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干好还是牛腩好,做牛肉干用牛哪个部位肉最好

牛肉干好还是牛腩好,做牛肉干用牛哪个部位肉最好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牛肉干好还是牛腩好,做牛肉干用牛哪个部位肉最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牛腩肉能做牛肉干吗求做法

牛腩肉能做牛肉干吗求做法

自制牛肉干的做法

1.牛肉放水中浸泡出血水,放入砂锅中,锅中倒入适量水,加入葱段、姜片、八角、花椒、香叶和1小勺白酒

2.砂锅放火上,大火烧开转小火炖1小时,然后焖20分钟关火,炖好的牛肉放至凉透,然后切成半厘米左右厚的片

3.2小勺生抽、2小勺老抽、1小勺盐、1小勺蚝油、4小勺糖、1/2小勺咖喱粉、1小勺辣椒油、1/4小勺花椒粉、1/4小勺五香粉,加入2大勺的热水搅拌均匀,将牛肉片放入浸泡半天以上(中途上下翻一遍)

4.然后将牛肉片的汤汁沥干,放入加了锡纸的烤盘(大约能烤1盘半),180度15分钟拿出,然后给肉片翻身,放在烤架上接着烤20分钟

5.然后将烤好的牛肉干,干燥处晾干半天

烹饪技巧

1、牛肉要事先浸泡出血水,大约浸泡1小时左右即可,这样做出的牛肉干口感才好。

2、煮牛肉的时候,加入葱姜八角和香叶,可以有效去除牛肉的膻腥味。

3、煮好的牛肉凉透后切,更容易切成整齐的片。

4、牛肉片要多浸泡一段时间料汁,才能充分入味。

5、烤制也很有顺序,先放烤盘后烤架的好处是,一开始烤出很多的汤水,然后在烤架上烘干(这样不会弄脏烤箱)。

做牛肉干用牛哪个部位肉最好

做牛肉干用牛哪个部位肉最好

决定牛肉干是否好吃的关键因素!

首先牛肉的选择要选用筋少的牛上脑部位或者是牛后腿部位,这两个部位的牛肉做成牛肉干最好吃,肉香味十足,而且不塞牙。

腌制的时候时间一定要保证,时间短了不入味,制作工艺上前期沿用了藏蒙牧民们的做法,生的时候将牛肉烘干,后期采用了我们汉族人的做法,将牛肉蒸熟再次晾干,经过这样的处理后这牛肉干的风味很独特,家人吃过之后都竖起了大拇指,直说好吃呢!吃上就停不下来了,都说比卖的不知要好吃多少倍呢!这可是绝好的配方,不看后悔哟!如果你喜欢就收藏起来做给自己和家人吧!这才是牛肉干的正确做法,保证让你越嚼越香呢。

【五香牛肉干】

【食材】牛上脑1500克、白糖100克、生抽100毫升、蚝油100毫升、五香粉10克、黄酒50毫升

【步骤】1、将牛上脑用清水洗干净;

2、将牛上脑纵向切成大拇指粗的条状;

3、切好后放入小盆中,同时要准备好这些调味品:五香粉、黄酒、白糖、生抽、蚝油;

4、将以上这些调味品一起放入牛肉中;

5、将调味品和牛肉拌匀,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冷藏24小时以上,使牛肉充分入味;

6、入味后将牛肉从盆中拿出放在玻璃板上自然风干一小时,这样就避免了牛肉在烘干过程中淌汤的问题;

7、将牛肉放在烘干网上,然后将烘干网放入烘干机中,80度烘干10小时;

8、根据你想要的软硬度调整时间,烘干之后将牛肉拿出来;

9、高压锅中放入适量水,然后将牛肉置于蒸架上蒸一小时左右,我用的是电压力锅,选择牛肉功能键;

10、蒸好后将锅盖打开,牛肉此时已经是熟的状态了;

11、将蒸好的牛肉拿出置于烘干架上;

12、再次送入烘干机中,80度烘干2小时,根据你想要的软硬度调整时间;

13、再次烘干后将牛肉取出来,然后用干净的剪子剪成你想要的长度就可以了,要趁热剪,凉后硬不容易剪,剪好后让牛肉自然凉透,然后放入密封的玻璃罐中,随时取用。美味的五香牛肉干就做好了,好吃极了!

【小贴士】1、牛肉最好要选用筋少的牛上脑部位或者是牛后腿部位;

2、腌制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入味,如果你喜欢吃辣味的可以放入辣椒粉等。

牛霖肉和牛肩肉哪个好

牛霖肉和牛肩肉哪个好

牛肩肉比较嫩

牛肉是大家最常用的食材之一,以肉质细嫩、肉味浓厚而更受食客欢迎。不过,你真的知道每个部位的具体特性和用法吗?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下牛肉各部位的特点以及常用的烹饪手法,以供大家参考。

牛脖肉

特点:脂肪含量低,肉质较粗。

位于牛的劲椎部位,表面附有筋膜,肉中有大量的颈韧带,主要用于制作熟食当中的酱牛肉、低温烤牛肉。

脖仁:

脖仁,也叫雪花肉。所谓“脖仁”就是牛脖子上那块微微突起,最经常活动的肉的核心部分。脖仁的产量非常稀少,一头1千斤的牛,往往只能切出一两斤的脖仁。

牛颈肉

特点:肥瘦兼有,肉质干实,肉纹较乱。

适宜制馅或煨汤,比嫩肉部分出馅率高15%,此部位通常会被用于制作牛肉丸。

肩胛肉

特点:纤维较细,肉质紧实,含筋较多。

牛肩胛肉,位于牛的前肩胛部,前腿的上部,由冈上、冈下肌、前臂筋膜张肌,臂三头肌外侧头肌构成,表面有筋膜覆盖。

牛肩胛肉的肉质比较紧实,且在连接处含有丰富的胶质,比较适合炖、煮、卤,在这个过程中胶质会慢慢融化,使肉质更可口。而牛肩肉的间隙脂肪含量较多,肉质较为鲜嫩。

上肩胛心:

