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面大王一碗面多少钱 还记得那些当年红的一塌糊涂的牛肉面馆子吗

牛肉面大王一碗面多少钱 还记得那些当年红的一塌糊涂的牛肉面馆子吗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牛肉面大王一碗面多少钱,以及兰州人,还记得那些当年红的一塌糊涂的牛肉面馆子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中国最好吃的牛肉面在哪里

中国最好吃的牛肉面在哪里

文字:魏水华邹恬怡

头图:Pixabay

东亚和南亚的民族,有许多历史共性。

比如,都有不吃牛肉的历史。

虽然不吃牛肉的原因各异,但无论是日本源自皇权的禁肉令,还是印度源于宗教的牛为神灵,本质上来说,都与中国人不吃作为生产资料的耕牛是同样的归因。

是的,中国人骨子里不信神,也不信皇权,所以中国古代禁食牛肉的法令,从一开始就把理由解释得明白通透。

反过来说,牛肉这么好吃的东西,在中国如此爱吃的国度,也从没真正断绝过。宰杀老、病、残疾牛虽然一直是合法的营生,但在那个并没有食材溯源体系的时代,成为盘中熟物后,也就无从考证牛肉的由来。《水浒传》里绿林好汉们“二斤牛肉、一壶好酒”,颇能代表中国古代游走在皇法边缘的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

同样,中国古代很长的时间中,也并未将小麦制品视作上得厅堂的好物。

西晋文人束皙,写过一篇《饼赋》,罗列了许多面食,他说:春天不冷不热,适合吃“曼头”(馒头);夏天酷热的时候,适合吃“薄壮”(可能是凉面皮);秋天降温了,最好吃“起溲”(发面饼);隆冬天寒地冻,那就是“汤饼”(面片)最好了。而“牢丸”(汤团)是面食里最好的,因为一年四季都好吃。

这些面食,有的是从遥远的异域传来,有的则是从社会下层自发形成,总之,都和伟大传统无关。

所以,牛肉与面条的相遇,天然就带着一股发端于江湖的草莽之气,它凝聚了市井的喧嚣与人间的烟火。在中国美食的谱系中,如果说刀鱼、鲥鱼、湖蟹等淡水鱼鲜,代表了精英阶层的舌尖审美,是文人们口口称颂的雅馔;那么牛肉面,则是平民阶层中最具旺盛生命力、最能反映地域风物的离离春草。

No:1壹

从宏观角度来看,牛肉面并非中国土生的食品,今天我们吃到的牛肉面,大抵有两大源流,西食东渐,与海上舶来。

与中国人在正规宴席上习惯饭菜分开不同。中亚的饮食大多是主食与配菜装在一起:各种烤肉、酱汁和蔬菜被放在垫着馕的盘子里,或者将藏红花、洋葱、鸡肉和长粒米饭炒成一碗……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卖相不佳、鱼龙混杂,只能作为无产阶级果腹的东西,却是伊斯兰社会中上得档次的美食。

从汉朝开始,这些西方的吃法,以及原产于中亚的小麦,就陆续开始传入中原,并自下而上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饮食。黄河流域的面食文化,中原地区以牛羊为主要肉食的风俗逐渐形成。

东汉宫廷里就已有专门制作汤饼的“汤官”。魏文帝曹丕曾经怀疑,何晏的面白如玉,是在脸上涂了脂粉。于是,文帝传何晏入宫,赏赐一碗汤饼。看着何晏吃得满头大汗,面色由白转红再转白,他才相信何晏是真的肤白。

这种西食东渐,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李世民“天可汗”的威名,以及大唐包容开放的国家政策,让包括诗仙李白在内的大量中亚人,经由河西走廊,在天水、兰州中转后,慕名来到了唐帝国的中枢核心:长安。

这些中亚人,带来了白水煮牛羊肉的饮食习惯,也带来了各式各样面食的吃法。很快的,在食物上充满创造力的中国人改良了中亚人用牛羊肉汤煮面饼、面片的吃法,形成了更易入味的细长条状面食——也就是后来的面条。

在北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中提到:“魏晋之代,世尚食汤饼,今索饼是也。”索,在汉语中意指条状物,这大概是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面条。

巧合的是,几乎同时代,在小麦向更西方传播的路上,意大利人发明了AnclleHair(天使的发丝),也就是后来我们吃到的意大利细面。

同样的条状小麦制品、同样的易入味特性,可见爱好美食的人们,常常有惊人的审美相似。

No:2贰

明代之后,南稻北麦的作物分布,已经完全成型,“南人饭米,北人饭面”的结构日趋固化。同时,随着面条在国家范围内的流传,“面”这个词日益成为面条的代称,而非它的本意,小麦面粉。

对于盛产文人士子的南方来说,面条沦为点缀生活的情调,而非填肚子的道具,所以面条的配菜,也努力往吃不饱肚子的水产、鲜蔬上靠。李渔饶有兴趣地记述了他的用鱼肉干、虾米、鲜笋、芝麻、花椒等做的“八珍面”,袁枚也曾兴致勃勃地谈起他用鸡汤、鳗鱼、虾汁和蘑菇汁做的小面点。

而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则依然保留了用牛羊肉汤配面条,以求填饱肚子的风俗。不同的是,以河南烩面为代表的羊肉面大行其道的时候,因为国家明令禁止宰杀耕牛,牛肉面只存在于不为人知的暗面,以及回民为代表的穆斯林饮食中。

1840年,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大清的国门;十年后,美国人以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东亚的民族第一次发现,原来千年来视为禁忌的牛肉,居然是欧洲人强身健体的营养品。

但民族性格,又一次让两国在牛肉面的历史上上分道扬镳:日本人推行全盘西化,明治天皇带头吃牛肉、喝牛奶,以增强体质。其后百年的进程中,还培育出了肌间脂肪含量极高的和牛。此外受中式面条影响,发明出了以骨汤为基础的日式拉面。

但中国人却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在吃牛这件事上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清汤牛肉面的招牌才出现在兰州街头。

这大概是中国人偷偷吃牛肉数千年来,第一次堂而皇之地在闹市上公开挂出牛肉面的字号。

No:3叁

汉族从来就是一个后来居上的民族,牛肉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自从兰州第一碗牛肉面成为口口相传的著名小吃,并被唐鲁孙为代表的精英阶层文人们撰文称颂之后,各地基于本土的烹饪手法和饮食口味,都做出了有地方特色的牛肉面。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各具特色的牛肉面,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内销转出口”,影响了我们的邻国和全世界。

20世纪40年代,越南阮氏王朝覆灭,百姓出于对封建王朝的叛逆,开始在皇都顺化食用牛肉。来自中国广西、贵州一带的移民又带去了牛肉面和牛肉粉的制作技艺,两厢结合之下,发明出了越南人引以为国粹的顺化牛肉面(BunboHue)。

70年代,重庆华侨李北祺以“牛肉面大王”为招牌,在加州地区开设牛肉面连锁店,这是迄今为止除了熊猫快餐之外,在美国最成功的中餐连锁品牌。且相比于口味怪异的左宗棠鸡、炒杂碎,牛肉面算是在美国能吃到的最平民、最地道的中餐之一。以至于后来,“加州李先生牛肉面”居然有底气回国,在北上广开设分店,堪称连锁中餐的旗帜。

70年代末,日本企业和台湾企业合资,仿效当时如日中天的日清公司的泡面产品,以台湾牛肉面为底味、加入日式拉面的配菜,创制出了“康师傅”品牌和旗下第一代网红泡面——红烧牛肉面。一举在整个东亚地区击败了日清豚骨面,也开创了后来无数牛肉口味方便面的先河。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而言之,中国牛肉面以因地制宜的选材、便捷的制作过程和丰富绵长的口味,成为最具文化包容性和世界影响力的中餐。

那么,完整的中国牛肉面图谱,究竟是怎样的?

