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牛肉面制作过程 求写出关于牛肉面的美食作文!

潮州牛肉面制作过程 求写出关于牛肉面的美食作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潮州牛肉面制作过程,以及求写出关于牛肉面的美食作文!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求写出关于牛肉面的美食作文!

求写出关于牛肉面的美食作文!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们国家有很多美食,要说我最喜欢吃什么,那还得数牛肉面啦。

妈妈做的牛肉面颜色非常好看,而且十里飘雪。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心想肯定是妈妈烧牛肉面啦。于是我赶紧打开门,果然不出我所料,妈妈正在烧牛肉面,过了会,牛肉面终于做好了。我仔细观察牛肉面的样子:一层浓浓的辣酱,上面放了3、4片香菜,好像长在河里的荷叶,里面放了5、6块牛肉,好像河里一条条小鱼,一根根面条卧在里面,它那白色的身体泡在辣辣的牛肉汤里,散发出又辣又香的味道,馋的我直流口水。

牛肉面的做法十分简单,先放入调料、辣酱把牛肉烧熟,其次放入盛出,把锅清洗一下,然后倒入一些水,把面条烧10-20分钟,之后再放入烧熟的牛肉,一锅可口的牛肉面就做成啦。

牛肉面的味道很好,吃牛肉时,我不管它有多辣多烫,我总是大口大口的吃,刚吃到嘴里,辣得我仿佛能喷出火来,可是很快,牛肉面的香气便在嘴里回荡,真实好吃极了,之后我会一个劲的吃牛腩、牛肉、牛筋,直辣得我流泪时才会停下。

妈妈烧的牛肉面深深得映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实在太好吃了!追问

还能长点吗?

追答

你要好长的啊?可以自己想象添加蛮!

追问

OkOK

更多追问介绍平遥牛肉的作文

平遥古城是中国牛肉之乡,平遥牛肉是产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的全国名品名产。

平遥牛肉历史悠久,起源于汉代,明代已负盛名,清代享有很高荣誉,嘉庆帝亲赐平遥牛肉为“人间极品”。

清朝末年,随着平遥商业、金融业的空前繁荣,平遥牛肉经商人带到全国各地,从而使平遥牛肉誉满华夏,平遥城乡牛肉铺、牛肉作坊也逐年增多,平遥牛肉进入了鼎盛的发展时期。

平遥牛肉,传统制作工艺独特,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盐、用水以至加工的节气时令等,都十分讲究。

依*当地特有的土壤、水质、气候、人文等因素,采用考究的选料方法和独特的腌、卤、炖、焖制作工艺,所产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

经国家肉类食品质检中心检测,平遥牛肉钙、铁、锌含量分别比一般牛肉高127%、59%、32%,维生素均比一般牛肉高。

拉面是山西的名产,为山西省的四大面食之一。

特别是晋中市平遥县的拉面最为著名,此面食适宜浇配打卤或各种浇头。

拉面的技术性很强,要制好拉面必须掌握要领,即和面时要防止脱水,晃条必须均匀,出条要均匀圆滚,下锅要撒开,防止蹲锅疙瘩。

拉面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还可制成小拉面、空心拉面、夹馅拉面、龙须面、扁条面、水拉面等。

筋,韧,软,清香利口注:此碗脱与其他碗脱相比,从味道、口感方面均有不同,是平遥县的独特风味小吃,深受群众欢迎,是春秋之季的畅销食品。

清光绪初年平遥城南堡面食名师董宣发明了碗脱子,它有百余年历史.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

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

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称;因“糕”与“高”谐音,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年节或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过生日、老人寿诞、起房盖屋时食之,故又称年糕、喜糕。

多年来,油糕伴随着人们送旧迎新、庆贺道喜,成为晋中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

用刀销出的面叶,中厚边薄。

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而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

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

刀,一般不使用莱刀,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

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牛肉脂肪的含量极少,如果将其周围的脂肪削除掉,脂肪的含量便比腓力肉还少。

其特点是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

它的特色是:肉软烂,山药粑香,汤清鲜。

深受人们的喜爱。

牛肉的脂肪含量较少,略显干燥,放入葡萄酒或醋中浸泡一会,可以增加香味并使肉质软嫩。

写牛肉的英文文章

萝卜的要不?Radishtheradish'svariedassortment,probablyhasmorethan100varieties.Dividesaccordingtotheseason,maydivideintospringtheradishandthefallradish;Maydivideintothelarge,mediumand***allthreetypesaccordingtotherootsize;Dividesaccordingtoradish'scolormaydivideintotheturnip,theblueradishandthecarrot.radish,incountryside,althoughmanyplantit,butmanypeopleunderstanditswidespreadusenotpletely.intheradishincludesmanykindsofnutrientcontents.Itincludesthemassiveglucose,thefructose,thesucrose,themultivitaminsandthemineralsubstance.AndtheVitaminCcontentaremorethan89timesthepearandtheapple.Ifreplacesthefruitwiththeradish,itsVitamin'scontentwillonlygobeyond.radish'sXinhotisalsooneusefulmaterial.Itandinradish'sdigestivefermentcanhelpstomachandintestinesdigestionfoodtogether,particularlyfat.Thepeopleafterhavingeatengreasyfood,willeataradishtocutthegrease.Ifpeopleineatingmealtimehaseatenthequantity,mayalsoeataradish.Listenedtograndfathersayingthatourvillagehadaperson,helikedwithothersmakingabetverymuch.Onetimeatabanquet,heandthehumanmadeabetsaid:“Icaneateightlargebowlvegetables,butisnotsupporteddies,buthasacondition,afterfinishingeatingthefood,letmeexitthedawdledawdle.”Really,hefinishedeatingthefoodtoexitlessthanatime,thenswaggeringstridedinthisfamilyfrontdoor,thepeoplestruggledwereaskingthathehaseatenanything“thepanacea”,butisnotsupporteddies,underpeople'squestioning,hehadnoalternativesaid:after“Iexit,duguporadishesintheplacetoeat,thereforethepresentcanstandwellinthis.”Whycantheradishhelpthedigestion?Becauseintheradishincludesthemassivemustardoils,thetextilefiberandmanykindsofdigestiveferments,thesematerialscanpromotetheintestinestospeedupthecreepingmotion,helpsthedigestion.Theradishmayalsotreatanillness.Ifwillcoughinthecourseoftime,maytakethewhitesugarradishjuice,itwillhavetheeffectwhichthephlegmreduction,willrelieveacough.Theradishmayalsousefortotreatbacillarydysentery,theenteritis.Recentlydiscoveredthattheradishalsohastheverybigusetotheanticancertreatment.other,theradishmayhelp***okingthehumanswearsoffthe***oke.Intheradishincludestheradishacid,itmaycause***okingafterthehumanhas***oked,beeenlipshasnotinciteddoesnothavethetaste,likethiseasytoswearoffthe***oke.radish'smanyuse,maysaysimplyexceedstheginseng,anditspriceisverycheap,nowonderdoctorkindlycalls“theradishjuice”“theginsengsoup”.Thecountrysidehasaslang:“thewintereatsradishXiaChijiang.Dr.Laodoesnotwritetheprescription.”Sinceradishtousbeneficialharmless,thenweusuallywhynotdoeataradish?萝卜萝卜的品种繁多,大约有一百多个品种。

按季节来分,可分为春萝卜和秋萝卜;按根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型;按萝卜的颜色来分又可分为白萝卜、青萝卜和红萝卜。

萝卜,在农村虽然许多家都种它,但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它的广泛用途。

萝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它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多出八九倍。

如果用萝卜代替水果,它的维生素的含量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萝卜的辛辣味也是一种有用的物质。

它和萝卜中的消化酶一起能帮助胃肠消化食物,尤其是脂肪。

人们在吃了油腻食物后,吃点萝卜就会解油腻。

如果人们在吃饭时吃过了量,也可以吃些萝卜。

听爷爷说,我们村有一个人,他很喜欢和别人打赌。

一次在一家宴席上,他和人打赌说:“我一顿能吃八大碗菜而不被撑死,但得有一个条件,吃完饭后得让我出去遛遛。

”果真,他吃完饭出去不到一个时辰,便又大摇大摆地跨进这家大门,人们都争着问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而不被撑死的,在人们的追问下,他无可奈何地说:“我出去后,在地里扒了两个萝卜吃,所以现在能好好地站在这。

”萝卜为什么能帮助消化呢?因为萝卜中含有大量芥子油、纤维和多种消化酶,这些物质都能促进肠子加快蠕动,帮助消化。

萝卜还可以治病。

如果咳嗽日久,可以服用白糖萝卜汁,它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萝卜还可以用来治疗菌痢、肠炎。

最近又发现,萝卜对抗癌也有很大的用处。

另外,萝卜可以帮助吸烟的人戒掉烟。

萝卜中含有萝卜酸,它可以使吸烟的人吸过烟后嘴里没滋没味,这样就容易戒掉烟了。

萝卜的用处之多,简直可以说胜过人参,并且它的价钱很便宜,难怪大夫把“萝卜汁”亲切地唤成“人参汤”。

农村有句俗话:“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劳医生开药方。

”既然萝卜对我们有益无害,那么我们平时何不多...