牛肩胛肉中的上肩胛心,位于牛肩胛肉的中心,厚度均匀,脂肪含量低,富有嚼劲。

匙仁:

匙仁实际上是指牛肩胛骨上面托着的一块嫩肉的中心部分,其脂肪含量比脖仁更高,肉质极为柔嫩甜美。

辣椒条:

在牛肩甲外侧,有一形似尖椒状的肉条,很形象的就被起名叫辣椒条了。好奇这块辣椒在哪的可以用左手按右肩,感受一下自己肩胛骨上的肌肉。

这辣椒条又叫嫩肩肉,特点就是“嫩”。因运动较少,所以肉质格外细腻,是少数可以生吃的部位,做牛排、鞑靼牛肉或刺身都很适合。

牛上脑

特点:肉质细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纹沉积。

上脑是在牛颈椎到第6胸椎间的肉,这部分肉也属于运动不足的类型。上脑脂肪交杂均匀,有明显花纹,是牛身上大理石花纹密集的部位之一,适合涮、煎、烤。

肉眼

特点:肉质鲜嫩多汁,脂肪含量较高。

肉眼其实是“肋骨后方的肉”,一端与上脑相连,另一端与外脊相连。“肉眼”这个名字很形象,白色的脂肪夹杂在红色的瘦肉间像眼睛一样。大理石纹越多,“肉眼”越清楚,这块肉的等级就越高,适合涮、烤、煎。

肋排肉

特点:肉质柔软松化,脂肪较多。

此部位是包围着粗壮牛肋骨的那一圈带筋的肉,即牛的第6根到第12根肋骨上的肉,肉质很嫩。

肋排肉可说是最受欢迎、也最被人熟知的牛排部位,常被用于煎制,上桌时连骨一起,卖相相当不错。

牛小排

特点:口感细嫩,油脂分布均匀。

牛小排是从肋排延伸过来的部位,骨头与肉中间有一层脂肪,更容易分开骨肉,常被用于烤、煎。

胸肉

特点:纤维稍粗,口感较为软嫩,表面有脂肪覆盖。

在软骨两侧,主要是胸大肌,面纹多,并有一定的脂肪覆盖,煮熟后口感较嫩,肥而不腻,适合炖、烤。

外脊肉

特点:纤维较里脊粗,富有弹性,肉味浓厚,有嚼劲。

牛背部的最长肌,肉质为红色,容易有脂肪沉积,做法较多,可溜、炒、炸、涮、烤。西餐所说的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这块肉。比起“菲力”(里脊肉),沙朗牛排的操作起来容错率要稍微大一些,因为肉内分布着脂肪,所以煎、烤起来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牛里脊

特点:脂肪含量低,鲜嫩多汁。

牛背部是一处巨大的宝藏,可利用的牛肉分得很细。牛里脊指的是前腰这部分牛肉,位于牛腰部内侧,还包括牛脊柱的一部分,属于牛肉中肉质最细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是运动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

牛里脊常用于炒、溜、涮,潮汕牛肉火锅中的“吊龙”以及西餐中的丁骨牛排、纽约肉排、菲力牛排及铁板烧均取自牛里脊。

牛腱子肉

特点:脂肪含量低,带筋,有胶质感。

牛腱指的是牛的前腿、后腿四条腿大腿部分的肉,由一条一条紧实的肌肉纤维构成的。这些肌肉中只夹杂着一些筋,几乎没有什么脂肪,常被用于酱、卤。

牛腩

特点:脂肪含量较高,口感软嫩。

牛腩通常是指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松软肌肉,即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根据位置的不同,牛腩肉又分为坑腩、崩沙腩、爽腩和挽手腩等(具体可参考:《牛腩,到底是牛身上哪个部份?》)。牛腩的做法较多,常被用于焖、炖、红烧等。

臀肉

臀肉肌肉纤维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适合垂直肉质纤维切丝,或是卤、炖。

牛霖肉

又名和尚头、膝圆,位于股骨内侧主要由缝匠肌,股肉侧肌等构成,肉质坚实,肉中有筋膜,主要用于制作牛肉干或是低温烤牛肉,也可以制作酱卤熟食品。

大黄瓜条

特点:肉质较粗,纤维均匀。

北方部分地区又称底板。大黄瓜条牛肉位于牛后腿股外侧,主要由臀骨二头肌构成,沿半腱肌股骨边缘分割而出,肉块长而宽大。

米龙

特点:肉质较为细密

又称针扒,位于坐骨和髂骨的内则,自然剥离,就会得到米龙,主要由股膊肌构成,肉质较为细密,主要用于烧烤等。

小黄瓜条

特点:肉质细嫩,纤维细密。

又称鲤鱼管,位于牛后腿股外侧,主要由半腱肌肌肉组成,肉块形如管状,是少数可以生食的部位,主要用于炒制。

牛肉的等级之分

由于各个部位的纤维组织、脂肪含量各有不同,不同部位的牛肉还可按照以下等级划分:

特级:里脊

一级:上脑、外脊

二级:仔盖、臀肉

三级:肋条、胸口、肩胛、腩肉

四级:脖肉、腱子肉

值得一提的是,牛肉的纤维组织都比猪肉、羊肉等食材更粗,结缔组织又较多,通常应该横切,这样才能将长纤维切断,不能顺着纤维组织切,否则不仅没法入味,还嚼不烂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