被邀请到云南人家里或是自己没有炒过菌子吃的话,也不算吃过好吃的云南菌子的。

餐馆里虽然也是一样炒法,但因是大批量做,有中毒的顾忌,有些菌子种类就不选入菜单,炒法也很保守(当然这个也是为安全着想所必须的),味道无论如何比不上家里做的。

至于野生菌火锅,个人觉得吃起来真是有点浪费,一大堆野生菌煮一锅,互相混味,根本吃不出什么来,倒不如各自挑大梁,单独就能撑起一片天。

云南菌子的种类多到出书,而且说起来还有点神奇:

不同山头出产的同一种菌子,有的能吃,有的就是剧毒。

还有长在某些树下的菌子,即使是平常无毒的,这时候也变成了剧毒。

就算这些风险都避过了,炒的不好、煮的不好,糊了焦了,或者搭配不当,食物相克,也可能中毒。

这就是每到雨季,云南就多出中毒新闻的原因。

在云南吃菌子还真是一件忐忑的事,但让云南人不吃菌子,那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这可以上升到人生意义的高度,毫不夸张。

腊肉、火腿

腊肉和火腿有严格区别,

味道都有不同。

云南出火腿的地方,

几乎都是宣威火腿和舌尖上中国里说过的诺邓火腿那种级别的好吃,只是名气没有而已。

相较金华火腿,云南火腿要“软”一些,盐少一些,色泽却还是紫红色的火样,味道那是相当醇的。

煮火腿和腊肉,

最好不连带煮上土豆什么的配菜,

而是要等到火腿煮得以后,

把火腿和腊肉捞起,

切成大厚片,装盘单吃,

而把那火腿汤拿来煮那些才最适宜。

形容火腿又是我词穷的项目。

反正你如果得着一块云南腊肉或火腿,记得煮之前要用清水冲去表面的盐巴,然后放到汤锅里煮滚第一道,第一道煮好还要洗净,才能拿来做菜,第一道汤是不要的,当然这是针对特别咸的肉而言。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