开胃菜作文350字写爆炒牛肉的

在众多食物中,每一种食物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白菜水灵灵的,非常惹人喜爱;柿子像一盏盏通红的小灯笼,令人垂涟欲滴;薯片吃起来又香又脆;芹菜则清甜爽脆。

而牛肉呢?看起来既不漂亮,又不显眼,但是我最爱吃牛肉。

牛肉的模样跟猪肉差不多,只不过颜色比猪肉红一些。

虽然牛肉长相难看,但是令人惊奇的是,牛肉的味道极美。

麻辣牛肉又香又辣;清蒸牛肉又香又嫩;红烧牛肉又香又脆;火锅牛肉又香又可口。

无论你夹哪一种牛肉放进口里,一阵舒服的感觉便马上传遍全身。

牛肉不仅味道美,它的吃法也很多,可以煮着吃,可以抄着吃,可以烤着吃,也可以炖着吃等等。

其中,我最爱吃抄牛肉,抄牛肉吃起来味道美极了。

记得有一次,小姑抄了一盘牛肉,我一下子就吃了半盘,吃得好饱好饱。

牛肉营养丰富,含的钙比其它的肉高,铁比猪肉,鸭肉,鹅肉多,牛肉还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K和维生素PP,以及维生素M等,牛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肉类之一。

它物美价廉,适合大众口味,深受百姓们的欢迎,当然也包括了我。

紫云牛肉写作文500字

今天午饭我们吃的是牛肉哨子面,我觉得特别好吃。

面里有白萝卜、红萝卜和青菜,我一口气就吃了两碗,嘴还想吃,可是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在我的记忆里,我还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牛肉面,我长大了一定要学会做这样的牛肉臊子面,让爸爸、妈妈尝一尝。

潮汕的牛肉丸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在潮州,潮州是座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潮州古城的小吃,那可真是多种多样,有鸭母捻、鼠壳果、肠粉、牛肉丸、蚝煎、咸水果……其中,我最爱吃的还是妇孺皆知的牛肉丸。

谈起牛肉丸,我可是骨灰级粉丝.你别看它的样子灰不溜秋,颜色一般,但是经过两支三棱铁棒连续捶打两至三小时制成的色、香味俱全的潮州手捶牛肉丸味道鲜美,极富弹性,令人回味无穷。

我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一家牛肉丸店吃点心,那里有出售牛肉丸和牛肉果条汤,十分有名。

我看见有一个师傅在用两支三棱铁棒反复捶打一块新鲜的牛肉直到变成肉泥挤制成丸,我饶有兴趣地问那位捶打牛肉的师傅:“手捶牛肉丸要用哪些牛肉呢?为什么潮州的手捶牛肉丸这么出名啊?”那位捶打牛肉的师傅看我这么想知道牛肉丸的来历,就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了一番:“我们潮州牛肉丸之所以出名,是由于潮汕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所以产出的牛得天独厚。

牛肉丸一般选用山区壮牛,取当天活宰的牛腿肉,切小块,用两支三棱铁棒连续捶打两三小时至牛肉变成肉浆,调味后手工挤制成丸。

潮州牛肉丸的口感筋道,极富弹性,经煮不烂,装碗后汤里再调入蒜头劳和芹菜粒,味道十分鲜美,再蘸上潮汕沙茶酱,牛肉丸和口感和美味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

”听着师傅自豪的语气,想不到区区一粒牛肉丸竟有这么大的学问,看来我还是得好好学习,我暗暗地想道。

我恨不得快点吃到牛肉丸,于是让妈妈买了两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今天我很开心,既品尝到了牛肉丸的美味又了解了潮州的美食,收获真大呀!这就是我们潮州有名的小吃——牛肉丸。

欢迎你来潮州玩,我非常乐意带你品尝品尝潮州美味的牛肉丸!...

写煎牛排的作文

煎牛排的做法一、煎牛排(西餐)牛排,葱头汁,黄酒,鸡蛋,辣酱油,蕃茄沙司,黄瓜片、土豆条或生菜和蕃茄片。

【制作过程】①将牛排切成10克重的小块,逐块用刀拍成1寸半直径的圆薄片,随即用刀斩几下,再把肉修圆,把牛排逐片放入用葱头汁、黄酒等调成的卤汁内拖一拖,取出腌五分钟,再用蛋糊涂拖;②下热油锅两面煎成金黄色,烹上辣酱油和蕃茄沙司,翻几下出锅装盆,配以黄瓜片、土豆条,或生菜和蕃茄片上席即可。

二、煎牛排(北京菜)烹调类别:煎菜系:北京菜食材类别:牛羊肉味道:酱香适宜季节:无关色香味:外焦内嫩主料:牛排辅料:葱头汁,黄酒,鸡蛋,辣酱油,蕃茄沙司,黄瓜片、土豆条或生菜和蕃茄片;制作:1)将牛排切成10克重的小块,逐块用刀拍成1寸半直径的圆薄片,随即用刀斩几下,再把肉修圆,把牛排逐片放入用葱头汁、黄酒等调成的卤汁内拖一拖,取出腌五分钟,再用蛋糊涂拖;2)下热油锅两面煎成金黄色,烹上辣酱油和蕃茄沙司,翻几下出锅装盆,配以黄瓜片、土豆条,或生菜和蕃茄片上席即可。

煎牛排秘籍通常我们吃的那种浇汁牛排是欧式的,美式牛排比较适合中国人的胃口。

它不仅量比较大,还有很丰富的配菜。

在美国的SteakHouse(牛排屋,专门吃牛排的餐厅)里,菜单上牛排是单点的,它把牛肉分成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名称,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肉的部位,这配菜也是需要单点的,像菠菜、蘑菇、沙拉、薯条等,上菜时每个人要的牛排放在自己面前,配菜放在中间,大家可以分吃,很像中餐的吃法,而且牛排的量也很大,爱吃肉的人绝对可以吃得心满意足。

这样的牛排大餐,平时在家里一样可以做到。

要是请朋友吃饭,做上这样一餐,要比餐厅里的气氛更多一份温馨和甜蜜。

▲煎牛排:首先,锅要烧的非常热,这样牛排下锅时,高温会迅速把肉的表面封住,让鲜美的汁留在里面。

煎牛排可以用植物油,也可以用黄油,因为不是炸,所以油不用太多,薄薄一层就可以。

牛排一般有二分熟、五分熟、八分熟和全熟,全凭煎的时间长短。

最后再加盐和黑胡椒粉(后放盐是因为,如果先放会把肉里的汁吸出,影响肉的鲜嫩度)。

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牛肉腌制一下再煎。

用蒜末、姜末、半碗老抽酱油、半杯红葡萄酒、少许蜂蜜、少许辣椒粉和黑胡椒粉,调和成汁,把牛排放在里面腌2个小时左右。

如果有时间提前准备,可以把牛排浸过汁后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在冰箱里过夜,第二天再做,效果会更好。

配菜:蘑菇酱材料:蘑菇250克、搅打奶油100克、黄油调料:盐、胡椒粉、鸡精、老抽酱油做法:把蘑菇切成1厘米左右的厚片。

在煎锅里放一大勺黄油,化开后,倒进蘑菇片,小火煎5分钟左右,待水分蒸发后,放入1/4块鸡精,一小勺老抽酱油,少许盐和胡椒粉,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生煎牛排原料:牛里脊肉、姜、葱、蒜、蚝油、酱油、精盐、糖、味精、嫩肉粉、色拉油、湿淀粉、上汤。