甘肃:兰州牛肉面

|牛肉面开山鼻祖|

传说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面汤要清,萝卜要白,香菜要绿,辣椒要红,面条要黄)的制作标准,是一位名叫陈维精的河北秀才发明的。

陈维精的回族徒弟马六七,把制作标准带到兰州,并由后辈马保子在兰州发扬光大。

本质上,兰州拉面发迹的故事,与肯德基如出一辙:哈兰·山德士上校是印第安纳人,却千里迢迢跑去盐湖城卖肯塔基州炸鸡。原因无它:肯塔基州作为南方蓄奴州,确实有吃炸鸡的文化传统。

兰州也有类似的特质:自唐以来,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兰州一直是西食东渐的中转站;元以后大量回民的聚居,让牛肉面有了民族基础;晚清的汉族文人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制作标准,就好像是肯德基总结出的炸鸡制作标准,如一管催化剂,把食品从风物上升到了品牌。

直到今天,兰州牛肉面依然是中国牛肉面最具特色的强势地域标志职一。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既能找到关中平原的优质小麦粉,又能轻松获得来自藏、疆边区的优质牛肉。

蓬灰泡水合面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蓬草烧成灰之后,带有碱性,能固化面粉内的蛋白质,让面条更劲道。本质上,蓬灰面和南方吃的碱面、做烘焙加的小苏打是一个作用。

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不用切得飞薄的肉片,而是牛肉粒,这与市面上多数青海化隆牛肉面不同。肉粒酥烂而不绵软,非常考验师傅煮肉的功力;如果要额外加一碗肉,牛肉片才会登场。

因为临近关中,与陕西类似的油泼辣子也在兰州牛肉面中不可或缺,但与关中平原的嗜辣不同,兰州牛肉面油泼辣子的最高境界是“只香不辣”,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保留了中亚的食俗。

四川:内江牛肉面

|传承正宗川味|

史学家普遍认为,台湾牛肉面与四川牛肉面有师承关系,但许多台湾人去了成都寻找“正宗牛肉面”后,都无功而返。

台湾作家逯耀东曾经写道:“(在成都)去寻觅地道的川味牛肉面。穿街过巷两个小时,竟无所获。最后吃了两盘夫妻肺片与一碗钟水饺,拎了一斤郫县豆瓣酱回来。”

其实,如果来到距离成都不到200公里的内江,才会发现,真正的川味牛肉面原来在这里。

细面重碱、宽汤红油、牛肉入口即化,是内江牛肉面的几大特色。和兰州的蓬灰面类似,面条多加碱,一般店家都用一口大锅烧水,滚开以后把细长的面条扔进去,用长长的竹筷划拉开来,煮1分多钟就捞起,以保证面条的口感筋道。

牛肉臊子也是选用市场上的新鲜牛肉,佐以各家的秘制香料烧制而成。牛肉切块后,先经热油爆香、再加香料炖煮,经过长时间炖煮的牛肉块口感软烂,香味入骨,闻之让人欲罢不能。

出锅时,配上小葱、姜蒜水、酱油、花椒粉、味精、醋等调味料,面条筋道,牛肉酥软入味,油辣子带着微微的焦香,辅以青翠欲滴的青菜叶子或香菜——还有最后一道秘诀:每碗面的汤底加少许猪油,让面条入口更柔、面汤更香。

张大千是内江人,他晚年移居台湾,常常在在台北的家中摩耶精舍里,亲手做牛肉面招待客人。尝过老画家手艺的演员郭小庄回忆:“张大千的牛肉面做的非常好,他做牛肉分两种,一个是红烧牛肉面,一个是清炖牛肉面。”郭小庄平时为了保持身材吃的很少,面对牛肉面却禁不住诱惑,一口气吃下了三大碗。

张大千曾经旅居甘肃,临摹敦煌壁画四年之久,他做的清汤牛肉面,恐怕就是当时从甘肃师傅手上偷师得来;而他的红烧牛肉面,则应该是正宗的家乡味道了。

湖北:襄阳牛肉面

|反映文化交融|

牛肉面是文化交融对冲的产物,一般说来,文化越多元包容的地方,就越能孕育好吃的牛肉面。兰州是,襄阳也是。

这座中部小城南通江汉,东接汉口、信阳,北上中原、洛阳,西去长安、汉中,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正因这地理位置,使得襄阳文化拥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比如饮食,就跳出了“南米北面”的框架——襄阳人既可以每天捧起一碗面当主食,亦可以就着菜下白米饭吃的不亦乐乎。

襄阳牛肉面是火爆的红汤,滋味麻、辣、鲜、香,比之内江牛肉面有过而无不及。一碗各种香料炖的老卤是其中精华。除了牛肉外,还有牛肠、牛肚、牛肝,所有配菜,都要在卤中熬45分钟以上,熬到牛油溢出,汤头醇厚。再加上豆芽、香菜,滋味俱全。

襄阳牛肉面的标准吃法,还要加上一枚生蒜,配上一碗黄酒。嚼一口蒜,喝一口酒,一碗热辣辣的牛肉面才能爽爽落落地下肚。

外地人到襄阳,总带着大啖一碗牛肉面的决心,但最后常常“不小心”被辣的涕泪直流,一边瞄着隔壁桌吃的飞快的姑娘,一边望望眼前红火热辣的牛肉面和黄酒,甘拜下风。

安徽:淮南牛肉汤

|南甜北咸均沾|

淮南地区最出名的并不是牛肉面,而是牛肉汤。

当地吃牛肉的历史,与湖北襄阳颇多相似。作为从三国时期,一直到民国北伐战争期间,战乱不断的地方,郡县废弛,民族和食物的融合就尤为激烈频繁。而目无王法地吃牛肉,也是很早就在这块地区流传的风俗。

作为南北交汇之地,淮南牛肉汤把“南甜北咸”的滋味表达无虞。

一般店家都会提供甜汤与咸汤两种口味可供选择,咸汤的调味颇似兰州牛肉面的汤头,用香料加牛肉炖出的清汤,清爽鲜美,牛肉要用肥一些的,以其厚重和汤的清爽形成滋味的层次;

甜汤则是不加盐的,用牛骨熬出浓厚的汤汁,下一丁点糖,突出骨汤本身的鲜甜,这又是很南方的做法了。

汤里的牛肉很是手撕的,纤维毕现,咬起来口感扎实,绝非普通的切片牛肉可以媲美,充满了中原地区粗犷的张力。

其实,同为中原黄泛区的黄淮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牛肉汤,比如洛阳、商丘、宿州等地。但唯有最南的淮南,是以粉丝和豆皮丝作为牛肉汤中的主食。

