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养牛技术培训班?袁隆平的事迹

怀化养牛技术培训班?袁隆平的事迹

大家好,关于怀化养牛技术培训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袁隆平的事迹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袁隆平的事迹

袁隆平的事迹

关键词

偶然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现在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关键词

实验田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当然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袁隆平的第一块实验田在安江农校,在该校的中古盘7号田内。1968年4月30日,700多株不育秧苗,被袁隆平与助手们小心翼翼地插入这块田中。然而,18天后的夜里,这些不育秧苗被全部拔除,不知何人所为。

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时间更长,气温更适宜的南方。广东、海南、福建……不少适于耕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开辟了他的实验田,田埂上、小路间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迹。

1979年5月,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农业部种子公司送给他1.5公斤杂交水稻。威尔其带回国,当年就试种,立即获得增产。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而在菲律宾、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几内亚等一些国家,均已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但袁隆平仍然很“贪心”,他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台湾。

从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在实验田里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袁隆平的第一位助手——湖南省农科院高级研究员尹华奇,从1966年开始跟随袁隆平,至今已逾41年。他向记者推算:袁老师从上个世纪1960年代至今,应该至少干了90年的活。为什么如此说呢?老尹解释:按照湖南的水稻生长规律,一年只干半年活。而袁老师同时把实验田设到了南方各地,所以袁老师一年至少干了两年以上的活。

关键词

野败

所谓“野败”,全称是“花粉败育野生稻”,它是一株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的,地点在海南南红农场附近的沼泽里。

1970年11月23日上午,这两人在这片沼泽里发现了一片野生稻。在观察中,两人发现了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显然是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成。经袁隆平确定,这确是一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大家都兴奋不已。

原来,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却始终向权威挑战,坚信水稻的杂种优势,走向了对杂交水稻的摸索之路。

当时三系杂交稻的理论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实际中的配套。所谓“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而要达到三系配套的目的,就必须解决第一代杂交种子这个难题。三系中,保持系、恢复系在寻常水稻品种中可以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却难以寻到。

现在,终于找到了它,就像焦虑的周瑜等来了东风,师徒3人怎不欢欣鼓舞呢?1972年,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号”出世了。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人。

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础上,两系水稻研究成功。

两年后,67岁的袁隆平又发起了向超级稻的进攻,目前亩产已超过800公斤。

关键词

院士

今年4月29日,袁隆平在华盛顿接受了美国科学院授予的外籍院士称号。在评选中袁隆平是获全票通过的。在现场他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吃饭问题……”颇具份量的颁奖词,出自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之口。

美国科学院是公认的最权威学术机构,能够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却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数次失之交臂。

1991年5月,湖南省政府郑重推荐袁隆平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候选人,但这年新增的34位生物学部委员中,却没有袁隆平的名字。次年,湖南省政府再次申报推荐,袁隆平依然名落孙山。1992年,湖南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1995年,经湖南省政府再次推荐,袁隆平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多人为袁隆平抱不平。处在漩涡中的袁隆平却神情淡定:“我研究杂交水稻不是为了当院士,而是为了老百姓有饭吃。”

关键词

秋水伊人

《秋水伊人》是音乐家贺绿汀留下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傍晚,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校园里拉起了小提琴,忘情地演绎着这首名曲。

这时,近旁响起一个女孩的和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歌声清脆。袁隆平扭头一看,见歌者是他的学生邓则。此时,邓则也正用明亮的眼睛望着他,好像在问,老师为何这么忧郁啊?袁隆平不由心中一动。邓则是来看老师的。

当时,袁隆平正处在感情的低谷中,突然,时常有这么一位端庄大方的女孩陪着说话解闷,心情自然开朗不少。渐渐的,邓则在袁隆平心中份量愈来愈重,仿若就是他寻觅和等待的“秋水伊人”。

一晃数年过去了,邓则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

一天,邓则收到了袁隆平写的一首小诗: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

原来这是一封示爱诗。匆匆读完,邓则不由心跳加速。其实她也早已芳心暗许,从此两人开始了约会。

1964年正月,一个简单的仪式后,两人走到了一起。婚后,同是农校毕业的妻子对袁隆平帮助很大。田间里,妻子与他一起寻找秧苗材料,而孝敬老人、抚养孩子这些家事袁隆平也基本上丢给了妻子,很少理会。每次与人谈起妻子,袁隆平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银婚纪念日那天,袁隆平特意让妻子穿上婚纱,拍了一张婚纱照作为纪念。面对镜头,看着妻子那娇羞的面庞,袁隆平幸福地笑了。