制作:1、牛里脊肉去除筋膜,切成厚片,两面剞“十”字花刀,用刀背拍松,加入嫩肉粉、精盐、葱段、姜片、绍酒、腌渍待用。

2、平锅炕热,滑油后放入少许油,将牛排煎至刚熟起锅,放于盘中堆放整齐。

3、另起锅,放入油,加姜、葱、蒜末炒香加入蚝油,加上汤,调味用湿淀粉勾芡淋油,调成汁,浇淋在牛排上即可。

特点:质地韧嫩,干香味浓。

▲煎牛排原料牛外脊肉250克,面包粉100克,鸡蛋2个,面粉50克,葱段5克,姜片5克,绍酒15克,精盐2克,胡椒粉1克,味精1.5克,猪油100克,番茄沙司1碟,辣酱油1碟。

制法(1)把牛肉批三大片(厚片),两面用刀交叉排过,加葱、姜、盐、酒、味精、胡椒粉渍味。

鸡蛋磕入碗中打散。

(2)牛肉片先拍一层面粉,再拖一层蛋液,然后粘上面包粉揿实。

(3)烧热锅,用油滑过后,放少量油置小火上,把牛入锅,慢慢煎至两面金黄色成熟时取出,剁成一指宽的条,码入盘中,上席跟番茄沙司、辣酱油。

特点:外酥脆,里鲜嫩。

▲嫩煎牛排材料:(二人份)1.生牛排。

4.红酒。

2.海盐。

5.乾燥香料(ItalianSeason)。

3.黑胡椒粒。

6.橄榄油。

做法:事先的腌制:1.在牛排的两侧洒上适量的小颗粒海盐(没有海盐,用粗盐也可以)、现磨黑胡椒。

2.淋上料理用红酒(我们都是在量饭店买最便宜的),高度大约在牛排厚度的三分之一。

(没有红酒,不使用也无所谓,然而,味道的丰富性稍微不足)。

3.再洒上薄薄一层乾燥香料。

使用新鲜的迷迭香,味道也不错。

4.整个腌制约十来分钟即可。

煎锅1.热锅,下橄榄油,下牛排。

2.用大火将两面稍微煎过,以锁住牛排的肉汁为目标。

3.一旦锁住肉汁之后,倒入刚刚腌制用的剩余酱汁,关小火,盖上锅盖,闷煮个几分钟,(端看牛排的厚度而定),即可起锅。

4.切开来的肉片切面,是呈现***红色的。

最后再洒上些许黑胡椒,就是美味的嫩煎牛排罗。

(坤德文化网)▲椒盐牛排制作方法原料:牛排500克,绍酒、花椒盐、酱油、味精、干淀粉少许,鸡蛋一个,猪油适量。

制法:①将牛排斩成宽、厚均匀的条,每条都要带上骨头;将牛骨条加入绍酒、酱油、味精、...

牛肉面得作文两百字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们国家有很多美食,要说我最喜欢吃什么,那还得数牛肉面啦。

妈妈做的牛肉面颜色非常好看,而且十里飘雪。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心想肯定是妈妈烧牛肉面啦。

于是我赶紧打开门,果然不出我所料,妈妈正在烧牛肉面,过了会,牛肉面终于做好了。

我仔细观察牛肉面的样子:一层浓浓的辣酱,上面放了3、4片香菜,好像长在河里的荷叶,里面放了5、6块牛肉,好像河里一条条小鱼,一根根面条卧在里面,它那白色的身体泡在辣辣的牛肉汤里,散发出又辣又香的味道,馋的我直流口水。

牛肉面的做法十分简单,先放入调料、辣酱把牛肉烧熟,其次放入盛出,把锅清洗一下,然后倒入一些水,把面条烧10-20分钟,之后再放入烧熟的牛肉,一锅可口的牛肉面就做成啦。

牛肉面的味道很好,吃牛肉时,我不管它有多辣多烫,我总是大口大口的吃,刚吃到嘴里,辣得我仿佛能喷出火来,可是很快,牛肉面的香气便在嘴里回荡,真实好吃极了,之后我会一个劲的吃牛腩、牛肉、牛筋,[转自深圳培训吧szpxb]直辣得我流泪时才会停下。

妈妈烧的牛肉面深深得映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实在太好吃了!

推销牛肉丸作文500字

谈起牛肉丸,我可是骨灰级粉丝.你别看它的样子灰不溜秋,颜色一般,但是经过两支三棱铁棒连续捶打两至三小时制成的色、香味俱全的潮州手捶牛肉丸味道鲜美,极富弹性,令人回味无穷。

我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一家牛肉丸店吃点心,那里有出售牛肉丸和牛肉果条汤,十分有名。

我看见有一个师傅在用两支三棱铁棒反复捶打一块新鲜的牛肉直到变成肉泥挤制成丸,我饶有兴趣地问那位捶打牛肉的师傅:“手捶牛肉丸要用哪些牛肉呢?为什么潮州的手捶牛肉丸这么出名啊?”那位捶打牛肉的师傅看我这么想知道牛肉丸的来历,就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了一番:“我们潮州牛肉丸之所以出名,是由于潮汕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所以产出的牛得天独厚。

牛肉丸一般选用山区壮牛,取当天活宰的牛腿肉,切小块,用两支三棱铁棒连续捶打两三小时至牛肉变成肉浆,调味后手工挤制成丸。

潮州牛肉丸的口感筋道,极富弹性,经煮不烂,装碗后汤里再调入蒜头劳和芹菜粒,味道十分鲜美,再蘸上潮汕沙茶酱,牛肉丸和口感和美味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

”听着师傅自豪的语气,想不到区区一粒牛肉丸竟有这么大的学问,看来我还是得好好学习,我暗暗地想道。

我恨不得快点吃到牛肉丸,于是让妈妈买了两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今天我很开心,既品尝到了牛肉丸的美味又了解了潮州的美食,收获真

查一下写夸兰州牛肉面的作文100字左右

我的家乡在兰州。

这是个美丽的地方,一年四季分明。

家乡的特产很多,比如:黄河蜜(一种瓜)、白兰瓜、白粉桃、百合、软儿梨......但是我最喜爱的是家乡的牛肉面。

兰州的牛肉面馆很多,有的规模很大,就像酒店一样。

比较出名的是金鼎牛肉面、黄师傅、马子禄等。

更多的却是占地几十平方米的小店,或者在闹市区,或者在马路边。

我们兰州的大人小孩都爱吃牛肉面,尤其是大清早,很多的人都把它当成了早点。

吃上一碗牛肉面,爽!。

牛肉面的特点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

一清是指牛肉面的汤清,做的好点的牛肉面汤是煮过肉的汤,汤虽然清但是味道好;二白是指牛肉面里的萝卜和面条白;三红是指牛肉面的辣椒红;四绿呢,指的是牛肉面里的香菜和蒜苗。

牛肉面的种类很多,有:毛细、一细、二细、三细、韭叶、大宽、二柱子、荞麦楞子等。

朋友,来一碗二细吧!你看,手脚麻利的师傅已经为你下好面了!捞面,舀汤,调肉,调辣椒油,撒上香菜和蒜苗!您请吃!当然,你还可以加一个例如凉拌黄瓜、洋芋丝,茶叶蛋之类的小菜了。

对了,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吃牛肉面,一般要一碗面,还要要一两牛肉和两个茶叶蛋呢!我很爱家乡的牛肉面,如果有一周时间没吃,嘴里面就馋得不得了!现在全国都有牛肉面馆,但是因为水质、人们的习性等原因,大多变了味。

如果要吃牛肉面,最正宗的还是在兰州!朋友,欢迎你到兰州来做客,我将邀请您品尝正宗的牛肉面!

安阳“八大景”鲸背观澜鹿苑生辉柏门珠沼漳河晚渡韩陵片石龙山积雪善应松涛漫水长虹特色餐饮道口烧鸡、老庙牛肉、安阳三熏、曹马芝麻糖。

地方小吃扁粉菜、粉浆饭、烩菜、皮渣、血糕、内黄***、关家酥烧饼。

安阳血糕为著名风味小吃,用荞麦面、猪血佐以其它配料蒸制成糕,然后切片油炸,抹上蒜汁后食用。

土特产内黄大枣、山楂、核桃、阳梨、板栗、大红袍花椒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求写出关于牛肉面的美食作文!