毫无疑问,它已经颇具南方牛肉面的形态了。

湖南:常德牛肉粉

|又油又香的湘味|

湖南常德是著名的米粉产区,用当地常德香米做的米粉,带着轻微的发酵香味,圆而细长,有着不输台湾新竹米粉的品质。

湘菜重油,对于口味清淡的人来说,也许会嫌其腻味。但作为米面的佐料,却滋味刚好。湖南人把米面的佐料称为“油码”,形容其油润多汁。

常德街头常见的小吃,就是把米粉加开水烫熟,加上肉丝、三鲜、炸酱、菌油、蹄花、排骨、鸡丁、鳝鱼等油码。而其中最高级、最著名者,莫过于牛肉。

常德津市是南方最著名的回民聚居地之一,据说雍正年间就有北方的回族部落来此落籍。回民好吃牛肉面,到了多产大米少产面的南方,便因地制宜将米粉入牛肉汤,这就是常德牛肉粉的雏形。

再后来,回民们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盛产的山楂、枙子、灵香草等南方香料,与牛排、牛筋、牛杂一起熬煮老卤。

熬倒油水分离,吃的时候,一勺牛油、一勺老汤,再根据食客的要求加入牛的各种部位,最后再来一颗卤汤里浸透的卤蛋,一点香菜花生,就是一份地道的常德早餐。

广东:潮州牛肉面

|客家人独有的讲究|

南岭以南,自古就是远离中原文明的化外之地。所以在南方客家人的餐桌上,牛肉有着远超北方的重要地位。

南方以山地居多,因此饲养黄牛、水牛非常普遍,客家人因地制宜以牛肉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还发展出肉源地道、入味独到、工艺精到、工序老道的“四道功”,只要有客家人生活的地方,总能找到牛肉丸、牛杂汤、牛肉打边炉等等各种各样的牛食。

当然,也包括牛肉面。

潮州的牛肉面和牛肉粿条,既非清汤、也非红汤,而是用牛骨汤、沙茶酱、白胡椒调制出的浊汤,咸鲜微辣,带着芝麻花生的油润、鱼露虾酱的鲜味和豉油的甜味。

主要的配菜一般有三种,现切的吊龙肉,用开水烫到半熟,鲜嫩滑口;炖倒酥烂的牛腩肉,绵软入味;店家自治的牛肉丸,Q弹爽口。如果是熟客,又有特殊要求,店家也能提供胸口油、脖仁等特殊部位的牛肉。

总而言之,讲究。

南方米多面少,所以默认会用粿条来配牛肉。但其实,潮汕酥面才是牛肉面的最佳拍档。所谓酥面,近似于广州的竹升面,将面团用人力压到极其紧实,再切成发丝般细长。“酥”在潮汕方言里有筋道的意思,可见其口感。

贵州:花溪牛肉粉

|一勺直击灵魂的酸汤|

如果用一种味道概括云贵高原的食物,酸,当仁不让。

花溪牛肉粉的最大特色,当然也是开胃的酸味。

米粉用的是蒸汽粗粉,爽滑,不用嚼,就能滑落食道。汤是用带骨牛肉熬的,颜色乳白,有一层厚厚的牛油,加了辣椒,色泽红艳。

牛肉并不酥烂,相反,还有嚼劲,与米粉的爽滑形成强烈对冲。

泡在汤里的酸莲花白是整碗牛肉粉的灵魂。莲花白是贵州人对包菜的俗称——长得像莲花,颜色白。所谓酸,是类似于韩国泡菜的发酵,云贵高原独特的恒温湿热气候,让当地的发酵蔬菜制作有着迥异外地的浓厚酸味,为了防虫防坏,还要在莲花白里加入大量辣椒。

这种带着酸辣味的汤汁,赋予了牛肉汤独一无二的口感,米粉的滑、牛肉的韧、莲花白的脆,互为因果,米粉汤酸、辣,带着让人欲罢不能的微臭,可以类比广西的螺蛳粉。

外地吃到的花溪牛肉粉,往往是满碗红油,找不到酸莲花白。尝一口,只有辣味,没有酸味。虽然失之毫厘,却差之千里。

台湾:眷村牛肉面

|集大成的质感|

在台湾,牛肉面从二十多块钱的街边小吃到上千元一碗的“元首牛肉面”,种类应有尽有,而且几乎每一家都有独特的做法。如果一日三餐都吃牛肉面,半个月都很难吃到重样的。

但实质上,解放之前的台湾,很少吃牛肉,也不吃面条,因为台湾本地产水稻,面粉不是他们的主食。

眷村牛肉面的横空出世,带有一种“集大成”的质感——这碗面里,有各地的味道,是国家牛肉面地理最当之无愧的句点。

台湾学者普遍认为,第一代赴台,居住在眷村的大陆移民,按照川味小吃红汤牛肉的做法,又参照了山东人汤面加肉的吃法,发明了这种以四川豆瓣酱为底味的红烧牛肉面。所以,当年台湾很多大饭店的厨子,都会吹嘘自己在山东籍军阀孙传芳手下做过事,学了一身炖牛肉的本事。

1970年代后,台湾开放牛肉进口,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肉,快速代替了本地口感硬价格贵的黄牛肉和水牛肉。特别是美国的牛肉罐头,开盖就能浇在牛肉面上,滋味、卖相都相当不错,给予了台湾牛肉面相当程度的产业化发展基础。

后来的加州牛肉面、温哥华牛肉面,都是华侨受台湾牛肉面的做法启发,带到西半球。

如果说兰州牛肉面的重点是面条和汤底,要不是碍于名字,那一点高冷的牛肉都可以不出镜。那么台湾牛肉面正好相反:面条口感或许马马虎虎,但用牛骨烹制并加入风味酱料的醇香面汤,配上酥烂入味的牛腱子肉,几乎让你忘记碗里平平无奇的面条。

马英九回忆过他初中跟同学一起吃牛肉面的情景。面碗大、分量足,“大家吃面就像埋在脸盆里洗脸。”

是的,不论台湾自身的文化发展得多么小清新小文艺,在捧起牛肉面的时候,来自大陆先辈们的豪迈,又重新回到每个人身上。正如台湾学者焦桐所说:“牛肉面本来是历史的偶然,而如今已经成了台北的饮食乡愁。”

END

白岩松说,他在国外出差很长时间回来,下了飞机居然没先回家,而是直奔他最喜欢的那家牛肉面店。

“一大碗连汤带水吃下去,出了一身汗,这才觉得到家了。所谓爱国,原来是爱家门口的那碗牛肉面。”

兰州人,还记得那些当年红的一塌糊涂的牛肉面馆子吗

兰州人,还记得那些当年红的一塌糊涂的牛肉面馆子吗

上学的时候家里不做早餐,父亲每天都给7角钱,上学前必须吃一个牛大,院子门口就有个牛肉面馆,临夏大塬人开的,没有名字,因为旁边有一栋18层的高楼,大家就都叫他高层牛肉面,那时候的牛肉面馆,印象中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高大上的装修,昏黄的电灯泡,油漆的四方桌,四方凳,刚一进门就能闻到特殊的香味,含有蓬灰的面香味,这里面也包括香菜(老兰州人叫芫荽yansui)蒜苗的味道,(现在的香菜蒜苗只是为了放在碗里图视觉效果,这没有那时的味道了。)要一个毛细,少放点辣子,倒一点香醋,吸吸溜溜的一会就吃完了,上学的上学去了,上班的上班去了,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