关键词

唯实

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说假话,只做真事。这是袁隆平为人的一贯鲜明风格。

1992年,一家媒体在头版刊登了一篇座谈纪要,发表了一些人的看法,大肆贬低杂交水稻,说杂交水稻是“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下袁隆平火了:自己当不当院士无所谓,但杂交水稻的清誉却不容诋毁。袁隆平立即以读者名义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标题为《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用铁一般的事实描述了杂交水稻的现状和美好的前景。当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这篇短信。

除了对科研的态度袁隆平一丝不苟,在生活细节上,袁隆平也是很“较真”的。

1995年10月,袁隆平喜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奖,载誉回到长沙,在黄花机场受到热烈欢迎。欢迎仪式快结束时,一位领导才匆匆赶来,领导的随同人员向袁隆平提议:再要电视台补拍一个袁和该领导从机场内一同走出的镜头。袁隆平一摆手:“这不行,违反了真实性!”其干脆的回答,使这位领导和随同人员颇显尴尬。

袁隆平的求实态度也让许多记者折服。他数次向前来采访的记者强调:科学的报道不要组织,不要“摆拍”,不要弄虚作假,一定要像我们搞科学的一样实事求是。

在湘院士谈袁隆平:他乘飞机从来只坐普通舱

红网5月2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李柯夫)“袁隆平院士既是科研的伟人,又是生活上的普通人!”前天,在省科技界学习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与会的在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省会各相关单位专家学者一起畅谈隆平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出席会议。

姚守拙回忆起他和袁隆平打交道时的点点滴滴:“有一年,我坐飞机去北京,当时是坐在飞机上的普通舱,无意中发现袁隆平也坐在普通舱,便问:‘袁院士,你怎么也坐普通舱?’袁院士回答,他从来都是坐普通舱。”按照有关规定,袁院士和姚守拙完全有资格坐头等舱,但两人都选择坐普通舱。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何继善表示:“袁隆平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甘于奉献,与当前在学术界出现的浮躁、学术水分等风气有着天渊之别。”何继善说:“现在对歌星、影星宣传得比较多,袁隆平这样的科学界的‘超级男生’更应该多多宣传和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副主席官春云与袁隆平接触较多,他说:“袁老师工作非常忙,每天找他的人也很多,可湖南农大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无论何时只要接到我的电话,他都准时来参加,而且还亲自参加面试。”

园艺专业将来的就业情况怎样呢

园艺专业将来的就业情况怎样呢

2005年12月,笔者对20名毕业于园艺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本专业在毕业时专业对口率(不包括考研的学生)为50%,毕业两年后则不足30%。而且,在剩下的这些人里,八成表达了有机会会转行的意愿。为什么要转行?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待遇不好是最关键的原因。

“只有五个同学专业对口了。”湖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2001年毕业生佘彬感叹,他们一个班30多人,刚毕业时还有10多名同学找到的工作基本上对口,几年下来,转行的转行,考研的考研,都走了。“我们这五个人都想走,只是暂时没有合适的机会。”佘彬已经结婚,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而他的工作所在地在湖南怀化——他说自己不忍心抛妻弃子远去他乡,不然早走了。

就业方向一科研机构

就业去向:农科所、蔬菜公司等农业科研、事业机构。

应聘途径:各农业类高校校园招聘会、专业网站。

就业形势:因为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另外,国家在加入WTO后承诺开放农业市场,而我国的农业科技基础薄弱,因此,基层研究所和各类农业事业单位对农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总体来说比较旺盛。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那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薪金待遇确实比较低。前文中提到的那位佘彬先生,月收入仅仅为700元-800元(不含各种保险)。

规划分析:一般的园艺专业对口工作单位都位于城市边缘,位置偏僻(大多在郊区)且效益不是很好。但专业基础扎实,又有想在本专业一展鸿图的同学,或只是暂时找个安身之地,以后要继续考研深造的同学,选择工作环境相对寂寞,工作待遇暂时较低的专业对口单位也未尝不可。

因为这些单位的共性是,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又能接触到同专业的行家里手,从他们那里能了解到一些关于新品种开发等专业技术。前者有利于准备考研的同学,后者则有利于准备创业的同学。

推荐课程: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

就业方向二商业机构

就业去向:各农业科技园区、园艺类公司。

应聘途径:招聘会、专业园艺或农业网站、毛遂自荐。

就业形势:农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行业,科技农业也喊了许多年,但真正进入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轨道,却也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国家实施了好多年的“菜篮子工程”,近年来对农业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势必让越来越多的资本和资源进入农业科技领域,理所当然的,新增加的投入会成就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都反映出园艺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园艺专业药用植物方向的毕业生来说,中医药市场的重新旺盛也是一个不错的兆头。