最好吃的牛肉面在哪里

最好吃的牛肉面在哪里

文字:魏水华邹恬怡

头图:Pixabay

东亚和南亚的民族,有许多历史共性。

比如,都有不吃牛肉的历史。

虽然不吃牛肉的原因各异,但无论是日本源自皇权的禁肉令,还是印度源于宗教的牛为神灵,本质上来说,都与中国人不吃作为生产资料的耕牛是同样的归因。

是的,中国人骨子里不信神,也不信皇权,所以中国古代禁食牛肉的法令,从一开始就把理由解释得明白通透。

反过来说,牛肉这么好吃的东西,在中国如此爱吃的国度,也从没真正断绝过。宰杀老、病、残疾牛虽然一直是合法的营生,但在那个并没有食材溯源体系的时代,成为盘中熟物后,也就无从考证牛肉的由来。《水浒传》里绿林好汉们“二斤牛肉、一壶好酒”,颇能代表中国古代游走在皇法边缘的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

同样,中国古代很长的时间中,也并未将小麦制品视作上得厅堂的好物。

西晋文人束皙,写过一篇《饼赋》,罗列了许多面食,他说:春天不冷不热,适合吃“曼头”(馒头);夏天酷热的时候,适合吃“薄壮”(可能是凉面皮);秋天降温了,最好吃“起溲”(发面饼);隆冬天寒地冻,那就是“汤饼”(面片)最好了。而“牢丸”(汤团)是面食里最好的,因为一年四季都好吃。

这些面食,有的是从遥远的异域传来,有的则是从社会下层自发形成,总之,都和伟大传统无关。

所以,牛肉与面条的相遇,天然就带着一股发端于江湖的草莽之气,它凝聚了市井的喧嚣与人间的烟火。在中国美食的谱系中,如果说刀鱼、鲥鱼、湖蟹等淡水鱼鲜,代表了精英阶层的舌尖审美,是文人们口口称颂的雅馔;那么牛肉面,则是平民阶层中最具旺盛生命力、最能反映地域风物的离离春草。

No:1壹

从宏观角度来看,牛肉面并非中国土生的食品,今天我们吃到的牛肉面,大抵有两大源流,西食东渐,与海上舶来。

与中国人在正规宴席上习惯饭菜分开不同。中亚的饮食大多是主食与配菜装在一起:各种烤肉、酱汁和蔬菜被放在垫着馕的盘子里,或者将藏红花、洋葱、鸡肉和长粒米饭炒成一碗……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卖相不佳、鱼龙混杂,只能作为无产阶级果腹的东西,却是伊斯兰社会中上得档次的美食。

从汉朝开始,这些西方的吃法,以及原产于中亚的小麦,就陆续开始传入中原,并自下而上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饮食。黄河流域的面食文化,中原地区以牛羊为主要肉食的风俗逐渐形成。

东汉宫廷里就已有专门制作汤饼的“汤官”。魏文帝曹丕曾经怀疑,何晏的面白如玉,是在脸上涂了脂粉。于是,文帝传何晏入宫,赏赐一碗汤饼。看着何晏吃得满头大汗,面色由白转红再转白,他才相信何晏是真的肤白。

这种西食东渐,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李世民“天可汗”的威名,以及大唐包容开放的国家政策,让包括诗仙李白在内的大量中亚人,经由河西走廊,在天水、兰州中转后,慕名来到了唐帝国的中枢核心:长安。

这些中亚人,带来了白水煮牛羊肉的饮食习惯,也带来了各式各样面食的吃法。很快的,在食物上充满创造力的中国人改良了中亚人用牛羊肉汤煮面饼、面片的吃法,形成了更易入味的细长条状面食——也就是后来的面条。

在北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中提到:“魏晋之代,世尚食汤饼,今索饼是也。”索,在汉语中意指条状物,这大概是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面条。

巧合的是,几乎同时代,在小麦向更西方传播的路上,意大利人发明了AnclleHair(天使的发丝),也就是后来我们吃到的意大利细面。

同样的条状小麦制品、同样的易入味特性,可见爱好美食的人们,常常有惊人的审美相似。

No:2贰

明代之后,南稻北麦的作物分布,已经完全成型,“南人饭米,北人饭面”的结构日趋固化。同时,随着面条在国家范围内的流传,“面”这个词日益成为面条的代称,而非它的本意,小麦面粉。

对于盛产文人士子的南方来说,面条沦为点缀生活的情调,而非填肚子的道具,所以面条的配菜,也努力往吃不饱肚子的水产、鲜蔬上靠。李渔饶有兴趣地记述了他的用鱼肉干、虾米、鲜笋、芝麻、花椒等做的“八珍面”,袁枚也曾兴致勃勃地谈起他用鸡汤、鳗鱼、虾汁和蘑菇汁做的小面点。

而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则依然保留了用牛羊肉汤配面条,以求填饱肚子的风俗。不同的是,以河南烩面为代表的羊肉面大行其道的时候,因为国家明令禁止宰杀耕牛,牛肉面只存在于不为人知的暗面,以及回民为代表的穆斯林饮食中。

1840年,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大清的国门;十年后,美国人以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东亚的民族第一次发现,原来千年来视为禁忌的牛肉,居然是欧洲人强身健体的营养品。

但民族性格,又一次让两国在牛肉面的历史上上分道扬镳:日本人推行全盘西化,明治天皇带头吃牛肉、喝牛奶,以增强体质。其后百年的进程中,还培育出了肌间脂肪含量极高的和牛。此外受中式面条影响,发明出了以骨汤为基础的日式拉面。

但中国人却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在吃牛这件事上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清汤牛肉面的招牌才出现在兰州街头。

这大概是中国人偷偷吃牛肉数千年来,第一次堂而皇之地在闹市上公开挂出牛肉面的字号。

No:3叁

汉族从来就是一个后来居上的民族,牛肉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自从兰州第一碗牛肉面成为口口相传的著名小吃,并被唐鲁孙为代表的精英阶层文人们撰文称颂之后,各地基于本土的烹饪手法和饮食口味,都做出了有地方特色的牛肉面。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各具特色的牛肉面,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内销转出口”,影响了我们的邻国和全世界。

20世纪40年代,越南阮氏王朝覆灭,百姓出于对封建王朝的叛逆,开始在皇都顺化食用牛肉。来自中国广西、贵州一带的移民又带去了牛肉面和牛肉粉的制作技艺,两厢结合之下,发明出了越南人引以为国粹的顺化牛肉面(BunboHue)。

70年代,重庆华侨李北祺以“牛肉面大王”为招牌,在加州地区开设牛肉面连锁店,这是迄今为止除了熊猫快餐之外,在美国最成功的中餐连锁品牌。且相比于口味怪异的左宗棠鸡、炒杂碎,牛肉面算是在美国能吃到的最平民、最地道的中餐之一。以至于后来,“加州李先生牛肉面”居然有底气回国,在北上广开设分店,堪称连锁中餐的旗帜。

70年代末,日本企业和台湾企业合资,仿效当时如日中天的日清公司的泡面产品,以台湾牛肉面为底味、加入日式拉面的配菜,创制出了“康师傅”品牌和旗下第一代网红泡面——红烧牛肉面。一举在整个东亚地区击败了日清豚骨面,也开创了后来无数牛肉口味方便面的先河。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而言之,中国牛肉面以因地制宜的选材、便捷的制作过程和丰富绵长的口味,成为最具文化包容性和世界影响力的中餐。

那么,完整的中国牛肉面图谱,究竟是怎样的?