历史上的兰州牛肉面馆(此文主要指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不存在红不红这个说法。当年面馆为广大工农兵服务,越低调越好,牛肉面馆属于国营体制,公家所办,质量,标准,服务的规范宗旨,都是一模一样的,到某甲店吃饭和到某乙店吃饭,质量保障及服务标准是相同的,顾客不必担心花冤枉钱吃不好饭,倒是所有的饭馆都在认认真真把每一位顾客当做上帝对待,童叟无欺,起码说做到了让顾客钱有所花,物有所值。比如说进牛肉面馆吃一碗寻常牛肉面,这碗面可能会让你流连忘返,终生难忘。

牛肉面是兰州的一道社会风情,源渊深厚,流行百年,也是兰州饮食文化代表景象之一,牛肉面在今天能成为兰州一张对外响当当的名片,客观说,六七十年代起着承上启下,厚积薄发转折点作用。做为一名地道的老兰州人,不禁回忆起六七十年代兰州牛肉面馆的点点滴滴。兰州牛肉面,发源于清未,最初是由以马保子为代表的一群街头谋生的贫穷手艺人所创。由清未流传至解放初期,做为一种清真小吃,其间在兰州一直不温不火的存在,并未掀起多大波涛,乃至大红大紫,爆棚全国,人所欲言,人欲品尝一碗,应该是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后期迅速掘起的事情了。

兰州在五十年代初期,公私合营运动中,将一些街边的私人经营清真牛面馆店铺,流动的牛肉面摊贩人员,全部集中归到兰州饮食服务公司麾下,这些公私合营经营的牛肉面馆,大多集中在城关区张掖路,老中央广场,庆阳路,酒泉路一带的兰州市最繁华商业街道上,据回忆,城关区应该是张掖路上有两家,南关有两家,酒泉路南北各一家,宣家巷和广武门还各有一家,这些清真牛肉面馆,大致在八九家左右。到了六十年代,这些公私合营的牛肉面馆,一律去掉合营二字,彻底变成公家营经的牛肉面馆,且以所在街区地名为饭馆名号,如兰州市饮食服务公司;南关什字清真牛肉面馆,新桥清真牛肉面馆等等。

给我记忆中影响比较深刻的一家牛肉面馆,是宣家巷清真牛肉面馆。宣家巷北口正对着庆阳路上的著名悦宾楼大饭店,宣家巷南面有分岔路口,一条通三爱堂医院,一条通小沟头可去兰州一中,中间还有路口通往畅家巷。宣家巷牛肉面馆就坐落在小街中段的西侧,对面是一家糖酒副食店,左右紧邻一家清真肉食品店和镔铁店,这家店好象也是当年兰州专为少数提供清真肉食类不多的几家店铺之一。宣家巷牛肉面馆为临街无檐齐头建筑,店堂不算太大,前堂后厨大约三开间,进深八九米,店堂摆开十来张本色八仙桌,这些八仙桌长期经油汤腊水浸润,原来的木质看不出,油汪汪的倒象是挂了一层包浆。

当年在牛肉面馆吃面是要排长长队伍的,首先要排队开小票,我记得当时大碗需要三两粮票,人民币二角一分钱。小碗是二两粮票,一角八分钱。开好小票,再一次排队等待端面。当年传统的兰州牛肉面,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首先面条是天然蓬灰水和好面后拉扯出来,面条呈现深黄色,油汪滋润,而不是现在的干巴巴白色。面条筋斗耐嚼,但又有麦香味易于消化。牛肉汤偏浊,呈淡褐色,很明显,原汤成份比较浓厚,调料调味品少量佐使,以食材原味见长。宣家巷牛肉面馆特别注重煮肉调汤这一环节,我当年在兰州一中读书,每天经过面馆数次,离大老远,即闻到扑鼻的阵阵煮牛肉香味,不象现在的牛肉面,除了辣子味,进店闻不到任何的煮牛肉香味。

现在上介绍兰州牛肉面,多喜欢用一清二白三黄四绿来形容,其实传统的兰州牛肉面,至少说并不完全是这个形象,要比这个描述土俗一些,更质朴一点。这些过度包装过度形容,多少有点夸大其词。六七十年代的兰州牛肉面充分体现着面量大,汤少,油多,肉丰,味道香窜等特色,看上去既不清也不白,色不艳但味道佳,论制作远没有现在的牛肉面制作精细,虽然较显粗糙,但论实惠味道和品质,远非现时牛肉面可比。昔日牛肉面经营简陋单一,头脑僵化,也是事实,如宣家巷牛肉面馆全天仅仅提供单一牛肉面,没有各类小菜鸡蛋大饼供应一说,牛肉面种类也基本限于二细圆条一种,我印象中顾客吃面都不会提前申明要什么种类的面,而是任凭拉面师傅手下择诀,况且那时吃面即使人再多,都在耐心等待别人吃完腾出座位,鲜见蹲在马路牙子上吃牛肉面现象。

当年宣家巷牛肉面馆人气旺,口碑好,进店吃上一碗喷香的牛肉面的确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我当年虽然好这一口,但也不能随心所欲,这当然和腰包经济有很大关系,且不说限量供应的粮票如此紧张了,单单说两角一分钱,就是普通一家老小一天的菜钱。一个在校学生,每月能吃上两三次,当家长的也够开明了。大约在七十年初期某个春季,兰州饮食服务公司组织下属牛肉面馆职工赴皋兰山上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工作,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下山过程中,这些人乘坐的汽车失事从山顶翻滚下来,据说死去的人,多是宣家巷牛肉面馆的职工。也许是过于悲痛自责,也许是苦于再无熟悉的手艺人支撑一家牛肉面馆正常运营,总之,这件今人悲痛的不幸事件发生,并被新闻报道后,兰州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宣家巷牛肉面馆不久即关门停业了,而附近喜欢吃这家牛肉面的人们,从此失去一个饱口福之地,这不能不说那个时代喜欢兰州牛肉面人们的一个极大的遗憾。

九十年代末,七里河交警队西侧:有个清真蓬灰牛肉面馆~~名叫:哈盖木牛肉面馆,老板名叫:哈盖木,味道喷香扑鼻,当年是二元左右一碗,排队人员较多,生意颇好,尤其早上一碗面再加个大饼,名曰:皮条拉石头,顾名意义:吃上扎实也背饿,一般是下苦人吃此套餐,当年的我也是二十郎当岁,胃囗较好,早上咥此套餐一碗才二元五角左右,感觉活力十足亦生龙活虎!