规划分析:“学习→就业→创业”是园艺专业毕业生目前最常见的成长轨道。一旦确定了在这一行奋斗,那就得细细规划好上述三步曲中的每一个步骤。

学习,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习两个部分,这关系到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专业底蕴和毕业后第一次就业的起点。有同学总会感觉到学校教科书上讲的太枯燥,而且一点用也没有(多半从学长处得到的“经验”)。那该学什么呢?那就得靠你通过实习自己去发现,这也是职业顾问总是建议学生客户们坚持从大一开始寻找实习机会的原因。在实习过程中,你可以从实践工作需要中,和老员工嘴里知道什么东西是最需要学习的。反过来,你学到的东西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例如在图纸上园艺场(园)的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可能会在资金和场地局限的情况下,与实际建设有很大的出入,那如何在实际中运用你学到的规划理论就是实习中的重要任务。

就业方向三公务员、考研

就业去向:农业局或其他行政部门、考研。

应聘途径:研招考试,全国统一公务员考试,各地分别组织的公务员考试。

就业形势: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相信不用我再多费口舌了。园艺专业学生如果说要有优势的话,那一定在竞争专业对口的农业类行政职位方面。考上公务员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

规划分析:公务员招录考试在200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考,充分证明了这类职业的魅力。从过去几年国家招聘的职位来看,监狱狱警等比较“偏”的岗位数量最多,如果你对薪酬、办公地点要求不是太高的话,选择报考地方政府招聘的这些岗位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些。

考研有两种选择,一是还考园艺专业,二是换别的热门专业。在专业选择上,相信如果你想换考专业的话,肯定是因为你后悔本科选择了园艺专业,有了这次经验,相信一定会谨慎很多。

推荐课程:行政行为能力测试、公务员法、演讲与沟通等。

就业方向四转行

就业去向:各行各业,以市场类职位为主。

规划分析:市场营销一直是人才市场招聘数量最多的岗位,也是一个真正锻炼、考验人的岗位,而且,它进入的专业门槛低。因此,在笔者的调查中,大多数园艺专业的毕业生转行后都选择了市场类职位,另外,有一小部分人转行做观赏园艺——这个行业在大城市也渐渐繁荣起来。

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对各行业销售现状的熟悉程度,可以保证毕业生在毕业时顺利找到合适的销售类工作。

推荐课程:市场营销学(包括销售、市场)、消费者心理学、参加一些保险公司提供的免费推销培训。

大学生就业调查:专业离基层越近就业离专业越远

中国网|时间:2005年9月7日|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虽然几次到黑龙江小兴安岭基层林场实习,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专业大四学生孙茜的感觉却是,同学们和基层的关系不是近了,而是更远,“不少同学被基层的环境吓倒了”。该校林学专业连续几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大致都是:接近一半的同学读了研究生,找工作的同学大部分去了省级林业厅、林业科学院或大城市的造纸厂、大公司,还有部分同学干脆转行,比如转入计算机和市场营销行业等。

“按理说,基层林场是我们林学专业最对口、也最能施展才能的地方,实习时林场场长给我们开出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要知道林场工龄最长的职工每月也才300多元,即便这样,愿意去的同学还是很少。”孙茜说。

最能施展专业才能的基层工作单位,大学生反而不愿意去;和基层越近的专业,大学生就业时反而离得越远———孙茜的这种感觉,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有。这是记者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高校毕业生中进行调查采访时了解到的情况。

专业离基层应用很近很多毕业生却首选考研

大四被很多学校就业办公室的老师称为“就业冲刺年”,可很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是考研。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马国玉说,大部分人都做了考研准备,学校读研究生的人数超过毕业生总人数的1/3。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立平说:“考研成了很多毕业生的思维习惯,本科毕业不就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生工作处处长乔红兵说,考研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大四学生的首选。该校上一届本科毕业生中有近30%的人考取研究生或保研。

中国农大生物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大四学生赵翼说,全班90%以上的同学都在准备考研,上一届毕业生中有80%的同学上了研究生。“我们这个专业搞生物理论研究,本科生就业没有什么竞争力,到基层单位没有好的实验条件,用处不大,本科生不就业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想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一位姓冯的大四学生说,全班25名同学,只有3人不准备考研。

记者在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专业、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专业、生物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专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等十几个院系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都做好考研的准备。学生们说:只要考研成功,就无须选择就业了。