甘肃:兰州牛肉面

|牛肉面开山鼻祖|

传说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面汤要清,萝卜要白,香菜要绿,辣椒要红,面条要黄)的制作标准,是一位名叫陈维精的河北秀才发明的。

陈维精的回族徒弟马六七,把制作标准带到兰州,并由后辈马保子在兰州发扬光大。

本质上,兰州拉面发迹的故事,与肯德基如出一辙:哈兰·山德士上校是印第安纳人,却千里迢迢跑去盐湖城卖肯塔基州炸鸡。原因无它:肯塔基州作为南方蓄奴州,确实有吃炸鸡的文化传统。

兰州也有类似的特质:自唐以来,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兰州一直是西食东渐的中转站;元以后大量回民的聚居,让牛肉面有了民族基础;晚清的汉族文人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制作标准,就好像是肯德基总结出的炸鸡制作标准,如一管催化剂,把食品从风物上升到了品牌。

直到今天,兰州牛肉面依然是中国牛肉面最具特色的强势地域标志职一。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既能找到关中平原的优质小麦粉,又能轻松获得来自藏、疆边区的优质牛肉。

蓬灰泡水合面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蓬草烧成灰之后,带有碱性,能固化面粉内的蛋白质,让面条更劲道。本质上,蓬灰面和南方吃的碱面、做烘焙加的小苏打是一个作用。

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不用切得飞薄的肉片,而是牛肉粒,这与市面上多数青海化隆牛肉面不同。肉粒酥烂而不绵软,非常考验师傅煮肉的功力;如果要额外加一碗肉,牛肉片才会登场。

因为临近关中,与陕西类似的油泼辣子也在兰州牛肉面中不可或缺,但与关中平原的嗜辣不同,兰州牛肉面油泼辣子的最高境界是“只香不辣”,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保留了中亚的食俗。

四川:内江牛肉面

|传承正宗川味|

史学家普遍认为,台湾牛肉面与四川牛肉面有师承关系,但许多台湾人去了成都寻找“正宗牛肉面”后,都无功而返。

台湾作家逯耀东曾经写道:“(在成都)去寻觅地道的川味牛肉面。穿街过巷两个小时,竟无所获。最后吃了两盘夫妻肺片与一碗钟水饺,拎了一斤郫县豆瓣酱回来。”

其实,如果来到距离成都不到200公里的内江,才会发现,真正的川味牛肉面原来在这里。

细面重碱、宽汤红油、牛肉入口即化,是内江牛肉面的几大特色。和兰州的蓬灰面类似,面条多加碱,一般店家都用一口大锅烧水,滚开以后把细长的面条扔进去,用长长的竹筷划拉开来,煮1分多钟就捞起,以保证面条的口感筋道。

牛肉臊子也是选用市场上的新鲜牛肉,佐以各家的秘制香料烧制而成。牛肉切块后,先经热油爆香、再加香料炖煮,经过长时间炖煮的牛肉块口感软烂,香味入骨,闻之让人欲罢不能。

出锅时,配上小葱、姜蒜水、酱油、花椒粉、味精、醋等调味料,面条筋道,牛肉酥软入味,油辣子带着微微的焦香,辅以青翠欲滴的青菜叶子或香菜——还有最后一道秘诀:每碗面的汤底加少许猪油,让面条入口更柔、面汤更香。

张大千是内江人,他晚年移居台湾,常常在在台北的家中摩耶精舍里,亲手做牛肉面招待客人。尝过老画家手艺的演员郭小庄回忆:“张大千的牛肉面做的非常好,他做牛肉分两种,一个是红烧牛肉面,一个是清炖牛肉面。”郭小庄平时为了保持身材吃的很少,面对牛肉面却禁不住诱惑,一口气吃下了三大碗。

张大千曾经旅居甘肃,临摹敦煌壁画四年之久,他做的清汤牛肉面,恐怕就是当时从甘肃师傅手上偷师得来;而他的红烧牛肉面,则应该是正宗的家乡味道了。

湖北:襄阳牛肉面

|反映文化交融|

牛肉面是文化交融对冲的产物,一般说来,文化越多元包容的地方,就越能孕育好吃的牛肉面。兰州是,襄阳也是。

这座中部小城南通江汉,东接汉口、信阳,北上中原、洛阳,西去长安、汉中,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正因这地理位置,使得襄阳文化拥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比如饮食,就跳出了“南米北面”的框架——襄阳人既可以每天捧起一碗面当主食,亦可以就着菜下白米饭吃的不亦乐乎。

襄阳牛肉面是火爆的红汤,滋味麻、辣、鲜、香,比之内江牛肉面有过而无不及。一碗各种香料炖的老卤是其中精华。除了牛肉外,还有牛肠、牛肚、牛肝,所有配菜,都要在卤中熬45分钟以上,熬到牛油溢出,汤头醇厚。再加上豆芽、香菜,滋味俱全。

襄阳牛肉面的标准吃法,还要加上一枚生蒜,配上一碗黄酒。嚼一口蒜,喝一口酒,一碗热辣辣的牛肉面才能爽爽落落地下肚。

外地人到襄阳,总带着大啖一碗牛肉面的决心,但最后常常“不小心”被辣的涕泪直流,一边瞄着隔壁桌吃的飞快的姑娘,一边望望眼前红火热辣的牛肉面和黄酒,甘拜下风。

安徽:淮南牛肉汤

|南甜北咸均沾|

淮南地区最出名的并不是牛肉面,而是牛肉汤。

当地吃牛肉的历史,与湖北襄阳颇多相似。作为从三国时期,一直到民国北伐战争期间,战乱不断的地方,郡县废弛,民族和食物的融合就尤为激烈频繁。而目无王法地吃牛肉,也是很早就在这块地区流传的风俗。

作为南北交汇之地,淮南牛肉汤把“南甜北咸”的滋味表达无虞。

一般店家都会提供甜汤与咸汤两种口味可供选择,咸汤的调味颇似兰州牛肉面的汤头,用香料加牛肉炖出的清汤,清爽鲜美,牛肉要用肥一些的,以其厚重和汤的清爽形成滋味的层次;

甜汤则是不加盐的,用牛骨熬出浓厚的汤汁,下一丁点糖,突出骨汤本身的鲜甜,这又是很南方的做法了。

汤里的牛肉很是手撕的,纤维毕现,咬起来口感扎实,绝非普通的切片牛肉可以媲美,充满了中原地区粗犷的张力。

其实,同为中原黄泛区的黄淮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牛肉汤,比如洛阳、商丘、宿州等地。但唯有最南的淮南,是以粉丝和豆皮丝作为牛肉汤中的主食。

毫无疑问,它已经颇具南方牛肉面的形态了。

湖南:常德牛肉粉

|又油又香的湘味|

湖南常德是著名的米粉产区,用当地常德香米做的米粉,带着轻微的发酵香味,圆而细长,有着不输台湾新竹米粉的品质。

湘菜重油,对于口味清淡的人来说,也许会嫌其腻味。但作为米面的佐料,却滋味刚好。湖南人把米面的佐料称为“油码”,形容其油润多汁。

常德街头常见的小吃,就是把米粉加开水烫熟,加上肉丝、三鲜、炸酱、菌油、蹄花、排骨、鸡丁、鳝鱼等油码。而其中最高级、最著名者,莫过于牛肉。

常德津市是南方最著名的回民聚居地之一,据说雍正年间就有北方的回族部落来此落籍。回民好吃牛肉面,到了多产大米少产面的南方,便因地制宜将米粉入牛肉汤,这就是常德牛肉粉的雏形。

再后来,回民们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盛产的山楂、枙子、灵香草等南方香料,与牛排、牛筋、牛杂一起熬煮老卤。

熬倒油水分离,吃的时候,一勺牛油、一勺老汤,再根据食客的要求加入牛的各种部位,最后再来一颗卤汤里浸透的卤蛋,一点香菜花生,就是一份地道的常德早餐。

广东:潮州牛肉面

|客家人独有的讲究|

南岭以南,自古就是远离中原文明的化外之地。所以在南方客家人的餐桌上,牛肉有着远超北方的重要地位。

南方以山地居多,因此饲养黄牛、水牛非常普遍,客家人因地制宜以牛肉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还发展出肉源地道、入味独到、工艺精到、工序老道的“四道功”,只要有客家人生活的地方,总能找到牛肉丸、牛杂汤、牛肉打边炉等等各种各样的牛食。

当然,也包括牛肉面。

潮州的牛肉面和牛肉粿条,既非清汤、也非红汤,而是用牛骨汤、沙茶酱、白胡椒调制出的浊汤,咸鲜微辣,带着芝麻花生的油润、鱼露虾酱的鲜味和豉油的甜味。

主要的配菜一般有三种,现切的吊龙肉,用开水烫到半熟,鲜嫩滑口;炖倒酥烂的牛腩肉,绵软入味;店家自治的牛肉丸,Q弹爽口。如果是熟客,又有特殊要求,店家也能提供胸口油、脖仁等特殊部位的牛肉。