九十年代初期:也曾光顾过酒泉路与武都路街囗十字交汇西侧的:马子禄牛肉面,当时的马子禄牛肉面馆门朝北开,店面不大,五六张桌子,长条板凳,取饭口在东侧,汤浓味香、蓬灰熬制,但也只有细的、二细和三细几种面型,倘若要个薄宽之类,不会再多问你一句,而是说:没有薄宽,下一位吃撒,当年也曾让人尴尬而脸臊亦下不了台,乖乖吃个二细[捂脸][捂脸][捂脸],这个店当年~名气极大、食客盈门,大清早就排两列长队,马子禄牛肉面馆当年有个极其罕见的活动,马子禄老先生每天早早就:收拾利落,长袍马褂,衣冠整齐,端坐在门囗正中的靠墙位置:右手旁置一小茶凳,上搁一壶好茶,正襟危坐,表情威严,颌下长须,目视前方,不知者:以为老人在沉思,知者:才知是~名人效应、活招牌,当年兰州市的一大风景,唯此一位!可惜当年:呆愚蠢浅,不懂追星,也不知应合一影照,倘若搁置现在也算有吹头,当年曾跟马老先生合影过的殊荣,胜吃数十年牛肉面!!

以前有好多牛肉面都很火,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网红。名声只能靠口口相传,可惜记性不好,基本都忘光了,只记得这几家。

永昌路北口的黄师傅,好像是在靠近南滨河路附近,那时候黄师傅那叫一个火,我记得门口摆满了桌子(当时城管不严),店里店外都是人,坐公交车路过经常能看到他们门口拍排了老长的队。

广武门马学友,好像是在2009年以前,广武门原好利来蛋糕旁边的马学友也是天天排队,生意太好,他们家在秦安路另一头,就是静宁路口业开了一家店,也火的很。

二热萨达姆,这个店刚开始在二热一带名气很大,慢慢兰州市的人基本都知道了,门口一排排的人端着碗蹲着吃,十分壮观。

旧大路国保,国保要是放在现在,肯定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店,店不大,人多的你根本没处下脚,门口停着一排排的车,场面极为火爆,中路子的店也是人满为患,端面的队一直排到了马路上。

现在店越来越多,吃面的人都被分散了,很少见哪个店火的排长队,人们也没时间排队,你家人多,那就去旁边吃,味道也差不到哪去。

从79年冬天第一次吃牛肉面,0.18元/三两粮票(大碗),0.15元/二两粮票(小碗),那个好吃,面吃完汤喝光,回味无穷。

马子禄的老爷子一走,马子禄也逐渐变味,现在罢了。

半坡牛肉面的老爷子一走也完了。

萨达姆牛肉面2000年以后就吃不成了。

七局的马兰牛肉面95年以后就不去吃了。

现在的牛肉面,也就是哄一下自己和外地人,早没有牛肉面真正的味道了,全是调料味道。05年亲眼见了大众巷牛肉面大王几包调料一锅开水,调一锅牛肉面汤,当场骂的老板伙计一声不吭,哎……可惜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兰州的牛肉面馆全都是国营的,都隶属于兰州市饮食服务公司。那时牛肉面馆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多,早晨吃牛肉面都得排队,比较有名(店名都用街道起名)的从文化宫往东算起,有“桥头(文化宫傍的雷坛河新桥)牛肉面馆”、“临夏路牛肉面馆”、“桥门牛肉面馆”、“木塔巷牛肉面馆”、“绣河沿牛肉面馆”、“中央广场牛肉面馆”、“兰州餐厅”、“大众市场牛肉面馆”、“大菜市牛肉面馆”、“双城门牛肉面馆”、“中山林牛肉面馆”等都比较有名(现在的“金鼎牛肉面”前身),而且都是货真价实,拉面的面脊子和做好的面,一个上午要称三、四次,看份量够不够。那时分大碗(净面三两)和小碗(净面二两),价格是一毛二和八分,后来价格慢慢的涨了起来。那时的碱都用的是蓬灰(将蓬草烧制成的蓬灰砸成小粒,放大锅中用水熬三遍,再将三次熬的液体混合在一起)熬的碱水,牛肉面别有风味。

我来说一哈早些年安宁的牛肉面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里店桥(培黎广场)附近有一家“金城名师马如苍牛肉面”,那几年吃的人非常多,可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开了。

再就是那时候费家营和桃海市场有两家,名字想不起来了,当时也特别火。还有水挂庄桥头的那家“金华牛肉面”,也算有些年头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些老馆子大多都不在了。现在安宁的牛肉面馆洗牌的速度太快了,每年都有新开业的,也有关门歇业改换门庭的。新开的店环境确实比过去好很多,宽敞、明亮、干净、卫生,但是面味道总体和过去也有很大差距。好多馆子揉面都用机器,蓬灰也被拉面剂代替,至于原汤,为了省事多数也都是用味精和鸡精勾兑,所以很难找到以前的味道了。

这次过年从东北回来,至今差不多已经两个多月了,令我吃惊的是,回来后这些日子我竟然一碗牛肉面都没吃,不馋也不想,天呐!我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吗?这要放在以前简直难以置信。想想以前在外地上学,回到兰州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车赶紧找个地方吃一碗牛肉面。那个香呦,那个馋呦,真是让我魂牵梦绕的味道。但是现在,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牛肉面的那种味道恐怕只能残存在记忆的片段里了!

以前小沟头54粮站的牛肉面那是相当的火爆

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原中央广场的兰清阁牛肉面,三两粮票二毛八分钱...原先马子禄在武都路开的时候乃个味道汆的很[偷笑]还有滨河路箭道巷出来口子上一家国营面馆子,黄家园北口的乃一家牛肉面...这都是我儿时的回忆,现在也只能留在记忆最深处了

如果说最早的牛肉面就要提八十年代五泉山八路车站往公园走的“密集”面馆,简易房改造的牛肉面馆一家挨着一家,唯一相同的是每一家面馆门口都有一辆油桶改造的水车,每天伙计要拉着车到五泉山公园门口接泉水以供面馆使用,面馆外观都差不多大家吃牛肉面都说吃第几家……。进入面馆里面一分为二一半是厨房一半是就餐区,临街都是铁边框的窗户靠墙都是木头柜子放杂物,中间可容三人就餐的长条桌子白天客人吃饭晚上就是伙计的床,铺的褥子和盖的被子都在木头柜子里存放,地面是红砖或青砖铺平桌子很高凳子都是长条凳。每碗面条大概是两三毛钱附近的人拿五六个五分钱钢镚就能端一碗面,因为都是煤火环境卫生不敢恭维味道一般,拉面的师傅一边下面一半添煤随时掌握火候,用围裙擦手之后马上拿起面剂子拉面条大家也没有意见()

论好吃的牛肉面那就要数老兰州卷烟厂门口的大小牛肉面,因为在兰州卷烟厂南边牛肉面馆面积比较大称为大牛肉面馆,北边的比较小称为小牛肉面馆。重点说一说大牛肉面馆也就是南边的这一家,外墙刷的是白石灰门窗都是刷的绿漆现在比较怪异当时大家习以为常,门头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的的《酒泉路牛肉面馆》,就餐区很大呈长方形两边是四人方桌中间是通道,当时隶属于酒泉路饮食公司也是响当当的“国企”,味道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用今天的热词那是“网红打卡点”,吃面都是分头“行动”一人排队买票一人排队端面一人用脚踩其它食客板凳腿表示站位,好吃到什么程度你自己想吧。

还有一家地处省政府门口邮政局对面的《兰清阁》牛肉面馆也是不得了,每天都是顾客盈门食客排队端面,当时在兰清阁牛肉面馆门口还有一个卡通“牛拉面”的雕塑,周末吃饭的让从窗口能排到面馆外的马路上……

台湾有什么好吃的啊

台湾有什么好吃的啊

我先提供你台北的小吃...高雄的话..就建议你去六合夜市..光华夜市等

台北的小吃.....很长喔!慢慢找

东林烧饼(20冬):烧饼($12),胡椒饼($30,猪肉超嫩,非牛肉),咸酥饼($10)

台北市乐业街137号(连锁便利超商附近,美而美隔壁,安居街口)

(02)2378-4796

营业时间:6~11AM,3~8PM

有人吃烧饼减肥,减了十几公斤喔!