考研不成功,毕业生就业首选也是北京、省会城市和其他大城市,一些专业几乎没有学生去基层。“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有学生这样表述自己的决心。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立平说,学校去年作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8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学校很多涉及林业技术的专业在基层林场用得上”,可近年来没有考研的毕业生都到了省级的林业院校和设计研究单位,到基层林场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去了也养不住”。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马国玉也表示,“毕业生中留在北京的,保守估计也占到了60%”。

中国农大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洪莉说,找工作的同学大部分留在了北京的各大贸易公司、国家科研单位和外企,最不济的选择也是到大的农药生产厂家,“去基层的同学很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该校毕业生中在北京地区就业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处长乔红兵说:“近几年,毕业生选择去大型统配煤矿、油田和科研单位的较多,还有一部分去中央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专业一名大四学生说:“即使考不上研,也没有人愿意去基层,环境不好;何况我们对基层也不了解。”

专业和基层工作越近找工作和专业偏离越远

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很多毕业生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越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找工作时自己和专业就离得越远。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罗树坤说,生物科学专业主要从事生物科学理论研究,和基层单位需求距离较远,本科毕业除了考本领域研究生外,要么进入本专业科研院所,要么进入生物领域企业,两者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不错;而不对口就业的情况很少。

在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和观赏园艺专业的毕业生都表示,本专业和基层相距较远。只有在大城市,城市规划和园艺花卉才有市场。观赏园艺专业的聂艳霞说,本专业在大城市找工作不难,一个月工资几千元,“很少有同学放弃自己的专业从事其他行业,上一届就业的大部分同学都留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

与上述两个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农大的动物科学专业研究如何养牛、养猪,如何进行牧草加工和饲料生产,理论上的就业方向是到基层的养殖场和饲料厂,可事实上,去这些地方的毕业生非常少,很多同学为了在大城市里找到工作,干脆转行。

动物科学专业的胡耀东说,读了4年大学,去乡镇养殖场养猪,很多人心理上接受不了,基层待遇也不是很好,“很多毕业生宁愿在北京卖饲料当推销员,也不愿意到基层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毕业生桓靖学的是园艺专业,研究如何让果树产量更高、花卉生长更好。“这个专业与基层联系紧密,果农和花农很需要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可很多同学后来转行了,有的去推销园艺产品,有的在办公室做文秘,有的当了记者编辑。”

在中国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志的印象里,院里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去基层养殖场了。“我们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去基层养殖场用处很大,也很对口,可毕业生大都愿意把户口落在大城市,很多人卖饲料搞营销去了。”

北京林业大学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调查显示,20%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和自己所学专业没关系。该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立平说,学园艺的搞管理,学林业的搞营销。“一边是很多基层林场长年招不到本科毕业生,一边是很多学生转行就业,我们的专业设置、学生培养和就业市场培育需要反思。”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特色专业如采矿工程、地质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和基层结合紧密,很多单位主动找到学校要毕业生。学校学生工作处处长乔红兵介绍,部分专业的供需比达到1∶6甚至更大,说明这些专业的需求很大。但是专业不对口就业的现象也有发生。

为了能留在大城市有些学生刚进大学就调换专业

中国农大的毕业生陈龙,刚进大学时学的是农学专业,因为知道这个专业要跟基层农业打交道,大二时,他申请调换到了热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专业的一名毕业生说,为了能留在大城市,班上五六名同学刚进大学就调换了专业,还有不少同学报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比如力学、土木、考古和新闻专业等。“很多同学说,只有读了研究生,才能进入大城市的科研单位或进入企业领导管理层,不用到基层单位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的胡耀东说,很多刚刚进入动物科学专业的同学了解到将来要和养猪场、养牛场打交道,就立刻开始做各种各样的准备,不愿意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有的同学准备出国,有的同学从大二开始在各种企业里实习,谋求别的发展机会,甚至不少同学去听别的专业的课程,为将来不在这个专业就业做准备。”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专门研究农村基层发展,毕业生蒋金富所在寝室里的6名同学,有两人从大二开始明确表示不喜欢本专业,要换专业考研。另一名同学从大三开始到社会上一家教育公司兼职,“代课一个月能赚1500多元,学到了不少社会经验,将来肯定不从事本行业”。

中国农大理学院化学专业主要学习农药的研制和应用,河南、山东等地基层县市的好几个农药厂,每年都来学校要人,可没有学生去。学院党委副书记洪莉说,为了能留在北京,一名同学曾到一家民营企业卖牛肉,还有一名同学曾到一家私营企业卖巧克力,从事和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是把户口先落下来,一旦稳定了,还可以找其他的工作。”

怀化养牛技术培训班和袁隆平的事迹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