总而言之,讲究。

南方米多面少,所以默认会用粿条来配牛肉。但其实,潮汕酥面才是牛肉面的最佳拍档。所谓酥面,近似于广州的竹升面,将面团用人力压到极其紧实,再切成发丝般细长。“酥”在潮汕方言里有筋道的意思,可见其口感。

贵州:花溪牛肉粉

|一勺直击灵魂的酸汤|

如果用一种味道概括云贵高原的食物,酸,当仁不让。

花溪牛肉粉的最大特色,当然也是开胃的酸味。

米粉用的是蒸汽粗粉,爽滑,不用嚼,就能滑落食道。汤是用带骨牛肉熬的,颜色乳白,有一层厚厚的牛油,加了辣椒,色泽红艳。

牛肉并不酥烂,相反,还有嚼劲,与米粉的爽滑形成强烈对冲。

泡在汤里的酸莲花白是整碗牛肉粉的灵魂。莲花白是贵州人对包菜的俗称——长得像莲花,颜色白。所谓酸,是类似于韩国泡菜的发酵,云贵高原独特的恒温湿热气候,让当地的发酵蔬菜制作有着迥异外地的浓厚酸味,为了防虫防坏,还要在莲花白里加入大量辣椒。

这种带着酸辣味的汤汁,赋予了牛肉汤独一无二的口感,米粉的滑、牛肉的韧、莲花白的脆,互为因果,米粉汤酸、辣,带着让人欲罢不能的微臭,可以类比广西的螺蛳粉。

外地吃到的花溪牛肉粉,往往是满碗红油,找不到酸莲花白。尝一口,只有辣味,没有酸味。虽然失之毫厘,却差之千里。

台湾:眷村牛肉面

|集大成的质感|

在台湾,牛肉面从二十多块钱的街边小吃到上千元一碗的“元首牛肉面”,种类应有尽有,而且几乎每一家都有独特的做法。如果一日三餐都吃牛肉面,半个月都很难吃到重样的。

但实质上,解放之前的台湾,很少吃牛肉,也不吃面条,因为台湾本地产水稻,面粉不是他们的主食。

眷村牛肉面的横空出世,带有一种“集大成”的质感——这碗面里,有各地的味道,是国家牛肉面地理最当之无愧的句点。

台湾学者普遍认为,第一代赴台,居住在眷村的大陆移民,按照川味小吃红汤牛肉的做法,又参照了山东人汤面加肉的吃法,发明了这种以四川豆瓣酱为底味的红烧牛肉面。所以,当年台湾很多大饭店的厨子,都会吹嘘自己在山东籍军阀孙传芳手下做过事,学了一身炖牛肉的本事。

1970年代后,台湾开放牛肉进口,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肉,快速代替了本地口感硬价格贵的黄牛肉和水牛肉。特别是美国的牛肉罐头,开盖就能浇在牛肉面上,滋味、卖相都相当不错,给予了台湾牛肉面相当程度的产业化发展基础。

后来的加州牛肉面、温哥华牛肉面,都是华侨受台湾牛肉面的做法启发,带到西半球。

如果说兰州牛肉面的重点是面条和汤底,要不是碍于名字,那一点高冷的牛肉都可以不出镜。那么台湾牛肉面正好相反:面条口感或许马马虎虎,但用牛骨烹制并加入风味酱料的醇香面汤,配上酥烂入味的牛腱子肉,几乎让你忘记碗里平平无奇的面条。

马英九回忆过他初中跟同学一起吃牛肉面的情景。面碗大、分量足,“大家吃面就像埋在脸盆里洗脸。”

是的,不论台湾自身的文化发展得多么小清新小文艺,在捧起牛肉面的时候,来自大陆先辈们的豪迈,又重新回到每个人身上。正如台湾学者焦桐所说:“牛肉面本来是历史的偶然,而如今已经成了台北的饮食乡愁。”

END

白岩松说,他在国外出差很长时间回来,下了飞机居然没先回家,而是直奔他最喜欢的那家牛肉面店。

“一大碗连汤带水吃下去,出了一身汗,这才觉得到家了。所谓爱国,原来是爱家门口的那碗牛肉面。”

中国最好吃的牛肉面在哪里

中国最好吃的牛肉面在哪里

文字:魏水华邹恬怡

头图:Pixabay

东亚和南亚的民族,有许多历史共性。

比如,都有不吃牛肉的历史。

虽然不吃牛肉的原因各异,但无论是日本源自皇权的禁肉令,还是印度源于宗教的牛为神灵,本质上来说,都与中国人不吃作为生产资料的耕牛是同样的归因。

是的,中国人骨子里不信神,也不信皇权,所以中国古代禁食牛肉的法令,从一开始就把理由解释得明白通透。

反过来说,牛肉这么好吃的东西,在中国如此爱吃的国度,也从没真正断绝过。宰杀老、病、残疾牛虽然一直是合法的营生,但在那个并没有食材溯源体系的时代,成为盘中熟物后,也就无从考证牛肉的由来。《水浒传》里绿林好汉们“二斤牛肉、一壶好酒”,颇能代表中国古代游走在皇法边缘的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

同样,中国古代很长的时间中,也并未将小麦制品视作上得厅堂的好物。

西晋文人束皙,写过一篇《饼赋》,罗列了许多面食,他说:春天不冷不热,适合吃“曼头”(馒头);夏天酷热的时候,适合吃“薄壮”(可能是凉面皮);秋天降温了,最好吃“起溲”(发面饼);隆冬天寒地冻,那就是“汤饼”(面片)最好了。而“牢丸”(汤团)是面食里最好的,因为一年四季都好吃。

这些面食,有的是从遥远的异域传来,有的则是从社会下层自发形成,总之,都和伟大传统无关。

所以,牛肉与面条的相遇,天然就带着一股发端于江湖的草莽之气,它凝聚了市井的喧嚣与人间的烟火。在中国美食的谱系中,如果说刀鱼、鲥鱼、湖蟹等淡水鱼鲜,代表了精英阶层的舌尖审美,是文人们口口称颂的雅馔;那么牛肉面,则是平民阶层中最具旺盛生命力、最能反映地域风物的离离春草。

No:1壹

从宏观角度来看,牛肉面并非中国土生的食品,今天我们吃到的牛肉面,大抵有两大源流,西食东渐,与海上舶来。

与中国人在正规宴席上习惯饭菜分开不同。中亚的饮食大多是主食与配菜装在一起:各种烤肉、酱汁和蔬菜被放在垫着馕的盘子里,或者将藏红花、洋葱、鸡肉和长粒米饭炒成一碗……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卖相不佳、鱼龙混杂,只能作为无产阶级果腹的东西,却是伊斯兰社会中上得档次的美食。

从汉朝开始,这些西方的吃法,以及原产于中亚的小麦,就陆续开始传入中原,并自下而上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饮食。黄河流域的面食文化,中原地区以牛羊为主要肉食的风俗逐渐形成。

东汉宫廷里就已有专门制作汤饼的“汤官”。魏文帝曹丕曾经怀疑,何晏的面白如玉,是在脸上涂了脂粉。于是,文帝传何晏入宫,赏赐一碗汤饼。看着何晏吃得满头大汗,面色由白转红再转白,他才相信何晏是真的肤白。

这种西食东渐,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李世民“天可汗”的威名,以及大唐包容开放的国家政策,让包括诗仙李白在内的大量中亚人,经由河西走廊,在天水、兰州中转后,慕名来到了唐帝国的中枢核心:长安。

这些中亚人,带来了白水煮牛羊肉的饮食习惯,也带来了各式各样面食的吃法。很快的,在食物上充满创造力的中国人改良了中亚人用牛羊肉汤煮面饼、面片的吃法,形成了更易入味的细长条状面食——也就是后来的面条。

在北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中提到:“魏晋之代,世尚食汤饼,今索饼是也。”索,在汉语中意指条状物,这大概是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面条。

巧合的是,几乎同时代,在小麦向更西方传播的路上,意大利人发明了AnclleHair(天使的发丝),也就是后来我们吃到的意大利细面。

同样的条状小麦制品、同样的易入味特性,可见爱好美食的人们,常常有惊人的审美相似。

No:2贰

明代之后,南稻北麦的作物分布,已经完全成型,“南人饭米,北人饭面”的结构日趋固化。同时,随着面条在国家范围内的流传,“面”这个词日益成为面条的代称,而非它的本意,小麦面粉。