成品均以烤箱烘!

.

饭团之家:饭团

台北市公园路24号前

周一至周五早上,卖到约10点;每天都要排队才买得到

.

摊贩:饭团(各种口味:综合、肉松、海苔、咖哩、麻辣、素食…等,$30),凉面($25),豆浆或米浆($15)

台北市民生西路马阶医院的斜对面的屋檐下(在一家卖肉脯店面的外面之小摊贩)极力推荐好吃喔~

.

毛爸冰品:芒果冰

台北县中和市中和路378巷12号(中和捷运站旁边巷子)

星期日公休有网友反应比台北市永康街的好吃也较便宜.

.

鲁肉王:卤肉饭(有大块三层肉),肉燥饭(即传统卤肉饭,并放肉松),猪脑汤(猪脑髓制;中药汤头,热卖,常缺货!)

台北县树林市博爱街21号(西北路口)

(02)2684-3141秘笈:卤汁有加甘草水~

.

面线羹:蚵仔面线(含蚵仔及肉羹),鱿鱼羹

台北市万华区桂林路242巷48号附近(和平西路口)

(02)2308-3772

一天只卖三小时,要买要快!!!

.

福哥冬粉之家:猪肠冬粉(真正的原汁原味),卤鸭蛋

台北市八德路四段707号之3路(肯德基旁709巷的巷内,靠近饶河街)

.

海家凉面:凉面(大碗$35),味增汤($20)

台北县新庄市西盛街(街头,四维市场旁)

.

北平烤鸭

台北县新庄龙安路和民安西路口

网友反应人潮多

.

蚵仔面线:蚵仔面线(含蚵仔及肉羹)

台北县中和市宜安路117号(安平路口)

(02)2944-6451

一天卖1500碗喔~

.

可口猪脚:猪脚,猪脚面线(乾)

台北市兴安街118号(复兴北路口)

(02)2505-9497艺人等常来吃~

.

包哥来小吃店:凉面

台北市中和市华新街

网友反应凉面又香又辣又好吃

.

阿春凉面:凉面(吃面带喝汤;小$20~25,中$25~30,大$30~35;味增汤$5~10元)

台北市中正区中华路二段307巷附近南机场夜市(南机场夜市近西门町,公车及捷运板南线可达,忠义国小旁)

PS.此夜市另有两家卖凉面的,但是人潮比此家少.三家共同点"便宜".(三家价位不同,其中一家还可续汤)~

网友反应便宜,常大排长龙,尤其假日.不过该网友不知是否真的好吃说…

.

台南虱目鱼粥,鱼肚(用80度水温泡熟,吃起来滑嫩有如豆腐.)

台北市中正区中华路二段307巷附近南机场夜市(南机场夜市近西门町,公车及捷运板南线可达,忠义国小旁)

(老板连姜丝都买一种日本专门刨姜丝的刨丝器自行刨制,以免有加工过)

.

万粒肉圆(30冬):红槽肉圆(一碗$30)

台北县三重市长寿街23号(三合路二段口,屈臣士附近)

0922-333350

一天卖上千粒喔!每日营业额25000以上.(网友反应比91.01.10报导之三重市正义北路218号的红槽肉圆更好吃)

网友反应找不到此地址喔,最好先电话洽店家的地址再去~

.

Between小馆:义大利咖啡,柠汁鱼柳

台北市师大夜市大安区师大路92巷1号

(02)2362-2860

.

日式拉面店(师大店)

台北市师大夜市大安区浦城街13巷10号

(02)2364-3458

.

喵呜喵屋:Meow特调,水果冰沙,现做越南,香煎猪排

台北市师大夜市大安区师大路49巷5之1号

(02)2369-7856

这儿共有八只猫免费坐台及免费吃豆腐呢!在这可与猫咪们尽情玩乐,店内饮料大部分是自创的特别调法,独家喔。

.

都美餐坊:牛小排,香芥羊排,蒜香烤扇贝,综合水果冻(推荐必吃)

台北市师大夜市大安区和平东路一段129之1号B1

(02)2395-5288

虽然店龄不久,不过这里几乎是餐餐客满。有个开放式的大厨房,环境宽敞清洁,还陈列了100种食物任君挑选,每种都试吃一点是最划算的吃法喔!

.

北平来来轩:锅贴,蔬菜面

台北市师大夜市大安区龙泉街46号

2363-3846

是一家非常平易近人、价格实惠的北平餐馆。(因由於店面是店家自己的,故价格实在)

.

中西美食餐厅:法士达,荷叶酥饼,海鲜潘尼通心面

台北市师大夜市大安区师大路93巷8号

(02)2369-9751

是一家连外国人都说赞的餐厅。想尝尝道地的美国家乡风味的话,到这儿就准没错。

.

新天堂义大利面馆:白酒蛤蜊面,起司肉酱面,千层面

台北市师大夜市大安区师大路59巷8号

(02)2369-6447

.

庆丰生炒花枝:生炒花枝

台北市师大夜市师大路(?)39巷(一进去左边)

.

阿鑫面线:面线

台北市师大夜市师大路(?)39巷(一进去右边)

网友反应大肠处理得不错,不过面线还好罗

.

韩式铁板饭(有辣劲,附喝到饱红茶),煲

台北市师大夜市龙泉街

.

古早味水煎包(18冬):水煎包(只有包菜的,每粒5元)

台北县三重市溪尾街169号(慈爱街口)

(02)8988-3672

老板坚持用棕榈油来煎及做外皮喔!

.

当归枸杞土虱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师大路45号(师大夜市美食)

.

黄记云南美食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龙泉街、泰顺街口(师大夜市美食)

.

蚵仔面线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生活百货前,沿土虱.屈臣氏和师大女生宿舍中间的那条巷子走进去右手边,师大夜市美食)

.

北港豆花(冬天有卖冰及热的),薏仁汤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生活百货前,沿土虱.屈臣氏和师大女生宿舍中间的那条巷子走进去左手边,师大夜市美食)

.

滇缅小吃:云南焖鸡,羊肉口味的米线,米乾,海鲜粥,破酥包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师大路?(龙泉街口)

.

许家生煎包(皮薄馅满饱)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龙泉街24号(泡沫红茶店对面)

(02)2223-1861要排队喔!

.

灯笼加热卤味:粉肝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龙泉街52号

可买卤味进泡沫红茶店里吃喔!超棒,还用说嘛!

.

面食馆:酢酱面(三色面-原味白,菠菜绿,红萝卜红),酸辣汤,锅贴,小菜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龙泉街(灯笼加热卤味旁)

营业时间是一般吃饭时间

.