对于盛产文人士子的南方来说,面条沦为点缀生活的情调,而非填肚子的道具,所以面条的配菜,也努力往吃不饱肚子的水产、鲜蔬上靠。李渔饶有兴趣地记述了他的用鱼肉干、虾米、鲜笋、芝麻、花椒等做的“八珍面”,袁枚也曾兴致勃勃地谈起他用鸡汤、鳗鱼、虾汁和蘑菇汁做的小面点。

而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则依然保留了用牛羊肉汤配面条,以求填饱肚子的风俗。不同的是,以河南烩面为代表的羊肉面大行其道的时候,因为国家明令禁止宰杀耕牛,牛肉面只存在于不为人知的暗面,以及回民为代表的穆斯林饮食中。

1840年,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大清的国门;十年后,美国人以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东亚的民族第一次发现,原来千年来视为禁忌的牛肉,居然是欧洲人强身健体的营养品。

但民族性格,又一次让两国在牛肉面的历史上上分道扬镳:日本人推行全盘西化,明治天皇带头吃牛肉、喝牛奶,以增强体质。其后百年的进程中,还培育出了肌间脂肪含量极高的和牛。此外受中式面条影响,发明出了以骨汤为基础的日式拉面。

但中国人却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在吃牛这件事上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清汤牛肉面的招牌才出现在兰州街头。

这大概是中国人偷偷吃牛肉数千年来,第一次堂而皇之地在闹市上公开挂出牛肉面的字号。

No:3叁

汉族从来就是一个后来居上的民族,牛肉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自从兰州第一碗牛肉面成为口口相传的著名小吃,并被唐鲁孙为代表的精英阶层文人们撰文称颂之后,各地基于本土的烹饪手法和饮食口味,都做出了有地方特色的牛肉面。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各具特色的牛肉面,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内销转出口”,影响了我们的邻国和全世界。

20世纪40年代,越南阮氏王朝覆灭,百姓出于对封建王朝的叛逆,开始在皇都顺化食用牛肉。来自中国广西、贵州一带的移民又带去了牛肉面和牛肉粉的制作技艺,两厢结合之下,发明出了越南人引以为国粹的顺化牛肉面(BunboHue)。

70年代,重庆华侨李北祺以“牛肉面大王”为招牌,在加州地区开设牛肉面连锁店,这是迄今为止除了熊猫快餐之外,在美国最成功的中餐连锁品牌。且相比于口味怪异的左宗棠鸡、炒杂碎,牛肉面算是在美国能吃到的最平民、最地道的中餐之一。以至于后来,“加州李先生牛肉面”居然有底气回国,在北上广开设分店,堪称连锁中餐的旗帜。

70年代末,日本企业和台湾企业合资,仿效当时如日中天的日清公司的泡面产品,以台湾牛肉面为底味、加入日式拉面的配菜,创制出了“康师傅”品牌和旗下第一代网红泡面——红烧牛肉面。一举在整个东亚地区击败了日清豚骨面,也开创了后来无数牛肉口味方便面的先河。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而言之,中国牛肉面以因地制宜的选材、便捷的制作过程和丰富绵长的口味,成为最具文化包容性和世界影响力的中餐。

那么,完整的中国牛肉面图谱,究竟是怎样的?

甘肃:兰州牛肉面

|牛肉面开山鼻祖|

传说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面汤要清,萝卜要白,香菜要绿,辣椒要红,面条要黄)的制作标准,是一位名叫陈维精的河北秀才发明的。

陈维精的回族徒弟马六七,把制作标准带到兰州,并由后辈马保子在兰州发扬光大。

本质上,兰州拉面发迹的故事,与肯德基如出一辙:哈兰·山德士上校是印第安纳人,却千里迢迢跑去盐湖城卖肯塔基州炸鸡。原因无它:肯塔基州作为南方蓄奴州,确实有吃炸鸡的文化传统。

兰州也有类似的特质:自唐以来,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兰州一直是西食东渐的中转站;元以后大量回民的聚居,让牛肉面有了民族基础;晚清的汉族文人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制作标准,就好像是肯德基总结出的炸鸡制作标准,如一管催化剂,把食品从风物上升到了品牌。

直到今天,兰州牛肉面依然是中国牛肉面最具特色的强势地域标志职一。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既能找到关中平原的优质小麦粉,又能轻松获得来自藏、疆边区的优质牛肉。

蓬灰泡水合面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蓬草烧成灰之后,带有碱性,能固化面粉内的蛋白质,让面条更劲道。本质上,蓬灰面和南方吃的碱面、做烘焙加的小苏打是一个作用。

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不用切得飞薄的肉片,而是牛肉粒,这与市面上多数青海化隆牛肉面不同。肉粒酥烂而不绵软,非常考验师傅煮肉的功力;如果要额外加一碗肉,牛肉片才会登场。

因为临近关中,与陕西类似的油泼辣子也在兰州牛肉面中不可或缺,但与关中平原的嗜辣不同,兰州牛肉面油泼辣子的最高境界是“只香不辣”,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保留了中亚的食俗。

四川:内江牛肉面

|传承正宗川味|

史学家普遍认为,台湾牛肉面与四川牛肉面有师承关系,但许多台湾人去了成都寻找“正宗牛肉面”后,都无功而返。

台湾作家逯耀东曾经写道:“(在成都)去寻觅地道的川味牛肉面。穿街过巷两个小时,竟无所获。最后吃了两盘夫妻肺片与一碗钟水饺,拎了一斤郫县豆瓣酱回来。”

其实,如果来到距离成都不到200公里的内江,才会发现,真正的川味牛肉面原来在这里。

细面重碱、宽汤红油、牛肉入口即化,是内江牛肉面的几大特色。和兰州的蓬灰面类似,面条多加碱,一般店家都用一口大锅烧水,滚开以后把细长的面条扔进去,用长长的竹筷划拉开来,煮1分多钟就捞起,以保证面条的口感筋道。

牛肉臊子也是选用市场上的新鲜牛肉,佐以各家的秘制香料烧制而成。牛肉切块后,先经热油爆香、再加香料炖煮,经过长时间炖煮的牛肉块口感软烂,香味入骨,闻之让人欲罢不能。

出锅时,配上小葱、姜蒜水、酱油、花椒粉、味精、醋等调味料,面条筋道,牛肉酥软入味,油辣子带着微微的焦香,辅以青翠欲滴的青菜叶子或香菜——还有最后一道秘诀:每碗面的汤底加少许猪油,让面条入口更柔、面汤更香。

张大千是内江人,他晚年移居台湾,常常在在台北的家中摩耶精舍里,亲手做牛肉面招待客人。尝过老画家手艺的演员郭小庄回忆:“张大千的牛肉面做的非常好,他做牛肉分两种,一个是红烧牛肉面,一个是清炖牛肉面。”郭小庄平时为了保持身材吃的很少,面对牛肉面却禁不住诱惑,一口气吃下了三大碗。

张大千曾经旅居甘肃,临摹敦煌壁画四年之久,他做的清汤牛肉面,恐怕就是当时从甘肃师傅手上偷师得来;而他的红烧牛肉面,则应该是正宗的家乡味道了。

湖北:襄阳牛肉面

|反映文化交融|

牛肉面是文化交融对冲的产物,一般说来,文化越多元包容的地方,就越能孕育好吃的牛肉面。兰州是,襄阳也是。

这座中部小城南通江汉,东接汉口、信阳,北上中原、洛阳,西去长安、汉中,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正因这地理位置,使得襄阳文化拥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比如饮食,就跳出了“南米北面”的框架——襄阳人既可以每天捧起一碗面当主食,亦可以就着菜下白米饭吃的不亦乐乎。

襄阳牛肉面是火爆的红汤,滋味麻、辣、鲜、香,比之内江牛肉面有过而无不及。一碗各种香料炖的老卤是其中精华。除了牛肉外,还有牛肠、牛肚、牛肝,所有配菜,都要在卤中熬45分钟以上,熬到牛油溢出,汤头醇厚。再加上豆芽、香菜,滋味俱全。

襄阳牛肉面的标准吃法,还要加上一枚生蒜,配上一碗黄酒。嚼一口蒜,喝一口酒,一碗热辣辣的牛肉面才能爽爽落落地下肚。

外地人到襄阳,总带着大啖一碗牛肉面的决心,但最后常常“不小心”被辣的涕泪直流,一边瞄着隔壁桌吃的飞快的姑娘,一边望望眼前红火热辣的牛肉面和黄酒,甘拜下风。

安徽:淮南牛肉汤

|南甜北咸均沾|

淮南地区最出名的并不是牛肉面,而是牛肉汤。

当地吃牛肉的历史,与湖北襄阳颇多相似。作为从三国时期,一直到民国北伐战争期间,战乱不断的地方,郡县废弛,民族和食物的融合就尤为激烈频繁。而目无王法地吃牛肉,也是很早就在这块地区流传的风俗。

作为南北交汇之地,淮南牛肉汤把“南甜北咸”的滋味表达无虞。

一般店家都会提供甜汤与咸汤两种口味可供选择,咸汤的调味颇似兰州牛肉面的汤头,用香料加牛肉炖出的清汤,清爽鲜美,牛肉要用肥一些的,以其厚重和汤的清爽形成滋味的层次;

甜汤则是不加盐的,用牛骨熬出浓厚的汤汁,下一丁点糖,突出骨汤本身的鲜甜,这又是很南方的做法了。

汤里的牛肉很是手撕的,纤维毕现,咬起来口感扎实,绝非普通的切片牛肉可以媲美,充满了中原地区粗犷的张力。

其实,同为中原黄泛区的黄淮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牛肉汤,比如洛阳、商丘、宿州等地。但唯有最南的淮南,是以粉丝和豆皮丝作为牛肉汤中的主食。

毫无疑问,它已经颇具南方牛肉面的形态了。

湖南:常德牛肉粉

|又油又香的湘味|

湖南常德是著名的米粉产区,用当地常德香米做的米粉,带着轻微的发酵香味,圆而细长,有着不输台湾新竹米粉的品质。

湘菜重油,对于口味清淡的人来说,也许会嫌其腻味。但作为米面的佐料,却滋味刚好。湖南人把米面的佐料称为“油码”,形容其油润多汁。

常德街头常见的小吃,就是把米粉加开水烫熟,加上肉丝、三鲜、炸酱、菌油、蹄花、排骨、鸡丁、鳝鱼等油码。而其中最高级、最著名者,莫过于牛肉。

常德津市是南方最著名的回民聚居地之一,据说雍正年间就有北方的回族部落来此落籍。回民好吃牛肉面,到了多产大米少产面的南方,便因地制宜将米粉入牛肉汤,这就是常德牛肉粉的雏形。

再后来,回民们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盛产的山楂、枙子、灵香草等南方香料,与牛排、牛筋、牛杂一起熬煮老卤。

熬倒油水分离,吃的时候,一勺牛油、一勺老汤,再根据食客的要求加入牛的各种部位,最后再来一颗卤汤里浸透的卤蛋,一点香菜花生,就是一份地道的常德早餐。

广东:潮州牛肉面

|客家人独有的讲究|

南岭以南,自古就是远离中原文明的化外之地。所以在南方客家人的餐桌上,牛肉有着远超北方的重要地位。

南方以山地居多,因此饲养黄牛、水牛非常普遍,客家人因地制宜以牛肉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还发展出肉源地道、入味独到、工艺精到、工序老道的“四道功”,只要有客家人生活的地方,总能找到牛肉丸、牛杂汤、牛肉打边炉等等各种各样的牛食。

当然,也包括牛肉面。

潮州的牛肉面和牛肉粿条,既非清汤、也非红汤,而是用牛骨汤、沙茶酱、白胡椒调制出的浊汤,咸鲜微辣,带着芝麻花生的油润、鱼露虾酱的鲜味和豉油的甜味。

主要的配菜一般有三种,现切的吊龙肉,用开水烫到半熟,鲜嫩滑口;炖倒酥烂的牛腩肉,绵软入味;店家自治的牛肉丸,Q弹爽口。如果是熟客,又有特殊要求,店家也能提供胸口油、脖仁等特殊部位的牛肉。

总而言之,讲究。

南方米多面少,所以默认会用粿条来配牛肉。但其实,潮汕酥面才是牛肉面的最佳拍档。所谓酥面,近似于广州的竹升面,将面团用人力压到极其紧实,再切成发丝般细长。“酥”在潮汕方言里有筋道的意思,可见其口感。

贵州:花溪牛肉粉

|一勺直击灵魂的酸汤|

如果用一种味道概括云贵高原的食物,酸,当仁不让。

花溪牛肉粉的最大特色,当然也是开胃的酸味。

米粉用的是蒸汽粗粉,爽滑,不用嚼,就能滑落食道。汤是用带骨牛肉熬的,颜色乳白,有一层厚厚的牛油,加了辣椒,色泽红艳。

牛肉并不酥烂,相反,还有嚼劲,与米粉的爽滑形成强烈对冲。

泡在汤里的酸莲花白是整碗牛肉粉的灵魂。莲花白是贵州人对包菜的俗称——长得像莲花,颜色白。所谓酸,是类似于韩国泡菜的发酵,云贵高原独特的恒温湿热气候,让当地的发酵蔬菜制作有着迥异外地的浓厚酸味,为了防虫防坏,还要在莲花白里加入大量辣椒。

这种带着酸辣味的汤汁,赋予了牛肉汤独一无二的口感,米粉的滑、牛肉的韧、莲花白的脆,互为因果,米粉汤酸、辣,带着让人欲罢不能的微臭,可以类比广西的螺蛳粉。

外地吃到的花溪牛肉粉,往往是满碗红油,找不到酸莲花白。尝一口,只有辣味,没有酸味。虽然失之毫厘,却差之千里。

台湾:眷村牛肉面

|集大成的质感|

在台湾,牛肉面从二十多块钱的街边小吃到上千元一碗的“元首牛肉面”,种类应有尽有,而且几乎每一家都有独特的做法。如果一日三餐都吃牛肉面,半个月都很难吃到重样的。

但实质上,解放之前的台湾,很少吃牛肉,也不吃面条,因为台湾本地产水稻,面粉不是他们的主食。

眷村牛肉面的横空出世,带有一种“集大成”的质感——这碗面里,有各地的味道,是国家牛肉面地理最当之无愧的句点。

台湾学者普遍认为,第一代赴台,居住在眷村的大陆移民,按照川味小吃红汤牛肉的做法,又参照了山东人汤面加肉的吃法,发明了这种以四川豆瓣酱为底味的红烧牛肉面。所以,当年台湾很多大饭店的厨子,都会吹嘘自己在山东籍军阀孙传芳手下做过事,学了一身炖牛肉的本事。

1970年代后,台湾开放牛肉进口,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肉,快速代替了本地口感硬价格贵的黄牛肉和水牛肉。特别是美国的牛肉罐头,开盖就能浇在牛肉面上,滋味、卖相都相当不错,给予了台湾牛肉面相当程度的产业化发展基础。

后来的加州牛肉面、温哥华牛肉面,都是华侨受台湾牛肉面的做法启发,带到西半球。

如果说兰州牛肉面的重点是面条和汤底,要不是碍于名字,那一点高冷的牛肉都可以不出镜。那么台湾牛肉面正好相反:面条口感或许马马虎虎,但用牛骨烹制并加入风味酱料的醇香面汤,配上酥烂入味的牛腱子肉,几乎让你忘记碗里平平无奇的面条。

马英九回忆过他初中跟同学一起吃牛肉面的情景。面碗大、分量足,“大家吃面就像埋在脸盆里洗脸。”

是的,不论台湾自身的文化发展得多么小清新小文艺,在捧起牛肉面的时候,来自大陆先辈们的豪迈,又重新回到每个人身上。正如台湾学者焦桐所说:“牛肉面本来是历史的偶然,而如今已经成了台北的饮食乡愁。”

END

白岩松说,他在国外出差很长时间回来,下了飞机居然没先回家,而是直奔他最喜欢的那家牛肉面店。

“一大碗连汤带水吃下去,出了一身汗,这才觉得到家了。所谓爱国,原来是爱家门口的那碗牛肉面。”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