面食馆:牛肉面,大卤面

台北市师大夜市公馆区龙泉街(灯笼加热卤味对面)

营业时间是一般吃饭时间

.

龙江凉面:凉面(清爽有劲,有数几种口味),味噌蛋花汤

台北市龙江路(民权与民族东路间,看到台北银行福客多时向左弯即可看到)

.

陈家凉面:凉面,三合一综合汤(味噌,贡丸,蛋)

台北南京东路五段123巷29号(过光复北路口,五段125号中华开发大楼旁边的巷子)

(02)2766-0171

网友反应吃了就会上瘾;营业时间:11:00~翌日8:30.周日公休

.

瑞花西餐厅:瑞士巧克力火锅,海鲜盘$850,肉类盘$750

台北市士林区天母东路82巷2号

(02)2876-1101

11:30~14:00,17:30~21:45

.

瑞士西点屋:瑞士巧克力火锅,巧克力慕思蛋糕$55,栗子蛋糕$55

台北市士林区士东路286巷1-10号

(02)2835-9552

11:30~17:30

.

Haagen-Dazs:巧克力火锅(满满一盘的点心,有绵花糖、小泡芙、杏仁粒、核桃、奇异果、苹果、香蕉、冰淇淋)

两人份$420(外加一成服务费!比起瑞士西点屋跟瑞花西餐厅便宜)

敦南店: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73号(02)2776-9553,2776-9554

天母店:台北市天玉街38巷18弄1号(02)2847-5223,2874-5224

新光站前店: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6号B2(02)2382-4941

新光南西店:台北市南京西路12号B2(02)2511-1786

太平洋永和店:台北县永和市竹林路70号(02)2923-5836

.

有数家古早味饼店:咸光饼(咸的上铺有白芝麻,甜的上面是光面)

台北市万华区三水街市场

2

老张胡椒饼:胡椒饼($30,下午),小酥饼($10),三角饼(早上)

台北市忠孝东路7段602号(研究路口)

(02)2783-5591

不同时段卖不同的饼,胡椒饼-周一?至六2:30~7:00pm

可口猪脚大王(10冬):猪脚,红烧焢肉,肉燥饭,卤排骨,红烧大肠,红烧蹄筋,猪脑汤

中正店总店:台北县新店市中正路314号(312巷旁,平等街口;此分店非捷运旁,店面较大)

北新店:台北县新店市北新路三段129号(民权路;捷运淡水-新店线大坪林站1号出口旁,店面较小)

*两家为同一个老板,货由总店分送.

(02)2913-6609

(02)2913-9698

老板推荐肉燥饭,猪脚,卤白菜,猪脑汤

即钟乳石猪脚,卤过四次喔.

.

咸光饼

台北市台北市建国北路二段216号的中华电信门口

台北市吉林路与农安街口的超商三角窗口

传统市场里找...

.

勺勺客:羊肉泡膜,陜北菜肴,西安小吃

北市仁爱路二段41巷15号

蛮特别,可试试看

麻辣乾面(麻辣分轻辣,中辣,超辣):麻辣乾面,酸辣乾面

台北市忠孝东路5段236巷10弄8号(松信路口)

(02)8780-7800

不分辣的程度,30分钟内吃完,有奖金$500(店主会拍照留念并记录)

.

十字轩饼店(70冬):寿桃,绿豆椪(另有素香菇口味),鲜奶馒头,肉包

台北市博爱路146号(衡阳路口)

(02)2314-8182

鲜奶馒头,肉包是上班族的最爱~

.

你家我家客家菜

台北市吉林路135号

(02)2561-1869

.

熊记美浓粄条:板条.蹄膀.姜丝大肠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329巷11号(南京东路四段市立棒球场附近)

新中街也有分店

(02)2704-5688、

(02)2704-5766

.

客家小馆

台北县永和市中正路312号(福临天下大楼的康和证券正后方,近得和路,须从得和路进入,有二层楼)

.

小张肉骨茶:正宗马来西亚的肉骨茶,咖哩饭(辣椒自制)

台北市万华区东园市场民和街109号

老板是马来西亚人,像巫启贤

.

锅妈妈:牛奶火锅(牛奶汤底$50,须另加主餐,如猪肉$180),蕃茄肉酱锅

台北市天祥路6号(靠近捷运民权西路站)

(02)2531-4598,(02)2531-3558

网友反应好坏都有

.

老顺香饼铺(百年):咸光饼,平安饼(同咸光饼,上加印法师开光红印),咸糕饼(白色拱形,含黑芝麻),馅饼(平安裸,黄色小圆饼,上印有小红印),白豆沙馅饼(上印有小红印),冬瓜肉饼(囍饼)

台北县新庄市新庄路341号(邮局慈佑宫旁)

(02)2992-1639

.

台西蚵仔面线:蚵仔大肠面线($30;吃十碗免钱,还送奖金$200ㄟ),臭豆腐

台北县新庄市公园一路148号(新泰路口)

(02)2997-7045

24H营业;农历10月初8祝佛日提供免费吃素喔~

(蚵仔使用云林台西的海蚵仔)

.

豆花

台北县莺歌镇陶瓷博物馆文化路末某一家

有网友反对不错吃

.

米粉汤,米苔目

台北县三重市正义北路(安庆街交叉口)

只卖到中午喔

.

应菜面,小菜

台北县三重市正义北路(安庆街附近)

只开晚上

.

豆花

台北县莺歌镇陶瓷博物馆文化路末某一家

老饕推荐

.

台西蚵仔面线:蚵仔大肠面线($30;吃十碗免钱,还送奖金$200ㄟ),臭豆腐

台北县新庄市公园一路148号(新泰路口)

.

勇伯垃圾面:垃圾面(阳春面,用料特殊且汤头略带辣味,分别使用猪肉、鸭肉、腊肉及韭菜,有分大小碗),小菜

台北县莺歌镇中正一路

6~10am,4pm~1am店面看起来不怎麼样,但好吃又价格实在

.

鳍鱼米粉汤,小菜(更好),肉卷(更好)

台北县土城市裕民路附近

.

米粉汤:米粉汤(微辣,不辣要讲喔),猪血,油豆腐

台北市万华区富民街145巷33弄(万大路果菜批发市场附近)

卖到中午(人多假日要等很久)

.

咸汤圆

台北县三重市中央北路

网友反应比大尾花枝羹(文化北路)的好吃

.

花枝羹

台北县三重市平安街

网友反应比大尾花枝羹(文化北路150号)的好吃

.

老叶牛肉面(21冬)

台北县新庄市建国一路(?)(辅仁大学对面)

.

阿发猪脚

台北县三重市正义北路33巷尾(五灯奖猪脚对面的巷子里;这两家是兄弟)

中午后就吃不到ㄌ,要早点去喔!

.

饭馆儿韩式专卖店(每人最低消费80元,白饭随意,还有饮料和汤):泡菜炒饭,石锅拌饭(开胃的辣,不是喷火的辣)

台北市大安区龙泉街55号(师大夜市内)

(02)2368-9702

12am~2pm,

5~9:30pm

.

炒饭($60)

台北县三重市化成路

(老夫妇在卖)

.

空心菜面摊(30冬):空心菜面(有乾面跟汤面),鲁味(也很出名)

台北县三重市正义北路(往龙门路方向,过自强路「华南银行」巷口)

4pm~午夜

.

炒牛肉面(第二代,用阳春面的宽面条),牛杂汤(加汤免费)

台北县三重市正义北路(往龙门路方向,还没到「富邦银行」的巷口)

(有网友反应比大胖子乌醋乾面好多了)

网友反应天天客满

.

金春发牛肉店(熟牛肉专卖店,第四代):咖哩牛肉炒面,牛杂汤(加汤要收$20),清炖牛肉汤(有名喔)

台北市天水路2号之4

(02)2558-9835

.

酸菜白肉锅店:料多丰富,可再选择白饭,冬粉....(不敢吃白肉者,另有霜降牛肉,羊肉可选;一人份$199)

台北市农安街22号

(02)2592-9038

下午五点多到凌晨一点左右;假日只有白天才开

.

大尾花枝羹(30冬):花枝羹(中东叶门的深海花枝),炒米粉

台北县三重市文化北路150号(自强路口)

(02)2984-9338

.

阿瘦鱿鱼(30冬):烫鱿鱼(姜母烫过去腥),切仔面(乾面/汤面),鹅肉切盘

台北县三重市正义北路294号(自强路口)

(02)2982-2937

.

龙凤腿(鸡腿与鸡脚制,内馅有点像黑轮,不过有的店家会加碎肉,是油炸的小吃,外型像小鸡腿。宜兰大部分的市场,夜市都有在卖。)

台北县瑞芳镇民生街上

0933-931311

.

咸圆:

台北县三重市长寿西街1号

(02)2989-6662

.

板桥肉圆

台北县板桥市文化路2段410巷11号

(02)2251-2473

.

小龙饮食店

台北市光复南路13巷31号

(02)2768-5661

.

刁家小馆:山东烧鸡(去骨盘装),山东烧猪脚(切片盘装),山东炒码面(红却不辣)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60巷24号(忠孝路四段与市民大道四段间,中心诊所附近)(02)2752-2653

(山东炒码面用的是韩国辣椒粉喔!)

.

员林大粒肉圆(20冬):大粒肉圆(35元),虱目鱼丸汤

台北县板桥市府中路104号(福德街口,亿泰机车行附近)

(02)2272-7712

.

港味鲜粤菜馆:枝竹羊腩煲蒜香南乳排骨,一鱼两吃:鱼肉切片炒芹菜,酥炸鱼骨;甲鱼跟鳗鱼的料理

台北市四维路170号

(02)2703-1578,2754-0343

.

阿瑞官糕粿(百年):油饭,芋粿跷(内包馅),发粿,甜粿,红龟粿,菜头粿,花生粿

台北县新庄市新庄路49号(新庄老街上,广福宫附近)

(02)299-28796

无店面,要先打电话下订单.芋粿跷用大湖槟榔芋头

.

麻油鸡,麻油鸡腿(限量,超嫩),乾/汤麻油面线(汤的加汤免钱)

台北县板桥市南雅东路南雅夜市内(南雅南路口)

0931-134780

有设外带区,要排队啦~

.

政江号汤圆:招牌酒酿汤圆(丰胸养颜),招牌咸汤圆,红豆汤圆,花生汤圆,招牌花生芝麻汤圆(常缺货)

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09号1楼(金华街口)

(02)2395-2109

.

金槟卤味(26冬):20多种卤味:章鱼,鸡翅,鸡胗肝;鸭翅,鸭蛋,舌头,叉烧,猪脚,招牌醉鸡腿,咸水鸡,牛腱等

台北市仁爱路四段34号(敦化南路一段与大安路一段间,靠大安路一段口)

(02)2708-4985

每天四五点左右很多人喔~

.

佳佳可丽饼:可丽饼

台北县板桥市裕民街(新海桥下去右转傧仪馆附近)

.

红糟肉圆(30冬):红糟肉圆,福州鱼丸汤(金牌奖),风虱丸汤

台北县三重市正义北路218号(219巷旁;双圆路口)

(02)2286-3475

**大智街和文化北路上也都有卖红糟肉圆,但网友反应以长寿街三和夜市里的万粒肉圆(是红槽肉圆)最好吃

.

三六粿店(60冬):红龟粿,艾草菜包(包萝卜丝)

台北市新西三水街摊位号13~15号(龙山国中旁,捷运龙山寺附近)

(02)2306-3765

蜜汁芋头店附近(他们俩家是亲戚)

.

蜜汁芋头(60冬):蜜汁芋头(40元),热麻糬(配花生粉),米糕粥(可配花生粉喔),红豆汤,花生仁汤(可配油条)等

台北市广州街(西园路一段口,龙山寺公园旁,捷运龙山寺旁)

.

大和食堂:味噌叉烧拉面、和风套餐、天妇罗

台北市吴兴街28号(国父纪念馆周边)

台北县泰山乡

(02)2738-8808

.

文化阿给

台北县淡水镇真理街6-4号

.

黑店:排骨饭,大卤面,炒饭

台北县淡水镇油车口

.

老张担担面(50冬,第三代):担担面(四川麻酱乾面),猪肝面(猪肝用炒的,汤头可选牛肉汤或猪肉汤),卤猪脚(没有加酱油的)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01巷12-1号(仁爱路二段与信义路二段之间)

(02)2321-2043

.

无双牛肉:牛肉片汤(可另配乾面),乾扮牛筋,牛肉刺身(生牛肉!)

台北县永和市永和路1段111巷6弄34号(中正路口,乐华夜市旁,捷运顶溪站附近)

(02)3233-4664

店内规矩很多,要遵守喔.因现煮的,所以要等!采用纽西兰小牛肉!

每周四公休!

.

内行蚵仔面线(10冬):蚵仔面线(含蚵仔及大肠)

台北市八德路4段91巷7号

(02)2742-1567

.

四季豆包

台北县永和竹林路225巷48号

.

鹅肉面(新开张):鹅肉面,小菜

台北市永康街的巷子里

此外,永康街的牛肉面很出名喔!

.

红面线(尤其辣酱更棒)

台北县树林市保安街一段夜市旁

.

肉圆大王(20冬):蒸的潮州肉圆(配特酱),四神汤

台北县永和市励行街119号(中正路口;永和路二段顶溪站网溪国小附近)

(02)2920-8375

.

韩记麻辣烫:手工刀切麻辣拉面,招牌老虎麻辣面($150)

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24号(走忠孝东路一段右转金山南路右边路口)

(02)2391-3483

汤头超美味,可选微辣到超麻辣,网友反应饺子勉强,牛肉面还可以,其他东西别点

.

秦记葱油饼:乾烙葱油饼,烙韮菜盒,单饼(荷叶饼)

台北市四维路6巷12号(敦化南路口,仁爱路四段与信义路四段间)

(02)2705-7255

.

同安街面线羹(30冬,每碗30元):招牌面线羹,肉羹汤,大肠面线,招牌麻辣臭豆腐,肉圆

台北市同安街85-1号(汀州路口)

(02)2368-4231

.

胡椒饼(50冬,每个40元)

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109巷口(万华三水街市场旁)

(02)2308-3075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牛肉面大王一碗面多少钱和兰州人,还记得那些当年红的一塌糊涂的牛肉面馆子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